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急救护理大纲

急救护理大纲

急救护理大纲第一篇:急救护理大纲急救绪论——课时目标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院前急救、危重病救护、急诊医疗体系、急诊医学、危重病人、重病人的概念熟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引言二、急危重症护理学定义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四、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五、急诊医疗体系1、定义2、急诊医疗体系3、急诊医疗体系发展主题4、现代国际救援医学理念六、小结院前教案——课时目标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院前急救的原则、院外急救护理体检、转运和进行途中监护、急救技术的应用熟悉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任务、熟悉现场伤员分类的要求、判断、急救的标志、院外急救人员应掌握的主要知识和技术。

了解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现代急诊医学的特点教学内容一、院前急救(一)概述(二)院前急救的定义(三)院前急救的重要性1、医疗角度2、社会救灾角度(四)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2、时间紧急3、流动性大4、急救环境条件差5、病种多样复杂6、以对症治疗为主7、体力强度大(五)院前急救的任务1、平时2、灾害、战争时—遇难者3、特殊任务时4、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5、急救知识的普及(六)院前急救的原则1、总原则:经院外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应优先救治。

2、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3、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八)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1、现场伤员分类的意义2、现场伤员分类的要求3、现场伤员分类的判断4、现场伤员急救的标志5、现场急救区的划分(九)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自学部分)(十)院外急救人员应掌握的主要知识和技术(十一)急救技术的应用1、通气2、止血3、包扎4、固定5、搬运6、急救用品的配备(十二)院外急救护理1、护理体检2、救护要点3、不同转运工具特点与途中护理(十二)现代急诊医学的特点(十三)小结急诊科管理——课时目标掌握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及处理原则熟悉急诊室的任务、护理工作范畴、急诊范围、急诊科的管理。

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布局、主要制度教学内容一、急诊室的任务1、急诊室工作特点二、急诊科护理工作范畴1、急诊工作范围2、抢救配合三、设置与布局1、急诊科环境布局及秩序2、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3、科室设置、设备4、急诊科人员配备四、组织结构1、急诊科的管理五、急诊范围1、范围2、工作质量要求。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1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1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30505 适用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学时数:68(其中理论 56 学时, 实验实训 12 学时) 前言【课程性质与任务】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常见疾病护理方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包括院前急救、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护理基本操作;初步学会对各科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应处理和配合抢救;按操作规程,正确实施急救护理技术;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在为急救病人提供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技能,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护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观察能力,为今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在第八学期开设,总时数为 68 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1.掌握急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

1/ 142.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3.掌握其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4.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5.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考核】本门课程为考试课,理论部分采取闭卷的考核方法,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是非题、简答、论述题等几种类型。

内容涉及每个章节。

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 分及格。

课程评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10%;实践占总成绩的 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参考教材】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孙菁急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邹玉莲急危重症护理科学出版社 2004 学时分配表序号理论部分实训部分小计教学内容学时数实训内容学时数 1 第一章绪论 1 1 2 第二章院外急救 3 3 3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2 24 第四章重症监护 2 25 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4 实训一心肺复苏 2 6 6 第六章休克 6 6 7 第七章创伤 10 实训二脾破裂病人的护理 2 128 第八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4 4 9 第九章急性中毒 6 6 10 第十章中暑、淹溺和触电 4 4 11 第十一章昏迷 2 2 12 第十二章常见临床危象 6 6 13 第十三章急救技术 4 实训三急救技术 4 1014 实训四参观医院急诊科、ICU 4 4 机动 2 2 合计 56 12 68 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 1.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

急救护理学(第三版)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第三版)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300115704中文名称:急救护理学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课程类别:学科专业方向选修课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开课学期:6总学时:32总学分:1.5周学时:4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编号):学科专业方向必修课程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救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新专业。

建议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作者:张波、桂丽;出版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份:2012年参考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作者:张波、桂丽;出版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份:2012年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获得1 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急救医疗服务体系;2 院外急救;3 急诊科管理;4 重症监护;5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6 创伤的急救护理;7 急性中毒的救护;8 中暑、淹溺与触电的急救护理;9 救护技术;10 昏迷的救治与护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急救护理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共16学时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了解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了解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护士资质认证。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原则。

