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玉米淀粉斑点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2017年word版食品中淀粉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2017年word版食品中淀粉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单位对食品中淀粉检测的操作,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肉制品中淀粉的测定,但不适用于同时含有经水解也能产生还原糖的其他添加物的淀粉测定。

三、编制依据GB 500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四、实验原理试样中加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在沸水浴上加热后,滤去上清液,用热乙醇洗涤沉淀除去脂肪和可溶性糖,沉淀经盐酸水解后,用碘量法测定形成的葡萄糖并计算淀粉含量。

五、试剂和材料5.1 试剂5.1.1 氢氧化钾(KOH)。

5.1.2 95%乙醇。

5.1.3 盐酸(HCl)。

5.1.4 氢氧化钠(NaOH)。

5.1.5 铁氰化钾(C6FeK3N6)。

5.1.6 乙酸锌(C4H8O4Zn)。

5.1.7 冰乙酸(CH3COOH)。

5.1.8 硫酸铜(CuSO4·5H2O)。

5.1.9 无水碳酸钠(Na2CO3)。

5.1.10 柠檬酸(C6H8O7·H2O)。

5.1.11 碘化钾(KI)。

5.1.12 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5.1.13 溴百里酚蓝(C27H28Br2O5S):指示剂。

5.1.14 可溶性淀粉:指示剂。

5.2 试剂配制5.2.1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称取氢氧化钾50g,用95%乙醇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5.2.2 80%乙醇溶液:量取95%乙醇842mL,用水稀释至1000mL。

5.2.3 1.0mol/L盐酸溶液:量取盐酸83mL,用水稀释至1000mL。

5.2.4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固体氢氧化钠30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2.5 蛋白沉淀剂分溶液A和溶液B:a)溶液A:称取铁氰化钾106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b)溶液B:称取乙酸锌220g,加冰乙酸3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5.2.6 碱性铜试剂:溶液a:称取硫酸铜25g,溶于100mL水中。

溶液b:称取无水碳酸钠144g,溶于300mL~400mL50℃水中。

玉米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玉米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玉米淀粉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对进厂玉米淀粉的质量检验操作。

2、范围:进厂玉米淀粉。

3、责任:品管部经理,质检科长,质检人员。

4、检验方法:方法来源GB12309-90。

4.1 性状:白色粉末,无霉变,无结块。

4.2 鉴别:4.2.1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半透明类白色的凝胶状物。

4.2.2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4.3检查:4.3.1 酸度4.3.1.1试剂 a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b 1%酚酞指示液4.3.1.2试验程序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01g),置于三角瓶或烧杯中,加预先煮沸放冷的无二氧化碳蒸馏水 100ml及5-8滴酚酞指示液,摇匀,以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将近终点时,再加3-5滴酚酞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微粉红色,且保持30s不褪色即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4.3.1.3计算式中:X:中和100g绝干淀粉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ml :滴定时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空白试验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m:样品的重量,g:样品的水分,%X14.3.1.4 允许差:同一样品两次滴定值之差应小于0.2ml,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3.2水分见《水分检验操作规程》。

4.3.3蛋白质见《总氮检验操作规程》。

4.3.4淀粉含量4.3.4.1操作步骤:取样品2.000g,精密称定,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25ml1.124%盐酸,沸水浴中准确煮沸15分钟,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加4%磷钨酸2.5ml,加入蒸镏水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用1-2dm旋光管测旋光。

4.3.4.2计算:α×50淀粉% = ×100184.6×M×L式中 : α---- 测得的旋光读数184.6 ---- 1g玉米淀粉的比旋度[α]L ---- 旋光管长度,1或2dmM ---- 样品重,g允许差:同一样品两次所测旋光读数之差应小于0.055、相关质量记录5.1 玉米淀粉性状、鉴别检验记录 REQM2073 5.2 淀粉含量检验记录 REQM2031D。

玉米淀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玉米淀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天津市鸿禄食品有限公司玉米淀粉检测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章玉米淀粉水分的测定第二章玉米淀粉酸度的测定第三章玉米淀粉灰分的测定第四章玉米淀粉斑点的测定第五章玉米淀粉细度的测定第六章玉米淀粉脂肪的测定第七章玉米淀粉蛋白质的测定第八章玉米淀粉白度的测定第九章玉米淀粉大肠菌群的检测第十章玉米淀粉菌落总数的测定第一章玉米淀粉水分的测定执行标准:GB/T 12087一2008代替GB/T 12087-1989 淀粉水分的测定烘箱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常压条件下,采用烘箱在130℃烘干淀粉测定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干燥的天然淀粉和变性淀粉的水分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某些特殊淀粉的水分测定,如含有在130℃时不稳定物质的淀粉。

