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

人的生存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个体内环境等。小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学生必须尽快适应这些变化,才能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交往中。从入学前的生活和人际环境到入学后的学习环境和交往环境,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对学校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对学校环境中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以及对学校活动的适应。

(一)对学校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

初入小学的学生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对于入学前不同生活方式的适应。婴幼儿主要生活环境是家庭,交往的主要对象是父母和家庭成员。进入幼儿园后,儿童主要生活环境除了家庭还有幼儿园,交往的对象由家人扩大到老师和同伴。但总体上他们还是处在一种无忧无虑的情境下接受长者与同伴对自己的关爱,潜移默化地接受一些社会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到了小学阶段,其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小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容易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需要不断地在教师的指导下,才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他们不能顺利完成这个适应,就可能出现各种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对学校环境中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

角色意识的形成是社会角色适应的前提。儿童入学后通过学习和其他活动,逐步意识到上学的含义,教师和家长也会不断强化学生学习的意识,对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的行为给予奖励。由于角色期待的作用,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监督下逐渐接受作为学生这个角色的行为规范,如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同时,除了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小学生还要进行对学校情境中他人的角色认同。只有对各种角色适应,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交往,其中对教师的角色适应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幼儿园到小学,虽然教师的称谓没有改变,但教师的职责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讲授社会生活常识和社会行为规范;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不自觉到自觉接受教师的学习指导和其他方面的指导,认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并“信其道”,跟随其完成学习任务。

(三)对学校各种活动的适应

小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的最主要的活动是学习活动。除了学习活动,小学生还进行频繁的交往活动,在学习、游戏以及劳动中都会包含师生之间和同伴之间的交流。而在学习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学生的行为应该符合既定的规范,以保证学校情境中各种活动的顺利而有序地进行。因此,学校活动的适应,主要就是学生对学习的适应、行为规范的适应和人际交往的适应。

1.学习的适应

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主要的活动由游戏转为学习。与游戏活动相比,小学生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由于小学的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大不相同,小学的管理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也与幼儿园相差甚远,儿童进入小学后的首要任务是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与幼儿园的学习活动相比,小学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两多一少”的特点:“两多”指上课多,作业多;“一少”指玩的时间少。这对初入小学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个困难。由于上课多,课程丰富多彩的内容给小学生打开了通往各类知识的窗口,激发了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需要保持稳定的注意力是他们普遍遇到的困难之一。幼儿园阶段每天回到家,儿童可以自由玩耍,而上了小学由于要完成的作业多,儿童玩耍的时间大大减少,这必然会引起儿童心理上的不适应。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小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数学中的较复杂的计算题,语文中的词义辨析等。如果不及时排除学习中遇到的障碍,问题越积越多,学生就会产生挫折乃至厌烦的感受,从而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由于学习已成为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学习上的不适应必然影响其他活动的进行,其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大多又与学习适应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小学生学习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外在的学习结果之间的矛盾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心愿,他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希望自己的学习能一帆风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将来做有学问、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但是,在现实中不是每一个小学生都能顺利地进行学习活动。从客观上讲,学习成绩的排名总是有前有后,不可能人人都名列前茅,所以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的学习成绩常常不如人意;从主观上讲,有的学生尽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但他们幻想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不能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的学习活动。这样,势必造成他们对学习结果过高的期望与学习的实际结果之间的矛盾。学习中经常出现这种矛盾,小学生依靠自身的因素又解决不了矛盾,就会使小学生常常处于挫折之中,常常体验失败,甚至形成习得性无助,这是一种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破坏的作用。

(2)广泛的学习兴趣与稳定的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

学习兴趣是促使小学生自觉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动力。进入小学,由于接受各种科目的教学,儿童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小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不仅接受课内的学习,而且进行课外的学习;不仅喜欢文艺读物,而且喜欢科技读物,表现出对学习的广泛兴趣。然而,小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往往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学不精,学习兴趣广泛但缺乏中心兴趣。这样,学习兴趣的稳定性不足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的深度与学习效果。

(3)较强的求知欲与不恰当的学习策略之间的矛盾

小学生都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喜欢探求未知的、新奇的事物。但是,由于他们思维不够深刻,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懂得思考如何学习和怎样高效率地学习,不能科学地利用时间,不能运用恰当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有效地进行学习。具体表现在学习无计划性、学习无主动性、学习方法的机械性和缺乏科学用脑。许多小学生学习无计划,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心中无数,被动地应付考试和作业,缺乏主动的计划和安排。有些小学生还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缺乏主动性,不会听课,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抓不住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小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不能使所学的知识形成有序的框架系统;有些学生不善于科学用脑,不注意劳逸结合。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适应问题。

2.行为规范的适应

小学生进入小学,需要面对许多的规范,这些规范不同于家庭规范,带有强制的性质。例如,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表(课程表),不能旷课、迟到和早退;上课时,必须安静地坐着,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规范,保持学校和班级环境的清洁,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和学习用具,等等。对初入小学的学生来说,遵守这些规范,即使是在老师的监督下,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的自制力逐渐增强,特别是在老师的奖赏和同伴竞争的氛围中,小学生逐渐适应各种规章制度,表现出合乎规范的言行。但在小学阶段,都存在对行为规范适应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正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外在纪律对小学生的约束还没有完全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对规范本身还需要学习、理解和记忆,需要教师不断提醒,及时强化他们合乎规范的行为。小学生在行为规范的适应方面一般存在以下的问题。

(1)有热情但坚持性不足

刚入学的小学生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充满好奇,表示出很大的热情。在老师向他们提出这些规范要求时,小学生往往满怀信心地表示一定能遵守这些规范和要求,做一个好学生。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坚持性不足而不能将规范贯彻到底,有时候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例如,对于学校的不迟到、不早退的要求,最初小学生很有积极性,每天能够早早来到学校,放学后也是直接回家,不乱跑,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就往往不能坚持下去,有时早上不能按时起床而上课迟到,有时贪玩,放学途中改道去了别的地方玩,等等。

(2)有愿望但自我约束力不够

小学生进入小学,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遵守学校规范的愿望。但是,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够,对无需多少努力就能遵守的规范,他们往往能够遵守;而对于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才能遵守的规范,他们就容易违反。尤其是教师与家长监督不严的情况下,他们就不能自我约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