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的主题是小学语文课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语文课题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建立小学生的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文化素养,是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深入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以及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三、研究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的缺乏、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过程的单一、评价方式的不足等问题。
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1)加大语文教学内容的投入,把教学内容安排在合理的水平上;
(2)完善语文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教学效果;
(3)改善语文教学过程,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活动结合起来;
(4)完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学习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中。
四、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改进措施应该加以采取,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一、课题研究背景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在课余时间普遍面临着大量的娱乐选择,如电视、网络等,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降低。
因此,本次课题旨在通过开展小学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1) 分析学生阅读兴趣的现状和存在问题;(2) 探索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3) 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
2. 研究意义:(1) 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促进其思维、情感、道德等综合发展;(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内容:(1) 调查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现状;(2) 探索小学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3) 组织实验教学,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2. 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现状;(3) 实验研究法:设计实验教学,应用不同策略进行教学,并通过实验结果评估效果。
四、预期研究成果(1) 清晰地了解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现状;(2) 归纳总结出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3) 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4) 实验教学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报告。
五、研究进展和展望1. 研究进展:(1) 已完成文献研究,初步了解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2) 进行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调查研究。
2. 展望:(1) 设计实验教学,应用不同策略进行教学;(2) 收集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评估;(3) 形成实验教学报告和研究结论;(4) 提出针对小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具体教育策略。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时间:XX年9月---XX年7月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
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
“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
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
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鲜明的旗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
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校于20XX年10月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
同年,本课题被福建省普教室立项,多年来得到了各级专家领导的关心与指导。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总结燕洞小学:黄燕宁内容提要:执教语文新教材已将近十二年了。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量的字词积累并没有难倒学生,长篇的课文领悟学生们也易于接受。
唯有写作文成了许多学生“成长的烦恼”。
要帮助学生消除烦恼,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创设情景是关键。
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进行了切实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丰富写作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动机;创设情景,开拓写作思路等,力求使每位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问题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而眼下一部分学生作文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感,在语文教育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
心理学研究指出,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多种形态表现出来。
涉及到作文心理发展问题上,起动力作用的需要形态主要是动机。
可以说,实际上作文动机是儿童作文活动的直接推动者,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儿童作文的成败。
因此,本教研组提出:创设情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和随感。
为了提高小学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这就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心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想写,有内容写,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写得生动、具体、感人。
而现实中,小学生的感情是最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爆发出相应的感情。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精心选择或创设能突出作文主题的情景,对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有裨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本课题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个性化教育理论: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3.研究情境理论:研究是一种情境化的过程,学生的研究效果受到研究情境的影响,注重营造良好的研究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
通过以上理论依据,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育、营造良好研究情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一、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二、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在21世纪这个创新的时代,教育将有更大的发展。
阅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教育也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趋势”。
然而,在当前我们的农村小学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现象。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将教学认识、教学发展作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加以研究。
教学过多局限在“积累”的层面上,忽略了学生的自身体验,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研究的自主性及他们自己的感悟和朗读语感的培养。
这种被动的接受式研究方式,忽视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主动与和实践活动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上述教学现状,我们旨在探索新的语文教学策略,更多地关注阅读动机及过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第八次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初中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语文能力的水平。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审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增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
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个性特长;依据创新教育相关理论,以培养创新智能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了解儿童的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总结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关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组织形式的研究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初步认为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有语言交际实践、语文操作实践、语文活动课实践和语文社会实践等。
1.语言交际实践(1)课前练说(2)专题讨论(3)主题演讲(4)问题辩论(5)采访活动(6)争当小广播员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教研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探究深度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际运用,通过亲身尝试或者观察其他教师阅读教学,参与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论坛或汇报等,获得现场运用深度阅读的教学案例及建议。
