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长春三模】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合集下载

2014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4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长春三模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9分)1.【参考答案】A【解析】张冠李戴,扩大范围。

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的途径是“立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

2.【参考答案】B【解析】“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而非“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3.【参考答案】B【解析】A项信息嫁接错误;C项季羡林是以三个和谐来解释“天人合一”,后半句推断过于绝对;D项原文说“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的遮蔽……就可大有作为。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36分)(一)(19分)4.(3分)【参考答案】B【解析】谕:告诉,说明。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5.(3分)【参考答案】C【解析】①表现郑侠感念王安石知遇之恩。

⑤是皇帝的命令。

⑥神宗对郑侠的评价。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6.(3分)【参考答案】D【解析】“编管汀州”是因为郑侠“谤讪”,即诽谤罪。

因“党与”(朋党)罪流放英州。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7.(10分)【参考答案】(1)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

(2)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解析】(1)“奏”“数四”“袖”各1分,总体2分;(2)“无”“从学”“迁”各1分,总体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二)(11分)8.(6分)【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分)“春堤杨柳发”触景生情,(1分)交代了春天这一时间背景,“杨柳”勾起了诗人对昔日离别情景的回忆,“发”字有绵延生长之感,(或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2分)增添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201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201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201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吉林省长春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会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大师巨擘,往往一门数杰.诸如汉魏三曹、西晋三张、宋代三苏、明代三袁……这样的佳话,不胜枚举.如此独特的中国式文化现象,与一门特殊的学问——“家学”的关系密不可分.钱穆先生认为,一个家族对于后世子孙的期冀无外乎“一则希望其能具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此两种希望,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其前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先秦时期,记载学术、文化的简牍十分珍贵,朝廷藏之秘府,遣职官专守,文化被垄断,因而有“学在官府”之说;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确立,逐渐出现了父死子继、子承父业的情形.于是,掌握文化知识的为官者,业有专守,不传他人,只传弟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诸如儒、道、法、医等不同学派,各家后人、弟子视其学术为衣钵,历代传承,这是早期家学形成的另一重要途径.至魏晋南北朝,家学从内容和规模上都有了突破.此前,两汉家学受独尊儒术的影响,内容多以经学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文化政策变得宽松,儒家不再独大,史学、医学、文学、书法、绘画、玄学、天文历法、科技等,都成为世族家学的内容.在选官制度方面,魏晋南北朝一改两汉注重考察品行的“察举制”,采用“九品中正制”,品评人物,择优入仕,把“家世”与品行才能同时列为考察对象.至此,学业与门庭形成了相因相成的关系,要想力保门第不衰,唯有“籍家门人才济济,簪缨相继,同族引援”.由此,家学的传承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家学的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较早开展“开蒙教育”的条件,尤其世家子弟往往三四岁便开始接触史书典籍.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回忆童年生活时说,自己从四岁开始,就要每天在父母面前背诵儒家经典、唐诗宋词.与官学相比,家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亲师合一,倾囊相授.同辈之间的切磋探讨也是保障家学昌盛的法宝之一.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丹青以石竹闻名,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勤奋,他与表兄文同在创作过程中的互相借鉴探讨也功不可没.不仅是学识技艺的传授,家学中道德品行的培养也历来受重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叔叔王廙曾为爱侄绘制了一幅《孔子十弟子图》,并在《平南论画》中解释说,自己亲自画画、题字,意在激励王羲之,希望他明白“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学画可以知师弟子行己之道”,不要单单着意技法,更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家学正是通过这种以上感下,前后相继,左右相渗,彼此研习的传统,在乱世之中,存续了学术文化,又在官学之外,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为文化传承打下了基础.98岁高龄的钱学森曾反复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回答莫衷一是,但纵观中国的家学传统,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摘编自《中华遗产》)2013年第12期)1.下列对“家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学与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种中国式文化现象——凡是大师巨擘,往往一门数杰——的关系密不可分.B.钱穆先生认为,家学是家教的内容之一,是一个家族希望后世子孙能具备经籍文史学业的修养.C.家学的形成有一些途径,其中包括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后人、弟子视其学术为衣钵,历代传承.D.作为一门特殊的学问,家学能为子弟们提供较早开展“开蒙教育”的条件,这也是家学的一个优势.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朝廷垄断了文化,有“学在官府”之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早期家学形成的源头.B.两汉时期的家学受独尊儒术的影响,没有从内容和规模上有所突破,这与当时的文化政策不够宽松有关.C.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选官,也使家学的传承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下得到了极大发展.D.宋代三苏、明代三袁等佳话不胜枚举,体现了家学的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亲师合一、倾囊相授的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带来的学业与门庭相因相成的结果,促使当时“家门人才济济,簪缨相继,同族引援”.B.苏轼的丹青以石竹闻名,除了他的天赋和勤奋,还得益于同辈之间切磋探讨这一保障家学昌盛的法宝.C.王廙绘制《孔子十弟子图》来激励王羲之,表明家学中不仅重视传授学识技艺,也重视道德品行的培养.D.钱学森晚年提出“钱学森之问”或许与他四岁开始就受家学影响有关,这表明家学传承的结果优于学校教育.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也.钦宗即位,拜少宰.