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24年七年级语文小组合作研究工作总结
2024年七年级语文小组合作研究工作总结【2024年七年级语文小组合作研究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和目标2024年,我所在的七年级语文小组在学校的支持下展开了一项合作研究工作。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1. 设计了研究课题和方案:我们选择了目前七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如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
我们制定了合作研究的方案,包括学习目标、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2. 实施合作研究活动: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合作研究活动。
例如,每周选取一篇阅读材料,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领导,负责组织讨论和总结。
3. 收集数据和分析成果:在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作品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然后,我们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结论。
4. 交流和分享成果:在研究期间,我们定期召开小组会议,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们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其他老师分享了我们的研究经验和成果。
三、工作成果和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与分享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合作研究活动,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他们学会了通过合作讨论和互相交流,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了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研究活动中,学生们养成了积极参与、相互支持的合作习惯。
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提升教师研究能力:通过这次合作研究,我们教师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也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我们学会了通过数据分析和交流分享,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合作研究活动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差异,导致合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陈庄中学初一语文组耿佃春一、课题的提出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
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校教学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专心听教师讲课;学生有时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到黑板上板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早被人们所认识。
就其局限性来说,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
我校与2009年开始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合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心理行为。
合作,是共同活动的基本条件、集体凝聚力的核心、协同成功的关键,它能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有促进功能。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班级教学中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二理论依据1、社会心理学与共同学习理论。
所有共同学习方法都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都要负责。
这种理论的核心很明了: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
语文教研活动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校于XX年XX月开展了为期XX个月的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评价反馈等教学技能。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针对某一教学单元,教师们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通过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3. 教学研讨: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如“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等。
4.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如“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等。
5. 教学反思:教师们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查找教学不足,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四、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成立语文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2. 实施阶段:- 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研讨教学方案,形成统一的教学思路。
-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观摩,课后进行评课,交流教学心得。
- 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 教学反思:教师们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3.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对优秀成果进行表彰,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成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评价反馈等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合集5篇)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合集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一、核心关键词的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它把全班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小组。
教学过程的大部分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
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以及全体的表现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为宗旨,将传统的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了特定的教学目标。
即: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研究目标的确定:1、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2、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对小组长的培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技能技巧。
3、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培养小组长合作意识。
4、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认真学习了学校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2、根据学校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制定了个人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3、根据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了个人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4、御用问卷法,了解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课题实施和正式实施阶段,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如何科学分组,相对稳定地对合作小组进行分组。
在座位编排上根据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将学生分成8----12个学习小组。
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每小组四4----6人,有组长一人,负责小组讨论、学习,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语文课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课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语文课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如今,随着我校语文主题学习的开展,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为此,提出此课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概念界定1、是课堂管理的需要由于条件限制,我校的教学班级人数都在70人左右。
小学大班额教学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学质量的检测以及学生的展示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收效甚微。
将大班额化为若干小组,以组进行管理、反馈、检测、展示,既节约了时间,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课堂教学生动而有趣味。
2、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需要近年来,高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高标准,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走进了课堂,要完成好这些教学,小组合作是前提。
3、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这些孩子有自私、封闭、不善于与人交往等共性。
而小组合作,为他们提供了团结、协作、互助、共享的平台。
三、研究目标1、探索大班额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模式。
2、通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合作、竞争、提高、超越”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合作探究有机结合。
四、研究内容1、创建学习小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
2、研究小组合作方案,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陈村镇教委辛东成赵卓利一、课题的背景及界定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不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出现。
我们的教育不幸的遭遇了一种模式化的教学,那就是每节课你都能看见的固定教学设计“小组合作”。
