宝宝的10种常见外伤处理法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1、跌磕伤:孩子难免会发生跌磕伤,一旦发生时,不要用手揉患处,可用干净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部位,经冷敷后再用湿热的毛巾敷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以帮助消肿;孩子还会经常摔伤头部,如果摔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孩子疼痛不减、哭闹、呕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医院救治;2、擦伤:幼儿主要发生的擦伤部位是膝盖和肘部;对于轻微的擦伤,可用水清洗伤口,再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要时刻预防伤口感染,很小的创伤也要注意;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3、割伤:若创伤较小的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5、儿童踝关节扭伤:儿童户外活动时,没有做准备活动而突然跑步或踢球会造成踝关节扭伤;急救方法: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6、压伤:让受伤的幼儿原地静坐或平躺,同时仔细检查被压伤部位的外表状况;若是四肢压伤,可用冷水浸湿或用裹了冰块的毛巾敷于受伤部位;若是胸腹部被挤伤,应将幼儿身体放平,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7、骨折:发现幼儿骨折,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在急救处理前不可用手揉搓骨折处,发现受伤处流血应采取止血措施;为使骨折处得以固定,可在幼儿骨折部位用宽绷带和木板等把骨折处的关节暂时固定住;若是颈部受伤,要让幼儿仰卧,并用有一定厚度的软质物品垫在颈部两侧,以稳定颈部原有状态;若是肋骨处骨折,幼儿感到呼吸困难或胸部疼痛难忍,要检查其血压以防休克;若遇脊椎骨折时,切不可随意挪动幼儿,要将幼儿平抬放到担架上;若遇颌骨骨折时要立即清除幼儿口腔中的异物,防止异物堵塞喉咙,也可用纱布等做垫托放在受伤的下颌处并用软质物品托住受伤处,既保证幼儿的下颌固定不动又可以使幼儿易于开口;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一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8、烫伤:烫伤主要是由开水、热粥以及热蒸汽、化学药物、强酸强碱等所致;幼儿抵抗力较低,烫伤后极易感染,从而加重病情,甚至引起败血病;处理方法:1轻微烫伤,只损伤到幼儿的皮肤表面,皮肤有红肿症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或将烫伤部位侵入冷水中约15分钟,以降低局部温度和伤害程度,然后在烫伤部位涂抹烧伤膏,以预防感染;2如果幼儿是穿着衣服鞋袜被烫伤,及时脱掉孩子身上的衣物,将烫伤的危害降到最低点;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直接将衣物脱掉,更切忌用手揉搓烫伤处,而要用剪刀轻轻剪开幼儿的烫伤部位的衣物,视幼儿烫伤的具体情况用纱布包扎处理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9、食物中毒:轻微中毒要及时给幼儿喝些清水,然后催吐;让幼儿张开嘴,可用手指刺激幼儿咽喉部位或用小勺深入到幼儿嘴中并轻微用力压迫其舌根处,引起幼儿发生反射性呕吐,以减少毒素对身体的刺激;严重中毒的在采取催吐的同时要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并将幼儿食用过的食物及呕吐物装在容器中留样保存,以便为医院化验及解毒提供依据;10、异物伤害:当幼儿误将异物放入嘴中不慎被噎住或呛住气管时,教师要立即将幼儿的身体前倾,同时轻轻拍打幼儿的肩胛部位,或用手指深入幼儿口腔刺激催吐;若催吐失败,应及时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若遇幼儿被鱼刺卡住,可用勺子等器具轻压幼儿的舌头,然后用镊子深入吼部将鱼刺慢慢夹出;若无法将鱼刺取出时,要及时送往医院;11、触电:发现幼儿触电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并拨打急救电话,将幼儿安置成复原卧式,状况严重的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辅助抢救;摔伤后的紧急处理方法头部受伤:孩子从高处坠地、摔跌,头部着地或外力撞击头部,均可引起脑外伤;孩子的头部外伤轻者为头皮裂伤、脑震荡,重者为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于损伤等;孩子头部受伤后,如果能够立即放声大哭,诉说疼痛,没有意识障碍,说明大脑内部没有受到损害,可让孩子仰卧在床上,将头部垫高,令其静卧,休息一会;孩子摔倒后,自然要哭闹,哭累了,要睡觉也是正常的;孩子睡熟后,家长应该隔一段时间摇醒他一次,看他的反应是否和平时一样;头部皮肤内血管密布,即使是小伤口,有时也可能发生大出血,使孩于出现失血性休克;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迅速、冷静地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压迫伤口止血,然后赶紧送医院;孩子头部受伤后,如果出现下列之一,则说明大脑受损,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治疗:1意识不清;2面色苍白、出冷汗;3双眼上吊或口角歪斜;4抽搐;5呕吐频繁;6耳鼻内流血或流水;7翻来覆去躁动不安或手脚肢体单侧或双侧瘫痪;孩子头部被撞击后,有的当时并没有失去知觉,身上也没有明显的伤处,但在以后的数日内出现下列症状之一时,说明大脑内部受到了损害,仍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1情绪不好,不断地哭闹或无精打采;23―4岁以上的孩子不停地喊头痛;3总是处于睡眠状态,即使叫他,他也总是不好好睁开眼睛,还可出现抽搐;4面色苍白,频繁呕吐;撞出包了:宝宝不小心冲撞而引起皮肤起包,只要宝宝的意识和状态没有问题,就不必过于紧张;可以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等对包进行冷敷,然后继续观察宝宝的样子;牙齿被撞断或撞掉:如果宝宝的牙齿被撞掉了,一定不要让牙齿变干,用湿毛巾将牙齿包好,或是将牙齿浸泡在牛奶里,然后立刻带宝宝去牙科就诊;小孩子的牙齿如果保护得好,是有可能被重新装上的;流鼻血:让宝宝的头部略微稍向朝下坐好,用手指捏住宝宝的鼻子,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冷敷鼻子,这样血管收缩就能尽快止血;如果这样也不能止血的话,可试着卷取干纱布塞进宝宝的鼻孔中;口腔受伤:如果宝宝的嘴唇或是牙床出现了较大的伤口,首先用纱布压迫进行止血,如果嘴里有土之类的脏东西,应该用沾湿的纱布进行清洁之后再止血;然后送宝宝去医院,中途让宝宝一直咬着纱布;。
