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摭谈
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阶段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作文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写作能力不足、主题创新性不高、表达方式单一等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对策,以期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学生写作能力不足学生写作能力不足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一方面,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由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往往导致写作能力不足。
学生的阅读量不足、思维能力不足等都是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的原因。
针对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倡多读书、多读好书,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文学作品、经典著作,加强对语言文字的了解和应用。
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训练题目,要求学生每周交一篇小作文,同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指导和激励,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主题创新性不高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往往存在着主题创新性不高的问题。
有些学生写作时往往陷入一成不变的模式,对于主题的设计和展开缺乏足够的原创性和想象力,导致作文内容显得平庸乏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讲解、课堂讨论、作文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学生对于主题的敏感度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作文题目,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三、表达方式单一另一个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是学生的表达方式单一。
在作文教学中,有些学生在表达意见和情感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导致作文内容单一、干瘪。
为了提升学生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文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潜能。
高中作文教学实践摭谈
高中作文教学实践摭谈面对急功近利的色彩愈加浓厚的高中语文教学,语文老师,你如何返璞归真、固本求源呢?面对忽视开掘生活之泉、偏重传授写作技巧的作文教学,你如何正确引导,并灌注人文精神呢?面对一群青春勃发的普通高中的学生,你如何帮助他们搭建自信的平台,让五彩的鸽子自由飞翔呢?我在思考,我在实践。
以美读为切入点,借“五个一”的阅读积累夯实基础。
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中学生应通过“美读”引入源头活水,增加知识储备。
本着实用、审美、育智的原则,我设计、实施了“五个一”的阅读积累方案,效果显著。
“五个一”即荟萃一组常用词、积累一组熟语、摘抄一组妙句、自学一首古诗词、完成一道小练笔。
前三项的积累,就获取的渠道而言,或解读文本时同步摘录,或课外阅读《语文报》、《写作导报》、《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时留意撷取;就采集的容量而言,五个保底,上不封顶,“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再说积累的具体要求,常用词,要准确注音、释义,熟语除了准确释义、明确运用对象与范围外,还要写出例句,妙句要求写上一句“点评”,并在以后的写作中有机地运用。
后两项的积累,以课外为主,自主学习与教师组织练笔相结合。
自学一首古诗词,要求由易到难,先简后繁,通常是先品味妙词,再理解美句,最后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技巧。
完成一道小练笔,主要包括仿句练习、压缩语段训练、扩句成段演练等。
每周一次30分钟小练笔,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五个一”的阅读积累,学生花5~6天完成后,教师抓紧查阅,评定甲+、甲、甲-、乙+等级后,迅速反馈,及时褒奖,以刺激学生的成就感。
一学年结束时,班上有近1/3的学生写了厚厚两大本,每次等级评定获甲+的超过30人,半数以上的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提高了语文成绩。
有人评价我实施的“五个一”是立体式的阅读积累,既培养能力,又结合应试,一石数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信的平台夯实了基础。
作文教学创新艺术摭谈
作文教学创新艺术摭谈写什么?怎样写?这是长期以来学生面临的两大难题,也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两大课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生活的观察不够,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不够,训练不得法等。
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当新学期开始,第一个任务就是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
并且要求其认真对待。
观察日记可随意写,写的字数越多越好。
不怕你写流水账就怕你不写。
目的性很强,就是让学生去观察生活。
这就是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的法宝。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在生活。
”就是说,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
生活中的美就是从平时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而得。
只有发现、捕捉到了美的闪光点,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鲁迅童年时代生活的再现。
又如:朱自清的《背影》、《春》、《荷塘月色》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在作文教学上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随笔。
写随笔,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找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去写,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生活的敏锐性。
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
这种做法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他们的作文内容随着观察范围的扩展而变得越来越丰富,可以写班级、校园的学习与风波,也可以写同学之间的欢乐与忧愁,甚至可以写社会见闻、明星名人、超级女声等等。
通过随笔练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也可以激发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
高中作文教学摭谈
高中作文教学摭谈高中学生的作文被称为“高考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地位和意义,不可掉以轻心。
多年来,我针对现在的高一学生大都害怕写作文,懒于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的实际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作文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形成了下面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作文教学首先要启发学生觉悟,培养真善美的感情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同样的道理,作文如做人,首先应当教学生学会做人,启发学生觉悟,培养真善美的感情,这才是“固根”和“浚源”。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论述了这其中的原理,作文教学“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问题,因为我们作文,无非想着原料是合理,是完好,才动手去做的。
而这原料是否合理与完好,倘若不经过考定,或竟是属于负面的也未可知,那就尽管在法度、技术上用工夫,也不过虚心耗力,并不能满足写作的初愿”。
叶老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
尤其是高一学生,更应重视启发觉悟、培养情感的教学。
怎样启发中学生的觉悟呢?“教”字宣示我们,先教“孝”,后教“文”。
大家只要查看一下孔老夫子教弟子的科目内容顺序就明白了。
所以,我尝试着把《弟子规》纳入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诵读,感受圣贤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博大精深之美;辅之以讲解,举了凡四训和范仲淹孝廉成大才等历史名人成长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道理。