金人犯京师,朝廷议割三镇,俾邦昌为质于金以求成.邦昌力主和议,不意身自为质,及行,乃要钦宗署御批无变割地议,不许.明年春,金营文书来,令推异姓堪为人主者从军前备礼册命.留守孙傅等表请立赵氏.金人怒,劫傅等召百官杂议,众莫敢出声,相视久之,乃曰:“今日当勉强应命,举在军前者一人.”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书“张邦昌”三字示之,遂定议.王时雍时为留守,再集百官诣秘书省,至即闭省门,以兵环之,谕众以立邦昌,众意唯唯.邦昌始欲引决,或曰:“相公不前死城外,今欲涂炭一城耶?”邦昌北向拜舞受册,即伪位,僭号大楚.时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东面拱立.是日,风霾,日晕无光.百官惨沮,邦昌亦变色.见百官称“予”,手诏曰“手书”.独时雍每言事邦昌前,辄称“臣启陛下”,邦昌斥之.金人将退师,邦昌诣金营祖别,起居悉如常仪,士庶观者无不感怆.金师既还,邦昌降手书赦天下.吕好问谓邦昌曰:“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复有今日乎?康王居外久,众所归心,曷不推戴之?”邦昌从之,乃遣蒋师愈赍书于康王自陈:“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王询师愈等,具知所由,乃报书邦昌.书既下,中外大说.王即皇帝位,相李纲.纲上书极论:“国破而资之以为利,君辱而攘之以为荣.建邦四十余日,逮金人之既退,方降赦以收恩.是宜肆诸市朝,以为乱臣贼子之戒.”又力言:“邦昌已僭逆,岂可留之朝廷,使道路目为故天子哉?”高宗乃诏数邦昌罪,赐死潭州.(删节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俾邦昌为质于金以求成质:人质.B.乃要钦宗署御批无变割地议要:请求.C.国破而资之以为利资:借助.D.是宜肆诸市朝肆:陈列.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邦昌“僭逆”的一组是(3分)①不意身自为质②邦昌但东面拱立③谕众以立邦昌④见百官称“予”⑤邦昌降手书赦天下⑥使道路目为故天子哉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人要求推举张邦昌为新君主时,百官想法不同.留守孙傅等人想立姓赵的人,其他人则想从战场上举荐一人敷衍了事.B.张邦昌即伪位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一开始他还想以死抗争,但后来在别人劝说下为了保全一城人的性命而被迫服从即位.C.金人退兵时,张邦昌做出了令很多人感慨悲伤的事情.他到金人营中举行了祭祀路神的送别仪式,还按照天子礼仪行事.D.李纲的进言对宋高宗处死张邦昌起了重要p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8.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5分)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大猩猩刘心武街角新开了个精品店,敞开的门面里花花绿绿,银光闪闪.风吹过,挂在柜台上的风铃发出阵阵叮咚的响声.其实那店里卖的东西也并非都那么精.比如,就有一只比五岁的儿童还粗壮的玩具大猩猩,被当做商店的招幌,天天挂在外面.那大猩猩用褐色的粗呢料缝制,眼睛鼻子嘴巴脚爪镶着些黑色的人造革,造型略微夸张而颇滑稽. 奶奶总带着妮妮路过那个精品店,妮妮的眼睛总往店里头看,奶奶却总没带她进那店里去过.妮妮四岁多了.妮妮懂事,妮妮知道自己为什么进不成托儿所而只好到奶奶这儿来跟奶奶过.妮妮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办事员,所以爸爸妈妈工资少而没法子赞助托儿所一匹摇马,所以爸爸妈妈就把她送到奶奶这儿来了.奶奶其实比幼儿园的阿姨还会讲故事,还能教妮妮用碎布头纸盒子塑料瓶自己制作好多玩具.妮妮相信奶奶的话,那家精品店不是小孩子和老头儿老太太买东西的地方.可是路过那家精品店时妮妮总望着那只大猩猩.回到家她就要奶奶给她讲大猩猩的故事.奶奶就编了好多故事讲给她听:包饺子的时候就讲大猩猩贪吃饺子肚子痛住医院的故事;哄妮妮睡觉的时候就讲大猩猩贪玩不睡觉结果掉进井里的故事……末了妮妮总问:“大猩猩不疼吗?”奶奶就总说大猩猩不贪吃不贪玩不会疼.可妮妮在表情上总不大相信.有一天奶奶突然宣布:“妮妮,奶奶能给你买玩具了,你想买个什么呢?”原来奶奶的退休金每月增加了五块,而且补发了半年的,所以那个月就多出了三十五块来,奶奶愿意都用来给妮妮买玩具.本来是到百货公司去买,可是路过那个街角时,妮妮像粘在了那儿,拎扯不动了.奶奶想了想,就带她去那店里了.店里有位描眉的小姐,她见奶奶牵着妮妮进来了,忙满脸堆笑地招呼:“买点好玩儿的吗?我们这儿有好多的玩偶哩!有刚进的蓝精灵,还有椰菜娃娃……”奶奶就问妮妮:“你喜欢哪一样呢?”妮妮望望蓝精灵,望望椰菜娃娃,望望沙皮狗和绿鳄鱼,最后却不再在店里望,而是跑到店门外,望着那个大猩猩.描眉的小姐笑吟吟地跟着妮妮和奶奶,对奶奶说“原来小妹妹喜欢这个大猩猩,这大猩猩反正也挂旧了,我就贱卖了吧──原价二百,我一百二就卖……买吗?买我就把它放下来……”妮妮不等奶奶表态便跳着脚拍手嚷:“放下来放下来!快点儿放下来!”奶奶慌了:“别呀别呀……”奶奶兜里只有四十块钱,只打算花三十五块钱买玩具,一百二!奶奶想也不敢想!奶奶牵着妮妮硬把她往回家的路上拉.妮妮不甘心,还拼命扭回头去望那大猩猩.描眉小姐站在大猩猩身旁撇嘴.妮妮大哭.奶奶急了,绷着脸问:“那大猩猩有什么好?那么贵!你干吗非要那大猩猩?”妮妮抽抽噎噎地说,说得好认真,说得好吃力.奶奶忽然听明白了.妮妮是说,那大猩猩的两只胳膊,总那么给捆起来,吊着,大猩猩一定很疼很疼,大猩猩哪天才能不吊着,给放下来呢?咱们买下它,让它跟咱们回家吧!奶奶听明白了以后,就蹲下来,一把搂住了妮妮,搂得紧紧的,用自己起皱的脸,紧贴着妮妮湿漉漉的小脸蛋.奶奶带妮妮回到家,用大钥匙打开柜子,用小钥匙打开柜里抽屉,用双手取出个旧的手提包,打开它,从里头取出个手绢包,打开手绢包,从里面数出了好多张大票子……然后奶奶又带着妮妮到了那街角的精品店,用一百二十块钱买下了那个大猩猩,妮妮简直抱不住它,说实在的奶奶抱着也吃力.奶奶对收了钱还在吃惊的描眉小姐说:“以后,任凭什么样的玩偶,只要是模仿动物的,你就别再把它们捆着吊着,别让它们痛苦!描眉小姐开始有点莫名其妙,心想我要不捆着吊着那大猩猩你还舍不得买它哩!可当那一老一小互相帮助着抱走大猩猩以后,她一边抠着指甲上的蔻丹,一边也浮出个淡淡的念头:是呀,捆着吊着,究竟不好看,怎么以前就没感觉出来呢?(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一个精品店,突出了它的“有色”和“有声”,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环境.B.妮妮听奶奶讲大猩猩故事后总要问“大猩猩不疼吗”,又“总不大相信”奶奶的回答,这突出了四岁多的妮妮年幼任性的性格特征.C.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虽然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波澜起伏,但读者却在轻松平静的故事里感受着内心的沉重和不平静.D.补叙妮妮的爸爸妈妈的生活状况,既使妞妞“只好到奶奶这儿来”的情节真实可信,也令人对低收入人群困窘的生活现状心生感慨.E.小说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肯定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灵要纯净善良的意义,使小说主题具有了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并发人深思.(2)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6分)(3)文中多次写到玩偶“大猩猩”,有哪些作用?(6分)(4)为什么小说中“描眉的小姐”这一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留给读者的印象却很深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思乡,为什么不回家?雷蕾1990年,世纪老人张学良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庆祝90华诞时,特意要求听马思聪创作的《思乡曲》.深沉优美的旋律响起时,张学良潸然低首,哽咽无语.马思聪1912年出生于广东海丰,11岁时去法国,1928年入巴黎音乐院学习小提琴,他是考入巴黎音乐院的第一个东方人.学成归国后不久,与王慕理结为夫妇,从此,马思聪演奏小提琴时,王幕理总是他的钢琴伴奏.抗日战争爆发后,受革命新兴音乐运动的影响,马思聪立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发表文章,激励人民起来抗日救国;他也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还发表题为《我怎样作抗战歌》的文章,鼓励更多的人创作抗战歌曲.在敌人的炸弹声中,他创作了《思乡曲》.曲子取材于曲调质朴而优美的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早先北方的土城墙都很窄,在上面跑马只能向前,寓意无法回故乡.后来,马思聪又给《思乡曲》填上新词,歌词和着舒缓延绵的旋律,如泣如诉,仿佛游子的无尽乡愁.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马思聪到重庆参加了励志社乐队.那时,他虽然已是著名音乐家,仍然身体力行,携带妻儿,不辞辛劳地辗转于各地进行演出活动,还亲自在电台上广播、教唱抗战歌曲,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日寇的侵略.北平和平解放后,马思聪应邀到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并作为文化界代表参加了政协第一次会议.