掌握院外急救的定义、任务及特点。

理解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了解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理解急诊科的运转模式。

了解重症监护的定义与任务;理解重症监护的运转模式。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了解急诊科的布局与设置。

掌握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和管理。

理解急诊护理应急原的编制目的、基本原则、应急准备和启动与运行;掌握急诊护理应急元的常见类型。

了解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

ICU的设置与管理了解ICU的布局与设置;掌握ICU病室设置。

《急救》教学大纲

《急救》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技术》章节名称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教学方式课后训练率课时理论实践1 绪论1、急救护理学和急救医疗体系的概念2、急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3、急救护理学的范畴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60 12 院外急救及护理1、了解院外急救的性质、特点和组织体系2、熟悉院外急救的任务3、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4、掌握院外急救护理中的现场评估、现场急救的方法以及运转与途中监护的注意事项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60 13 医院急诊科管理1、了解急诊科的人员管理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和设备管理3、掌握急诊科任务、护理工作特点和流程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3、提问60 25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1、掌握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2、掌握心肺脑复苏基础生命支持的方法3、熟悉心脏骤停的病因和类型4、熟悉心脏脑复苏中进一步生命支持和持续生命支持的方法及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掌握CPR技术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3、视频教学4、角色扮演5、示教>90 2 26 休克病人的护理1、了解休克病人的分类和病理生理与临床的关系2、熟悉休克的病因及护理评估3、掌握休克的概念及护理措施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80 27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掌握MODS的概念2、掌握MODS诊断依据,SIRS的诊断标准3、熟悉MODS的常见原因、诱因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70 1以及护理措施4、了解MODS的临床特点和表现8 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1、熟悉重度的发病机制、护理评估及救治原则2、掌握重度的护理措施3、掌握一氧化碳和有机磷中毒的护理4、掌握中毒和急性中毒的定义5、了解中暑和淹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6、熟悉中暑和淹溺的概念、护理评估7、掌握中暑和淹溺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3、提问80 4。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急危重症护理学要求护士能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监护,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本课程就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的临床护理学课程。

本课程教材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遵循疾病演变和救护规律进行编写。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使以整体护理的思想和原则贯穿其中。

重点介绍院前救护,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

一.总述(一)教学目的1、通过急救护理学教学,使学生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急诊科的设施与管理;2、获得常见急危重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治原则的基本知识;3、具有判断病情、重症监护、救护配合和实施基础生支持的基本技能和工作能力。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总学时:理论讲授,36小时(四)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CAI课件等(五)教学效果评价:l、理论考试。

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了解现场救护的原则。

2.了解我国急诊医疗体系。

二、教学内容:现场救护的原则,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三、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法第二章院外急救一、教学目的1.了解院外急救技术应用原则。

院外急救的重要性、院外急救的特点、院外急救的任务、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急救用品的配备。

2、熟悉:院外急救的原则,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3、掌握:院外急救护理。

二、教学内容:院外急救的原则、院外急救伤员的分拣、院外急救护理(护理体检、救护要点、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三、教学方式:理论授课与参观见习相结合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一、教学目的1、了解:急诊科的主要制度。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