为了滋养学生的孝敬之心,激发感恩之情,我还教学生朗诵《感恩词》,开展以“感恩”为话题的演讲活动和写“感悟忏悔”的心得体会,让孝悌仁爱的阳光永驻心房。
每日积一句古圣贤的名言,让“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善之家常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等圣贤教诲走进学生心里,熏染思想,陶冶感情,增长智慧,提高觉悟。
高中作文教学摭谈
高中作文教学摭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笔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
而要达此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
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
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也许有的教师会说,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
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
笔者认为: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
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如果我们再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
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
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
如高一开学的第一次作文,就是让同学们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父母,介绍自己的家族。
高二第一学期有两个单元的诗歌,一开始学习,笔者就布置每人写一首诗、写一篇评论。
世界杯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笔者就以足球为话题作文。
即使有时候是命题作文,总要给学生不止一个题目,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写什么内容。
作文教学摭谈
作文教学摭谈作文教学历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教师教不得法,学生学不得道,作文能力难以提高。
甚至一些学生将作文视为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每逢作文课,颇有大难临头之感,将作文视为完成“任务”和应付“分数”而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的“差事”。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高中考作文比分的增加,无疑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心态,激发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形成良好的写作心态。
巴金先生曾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事情要倾诉。
”可见作文是人们表情达意的一种需要,是人们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就像平时我们穿衣吃饭一样。
学生由于不会作文,难免有畏难情绪,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写,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
宋人谢枋曾说“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之高论笔端不窘矣。
”学生克服了作文的畏惧心理,敢于动手写作,教师再逐步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去粗取精,加工提炼,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学生一旦对作文有了稳定而浓厚的兴趣,就不会视作文如重负,而会以作文为乐,并乐此不疲。
命题要捕捉学生的情感火花。
学生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简单枯燥,较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
事实上,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尽管一些同学在考试作文时挤不出只言片语,然而在自己的日记里却文采飞扬。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
命题时,应该从学生的喜怒哀乐中捕捉情感的火花,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设积极的作文氛围,给学生一吐为快的感觉。
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友情或误会,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点点滴滴,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
试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试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应对,以期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
我们需要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教学内容方面,现行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分析和总结现有的优秀作品,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缺乏自己的想法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写作技巧,缺乏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无法有效地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导致写作成绩不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我们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写作指导能力。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引入一些实用性强、能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容,如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规划一些实际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定期指导和检查,帮助他们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需要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讨论、模仿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增加学生的实际写作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特点都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高中作文教学摭谈 (2)
高中作文教学摭谈作文,曾经顶戴过“一篇文章定终生”的桂冠,而今在高考中作文满分为60分。
多年来,上海高考自主命题,作文70分,2005年高考福建语文试题作文由60分升值为70分,雄居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
作文赋分之大在所有考题中实属首屈一指,作文真正成了考生在高考中的“利税大户”。
因此,语文老师要下工夫在一片充满生机的作文教改园地里耕耘。
一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是大多数考生最为发怵的难题了。
面对试卷中占“半壁江山”之重的作文,更显得手足无措,力不从心想,面对变幻莫测的命题,要在特定的考场中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写出一篇千字文,别看试卷上那千字的作文,的确是对一个考生思想、知识、能力的综合考察。
没有平时训练有素的过硬本领,作文难以赢得评卷老师的赞许,也无法获得高分。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考场作文的优劣,大体决定着考生的成败。
正因为如此,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老师下力探索的一个主要课题。
多年来语文老师及专家学者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出版了数以万计的著述。
诸如讲写作知识的书,作文辅导书,竞赛作文选,习作点评集,林林总总,异彩纷呈,目不暇接。
但我们在披览群书时,一方面感到获益匪浅;另一方面,也发现有的著述,或因徒有高深的理论阐释,但缺少生动的实例而显得艰深、空洞,或因仅有零星的实践记载,但缺少理论的色彩而流于肤浅、浮沉。
总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真正理解弄清作文教学的真谛,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在教学中用心去体验,去实践,去总结。
作文教学需要语文老师较高的专业素质。
倘若自身作文水准不够,写作无法,教授学生,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误人子弟了。
为此,教师必须刻苦自励,不断的读书、思考、写作,“下水作文”。
