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结构与认识1-12周教案
车的结构教案幼儿园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包括车身、引擎、轮胎、方向盘等部分。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
2.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汽车各部分的作用。
2. 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汽车模型或图片。
2. 纸、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汽车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汽车有哪些部分吗?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包括车身、引擎、轮胎、方向盘等部分。
2. 结合图片,向幼儿展示各部分的作用。
三、操作活动1. 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汽车模型。
2.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培养创造力。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汽车模型,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2. 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汽车的基本结构。
2. 鼓励幼儿课后继续观察、了解汽车,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兴趣,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2. 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
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了解汽车的构造教案

幼儿园了解汽车的构造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们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培养他们对汽车的兴趣和认识。
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和观察,探索汽车的构造和作用,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汽车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培养孩子们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汽车的日常应用(15分钟)通过和孩子们的互动,示范和讨论的方式介绍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出行、运输货物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孩子们对汽车的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2. 观察实验活动:拆解玩具汽车(30分钟)准备一辆简单的玩具汽车,让孩子们围绕汽车的外形、轮子、车身、车轴等部分进行观察和讨论。
指导孩子们根据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激发他们对汽车构造的好奇心。
3. 制作纸板汽车模型(45分钟)准备事先准备好的纸板汽车模型的各个部分,如车身、轮子等。
让孩子们根据示范和指导,将纸板模型的各个部分进行拼装,从而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
引导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观察各个部分的形状、大小等特点。
4. 小组讨论活动:小汽车的材料和颜色(2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展示他们制作的纸板汽车。
引导孩子们讨论汽车的材料和颜色选择的原因,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5. 总结:汽车的构造(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展示和总结,引导孩子们回顾并总结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车轮、车身、车窗等。
让孩子们能够简单地解释汽车的构造和作用。
四、教学评估方式1.观察孩子们在观察实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汽车各个部分的观察、提出问题等;2.评估孩子们在制作纸板汽车模型的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3.观察和评估孩子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延伸活动1.制作简单的纸板道路和交通信号灯模型,让孩子们在模拟环境中体验汽车的行驶和交通规则;2.鼓励孩子们观察和记录路边的不同类型的汽车,了解不同款式和用途的汽车;3.带孩子们参观汽车展览或车辆修理厂,了解更多关于汽车的知识和相关实践。
中班教案车子的构造

中班教案车子的构造教案标题:中班教案-车子的构造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车子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车辆。
2. 不同颜色和尺寸的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3. 针线和纽扣等装饰材料。
4. 幼儿绘画工具和纸张。
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 展示不同类型的车辆图片或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
- 与幼儿讨论他们熟悉的车辆,询问他们对车子的认识和了解。
2. 探究(15分钟):- 向幼儿介绍车子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如车轮、车身、车窗等。
- 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帮助幼儿认识这些部分。
-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他们对车子构造的理解和观察。
3. 创作(25分钟):- 提供不同颜色和尺寸的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的车子模型。
- 引导幼儿思考和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代表车轮、车身等部分。
-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合作和交流,分享创意和想法。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车子模型,并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构造。
- 鼓励其他幼儿提问和表达对他人作品的赞赏或建议。
5. 结束(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与幼儿总结车子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或书写等方式,记录他们对车子构造的理解和创作经验。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车子模型,加强家庭亲子互动。
2. 在户外环境中观察和探究真实的车辆,帮助幼儿巩固对车子构造的理解。
3. 组织幼儿参观汽车展览或博物馆,拓展他们对车子的知识和兴趣。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表现。
2. 听取幼儿对车子构造的表达和解释。
3. 回顾幼儿绘画或书写的记录,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科学教案:汽车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东西。
汽车的发明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并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汽车的结构和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教育中必须要学习的知识点。
