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课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33张ppt)
结合《开国大典》《建国伟业》等 影片,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1、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 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 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苦创业方阵
(4)世界广大人民欢呼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②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③会议确定了国旗、国歌、 国 都和纪年方式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 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54——代表当时已知的我国 54个民族
28——中共成立于1921,到 1949年革命胜利,历时28年
28响代表了中国共产党 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 奋斗了28年。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时,西南、东南沿海、 海南岛、新疆等地仍盘踞着大量 的国民党军队,为了解放全国领 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在开国大典上命令人民解放军继 续进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
一的历史事件是( A )
A. 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
9.阅读分析材料: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 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共23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共23张PPT)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
筹备新中国
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 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副主席
高岗
李济深 宋庆龄
刘少奇 朱德
主席
毛泽东
张澜
筹备新中国
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 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
筹备新中国
中有8国幅人汉白民玉政浮治雕,协商会议
镶嵌在大碑座四周。从 东面起,浮雕的主题按 着历史顺序排列。浮雕 虎门销烟 每块高2米,十块合在 一起长达40.68米, 共有170个人物,概括 地表现了中国100多年
武昌起义
来的革命历史。
内容
金田起义 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 胜利渡长江
抗日游击战争
欢迎人民 支援前线 解放军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
4.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
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B.香港、澳门回归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练习巩固】
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不包括
()
B
①朱德 ②陈毅 ③刘少奇 ④宋庆龄 ⑤李济深 ⑥贺龙 ⑦张澜 ⑧高岗
C.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
D.巴黎和会无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

8.毛泽东拿起五星红旗的式样指着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
人民大团结”。这一情景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B.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共34张PP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概况表
会议进程 具 体 内 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制定 国名:_______________ 《共同纲领》 __________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______________ 起了临时宪 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 举 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 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1日下午3时: 1北京军民齐集天安门,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2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 举行阅兵仪式
材料一: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经历过无数次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 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 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 要永远的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重了。中国人民从此 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已,代表自 已的政府。 -----《人民日报》(1949年10月2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
解放战争时期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
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代史时期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 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工业革命课件》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工业革命课件》课件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除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外, 在社会关系领域也进行了变革. 在社会关系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 出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 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特点: 工场手工业 进程: 18世纪60年代
5.完成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工业革命的结果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 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 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 产量179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读图判断,与第 一次工业革命无
关的是:( C )
A C
B D
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发生?
材料一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 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 能力。” 材料二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 用的流动资 本和原料……英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优势。由于英国的圈地运动,获得了 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人力 水力 水力 水力
蒸汽机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瓦特在: 1763--1764年制造了第一台 蒸汽机; 1782年发明了 联动式蒸汽机; 1785年发明工业用蒸汽机。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请说说蒸汽机作为动力的优点?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教材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程、历史意义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相结合,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宣告成立的过程,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史料分析: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程。

4.口述历史:邀请见证新中国成立的老一辈人士,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历史图片,如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的瞬间、天安门广场上的庆祝活动等,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如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政府的垮台等,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
代前夜的危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3页 0078页 0124页 0174页 0269页 0342页 0411页 0465页 0467页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第一课 走出中世纪的蒙昧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课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设计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2.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3.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观看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

2.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难点: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了响彻云霄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我们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

70年风雨同舟,70年砥砺奋进。

国家的面貌和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成立的?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对世界又产生了哪些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学生自学课文2-3页,标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职能、作用。

组内交流,相互对照,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注。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拨)1.为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因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建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集中体现当时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毛泽东在会议上被选举为国家主席吗?不是。

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是不是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不是。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3.说说会议确定的国旗及图案的象征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共29张PPT)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 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 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 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图 一
图 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 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二)抗美援朝
1.时间 2.司令员 3.原因 4.目的 5.战斗英雄 6.精神 7.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三)土地改革
1.时间 2.原因 3.依据 4.内容 5.意义
【小组攻坚】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 孙中山走欧美道路 孙 中 山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 毛 泽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真正成为 东 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 了。 毛泽东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邓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 小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平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 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 / 你的 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 / 敌人的罪恶的 枪口被堵住了 / 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 样闪耀…… ——诗歌《永恒》
(1)材料一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 绿江”的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什么?司令员是谁?你 还能举出以前学过的他的事例吗?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 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 的是(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 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16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16张PPT)

返回
古今中国纪年方法的变化
夏历 帝王“谥号”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年号”
民国纪年
返回
新中国的公元纪年
随堂演练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 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
d.采用公元纪年
A
随堂演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新”主要是指( )
重要话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 了!” 庆典议程:毛泽东宣告-五星红旗升起-《义勇军 进行曲》奏起-礼炮齐鸣-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三、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国内 意义
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 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国共产党
红色象征革命
各 行 各 业 革 命 人946——1949)