急诊科的任务、组织结构、工作质量要求、人员编制与管理。

二、教学内容: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的主要制度。

三、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参观见习相结合第四章重症监护一、教学目的1、了解:ICU设置与管理2、熟悉:脑功能监测、肾脏功能监测、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急救护理技术教案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护理技术,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践、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二、第一章:急救护理概述教学内容:1. 急救护理的定义、意义和任务2. 急救护理的原则3. 急救护理的基本流程教学重点:急救护理的定义、意义和任务教学难点:急救护理的原则和基本流程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视频教学活动:1. 讲解急救护理的定义、意义和任务2. 通过PPT和教学视频介绍急救护理的原则和基本流程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运用急救护理原则和流程三、第二章:急救药物的应用教学内容:1. 急救药物的分类及作用2. 急救药物的应用方法3. 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教学重点:急救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教学难点:急救药物的应用方法和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视频教学活动:1. 讲解急救药物的分类及作用2. 通过PPT和教学视频介绍急救药物的应用方法3. 分析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4.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四、第三章:心肺复苏技术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技术的基本原理2. 心肺复苏技术的操作步骤3. 心肺复苏技术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心肺复苏技术的操作步骤教学难点:心肺复苏技术的注意事项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视频、模拟人教学活动:1. 讲解心肺复苏技术的基本原理2. 通过PPT和教学视频介绍心肺复苏技术的操作步骤3. 分析心肺复苏技术的注意事项4.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五、第四章:止血和包扎技术教学内容:1. 止血的方法及应用2. 包扎的技术及要点3. 止血和包扎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止血的方法及应用教学难点:包扎的技术及要点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视频、模拟人教学活动:1. 讲解止血的方法及应用2. 通过PPT和教学视频介绍包扎的技术及要点3. 分析止血和包扎的注意事项4.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六、第五章:骨折固定与搬运教学内容:1. 骨折的识别与判断2. 骨折固定的方法及应用3. 正确搬运骨折患者的技巧4. 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骨折固定的方法及应用教学难点:正确搬运骨折患者的技巧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视频、模拟人教学活动:1. 讲解骨折的识别与判断2. 通过PPT和教学视频介绍骨折固定的方法及应用3. 演示并讲解正确搬运骨折患者的技巧4. 分析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5.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七、第六章:中毒的急救处理教学内容:1. 中毒的分类及原因2. 中毒的急救处理原则3. 中毒解毒药物的应用4. 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教学重点:中毒的急救处理原则教学难点:中毒解毒药物的应用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视频教学活动:1. 讲解中毒的分类及原因2. 通过PPT和教学视频介绍中毒的急救处理原则3. 分析中毒解毒药物的应用4. 讨论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八、第七章: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教学内容:1. 烧伤的急救处理2. 溺水患者的急救处理3. 触电患者的急救处理4. 窒息患者的急救处理教学重点: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教学难点:各类意外伤害的特定急救处理方法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视频、模拟人教学活动:1. 讲解烧伤的急救处理2. 通过PPT和教学视频介绍溺水患者的急救处理3. 演示并讲解触电患者的急救处理4. 分析窒息患者的急救处理5.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九、第八章:急诊患者的护理教学内容:1. 急诊患者的分类及处理原则2. 急诊患者护理的基本流程3. 急诊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措施4.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教学重点:急诊患者的分类及处理原则教学难点:急诊患者护理的基本流程和心理护理要点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视频教学活动:1. 讲解急诊患者的分类及处理原则2. 通过PPT和教学视频介绍急诊患者护理的基本流程3. 分析急诊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措施4. 讨论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十、第九章:急救护理技能综合训练教学内容:1. 急救护理技能的综合运用2. 急救护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3. 急救护理实践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及改进教学重点:急救护理技能的综合运用教学难点:急救护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视频、模拟人教学活动:1. 讲解急救护理技能的综合运用2. 通过PPT和教学视频介绍急救护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3. 组织学生进行急救护理实践,教师指导并评估4. 分析急救护理实践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及改进5.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急救药物的应用重点关注环节:急救药物的应用方法和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急救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剂量、途径和频率等。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课程编号:H4124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 课程属性:必修学时:40 学分:2.5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一、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重病人抢救、护理、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该学科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护士在面对急危重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做出判断和救护,达到保护患者安全和成功抢救的目的。

本课程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突破了学科界限,重点介绍院前救护、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见急救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掌握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

熟悉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2.能力培养:学生对急诊科工作有初步的理解。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2.熟悉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难点】1.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

2.掌握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

第二单元:院外急救与护理(建议学时数: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院外急救广义和狭义概念;掌握院外急救的特点;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掌握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掌握现场急救区的划分;掌握常用基本急救技术。

熟悉院外急救的意义;熟悉急救包、急救箱物资配备;熟悉普及急救知识的主要内容。

了解院外急救的任务;了解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及指挥系统。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院外急救有清晰的概念并能有效模拟和实施院外急救。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院外急救广义和狭义概念。

2.院外急救的特点。

3.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

【难点】1.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前言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研究各种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危重病人抢救和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

急诊和重症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院前急救、常用急救技术、急诊科管理、重症监护、病情评估、常见急危重病和器官衰竭的治疗原则和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范畴及各类急危重症的紧急处理、救护技术等。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标和要求]1。