此时的马思聪意气风发,参加了大量的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马思聪接受任命,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他为新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做出了重要贡献.马思聪的儿子马如龙回忆,父亲在国内“最快乐的日子”是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那时,父亲被人们称为‘老周(周恩来)的宠儿’,事业上风生水起,音乐创作达到一个高峰.”“文化大革命”中,马思聪由于受到严重迫害而含冤流亡国外,并被定为“叛国投敌分子”.此后,马思聪在美国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20年,但他身在美国,心系祖国.他曾说:“国家不是房子,房子住旧了,住腻了,可以调一间,而祖国只有一个.”他拒绝申请政治避难,不去领难民救济金,靠创作和演出来维持生活.他在与好友的见面和通讯中,多次表达自己对祖国、友人和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的关心.他在美国时的音乐创作,几乎全是中国题材.他晚年花费大量精力创作的歌剧《热碧亚》,也以少数民族的生活为题材.直到去世前一年,他还给中国音乐家协会负责人写信说:“我们都已步入晚年,在个人来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写完几个作品,也算是我为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上所尽的一点微力.”马思聪曾几次想回祖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至死未再踏上祖国的土地.《思乡曲》结尾的追问——“孩子,你为什么不回家?”亦是马思聪一生最难解的情怀.1987年5月20日,马思聪辞世.他的夫人在他书桌上发现了一篇未完成的音乐遗作,题为“思乡”.(有删改)相关链接①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的工作环境.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指“文化大革命”)所发生的悲剧比较起来,完全是微不足道的.(马思聪《我为什么离开中国》)②《思乡曲》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深沉优美的旋律表达了一种浓郁的思乡情绪;第二部分变奏,展开,以激情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第三部分用更加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一种绵延不绝的怅惘.(新浪博客)③他保持了他独特的性格,除了他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外,他还有最纯洁的最天真的最美的音乐的个性.(徐迟《祭马思聪文》)④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叶浅予《为马思聪饶舌》)(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思乡曲》催人泪下,这是因为曲子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所表达的内容,体现了抗战时期人们对故乡深沉的怀恋之情.B.北平的和平解放,给马思聪带来了参加大量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的机会,这让他意气风发地为新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做贡献.C.新中国建国之初,在周恩来的信任下,马思聪的音乐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也是他在国内“最快乐的日子”.D.马思聪认为,“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发生的悲剧远远超过了自己遭受的一切不幸,而这就是自己“为什么不回家”的根本原因.E.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撷取了马思聪人生的若干片段,记述了他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事迹,表现了一位音乐大师的伟大人格.(2)写张学良听《思乡曲》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马思聪是一个怎样的音乐艺术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4)为什么说“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选秀男歌星因涉嫌吸毒被捕的消息得到了官方确认,圈内好友和歌迷们无不对该歌星这种别出机杼的行为表示震惊.B.“虚拟信用卡”被叫停,业内人士一时飞短流长,各持己见,但我们不妨认为这只是货币政策管理部门对外部威胁的反应.C.国产电影中使用方言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符合电影的真实再现原则,但就怕有些演员蹩脚的方言不能添彩,反而弄巧成拙.D.留学在外的中国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一个现象:他们浪费了可以创造成功未来的机会,但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让人瞠乎其后.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两位短道速滑女选手的实力悬殊不是特别大,在竞技体育水平相当高的现代赛场上,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B.吉林红石林业局植树模范赵希海入围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他是唯一全省入选的敬业奉献类候选人.C.细心的记者发现,会场上没有摆设鲜花、绿植,会场中间的会议桌没有铺台布,一边五把红色靠背的椅子已经摆放好.D.马航MH370客机的发动机检测系统由发动机制造商劳斯莱斯公司提供,定时向地面控制中心发送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数据.()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粉墨登场踱到前台,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该说的,;该演的,.不知过了多久,满心疲惫回到后台,有知饥知渴的朋友在:,,,这比前台什么样的满堂彩都要受用!①淋漓精致②五音不乱③字正腔圆④等一个时辰⑤接一声辛苦⑥递一杯温茶A.③①②⑤④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②①③⑥⑤④D.②③①④⑥⑤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17.“藏头诗”是古代谐趣诗的一种,如:“三结义后纷战酣,顾盼天下访大贤.茅舍频趋精诚至,庐内孔明始出山.”每句首字相连为“三顾茅庐”.后又衍生出藏头联的对联形式.请从下面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拟写一副每句7个字的藏头联.不考虑平仄.(5分)①春秋②动静③起止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英国和法国曾同时各派出一支船队驶向刚刚被探险家发现的“新大陆”澳大利亚.航海技术较先进的法国人首先到达今天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港,并将它命名为“拿破仑领地”.但他们突然发现并全体出动去抓一种珍奇蝴蝶.此时,英国人也来到这里.他们只在岸边看到了法国人的船却没有在陆地上看到法国人的影踪或其占领标志.于是他们立即行动,在这两块陆地上插上了大英帝国的占领标志.当法国人带着蝴蝶标本归来,“拿破仑领地”已不复存在,英国人以胜利者的姿态向他们介绍了英国的“维多利亚”领地.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吉大附中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偷换概念,是“希望的表现”,而非“希望本身”.2.A说法无中生有.3.D说法绝对,原文是“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4.D肆:处死刑后陈尸于市.5.C①属于无奈,而非僭逆;③不属于张邦昌行事;⑥是李纲向宋高宗赵构讲明张邦昌僭逆的危害.6.A“金人要求推举张邦昌为新君主”与文意不符.7.(1)人心归向你,是因为被金人的威势胁迫,金人已经离开了,还能(应该)再有今天的样子吗?(采分点:“人情”1分,“劫”1分,“于”表被动1分,句意2分)(2)尽力顺从金人推举拥护的原因,是想要暂且适应一时来解除国难,岂敢有其他呢?(采分点:“所以”1分,“权宜”1分,“纾”1分,句意2分) 8.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格,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答出“侧面表现”,给1分;答出“拟人”并作解释,给1分;答出“渲染”,给1分;答出“铺垫”,给2分)。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数学文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数学文 Word版含答案