2.原理将试样放在温度为130℃-133℃的恒温烘箱内,于常压下烘干90min,测定试样损失的质量。

3.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和下列仪器。

3.1分析天平:感量0.001g。

3.2烘盒:用在测试条件下不受淀粉影响的金属(例如铝)制作,并有大小合适的盒盖。

其有效表面能使试样均匀分布时质量不超过0.3g/cm2。

适宜尺寸为直径55mm-65mm,高度15mm-30mm,壁厚约0.5mm。

3.3恒温烘箱:配有适当的空气循环装置的电加热器,能够使得测试样品周围的空气温度均匀保持在130℃-133℃范围内。

烘箱的热功率应能保证在烘箱温度调到131℃时,放入最大数量的试样后,在30min内烘箱温度回升到131℃,从而保证所有的样品同时干燥。

3.4干燥器:内置有效的干燥剂和一个使烘盒快速冷却的多孔厚隔板。

4.试验样品测试样品应没有任何结块、硬块,并应充分混匀后使用。

样品应放在防潮、密闭的容器内,测试样品取出后,应将剩余样品储存在相同的容器中,以备下次测试时再用。

5分析步骤5.1烘盒恒质取干净的空烘盒,放在130℃烘箱内烘30min-60min,取出烘盒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量;再烘30min,重复进行冷却、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5g,即为恒质(m0)。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菌落总数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菌落总数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菌落总数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执行标准: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1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恒温培养箱(36 ℃±1 ℃,30 ℃±1 ℃)、冰箱(2 ℃~5 ℃)、恒温水浴箱(46 ±1 ℃)、天平(感量为 0.1 g)、均质器、振荡器、无菌吸管[1 mL(具 0.01 mL 刻度)、10 mL (具 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无菌锥形瓶(容量 250 mL、500 mL)、无菌培养皿(直径 90 mm)、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 pH试纸、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2 培养基和试剂2.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

2.2 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 A中 A.2。

2.3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 A中 A.3。

3 检验程序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图 1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4 操作步骤4.1 样品的稀释4.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 25 g 样品置盛有 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 225 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4.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 25 mL 样品置盛有 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4.1.3 用 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 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 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 1 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 1:100 的样品匀液。

4.1.4 按 6.1.3 操作程序,制备 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细度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细度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细度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执行GB/T 22427.5-2008淀粉细度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筛分法测定淀粉细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干燥的粉末状淀粉和变性淀粉。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细度fineness用分样筛筛分样品,通过分样筛得到的筛下物质量与样品总质量的比值。

3.原理用分样筛进行筛分,通过分样筛得到样品质量的过程。

4.仪器4.1天平:感量0.1g。

4.2分样筛:金属丝编织筛网,根据产品要求选用规定的孔径。

4.3检验筛:金属丝编织筛网,根据产品要求选用规定的孔径。

振动频率:1420次/min;振幅:2mm~5mm。

4.4橡皮球:直径5mm。

5.操作过程5.1人工筛分法5.1.1样品预处理样品应充分混匀。

5.1.2称样称取样品50g,精确至0.1g。

5.1.3筛分均匀摇动分样筛,直至筛分不下为止。

称量筛下物,精确至0.1g。

5.2标准检验筛筛分法(仲裁法)5.2.1样品预处理样品应充分混匀。

5.2.2称样称取样品50g,精确至0.1g。

5.2.3筛分将样品均匀地倒入检验筛中,放入橡皮球5个,固定筛体,振摇10min后,称量筛下物,精确至0.1g。

5.3测定次数应进行平行实验。

6结果计算6. 1计算方法细度以筛下物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式(1)X=m1/m0×100 (1)式中:X——样品细度,%;M——样品过筛的筛下物质量,单位为克(g);m0——样品总质量,单位为克(g)。

取平行实验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2重复性平行实验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质量分数的0.5%。

若超出上述限值,应再重新测定。

7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列出:——实验方法;——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重复性实验而得到的两种实验结果。

还应列出所有未列出的操作环节以及任何偶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环节。

实验报告应包括完全测试试样必需的所有信息。

玉米粉检测标准

玉米粉检测标准

工业玉米淀粉检测/验收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经湿磨法加工制成的工业淀粉。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玉米淀粉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二)引用标准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实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三)质量要求1、感官要求2、理化指标(四)、检验规则1、同一生产期内所生产、经包装出厂的具有同一批号和同样质量证明书的淀粉,为同一批次产品。