掌握急救护理、危重病医学和急救医疗体系的概念2。

熟悉急诊护理的范围、院外急救的分类、任务和重要性【教学内容】1。

急诊护理范围2。

第二章急诊医疗系统的院外急救[目的要求]1.掌握院外急救、急诊医学的概念、院外急救的原则及内容2.熟悉院外急救的研究范围3.了解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管理及急救用品的配备【教学内容】1。

院外急救概述2。

院外急救护理3。

院外急救研究范围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目的要求]1.熟悉急诊室的任务、护理工作范畴、急诊范围及急诊科的管理2.了解急诊科的主要制度[教学内容]1.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2.急诊科管理第四章.重症监护【目的要求】1熟悉ICU的设置和管理。

2.掌握ICU的概念、ICU患者来源、入院对象、监护内容、指标及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1.icu的设置与管理2.重症监测技术(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图监测、体温监测、脑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目标要求]1。

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和类型2。

熟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掌握心脏骤停、猝死、脑死亡、临床死亡、生物性死亡、心肺脑复苏、一期心肺复苏、二期心肺复苏的概念,心肺脑复苏方法和步骤及复苏后监测和护理内容【教学内容】1。

心脏骤停2。

心肺脑复苏术3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第6章休克[目的要求]1.熟悉休克的病因及分类2.掌握休克的定义、病情观察、病情判断、救护原则及护理措施[教学内容]1.休克的概述2.休克的病情评估3.休克的急救护理第七章创伤[目标和要求]1。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急救护理技术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急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步骤。

3. 学会评估和处理紧急情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急救护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演示:展示急救护理的技术和操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4. 讨论:分组讨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紧急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 急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急救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步骤3. 评估和处理紧急情况4. 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操作5. 急救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情景模拟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急救护理的认识和兴趣,导入新课。

二、讲解(30分钟)1. 急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2. 急救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步骤(10分钟)3. 评估和处理紧急情况(10分钟)三、演示(15分钟)教师展示急救护理的技术和操作过程,包括心肺复苏、止血、伤口包扎等。

四、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10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或小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讲解(30分钟)1. 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操作(10分钟)2. 急救护理中的注意事项(10分钟)3. 案例分析: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10分钟)三、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紧急情况及处理方法,分享经验和心得。

四、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急救护理的重要性和操作要点。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急救技术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我国急救护理学的发展;熟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内容,院前急救的特点和任务,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掌握急救护理学的范畴,院前急救的原则。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一)概述。

领会: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识记: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主要参与人员。

(三)院前急救识记:1.院前急救的原则。

2.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的概念。

领会:1.院前急救的任务。

2.院前急救的内容。

3.院前急救中心设置原则。

4.现场检伤分类的目的和方法。

简单应用:能运用红、黄、绿、黑不同颜色的伤情标记对病人进行分类标记。

能根据呼吸、脉搏、意识等指标快速判断病人伤情的严重程度。

三、教学方法讲授。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急诊科的主要任务;熟悉急诊科的设置(主要包括预检分诊处、诊查室、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及辅助检查室等六个部门);掌握急诊科的主要制度。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一)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识记:急诊科环境布置的基本原则。

领会:急诊科环境布局的要求。

(二)急诊科的管理识记:1.急诊科的预检分诊流程。

2.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管理的基本制度。

领会:1.首诊负责制和急诊科预检护士的职责。

2.执行口头医嘱的注意事项。

3.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

4.急诊急症的常见类型。

应用:能分辨出常见的急诊急症。

三、教学方法讲授。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心搏骤停的病因;掌握心搏骤停的概念、类型、诊断、临床表现、心肺脑复苏的方法与步骤及护理。

提高急救意识,明确护理工作者在心肺脑复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心搏骤停识记:1.心搏骤停的定义、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

2.猝死的概念。

领会:1.心搏骤停的病因、病理机制。

(二)心肺脑复苏识记:1.心肺脑复苏的步骤。

2.基础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概念。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总学时:48讲授学时:32实训、见习学时:16学分: 2.5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健康评估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监护的临床护理学科。