婴幼儿外伤的急救处理步骤

婴幼儿外伤的急救处理步骤婴幼儿外伤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
由于婴幼儿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在处理婴幼儿外伤时需要特别注意。
正确的急救处理步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介绍婴幼儿外伤的急救处理步骤。
一、保持冷静并评估情况当发生婴幼儿外伤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紧急情况下,冷静的头脑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然后,评估婴幼儿的情况。
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出血、骨折、烧伤或其他伤害。
如果婴幼儿处于危险环境中,应首先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二、止血处理如果婴幼儿出现明显的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压在出血部位上,以止血。
切忌用力过猛,以免加重伤害。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应立即就医。
三、处理骨折如果怀疑婴幼儿出现骨折,应尽量保持其不动,并用软垫或毛巾固定骨折部位。
切忌用力过猛,以免加重伤害。
然后,尽快就医。
四、处理烧伤如果婴幼儿出现烧伤,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
冷水可以缓解疼痛并减少烧伤程度。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烧伤部位,以保护伤口。
切忌使用冰块或冷冻物品直接接触烧伤部位,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然后,尽快就医。
五、处理窒息如果婴幼儿窒息,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首先,将婴幼儿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然后用手指轻轻拍打其背部,以刺激呼吸。
如果拍打无效,可以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
将婴幼儿的头部后仰,用嘴对嘴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应持续1-2秒,每分钟进行10-12次。
切忌用力过猛,以免伤害婴幼儿。
六、就医在进行了紧急处理后,应尽快将婴幼儿送往医院就医。
医生可以进一步评估伤情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婴幼儿的稳定,避免剧烈晃动或碰撞。
七、预防措施除了及时处理外伤,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婴幼儿的安全是家长的责任。
家长应时刻注意婴幼儿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如,家中应保持整洁,避免婴幼儿摔倒或碰撞;使用安全座椅或安全带固定婴幼儿在汽车中;避免给婴幼儿玩具或食物中含有小颗粒的物品,以免误食导致窒息等。
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前言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轻度擦伤
对于轻度擦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自我处理:
1.使用肥皂和水温和洗涤,用干净的毛巾擦干,还要擦拭伤口周围的皮
肤,以确保伤口周围干净。
2.使用含酒精和碘的药水或消毒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
3.在伤口周围涂抹一些适量的抗菌软膏,避免感染。
4.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粘贴到伤口上,以防止感染。
如果伤口比较严重,我们应该立即联系幼儿的家长,并送他们到医院疗治。
淤血和水肿
当幼儿因为碰撞或者跌倒而造成的淤血或者水肿,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急救:
1.首先要让幼儿静卧,抬高患处,将伤口冰敷2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
胀。
2.如果伤势变得越来越严重,患处很疼痛,不能承受体重或者伤口紫色
或者变形,我们应该及时联系家长并送他们到医院进行治疗。
割伤和刺伤
当幼儿因为玻璃、金属和其它物体的划伤或者刺伤,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1.快速清除伤口周围的污物和异物,用清水冲洗伤口。
2.用干净的毛巾擦干伤口周围的水分。
3.直接使用干净的绷带包扎到伤口上,并尽快送幼儿到医院疗治。
总之,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和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防止幼儿发生意外伤害。
在幼儿受伤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以避免给幼儿带来更多的疼痛和伤害。
幼儿意外事故急救常识