整理、总结深度阅读的策略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2.研究深度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整本书阅读、阅读导读课、阅读分享课、语文教学课中提取策略要素,从深度阅读教学模式及效果等方面论述。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探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充分学习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成果以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种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认真分析和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加以收集、整理。
2.行动研究法。
边进行课堂实践,边调整阅读策略思路,调整策略,使本课程的研究成果继续向着有科研价值、有使用价值、有指导意义的方向发展。
3.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在本课题研究中,对教师的课堂中阅读策略进行分析总结,研究阅读课例,课后及时教研、反思、总结,课题组成员对这些课例进行认真分析,及时总结出教学成功经验。
二、研究结论:1.在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跳出单纯文字阅读的思维障碍,从行文结构入手,培养学生开放的阅读视野,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浅层思维向高级思维逐步迈进。
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以有效地阅读来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认知结构。
一篇优秀的文章本身不仅在用词方面非常的清晰简洁,而且它的整个逻辑结构也是连贯清晰的,读来可以使人豁然开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其进行有效地品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开阔,思路可以更加清晰。
2.在深度阅读过程中离不开对已有知识的有效运用,并且对知识的运用不是随意而为的,而必须要有维度地运用知识,也就是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己有知识来完成深度阅读任务,将知识迁移到不同的维度当中。
而有维度地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先要对知识进行有效内化,使从外界学来的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确保随时都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总结燕洞小学:黄燕宁内容提要:执教语文新教材已将近十二年了。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量的字词积累并没有难倒学生,长篇的课文领悟学生们也易于接受。
唯有写作文成了许多学生“成长的烦恼”。
要帮助学生消除烦恼,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创设情景是关键。
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进行了切实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丰富写作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动机;创设情景,开拓写作思路等,力求使每位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问题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而眼下一部分学生作文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感,在语文教育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
心理学研究指出,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多种形态表现出来。
涉及到作文心理发展问题上,起动力作用的需要形态主要是动机。
可以说,实际上作文动机是儿童作文活动的直接推动者,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儿童作文的成败。
因此,本教研组提出:创设情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和随感。
为了提高小学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这就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心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想写,有内容写,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写得生动、具体、感人。
而现实中,小学生的感情是最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爆发出相应的感情。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精心选择或创设能突出作文主题的情景,对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有裨益。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课外活动和游戏,促进孩子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同时,本课题也旨在推进素质教育,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创新型作业布置方式。
三、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些创新型作业布置方式,如任务式作业、合作式作业、探究式作业等,这些作业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课外活动和游戏,促进孩子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表明,创新型作业布置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课外活动和游戏,促进孩子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因此,我们建议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时要创新思维,采用更多的任务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创新型作业布置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同时,也呼吁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大化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展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意义和目的,探索如何设计出有趣、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的作业。
2.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研究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作业,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
如何注重作业的多元化评价等。
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操作,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作业设计,如何评估作业设计的效果,如何不断改进作业设计。
从而实现作业设计的创新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充分调查和分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方法和策略,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验验证和评估。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材料标准文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XXXXXX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研究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并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就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有效性。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学生功课的设想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夸大在教师指点下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类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功课设想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功课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3.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XXX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以农村子女为主,因而与城区学校相比,教育教学的团体素质(包括学生成绩、研究惯、阅读惯等)还存在着不小差异,而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历程的发展,学校的办学前提得到改良,在硬件设施方面已经逐渐缩短了城乡差别,因大全标准文案此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提升学校品质,逐步改变农村学校办学面貌,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4.学校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研究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功课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精品文档]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精品文档]xx年xx月xx日•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内容和结果•研究创新和不足目•研究结论和启示•参考文献和附录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背景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影响因素总结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经验和成果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02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本课题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
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综述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当前作业设计的需求和看法,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问卷调查选取典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指导。
案例分析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语文课堂进行观察,了解作业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证据。
课堂观察研究过程第四阶段: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第三阶段:进行案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探讨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第二阶段:进行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本课题研究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案;03研究内容和结果研究内容和结果•· ====================04研究创新和不足研究创新点首次将“有效性”理念引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了作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方案,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最新版】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最新版】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应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本文针对传统作业出现的种种弊端,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个性化、实践性、拓展性等方面进行反思。