《急救护理学》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急性病、急性创伤的抢救,包括院前救护和急诊科抢救;另一部分是危重病人的监护,在ICU中完成。

护士在面对急危重症病人时,能否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

为此,要求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病人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护理,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急救护理学绪论”部分,学生能够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明确急救护理学的实践范畴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及其管理。

了解院外急救与急诊科护理工作。

教学要求:识记:(1)急救医疗服务的组织体系(2)院外急救护理程序(3)急救护理工作流程(4)急诊护理程序、急诊分诊定义、急诊分诊的程序(5)成批伤分诊的任务理解:(1)急救护理工作的范围、特点(2)急救网络的建立与模式(3)外急救意义、特点、任务与原则,(4)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主要的工作制度(5)急诊护理工作应用:(1)运用分诊技巧为病人提供快速、准确的分诊授课方式:讲授,急诊科工作见习4学时第四章:重症监护(6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重症监护”部分,学生能够了解ICU的设置与管理、ICU的监护内容与监护分级;掌握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体温监护技术;理解其他重症监护技术,包括:心电图、肾脏功能、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技术;了解脑功能监测技术。

为重症病人提供良好的监护技术,获得满意的救治效果。

教学要求:识记:(1)监护内容与监护分级(2)血流动力学监护内容与临床意义、并发症(3)呼吸功能监护内容与临床意义(4)体温监护技术与临床意义(5)心电图监护方法(6)肾脏功能监测内容与临床意义(7)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理解:(1)ICU的设置与管理(2)ICU收治程序与原则(3)脑功能监测(4)肝功能监测应用:(1)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功能监测、心电图监测的护理(2)运用血气分析授课方式:讲授,监护技术实训4学时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学生能够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临床表现与心脏骤停的判断;掌握心脏骤停的现场急救、院内急救与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相关知识与专科技能,从而能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为心脏骤停病人提供基本生命支持,提供与配合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帮助病人获得以满意的生活质量存活的目标。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及专升本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及专升本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一、前言1、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在面对急救重症患者时,能否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急救护理理论与实践技术。

2、教学内容包括:绪论、院外急救、急诊科设置与管理、重症监护、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中暑、淹溺与触电、救护技术。

总学时数:30理论学时。

3、教学方法总体要求:理论讲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标本、模型、图表、幻灯、投影、录象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具体要求与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熟悉急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

二、了解急诊医疗体系教学内容一、绪论:急救护理学概念、内容,学习方法及要求二、急诊医疗体系教学时数:1h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第二章院外急救目的要求一、了解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二、熟悉院外急救的特点、任务、原则、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三、掌握急救技术内容。

四、熟悉急救包、急救盒、急救箱内用品。

教学内容一、院外急救重要性二、院外急救的特点三、院外急救的任务四、院外急救的原则五、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六、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七、急救技术的应用八、急救用品的配备九、院外急救护理(一)护理体检(二)救护技术(三)救护要点(四)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教学时数:6h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小组讨论、CAI课件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目的要求:一、了解急诊科的任务、组织结构、急诊科的设置二、熟悉急诊科管理:工作质量要求、急诊科主要制度教学内容:一、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二、急诊科管理(一)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二)急诊科人员编制与管理(三)急诊科的主要制度1、急诊范围2、预检分诊制度3、急诊室工作制度4、首诊负责制5、急诊抢救室制度6、急诊留观制度7、急诊监护室工作制度8、出诊抢救制度9、救护车使用制度10、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教学时数:1h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第四章重症监护目的要求:一、了解ICU的设置与管理二、熟悉常用的重症监护技术教学内容:一、动力学监测二、心电图监测三、呼吸监测四、体温监测五、脑功能监测六、肾功能监测七、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教学时数:4h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与CIA课件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目的要求一、掌握心搏骤停、心肺脑复苏概念二、熟悉心搏骤停的原因、三、掌握心搏骤停类型、临床表现与诊断四、掌握心肺脑复苏步骤教学内容一、心搏骤停(一)心搏骤停的原因(二)心搏骤停的类型(三)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二、心肺脑复苏术(一)基础生命支持(二)进一步生命支持(三)延续生命支持三、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教学时数:4h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第六章创伤目的要求一、熟悉创伤的概念、分类二、了解创伤院前评分方法、院内评分三、熟悉多发伤的概念、现场急救四、掌握复合伤的概念、伤情判断五、掌握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骨关节损伤的急救护理教学内容一、概述二、多发伤、复合伤三、颅脑与胸腹部创伤四、骨关节损伤教学时数:4h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本科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本科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护理专业本科四年制使用)前言急救护理学是护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它以研究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监视、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新兴的护理临床学科。