叶圣陶指出,“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
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本文旨在探讨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然而,当前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着许多困境,如学生写作能力差、教师教学方法单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影响了高中作文教学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写作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写作过程的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解决。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领。
学生需要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只有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写小作文、参加作文比赛等方式进行自我训练,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名著、时事、深入思考等方式,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写作水平。
家长需要孩子的写作教育,给予支持和鼓励。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陪伴者,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孩子的写作教育,鼓励孩子多写、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写作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支持。
本文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这些对策均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以帮助高中作文教学走出困境,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写作训练和孩子的写作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高中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探究并提出对策。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的问题。
一些老师过于关注学生的书面表达格式,忽略了作文内容的质量。
在评分方面,也过于注重字数和格式要求,而不是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对此,我们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作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传统的作文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际操作的训练。
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下降。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增加实际作文的机会,如校报投稿、写信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同,但教师往往采用一种标准化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一些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指导。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缺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主要以分数为标准,导致了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不高,只注重得分而忽略了作文能力的提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交流评价、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更加关注作文过程中的思考和改进,而不是单纯追求结果。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实践操作、个性化教学和多样化评价方式等对策,可以有效提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
摭谈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摭谈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作文教学中尤其应当引起重视。
本文根据当前高中生的作文现状,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拓宽知识视野,奠定创新基础创造力的产生需要信息量的积累。
一个人的生活视野越广,知识储备越多,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
作文亦如此。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对现在的学生来说,真正缺少的并不是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审美观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体验。
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在于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
一方面,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博览群书,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平时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由老师或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时文、美文、时事,并不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报纸,要求读有所选、读有所得,并对一些重大事件进行深入思考;此外,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由观看或者精选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社会意义的节目指定学生观看,看完节目后组织学生撰写收视评论,表达对节目的看法、体会或收获。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随看、随听、随想、随记的习惯,日后作文时也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一改往日内容空洞无物,虚假造作的老毛病。
二、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1.作文命题方式多样化。
命题要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
作文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富有创造性,要注意做到符合学生的生活、思想和认知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展现个性,抒发情感,放飞想象,感悟生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训练。
同时也可让学生参与到命题中来,如出一组有内在联系的题,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或请学生依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将作文命题补充完整再作文。
学生如能突破常规思维束缚,自由、快乐地作文,作文中独特的创新见解必将也跃然纸上。
2.作文形式也力求多样化。
心理学认为:“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新教材作文教学摭谈
新教材作文教学摭谈《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方面的修订,一是提法的转变,把中高班级的“作文”改称为“习作”,旨在进一步明确学校作文的性质是练笔,即“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二是由淡化文体的要求,《新课程标准》高班级作文的提法是“能写简洁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和常用的应用文等。
”在表达上没有明确提出“有中心”的要求,条理方面由“有条理”降低为“有肯定的条理”。
这样做,旨在削减同学在作文上的压力,能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真实地写出来。
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依据“新标准“进行高班级的作文教学的几点思索:一、培育阅读积累语言的习惯大量的阅读和扩大语言积累在提高同学语言力量方面的作用,在语文教改试验中已有定论,它是提高同学写作力量有效的途径。
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量和背诵量作了详细的规定:课外阅读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
我认为,在激发同学阅读爱好的同时,尤其重要的是应配备充分的课外阅读书籍报刊,要跟上指导检查。