数学试题(文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第Ⅱ卷22题—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复数z 满足(1i)2i z +=,则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设集合}421{,,=A ,集合},,|{A b A a b a x x B ∈∈+==,则集合B 中有___个元素 A .4B .5C .6D . 73.下列函数中,在(0,)+∞上单调递减,并且是偶函数的是A .2y x = B .3y x =- C .lg ||y x =- D .2xy = 4.观察下面频率等高条形图,其中两个分类变量x y ,之间关系最强的是A .B .C .D . 5.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该算法的功能是A .计算012(12)(22)(32)++++++…(12)nn +++的值 B .计算123(12)(22)(32)++++++…(2)nn ++的值 C .计算(123+++…)n +012(222++++ (1)2)n -+的值D .计算[123+++…(1)]n +-012(222++++…2)n+的值6.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0,0)a b >>的焦距为2c ,焦点到双曲线C 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c,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 .2BCD7.△ABC 各角的对应边分别为c b a ,,,满足b c a c a b +++1,则角A 的范围是第5题图≥A .(0,]3πB .(0,]6πC .[,)3ππD .[,)6ππ8.函数)2|)(|2sin()(πϕϕ<+=x x f 的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后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f x 在[0,]2π上的最小值为A.B .12-C .12D9.已知实数,x y 满足:210210x y x x y -+ ⎧⎪<⎨⎪+- ⎩,221z x y =--,则z 的取值范围是A .5[,5]3B .[]0,5C .[)0,5D .5[,5)310.若一个圆柱的正视图与其侧面展开图相似,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与全面积之比为 ABCD11.已知函数2()f x x =的图象在点11(,())A x f x 与点22(,())B x f x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并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可能是 A .3(,3)2-B . (0,4)-C .(2,3)D .1(1,)4-12.已知点P ,Q 为圆22:25C x y +=上的任意两点,且6PQ <,若PQ 中点组成的区域为M ,在圆C 内任取一点,则该点落在区域M 上的概率为 A .35B .925C .1625D .2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语文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5)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语文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5)