本课程可分为院外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

主要以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急性中毒、各种危象等及常用的院外急救技术为主要内容。

有些内容可能在其他临床课程中已作部分介绍,但在本课程中重点讲授病情评估要点、救治原则及护理措施。

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急救技术的训练与操作,同时注意学生急救意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

本学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讲授一些有关内容的最新进展与观点。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讲授,音像教学,实训练习等形式,注重学生急救意识和护士素质的培养。

本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设,总时数为54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践18学时。

教学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 掌握急救护理学的范畴;医疗急救网的含义和组成。

2. 熟悉急救分级护理的要求。

3. 了解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急诊医疗体系管理的内容;医疗急救网的组成及急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教学内容】一、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二、急救护理学的进展。

三、急诊医疗体系。

四、急救分级护理的要求。

五、急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第二章院外急救【目的要求】1. 掌握院外急救的特点;院前急救的任务;院前急救的质量管理; .院外急救的原则;.院外伤病员的现场分类;掌握院前急救的急救护理; 掌握院外常用急救技术方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2. 熟悉院前解救病情评估。

3. 了解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急救指挥系统的任务与网络化管理的内容。

【教学内容】一、概述1. 院外急救的含义和重要性。

2. 院外急救的特点;院前急救的任务;院前急救的质量管理。

3.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二、院前急救原则与护理要点。

1. 院外急救的原则。

《急救护理学》实践教学大纲全套

《急救护理学》实践教学大纲全套

《急救护理学》实践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否总学时:48其中实验学时:16总学分:2.5其中实验学分:0.5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实验项目数:4 必做项目数:4选作项目数:0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0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急救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专业课。

急救护理学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能性都很强,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基本要求是:1 .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法2 .熟悉气管插管的步骤3 .熟悉呼吸机的连接与初调参数的设置4 .熟悉现场急救技术,5 .熟悉常用急救设施。

熟悉心电监护、心脏电除颤的方法与技术。

6 .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急诊分诊程序,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心电图机、高级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模拟人、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心脏除颤仪、新生儿抢救台、简易呼吸器、氧气、纱布、绷带、三角巾、夹板、听诊器、输液及各种注射用品。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实验类型实验要求每组人数1现场救护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术4实训必做42CPR L进行单人和双人徒手CPR o 完成气道开放、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操作。

2.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术和抱球呼吸术。

4实训必做43监护技术L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2.心脏除颤仪的使用3.心电图机的使用4.呼吸机的连接与调试4实训必做44急诊科见习L急诊科设置、管理及工作制度2.急诊科抢救程序3.急诊科分诊4见习必做10四、考核方式L实验成绩按IOO分制评定。

2 .实验成绩占平时成绩的70% ,出勤、实验报告占平时成绩的30%β 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o3 .实验报告按百分制批阅。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大纲教材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大纲教材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编码:ISBN978-7-117-20553-5/R.20554英文名称: Emergency Nursing学时: 54学时,理论27学时,实践27学时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护理,助产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解剖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建议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王为民、来和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6月第3版1、前言1. 1课程性质《急救护理技术》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院前急救与护理、医院急诊科工作、重症监护、临床常见急症救护、急性中毒救护、意外伤害救护。

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在各种急救工作情境中,能够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快速护理评估,并能正确有效地运用急救护理技术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工作任务,为今后从事或参与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药物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开设于中职护理专业第四期,后续是临床教学实习。

1.2 设计思路探讨根据临床病例设计急救护理实验,综合应用各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方法:先有理论教学为指导,由学生设计意外灾难或伤害事故现场及各种类型伤员;教师准备学生所需要的各种现场急救用品;让学生对现场进行处理。

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理论共:27学时,实践27学时,共54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职业素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