幼儿意外事故急救常识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它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
提早准备,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
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宝宝摔伤怎么处理

宝宝摔伤怎么处理
儿童是社会上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在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与呵护下长大成人。
然而一些突发事件,让妈妈措手不及。
宝宝意外摔伤,致残,致死率都不容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多因为他们不懂事,好奇,爱动或父母及监护人缺乏安全意识与防范知识,导致宝宝摔伤。
我们为您精心编写一些宝宝摔伤的处理方法,希望您能积极预防伤害的发生。
针对摔伤情况的严重程度,我们为您作出以下分类:
1、软组织损伤:冷敷+热敷
宝宝爱动,初学走路不稳,跑步摔跤,都是常见的事。
如果宝宝发生急性软组织损伤(包括脚扭伤),正确做法是冷敷(在损伤后48小时内),然后再热敷。
冷敷能起到止痛、止血的作用,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肿胀,促进早期康复。
相反,热敷会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造成肿胀增大,疼痛加重。
2、外伤出血:止血+消毒
宝宝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好奇心,经常会被一些尖锐的物体扎伤,或因为跌倒磨破了幼嫩的皮肤,妈妈首先要检查皮肤有无裂口出血,有无骨折的征象,如局部了现红、肿、痛或骨擦音。
若见皮肤出血或多处出血,最要紧的是立即止血,可以采用压迫止血和包扎止血法,而不是抱宝宝上医院。
3、关节扭伤:冷敷+热敷;陈醋解疼。
幼儿遇到外伤时的急救措施

幼儿遇到外伤时的急救措施幼儿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事情。
然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外伤事故,如摔倒、割伤、烫伤等。
在这些紧急情况下,家长和照顾者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幼儿遇到外伤时的急救措施。
1. 摔倒幼儿摔倒是常见的外伤情况。
当幼儿摔倒时,家长或照顾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1 确保安全:首先要确保幼儿的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再次受伤。
如果幼儿无法自行站立或行走,应将其移至安全地点。
1.2 观察伤势:仔细观察幼儿的伤势,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如果幼儿出现严重疼痛、骨折、流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1.3 冷敷:如果幼儿只是轻微擦伤或肿胀,可以用冷敷物(如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1.4 安抚幼儿: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并安抚幼儿的情绪,以减轻其恐惧和焦虑。
2. 割伤幼儿割伤是常见的外伤情况,可能是由尖锐物品(如刀、剪刀)或锐利边缘(如玻璃)引起的。
当幼儿割伤时,家长或照顾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2.1 控制出血:首先要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按压伤口,以控制出血。
如果出血较多或无法止住,应立即就医。
2.2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
注意不要用酒精或碘酒清洁伤口,以免刺激伤口。
2.3 覆盖伤口: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2.4 就医:如果伤口较深或需要缝合,应立即就医。
3. 烫伤幼儿烫伤是常见的外伤情况,可能是由热水、热食物或热物品引起的。
当幼儿烫伤时,家长或照顾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3.1 冷却伤处:将烫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却时间应持续10-20分钟。
3.2 脱离热源:将幼儿迅速移离热源,以防止进一步烫伤。
3.3 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烫伤部位,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3.4 就医: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伤势严重,应立即就医。
婴幼儿外伤处理常识

婴幼儿外伤处理常识
一、淤青
淤青是由皮下出血造成的,淤青最初看上去是蓝色或是黑色的,以后慢慢消退,变成棕色.绿色或黄色。
如果在受伤的24小时内,可用冷毛巾敷三十分钟。
24小时内如果觉得太麻烦,也可以直接用冷水冲淤青部位30分钟。
效果很好的。
小孩可以用退热贴,在出现淤青后及时贴上半小时,可以消肿止痛。
24小时后用毛巾热敷,毛巾冷了要及时更换,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化瘀的作用。
二、咬伤
没有出血的情况下,打开水龙头用水冲,直到凹进去的齿痕浮起。
如咬的部位不方便冲水,要冷敷,以防淤青肿胀。
三、蚊叮
先用肥皂水清洗在抹药膏,效果最好。
如挠破了,可以选择红霉素药膏或金霉素眼膏涂抹,以防感染化脓。
四、头部碰撞
宝宝的头皮血肿,急性期(48h内)可以冷敷,过了急性期可以热敷.并可以外用红花油.但是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头痛或者恶心呕吐症状,是轻微脑震荡的迹象,必须到医院去检查的。
(整理)婴儿意外急救手册.