要搞好“班级图书角”这个博览天地,对于农村学校生来说,手头拥有课外书籍与要求甚远,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想尽一切方法,配备充分的图书。
如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优秀少儿读物,其它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也应占肯定的比例。
其次,培育同学在阅读中积累的习惯。
比如采纳摘录、剪报或运用电脑等方式收集、积累信息资料,养成准时记录、写出感受的好习惯。
再者,肯定要定期的指导检查,定时进行读书心得沟通,这样才能落到实处,避开流于形式。
二、激发同学喜爱生活的情感记实作文的源泉来自于生活。
因此,应激发同学喜爱生活的情感,调动同学观看、实践、练笔的乐观性,引导同学从日常生活中掘流。
首先,引导同学观看身边的人、事、物,观看自然与社会。
在农村从事学校教育的老师,要因地制宜,引导同学走进农村生活,了解农村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去目睹春耕秋收的场景,去体会“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含义,从而使同学幼小的心灵萌生自然真实、朴实美妙的情感。
高中个性化作文写作教学摭谈
高中个性化作文写作教学摭谈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充满着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从而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
对此,《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其具体的阐述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对个性化写作的阐述,涉及了三个层次的问题,或者说是从三个维度提出了个性化写作的目标要求:一是从个性出发写作,强调写作教学回归生活,关注自我;二是形成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准确而完美地呈现生活;三是为了个性发展而写作。
通过写作改善自己的生活,促进个性的成长与生活的完善。
基于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以“展现个性、创造性”为主导。
这是现代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优化作文心态的需要。
教学中,学生作文的乐趣从何而来?来源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和个性的舒展。
如果作文教学摒弃了创造,远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那还有何乐之有?由此引发出的学生对作文的厌烦和惧怕心理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构建学生个性化写作教学体系呢?一、打破统一刻板的教学步骤,寻求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方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置于同一个起点,同一个模式中进行教学。
由此使得天南地北的学生在对同一问题和事物的认识、表述几乎保持着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惊人相似。
作文本里流动的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既无新颖超拔之意,更不用说有什么深刻和犀利了。
本来,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鲜活的,可作文里他们都显得老气横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差异。
如何从思维层面教作文——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摭谈
如何从思维层面教作文——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摭谈摘要:现代基础教育与传统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偏向于高效的教学效率,而现代基础教育则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之下,教师就不能仅仅专注于对书本知识内容的讲解,而是要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并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化的知识系统结构,尤其是在高三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更是强调对于课外素材的积累和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而如何在高三语文作文教学中从思维层面提升教学质量就成为了当下最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也将就这一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思维模式;高三语文;作文教学引言:传统的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流程和现代教学相比流程较为简单,第一为作文主题的选定和讲解,第二为学生构思和写作,第三为教师评价和学生修改,虽然这种教学模式简单直接,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写作主题有更深层次可以进行挖掘时明显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无疑会导致写作立意的肤浅化,因此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之下,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流程,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从思维层面对学生进行启发,锻炼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
一、当前高三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缺陷分析作为与学生母语关联最为紧密的学科,语文在所有学科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的锻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在传统的高三语文教学中,出于对考试成绩和紧张的课时安排考虑,大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流程都较为简单,完成对作文习作主题的指定之后便要求学生开始写作,不会留给学生过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极为有限,一方面紧张的课时安排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课业压力,而作文写作不仅仅需要学生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尤其是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一个观点的提出需要强有力的案例进行支撑才能有说服感,而学生若是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和知识拓展,在写作过程中自然缺乏灵感,无从下笔。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摭谈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摭谈
关键词:写作教学;学生思维;语文教材;课外阅读
写作是信息的输出,是文明社会语言能力重要表现之一。
高中语文对写作考察也给予了比较高的分值,但是当前高中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与语文教师沿袭传统的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不无关系。
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一,我们要让学生有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二,以教材为切入指导写作技法,第三,要让学生善于观察和积累素材。
鉴于此,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进行写作教学。
一、设置发散话题,激发写作欲望
兴趣是人们处理事务的驱动发条,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单纯的写作训练显得枯燥乏味,就会导致学生思想开小差,应付差事。
因此, 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倾向和生活经验设定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有表达欲望的活泼话题,来牵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作文,提高写作效率。
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即兴选取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大家写读后感,或者让大家写时况评论,还有让大家根据身边发生的一些趣味小事,设置话题,这样更贴近生活,学生的写作激情被充分激活了。
女口,训练写议论文时,笔者先让学生根据“大坝给长江带来的利弊”来进行口头讨论。
写作时可能大家觉得困难,但是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大家比较踊跃,于是乎学生见仁见智,滔滔不绝,最后让学生对刚才的观点进行整合,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
高中新材料作文写作技巧摭谈
