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大单元】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收藏
【大单元】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收藏品景物之美·感四季芳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计者:第一课时漫谈新闻领取活动任务【课型】单元预习课【学习内容】畅谈新闻、初步认知;体验情境、明确任务【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目标2.初步了解新闻文体3.感知活动情境,明确活动任务【学习过程】(一)导入:顾炎武有句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是我们知晓天下事的来源。
(二)学生活动一:畅谈新闻、初步感知1.请你谈一谈最近发生的你最感兴趣的新闻,并说说你获知新闻的渠道。
2.从刚才同学们的讲述中,你得到对“新闻”的哪些认识?明确:新鲜的的事情;真实的事件;公开发生的事件;可多渠道获取。
3.速读本单元教材提供的文章,验证上述认识的正确性。
4.与小组同学交流,尝试为新闻下一个定义。
明确: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三)学生活动二:体验情境、明确任务新成立的校园电视台将隆重推出“新闻追击”栏目,每期节目将报道校园及城市发生的重大事件,现征集栏目主创,要求面试者交一份新闻作品。
请你和你的小组同学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录制一期节目作为作品,包括新闻策划、采写、播报、录像等过程的制作。
通过班级选拔后,代表班级前往应征。
你需要和你的小组同学完成以下挑战:任务一:勇闯记者训练营——新闻阅读在老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及图书大量新闻作品,完成下列关于新闻文体知识的填写,考核通过,你才能获得记者证上岗哦!能了解新闻的基本特征:广义的新闻指:狭义的新闻指:新闻具有:等特点。
从狭义新闻的结构及要素的角度把握每一则新闻的内容;能了解新闻语言的特点并通过新闻语言了解作者的态度与倾向。
能区分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任务二:奔赴新闻最前线——新闻采写根据校园或城市发生的实事,小组合作,选取最有价值的新闻对事件人物进行采访并撰写新闻稿。
部编本语文八上第一单元整合备课[五篇范例]
部编本语文八上第一单元整合备课[五篇范例]第一篇:部编本语文八上第一单元整合备课以新闻的方式学习新闻——部编语文八上第一单元整合备课设计(上)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新闻。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关于新闻的,学习时要注意体会情景,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新闻,以及消息、特写、通讯的文体特点。
领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把握不同新闻体裁在语言上的特点,并理解新闻语言独有的表现力。
领悟新闻写作的“六要素”和“倒金塔式”的结构,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提高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通过模拟采访,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范文学习,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
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世界观。
形成求真务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的表达。
教法学法:活动法,采访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准备:1.自主预习单;2.单元过关作业; 3.教学课件;4.1+X类文整合阅读。
课时安排:活动~探究课型指导1课时单元导读课1课时落实任务一比较阅读新闻3课时落实任务二新闻采访指导与实践 2课时落实任务三新闻写作指导与交流 2课时单元整理课1课时文本拓展读写课2课时口语交际指导课2课时合计14课时教学过程:活动*探究课型指导(1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设置活动探究单元课型的意义和主要特征。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3)一、单元目标 (3)二、单元任务 (3)三、单元教学指导 (4)第1课消息二则 (6)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 (6)第2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8)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11)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 (13)第4课一着惊海天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案 (16)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依托基本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本单元共选入六篇新闻作品,综合考虑新闻体裁和国别,编为四课。
它们都是典范的新闻作品,都秉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不仅能够体现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在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且自身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鲜明的风格特征。
这些新闻作品的内容涵盖了军事、经济、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体现出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
从整体写法的角度来看,教材所选的新闻作品所采用的多为经典写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一般特点。
除了课文,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料,学生可以利用它们自学课文,学习有关常见新闻体裁的知识、消息的结构特点和写法等。
本单元课文的旁批主要有三种功能:介绍新闻基础知识,提示学生注意课文的重要内容和写法特点,提醒学生思考课文作者的主观倾向与表达意图。
补白以对比的方式说明新闻特写的特点,既是知识介绍,也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提示。
技巧点拨突出消息这一学习重点,集中介绍其常见结构、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和总体的语言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1 消息二则【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新闻结构的五部分,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过程与方法】1.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评价新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珍惜革命成果,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
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3.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导入新课俗话说: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
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依靠什么知晓天下大事呢?生答:“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
是的,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知道天下大事,了解世界变化。
而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哪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哪种类型的报刊文章?生答:新闻、消息、通讯。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消息的阅读和写作。
二、资料助读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著有《毛泽东选集》。
文体知识: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结构:●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一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承接导语,对消息事实进行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资源补充
第一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预习:学生朗读,注意下面子词的读音。
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
二、导入:
1、作者介绍。
2、背景介绍。
二、介绍新闻的相关知识:
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
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 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 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 但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 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难点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教学
方法
情景法、讨论法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资源补充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 莫言获2019年诺贝 尔文学奖
二、预习检测 读准字音 遗嘱(zhu)渗透
(sh en)卓有成效(zhuo)仲裁(zhong) 拨款(bo)逝世(shi)颁发(ban)重点 词语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 式嘱咐身后事应如何处理。颁发授予,分发某 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建树在事业上 有很大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卓有成效
课时
2
教学
目标
1、理解新闻体裁的特点。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情感鲜明的特点。