婴儿意外急救手册一、跌落摔伤1> 防范重点: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将宝宝单独放在沙发或床的边沿。
②如果大人有事必须要暂时离开宝宝,请在沙发和床前放置软垫,以降低意外坠落给宝宝带来的伤害。
另外,还可在床沿设置婴儿护栏,降低意外坠落的发生几率。
③在宝宝主要活动场所都铺上软垫,可有效减少意外坠落带来的伤害。
④宝宝睡觉时从床上摔落,即使宝宝当下没有哭闹,也不代表宝宝安然无恙;宝宝在玩耍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摔倒或者碰到家具,而导致头部受到撞击。
2> 检查: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呕吐等。
①撞到头之后立刻大哭,不久后恢复正常,通常不必太担心,②有痉挛、半边手脚无力、歪斜或是两边瞳孔不一样大的情形,必须送医诊治;③撞到头之后不哭不闹、脸色发青、头痛还有呕吐、痉挛现象,必须立刻送医急救。
④当手脚不能动时,检查是否骨折或脱臼。
⑤出血时,马上用上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
3> 有下列情况,应立即送医院:●无意识●抽搐●持续呕吐●伤口大,大量出血●手脚麻痹●手脚一碰就大哭,可能有骨折或脱臼●尿血●头部剧烈疼痛。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
●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
4> 急救让孩子平躺,等待救护车呕吐时,侧躺,避免堵塞气管用干净毛巾按住大伤口出现肿包时,用湿毛巾冷敷5>注意(错误做法):●不要摇晃宝宝的身体。
●用手揉碰伤的部位。
受伤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物增多,这一阶段,一般在伤后24小时才停止。
其后进入吸收修复阶段,局部血肿的渗出物逐渐被撕裂损伤的韧带慢慢修复,肿胀减轻,直至痊愈。
因此24小时内应该冷敷,24小时后开始热敷才比较有效。
●出血时用棉花球团压迫止血。
出血时棉花团容易沾在伤口上,给清创带来困难。
●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
二、触电1> 防范重点:触电对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灼伤和击伤反应,在全身发应中以引起新室纤维颤动,导致心脏停博和神经抑制所致呼吸停止,是造成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
幼儿扭伤时教师的应急措施

孩子天性活泼,喜欢跑跑跳跳,磕碰总是在所难免的。
孩子受伤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事情,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师,却一定要有处理紧急突发事故的能力。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这非常实用的幼儿园磕碰应急处理方案,老师们收好,以备不时之需哦~常见伤处理方案1.磕伤、擦伤用湿纸巾或清水擦洗伤口,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涂消炎药膏,再包扎。
具体处理方法:1、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用湿纸巾或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然后涂一层外用消炎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用消毒纱布包扎好。
2、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或受伤在重要位置,建议立即送医。
3、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被木刺等尖锐物体戳伤稍微挤压伤口,流点血,带走细菌。
若有刺留在皮肤里,先用冰敷一会再用针挑出来。
具体处理方法:1、挤压是伤口,流出一小点鲜血,排出细菌。
无论刺伤伤口多小都要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针。
2、如果木刺、竹刺等异物留滞在皮下,可放一块冰使皮肤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用消过毒的镊子夹出异物。
3、如果被玻璃碎片刺伤或铁钉断在伤口里,不要自行处理,立即去医院清除。
3.跌倒,或被撞出淤青先用手掌按压5分钟,有淤血就用冰敷。
具体处理方法:1、不要按揉,立即用手掌压迫5分钟,压迫面积要大于受伤面积,能直接减少出血。
2、有淤血,最好用碎冰或冷水敷。
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将患处适当抬高;24小时内应冷敷,第一轮冷敷20分钟,停20分钟,反复进行2-3小时。
3、24小时后再用温水热敷,以加速淤血消散。
4、撞到脑袋,若出现恶心、呕吐、嗜睡、没精神或异常烦躁、哭闹,及时就诊。
5、“撞傻”是极少的,但昏迷不醒要当心,有可能会造成脑震荡。
4.手指被门缝夹,或脚趾被砸伤绷带缠得太紧只会增加伤痛,应先冷敷,再热敷。
具体处理方法:1、处理方法用挫伤,早期用冷敷,晚期才采用热敷。
意外伤害急救处理

意外伤害急救处理意外损害有时来得很突然的,平常我们应当驾驭点根本学问,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意外损害急救方面的处理方法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意外损害急救处理一:1.烧烫伤假如是小面积轻度烫伤,皮肤仅是红肿,没有起泡、破皮,应马上用凉水冲洗局部10-20分钟,可以降低温度和止痛;假如皮肤外表起泡或皮肤已破,那么不能用水冲,有衣物粘连住皮肤的不能硬扯,应当剪去衣物没有粘连皮肤的局部,刚好用湿凉毛巾或冰袋降温,当心不要把水泡弄破。
假如是化学物如强酸引起,切忌用水冲洗,而要用干布拭净。
烧烫伤处切记不要涂牙膏或油性软膏,留意保暖。
紧急处理后,视伤势送孩子到医院救治。
2.骨折假如孩子跌倒后假如难过难忍,跌伤部位动不了,或有明显肿胀、畸形,通常是出现了骨折。
假如骨折处皮肤未出现破损,属于闭合性骨折;假如能从皮肤裂开处见到被折断的骨头那么为开放性骨折。
孩子骨折后,假如有出血状况那么首先要止血,可先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血管上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不便包扎的伤口可扎止血带止血;其次是要做好骨折部位固定,可以用木(纸)板等坚硬物固定骨折肢体,以削减骨折四周组织进一步损伤。