2014年某某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卷(五)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X颢《黄鹤楼》)2、□□□□,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3、□□□□□□□,人不寐,□□□□□□□。

(X仲淹《渔家傲》)4、飞来山上千寻塔,□□□□□□□。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白居易特别擅长抓住人物复杂的心理,用满腔的热忱去书写百姓的疾苦。

在《卖炭翁》中“□□□□□□□,□□□□□□□”两句就关注人物反常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下层民众的同情。

6、想象力是创作灵感的源泉,形象巧妙的比喻更离不开丰富的想象。

岑参在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便用“□□□□□□□,□□□□□□□”两句新奇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雪景,展现了自己奇谲的想象力。

7、晏殊的《浣溪沙》中的“□□□□□□□,□□□□□□□”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表达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无法阻挡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再现的生活哲理。

8、人生永远不可能一帆,坎坷挫折在所难免。

面对磨难怎样才能够淡定从容、豁达超然?X 仲淹在《某某楼记》中告诉我们要做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做文章涉及的范围。选 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 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写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文言译文: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进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天下郡邑的辅吏大多是因为有罪被贬充军的,郑 赐曾经奉命在龙江整编军队。正是夏天炎热的时候,囚徒十分疲惫。郑赐解开他们的刑具,让他们进入房间休息,给他 们周全的食物和饮水,生病的人给与医药,很多人得以存活。任期满了应当升迁,湖广布政司参议空缺,任命郑赐和检 讨吴文任此官职。二人同心协力,去除弊端,民众得以安定和睦,少数民族对他们敬畏和感激。母亲去世服丧,离职。 服满后,改任北平参议,服侍成祖(当时是燕王)很严谨。后来被别人连累充军安东屯。等到惠帝即位,燕王朱棣及楚 王朱桢都举荐郑赐为长史。建文帝不许,召回朝庭为工部尚书。燕王起兵“靖难”,郑赐河南督军抵抗燕兵。成祖攻入 南京,李景隆揭发郑赐的罪不亚于齐泰、黄子澄。抓到成祖面前,成祖说:“我对你怎么样,为什么背叛我?”郑赐说 :“尽我做为臣子的职责。”成祖笑着释放了他,任他为刑部尚书。永乐元年,弹劾都督孙岳擅自毁坏太祖所建的寺庙 ,下诣贬孙岳去海南。孙岳,建文时防守凤阳,曾经拆寺院的木材,修战舰来防御燕军,燕王知道他有了防备,从其他 的道路南下,所郑赐弱劾他。永乐二年弹劾李景隆私下豢养死士,图谋不轨。又与陈瑛共同弹劾耿炳文超越本分,奢侈 过度,炳文上吊自杀。这些都是揣摩成祖的心意所厌恶的人。祁阳教谕康孔高到京师晋见皇帝后回任所,绕道看望母亲 。恰逢母亲生病,留下侍奉母亲,九个月没有到任。郑赐请求逮捕审问康孔高,处以杖刑之罪。明成祖说:“母子分别 几年,一旦相见难以立即离开,何况母亲有病,值得同情啊。”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永乐三年秋天,代替李至刚为礼 部尚书。四年正月,西域进贡佛舍利,郑赐因此请求释放囚犯。皇帝说:“梁武、元顺沉溺于佛教,有罪的人不处罚 ,法纪受到很大的破坏,这哪是能效仿的!”当年六月初,应发生日食,但天上连块阴云也没有,郑赐请求庆贺。皇帝 不许。郑赐说:“宋朝兴盛时曾经这么做过。”皇帝说:“天下太大了,京城不出现日食,天下哪儿都没出现吗?”终 于没有同意。郑赐为人很和顺忠厚,但是不识大体,明成祖心中轻视他。郑赐被同朝为官的赵离间,永乐六年六月因为 忧虑害怕而死。明成祖疑心他自杀。杨士奇说:“郑赐生病已经几天了,内心恐惧害怕而不敢请假。昨天站在右顺门 ,因体力不能支持倒在地上,口鼻中只有出气没有吸气。”话未说完,明成祖说:“没有你的话,我差一点儿错误地怀 疑郑赐。郑赐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才能差一些。”下令埋葬祭祀。郑赐在洪熙元年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文安 。 : :

吉林省长春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长春市201~2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 阅读题(共57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2年第101.下列关于流派传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派传承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教学方式也有很多,但唯有口传心授才能使流派发扬光大。

B.众多艺术流派都有其自身孕育、形成、涌兴、流布的历史,传承贯穿于流派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C.流派是从前人那里传承下来的,流派的传承一旦中断,就意味着只能是失去舞台生命的艺术遗产了。

D.流派传承,传指的是传递,承指的是承续,传者是否心甘情愿地倾囊相授,会使承续效果大有不同。

2. 下列有关流派传承的规律和特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流派作为艺术家的主观创造,须得到客观认可,即主观与客观统一,传承才能实现。

B.不传就不能流动,不承则无以成派,凡是被传承的流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生存价值。

C.善学者在传承时常依据自身条件与流派距离远近,要么贴近要么掌握技法后推陈出新。

D.流派传承只能够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指点迷津并辅以反复示范来达到传承的目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艺术的学习需要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并能创新进取,这便需要流派传承的多样性。

B深藏独家奥妙的京剧表演艺术,随着科技手段的发达,在传承的过程中,必须借助新技术、新工具焕发生机。

C学余叔岩最好的是杨宝森,这种说法恰好证明了一个观点:在京剧的传承过程中,求像、“贴近”是主流。

D为了防止京剧重要流派的表演技艺失传,以剥离为目的的独树一派的做法不应提倡,而应肯定原汁原味的传承。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页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1. 下列关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绘画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一是教化人伦以促进社会和谐即“载道”,二是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教化人伦怡悦情性两岸四地的画家,只吸取文化的因素,重视文脉传承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史·》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罪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的一组是3分 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②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 ③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 ④所以待士者亦浅矣 ⑤命开封体放免行钱 ⑥所言非为身也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侠才华出众,深受赏识。

凡郑侠审讯上报的疑案,王安石都按其要求给予批复;郑侠也把王安石当作知己,欲竭智尽忠,报答知遇之恩。

B.郑侠深知时弊,数次谏言。

他多次谒见王安石,表达对新法的看法,得不到回应后,又屡次寄信给王安石,直陈新法施行给人民造成的扰害。

C.郑侠生性忠耿,百折不回。

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2014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

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

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

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

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

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

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

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

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

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语文(6)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语文(6)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语文(6)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出门东向看,□□□□□。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4、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5、认识问题,居高临下方能高屋建瓴;坐井观天,只能窥豹一斑。