“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起点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 为起点的整个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 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 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 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 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 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
国际 意义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之际,是否全国领土已经 基本解放?
巩固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同步精品教学课件:第一课 工业革命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同步精品教学课件:第一课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瓦特制造 出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 "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 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后人为了纪念这 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 瓦特"(简称"瓦",符号W)。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700年 1840年
1740年 1850年
英国铁桥
1709年,亚伯拉罕•达比发明了用焦炭冶铁的方法。后来焦 炭冶铁技术不断改进,推动了冶铁业的发展。1779年塞文河上 建起一座完全用铸铁构建的桥梁,成为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的商品越来 越丰富;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 活观念。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第一课 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纵观世界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 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 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
——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含义
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 的一场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3.交通运输
蒸汽机还被应用于水上运 输……1807年富尔顿,使自己的“克 莱蒙托号”汽船在哈得孙河下水…… 其他发明者也以富尔顿为榜样。1833 年“皇家威廉号”汽船从新斯科舍行 驶到英国,五年后,“天狼星号”和 “大西方号”汽船分别以16天半和13 天半的时间朝相反方向越过大西洋, 行驶时间为最快的帆船所需的时间的 一半左右。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 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 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以及开国大典的盛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在 previous learning 中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这个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参与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3.准备好合作探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展示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部编人教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部编人教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外交新
(4)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❶标志着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 (1919-1949)
❷标志着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1840-1949)
❸标志着中国现现 代史的开端(1949-
至今)
思考:新中国成立的有利国际国内因素
国内:(1)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基本上被推翻 (2)全国人民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做了充分的准备 (4)人民革命军队的发展壮大,浴血奋战 (5)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6)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7)统一战线的促进
二、正式成立---开国大典
(3)盛大的阅兵式
三、正式成立---开国大典
(4)盛大的群众游行
3.意义
三、正式成立---开国大典
三、正式成立---开国大典
材料:“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 个转折点。”----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阿诺斯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两个“共和国”的比较
中华民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义革命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 等选为副主席 (3)定都北平,改名为北京; (4)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五星红旗为国旗, 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 (5)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英幸敌此战

雄福人上争

们,,溯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一课,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教材通过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成立仪式,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教材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和建设成就,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成立仪式等细节内容可能了解不深。

此外,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和建设成就可能存在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伟大成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成立仪式,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成立仪式和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成立仪式。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4.史料分析: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料,让学生分析史料中的信息,加深对新中国成立意义的理解。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与反思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与反思新人教版
1.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建立起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序和空间背景,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史料实证: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史料,独立思考,培养实证精神,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
3. 历史解释: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和历史意义,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4. 家国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电脑、白板、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用发布课程资料、作业和进行课堂讨论。
3. 信息化资源: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纪录片片段、音频资料等。
4. 教学手段: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问题驱动法、历史剧表演等。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过程和意义,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历史分析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历史知识的应用。
最后,在课后拓展应用环节,我布置了一些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完成。然而,我发现一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过于依赖网络资源,缺乏独立思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1. 板书设计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教版部编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教版部编
2、54门礼炮齐鸣28响分别有什么含 义?
各部队接受检阅
阅兵式共用了2个多小时,受阅 部队的人员总计有1.6万多名。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至此结束,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 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 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 主人。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 上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 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1、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
2、54门礼炮齐鸣28响分别有什么含 义?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 上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 曲》,54门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 登上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 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 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 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 2、30万军民齐集说明了什么? 3、宣布成立的领导人是谁?
1949年9月 北平
2.会议的主要内容
内容
1.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 席。 2.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 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 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3.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 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 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
碑是新中国成 立后首个国家 级公共艺术工 程,也是中国 历史上最大的 纪念碑。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浴血奋 斗,终于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新中国是怎样筹建起来? 首都、国歌、国旗是怎样确定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内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2.通过向学生播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作品或纪实片,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这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解放军进藏,有力地维护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国旗。

教师: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揭开了中国现代史崭新的篇章。

(二)合作探究: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史料研读: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就要离开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离开中共中央所在地。

临行前,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

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凝视车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教师:作为革命领袖,毛泽东以非凡的洞察力和战略远见充分估计到,在这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

所以他把进入北平城称作“进京赶考”。

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当做是“进京赶考”,是说明进京对共产党人来说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2.开国大典
3.西藏和平解放
1.第
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时间 1949年9月 2.地点 北平 3.参加人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解放军、个人民团体等 4.通过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5.新中国性质 6.新中国权利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7.政协职权 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用 起 临时宪法 的作用
• • • • •
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 1951年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 ▲西藏历史:7世纪中期,唐太宗将文成公主 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 发展,增进汉藏两族的友谊,8世纪初,唐将 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 家”;元朝时,元世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 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地 方行政区;清朝时,清政府确立了对西藏佛教 首领达赖、班禅册封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 结;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完成对西藏的民主 改革,设置西藏自治区。
▲为什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 国歌? 因为《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战争 时期起到激发人民的抗日热情的作 用;在和平年代能够提醒国人勿忘 国耻、居安思危,为建立富强、民 主、文明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学校每周一进行升旗仪式有何作 用? 可以教育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祖国,从小 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 业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 响”,“54门礼炮”“28响”分别 象征什么? “54门礼炮”象征当时参加开国大 典的54个民族或者五四运动;“28 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 的28年。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义: 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各族 人民实现大团结。(第1课)
• 8.政协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政协会议内容: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 央人民政府主席; 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4.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5.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6.采用公元纪年; 7.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 开国大典: •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 2.地点:北京天安门
• 3.国庆节:10月1日
4.开国大典历史意义: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 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 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 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 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1课) 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1949年9月21日、北平; 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 安门广场。 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1课)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P2《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是指1946-1949年,解 放战争以来;“三十年以来”是指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 立期间,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上 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内外敌 人”包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