2、生产厂必须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并应附有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方能出厂。

3、受货方在接到货时,有权从该厂产品中抽取样品,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五)、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产品标志、标签。

产品的标签标志按GB7718执行,并明确标出淀粉产品标准等级的代号,外包装上的文字内容与图示应符合GB191标准。

2、包装(1)产品的包装必须袋质结实,标签清晰整洁,袋口密封,能保证在装卸、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无破漏现象,用于食品工业的产品包装袋还必须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

(2)袋装淀粉质量50kg以下,允许公差为±0.3%;50kg以上,允许公差为±0.2%。

3、运输运输设备要洁净卫生,无其他强烈刺激味,运输时,必须用篷布遮盖。

不得受潮,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干燥、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品混装、混运,避免日晒和雨淋。

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直接钩、扎包装袋。

4、贮存存放地点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阴凉、,严防日晒、雨淋,严禁火种。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和含有异味的物品堆放在一起。

产品包装袋应放在离地100mm以上的垫板上,堆垛四周应离墙壁500mm以上,垛间应留有600mm以上的通道。

(六)此属公司免检物料:1、提供免检物料的供应商必须经过评审判定为合格的供应商2、凡本公司对供应商提供的暂时无法检验的物料,由供应商出具产品检验报告或合格证3、供应商对所提供的质量保证书,技术参数等资料必须真实无误4、免检物料入库后,品质部应对该物料进行特定的标识,IQC跟踪生产中质量状况,并要求生产部及IPQC及时反馈其使用状况,一旦出现质量、环保问题,立即停止使用。

玉米淀粉检验技术标准

玉米淀粉检验技术标准
灰分,%
≤0.20
蛋白质,%
≤0.70
斑点,个/cm2
≤1.50
细度um(100目)筛通过率,%
≥99.30
脂肪,%
≤0.25
白度
440nm蓝光反射率,%
白玉米
≥95.00
黄玉米
≥90.00
净重误差,%
≤0.50
2.3卫生指标:
项目
指标
二氧化硫,mg/kg
≤30.00
砷,mg/kg,以As计
≤0.50
铅,mg/kg,以Pb计
≤1.00
2.4包装:包装严密,无泄漏,数量准确。
3.检验验证项目:
3.1检验项目:水分、酸度、斑点、细度、净重误差;
3.2验证项目:灰分、蛋白质、脂肪、二氧化硫、砷、铅;
3.3感官检验项目:感官指标、包装、白度。
4.不可投产情况:
4.1有异味、砂齿;
4.2太粗糙、杂质太多(指严重超标,即超出标准两倍以上);
4.3水分含量太高,呈块状。
伊利冷饮事业部技术中心/2006年2月5日
起草
谷晓青
审核
张冲
批准
温红瑞
发送部门
质检部、供应部、金川厂
食用玉米淀粉技术标准
编号:NYL/JS-JB-005-08
1.产品名称及分类:
1.1产品名称:食用玉米淀粉;
1.2产品分类:为A类产品。
2.质量标准:
2.1感官指标:
项目
指标
色泽
白玉米
洁白
黄玉米
白色带微黄色阴影
气味
无异味
口感
无砂齿
杂质
无外来物
2.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玉米淀粉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玉米淀粉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1
2
空白实验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体积V0(ml)
硫酸标准溶液浓度C(mol/L)
样品质量m(g)
样品的水分X1(%)
结果
平均值
十、脂肪检验依据GB/T12309主要仪器:索氏提取器、水浴锅、烘箱
计算公式X=(m1-m2)×100/m0
X:脂肪含量,%;m1:抽提瓶和残留物的质量,g;m2:抽提瓶的质量,g;m0:绝干样品的质量,g;
计算公式X=[(V1-V0)×C×0.028×6.25]×100/[m×(1-X1)]
X:蛋白质含量,%;V1:滴定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V0:空白实验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C:硫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m:样品质量,g;X1:样品的水分,%
滴定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体积V1(ml)
计算公式:X=V×2×C/0.1000
X:试样酸度;V: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0.1000: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ml)
1
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mol/L)
结果
平均值
九、蛋白质检验依据GB/T12309主要仪器:常量定氮蒸馏装置、天平、滴定管
将样品充分混匀,用样品盒装样,制作样品白板,用白度仪测定,读取数值
样品1
样品2
平均值
八、酸度检验依据GB/T5009.53主要仪器:滴定管、天平(0.1g)
称取样品,,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水30.0ml~40.0ml,使成糊状,加5滴酚酞试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粉红色,0.5min不褪色即为终点。
1
2
3
4
5
6