杜甫在《望岳》中的两句诗“□□□□□,□□□□□”就说明高站位的重要性。

6、长安三年,壮志未酬,便被“赐金放还”,李白深深体会到行路之艰难,他把满腹的愁情化作酒与剑气倾注在《行路难》中。

然而,李白毕竟豪迈洒脱,他终究把忧愁抹去,在本诗中用“□□□□□□□,□□□□□□□”两句展现了他乐观旷达的胸襟。

7、“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这是自然之理,只有新陈代谢,才有发展。

刘禹锡在《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两句形象地阐释了这一哲理。

8、爱国是最高尚的美德,诸葛亮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诠释他对爱国的理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吉林省长春市2014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实际上,仅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去创作艺术,并不能解决感知者的精神归宿问题.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在这一方面两岸四地的画家,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1.下列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中国画不是一种技能,不是视觉盛宴,而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B.传统中国画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可使畅神与载道统一,实现寓教于乐.C.传统中国画使用的敏感的宣纸、水墨和毛笔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D.传统中国画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绘画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一是教化人伦以促进社会和谐即“载道”,二是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达到“畅神”.B.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不脱离客观又与客观拉开距离的思维方式,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C.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其终极关怀是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D.筑基于中国哲学的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对文化性的重视要高于对绘画性的讲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中国文人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人文关怀,即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从而实现针对广大观者“教化人伦”“怡悦情性”.B.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品种,在不断演进中需要保持传统基因,当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C.季羡林以“天人合一”思想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必须同大自然为友,否则将无法避免灾难.D.两岸四地的画家,只有吸取西方文化的因素,重视文脉传承,才能以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济西方思想之穷,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来,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删节自《宋史·郑侠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侠谳议传奏谳:审判定罪B.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谕:明白C.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息:停止D.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罪:加罪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郑侠耿介不阿的一组是(3分)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②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③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④所以待士者亦浅矣⑤命开封体放免行钱⑥所言非为身也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侠才华出众,深受赏识.凡郑侠审讯上报的疑案,王安石都按其要求给予批复;郑侠也把王安石当作知己,欲竭智尽忠,报答知遇之恩.B.郑侠深知时弊,数次谏言.他多次谒见王安石,表达对新法的看法,得不到回应后,又屡次寄信给王安石,直陈新法施行给人民造成的扰害. C.郑侠生性忠耿,百折不回.郑侠把新法实施后的情形绘成图上奏,不被接纳,便假称紧急密报直送银台司,神宗览图,废除部分新法,百姓欢呼. D.郑侠忠于职守,屡遭弹劾.吕惠卿执政,他上疏抨击,并把朝臣分类,被以朋党之罪编管汀州,神宗皇帝认为他忠诚可嘉,只将他流放到英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2)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孟浩然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山阴定①远近,江上日相思.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②.【注释】①定:究竟.②祓禊诗:疑指王羲之诸人的《兰亭集》诗.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春堤杨柳发”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何作用?(6分)9.诗歌颔联“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与前后诗句有怎样的关联,请简要分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3)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乙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如果两题均答,则按第三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阴影和阳光徐慧芬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过,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了.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部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小蒙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他放学回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掉下一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捡起装回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小蒙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就能回来吗?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一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蒙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妻子的话,打趣道.“你倒还有心情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车!”小蒙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丈夫听,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厉害了.“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刚才,碰上了一个大好人.你知道的,我是去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后,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正好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卖.我挑了一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子就走了.“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叫.回头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重重的p不错,小蒙的爸爸是取了照片回来路上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选自《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结构简单,语言含蓄隽永,结尾处设计了小蒙的父亲编造故事、播洒“阳光”的情节,可谓别出心裁,但也使小说蒙上了理想主义的色彩. B.小说中小蒙的生活经历提示我们,青少年仿佛一张白纸,指导他们在这张纸上抒写什么样的人生,社会、学校、家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C.小说的情节设计有很多巧合,但又让人觉得合情合理;文中多次写到了小蒙的“眼泪”,这样写有助于情节的推动,也使小蒙的形象更加丰满. D.板报事件中,小蒙不但被老师误解,还失去了身边朋友的信任,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由此小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学校和教师.E.小蒙妈妈说“不是要你做一个自私的人”,但又说“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这种唠叨体现出了妈妈做人的虚伪,同时扩大了孩子心中的阴影.(2)请简要分析小蒙的形象.