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组成、管理和任务。

掌握院前急救护理原则。

掌握急诊科工作任务、护理工作流程。

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病人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和急救护理。

急救护理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急救护理技术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院外急救与护理和院内急救与护理,重点是急救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技术。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使学生掌握对各种危重病人的初步处理和抢救配合,并能正确实施急救护理技术,为今后从事或参与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了解急救护理学范畴和发展史。

2.掌握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组成,管理和任务。

3.熟悉院外急救的概念,任务,管理,掌握院外急救护理。

4.掌握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的管理。

5.熟悉急危重症病人的常用监测技术。

6.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和护理。

7.掌握常用急救技术的护理,掌握初级心肺复苏术。

8.具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

9.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学时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 2 0 2二、院外急救及护理 2 0 2三、医院急诊科管理 4 0 4四、重症监护 4 0 4五、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4 8 12六、休克病人的护理 4 0 4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4 0 4八、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救护 8 2 10九、常用救护技术及护理 8 4 12合计 40 14 54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教学大纲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支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熟悉:指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解释护理现象。

了解:支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有一定的人事,能够记忆所学的知识要点。

2.本课程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学会两个层次。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2. 学时:48小时3. 授课对象: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医院医护人员等4. 教材:《急救护理学》等二、教学目标1. 了解急救护理学的定义、意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常见危急症状及其处理方法,如心脏骤停、呼吸道异物梗阻、意外伤害等。

3. 掌握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4. 掌握传染病急救处理方法及防护措施。

5. 掌握心理危机干预和社区急救救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1. 急救护理学概述1.1 急救护理学定义及发展历程1.2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及原则1.3 急救车及急救装备1.4 急救救治与患者家属沟通2. 危急症状急救处理2.1 心脏骤停及无脉搏心跳处理2.2 呼吸道异物梗阻处理2.3 严重外伤处理3. 基本生命支持与高级生命支持技术3.1 人工呼吸3.2 心肺复苏术3.3 循环支持技术3.4 溶栓、心脏除颤、起搏等技术处理4. 传染病急救处理及防护措施4.1 伤害后的感染性疾病急救处理4.2 传染病的意义和特点4.3 预防措施与应急处理5. 心理危机干预和社区急救救护知识5.1 紧急救援中的心理应对5.2 PTG(创伤后成长)干预5.3 社区急救救护知识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急救护理学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方式1. 理论讲解2. 案例分析3. 模拟演练4. 实践实习六、教学要求1. 培养学生健全的急救护理概念、思维模式和操作技能。

2. 常年应急处理意识。

3. 熟练掌握急救技术,能够准确诊断和处理急救病症。

七、教学评估与反馈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2. 期末考试成绩。

3. 教学评价问卷的收集和分析结果。

4. 教学总结和反馈信息的统计和分析。

5. 教学改进与完善。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编码:ISBN978-7-117-20553-5/R.20554英文名称: Emergency Nursing学时: 54学时,理论27学时,实践27学时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护理,助产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解剖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建议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王为民、来和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6月第3版1、前言1. 1课程性质《急救护理技术》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院前急救与护理、医院急诊科工作、重症监护、临床常见急症救护、急性中毒救护、意外伤害救护。

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在各种急救工作情境中,能够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快速护理评估,并能正确有效地运用急救护理技术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工作任务,为今后从事或参与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药物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开设于中职护理专业第四期,后续是临床教学实习。

1.2 设计思路探讨根据临床病例设计急救护理实验,综合应用各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方法:先有理论教学为指导,由学生设计意外灾难或伤害事故现场及各种类型伤员;教师准备学生所需要的各种现场急救用品;让学生对现场进行处理。

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理论共:27学时,实践27学时,共54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职业素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

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组成、管理和任务。

掌握院前急救护理原则。

掌握急诊科工作任务、护理工作流程。

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病人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和急救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技术》
课程编码:ISBN978-7-117-20553-5/R.20554
英文名称: Emergency Nursing
学时: 54学时,理论27学时,实践27学时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适用专业:护理,助产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解剖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
建议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王为民、来和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6月第3版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急救护理技术》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院前急救与护理、医院急诊科工作、重症监护、临床常见急症救护、急性中毒救护、意外伤害救护。