淀粉分析作业指导书

淀粉分析作业指导书

淀粉分析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淀粉原料的入厂检验分析。

2.适用范围所有淀粉供应商的淀粉样品的检测分析。

3.定义无4.职责4.1 仪器工程师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起草、修订;4.2 质量经理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批准;4.3 QC负责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并定期将记录归档。

5.操作程序5.1 感观:眼观法检查样品的颜色,用鼻子闻其气味。

标准要求:白色或微带浅黄色阴影的粉末,具有光泽;具有玉米淀粉固有的特殊气味,无异味。

5.2 水份:5.2.1 烘箱法:a) 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精密称定供试品5.0g,置于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然后放入131±2℃干燥箱中干燥90分钟,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量。

×100%b) 计算:水分%=W瓶+样 –W干W瓶+样 –W恒5.2.2 快速法a) 用样品勺取约2-3g 供试品,置于快速水分测定仪(需预热30min )中,使其均匀分布于样品盘内,盖好仪器盖,启动仪器。

b) 待仪器分析完毕后,记录水分值,清理仪器。

c) 快速法需要定期用烘箱法校正,调整仪器参数。

5.2.3 标准要求:≤14.0%5.3 A2和IVA :5.3.1 用GC 及顶空进样器仪器检测,设置参数参见LHWI-QC-101《乙醛、异戊醛分析作业指导书》;5.3.2 样品制备:称取淀粉样品152 g ,加去离子水162 g ,磁力搅拌30分钟,用波美计调节波美度约为5.3.3 离心12分钟4500转。

分别取上清液1.5g ,去离子水8.0 mL ,瓶装酸1.0 mL ,置同一顶空瓶中盖紧备用。

5.3.4 将样品瓶震荡摇匀后,置沸水浴中60分钟,在顶空进样器中80︒C 保温60分钟后进样。

5.3.5 结果计算:空白峰面积—标液峰面积标液浓度样品峰面积⨯=ppb5.3.6 标准要求:A2≤ 150ppb ;IVA ≤ 5ppb 。

5.4 2-氨基苯乙酮(2-AP ):5.4.1 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器检测,设置参数参见LHWI-QC-104《2-氨基苯乙酮分析作业指导书》;5.4.2 样品制备:称取淀粉样品152 g ,加去离子水162 g ,磁力搅拌30分钟,用波美计调节波美度约为23.1,离心12分钟4500转。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大肠菌群的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大肠菌群的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大肠菌群的检测作业指导书执行标准:GB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1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恒温培养箱(36 ℃±1 ℃)、冰箱(2 ℃~5 ℃)、恒温水浴箱(46 ±1 ℃)、天平(感量 0.1 g)、均质器、振荡器、无菌吸管[1 mL(具 0.01 mL 刻度)、10 mL(具 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无菌锥形瓶(容量 500 mL)、无菌培养皿(直径 90 mm)、pH计或 pH比色管或精密 pH试纸、菌落计数器2 培养基和试剂2.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auryl Sulfate Tryptose,LST)肉汤:见附录 A中 A.1。

2.2 煌绿乳糖胆盐(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BGLB)肉汤:见附录 A中 A.2。

2.3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iolet Red Bile Agar,VRBA):见附录 A中 A.3。

2.4 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 A中 A.4。

2.5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 A中 A.5。

2.6 无菌 1 mol/L NaOH:见附录 A中 A.6。

2.7 无菌 1 mol/L HCl:见附录 A中 A.7。

第一法大肠菌群MPN计数法3 检验程序大肠菌群MPN计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图1 大肠菌群 MPN计数法检验程序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稀释6.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 25 g 样品,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 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6.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 25 mL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玉米淀粉检测实验报告

玉米淀粉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淀粉的基本性质和检测方法。

2. 掌握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

本实验采用酸水解法测定玉米淀粉含量。

酸水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淀粉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然后用碘液检测生成的葡萄糖,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差异,计算出玉米淀粉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玉米淀粉样品、碘液、浓硫酸、蒸馏水、标准葡萄糖溶液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准确称取玉米淀粉样品2.0g,放入锥形瓶中。

