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 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
语文能力培养六年级下册电子版

语文能力培养六年级下册电子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柔滑róu 精致zhì(正确答案)B、晌午shàng 吮吸yǔnC、告辞cí菱角léngD、穿梭sū吆喝yào2、补全句子:荡胸()层云[单选题] *升生(正确答案)盛胜3、1“令尊”“令堂”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休憩(qì)眉黛(dài)(正确答案)B、点缀(zhuì) 遒劲(jìn)C、皱褶(zhě) 砂砾(lè)D、訇然(hōng) 晕车(yūn)5、下列加括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王立同学对这道数学题冥思苦想,终于(妙手偶得),有了答案。
B.盛夏又至,万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开花抽穗。
C.喜剧演员贾玲言语幽默,动作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正确答案)D.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陶醉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真是(哗众取宠)啊!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适始适还家门适得府君书B.谢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C.幸幸复得此妇幸可广问讯D.令便言多令才有此令郎君(正确答案)7、1《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语言以四言为主,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
这样的代称很多,如“桑梓”指家乡,“庙堂”指朝廷,“汗青”指史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1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后在哪里高就?令郎小学毕业了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能力培养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能力培养答案人教版。
1、下列句子加括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正确答案)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瓤肉(ráng)热忱(chén)颤抖(chàn)缅怀(miǎn)B、浓酣(hān)掮客(qián)斡旋(wò)画卷(juàn)C、罪愆(qiān)寂寥(liáo)盗跖(zhí)伺候(sì)(正确答案)D、裨益(bì)航程(háng)翌年(yì)轨道(guǐ)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毗邻/脾气绮丽/倚仗着陆/着凉B、肋骨/勒索蒿草/枯槁血性/血库C、分娩/缅怀喟叹/称谓思量/量力D、估计/窟窿礁石/樵夫划算/划分(正确答案)4、其时,环的亮度()增强,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泻下一片淡银色的光华,映亮了整个原野。
[单选题] *急剧(正确答案)极具激剧积聚5、1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华而不实的文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平庸yōng 携带xié(正确答案)B、沐浴mò诱惑huòC、嘈杂záo 揣摩chuāiD、萎缩wěi 热忱shěn7、下列中括号内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正]月(zhēnɡ)[掺]和(cān)[翡]翠(fěi)水[浒]传(hǔ)B.[骡]马(lǘ)[似]的(shì)[藏]戏(zànɡ)吞[咽](yàn)C.搅[和](huo)汤[匙](chí)嘟[囔](nɑnɡ)[哄]堂大笑(hōnɡ)(正确答案)下列词语中,中括号内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8、69. 下列选项中,加双引号字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单选题] *A、不独“亲”其亲。
六年级下册语文能力培养答案人教版2022

六年级下册语文能力培养答案人教版20221、1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
”妻子的表达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语句不是出自《红楼梦》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B.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C.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正确答案)D.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3、1“令尊”“令堂”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荷塘月色》文章的文眼是()[单选题] *什么都可以想便觉是个自由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正确答案)我到底惦着江南了5、68. 下列选项中,文言现象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学学半。
B、使老有所终。
(正确答案)C、选贤与能。
D、北冥有鱼。
6、《红楼梦》人物“雅号”和人名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怡红公子(贾宝玉)潇湘妃子(林黛玉)B.菱洲(贾迎春)稻香老农(李纨)C.蘅芜君(妙玉)枕霞旧友(史湘云)(正确答案)D.蕉下客(贾探春)藕榭(贾惜春)7、5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山东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B.槐荫区“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正确答案) C.我市文明办开展、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国学经典。
D.经过专家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这件青花瓷获得“民间国宝”的称号。
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上溯suò陶冶zhìB、卑鄙bì诸多zhūC、往哲zhé执著zhùD、奸诈zhà浩瀚hàn(正确答案)9、1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六年级语文能力册答案

六年级语文能力册答案一、填一填,显现地名.至高无(上)(海)底捞月人定胜(天)(水)落石出天水(甘肃)语战略重点(短)(春)冷花掉上开金石为(上开)(封)官赐福难能可(贵)(阳)春白雪人才济(济)(南)征北战五湖四(海)(口)诛杀笔伐声东箭(西)(恩)然无恙声东击(西)(宁)死不屈一步登(天)(津)津乐道二、比一比,插入汉字.(1)连绵的山叫(峦).(2)小而低的山叫做(岳).(3)土堆成的山叫(丘).(4)四周陡峭、顶端元显恭的山叫做(崮).三、读一读,感悟道理.(《大鼠》)1.众人最初对狮猫的捕鼠能力存有什么观点?后来的观点又就是怎样的?众人最初都说这只狮猫胆怯,认为它是没本事的.但后来大家才明白狮猫等待它疲惫松懈,用敌人出击我退回,敌人退回我又出击这个计谋.2.狮猫就是怎样运用敌人迎击我便归还,敌人归还我又迎击这一计谋回去捕鼠的?猫避到桌上,大鼠也上去,猫就跳下来.这样上下来往,不下百次.等老鼠疲惫了,就用猫爪抓住了大鼠头顶的毛,用嘴咬住大鼠的头颈,最终大鼠惨败.一、汉字。
1.看拼音写词语。
kuíwú dàn shēng jǔ sàng hnzhí yàn xiàn()()()()()2.给下面拎点字挑选恰当的读音,图画上横线。
我不晓得(de dé děi)当初(cū chū )为什么管它叫做兴(xīng xìng)安岭,由今(jīnjīng)天看来,它的(de dí dì )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yì yù )义。
①音序查字法密:“丸”字应查音序_______;“实乃”字密音序_______。
②部首查字法查:“匠”字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
二、词语。
1.按规定要求写出四个成语。
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2.把下面的词语补足完备。
六年级下册_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3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第1课文言文两则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2)惟弈秋之为听。