我们必须明确这么一点: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其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师生互动、同桌交流、全班讨论等等都是合作学习。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合作学习的众多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检验内化过程的方式方法。
因此,我们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出来作为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理论论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一目标在《新课程标准》(试行)里被概括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它的奠基作用决定了这种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而目前的农村语文教学大部分以单一的接受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因此,对于语文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迫在眉睫。
三、研究的目标、方法及过程(一)课题研究的目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适合自己语文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3、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科学设计探究问题,精心筛选合作学习内容。在上课前,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开展合作的学习目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认知结构及活动内容。当一个问题多数成员可独立完成时,问题的结论、思考角度具有相对唯一性时,或者探究问题太易或太难时,那么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必要,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兴趣和主动性。另外,学习内容要多元化,听、说、读、写、演各项训练要相互穿插渗透,除小组讨论外,还可采取辩论、竞赛、演出、朗诵、展演等多种方式,让合作多样化地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
3、调查研究法。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得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后期的调查,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
4、经验总结法。及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并用以指导教学。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该项研究预计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学习案例。总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较为成功的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教学实录四至五篇。
2、调查报告。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现状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调查报告一篇。
3、研究论文。关于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因素的分析及小组合作学习一般原则、有效方法的论文二至三篇。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编号:FXXKT-2015-00162《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陈村镇教委辛东成赵卓利一、课题的背景及界定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不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出现。
我们的教育不幸的遭遇了一种模式化的教学,那就是每节课你都能看见的固定教学设计“小组合作”。
我们必须明确这么一点: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其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师生互动、同桌交流、全班讨论等等都是合作学习。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合作学习的众多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检验内化过程的方式方法。
因此,我们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出来作为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理论论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一目标在《新课程标准》(试行)里被概括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它的奠基作用决定了这种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而目前的农村语文教学大部分以单一的接受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因此,对于语文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迫在眉睫。
三、研究的目标、方法及过程(一)课题研究的目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适合自己语文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等相结合。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9月—11月):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分工。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的实践与探究》结题报告
成果是喜人的,更是充满憧憬与希望的。发生这样大的变化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这漫长的一年中,有课题组老师辛勤的汗水,更有学生期许的目光和积极地配合。
实验之初,最关键的是分组。首先是人数,在反复的实验和研究以及征询了学生的意见后,我们认为小组人数以2-6人为宜,常规课实行4人组。这样的分组既有利于同桌之间的互助,也有利于2人小组活动的开展。
2)、开火车
准备好生字、词卡片,平均发放给每个小组读,看看哪组先到站。说错时,修理员帮着解决。
3)、送信
根据组数准备邮箱,读对的投进邮箱,看看哪组读得快,对得多。
4)、小考官(“眼疾手快”)
这个活动适合同位进行,一个读生字、词卡上的内容,另一个挑卡片。
各教研组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学习、听课、写案例、完成反思等。
第三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1月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并将课题成果加以推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自2011年5月制定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立研究目标后,课题小组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划分为三大板块:低年级的生字教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以及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三个部分,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完成个人实施方案,确立研究目标。经过长达一年的摸索和实践,我课题组在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及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这一领域有了很大成效。
再次,有效、长效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维系小组前进的动力。以小组整体成绩作为小组活动的评价和奖励标准,评价时着重看小组的整体成果,完成任务的效率和合作的态度。将每日评价与每月评价及学期评价结合;将优秀小组和进步组员评价结合。除此之外,还有学期量化表,根据各小组成员的表现在总评时将小组分数按百分率计算在总成绩内,参加期末优秀生的评选。
其次,教师对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观念发生了转变;驾驭小组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由原来的不重视,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浪费时间,视小组合作学习为哗众取宠,到渐渐开始尝试,不断地反思、修正、改进方法到从内心深处认可这一学习方法,主动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论学习。组内的韦晓妮老师、王小华老师、田碧红老师等针对语文教学和农村教育工作的实际,从实用性的角度对《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等书籍进行探索、学习,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资料,将自己搜集整理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记录下来,完成了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提供现实的理论基础以保驾护航。
2024年七年级语文小组合作研究工作总结
2024年七年级语文小组合作研究工作总结本年度,我们七年级语文小组积极展开合作研究工作,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语文教育质量。
以下是我们在2024年合作研究工作的总结:
一、教材研究
1. 定期开展教材分析讨论会,详细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2. 注重对教材的创新运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
3. 加强教材与学生生活和现实情境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方法研究
1.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积极运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工具,提升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3. 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评价与反馈研究
1.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注重综合评价和个性发展。
2. 鼓励学生自主评价和互评,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3.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提升。
四、课堂氛围研究
1. 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氛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促进集体进步。
总之,2024年七年级语文小组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语文教育质量。
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努力下,我们的合作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发挥合作的力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二、理论论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在《新课程标准》(试行)里被概括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它的奠基作用决定了这种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而目前的农村语文教学大部分以单一的接受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对于语文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迫在眉睫。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作者:
———————————————————————————————— 日期:
ﻩ
课题编号:FXXKT-2015-00162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陈村镇教委 辛东成 赵卓利