2. 酸水解:向锥形瓶中加入20ml浓硫酸,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15分钟。

3. 冷却:将锥形瓶从水浴锅中取出,冷却至室温。

4. 定容:向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

5. 吸光度测定:取一定量的标准葡萄糖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6. 样品测定: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7. 计算结果: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查表得到对应的葡萄糖浓度,进而计算出玉米淀粉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标准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葡萄糖浓度。

3. 玉米淀粉含量计算:根据玉米淀粉与葡萄糖的分子量比,计算出玉米淀粉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样品溶液吸光度:0.635葡萄糖浓度:1.2g/L玉米淀粉含量:0.75g/100g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酸水解法测定玉米淀粉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过程中,酸水解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反应时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样品溶液的制备过程中,应避免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酸水解法测定了玉米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QA-3WI-08002淀粉进厂验收作业指导书

3、QA-3WI-08002淀粉进厂验收作业指导书

日期2012年10月20日修改状态0 版本 A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为确保购进的淀粉符合标准规定。

2、范围适用于购进的玉米淀粉。

3、参考文件GB/T 8885-2008 食用玉米淀粉GB 12309-90 工业玉米淀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相关要求4.1供应商每批送货时附带检测报告,内容包括“感观要求与理化指标”。

4.2除外观、水份检验外,其它项目(包括细度、斑点、灰份、酸度等)均用验证的方法进行检验。

5、抽样标准从整批产品中抽样及均匀试样抽取按下列方式进行:5.1整批产品抽样按 n = N/2式中n---抽取的包装单位数,单位为袋(取整数);N---批量的总包装单位数,单位为袋。

5.2均匀试样的抽取取样时,用清洁、干燥的烧杯装取,每袋取样100g,将抽取的样品倒入塑封袋迅速混匀,混匀后用塑封袋装200g备测试含水率,剩余淀粉倒回淀粉袋,并通知制糊人员优先使用已开袋淀粉。

6、检验方法6.1 RoHS检验日期2012年10月20日修改状态0 版本 A编制审核批准核对淀粉的供应商是否提供有害环境物质的检测报告(如SGS报告)或《不使用禁用物质保证书》等,提供的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并将来料与检测报告或证书内所列项目进行核对,合格时则继续检验其它项目;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6.1.4条款执行。

6.2 外观检验6.2.1产品的包装袋结实,标签清晰整洁,袋口密封,无破袋等。

6.2.2在明暗适度的光线下,用肉眼观察样品的颜色,然后在较强烈阳光下观察样品的光泽。

合格淀粉色泽洁白或微带浅黄色阴影的粉末,具有光泽,否则判为不合格。

6.3 细度验证优级品≥99.5%、一级品≥99.0%、二级品≥98.5%。

6.4 含水率测试将盛装器洗净放入100±50C烘箱内干燥,10分钟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冷却,称重(W0)。

称样100g(W1)置入烘箱烘干。

2小时后取出盛装器称重。

水分≤14%。

6.5 判定如不符合以上检验项目要求,均判批不合格。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蛋白质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蛋白质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蛋白质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执行标准:GB/T 12309—1990工业玉米淀粉
微量定氮法
1.仪器设备
微量定氮装置如图B1所示。

2.蒸馏
将消化好并冷却至室温的样品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向100mL接收瓶内加入20mL2%硼酸溶液和一滴混合指示液。

将接收瓶置于冷凝管下口,使下口浸入硼酸溶液中。

再取10mL定容后的样品液,沿小玻璃杯移入反应室,并用少量水冲洗小玻璃杯。

塞紧棒状玻璃塞,向小玻璃杯(5)中加入40mL400。

氢氧化钠溶液。

提起玻璃塞,使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流入反应室(6),立即塞紧玻璃塞,并在小玻璃杯中加水,使之密封。

通入蒸气蒸馏5min,降低接收瓶的位置,使冷凝管管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管口,洗液并入接收瓶中,取下接收瓶。

3.滴定
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收集液至刚刚出现紫红色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4.计算
X=(V1-V0) ×0.014×C×6.25×100/(m×0.1)
式中:X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V1一一样品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一一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1mLlmol/L盐酸溶液相当于氮的质量,g; m——样品质量,g;
6.25——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5.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之差应小于0.1mL,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食用玉米淀粉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用玉米淀粉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1 水份:1.1 原理:将样品放在温度为130±3℃,烘90min,得到样品的损失重量。