3.溺水假如孩子发生溺水,必须要刚好进展急救处理。
当孩子离开水面后,要马上去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沙和污物;接着应解开孩子的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检查孩子的反响和呼吸状况,假如孩子无反响但有呼吸,那么将其头偏向一侧,就地平躺,假如呼吸微弱,立刻进展人工呼吸,如孩子呼吸、反响皆无,马上进展心肺复苏。
4.动物咬伤孩子被猫、狗等动物抓伤或咬伤后,应当立刻就地彻底清洗伤口。
一般动物咬的伤口是外口小里面深,因此冲洗是应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四周组织,设法把粘在伤口上的动物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
假如伤口出血过多,应设法马上止血,再送医急救,并且必须要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朱翠平提示,动物咬伤切忌不对伤口做任何处理就干脆涂红药水包纱布。
婴幼儿日常护理中的常见扭伤与骨折处理方法

婴幼儿日常护理中的常见扭伤与骨折处理方法婴幼儿阶段是宝宝体能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在日常活动中,扭伤和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
为了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照顾者需要了解常见的扭伤和骨折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法,以应对这些意外伤害。
一、扭伤处理方法扭伤是由于关节受到不正常的外力作用而造成的软组织损伤。
当宝宝出现扭伤时,家长和照顾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休息:将宝宝安置在安全舒适的位置,确保他们不再进行活动,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家长可以轻轻揉搓受伤部位,以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
2.冷敷:立即应用冷敷物品(如冰块或冷敷袋)在受伤部位上,每次持续敷用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消肿和缓解炎症。
3.固定:使用宝宝专用的弹性绷带或其他合适的绷带轻轻包扎受伤部位,以固定关节并减少移动。
家长要确保绷带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宝宝的循环。
4.提升:将受伤部位保持抬高的位置,可减少血液流向受伤部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寻求帮助:如果宝宝的疼痛和肿胀没有减轻,或者宝宝无法移动关节,家长应前往医疗机构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二、骨折处理方法骨折是骨头断裂或折断的一种严重外伤,对于婴幼儿骨折的处理需要特别小心,以确保伤口不会进一步恶化。
以下是处理婴幼儿骨折的方法:1.安抚宝宝:在处理骨折之前,要先安抚宝宝,保持他们稳定和冷静。
可以使用安抚奶嘴或其他宝宝喜欢的玩具,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2.固定伤处:使用婴儿专用的短弹性绷带或柔软的绷带轻轻固定受伤部位。
家长要小心操作,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确保固定绷带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
3.冷敷:如果宝宝受骨折处有明显肿胀,可以在固定后轻轻敷冷物品(如冰袋或冰块)来减轻肿胀和疼痛。
4.立即就医:无论骨折的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就医。
家长应该前往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确保宝宝获得适当的治疗和康复。
总结:在婴幼儿日常护理中,扭伤和骨折是常见的意外伤害。
婴幼儿常见外伤的处理——婴幼儿被猫狗咬伤后的处理

1.狂犬病概述1.1定义:狂犬病又称恐水症,多见于被动物抓伤、咬伤或者伤口接触动物唾液而得病。
1.2传播狂犬病的动物:(1)不仅是被猫狗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所有家畜、家禽和小型哺乳动物均对狂犬病均有易感性,包括野生动物、人类等。
(2)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可能传播狂犬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犬,其次是猫。
1.3传播途径:患病的动物或人的唾液通过皮肤伤口传播。
注意:并不是只有被动物咬伤才会引起狂犬病,其实被患病的人、动物抓伤或被其舔舐伤口,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1.4狂犬病阶段与症状:(1)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3个月,时间短的在5天-1周,这也与被咬伤的部位、深浅等有关,比如被咬部位与中枢神经、大脑越近潜伏期越短。
注意:婴幼儿感染狂犬病,潜伏期很短。
(2)前驱期:多有低热、头疼、倦怠,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烦躁不安等症状,酷似感冒,继而引发恐惧不安,尤其是对声、光、风、痛等较为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
(3)兴奋期:患者会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就是极度恐怖,如恐水、恐风等,还有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等,一般持续1-3日。
(4)麻痹期: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并出现迟缓性瘫痪,尤其以肢体软瘫多见,面部出现如斜视、下颌下坠,口不能闭,缺失面部表情等症状,持续6-18小时。
1.5婴幼儿狂犬病特殊性:婴幼儿因为个子矮小,极易咬伤头面部、颈部和上肢,这些部位与距中枢神经系统近,伤口处理也有一定难度,血液循环及其丰富,病毒在血液中的浓度比成人要高,潜伏期短,情况更加险恶。