2.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的组合分配上体现了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
3.合作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多样性和确定性。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5.师生及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6.通过合作学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人际交往中团结协作的意识。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组间互动过少。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出示学习要求后,小组就此展开讨论学习。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每个成员都能行动起来。我们常常能看到小组内有合作也有争论,学习气氛热烈。但在集体交流反馈时,这种气氛消失了,除了赞同附和外,很少听到不同见解或提出不同意见。就算提出不同见解也是自说自话,没有联系汇报小组的发言进行交流,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们的思维活动较之前明显停滞,个体除了拥有小组统一的答案,没能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造成组间没有交流。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一、引言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小组开展了合作学习项目。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合作学习中所采用的步骤思维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和感想。
二、步骤思维方法的介绍步骤思维方法是一种系统的思考方式,通过将任务分解为多个步骤,有序地进行解决,以达到高效完成任务的目标。
在本次合作学习项目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步骤思维方法:1. 确定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了本次学习的目标:提高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我们将这一目标拆分为更具体的子目标,例如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准确性等。
2. 分工合作在明确学习目标后,我们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任务的分工。
有的同学擅长阅读理解,有的擅长写作,我们合理地分配了任务,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3. 学习资源的搜索和整理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积极搜索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习题和参考资料等。
我们将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制定了学习计划,并将其共享给组员。
4. 学习的具体步骤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学习步骤。
首先,我们统一阅读了同一篇文章,并分别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问题。
接着,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我们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个人总结和归纳。
5. 反馈和评估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我们进行了小组的反馈和评估。
我们互相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反馈和评估,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三、合作学习成果和感想通过采用步骤思维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的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集思广益,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其次,我们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024年七年级语文小组合作研究工作总结(2篇)
2024年七年级语文小组合作研究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我们七年级语文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合作研究工作。
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阅读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探索,我们力求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
二、工作内容和成果1. 优化教学设计我们对七年级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渴望和热爱。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 多元化教学策略我们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包括合作学习、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等。
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我们也进行了差异化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推广活动我们积极组织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开设了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书籍推荐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4. 优秀作文培养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指导和批改学生的作文,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在这次合作研究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并获得了一些作文比赛的奖项。
5. 知识总结和分享我们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将所学所得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其他年级的语文教师分享,在学校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
这些总结和分享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也促进了学校语文教育的发展。
三、工作心得与反思合作研究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时间的工作,我们在这次研究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我们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更加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在给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题报告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各国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实践中去,并有效地将其运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之中。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各校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
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探究性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深刻性和灵活性。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助,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扩大学生课堂学习参与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课堂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中的首席”。
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了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很多专家、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如下启示:合作学习应该是严密而有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多方位的交流与互动,即交互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有效的,即要求做到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
当然,在探索和实践中,也有一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学生犹如天马行空,表面热烈,实际收效甚微,诚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所说“不过是彩色的泡沫”;有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于格式化,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等。
在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上,学生反应虽然比较热烈,参与意识也比较强,教师课堂提问人次也相当多,但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多很集中,有的学生的发言竟然达四、五次之多,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
这样的课堂不能算是高效的。
如果说发展,也只能说部分同学获得了发展。
有鉴于此,教师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了《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我校在语文小组探究学习中创出一条新路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共5篇)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共5篇)第一篇:《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学校加强和重视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当代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重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一道风景线。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其实质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
正是在对当前这种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及理论依据(一)概念界定:“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成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二)研究理论依据“自主、合作、探究”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向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精选7篇)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精选7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精选7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篇1一、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