(的)(3)一人虽听之。
(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
(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
(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
(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
(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
教导(3)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离(5)孔子不能决也。
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
谁、你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谁说您多智慧呢?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人教版语文 知识与能力训练 六年级下 参考答案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文言文两则学习积累一、写一写1. ①的②的③弈秋的教导④它,指天鹅⑤他,指前一个人⑥他,之前一个人2. ①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②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③古义:智慧今义:知识二、填一填1. ①其智弗若与非然也②去人近远也2. ①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小猫钓鱼②(略,合适即可)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①(略,合情合理即可)②两种方法:初竖执之(竖着)横执之(横着);不好,因为老夫还不如鲁人,自作聪明,乱指挥,反而弄巧成拙。
2 匆匆学习积累一、读读写写1. 挪移蒸融游丝2. (略)3. ①时光易逝,我们应该珍惜宝贵时间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联系句子写——略)二、抄抄背背1.(略)2.(略)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①鲁迅先生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②鲁迅先生从不在忙于工作时和朋友聊天或闲扯2. 水金钱生命谋财害命3. (略)3 桃花心木学习积累一、写写词语1. 插秧幸而基业一番2.(1)无缘无故(2)优雅自在勃勃生机二、读片段,结合课文内容完成文后填空1. 不可预料的一些问题、麻烦、坎坷、挫折;干旱、洪灾、虫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影响;伤、病、生活环境的巨变、事业上的挫折2. 参天大树;磨难坚强;树苗人三、写写感悟(略)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略)2. (略)4* 顶碗少年学习积累一、读一读,选词填空1. 惊心动魄2. 惊羡沉着不慌不忙目不转晴不知所措3. 哲理喧哗惊心动魄4. 意想不到不知所措二、读一读,写写自己的理解1.(略)2.(略)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略)2. (略)5* 手指学习积累一、略二、读一读,写一写1. 窈窕堂皇秀丽等2.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蚂蚁们爬出了洞穴,一阵慌乱,不久,就变得有秩序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能答案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北师大版(考试时间:90分钟,出卷人: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
chōu tiɡē da diāo kè tuí rányīn sùjiē kāi bān diǎn cí chǎnɡ二、辨字组词。
侮(______)梯(______)裸(______)徘(______)虐(______)悔(______)弟(______)颗(______)排(______)虑(______)魅(______)茁(______)搀(______)馈(______)碗(______)魁(______)拙(______)馋(______)遣(______)婉(______)三、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同心(____)力日(____)月累兴高(____)烈完(____)归赵神机(____)算画蛇(____)足(____)假虎威安然无(____)1.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要(_________)保护地球——人类的家园。
2.涓(juān)涓细流汇成大海。
只有(_____________),知识才能不断丰富起来。
四、用“____”画出正确的读音。
笨拙(zhuō zhuó)烟渚(zhě zhǔ)屹立(yì qì)风靡(mí mǐ)泼剌(là cì)蜷缩(quán juǎn)五、选词填空。
消逝流逝1.时光如水,匆匆(______)。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______),一派荒凉。
盼望渴望期望3.在战争年代,孩子们多么(______)能够有一本教科书啊!4.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______)。
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

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1、1称对方的父亲可用“家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出处是()。
[单选题] *论语孟子(正确答案)大学中庸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确答案)4、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阔绰(chuò)校对(jiào)默契(qì)随声附和(hé)B.伫立(zhù)愚钝(yú)热忱(chéng)忍俊不禁(jīn)C.濒临(bīn)卑鄙(bǐ)恪守(kè)春寒料峭(qiào)(正确答案)D.蛮横(hèng)粗拙(zhuō)襁褓(qiǎng)鲜为人知(xiān)5、下列对《红楼梦》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摔玉举动,摔玉的原因是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
可见宝玉性格率真任性。
B.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可见林黛玉多思多虑,小心谨慎。
C.小说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了出来。
D.宝钗对宝玉的通灵宝玉上面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几个字很好奇,她的丫头莺儿认为通灵宝玉上的字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
(正确答案)6、5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翩”然(piān)“龟”裂(ɡuī)销声“匿”迹(nì)B.怅“惘”(wǎnɡ)“缄”默(jiǎn)海枯石“烂”(làn)C.砂“砾”(lì)“褶”皱(zhě)风雪“载”途(zǎi)D.“羁”绊(jī)归“省”(xǐnɡ)“戛”然而止(jiá)(正确答案)7、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下一句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第1课文言文两则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2)惟弈秋之为听。
(的)(3)一人虽听之。
(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
(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
(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
(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
(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
教导(3)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离(5)孔子不能决也。
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
谁、你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谁说您多智慧呢?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设问)(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比喻)(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4)孰为汝多知乎?(反问)9文学常识填空。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御寇撰写。