这篇文章将介绍汽车的结构和组成部分的相关知识。
1.汽车的结构汽车的结构主要由底盘、车身和动力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底盘是汽车的基础部件,是所有其他部件的基础。
车身则是汽车的外部部分,主要用于提供安全和舒适性,同时还要美观。
动力系统则是汽车的心脏,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系统等。
下面将更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三个部分的组成。
2.底盘底盘主要由支撑机构、悬挂系统、动力总成和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支撑机构是汽车的基本骨架,可以通过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控制车辆的方向和速度。
悬挂系统则起到了缓解地面颠簸的作用,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
动力总成是指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系统等部分,它们共同使车辆得以行驶。
3.车身车身由车架、车门、车窗、车轮、车灯和座椅等部分组成。
车架是车身的骨架,它起到了支持和保护车身的作用。
车门和车窗则为乘客提供进出和观看外面的途径。
车轮是车身的重要部分,它们传递力量并使车辆行驶。
车灯可以提供照明和提醒其他司机的功能。
座椅则为乘客提供坐姿的支持和舒适性。
4.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产生驱动力,使车辆得以行驶。
变速器则可以实现驱动轮、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的转速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情况。
传动系统则可以将发动机所产生的能量转移到轮胎上,使车辆行驶。
5.总结汽车的结构和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知识点。
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的内在结构和行驶原理,以及车辆之间的差异。
对于成人来说,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车辆本身和汽车保养的必要性。
因此,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要重视汽车的教育,使学生和社会更加安全和健康。
汽车结构认识中班教案

汽车结构认识中班教案教案标题:汽车结构认识中班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展示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件。
2. 一些简单的汽车模型或拼图。
3. 一些有关汽车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4. 汽车结构认识的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他们对汽车的认识和了解。
2. 展示一些汽车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汽车的外观和形状。
探究活动:1. 给学生展示汽车的基本结构图,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如引擎、车轮、车身等。
2. 让学生观察和探索汽车模型或拼图,让他们试着拆解和组装模型,了解不同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辆汽车模型或拼图。
让他们合作完成拆解和组装任务,并观察和讨论每个部件的功能。
巩固活动:1. 通过绘本或故事书向学生展示汽车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汽车部件,用纸板和彩纸制作一个放大模型,并在模型上标出部件名称和功能。
最后,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模型。
结束活动: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他们对汽车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汽车和其他机械结构的兴趣。
教学延伸:1. 组织参观汽车展览或汽车工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汽车的制造过程。
2.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如制作纸板汽车模型或搭建简易的车辆模型,进一步加深对汽车结构的认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制作的放大模型,评估他们对汽车结构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3. 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汽车结构的认识和学习收获。
汽车结构与认识 12周后教案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教案首页提交日期: 2011-11-11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教案内容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教案首页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教案内容十字轴万向节叉轴承盖安全阀万向节叉滚针轴承采用橡胶油封,油封注油嘴当十字轴内腔油压过大时,多余的润滑油从橡胶油封内圆表面与轴颈接触处溢出。
二:差速器型式:锥齿轮式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平稳。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教案首页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教案内容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教案首页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教案内容(一)轮胎的作用与分类功用: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减振器和弹性元件是并联安装的。
要求:1)在悬架压缩行程(车桥与车架相互移近的行程)内,减振器阻尼力应较小,以便充分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以缓和冲击; 2)在悬架伸张行程(车桥与车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教案首页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教案内容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教案首页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教案内容123456二、信号装置(1)转向信号灯(2)制动信号灯及开关(3)倒车信号灯及报警器三、小结及作业教案首页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教案首页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

汽车构造幼儿园教案课程主题:汽车构造课程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程步骤:引入:1.在课堂前摆放一些玩具汽车,并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他们的不同部分。
2.鼓励幼儿分享有关他们对汽车的想法和经验。
探索:3.引导幼儿分组观察一辆真实的小型汽车,并给予适度的关注和指导。
指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汽车的外观、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征。
4.引导幼儿注意并观察汽车的不同部件,例如车轮、发动机盖、车门等。
5.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车轮和车胎之间的关系,并解释车胎在车辆行驶时的作用。