通过对调查到的几种弊端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对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
课题总体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发挥他们研究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研究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研究,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
二、课题背景语文作业贯穿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研究活动,是学生研究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研究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
但传统的语文作业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是低效的、低层次的研究,不利于学生研究的深入。
不做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经过问卷调查,语文作业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以下六个方面的质量问题:1.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2.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和重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
3.渗透不广,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割裂开来,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4.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第一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也为迎接明年的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本人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今年所担任的六年级(1)班的学生,共有43名学生,其中女生18人。
这个班级是我从四年级一直带到了今年六年级,是个师生都相互了解的班级,是个很有凝聚力的班级。
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喜爱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但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没有学习兴趣或是留守学生,还需要老师加强管理,培养兴趣,争取这部分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
新学期中,一方面要加强“双基”训练,一方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练习”和“学和做”组成。
1.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
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2.关于习作。
本册课本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
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总的目的要求1、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准确认读209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55个字.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和写毛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从##年11月课题立项后,学校语文课题组便组织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这一核心理念,从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课内外结合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课题研究过程总结如下:一.课改提出的背景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过去语文教学的模式是以“篇”为单位的,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预设一节课的研究重点,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以至于“篇”和“组”严重脱节。
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研究也是零星的,杂乱的,因而造成长期以来“花时多收效低”的现状。
如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
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总指导思想。
但如果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而我们教学的思路没有改变,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那么课程教材再先进,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将是浮光掠影。
2.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教室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但大多数的教室上,学生只是在某些研究环节中具有小小的自主,没有明白的研究目标,也没有获得真正的研究自主权。
因为教师存在一个普遍的心向:学生年龄小,不会自主;教室时间有限,经不起耗散。
教师从心里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疏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浩瀚的教学行为缺少联系,缺少整体感。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脱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需要。
“若何让学生真正做研究的主人?教师若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学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施行的困惑里,尝试通过整体教学,打破以往伶仃分裂的研究范式,让语文教学牢牢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
小学阅读教学研究:语文课题的结题报告
小学阅读教学研究:语文课题的结题报告一、项目背景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不足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研究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小学阅读教学的研究,探讨以下问题:1.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
2.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
3. 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
三、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等综合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以及教师阅读教学方法的现状。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为阅读教学提供实践借鉴。
4. 实验研究法:设计实验方案,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其有效性。
四、研究过程1. 第一阶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框架和内容。
2. 第二阶段: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小学生阅读教学的现状数据。
3. 第三阶段:分析调查数据,总结问题所在,探索阅读教学的改进方向。
4. 第四阶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5. 第五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提出建议和措施。
五、研究结果1.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及激励评价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拓展课外阅读以及开展阅读交流活动等,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3. 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均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果。
六、结论与建议本项目通过对小学阅读教学的研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背景和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
和实践意义。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一所小学的两个语文班级进
行实验性教学,比较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实验组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
研究期间,记录学生的阅读成绩、参与
度和研究态度等数据。
研究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实验组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阅读理解能力
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 对照组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进步较慢,仍存在阅读理解困难
和研究动力不足的问题。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
文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
升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 张三,201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后续研究建议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阅读水
平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也可以比较多种启发式教学法之间的差异
和优劣。
此外,可以对其他学科的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以推广优质
的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作业设计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无效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负担过重。
为此,本研究针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以提高作业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作业设计提供依据。