(6分)(3)你怎样看待小说中爸爸虚构故事这个情节?(6分)(4)有人认为把文章标题“阴影与阳光”改为“播撒阳光”更能贴近主题,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这篇小说给了你怎样的启示.(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铁血柔情林觉民萧萧林觉民字意洞,号天外生.从小便被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林孝颖.叔父对林觉民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达到自己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为林家光宗耀祖.林觉民13岁那年,望子成龙的林孝颖把他送去参加科举童子试,厌恶科举的叛逆少年林觉民进了考场,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男儿有志不在年高.青涩年纪的林觉民早早就立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志向,大量阅读进步书刊,还给自己取了“抖飞”、“天外生”的号,从字义上可以看出,林觉民渴望做展翅高飞、打拼出一方天地的热血男儿.林孝颖看着爱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进步青年,不免喜忧参半,甚至可以说忧大于喜.他担心儿子在这条路上走得太决绝,更担心有朝一日白发人送黑发人……当这样的担心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决定——让林觉民娶妻成家.1905年,18岁的林觉民迎娶了比他小一岁的陈意映.陈意映出身名门,不仅知书达理,还通晓文墨.林觉民与陈意映可谓“一见钟情,爱由心生”,当时,他们的家非常清贫,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两把椅子.但是陈意映并不在意,有林觉民这样英俊潇洒、才志冲天的男子做夫君,她心满意足. 1907年,林觉民与陈意映婚后仅两年,甜蜜的日子刚开个头,但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毅然前往日本自费留学去了.林觉民到日本后不久,就加入了同盟会.林觉民对远离陈意映一直心怀歉意.留学日本后,他曾写有一篇记录两人缱绻情感生活的文章《原爱》,文中写道:“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从中可以看到林觉民对妻子的怜爱之情.1911年春天,当林觉民以学校正在放樱花假为名,风尘仆仆从日本归来时,陈意映又惊又喜.关于丈夫此行的目的,陈意映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黄兴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对林觉民委以重任.那些日子,林觉民异常忙碌,根本不能如陈意映所期望的那样朝夕相对.陈意映虽有不悦,可是并无怨言.对她来说,有理想有追求的林觉民才是她最爱的丈夫.革命起义需要武器弹药,没有财政补贴,如何是好?林觉民就在西禅寺召集人马自己动手制造炸药.炸药准备妥当的时候,运输又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林觉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炸药装进棺材,然后找一个女人装成寡妇护送棺材去香港.林觉民本想要自己的妻子来完成这一任务,可是当时陈意映已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无法成行.1911年4月的一天,林觉民对妻子说:“我去趟香港就回来.”陈意映料想不到,这一次的分离竟成永别.广州起义的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深夜,万籁俱寂.在临近江边的一栋小楼里,林觉民想到尚未成功的革命,想到家中牵挂自己的妻儿和父亲,眼泪突然落了下来——他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是他有太多的不舍和难过,于是提笔在两块方巾上写下了著名的《禀父书》和《与妻书》.林觉民写写停停,伤情处,曾几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方巾上的字眼见越来越小,都小到蝇头了,林觉民还是不想停下来,他满腔的爱此时已浓稠到了极点.那一刻,林觉民非常希望手里的方巾大得没边儿,让他能够淋漓尽致地向陈意映表达他绵延不绝的爱.24岁的林觉民在月光下辗转难眠,不知不觉写到天已破晓,他把方巾折叠包好交给朋友,郑重嘱托道:“我死,幸为转达.”广州起义失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惊见一个剪了短发的美少年“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并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吾死瞑目矣”,这个美少年就是林觉民.林觉民说到痛处,难以遏制激动的情绪,把身上的镣铐挥得哐哐作响.李准被打动了,命人把镣铐解开,允以纸笔.在林觉民口含血痰却含而不吐之时,李准更是亲手拿了痰钵,走到他身边.两广总督张鸣岐亦很动容,他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上奇男子.”当时有人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鸣岐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死亡来临时,林觉民面容平静,甚至没有多眨一下眼睛,“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他用坚定的信念为革命殉情,豪气干云.(删节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10期)(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为了让林觉民能仕途腾达、光宗耀祖,林孝颖送子参加科举考试,并给儿子迎娶了满意的妻子,足见其拳拳爱子之心.B.林觉民婚后两年便加入同盟会,并远赴日本寻找革命真理,但他也没有忘记心爱的妻子,这期间还写文章思念赞美妻子.C.起义前夕的一天,林觉民彻夜未眠,在方巾上写下给父亲和妻子的信,并准备以此作为临上战场前与亲人的诀别之言.D.本文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行文详略得当,感情饱满,并且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文学性.E.本文通过对林觉民革命经历及情感生活的描写,把一个铁血柔情、豪气干云的革命英雄形象有血有肉地展现在我们面前.(2)林觉民的“铁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3)传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有人认为,林觉民明知“此举必败”,却义无反顾的投身光复的事业,是为天下人谋福;但也有人认为,他置父亲的期望于不顾,抛下妻儿,连家人都不能感受幸福,何谈天下!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文本,说说理由.(8分)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自1992年7月起,进入先生曾供职的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忝列门墙,有幸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获益良多.B.日本前内阁执意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导致中日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几乎裹足不前,两国关系面临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C.人们都希望度过美好的桑榆暮景,但现阶段中国许多老人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子女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老人,“空巢”现象普遍.D.PX事件中,民众的激动情绪很大程度上源自对政府决策的不信任,政府如想一呼百应,则加强民主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科学普及工作.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MH370自失联以来,中国政府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搜救行动,连日来,搜救发现的疑似物体被证明大都是海上垃圾.B.公立医院是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政府肩负着管理医院、兴办医院和推进公共医院改革的重要责任.C.朝鲜要求韩国的船舰不要进入海上禁航区,韩军方出于韩方船舰安全,已下达了禁航令,但也通知朝鲜,北方界线不可逾越.D.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炸鸡+啤酒”成为流行生活方式,都教授阅读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一书也受到热捧.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摆脱野蛮进入文明阶段后,中华先民就一直是生机勃勃、活跃发展的.; .,..,并且具体表现为文化区域的造就,经济重心的形成,政治中心的变迁.①从而在文化上表现为多样性,经济上表现为不平衡性,政治上则表现为追求统一性②经过凝结升华后,又从中原散发到东、西、南、北各方位③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就一直存在所谓东西南北中的问题④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不断丰富⑤文化、经济和政治的表现不一,便不断酝酿出种种社会矛盾⑥各地先民创造出绚烂的文化,随后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传播,进而汇聚在中原A.④⑥②③①⑤B.⑤③⑥②①④C.⑥②③⑤④①D.⑥②④①⑤③16.假如你是一位去采访叶开老师的记者,根据下面材料,你准备分别提出怎样问题?注意语言简明得体.(6分)材料一:继出版《对抗语文》之后,《收获》杂志副编审、作家叶开(原名廖增湖,笔名叶开)最近出了“新版课本”——《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前两册.该书首印两万套,在网上销售三天就断了货,现在已加印5次,总印量达到6万套之多.问题一:材料二:这套书第一册(综合分册)分为“幻想”、“文学变形记”、“动物”、“人与事”四个部分,选入胡适、巴金、丰子恺、宫泽贤治等大师的名篇,叶开在每篇文章后面写了一段赏析解读的小文.第二册(当代小说分册)分为“学校”、“时代”、“人物”、“历史”、“少年”、“科幻”六个部分,选入王安忆、莫言、苏童等作家的优秀作品,叶开在每篇文章中选择性地写出精练的点评.问题二:材料三:叶开曾说:“现行语文课本是有问题的,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书,让孩子学会怜悯、同情,做一个善良的人、丰富的人,而不是一个单调的人.”。

