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https://img.taocdn.com/s3/m/645d5f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c.png)
小结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 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 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 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①加强宣传,促使全社会认识到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潜 伏的危险。 ②制定法规,明确社会各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③安全教育,使未成年人具备安全防护常识、掌握自救 自护的方法。使未成年人在遇到外部侵害时,知道如何 应对、怎样寻求保护,在侵害结果发生后,知道如何缓 解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痛苦等。
人教版 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下)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
导入新课
点击喇叭,欣赏歌曲《阳光少年》
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 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
思考:上面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保护未成年人需要我们做出哪些努力?
探究新知 探究一 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阅读教材P95“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 (1)上述材料中,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
小强的父母没有履行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和家庭保护的职责,是错误的。网吧老板违反了社 会保护的有关规定。
(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 学校、社区、妇联、法院……
(3)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95de9b03d8ce2f006623b0.png)
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教学设计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教材分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的第一框内容。
本课主要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阐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措施中,感受法律的关爱,进一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但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初中生权利意识较差,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应享有的权利。
因此,此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必要让学生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法律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2.能力目标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3.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体会法律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2.教学难点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于未成年人的规定,引导学生明白自己还是未成年人,为下面学习未成年人需要保护做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未成年人吗?你们属于未成年人吗?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回答。
教师补充: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七年级学生还未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在生活中受到了许多保护和关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环节二】我们需要特殊保护(设计意图)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d142a3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3.png)
法律伴我们成长设计说明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核心素养中的“法治观念”,重点是法律的保护作用在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上的体现。
“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框通过展示未成年人身边发生的各种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框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通过视频案例、分析探究、小组活动、构建知识体系等方法帮助学生在了解法律后建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基本思维和行为模式。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未成年人的定义、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以及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
2.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分享感悟,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3.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归纳总结,引导青少年在依法治国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以后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六大防线”,学会依法办事。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辨保护未成年人的“六大防线”,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情感体验等。
资源与工具1.资源:法治专栏:《守护明天》《法治中国》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一、学习情境展示生活中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和关爱的一组图片,引出今天的课题“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预习检查根据教材,完成以下知识点:1.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3.我国哪些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4.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全方位防线包括哪些内容?5.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教案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4daa1ba1c7aa00b42acb02.png)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法律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2.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导入新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4月18日,河南原阳在建的某小区工地堆放的土方中陆续发现四名儿童遗体。
事件发生后,引发当地政府、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思考:为什么这个事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件中的儿童属于哪个群体?这样的一个群体有没有专门的法律对他们给予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法律为我们护航》,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1.活动一:图片展示师:PPT展示图片。
师:看完以上图片,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教师总结: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师: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有哪些特点?生:积极探讨,主动回答。
教师总结: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师:PPT展示图片和《儿童权利公约》教师总结: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那么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以及主体又有哪些呢?二、感受法的关爱2.活动二:问题思考师:你知道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生:比赛列举。
师:未成年人受到哪些法律保护?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哪些?答案提示: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作业课件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作业课件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https://img.taocdn.com/s3/m/67b8051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8.png)
13.学英语、做奥数、练书法,基础功课门门紧凑;弹钢琴、跳舞蹈、下围棋, 兴趣才艺全面开花……这种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不断给孩子安排兴趣班,不断给 孩子“打鸡血”的教育方式在网络上有了专门的指代词——“鸡娃”。如今,“鸡 娃”成了家长圈中的“流行病”……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 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请运用家庭保护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材料中的现象。
①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孩子素质的提高起到 促进作用,但在选择兴趣班时,往往无视孩子的意愿、兴趣,很多孩子疲于应付, 完全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不符合家庭保护的 要求。②教育应当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家长应该尊重教育规律,选择符合孩 子成长规律的学习和培训方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塑造孩子健全人格,提升孩 子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
材料二: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 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 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 同意、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请你说说这样做的原因。 网络保护。原因: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 非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沉迷网络。②有利 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有利于减少网络不文明行为,保 障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提高未成年人素质;有利于保 护学生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 含板书、反思 初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 含板书、反思 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e578e5e601f69e3142329413.png)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法律为我们护航》说课稿一、说教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内容。
本框由“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和“感受法的关爱”两目组成。
从未成年人自身特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阐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引导学生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措施中,感受法律的关爱,进一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节课是“成长中的我”中“心中有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自身的成长。
他们对于法律知识并不陌生,经常收看《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
但是对于法律具体规定知之甚少,从学生乐于探究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学生课前搜集具体法律规定,课上交流展示的形式降低难度,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经验分享,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特殊关爱以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关爱的原因和重要作用。
2.通过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初步培养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3.通过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保护未成年权益的四道防线。
难点: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五、说教学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老师导语:同学们好,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小视频,并思考如果悲剧发生在了我们身上,你会怎么办。
(老师播放网传校园欺凌的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回答。
老师总结:看完视频同学们感慨良多,作为未成年的我们,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伤害,但是国家颁布了很多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那么大家对这些法律了解吗?我们又该怎样运用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呢?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法律为我护航》,解开大家的疑惑。
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
![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https://img.taocdn.com/s3/m/bde725cd10661ed9ac51f3c0.png)
➢ 以上情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侵害未成年人合法 权益的现象。
➢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哪些侵害?