3、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理 解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散文欣赏诗歌:《登高》、《钱塘湖春行》散文:《背影》、《荷塘月色》2. 第二单元:说明文阅读与写作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3. 第三单元:古诗文阅读与欣赏诗词:《静夜思》、《夜雨寄北》古文:《三峡》、《醉翁亭记》4. 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诗词、散文、说明文、古诗文、现代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3.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文阅读与欣赏、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登高》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描述一次自己登山的经历,从而引出诗人的情感。
2. 新课内容讲解:(1)诗词、散文欣赏: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的情感。
(2)说明文阅读与写作: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分析说明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3)古诗文阅读与欣赏:解析古诗文中的难点字词,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4)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针对不同文学体裁,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如下所示:1. 第一单元诗歌:《登高》、《钱塘湖春行》散文:《背影》、《荷塘月色》2. 第二单元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3. 第三单元诗词:《静夜思》、《夜雨寄北》古文:《三峡》、《醉翁亭记》4. 第四单元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本节课所学,选择一首诗词进行仿写。
第一单元《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学教案-2020-2021学年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场景描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飞天凌空》和《一着惊海天》这一单元。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关注过我国的航天事业和航空母舰的发展?”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航天和航空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和场景描写。修辞手法是作者用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场景描写和人物刻画则是通过细致的描绘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例子。《飞天凌空》中“火箭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运用了比喻手法,而《一着惊海天》则通过详细描写展现了航空母舰的雄伟场景。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修辞手法和场景描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我还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围绕课文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分析中,而且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024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4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散文阅读与欣赏第1课:《背影》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长江三峡》第4课:《大自然的语言》2. 第二单元:诗词阅读与鉴赏第5课:《诗词五首》第6课:《诗词三首》第7课:《诗词两首》3. 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第8课:《愚公移山》第9课:《扁鹊见蔡桓公》第10课:《狼》第11课:《为学》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散文、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文学素养。
3.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表达、交流、写作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诗词的鉴赏。
2. 教学重点:散文、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词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展示不同季节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体会散文中的自然美。
第二单元:播放古典诗词吟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第三单元:讲述古代文化故事,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课文学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讲解课文难点,指导阅读方法。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以课文为例,讲解散文、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2. 第二单元: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3. 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题目:第一单元:描写一个你熟悉的季节,要求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
第二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单元:翻译一篇文言文,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2. 答案示例:第一单元:例文《秋天的校园》。
第二单元:示例:《静夜思》艺术特色分析及个人感受。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含任务口语交际等)
【新教材】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1.1《我三十万大军顺利南渡长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习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了解解放军渡江战役的知识。
3、能够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写一些简单的消息。
4、培养学生经常阅读新闻的习惯。
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短消息,认识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学生阅读消息,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消息的结构和特点的把握是教学重点。
2、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阅读新闻是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师生互动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1949年的渡江战役吗?(同学自由回答)六十多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奉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横渡长江,一夜之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横渡长江,从此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在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第二天,这个消息迅速地传遍在全国各地。
你知道这则消息由谁亲自撰写通过电波传遍全国的吗?(学生自由回答:毛泽东)师:哪位同学来介绍毛泽东同志的生平经历?学生介绍毛泽东同志的生平经历。
毛泽东(1893—1976),湖南韶山,字润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著有《毛泽东选集》。
教师补充评价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这则富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板书课题)二、【我来当播音员】----播报消息1. 教师播放中央电台早晨报纸摘要的节目音乐前奏,模仿中央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播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
-难点内容:
-逻辑思维的运用:学生往往在组织讲述内容时缺乏逻辑性,难以形成清晰的结构。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讲述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词汇量的限制或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的融入与表达:学生在讲述时,往往忽略情感的表达,使得讲述内容缺乏感染力。
-突破策略:
-对于逻辑思维的运用,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时间线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讲述内容的结构。
-空间顺序的运用:学生应学会如何根据空间位置来组织讲述内容,如在描述一个地方时,能从整体到局部,或按照方位顺序进行描述。
-因果关系的表达: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因果关系来组织语言,使讲述内容更具逻辑性和说服力,如在说明一个问题时,能明确表达原因和结果。
-举例解释:以《社戏》为例,分析课文中如何运用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因果关系展现人物行为的动机和后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讲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讲述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讲述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讲述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教学重点