6.引导幼儿寻找并观察引擎盖,并与他们分享引擎盖下的发动机,并解释发动机是车辆的心脏。
7.引导幼儿体验打开和关闭车门的感觉,并解释车门作为乘客进出汽车的通道。
实践:8.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玩具汽车,并齐心协力将其拆解。
9.引导幼儿观察汽车内部的构造,例如座椅、方向盘、仪表盘等。
10.鼓励幼儿合作,讨论他们观察到的发现,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汽车中的这些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1.搜集一些汽车构造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并分发给小组,让他们将图片与汽车内部部件进行配对。
总结:12.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帮助他们总结并复习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13.鼓励幼儿提出更多关于汽车构造的问题,并尽力回答他们的疑惑。
延伸活动:1.玩具汽车拼图:提供一些汽车拼图,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的构造。
2.科学小实验: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汽车模型,并观察模型车在斜面上滚动时的变化。
3.汽车绘画活动:提供颜料、纸张和海绵,让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汽车。
评估:1.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描述的评估;2.幼儿完成的任务和小组合作的能力评估。
备注:幼儿教案为探索性学习活动,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了解汽车的内部构造——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车辆是我们出行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车辆的内部构造并不是非常了解,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了解车辆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今天我们为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提供一堂有趣的科学教案,来帮助他们理解汽车的内部构造。
一、引入老师可以在开始上课之前,展示一张汽车的图片,问孩子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接着可以做一个互动游戏,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对汽车的看法。
二、探索接下来,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同探索汽车的内部构造。
我们可以将一些车辆的零部件准备好,并将其展示给孩子们。
然后询问孩子们这些部件的名称与作用,并引导孩子们发现这些部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例如:提供汽车的进气道、发动机、变速箱和轮胎等零部件,然后让孩子们尝试把它们组装起来,并让孩子们发现进气道可以将气体送入发动机中,在发动机的带动下,汽车可以进行前行。
当汽车行驶时,变速箱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条件,让汽车调整速度和扭力,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轮胎则可以提供汽车的前进力和操控力等等。
通过这样的互动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汽车的内部构造,并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三、动手实践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汽车模型。
为此,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例如废纸板、彩纸和胶水等等。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根据他们刚才了解到的知识,动手组装他们的模型汽车。
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通过实践,巩固他们对汽车内部构造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在游戏和制作中,孩子们体验了探索、合作、实践的过程,对汽车的结构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在结束本节课之前,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并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让孩子们明确掌握了学习的内容。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了解汽车的内部构造不仅能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这一交通工具,还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探求和发现精神,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认识汽车结构教学教案

认识汽车结构教学教案教案标题:认识汽车结构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 学生将能够识别并描述汽车的主要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学生将能够理解汽车结构对汽车性能和功能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 汽车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汽车结构对汽车性能和功能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教学板书。
2. 汽车的剖面模型或图示。
3. 汽车部件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入活动:展示一张汽车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对汽车结构的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对汽车的结构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汽车是如何运作的?知识讲解:1. 通过PPT演示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汽车的基本结构,包括车身、底盘、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2. 逐一介绍每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例如车身提供乘客和货物的空间,底盘支撑整个车辆,动力系统提供动力,传动系统将动力传输到车轮,悬挂系统提供舒适的行驶感受,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等。
示范与实践:1. 展示汽车的剖面模型或图示,指导学生识别和描述各个部件。
2. 分发汽车部件的实物或图片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观察和探索,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汽车结构图,并解释每个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设计的汽车结构图,并讨论不同设计的优缺点。
2.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汽车结构对汽车性能和功能的影响。
3.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驾驶和维护汽车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汽车结构的知识,例如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相关视频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汽车制造厂或汽车展览,亲身体验汽车结构和制造过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汽车结构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汽车结构