第2课匆匆1.读读说说。
本文作者围绕“ 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的无奈。
最后发出“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感叹。
2.读句子,仿照作者的写法,将意思续写下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太阳落了,有再升起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小河水干涸了,有再流淌的时候。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仿写:玩耍的时候,日子从身旁过去;散步的时候,日子从脚边过去;打游戏的时候,日子从鼠标下过去。
3.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4.明辨是非。
我能在括号中写出句子的修辞方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2.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拟人)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
(比喻)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反问)5.我知道:《匆匆》是一篇(散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他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因而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
他的散文文笔秀丽,风格独特,堪称典范。
代表作有《春》、《绿》、《背影》、《荷塘月色》等。
第3课桃花心木1.读片段,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得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不确定”的意思是(不可预料的一些问题、麻烦、坎坷、挫折);树在生长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有(干旱、洪灾、虫灾、风灾);人在生活中有诸如(伤、病、生活环境的巨变、事业上的挫折等)的“不确定”因素。
2.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磨难),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我由此明白了作者是在借(树)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2.填空并答题。
种树的人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这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联想),借(树)喻(人),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第6课北京的春节1.读一读虽然这篇课文比较长,但读起来很有味道。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北京的春节按老规矩是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北京的春节有熬腊八粥、吃团圆饭、守岁、放鞭炮等习俗。
2.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
色为全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灯火通宵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1)正月十五,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整条大街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张灯结彩)(2)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统统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各形各色)(3)除夕,家家赶做年菜、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
正月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截然不同)3.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
除夕(十二月三十、二十九)腊八(十二月)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小年(腊月二十三)3.课文是按着(时间)的顺序来写的。
写得最详细的是熬腊八粥、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四部分内容。
4.读文段完成练习北京的春节(选段)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
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B ):A.时光景物B.情景C.表示估计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在文中起()的作用。
正确的选项是:A.过渡句承上启下B.中心局总结C.总起句总起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通过认真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写的是李星华的回忆,回忆了父亲(李大钊)在被捕前烧书籍和文件、被捕时处变不惊、法庭上镇定、沉着、被害后家人无比悲痛这几件事。
2.读下列句子,并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在文后横线上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然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搪塞、敷衍)从这里我看出李大钊对亲人慈爱、和善,对工作认真、严肃。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随便)可见,李大钊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个人的安危和生命更重要。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严肃)从这里,我体会到李大钊在敌人面前镇定、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看)我从“ 瞅了瞅”“ 非常安定”“ 非常沉着”等词语中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从上面四句话中,我了解到李大钊是一个从容面对危险、平静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面对死亡的人。
(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对亲人有无比深厚的爱、对敌人有深切的仇恨)3.从课文中找出和它们照应的句子写下来。
(1)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2)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4.轻松阅读,完成练习。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从这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的慈爱和善和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肃。
2.读文段,“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提示:共有三点):(1)父亲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2)父亲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被抓未归。
3.读画“ ”的句子,填空。
“轻易”在课文中是随便的意思。
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这里的工作比他的生命还重要。
这段话运用了(对话)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坚守岗位、忠于革命的精神。
4.我想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来概括选段段意。
虽然局势越来越严重,但是父亲仍然不肯离开北京。
5.“籍”的音序是(J ),音节是(j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