2.动物咬伤的处理2.1狂犬病暴露分级:咬伤暴露分级与处置原则:WHO和我国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1)I级暴露:接触或喂养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
在确认病史可靠后可以不处置。
(2)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此时要立刻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
如果患者是免疫力低下人群,或是头面部等高危部位受伤,按三级暴露处理。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幼儿时期是儿童生命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年幼不懂危险,经常会发生各种意外伤害。
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包括割伤、擦伤、烫伤、烧伤、跌伤等。
面对这些情况,家长与带教幼儿的老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以便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幼儿安全。
割伤幼儿玩耍时常常会拿起一些锋利的东西,如刀、铅笔、指甲剪等,轻则伤口皮肤表层,重则进入肌肉深部。
发现幼儿割伤后,应首先处置伤口,避免出血过多。
•清洗伤口:在出现情况后,应用清水冲洗幼儿割伤的部位,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避免因为伤口受到细菌感染。
在清洗完成后,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准备上药膏。
•消除疼痛:割伤后幼儿可能会感到疼痛,可以用冰袋轻轻敷在伤口处,缓解疼痛、消肿。
•上药膏:之后使用药膏,轻轻涂抹在伤口处,可以起到抗感染与促进皮肤愈合的作用。
擦伤擦伤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轻伤,通常是导致幼儿身体表面擦伤,伤口颇浅的一种情况,暴露出血皮肤表层。
处理擦伤时,在清洗伤处和消毒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保护伤口处的皮肤不受折损。
•清洗伤口:先将擦伤的部位清洗干净,用干净纱布包住,清洁后再涂上碘酒消毒。
•止血:如果伤口处出血,可用干净纱布停止出血。
•贴上创可贴:伤口上涂抹药膏,然后盖上创可贴,等待皮肤自然愈合即可。
烫伤幼儿因为好动,或是不小心碰到了热水、火、电器等,导致皮肤深度烫伤,伤口处常出现水泡或结痂等情况。
处理烫伤时,重要的是要及时处理伤口处,阻止伤势的恶化。
•用冷水降温:如果伤势处于轻微阶段,可以用果汁或冷水冲洗患处,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防止伤口表层破裂。
•热水烧伤:在用药膏处理伤口部位时,可以涂上消炎的药膏,防止伤口处遭受细菌的感染,对恢复幼儿皮肤有显著的好处。
•去医院:如果烫伤区域较大且伤势较深,家长需要紧急送医治疗,避免烫伤之后引发感染。
烧伤孩子常常在厨房里或是附近的电器旁面,发生烧伤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在饮食时,幼儿可能会不小心碰到热饮或是热食,导致皮肤深度热伤。
儿童在幼儿园摔倒的处理方法

儿童在幼儿园摔倒的处理方法
儿童在幼儿园摔倒后的处理方法,应根据摔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具体如下:
1. 轻度摔伤:如果儿童只是轻微摔伤,出现皮肤擦伤,可以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伤口表面的污物。
然后使用碘伏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进行消毒,并用创可贴或是干净的纱布包扎。
2. 外伤:若伤口较深、较大或发生撕裂,应用干净的手帕或纱布压迫止血,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3. 骨折:儿童摔倒后若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或肢体活动障碍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医生会通过X片、CT等检查判断是否发生骨折,并进行相应治疗。
对于剧烈疼痛者可以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对于无移位的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通过石膏或支具外固定。
对于有移位的骨折,可以采取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等方法治疗。
4. 颅内出血:儿童摔倒后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一侧肢体活动不灵等表现,应及时前往医院做头部CT检查、头部MRI检查等,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出血。
对于颅内出血,应立即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降低颅内压。
此外还需使用氨甲环酸、维生素K1等药物止血治疗,防止血
肿扩大。
如果病情严重,还需要采取骨瓣减压术、脑室穿刺引流术等手术治疗。
此外,在孩子受伤后,老师应立即终止活动,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并对全班同学进行安全教育。
同时,老师应及时通知家长,并诚恳道歉。
园长也应对此进行调查,并对老师进行相应处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紧急处理,请尽快联系专业医疗人员。
宝宝外伤急救方案

域放置护垫 , 如果孩子接受得 了, 就轻轻地把他 的前 臂弯曲向前 , 吊带固定 。 用
腿部 、 踝部骨折 : 孩子躺 下 , 受伤一 侧的膝 让 在 盖 与脚踝之 间放好 护垫 , 用绷带把 受伤 的腿 和未受
意不要用花露水, 因其没有 消炎作用, 还会刺激伤 口。 3 可以把一块浸透冰冷水的纱布拧千, . 敷在被蜇
宫宫∞田园
宜
■李 国 民
蚊虫 盯 咬 与 蜜 蜂 蜇 伤
大 部 分 的蚊 虫 叮 咬 或 是 蜜 蜂 蜇 伤 虽 然 疼 痛 , 但
主 要症 状
1 损 伤 区严 重 疼 痛 。
不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危害 。只 有少 数孩子被 蜇伤
后会 出现 过 敏 反 应 , 要 紧 急 治 疗 。 需
1
.