中班科学教案汽车结构中班科学教案:汽车结构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我们应该从幼儿日常生活的实际出发,将科学概念融入到他们的日常观察和探索中。
汽车是幼儿们熟悉又充满好奇的事物之一。
通过学习汽车的结构,幼儿们可以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
本篇中班科学教案将帮助幼儿们了解汽车的结构,并进行相关的观察和实验。
一、目标:1. 让幼儿们了解汽车的一些基本部件和结构;2. 培养幼儿们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3. 培养幼儿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准备材料:1. 汽车模型或汽车图册;2. 图片或卡片,上面绘制或贴上汽车的不同部件;3. 幼儿们制作的废旧物品汽车模型。
三、教学过程:1. 引导讨论:a. 显示一张汽车图片或展示一个汽车模型,引导幼儿们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样的?”b. 让幼儿们说出汽车的一些部件,如车轮、车身、车窗等。
c. 引导幼儿们探讨汽车每个部件的作用。
2. 分组探究:a. 按照小组将幼儿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汽车部件的图片或卡片。
b. 让幼儿们观察自己手中的图片或卡片,并让他们说出汽车的部件名称和作用。
c. 引导幼儿们分类讨论,将部件分为动力部件、传动部件和车身部件。
3. 实践探究:a. 引导幼儿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汽车模型(可提前准备好一些回收的物品如纸盒、瓶盖等)。
b. 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工程师”,负责设计和组装汽车模型。
c. 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让汽车模型能够行驶,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材料。
d. 让幼儿们展示他们的汽车模型,并让他们尝试推动汽车模型在地板上行驶。
4. 概念讲解:a. 在幼儿们完成汽车模型的制作和实践后,引导他们回顾学习内容,并进一步讲解汽车的结构和原理。
b. 解释动力部件的作用,如引擎提供动力,轮胎通过传动使车辆前进等。
c. 解释传动部件的作用,如传动皮带、轴承、齿轮等。
d. 解释车身部件的作用,如车门提供进出车辆的通道,车窗提供观察和通风等。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教案名称:汽车构造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位的作用;2.掌握汽车构造的相关专业术语;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汽车的基本构造;2.汽车的各部位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1.掌握汽车构造的相关专业术语;2.理解汽车各部位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1.PPT;2.汽车构造图;3.汽车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汽车的认识和了解;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汽车构造”。
Step 2:展示和讲解(15分钟)1.展示PPT和汽车构造图,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车身、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电气系统等;2.详细讲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
Step 3:讨论(15分钟)1.分组让学生讨论汽车构造的关键部位和技术创新;2.汇总每组的讨论结果,展示给全班。
Step 4:互动实践(20分钟)1.分发汽车模型给学生,并让他们对模型进行分解和组装的实践活动;2.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Step 5:小结(10分钟)1.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汽车构造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相关汽车构造方面的文章,要求学生总结汽车构造的重要部位和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汽车构造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专业术语,并且进行了实践活动,加深了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本课只涉及了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对于一些高级的技术和创新没有涉及到,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拓展。
中班科学教案车的内部结构

中班科学教案车的内部结构中班科学教案:车的内部结构一、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关车的内部结构的科学知识。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汽车呢?那你们知道汽车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汽车的内部结构吧!二、认识汽车1. 什么是汽车?汽车是一种用于陆地交通的机动车辆,通常由发动机、车厢和车轮等部件组成。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
2. 汽车的主要部件(1)车轮:车轮是汽车行驶的关键部件之一。
它通常由橡胶轮胎和车轮组成,可以使汽车更容易移动。
(2)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来源。
它通常位于汽车的前部,并通过燃烧汽油或柴油来产生能量,驱动车辆行驶。
(3)车厢:车厢是汽车的载货空间或乘坐空间。
它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具有舒适的座椅和内饰。
(4)驾驶室:驾驶室是汽车驾驶员操作和控制汽车的区域。
它通常配备有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等控制设备。
三、汽车的内部结构1. 发动机舱(1)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内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负责产生动力,使车辆能够行驶。
(2)电池:电池为发动机提供启动所需的电力。
(3)加油箱:加油箱存放汽车燃料。
(4)蓄电池:蓄电池储存汽车电力供应。
2. 驾驶室(1)方向盘:方向盘用于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2)油门和刹车踏板:油门用于加速,刹车踏板用于减速和停车。
(3)仪表盘:仪表盘上有速度表、转速表、温度表等,用于显示汽车的运行情况。
(4)座椅:座椅提供驾驶员舒适的坐姿,并提供支撑。
3. 车厢(1)座位:座位提供乘客乘坐时的便利和舒适。
(2)安全带:安全带用于乘客在车辆行驶中的安全保护。
(3)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用于调节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
(4)音响系统:音响系统可以播放音乐、广播和导航指示等。
4. 车轮车轮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支撑整个车身并使车辆能够行驶。
车轮通常由金属辐条和橡胶轮胎组成,可以在不同的道路上行驶。
四、实践活动1. 车模拆装(1)准备纸板、剪刀、胶水和颜料等材料。
科学幼儿汽车结构认识教案

科学幼儿汽车结构认识教案
目标:
1、探索、发现汽车的基本结构。
2、进一步感受轮子滚动的特性。
3、加强对幼儿动手技能的培养。
准备:
各种纸盒、各色卡纸、双面胶、饮料瓶盖,海绵圈等。
过程:
1、出示小汽车,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老师出示的玩具汽车是用那些材料制作的?是怎样制作成的?