(1)讲述的基本技巧:如何做到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表情自然等,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口语表达;
举例: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范例,学习讲述者如何组织语言、运用修辞手法,使讲述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2)讲述实践:选择一个有趣的话题,进行小组内的讲述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情感表达的真挚性方面,有些学生在讲述时缺乏感染力,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针对这一问题,我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面部表情的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模仿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更真挚地传达情感。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能够主动分享观点和交流。但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调、节奏和表情进行讲述;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倾听和交际能力。教学内容如下:
2.实践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讲述实践。每个小组选择一名成员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他成员观察并评价其讲述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讲述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讲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
1 消息二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消息相关知识。
认识消息体裁的特点。
了解消息的六要素,把握消息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1、把握消息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情感鲜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1、理解消息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消息的特点,重点把握消息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教法学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导入图片展示渡江战役图片渡江战役示意图二、预习展示根据你的课外预习,说说你了解的消息的有关常识:1.定义2.种类3.特点4.要素5.结构三、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消息的特点、结构形式等有关知识。
2、根据所学消息的知识理清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学习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四、消息的有关知识:(一)、消息的概念: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消息是一种报纸文体,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二)、消息的三个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三)消息的结构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题)2、导语3、主体4、背景5、结语。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
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部编版(教育部审定)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详案)
部编版(教育部审定)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详案)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来到我们的身边。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围绕“变化着的社会”这一主题,选取了五篇极富经典性和时代气息的新闻作品,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新闻体裁和新闻阅读方法,了解新闻作品的采编过程,学习基础的新闻写作。
《消息二则》选编了两则关于解放战争时期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消息,作品依时叙事,短小凝练,点面结合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大无畏精神,展示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奖者、颁发机构以及相关新闻背景,同时特别说明了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这篇消息以翔实的材料和缜密的行文,全面地表现了诺贝尔奖颁发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以形象化的描写,鲜明而艺术地再现了1982年中国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动人场面,突出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报道以完整直观的脉络记叙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歼-15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
全文铺排有序,主次分明,用平实的文风展现了我国海军事业蓬勃发展的骄人风采。
“任务二·新闻采访”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新闻采编的一般方法、步骤及流程,通过模拟采访,掌握相关的采编技巧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
“任务三·新闻写作”旨在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本单元学习到的知识渗透到写作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本单元“口语交际”活动的主题是“讲述”,旨在引导学生把握“讲述”的技巧,学会清楚地表达,得体地交流,力求在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新闻、人物通讯、故事;2. 第二单元:诗歌、散文、小说;3. 第三单元:说明文、议论文、演讲稿;4. 第四单元:成语、俗语、谚语。
二、教学目标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审美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2. 教学重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各章节的文体特点、写作技巧、阅读方法;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文体特点、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2.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突出重点,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阅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2)结合所学,仿写一篇新闻、散文、议论文等;(3)积累本节课所学的成语、俗语、谚语,并了解其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 确保文体多样,涵盖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2. 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3. 注重教材的实用性,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补充说明:针对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进行详细讲解,结合例文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技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精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第一单元《消息二则》教案【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新闻类文章为主,有消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关于新闻的文体知识。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是新闻写作的经典之作。
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4月22日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了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新闻)的文体特点,理清消息(新闻)的结构组成;2、体会消息(新闻)的结构魅力、语言魅力、情感魅力;3、感受毛泽东主席热烈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体会消息(新闻)的结构魅力、语言魅力、情感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毛主席个人魅力的挖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2.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3. 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2. 合作学习。
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
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写作 新闻写作 同步教案
1.了解新闻的构成要素、特点及其种类。
(重点)2.明确消息写作的要求,学会写作消息。
(重点、难点)3.尝试制作报纸版面或新闻网页。