2. 探讨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3.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为同行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研究方法1. 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分析其有效性,总结经验和方法。
4.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策略,验证其有效性。
四、研究内容1.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1)作业量过大,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2)作业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
(3)作业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4)作业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2.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1)明确作业设计目标,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2)丰富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兴趣。
(3)合理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
(4)注重作业评价,及时反馈学生情况。
五、研究成果1. 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案。
2. 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 为同行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五、研究过程1.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收集了大量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作业设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作业量大、形式单一、与教学目标脱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10年7月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
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
“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
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由此可见让小学生从小课外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通过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为开展本项研究提出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孩子储存自己的童年精神营养,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1、把握时机,刻不容缓: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从一年级开始尽可能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2、博览群书,广泛涉取:博览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博览使儿童获得广阔的知识背景,就有助于新信息的融合和重组,有效提高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难易不序,持之以恒:课外阅读没有循序渐进之说。
儿童正是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机,接受能力极强,效率高。
孩子也能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只要能做到持之以恒,书自会“越读越薄”,这是读书的最高理想。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一)预期目标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及策略。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研究内容1.掌握方法,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
2.优化语感,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3.接受熏陶,促进人文素养与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的提高。
4.重视积累,读思结合,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五、研究方法和对象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行为观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
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对象:课题研究对象:我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07.9-2008.7)——营造读书氛围,让课外阅读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1.健全完善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制度,添置新图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学校阅读特色,创建“校园书香”文化。
2.建立有效的班级间、学生间的图书交流机制,鼓励流通共享,丰富图书资源。
3.举办“阅读伴我成长” 校园第一届读书节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4.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
(二)第二阶段(2008.9-2009.7)——整合阅读资源,让课外阅读浸润学生生命的每一段时间1.将语文课时进行重新分配,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探索不同类型阅读课的指导。
2.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以阅读为主体的阅读节活动。
3.举办校园以“让读书成为习惯”为主题的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展示学生读书阶段成果。
(三)第三阶段(2009.9-2010.7)——完善阅读体系,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1.举办校园第三届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展示课题实验成果。
2.总结实验经验,汇总并推广实验成果。
七、课题研究人员组长:黄烨副组长:吕海丽陈惠华组员:全校语文科任教师八、课题研究的成果本课题通过近三年时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一)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1、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余时间,我们的老师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方法2、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如学习《狱中联欢》后,向学生推荐阅读《红岩》;学了《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学完《丑小鸭》,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啄木鸟、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
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谓“书越读越厚”,学生的阅读不再拘囿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阅读”。
方法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它为正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既可以让收获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读书节上,各年级的活动精彩纷呈,如低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进行赛诗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赛、读书报告等。
其次,学校还注意根据主题阅读活动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手抄小报评比、读书心得展出、读书笔记评比展览、优秀读书笔记广播等,阅读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把全校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吸引了更多同学投身阅读活动。
方法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爱上读书。
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
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的精髓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
学校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如中午学生到校在班级阅读20—30分钟时间,每周安排学生进阅览室进行一节课阅读。
方法5、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根据年级的差异,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觉,还要求能写出书评。
我们安排了每周一节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辅导学生作好阅读笔记。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课外阅读策略1、学法指导策略: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等等,引导学生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初步掌握读书的方法。
2、资源共享策略:学校着力做好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装备建设工作,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安排学生每两周到图书馆借书阅览一次,每周向班级图书角借书一至二次,教师每学期向学生提供不少于5本的必读书目,为学生增加了精神食粮。
3、美文诵读策略:要求学生遇到一些好诗文做到熟读于心,熟记得多,将来就能灵活运用,也将成为学生一生的智慧财富。
(三)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模式。
指导学法→选择书籍→师生共读→以读促写→分享成果(四)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获动,促进全面发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三年多来,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来,我校中高年级有多位学生的习作海南省《青少年写作》杂志上发表;今年7月我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暨“迎奥运,促和谐”读书有奖征文活动,我校的欧阳丽娜获得了二等奖,王梦婷、唐椰妮获得三等奖,还有六位学生获得优秀奖;我校因而获得优秀组织奖等。
英国哲学家留卡儿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
学校将课外阅读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成长的出现的问题,开展诸如诚信、善行、感恩、礼仪、宽容等专项读书活动,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
九、研究后的思考看到学校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倍感欣慰,我们将会把研究成果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中,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