高中新材料作文写作技巧摭谈朱丹新材料作文对高中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新材料作文通常会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然后就给出的材料进行合理创作。
这种新材料作文不再拘泥于传统命题式作文的局限,摆脱了传统命题形式对思维的束缚,激发了高中生创作的潜力,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是,新材料作文对于高中生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怎样从已有材料中寻找出最恰当的、最适合自己作文风格的选题、立意点,怎样更好地架构文章,就成为其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笔者从实际教学中摸索出几点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以供参考。
一、寻找材料主旨,决定写作的切入点新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似简单,其实都蕴含着特定的主旨或者寓意,如,赞扬善心、弘扬正义、传播亲情,或者是针砭时弊、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反思与批判等。
这就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认真的推敲、慎重的思考后,挖掘出材料所蕴含的主旨或着寓意。
此处用一段材料进行举例说明: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上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野草丛中。
学生在通读上述材料后,就需要寻找写作的方向即文章的切入点,寻找可进行创作的思想“支点”——主旨或者立意。
那么,学生在读了这篇材料以后,可以从蜗牛的结局得出两种思想主题:一方面会认为这个材料说明了蜗牛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另一方面会认为材料说明了蜗牛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实际上都是这篇材料的寓意和主旨,都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主题。
那么,是从“蜗牛好高骛远”为切入点,还是以“蜗牛不肯脚踏实地”为切入点进行创作呢?学生们有时候会为此犯难,总是以为作文和数学题目一样,只有唯一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教学摭谈
摘要:写作教学历来话题很多,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写作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素材,培养创新求异能力和发散思维等方面谈一孔之见。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求异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
新的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满意的作文,获取较高的分值,历来是语文老师和莘莘学子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作文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收集素材,大量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作信息浩如烟海,无可限量。
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阶级、道德、民俗观念、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
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
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
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
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①爱国主义;②远大理想;
③传统美德;④奉献精神;⑤弘扬正气;⑥见义勇为;⑦艰苦奋斗;
⑧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⑨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社会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公平、正义、诚信、竞争、和谐等等。
这些题材可指导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加工归纳并指导应用。
二、培养能力,求异发散
发散型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
因此,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乃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主要手段。
怎样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呢?一是运用多向思维,开拓学生思路。
拿到一个作文题,学生往往囿于习惯思维,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即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那个方面,以致落入窠臼,步人后尘。
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立论,深入发掘题目的含义,从而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
二是运用逆向思维,
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即打破传统的思维程序,把问题作反向思考。
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常常会翻出新意,收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三是运用侧向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避开众人注目的正面,从一般人不注意的侧面进行思考,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
事实上有多很俗话、成语、格言等,往往只强调约定俗成思维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从而写出既异想天开,又合乎情理的文章,如“开卷未必有益”、“多多亦善”、“在其位谋其政”、“欲速则不达”、“知足常乐”、“好酒也怕巷子深”、“班门弄斧”、“毛遂自荐”、“物极必反”、“大器晚成”等。
总之,我们要尽可能多的挖掘能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慎思、明辩的前提下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培养学生辩证求异的能力。
三、创新方法,别出心裁
在作文教学中贯穿三种创新方法,大胆创新,标新立异,闯出一条成功之路。
一是抓住契机创新。
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一首歌词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
我国当代作家何大霖曾打了一个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
”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拨弄”、引导,为学生作文提供契机。
二是逆转创新。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
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例如写作中的欲扬先抑,设置悬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等。
鲁迅,美国的欧·亨
利等都是逆转手法的高手。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三是巧合创新。
这里的“巧”主要指碰巧、凑巧、巧遇、巧合。
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确实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出奇出新。
南京师何永康教授在作高考作文考前指导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亏他想得出来”。
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精短小说,对我们写作记叙文一定大有裨益。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并合理地创设“巧合”。
总之,培养灵感,诱发灵感,捕捉灵感,是直觉思维训练的三部曲,唱好这三部曲,必将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马克思曾说过:“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
”高考也在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迫切呼唤,国家发展对教育的强烈要求。
从这一点说,培养创新思维,其意义就远非开拓写作思路、激发写作兴趣的问题了。
鉴于此,我们语文老师就更需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去开掘学生的创造灵感,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
不断积累,勇于创新,大胆想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为社会培养大批急需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