1.2 仪器:1.2.1 分析天平;1.2.2 金属碟:(铝皿)在测试条件下不受淀粉影响。

碟表面应均匀分布测试样品,不得超过0.3g/cm2。

其规格为直径55~65mm,高度15~30mm,壁厚约0.5mm;1.2.3 干燥器:内有有充足的干燥剂和一个多孔金属厚板;1.3 分析步骤:1.3.1 样品的准备:所测样品应充分混合后放在密封和防潮的容器内。

取样后迅速密封,以备下次测试时再取。

1.3.2 样品量:铝皿(4.2)经100~105℃干燥和在干燥器(4.4)内冷却后,称取碟和盖子重量,精确至0.001g。

把5±0.25g的充分混合样品倒入碟内,样品不能含有硬块和团状物,碟内部尽量最小暴露于外界。

将样品均匀分布在碟底面上,盖上盖子即刻称重以确定测试物的重量,精确至0.001g。

1.4 测定:将盛有样品的碟放入已预热到100~105℃的干燥烘箱(4.3)中,盖可靠在碟子旁,在130℃范围内干燥1.5h。

完成之后,迅速盖上盖子放入干燥器中。

注:不应在干燥器中将碟叠放。

经30~45min后,碟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将碟从干燥器内取出后2min内称重,精确至0.001g。

1.5 测定次数:对同一样品(5.1)进行二次测定。

1.6 结果的表示:1.6.1 计算方法水分样品损失重量对样品原重量的重量百分比表示,为m1-m2X= ---------- ×100m1-m0式中:X——样品水分含量,%;m0——干燥后空碟和盖的重量, g ;m1——干燥前带有样品的碟和盖的重量,g ;m2——干燥后带有样品的碟和盖的重量, g;如允许差符合要求,取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6.2 允许差分析人员同时或迅速连续进行二次测定,其结果之差的绝对值。

该值应不超过平均结果 0.2%。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1.0 1/3
1.目 的:
为有效控制玉米淀粉品质,确保复瓦机所用浆糊质量。
2.范 围:
凡本公司制糊间所用玉米淀粉之试用、进料均适用之。
3.权 责:
3.1.数量清点:制糊人员;
3.2.品质确认:品保室
4.作业流程:
样品确认过程
进料检验过程
新玉米淀粉样品
进料
品保室委外检验
抽样委外检验
NG
合格
OK 小批量试用
项 淀粉含量 水份 酸度 灰份 纤维 蛋白质 SO2 脂肪 细度 目 (%) (%) (ml) (%) (%) (%) (%) (%) (%)
标 准
≥85
≤12.5 ≤18 ≤0.1 ≤0.5 ≤0.4 ≤0.004 ≤0.05 ≥99.5
5.4.特采标准: 5.4.1.水份>14%退货,12.5<水份≤14%扣款 10%特采; 5.4.2.细度<99%退货,99≤细度<99.5%扣款 10%特采; 5.4.3.其它项目指标不低于标准 5%的范围扣款 5%特采,否则一律退货; 5.4.4.特采扣款以不合格项目数为准,累加计算最大不超过 20%,但检验 项目中有超过三项不达标时,一律退货不予特采。
OK
合格Biblioteka NG合格OKNG 结束
可正式采购
特采
NG
OK 入库
退货
管制文件 非管制文件
作业标准书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品-05-04
2/3
5.作业内容: 5.1.样品确认过程: 5.1.1.采购询得新供应商或现有供应商之新品牌玉米淀粉后,以“原村料 试用追踪单”通知品保,同时附 1kg 玉米淀粉样品; 5.1.2.品保收到“原材料试用追踪单”及样品后,委托上海市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所或其它有资格之检验机构检验,检验项目参见 5.3.检验 项目及验收标准; 5.1.3.品保在收到检验机构之检验报告后,依检验结果判定合格与否,如 合格则以“原材料试用追踪单”通知采购小批量试用 1 吨,如不合 格则不予以供应资格并知会采购; 5.1.4.制糊间收到 1 吨试用玉米淀粉样品及“原材料试用追踪单”后,应 与其它玉米淀粉分放并标识;制糊间在试用此批玉米淀粉时应将浆 糊之各项指标详尽记录在“原材料试用追踪单”上并知会品保室, 品保针对此批浆糊所生产之纸板取样测试粘合强度及其它物理性能 指标并记录在“原材料试用追踪单”上,以判定是否合格,如合格 则取得供应资格,否则不予以供应资格,并知会采购。 5.2.进料检验过程: 5.2.1.供应商之玉米淀粉样品经确认合格后,可开始进料; 5.2.2.玉米淀粉到货后,制糊人员通知品保取样 1kg,送上海市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所或其它有资格之检验单位检验,检验项目参见 5.3.检 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5.2.3.品保在收到检验机构之检验报告后,依检验结果判定合格与否,如 合格则通知物料入库,否则开立“原物料品质异常通知单”通知采 购; 5.2.4.采购在收到品保开立的“原物料品质异常通知单”后,应依生产需 用情况及特采标准判定退货或特采,并呈主管核准,如特采需由总 经理核准。 5.3.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玉米淀粉检验程序控制文件

