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战区(司令薛岳)参谋长——吴逸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战区(司令薛岳)参谋长——吴逸志
吴逸志系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1896年11月11日出生,原名锡祺,字福胜、学行,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德国陆军大学!保定军校第六期,与张发奎、李汉魂、薛岳、邓演达等为同期同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九战区参谋长!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充满了战乱和杀伐,天未厌乱,强邻入侵,国事蜩螳,国步维艰。时代呼唤英雄,吴逸志将军就是那个时代所产生的杰出人才,他文武双全,满腔热血,去儒服,披战袍,抗击日寇,保家卫国,是何等壮怀激烈!
1937年(民国26年),日寇侵华,全民抗战开始。南京沦陷后,北伐名将薛岳将军出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辖区包括江西、湖南等省。吴逸志出任参谋长。他们二人在东征北伐时段,是同甘苦共患难的袍泽,密切配合,情同手足。
长沙经历了抗日战争开战以来最残酷的守卫战,日军共三次集结精锐部队进攻。1938年(民国27年),日军集结12万人,发动了对长沙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他俩率军参加江西德安万家岭战役,歼灭日寇精锐部队一个师团,战万家
岭皆为血迹染遍,日本兵遗尸弃械遍地都是,堆积如山……战毕,吴逸志将军陪同薛岳将军巡视万家岭,烽火黯淡,横尸遍野。吴逸志将军望了望远方暮霭中的万家岭,指了指前面的山峦,诙谐地说:“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司令,依我看,这句话应当改一改哟,山不在高,有仗则名嘛”;将军的妙语,打破了一行人沉闷的情绪。大家都说:“这个字改得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万家岭大捷这一仗的”。万家岭大捷是抗战以来,国军正面战场一次巨大胜利,这次大捷力挽颓势,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不仅轰动全国,而且震惊世界,它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永垂不朽。此次战役震惊海内外,引起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等欧美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当全国还沉浸在长沙会战胜利的欢呼声中,吴逸志冷静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高瞻远瞩,胸怀天下,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直陈抗日雄图远略,主张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开辟新的战场,以牵制日军并消灭其主力。罗斯福总统认为吴逸志的主张对全局战略有利,发电报给蒋介石表示赞许。由于吴逸志的上书没有先征得蒋介石同意,手续不合,致使蒋介石脸上无光,恼羞成怒,要不是薛岳将军极力死保,吴逸志难免有杀头之祸。然当时有识之士,莫不服吴逸志为人中麒骥,卓尔不群!
吴逸志将军故居~蓬芦
在柏林举行空中婚礼!
万家岭大捷,是抗战正面战场上取得的一次“完胜”,力挽抗日颓势,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不仅轰动全国,而且震惊世界,它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永垂不朽。三次长沙会战,歼敌10余万日军。
抗日名将薛岳名扬海外,而参谋长吴逸志却渐被人们遗忘。他的被遗忘,是因为他的世界战略眼光超越了时代,超越了蒋介石,这使他在名声鹊起、享受上将待遇时突然消失於军界、政界,回到广东省政府担任船政局局长。1949年后他前去台湾,从事军事理论研究。
但是,他的家乡人并没有忘记吴逸志将军在国难当头的挺身而出。在梅州市客家公园博物馆内,辟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将军馆。记录了中华百年历史长河孕育出的梅州籍将军。
在将军馆第13室,展出了丰顺县十位受衔将军。其中九位少将,一位中将。这位中将便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儒将——吴逸志。
北伐先锋转战大江南北
吴逸志系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1896年11月11日出生。据《吴氏族谱》记载,丰顺汤田吴氏始祖德广公是黄帝108世孙,按照辈序,吴逸志是吴氏开基始祖德广公传下第18世裔孙。父亲吴少蓬,清季贡生,博通经史,桃李盈门。据《丰顺县志》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7月,丰顺设立临时参议会,吴少蓬即被推举为议会议长,可见平日声誉崇隆。也因此,吴逸志自幼在承接孔孟思想的同时,接受维新变革理念。
(吴逸志将军故居“蓬卢”)
垂髫之年的吴逸志曾在家乡的私塾读书,也曾替人当夥计煲过茶扫过地。后来,经人提携到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就读。191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军校六期,同学当中有叶挺、顾祝同、薛岳、余汉谋、吴奇伟等,都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惊鸿闪影。
三年的军校学习生活结束后,时值清帝逊位,改国号为
中华民国。吴逸志毅然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担任大元帅府警卫团连长。1924年,孙中山先生把黄埔陆军小学升格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培植革命武力,扫荡军阀,吴逸志担任军校教官,进而出任粤军新编第二师营长。
1925年东征开始了,吴逸志率军参加扫除军阀的战争,立下辉煌战功。回师广州,他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团长,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其斗志更为坚定,军事指挥战术日益成熟,成为粤军中一颗熠熠升起的希望之星。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陈炯明盘踞广东的残余势力被肃清后,孙中山先生决定挥师北伐。1926年7月,吴逸志率师在广州参加誓师北伐大会,担任先头部队第四军的一名团长,与陈铭枢、张发奎和叶挺并肩战斗,率先进入湖南长沙,转战于湖北咸宁,攻打直系军阀吴佩孚。在北伐战争期间,吴逸志会同友军转战大江南北,与各地大军阀激战十余次,皆获全胜。
留学德国举行空中婚礼
北伐成功后,吴逸志转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参议。总司令部设于广州市,总司令陈济棠、参谋长缪培南皆是北伐战友。当时日寇嚣张,广东沿海常受到骚扰,国民政府为培植英才,以公费留学方式,选送吴逸志到当年军事设施为全球之冠的德国国防大学学习军事,之后他又到柏林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系。
这期间,吴逸志自己利用假期,自费到欧洲各国详细考察,广开眼界,获益甚多,对西方军事理论和文化内涵颇有研究。它曾受国民政府重托,建立各种关系和管道,从德国采购新式武器,充实国防,准备抗日之用。
1933年,吴逸志奉令回国,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总参议。同年10月22日,他与中山大学化学系毕业生罗惠英(广东南海县人)又返回德国,在柏林中央飞机场租飞机举行空中婚礼,喜结良缘。之后,周游列国度蜜月,先后游览了意、德、瑞、比、匈、奥、捷、荷、英、俄、美等世界名都。
一年后,吴逸志欲为父亲吴少蓬庆祝八十大寿,父亲希望儿子创办新式教育,建设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完全小学,融合三村私塾为一校,不分地域、姓氏、性别,男女生都能来校就读。吴逸志也认为“普及教育为吾国当前急务”,便遵从父亲嘱托,用祝寿金办学建校。他自己捐款,也动员亲朋、同僚、乡人捐款,最终建起了一座可容500多学生就读的松崖学校。礼堂、教室、会议室、钟楼、图书室一应俱全,誉满丰顺。这所学校至今犹在,学子们在对吴将军的缅怀中而勤奋学习。
抗日救国打出“万家岭大捷”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升任少将的吴逸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