(重点)一、导入新课名人说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美国著名报人查尔斯·丹纳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徐宝璜《新闻学》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范长江《记者工作随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师:进入信息社会,新闻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新闻的海洋中,新闻是我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六篇新闻,初步了解了新闻的有关知识,今天, 我们将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动笔写一篇新闻。
二、写作指导师:本节课,我们以消息写作为例来学习新闻写作。
那么,怎样写作消息呢?请同学们结合第1,2 课的学习和消息的特色,讨论并反馈。
预设:1.选好有新闻价值的题材或角度。
新奇的人物和事件才会引起读者兴趣,才会凸显其新闻价值。
比如,小区旁开了一家超市, 新闻价值就不强;如果开设的是无人超市,还是全城第一家,就有新闻价值——不过以后无人超市多了,也不“新”了。
或者,新开的是城区里独家经营稀有商品的超市,第一家线上线下结合的超市等,都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2.处理好采访的素材。
有些消息的写作需要进行素材搜集和采访。
采访的素材可能会有很多,但写消息必须进行取舍,突出新闻事件中的关键信息,突出读者关注的方面,而不是“原汁原味”地记录自己与采访对象的一问一答。
3.遵循消息结构写作。
消息“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决定了这种文体必须依照既定的格式来写作。
在“倒金字塔式结构”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写作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一个醒目的标题。
新闻标题包括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有或无, 主标题则必须有。
消息标题要具体明确地写出新闻最关键的信息,拟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或“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
2023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写作教案
闻写作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闻采访。
通过完成活动任务,同学们感受到了闻采编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但是,只有采访而没有报道,闻活动就没有意义。
所以,我们要学会写作闻。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和受众需求的日趋多元,闻的写法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今日,我们就运用之前学习的闻学问,写一则消息。
1.在把握闻学问的根底上,学习消息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闻的力量。
2.培育学生宠爱闻及闻工作的感情,鼓励学生擅长觉察社会中有意义的人和事,学会觉察美、传播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消息这种文体的相关学问,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写标题;通过朗读、沟通实例,让学生体会导语的写法。
教学难点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消息主体的写法,安排好消息正文的构造。
1 课时文题展现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
每位同学都要依据“任务二”中自己搜集的闻素材,写一则消息。
写完后,组内同学相互沟通,修改完善。
写作指导一、引导学生回忆闻的有关学问。
1.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2.闻构造的五局部: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者缺一不行)。
3.闻的特点:快速准时、真实准确、简明扼要。
二、引导学生学写标题。
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如何写作标题呢?1.板书展现下面几个消息标题:(1)我三十万大军成功南渡长江(2)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归纳标题的特点。
(1)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要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
三、引导学生就学校发生的事实写作标题,例如:(1)××中学进展首届中学生诗词大赛(2)我校学子全国创客大赛载誉归来(3)初中各年级上好学年开学第一课(4)本校组织开展“小记者·大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消息正文的构造。
消息正文的构造通常是依据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构造”。
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表达最重要的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开放,事实的重要性渐渐减弱;假设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闻事实的后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新闻报告《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2. 第二单元:人物描写《秋天的怀念》《背影》3. 第三单元: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4. 第四单元:诗歌鉴赏《望岳》《钱塘湖春行》5. 第五单元:文言文《三峡》《记承天寺夜游》6. 第六单元:小说《孔乙己》《范进中举》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
诗歌的鉴赏方法。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课文预习笔记。
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新闻、故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讲解:精讲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手法等。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文及作者。
2. 课文结构及重点句子。
3. 解题思路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模仿课文写作风格,写一篇作文。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作文范文及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与课文重点的把握。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与实现。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针对性教学。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清晰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本单元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旨在通过任务导向的研究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和表达。
每个单元都会有三个研究任务,包括课文研究、实践活动和写作表达。
这种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了解新闻的基本特征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它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各种生活信息。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新闻的文体特点,如消息、特写和通讯,以及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此外,学生还将研究新闻写作的“六要素”和“倒金塔式”的结构,以提高他们的新闻线索捕捉和策划组织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本单元的教学方式和新闻的基本特征。
通过任务导向的研究方式,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研究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了解新闻的基本特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提高他们的新闻写作能力。
2、活动探究单元的研究方式活动探究单元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
教师不再只是授课,而是全程指导学生自主研究,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关注研究过程而不是成果。
3、活动探究单元的主要特点活动探究单元不仅提供教学内容,还将研究方法、活动流程、任务构思、具体要求等隐藏在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材也提供了必要的研究资源,方便教学。
活动探究单元的研究活动以阅读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以能力为指归,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重视知识研究,强调学生自主研究,让学生能够自己建构知识系统。
二、新闻常识:1.新闻新闻是一种实用性文体,满足人们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需求,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包括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传媒上的各种报道,如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只指消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传递有价值的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新闻的方式学习新闻——部编语文八上第一单元整合备课设计(上)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新闻。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关于新闻的,学习时要注意体会情景,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新闻,以及消息、特写、通讯的文体特点。
领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把握不同新闻体裁在语言上的特点,并理解新闻语言独有的表现力。