3、出示已收集来的各种盒子、彩色卡纸等多种材料,供幼儿操作时使用。
4、幼儿到操作桌旁,自由选材制作小汽车。
5、教师将自己制作的小汽车展示在幼儿操作桌中间供幼儿参照。
6、幼儿边观看教师的作品边自己动手操作,制作小汽车。
7、教师在旁观察、指导,帮幼儿制作玩具汽车。
8、展示幼儿作品,并做简单讲评。
9、引导幼儿将作品放到展示柜,并回操作区整理。
汽车整车结构认识教案

汽车整车结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汽车整车结构的基本组成;(2)使学生掌握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培养学生对汽车结构的创新设计和改进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车模型,使学生掌握汽车整车结构;(2)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汽车各组成部分的作用;(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汽车结构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整车结构概述(1)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汽车整车结构的基本组成。
2. 发动机(1)发动机的类型及工作原理;(2)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3)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
3. 传动系统(1)传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2)手动变速器与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功能;(3)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4. 行驶系统(1)行驶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2)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与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行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5. 电气系统(1)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发电机、起动机与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三、教学资源1. 实车模型或图片;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教学PPT;4. 小组讨论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汽车整车结构的基本组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1)讲解发动机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发动机的重要性;(2)通过实车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3)讲解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汽车整车结构的重要性。
简单的认识汽车的构造教案

简单的认识汽车的构造教案教案标题:认识汽车的构造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2. 掌握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3. 培养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2. 教学难点: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汽车构造示意图、汽车构造模型;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构造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汽车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a.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负责提供动力;b. 变速箱:用于调节发动机的输出转速,使汽车在不同速度下有不同的输出功率;c. 车轮和轮胎:用于支撑汽车并提供行驶的动力;d. 制动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速度和停车;e. 车身结构:包括车架、车身板和车窗等,用于保护乘车人和载货物;f. 电气系统:包括电瓶、发电机、点火系统等,用于提供电力和点火。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4. 汇报讨论成果: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5. 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汇报,总结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强化学生对汽车构造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汽车构造的简单示意图,并标注各部件的功能;2.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汽车构造的小结,包括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各部件的功能。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汽车的构造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汽车的构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动画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汽车的构造。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与汽车构造有关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汽车构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认识汽车结构教学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2. 培养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汽车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1. 汽车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 汽车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电气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教学准备:1. 汽车实物或模型。
2. 相关教学课件。
3. 教学视频。
4. 互动游戏道具。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汽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吗?”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汽车的基本结构。
二、学习汽车各部件1. 教师讲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功能,展示发动机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 教师讲解底盘的结构和功能,展示底盘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4.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底盘的组成和作用。
5. 教师讲解车身的结构和功能,展示车身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6.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车身的组成和作用。
7. 教师讲解电气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展示电气系统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8.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电气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汽车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汽车的结构,现在请你们谈谈对汽车各部件的认识。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二、深入学习发动机1. 教师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展示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3. 教师讲解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如气缸、活塞、曲轴等,展示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4.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发动机各部件的作用。
三、深入学习电气系统1. 教师讲解电气系统的组成,如发电机、蓄电池、点火系统等,展示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小班科学教案汽车的结构