【解析纯word版】语文卷·201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2014.04)

【解析纯word版】语文卷·201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2014.04)

2014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年级考试,考查了高中学段所学的全部内容。

成语、语病、名句等基础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图文转换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现代文阅读和文学文本类阅读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作文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整套试卷难易适中,对高三学生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生产国卖、消费国买是全球能源格局的特点。

这种局面其实非常危险——消费国容易受到价格高涨的影响,价格低廉又危及生产国——而谁都意想不到这种局面会在近期内发生改变,这主要是先进钻井技术——“水力压裂法”的问世所致。

水力压裂法又称液压破裂法,这是一种用炸药、化学品和数百万加仑的水通过特殊手段使处于地下数千英尺的页岩产生裂缝,达到天然气增产目的的技术。

长期以来,开采天然气困难重重且成本高昂,“水力压裂法”的问世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的难题。

在美国,“水力压裂法”改变了天然气工业开采状况,给国内钻探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欧洲和中国的页岩气(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总储量是美国估计储量的两倍以上,他们将投资数十亿美元开采页岩气,这些投资有可能改变全球能源格局,减少世界对中东和非洲资源的依赖。

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

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

2014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共23小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竽.(yū)回灵柩.(jiù)嗔.(zhēn)视如法炮.(páo)制B. 稽.(jī)首缭.(liáo)倒瞰.(kàn)望芊.(qiān)芊细草C. 抽搐.(chù)洗濯.(zhuó)倒坍.(tān)鳞次栉.(zhì)比D. 怪诞.(dàn)推崇.(cónɡ)恣睢.(suī)毛骨竦.(sǒng)然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魔术的原理往往说起来简单,难的是如何在表演现场天衣无缝....地呈现给大家。

B. 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 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金秀贤迅速成为韩国最炙手可热....的男星。

D.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社会上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首当其冲....的便是莫言作品的热销。

3.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中考临近,为了激励莘莘学子,考场的工作人员在大门柱上面贴出一副对联:“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B. 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C. 既然你有如此的诚意,我就不推辞了,只好笑纳了。

D. 你向某位正在做作业的同学请教问题时,说:“对不起,打扰一下,你能给我讲讲这道题吗?”4. 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冯骥才的散文《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歌唱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3.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5.《黄鹤楼》一诗中,诗人以传神之笔,描绘登楼远眺之美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的诗句是:□□□□□□□,□□□□□□□。

6.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两句突出表现了边塞将士因功业未建,虽思乡而不能归的复杂心情。

7.《使至塞上》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绘,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整个画面雄奇瑰丽,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体现了我们作为生命个体为事业,为民众,为国家完全和彻底的献身精神。

我们今天常引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来对这种精神进行诠释和褒扬。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吉林省长春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201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会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大师巨擘,往往一门数杰。

诸如汉魏三曹、西晋三张、宋代三苏、明代三袁……这样的佳话,不胜枚举。

如此独特的中国式文化现象,与一门特殊的学问——“家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钱穆先生认为,一个家族对于后世子孙的期冀无外乎“一则希望其能具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

此两种希望,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

其前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

”先秦时期,记载学术、文化的简牍十分珍贵,朝廷藏之秘府,遣职官专守,文化被垄断,因而有“学在官府”之说;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确立,逐渐出现了父死子继、子承父业的情形。

于是,掌握文化知识的为官者,业有专守,不传他人,只传弟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诸如儒、道、法、医等不同学派,各家后人、弟子视其学术为衣钵,历代传承,这是早期家学形成的另一重要途径。

至魏晋南北朝,家学从内容和规模上都有了突破。

此前,两汉家学受独尊儒术的影响,内容多以经学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文化政策变得宽松,儒家不再独大,史学、医学、文学、书法、绘画、玄学、天文历法、科技等,都成为世族家学的内容。

在选官制度方面,魏晋南北朝一改两汉注重考察品行的“察举制”,采用“九品中正制”,品评人物,择优入仕,把“家世”与品行才能同时列为考察对象。

至此,学业与门庭形成了相因相成的关系,要想力保门第不衰,唯有“籍家门人才济济,簪缨相继,同族引援”。

由此,家学的传承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家学的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较早开展“开蒙教育”的条件,尤其世家子弟往往三四岁便开始接触史书典籍。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回忆童年生活时说,自己从四岁开始,就要每天在父母面前背诵儒家经典、唐诗宋词。

与官学相比,家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亲师合一,倾囊相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

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

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

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

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

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

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

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

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

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

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

实际上,仅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去创作艺术,并不能解决感知者的精神归宿问题。

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

在这一方面两岸四地的画家,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1. 下列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中国画不是一种技能,不是视觉盛宴,而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

B.传统中国画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可使畅神与载道统一,实现寓教于乐。

C.传统中国画使用的敏感的宣纸、水墨和毛笔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

D.传统中国画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绘画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一是教化人伦以促进社会和谐即“载道”,二是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达到“畅神”。

B.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不脱离客观又与客观拉开距离的思维方式,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

C.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其终极关怀是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

D.筑基于中国哲学的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对文化性的重视要高于对绘画性的讲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中国文人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人文关怀,即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从而实现针对广大观者“教化人伦”“怡悦情性”。

B.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品种,在不断演进中需要保持传统基因,当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C.季羡林以“天人合一”思想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必须同大自然为友,否则将无法避免灾难。

D.两岸四地的画家,只有吸取西方文化的因素,重视文脉传承,才能以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济西方思想之穷,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

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

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

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

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

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

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

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

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

”安石不答。

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

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来,语以试法。

方臵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

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

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

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

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

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

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

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

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

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

是夕,寝不能寐。

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

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

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

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

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

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

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

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删节自《宋史·郑侠传》)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侠谳.议传奏谳:审判定罪B.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谕:明白C.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息:停止D.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罪:加罪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郑侠耿介不阿的一组是(3分)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②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③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④所以待士者亦浅矣⑤命开封体放免行钱⑥所言非为身也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侠才华出众,深受赏识。

凡郑侠审讯上报的疑案,王安石都按其要求给予批复;郑侠也把王安石当作知己,欲竭智尽忠,报答知遇之恩。

B.郑侠深知时弊,数次谏言。

他多次谒见王安石,表达对新法的看法,得不到回应后,又屡次寄信给王安石,直陈新法施行给人民造成的扰害。

C.郑侠生性忠耿,百折不回。

郑侠把新法实施后的情形绘成图上奏,不被接纳,便假称紧急密报直送银台司,神宗览图,废除部分新法,百姓欢呼。

D.郑侠忠于职守,屡遭弹劾。

吕惠卿执政,他上疏抨击,并把朝臣分类,被以朋党之罪编管汀州,神宗皇帝认为他忠诚可嘉,只将他流放到英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

(2)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孟浩然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①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②。

【注释】①定:究竟。

②祓禊诗:疑指王羲之诸人的《兰亭集》诗。

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春堤杨柳发”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何作用?(6分)9.诗歌颔联“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与前后诗句有怎样的关联,请简要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3)桂棹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乙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如果两题均答,则按第三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阴影和阳光徐慧芬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

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

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

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一张凳子。

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过,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了。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部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

小蒙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他放学回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掉下一个大纸箱。

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

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

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捡起装回箱子里。

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小蒙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就能回来吗?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