家庭
父母工作繁忙或关系不融洽影响孩子成长、家庭暴力……
社会
网络诈骗、游戏成瘾、个人信息遭泄露、交通事故、拐卖儿 童、网吧歌舞厅等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
通过活动,进一步感受我国法律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享有的权利;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 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懂得违反 法律规定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
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调查当地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情况,
运用法治智 慧
探究与分享
通过活动,感受我国法律对未成 引导学生感受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的关爱和
没有违背。
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 们的关爱,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社会
学校
家庭
免费参观博物馆、科技馆
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亲子活动,父母陪伴
网络
政府
司法
为青少年营造一片“净网”
民警保护学生安全过马路
少年法庭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家庭保护
未成年人
网络保护
司法保护
社会保护
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 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
织和个人
网络保护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
政府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司法保护
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 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 义上的司法机关)
推广
发展
初始
形成世界共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cc584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0.png)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法律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基础知识。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基础知识,掌握法律知识。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法律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而有的学生则感到有些吃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些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但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不够积极,缺乏参与感和合作意识。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小组讨论的形式感到不适应。我需要进一步改进课堂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课后作业: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部分学生在作业中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拓展。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于存在不足的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积极参与的态度,加强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课件(2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课件(2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8d5021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0.png)
答案与解析:(1)原因见上文。 (2)加强宣传,促使全社会认 识到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潜伏的 危险;制定法规,明确社会各方 面应承担的责任;安全教育,使 未成年人具备安全防护的知识, 掌握一定的自救能力。等等。
思考并回答: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国家要修改法律?
家庭暴力 溺水安全
校园暴力 网络安全
日前,12岁的小蕾(化名)像往常一样用家长的手机上网课。但刚 上完课,她就兴冲冲地打开“快手”直播平台,给喜欢的一个游戏玩家 主播刷礼物。游戏中,玩家主播精湛的操作、精准的走位都让小蕾深深 着迷,特别是其毫不吝啬同大家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让小蕾这个“游 戏菜鸟”学到很多新技能。
Part 02 感受法的关爱
思考: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其中专门法律有哪些?
探究分享
3、你知道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其中专门法律有哪 些? 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 特别规定。
探究分享
没能他力 们有, 特违对 殊背他 保。们护因给,为予从未成特长年殊远未护人保来,成身护看年是心,,人否发体更育现有受违不了 利到背成对 于法了熟他 社,们 会律“不的 的特法具关 公殊律备爱 平保面承之 。担情 不责, 仅任给 没的予 有 违背,而是对这一原则前的人真人正平体现等。”的原则?
新闻链接: 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近年来,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其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 、危害之严重,令人震惊痛心,引发社会诸多担忧...... ▶大连13岁少年杀害10岁女童案:2019年10月20日,13岁大连男孩蔡某某将10岁的淇淇杀害,因蔡某 某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其进行3年收容教养。 ▶法律大修:《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2020年10月修订通过, 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6e0e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a.png)
1. 教学方法选择:
-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及作用;
-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 实施案例研究,让学生分析真实案例中法律的保护功能。
2. 教学活动设计:
- 安排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法律场景,加深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 设计互动游戏,如法律知识问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点;
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定义,包括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的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法律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3. 法律案例分析(20分钟)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讨论环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者不自信,不愿意积极参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另外,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法律知识的深入讲解和案例分析。
十.板书设计
- 运用艺术性的字体和颜色,提高学生的视觉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①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
-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 受教育权
- 人身权
② 法律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③ 案例分析: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实例
- 网络安全保护案例
- 校园欺凌案例
板书设计要点:
- 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表,突出重点知识点;
- 结合案例分析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doc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doc](https://img.taocdn.com/s3/m/6dafdbd5763231126fdb113b.png)
法律为我们护航•知能演练提升1.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抚养教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2.在湖南岳阳,一名2岁女童独自在路上行走,她的家人走在她的后方并且视线紧紧盯着手机。
突然,孩子变向走到一辆黑色轿车前,轿车司机启动时未观察到车前的孩子,直接碾压过去,女童当场身亡。
发生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女童缺失了()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自由权D.生存权3.某屮学为了解决学校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开通学校“心连心”校园广播,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这体现了对留守儿童的(.)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4.下图是某校教育活动宣传画,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5.目前,全国共设有2 300多个少年法庭,7 400多名专职法官,检察机关也选任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检察官承办未成年人案件。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6.2017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全国各地举行禁毒宣传活动。
这表明()①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②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③毒品只危害未成年人④我们要珍惜生命健康,远离毒品危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右面漫画表明()A.监护人侵犯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十分普遍B.监护人要依法规范行为,不该管教未成年子女C.未成年人努力克制自己,就能免受家暴侵害D.未成年人要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17年3月27 口是全国笫22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口。
某中学围绕“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的主题,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这一举措()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②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校园③有利于未成年人学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④从根本上消除了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16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七年级下册政治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
![七年级下册政治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https://img.taocdn.com/s3/m/e4228d3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9.png)
培素养·深度学习
命题情境 “护苗·绿书签行动”
按照《河北省“扫黄打非·新风”集中行动实施方案》有关部署,为深入 推进“扫黄打非·护苗2021”专项行动,河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下发通知, 决定自2021年4月至12月在全省组织开展“护苗·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
通知指出,2021年的“护苗·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将继续以“护助少 年儿童健康成长,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为主题,旨在通过持续、广泛、深 入宣传,显著增强“护苗”行动社会影响,促进司法、政府、社会、学校、家 庭“护苗”协调一致,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法治素养,倡导绿色阅读、文明 上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探究问题 1.河北省为什么要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 2.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3.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未成年人之所以需要特殊保护是因为
(D)
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②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③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④未成年人完全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2021·汕尾质检)某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努
B.防止儿童遭受各种侵害
C.防止和杜绝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D.彻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8.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权利,因此未成年人要 ( A )
①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③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https://img.taocdn.com/s3/m/ce7311756c85ec3a87c2c5be.png)
2.周围群众和社区大妈是否有权干预,为什么?