玉米淀粉检验程序控制文件

检验程序控制文件目录编号:原料玉米检验控制程序 (3)编号:SO2含量的检验控制程序 (4)编号:干物质的测定控制程序 (6)编号:玉米浆酸度及亚硫酸盐的测定控制程序 (7)编号:淀粉含量的测定控制程序 (8)编号:中间产品检验制度与程序 (10)编号:淀粉的检验与分析控制程序 (12)编号:原料玉米检验控制程序(一)进厂玉米的检验采样程序用扦样器从每20袋中取一袋,散装玉米每车至少取5个点.每次扦样约2000g。

检验项目及指标水分≤14%色泽:有光泽2淀粉含量≥70%气味:正常杂质 <1%虫害:无碎玉米粒杂质<3%发芽率:40%以上(二)进仓玉米的检验1.采样程序。

据仓库面积大小,分区、分层采样。

2.检验项目。

水分、杂质、碎玉米粒杂质、气味、虫害。

3.检验次数。

汽车来料可进行每天两次化验,上、下午各一次。

(三)送生产玉米1.采样。

每天于送往浸渍罐的筛选机后间歇取样,将样品装入磨口瓶内待化验,化验后留lOOg 以备旬样分析。

2.检验项目水分≤14%淀粉含量≥70%碎粒 <O.75%杂质<O.5%发芽率:40%以上碎玉米粒杂质<3%虫害:无色泽:有光泽气味:正常(四)检验方法1.采样。

按样品对象进行采样。

样品进行化验后要留样,同时新产地来的品种要进行全面分析。

2.分析的主要项目有淀粉、蛋白、脂肪、灰分、杂质等。

感观检验方法主要是嗅味并辨别颜色。

嗅:取来的样品直接用鼻子嗅之,正常情况下为玉米本身之味。

味:取微细粉碎了的玉米,口用水漱后,用舌头尝其滋味。

颜色:根据来料在白昼光下观察其色,黄白混杂的为杂色。

3.碎玉米粒杂质。

取来的样品用四分法在工业天平上称取lOOg,然后倒人分样筛内,第一层4.5mm,第二层3.0mm,下层为底层,将盖盖好,用手往返摇动3—4分钟,打开盖子进行挑选、分类,各类杂质称其重量。

杂质包括通过3.0mm的筛出物、矿物质、有机杂质等。

碎粒是指通过4.5mm筛,保留在3.Omm筛孔上的碎玉米。

玉米淀粉的测定实验报告

玉米淀粉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淀粉的成分及性质;2. 掌握玉米淀粉的提取方法;3. 学习比色法测定玉米淀粉含量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玉米淀粉是玉米籽粒中的一种主要成分,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

直链淀粉分子链较长,结构紧密,不易溶解;支链淀粉分子链较短,结构松散,易溶解。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玉米淀粉含量,通过比较不同浓度淀粉溶液与碘液反应后的颜色变化,确定淀粉浓度,进而计算玉米淀粉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玉米籽粒、碘液、无水乙醇、蒸馏水、氯化钠、硝酸银、氢氧化钠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研钵、漏斗、烧杯、试管、移液管、比色计等。

四、实验步骤1. 玉米淀粉提取:取适量玉米籽粒,用研钵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过滤,收集滤液。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静置沉淀,过滤,收集沉淀。

2. 淀粉溶液配制: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将洗涤后的沉淀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搅拌使其溶解,过滤,收集滤液。

将滤液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 比色测定:将配制好的淀粉溶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

取等体积的淀粉溶液和碘液,混合均匀,放入比色计中,测定吸光度。

以淀粉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玉米淀粉含量测定:取适量玉米籽粒,按照上述步骤提取淀粉,将提取的淀粉溶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按照比色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找淀粉浓度,计算玉米淀粉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玉米淀粉提取:经过多次洗涤和过滤,成功提取了玉米淀粉。