小班科学教案汽车的结构一、引言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能看到汽车的身影。
然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汽车的结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科学教案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结构。
本文将以小班幼儿为目标群体,探讨如何设计一份科学教案,以帮助幼儿理解汽车的结构。
二、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提升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案设计1. 活动导入(10分钟)- 制作拼图:在课前准备好汽车的拼图玩具,让幼儿合作拼装一辆汽车。
在拼装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汽车的不同部分。
2. 知识讲解(15分钟)- 图片展示:向幼儿展示汽车的不同部分的图片,例如车轮、车身、车窗等,并简单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可以使用卡片式教学方法,每次出示一张图片并与幼儿进行交流。
3. 观察实验(20分钟)- 汽车模型观察:准备一台简易的汽车模型,并放在幼儿面前进行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模型的不同部分,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或感兴趣的地方。
- 团体讨论: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讨论,并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4. 操作游戏(20分钟)- 手工制作: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给幼儿,例如纸板、彩纸、胶水等,让他们尝试制作一个小汽车模型。
教师可以提供一份简单的制作指南,但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总结回顾(15分钟)- 探究总结:与幼儿进行一次小结,回顾今天学到的关于汽车结构的知识。
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思考,让他们总结汽车的主要部分和各个部分的作用。
- 游戏活动: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检验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师说出一个汽车的部位,要求幼儿迅速指向该部位。
四、教案评价通过本次科学教案,幼儿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幼儿园小汽车整体结构教案

幼儿园小汽车整体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小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的功能。
2.培养幼儿对小汽车整体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小汽车模型(教具)。
2.幼儿园教室或活动室。
3.幼儿绘画纸、彩色铅笔。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小汽车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引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这是什么?•你们有没有坐过小汽车?•小汽车是怎么动起来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幼儿对小汽车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了解小汽车的整体结构(10分钟)教师介绍小汽车的整体结构,帮助幼儿认识各个部件的功能,并与小汽车模型进行对照。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汽车由车身、轮子、发动机等部分组成。
车身是小汽车的外壳,保护里面的零部件。
轮子是小汽车行驶的基础,它能够转动并提供动力。
发动机是小汽车的心脏,负责产生动力,使汽车能够行驶。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动作模拟小汽车的运动,让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小汽车的整体结构和运作原理。
3. 分组讨论与绘画(20分钟)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
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幼儿绘画纸和彩色铅笔。
要求每个小组一起讨论,画出他们对小汽车整体结构的理解。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引导问题,如:•你认为小汽车还有哪些部件?•除了车身、轮子和发动机,还有什么能构成小汽车的重要部分?•你在画图的时候可以注意哪些细节?在讨论和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4. 小组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带领全班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总结幼儿的回答和绘画内容,强调小汽车的整体结构,引导幼儿注意细节和构造,加深他们对小汽车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小汽车整体结构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幼儿可以使用纸板、塑料杯、橡皮筋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小汽车模型。
幼儿园科学汽车结构教案

幼儿园科学汽车结构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能够: - 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 学习汽车的不同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 掌握汽车结构的简单组装和拆解方法; - 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 汽车的基本结构:车身、底盘、动力系统、操控系统; - 汽车的组成部分:车轮、轮胎、方向盘、引擎等; - 汽车的功能和用途。
3. 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汽车模型:具备可拆卸各个组成部分的汽车模型,如积木汽车等;•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汽车组成部分的图片。
3.2 环境准备•教室内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桌椅等材料,以供幼儿进行汽车组装和拆解。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引导(10分钟)•制作一张幻灯片或展示一张图片,让幼儿观察其中的汽车,并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汽车是如何运行的。
步骤二:介绍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15分钟)•准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并解释车身、底盘、动力系统和操控系统的概念;•依次介绍不同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并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步骤三:展示汽车模型并讲解(20分钟)•准备好汽车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依次拆解汽车模型的各个部分,并将其名称和功能一一介绍给幼儿。
步骤四:小组合作活动(3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辆拆卸好的汽车模型;•引导幼儿一起尝试组装汽车模型,让他们动手实践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同时观察他们的合作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结束小组活动后,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组装好的汽车模型;•引导幼儿回顾学习的内容,并对汽车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5.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观察幼儿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汽车结构知识;•评估幼儿对汽车组成部分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问答、展示等形式进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幼儿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汽车结构的理解。
汽车的结构幼儿园教案

汽车的结构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汽车的结构组成;
2.能够简单描述汽车的运行原理;
3.培养幼儿面对新事物的观察能力;
4.提高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图示汽车结构的海报;
2.汽车零件拼图玩具;
3.幻灯片图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提问:你们家里一般是靠什么出门呢?
