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了新的道路。经过半个过世纪的艰苦努力,形成了一个产品种类齐全,生产能力较大的汽车工业体系。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概括未初创、成长、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1949-1965)

初创阶段的特征是:首先建成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零的突破:建立了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形成了五个汽车生产基地。

1.汽车工业的筹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开始了建立我国汽车工业的筹划工作。1949年10月,在中国重工业部内设置了汽车工业筹备组。1950年1月,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商定前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汽车厂。

2.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

1953年7月15日,在长春孟家屯举行了隆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开始了我国汽车工业史上一场规模宏大的建设。1956年7月15日,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从总装配线上驶出,这表明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为中国汽车工业竖起了里程碑,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汽车梦。

一汽第一阶段生产的解放牌汽车的型号是CA10型。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长春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新车民名为“解放牌”。这是一汽人的骄傲,也是一汽人特有的殊荣。因为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为一种产品命名。,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1957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设计轿车。1958年一汽开始试制小轿车。1958年5月5日,中国第一辆自己制造的轿车终于在一汽人后中完成了,从而揭开了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历史篇章。我国第一辆国产小轿车当时并不叫“红旗”,而是“东风”,是“红旗”的前身,定牌为“CA71”。之所以取名“东风”,是因为毛主席当时对国际形势有个著名的论断:东风压倒西风。所以一汽的小轿车就叫“东风”。1958年7月,又试制出红旗CA72型高级轿车。20世纪60年代后期,“红旗” CA722轿车开发成功,这种防弹“大红旗”专供政治常委使用。从外表上看它普通的“大红旗”无大差别,只是略微高大一些,实际上该车全身装甲,底盘防爆,防弹的车窗玻璃厚达十几毫米,轮胎能自动补漏。从1965到1981年,毛主席等党中央主要领导配用的专车都是国产“红旗”轿车。

二.成长阶段(1966-1980)

初创阶段的特征是:先后兴建了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三个主要生产军用越野汽车的汽车制造厂;开发矿用自卸汽车和重型汽车;五个汽车生产基地为建设、支援二汽,川汽,陕汽做出巨大贡献。地方积极建设汽车制造厂,汽车生产的分散局面已经形成。

1.第二汽车制造厂

1967年4月1日,第二汽车制造厂举行开工典礼大会。二汽兴建期间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后由于各种干扰不得不被迫停工。1969年9月,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扭转了二汽建设停工的局面,步入大规模建设阶段。1957年7月,建成了第一个基本车型东风EQ240型2.5t 越野汽车生产基地。

2.开发生产矿用自卸汽车

为适应冶金工业“大打矿山之仗”的需要,从1969年开始,汽车行业开发矿用自卸汽车主要有:上海的32t矿用自卸汽车,天津和常州的15t矿用自卸汽车,北京的20t矿用自卸汽车.

3.地方积极建设汽车制造厂

4.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央提出了调动地方积极性,建设地方工业

体系的方针。全国各省,自治区均建设汽车制造厂。这些工厂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汽车生产的分散局面开始形成。

1080年,我国汽车的汽车年产量为22万辆,其中轿车为5418辆,轻型越野汽车为2.04万辆,其他越野汽车为7600辆,载货汽车为13.6万辆.至1980年,汽车制造厂为56家,汽车行业企业总数为2379家,从业人员为90.9万人,汽车工业总值为88.4亿元。

三.全面发展阶段(1981年至今)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中国汽车工业也随之揭开了新的一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党和政府提出要把汽车工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在产量不断提高的同

时,加快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改变过去那种封闭的发展模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轿车工业迅猛发展,由此也拉开汽车进入家庭的序幕。

1.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陆续出台

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这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一部政策性法规,也是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第一部出台的政策性法规。这部法规,阐明了政策目标和发展重点,产品认证和产业组织,产业技术等有关方面的规定。

2.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使我国轻型载货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初步形成微型汽车制造工业,经过“七五”、“八五”期间的技术改造,我国微型汽车已形成年产60万辆的生产能力,现已建成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微型汽车厂、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哈尔滨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华利汽车公司五大微型汽车生产基地。80年代以来,客车需求骤增,客车生产厂随之增多。随着城市间高速公路和旅游业的发展,高速客车、卧铺客车、双层客车、空调客车等产品纷纷投向市场。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取得积极进展

在我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后,开始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到1998年底,汽车行业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6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总规模为210亿美

元,其中注册资本为106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45亿美元。引进了300多项整车和零部件技术。从而加大了汽车投资力度,促进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建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颁布后,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扶持政策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80%以上的投资集中于13家骨干企业,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大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2000年,前13家骨干企业汽车生产集中度超过90%,其中一汽、东风、上汽三家企业集团汽车生产集中度达到44%,轿车生产集中度超过70%。

我国50多年的汽车发展也遭遇了各种坎坷,但坎坷中孕育着希望,我们有了生机勃勃的中国汽车工业,我国还可以成为21世纪的汽车工业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