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在各种急救工作情境中,能够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快速护理评估,并能正确有效地运用急救护理技术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工作任务,为今后从事或参与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药物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开设于中职护理专业第四期,后续是临床教学实习。

1.2 设计思路
探讨根据临床病例设计急救护理实验,综合应用各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方法:先有理论教学为指导,由学生设计意外灾难或伤害事故现场及各种类型伤员;教师准备学生所需要的各种现场急救用品;让学生对现场进行处理。

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理论共:27学时,实践27学时,共54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职业素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

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组成、管理和任务。

掌握院前急救护理原则。

掌握急诊科工作任务、护理工作流程。

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病人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和急救护理。

熟悉院前急救的概念、任务、管理。

熟悉急诊科设置、工作特点及管理。

熟悉灾难现场的医护救援。

了解急救护理学范畴和发展史。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及病人的各系统功能监护。

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术、非同步电除颤术,并能在不同急救情境中正确实施。

熟练掌握创伤急救技术,并能针对模拟病例正确实施救护。

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术、气管切开术操作中护理配合与术后护理。

学会各项基本监护技术。

学会临床常见急症救护措施。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本书是临床护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编写适应急救医学与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紧密结合临床急救工作实践,突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抢救和护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全书内容新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充分体现临床急救护理的需要。

4.2教学建议:
1、本课程依据急救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测验、观察记录、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考评。

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急救护理实践中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急救护理职业素质形成。

3、为了普及急救知识,尽快将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引入护理教学之中,医院制作与开发了急救护理技术多媒体系列课件。

在对课件的设计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将教学内容与多种媒体进行有机合成,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生动性、交互性、操作简易性等特点,并附有综合练习、寓教于乐。

课件应用后,提高了急救护理技术的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场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护理教学现代化的进程。

4.3教学评价:急救护理技术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是否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

《急救护理技术》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此实验研究是以传播和学习的研究为基础,并据有关教育学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规划和安排教学全过程的诸环节(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表达、教学评价)和四要素(教师、内容、媒体、学生),以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

当前中专生在学习中存在消极心理,容易出现厌学、自卑、懒散的情况,以致学习效率低下,在学习期间未能掌握好专业知识。

对选择护理学的学生而言,护理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课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同时熟练掌握好操作技能,有助于实习前顺利向临床过渡,更好地走向护理岗位,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更好地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要求,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精心准备课程,创建友好、合作的课堂环境,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提高教师的影响力都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4.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交通运输系统多样化,以及世界多极化发展等因素,是各种急症、意外灾害事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伴随着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形成和发展,急救护理学也逐渐成熟并随之发展。

急救护理技术在急诊医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事重视。

而急救护理技术的实践性很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

同时,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医疗理论与实践领域不断扩大,诊疗方法、诊疗仪器和技术手段的发展给护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促使护理理论和技术不断提高,。

急救护理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等起重要作用。

护士在承担监测、护理、治疗和急救任务时必须掌握的护理操作除了包括传统的基础操作外,更多地需要增加许多特殊技术的操作。

在护理教学中引进并加强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内容,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接近于临床护理实际具有显示意义。

2、针对目前医疗现状,安排急救护理技术授课内容,主要涉及洗胃、休克急救、心肺复苏、吸痰等,监测技术包括心电监护、动脉压和静脉压的监测等,特殊治疗技术胃肠外营养、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气管切开护理等3方面的理论和技能。

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
习后能够独立操作漏斗式、电动式洗胃器进行洗胃,熟悉常见急救药物的用药护理,熟练完成休克急救,描述气管插管术、心内注射法、深静脉插管术的操作要点,能独立进行人工呼吸机的操作,掌握呼吸机的工作原理,熟练完成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掌握动脉压监测法,熟练完成中心静脉压的监测,熟练完成心电监护,能辨识出异常心电图,掌握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方法,根据程序进行胃肠外营养,掌握留置针护理及动脉穿刺术的操作要点,熟练掌握胸腔闭式引流及气管切开护理。

3、课程设置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出发,而阶段性课程设置模式不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存在的问题有: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完整性。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几年入学的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总体质量有所下降.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和现代中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效果,必需认真分析病理学课程现状,深入探讨和实践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