的 周 围 出现 红 肿 情 况 说 明 已 经 感 染 了
。
去医 院
如果是 被动物咬伤 要 用肥 皂水 彻底清洗伤 口
。
妈 § 可 采取 的 急救 措 施
。
后及 时就 医
,
。
双
手 洗 干 净 托 住 孩 子 受伤 的 部 位 把 伤
, ,
口
2 3
.
不 要 在 伤 口 处擦 涂任 何 防 腐 软 膏 。 不 要 自 己 去 除 已 嵌 入 切 口 内的 东 西
1 呼 吸 困难 。
l 如果惠处在腿上, _ 要轻轻地脱去鞋袜, 并除去在
损伤 区的一 切压 迫物 。
2 除 非 绝对 需要 , . 不要 移 动 孩 子脱 臼或 是 骨 折 皮疹。 .
3 头 晕 眼 花或 晕 厥 感 。
3 把受伤的关节支撑在孩子觉得最舒服的位置上。 . 4 检查有无休克的情 况, . 必要 时给 以急救。但如 果孩子有腿部骨折 的话 , 就不要抬高双腿 。 关节扭伤时, 韧带大多也 同时受到损伤。因为关节
宝宝受伤了怎么办 宝宝常见的皮外伤处理方法

宝宝受伤了怎么办宝宝常见的皮外伤处理方法宝宝常见的皮外伤处理方法1.擦伤皮肤表层擦伤,轻度出血。
处理:如果孩子的膝部和肘部有擦伤,可以用清水轻轻冲洗受伤部位,并使用性质温和的肥皂清除污垢和伤口残骸,家里有碘伏的话,可以用碘伏消毒,不要使用酒精或者碘酒,因为会产生刺痛。
可以用创可贴暂时贴住伤口止血,如果几分钟后仍不能将伤口冲洗干净,或者出血不止、有感染迹象(充血、肿胀、化脓),要及时去看医生。
宝宝常见的皮外伤处理方法2.撕裂伤皮肤伤口出血或者有深度的切口。
处理:止血,用无菌纱布按压住伤口止血,然后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涂抹抗生素软膏,用创可贴遮盖伤口。
宝宝常见的皮外伤处理方法3.异物嵌入木屑、玻璃碎片、脏物、残渣等异物滞留在皮肤中。
处理:用无菌镊子小心地将伤口里的异物取出来,随后用清水清洗伤口,然后涂抹抗生素软膏。
如果异物嵌入比较深,自己在家无法把它弄出来,要带孩子去医院处置。
如果异物比较粗大(比如树枝),一定不要自己拔出来,也不要直接按压伤口,要马上带着孩子去医院,由医生来做适当的处置。
宝宝常见的皮外伤处理方法4.扎伤皮肤出现一个小而深的洞,可能有轻微出血。
处理:这种类型的伤口最容易感染了,因为伤口很小、很深,但出血不会太多,无法冲走细菌。
所以,如果孩子被扎伤了,要马上用肥皂和温度适中的清水进行清洗。
没有打过百白破疫苗的,必要的时候还要接种破伤风疫苗。
宝宝常见的皮外伤处理方法5.瘀伤由皮下出血引起的皮肤色变,在皮肤表面形成肿块。
处理:瘀伤通常能自愈。
但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孩子减轻疼痛或肿胀。
在创伤发生24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每15分钟一次。
如果孩子瘀伤比较严重,或者出现持续疼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
宝宝常见的皮外伤处理方法6.割伤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处理:被刀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再用绷带固定住。
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育儿知识:妈妈必知,宝宝外伤处理小技能

妈妈必知,宝宝外伤处理小技能宝宝们的调皮可爱,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的担心,宝宝们很容易出现一些小的外伤,那么,宝宝的这些外伤,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各位妈妈们就一起掌握下这些相关的技能和方法吧。
孩子常见的外伤1.擦伤孩子最常见的外伤就是擦伤。
擦伤虽然只是表皮受伤,伤势也比较轻微,但也需要小心处理,以免受到细菌感染。
当然,如果擦伤的面积比较大的,或者情况较为严重,出现大量出血的现象,那么较好还是送孩子去医院进行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刺伤生活中有很多尖锐的东西,如钉子、针、玻璃等等,如果孩子不小心被刺伤了,不及时处理的话就可能会患上破伤风,因此,当孩子被刺伤后,要挤压伤口,让血和细菌都一起排出,之后对伤口进行消毒清理。
3.割伤孩子不小心被刀、玻璃等利器割伤时,要先让伤口止血,然后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止血贴来处理伤口,遇到割伤比较严重的,就要送孩子去往医院进行处理,不要让孩子一直血流不止,这样会危及到生命安全的。
当然,如果伤口面积过大的,必要时需要使用缝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4.抓伤小孩子之间抓伤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只要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抓伤的程度比较严重的,甚至孩子出现发烧现象,就要及时就医。
5.咬伤被动物或者昆虫咬伤,要及时处理伤口的清洁消毒工作,以免伤口受到细菌感染。
让猫狗咬到之后要视其情况严重程度进行处理,表皮上的咬伤只要消毒清洁处理就可以,但如果伤口较大的,就必须通过缝合来处理,而且较好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来控制感染。
如果是被昆虫叮咬的,可以采取冷敷的处理方法,但不要让孩子抓破伤口,那样很容易感染到其他的部位。
6.烧伤孩子被烧伤烫伤,要马上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到30分钟,或者使用冷敷的方式处理。
然后把衣物除去或剪掉,之后边稳定孩子的情绪,边送孩子去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如何预防孩子受外伤预防孩子受外伤,家长必须承担较大的责任义务,首先家长平时就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告诉孩子如何避免发生意外和保护自己,此外,家长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监督,坚决不让孩子做有可能危机性命安全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的10种常见外伤处理法
小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一旦出现外伤,无疑比较棘手,稍不留意就可能留下疤痕。
尤其
是夏天,气温高、出汗多,皮肤外伤更容易出现感染。
所以,掌握了如下10种外伤处理法,将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度过这个夏天。
1 擦伤
擦伤是指宝宝摔倒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伤势比较轻微,在家治疗就可以了。
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
消毒纱布包扎好。
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
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 裂伤
原则上24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
还有,严重
的裂伤拖的时间越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所以
应及时就医。
3 刺伤
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
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发炎症。
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
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
所以,
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
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