引出汽车,寻求信息:汽车是什么,有哪些部件构成汽车,机子想要移动,有哪些底盘部分。
2. 学习主题
引入学习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汽车的结构组成,以及汽车的运行原理。
观看海报:在观看海报的过程中,提问幼儿:
•汽车的全貌是什么样子?
•汽车上有哪些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每个部位与其他哪些部位有联系?
•……
3. 学习活动
将汽车零件拼图玩具分发给幼儿,让幼儿小组合作拼接一个汽车模型。
幼儿可以通过拼图的过程来进一步认识汽车的结构组成,深入理解汽车的相关原理。
4. 小结
总结学习内容,回答问题: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你们都有了哪些新认识?
5. 活动延伸
投影幻灯片图片,了解汽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与汽车相关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分组合作是否有积极的交流,是否互相帮助、鼓励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效。
五、教学反思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思,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幼儿真正掌握汽车的结构组成和运行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提交日期: 2011-9-2 审阅日期: 2011-9-5审阅日期: XXXXXXXXXX
教案内容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
教案内容
时间
分配
教学活动/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资料
工具等5分钟
一、组织教学
3、师生互相问好;
4、检查出勤情况;
3、查看学生着装是否符合要求,宣布今天的学习内容,
并对组织纪律提出要求。
讲授
65分
钟
二、入门指导
汽车总体构造:
1)发动机
发动机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
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启动系组成。
(2)底盘
传动系: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及差速
器、半轴等组成。
行驶系:由承载式车身、前悬架、前轮、后悬架、后轮
等组成。
转向系:由带转向盘的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动力转
向装置组成。
制动系:由前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控制装置、供能
装置及传动装置组成。
(3)车身:前板制件(车头)、车身及副车架,货车包
括驾驶室和货箱。
2、观察各汽车的总布置形式
讲授+ 多
媒体教学+
实物教学
汽车构
造挂图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
教案内容
25分钟
三、小结及作业
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
教案内容
汽车发动机
功能: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
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
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
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下面以单缸发动机为例,介绍发动机的
基本结构,它由汽缸10、活塞8、连杆7、曲轴3、汽缸盖11、机体、凸轮轴16、进气门25、排气门15、气门弹簧、曲轴齿形带轮等组成。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腔称作汽缸,汽缸内表面为圆柱形。
在汽缸内作往复运动的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则与曲轴相连,构成曲柄连杆机构。
活塞在汽缸内作往复运动时,连杆推动曲轴旋转,或者相反。
同时,汽缸的容积在不断的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如此循环不已。
汽缸的顶端用汽缸盖封闭。
汽缸盖上装有进气门和排气门。
通过进、排气门的开闭实现向汽缸内充气和向汽缸外排气。
进、排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驱动。
凸轮轴由曲轴通过齿
形带或齿轮驱动。
构成汽缸的零件称作汽缸
体,曲轴在曲轴箱内转动。
汽车发动机
1—油底壳 2—机油 3—曲轴 4—曲轴同步带轮 5—同步
带 6—曲轴箱 7—连杆 8—活塞 9—水套 10—汽缸 11—
汽缸盖
12—排气管 13—凸轮轴同步带轮 14—摇臂 15—排
气门 16—凸轮轴 17—高压线 18—分电器 19—空气滤清
器
20—化油器21—进气管22—点火开关23—点火线
圈24—火花塞25—进气门26—蓄电池27—飞轮28—