3.针对父亲的行为,他可以向谁求助?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2.感受法的关爱—履行义务
情景剧片段2:“爸爸总不在家,连饭都吃不上,面对冰冷的家,我只有走出家门。爸爸看我不肯读书了,就不管我了。后来我就整天在外面东游西荡,认识了几个哥们儿兄弟。打架斗殴、逃课去网吧打游戏成为经常事……”
重点
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难点
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学法
案例分析、体验式活动
教法
案例分析、体验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学生根据“运用你的经验”内容,进行“我们的特权”—经验分享活动
出示一系列图片
结合你的经验谈谈我们还有哪些“特权”?
为什么我们能拥有这些“特权”呢?
第一阵地基础
学校
保护
学校等教育机构(学校教职员工)
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发展,维护人身权利,保障生命安全
重要作用
社会
保护
全社会
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司法
保护
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
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
重要保障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2.感受法的关爱—人人有责
活动:法制情景剧
个人档案犯人:胡斐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为我们护航
知能演练提升
1.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抚养教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2.在湖南岳阳,一名2岁女童独自在路上行走,她的家人走在她的后方并且视线紧紧盯着手机。
突然,孩子变向走到一辆黑色轿车前,轿车司机启动时未观察到车前的孩子,直接碾压过去,女童当场身亡。
发生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女童缺失了(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自由权
D.生存权
3.某中学为了解决学校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开通学校“心连心”校园广播,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这体现了对留守儿童的()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4.下图是某校教育活动宣传画,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5.目前,全国共设有2 300多个少年法庭,7 400多名专职法官,检察机关也选任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检察官承办未成年人案件。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6.2017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全国各地举行禁毒宣传活动。
这表明( )
①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②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③毒品只危害未成年人④我们要珍惜生命健康,远离毒品危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右面漫画表明( )
A.监护人侵犯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十分普遍
B.监护人要依法规范行为,不该管教未成年子女
C.未成年人努力克制自己,就能免受家暴侵害
D.未成年人要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8.2017年3月27日是全国第22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某中学围绕“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的主题,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这一举措(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②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校园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④从根本上消除了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6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某中学同学在QQ群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下面是几位同学的留言。
悠悠岁月:专项治理校园欺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心静如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遇到危险,走为上策。
北风萧瑟:我不担心被欺负,我人高马大。
只有我欺凌别人的份!咱班同学谁要被欺负了,来找我! 微风:咱们学校也经常发生类似事件,预防校园欺凌,人人有责!我们要行动起来,还校园一片安宁。
(1)为什么“悠悠岁月”说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2)“北风萧瑟”的说法对吗?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该怎样做?
10.为了使未成年人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一项社会调查。
下面是他们通过调查所发现的一些现状,请你对这些现状作出简要评析。
(1)小强的爸爸对小强说:“你如果还考这么差的话,你就不用去学校上学了!”
评析:
(2)我的同学小凡经常被老师拉到教室外面不许他上课。
评析:
(3)我们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学生优惠开放。
评析:
(4)因为一个同学的钱包丢失,老师便对全班同学进行搜查,这是违法的。
评析:
(5)我们的晚报详细又真实地报道了15岁的小强抢劫的案件。
评析:
知能演练·提升
1.A 家长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抚养教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2.A 2岁儿童由于没有家长的保护,被撞身亡,说明家庭保护的缺失。
A项正确。
3.A
4.B
5.D
6.D 毒品危害任何人,③错误,故选D项。
7.D 监护人侵犯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十分普遍的说法是错误的,A项错误;监护人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B项说法错误;家暴行为的发生有很多原因,未成年人努力克制自己,并不一定会免受家暴侵害,C项错误;遇到家暴侵害,未成年人要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D项正确。
8.A 学校开展的活动主要属于学校保护,①②③正确;④说法太绝对,是不正确的。
故选A项。
9.答案:(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不对。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10.答案:(1)小强爸爸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规定。
(2)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保护的相关规定。
(3)这一做法是正确的,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保护的相关规定。
(5)晚报的做法是错误的,在报道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案件时,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本题答案开放性较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