2. 比色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不同浓度淀粉溶液的吸光度,得到标准曲线。

3. 玉米淀粉含量测定:根据比色法测定结果,计算出玉米籽粒中的淀粉含量。

六、实验结论1. 成功提取了玉米籽粒中的淀粉,并测定了其含量。

玉米作业指导书

玉米作业指导书

玉米粉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使玉米检验方法正确,操作步骤符合技术标准规定的要求,预防检验过程出现差错,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收购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玉米,不适合分类规定以外特殊品种玉米。

3引用文件GB2715粮食卫生标准GB/T594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T594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连狗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志不完善粒检验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的测定GB/T5498粮食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LS/T3701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4职责检验人员应全面执行本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作业细则进行检验。

室主任和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5工作程序检验前准备:检验相关的技术文件有效版本和记录表格,检查计量器具和相应的一起设备是否在《一起设备控制程序》要求的范围内,环境条件是否在《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要求的范围之内。

6检验方法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色泽气味检验:按GB/5492规定的方法执行类型及互混检验:按GB/T5493执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执行水分检验:按GB/T5497执行容重检验:按附录A执行,水分不高于18.0%的玉米直接测定容重,高于18.0%附录B 降水后测定容重。

7检验步骤扦样分样将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0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四五次,将样品摊成等厚度的正放心,用分样板在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取出其中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至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接近所需试样重量为止。

色泽气味检验7.2.1 鉴定时将试样置于散射光线下,肉眼鉴别全部样品的颜色和光泽是否正常。

玉米淀粉斑点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玉米淀粉斑点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玉米淀粉斑点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李孝柏;赵英杰;杨玉华;孙国强;丛伟民
【期刊名称】《粮食与饲料工业》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玉米淀粉是食品、医药、纺织、造纸等行业的重要原料,质纯、色白的玉米淀粉更受青睐.斑点是评定玉米淀粉质量的重要依据,是伴随玉米淀粉加工过程永远存在的生产问题.主要从建厂设计、工艺设备、生产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探讨,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提高产品品质.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李孝柏;赵英杰;杨玉华;孙国强;丛伟民
【作者单位】峻煌生化科技集团铁岭万顺达淀粉有限公司,辽宁铁岭112000;辽宁省铁岭市第三中学,辽宁铁岭112000;峻煌生化科技集团铁岭万顺达淀粉有限公司,辽宁铁岭112000;峻煌生化科技集团铁岭万顺达淀粉有限公司,辽宁铁岭112000;峻煌生化科技集团铁岭万顺达淀粉有限公司,辽宁铁岭1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38;TS235.1
【相关文献】
1.微波处理对普通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2.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粉和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差异分析
3.玉米淀粉斑点指标过高原因分析
4.玉米淀
粉和糯玉米淀粉的微波糊化特性研究5.高直链淀粉玉米和糯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与\r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斑点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执行GB/T 22427.4-2008淀粉斑点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眼观察测定淀粉斑点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干燥的粉末状淀粉和变性淀粉。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斑点spot
在规定条件下,用肉眼观察到的杂色点。

3.原理
通过肉眼观察样品,读出斑点的数量。

4仪器
4.1透明板:刻有10个方形格(1cm×1cm)的无色透明板口清洁,无污染。

4.2平板:白色,清洁,无污染,可均匀分布样品。

5操作过程
5. 1样品预处理
样品应充分混匀。

5.2称样
称取样品10g,均匀分布在平板上。

5.3计数
将透明板盖到已均匀分布的样品上,并轻轻压平。

在较好的光线下,眼与透明板的距离保持30cm,用肉眼观察样品
中的斑点,并进行计数,记下10个空格内样品的斑点总数量。

注:分析人员的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应在1.0以上。

5. 4测定次数
应进行平行实验。

6.结果计算
6.1计算方法
结果以每平方厘米的斑点的数量表示,见式(1)。

X=C/10 (1)
式中:
X——样品的斑点,单位为个每平方厘米(个/cm2 );
C——l0个空格内斑点的总数,单位为个。

取平行实验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6.2重复性
平行实验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1.0。

若超出上述限值,应重新测定。

7.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列出:
———实验方法;
一——实验得到的结果;
———进行重复性实验而得到的两种实验结果。

还应列出所有未列出的操作环节以及任何偶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环节。

实验报告应包括完全测试试样必需的所有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