启动机
130分
钟
保养
1.使用适当质量等级的润滑油对汽油
发动机应根据进排气系统的附加装置和使用
条件选用SD--SF级汽油机油;柴油发动机则
要根据机械负荷选用CB--CD级柴油机油,选
用标准以不低于生产厂家规定要求为准。
2.定期更换机油及滤芯
任何质量等级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油
讲授法
实习法
多媒体
质都会发生变化。
到一定里程之后,性能恶化,会给发动机带来种种问题。
为了避免故障的发生,应结合使用条件定期换油,并使油量适中(一般以机油标尺上限为好)。
机油从滤清器的细孔通过时把油中的固体颗粒和粘稠物积存在滤清器中。
如滤清器堵塞,机油不能通过滤芯时,会胀破滤芯或打开安全阀,从旁通阀通过,仍把脏物带回润滑部位,促使发动机磨损,内部的污染加剧。
3.保持曲轴箱通风良好
汽车发动机
现在大部分汽油机都装有PCV阀(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促使发动机换气,但窜气中的污染物“会沉积在PCV阀的周围,可能使阀堵塞。
如果PCV阀堵塞则污染气体逆向流人空气滤清器,污染滤芯使过滤能力降低,吸入的混合气过脏,更加造成曲轴箱的污染,导致燃料消耗增大,发动机磨损加大,甚至损坏发动机。
因此,须定期保养PCV,清除PCV阀周围的污染物。
4.定期清洗曲轴箱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燃烧室内的高压未燃烧气体、酸、水份、硫和氮的氧化物经过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曲轴箱中,与零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混在一起,形成油泥。
量少时在油中悬
汽车发动机
浮,量大时从油中析出,堵塞滤清器和油孔,造成发动机润滑困难,引起磨损。
此外,机油在高温时氧化会生成漆膜和积碳粘结在活塞上,使发动机油耗增大、功率下降,严重时使活塞环卡死而拉缸。
因此,定期使用
BGl05(润滑系统高效快速清洗剂)清洗曲轴箱,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清洁。
5.定期清洗燃油系统
燃油在通过油路供往燃烧室燃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胶质和积碳,在油道、化油器、喷油嘴和燃烧室中沉积下来,干扰燃油流动,破坏正常空燃比,使燃油雾化不良,造成发动机喘抖、爆振、怠速不稳、加速不良等性能问题。
使用BG208(燃油系统强力高效清洗剂)清洗燃油系统,并定期使用BG202控制积碳的生成,能够始终使发动机保持最佳状态。
6.定期保养水箱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水箱生锈、结垢是最常见的问题。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
教案内容
时间分配教学活动/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资料
工具等
5分钟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互相问好;
2、检查出勤情况;
3、查看学生着装是否符合要求,宣布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对组织纪律提出要求。
130分钟二、入门指导
1.汽油机燃油系组成:(提问)
1)燃油供给装置:汽油油箱、汽油泵、汽油
滤清器、油管。
2)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
3)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
4)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排气消音器
2.燃油供给系的作用
汽油供给系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要求,配制
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最后把燃
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3.对照实物演示燃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学生对照实物熟悉主要零件名称及安装位置
2)了解同学们对燃油系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
的掌握情况
讲授法
演示法
实物
130分钟4.演示汽油泵动态工作过程。
(边看边分析)
5.宣讲本次实习的目的及需解决的问题:
A 认识汽油泵外形
B 熟悉汽油泵结构
C 能讲出汽油泵工作原理
D 会拆装和检修汽油泵
E 能诊断和排除汽油泵故障
讲授+ 多
媒体教学+
实物教学
25分钟
三、小结及作业
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
作业:自编1题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提交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审阅日期: 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