领悟新闻写作的“六要素”和“倒金塔式”的结构,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提高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通过模拟采访,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范文学习,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
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世界观。
形成求真务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的表达。
教法学法:活动法,采访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准备:1.自主预习单;2.单元过关作业;3.教学课件;4.1+X类文整合阅读。
课时安排:活动~探究课型指导1课时单元导读课 1课时落实任务一比较阅读新闻3课时落实任务二新闻采访指导与实践2课时落实任务三新闻写作指导与交流 2课时单元整理课1课时文本拓展读写课2课时口语交际指导课2课时合计14课时教学过程:活动*探究课型指导(1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设置活动探究单元课型的意义和主要特征。
2、了解新闻的基本特征。
【教学流程】一、课型理解1、什么是活动探究单元?——活动探究单元是以任务为先导,以活动为主体,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动态系统,每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均安排三个学习任务,基本模式是:课文学习—实践活动—写作表达。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创造性的新形式,践行了课程标准这一理念。
2、活动探究单元的学习方式——活动探究单元需要教师改变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突破原有学科教学在时空、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封闭状态,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变掌控课堂为帮助自学,变关注成果为关注过程。
3、活动探究单元的主要特点——活动探究单元不仅提供教学内容,还将一般情况下隐藏在教学内容背后的学习方法、活动流程、任务构思、具体要求等显性化,并固定为基本一致的内容板块。
同时,教材提供必需的学习资源,以方便教学。
活动探究单元中设计的学习活动遵循以阅读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能力为指归的原则,一般不需要学生为组织活动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
重视知识学习,改变知识呈现方式,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系统。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将概念、结论、命题等陈述性知识分散布置在旁批、补白、思考探究、技巧点拨等处,而不是直接呈现一个比较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
二、新闻常识:1.新闻——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1)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2)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3.新闻“六要素”:“五个 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加上 How(如何),即“五个 W 加一个 H”,成为新闻“六要素”。
4.新闻的结构:由五部分构成,即标题(分为:正标题、副标题、引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
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新闻的主题思想。
背景:是新闻的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5.新闻的特点:⑴传播性。
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
⑵真实性。
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具体。
⑶时效性。
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这是“时效”上的要求。
“新”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
一是时间上的新: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
二是内容上的新:要报道新鲜的事实,要有新看点。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6.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单元导读课(1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单元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提出疑问。
2.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读熟课文。
【教学流程】一、开宗明义,明确任务:本单元的主题是新闻,学习形式为“活动*探究”任务单,令人耳目一新。
1. 任务一阅读新闻:通过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内容,把握各自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通过横向对比,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特点,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准备,打基础。
2. 任务二新闻采访:熟悉采访新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自主确定报道题材,制定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分小组进行采访实践,收集新闻素材。
3、任务三新闻写作:一必做任务,每位同学写一则消息;二自选任务,撰写新闻特写,通讯等;三拓展任务,将本组或全班的新闻作品整理编辑成册。
二、单元导读,整体感知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
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4.《“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是记者夏浩然、樊云芳写作的新闻。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太水比赛冠军。
这则新闻实时地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
5.《一着惊海天》选自2012年11月25日的《人民海军报》。
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先后获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三、自主预习,积累字词。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击溃:打垮,打散。
业已:已经。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眼花缭乱:形容看见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
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恍然醒悟。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白手起家: 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
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四、比较阅读,质疑探究。
1、阅读《消息二则》,找出二则新闻的六要素,并比较二则新闻的不同点。
2、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试分析“倒金字塔式”的新闻结构。
3、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明确新闻特写的写法和特点。
4、阅读《一着惊海天》,了解通讯的体裁特征,并与《“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比较阅读,找出两种体裁的不同写法。
任务一比较阅读新闻(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消息二则》,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
2.明确消息的“六要素”和结构特征。
3. 体会新闻语言的特征,能从字里行间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教学流程】一、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课文,理清二则消息的“六要素”。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何地:在芜湖、安庆之间;何人: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如何: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何时: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何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事:我百万大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何故: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如何: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2、试着从消息结构的角度,分析二则新闻的异同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有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二、品味语言感受魅力——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此句中的“已”和“大约”用词准确。
“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经营”“溃退”用词准确,“经营”有“筹划、组织并管理”之意,能反衬解放军的英勇。
“溃退”指(军队)被打垮而后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3.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句中“百万”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4.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此句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语言简洁而具有气势,三、精读课文深层探究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敌情一样,并且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