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
然而从以往实践看,识字教学形式还比较单一,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办法还比较少,识字和书写缺乏有效的指导。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
二、课题研究目的1、转变观念,愉快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三、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各地类似实验借鉴法;2、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法;3、不同教师同类型课堂教学观察比较法;4、综合试验教师对课题的收获,谈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识字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识字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汉字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注重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运用各种各样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充满乐趣,使识字教学的面貌发生改观,识字教学不拘于死板的公式,因文而异、因词而异、因地而异,把课内外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理解,积累和运用,给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计划总结(精选3篇)
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计划总结(精选3篇)1.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与效果研究2. 课题背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3. 课题目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4. 课题内容:(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确定小组成员及小组分工。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4)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5)分析数据并进行结果统计和讨论。
5. 计划安排:(1)文献阅读和调研:10天。
(2)设计实施方案:5天。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20天。
(4)数据收集和分析:10天。
(5)结果整理和撰写研究报告:10天。
6. 预期成果:(1)初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2)验证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3)提供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改进建议,为其他学校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7. 创新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探索一种适合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8. 注意事项:(1)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9. 课题研究的局限性:(1)研究样本的选择有限,结果的普遍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扩大。
(2)研究周期相对较短,没有考虑长期效果的评估。
10. 参考文献:(1)许晓亮. 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生语文学科学习情况的影响[J]. 现代教育技术, 2020.(2)李晓敏.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 2021. (3)陈婷婷. 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预算:(1)文献借阅费:1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结题报
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陈村镇教委辛东成赵卓利
一、课题的背景及界定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不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出现。
我们的教育不幸的遭遇了一种模式化的教学,那就是每节课你都能看见的固定教学设计“小组合作”。
我们必须明确这么一点: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其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师生互动、同桌交流、全班讨论等等都是合作学习。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合作学习的众多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检验内化过程的方式方法。
因此,我们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出来作为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理论论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一目标在《新课程标准》(试行)里被概括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它的奠基作用决定了这种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而目前的农村语文教学大部分以单一的接受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因此,对于语文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迫在眉睫。
三、研究的目标、方法及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适合自己语文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等相结合。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9月—11月):
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6月):
1、确定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达到具体目标。
2、查找并学习相关文献资料。
3、组织相关的交流、研讨活动。
4、定期对课题进行小结、反馈与评估。
5、收集整理论题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完成阶段报告。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6年6月—7月):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案例、随笔等相关资料。
3、撰写研究报告。
4、申请结题鉴定。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扎实研究,初见成效
1、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取得了较大成效:学生能从课内预习到课外预习,从扶到放,使大部分学生学会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如查阅工具书、质疑、查阅课外阅读资料等,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具有了一定的质疑水平,学生懂得了质疑的一般方法(如对课题的质疑、对重点字词的质疑、对课文的空白点质疑等),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敢说、愿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充分体现出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何分组的课题实践研究。
依据不同内容和问题需要,设置两人巩固、四人合作探究、小组擂台竞赛等分组方式,学生在合作之中丰厚了知识,培养了竞争
意识和集体意识,汇报全面,利用情境创设、激趣等方式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中积极性的调动:运用英语、击掌、小花评分等方式进行激励,运用肢体语言增强学生参与性和理解度;通过情境创设:文配乐、图片、谜语、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出创设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4、多媒体运用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以图片形式起到了直观、增效和激趣的作用,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知识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增强了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使每个学生学会发表个人见解。
学习优秀的学生养成了敢于质疑的习惯;学习中等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再附和别人的意见、随大流了,而是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学困生有时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比谁说得都要好。
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课堂上争先恐后、不甘示弱地表达、交流时,当我们听着孩子们那充满童真却不乏机智的回答时,我们被他们感染着。
5、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学习相关材料、理论专着,把教师的理性和感性认识集中到“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上。
教师的教育思想转变明显,教师在学生和学习中能成为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参与、平等研究,掌握情况。
(二)有效策略,支撑教学
1.教师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理念保障。
2.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的组合分配上体现了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
3.合作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多样性和确定性。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5.师生及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6.通过合作学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人际交往中团结协作的意识。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组间互动过少。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出示学习要求后,小组就此展开讨论学习。
最后形成小组意见。
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每个成员都能行动起来。
我们常常能看到小组内有合作也有争论,学习气氛热烈。
但在集体交流反馈时,这种气氛消失了,除了赞同附和外,很少听到不同见解或提出不同意见。
就算提出不同见解也是自说自话,没有联系汇报小组的发言进行交流,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们的思维活动较之前明显停滞,个体除了拥有小组统一的答案,没能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造成组间没有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的多样式和开放性有待商榷,活动方式过于单一,对很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所以要
常常汲取理论营养来滋养自己,以便走向更高更远处。
对进行课题研究的作用领会不深,进行研究的主动性不强。
存在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巩固成果,正视问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一切都着眼于学生、教师的发展,力争把我镇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