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
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伤害宝宝的肌肉或
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
因为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
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
如果被刀具或铜铁制品刺伤,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肤外,可取一把镊子,将镊子末端放
在火焰上进行消毒,待镊子冷却后,一边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不会太紧张,一边轻
轻用镊子夹出异物。
如果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缝衣针,或将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几分钟。
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
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是铁钉导致刺伤,应首先拔出铁钉。
用消过毒镊子或小钳子,顺着铁钉扎入的方向外
拔出,拔出时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晃动,以减少对周围机体组织的损伤。
如果铁钉已拔出,可用力在伤口周围挤压,挤出瘀血与污物,以减少伤后感染。
如果铁钉
断在伤口里,应让宝宝马上停止走动,并将取出的部分钉子与宝宝一起送到医院,通过手
术拔除。
4 割伤
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被刀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
再用绷带固定住。
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
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分钟后,
一般便可止血。
如果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
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
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并立即上医院处理。
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间不宜超
过15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阻断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请注意,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医院处理,必要时予
以缝合,以免留下过大疤痕。
5 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
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疼痛
感明显。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
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
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
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
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
6 抓伤
小宝宝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自然痊愈。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伤口的时候要用流动的水。
如果伤得比较重、
同时出现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
7 砸伤或挤伤
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
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
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
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
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8 被动物咬伤
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
速度进入神经系统。
可彻底冲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
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
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
对需要缝合的较大伤口或比较严重的
面部伤口,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数小时后(不低于
2小时)再予以缝合和包扎。
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
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9 被蚊虫咬伤
夏天被蚊虫咬伤后,用冰块或凉水冷敷比较好,这样皮肤的血管就会收缩,蚊虫分泌的毒
素就不能扩散。
一般来说,大部分蚊虫叮咬导致的外伤都不严重,但是一定要注意,尽量
不让宝宝抓挠伤口,如果把蚊虫叮咬的部位挠破,毒素就会扩散到周边机体组织,可能引
发脓疱疮。
下面,介绍4个处理蚊虫咬伤的小妙方:1 被跳蚤、蚊子、毛虫、蚂蚁叮咬后,涂点牙膏、食醋、柠檬汁、捣碎的大葱叶、大蒜、卫生球、洋葱等,均可止痒。
2 被蚊子叮咬后,可用肥皂(或香皂)蘸水在被叮咬处涂擦,稍等片刻即可止痒。
3 被蚊子叮咬后,迅速取一个热水瓶塞子放在叮咬处2~3分钟,连续几次,剧痒即可消失,而且不会出现红斑和丘疹。
当然,瓶塞的温度以高热、又不烫伤皮肤为宜。
4 被蚊子叮咬后、奇痒难忍时,可将1~2片阿司匹林研碎,用少量凉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被叮咬处,即可消肿止痒。
10 烧烫伤
冲、脱、泡、盖、送5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则。
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
如果无法冲洗伤口,可冷敷。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
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
平时可在冰箱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宝宝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误治疗时机。
盖: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酱油、
牙膏、浆糊、草药等,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的复原,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
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送:赶紧就医急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