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情系桑梓,捐资兴教助学
扶贫助学造福桑梓——香港实业家骆永定捐资五十万元资助特困生
扶贫助学造福桑梓
香港实业家骆永定捐资五十万元资助特困生
郑祖庵王人墨
国庆前夕,香港鸿裕集团董事长骆永定先生捐资50万元,在家乡惠安县涂寨镇设立“骆永定助学专项基金会”专门资助这里的特困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
今年9月9日,骆永定先生应邀参加首届泉州商品交易会,其间,他在与涂寨镇党委书记蔡荣清交谈中了解到:目前涂寨镇仍有极少数孤儿和特困户、严重病、灾户的子女因交不起学杂费而被迫辍学后,骆永定先生表示:“一定要让孩子有书念。
”便决定捐资50万元作为基金,为特困生交纳所有学杂费。
在“基金会”成立大会上,骆永定先生和惠安县县长陈万里为270名中、小学生发放助学金,总金额7万多元。
接受助学金的特困生代表说:灾难无情人有情,感谢骆永定老爷爷为我们雪中送炭,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报答骆爷爷对我们的关怀。
”
(刊登于《福建日报》、《福建商报》、《福建经济报》、《福建侨报》、《厦门日报》、《泉州晚报》)。
乡贤为家乡做贡献简报
乡贤为家乡做贡献简报
一、引言
乡贤,作为家乡的骄傲与典范,始终承载着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责任。
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更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家乡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本简报旨在总结乡贤为家乡所做的贡献,激励更多人参与家乡建设,共同书写家乡的辉煌篇章。
二、乡贤贡献概览
1.资金支持:许多乡贤通过捐资捐物、设立奖学金等方式,为家乡的教育、
医疗、文化等事业提供资金支持,有效推动了家乡的全面发展。
2.人才引进:乡贤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为
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基础设施建设:不少乡贤捐资参与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
公园等,极大改善了家乡的硬件设施,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4.文化传承与保护:乡贤积极参与家乡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如修复古
迹、组织文化活动等,为家乡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三、典型案例介绍
1.张先生,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多年来一直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
他捐资设
立了奖学金,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注入了
新的活力。
2.李女士,一位知名艺术家,致力于家乡的文化传承工作。
她组织了一系列
文化活动,如书法展览、音乐会等,丰富了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
的文化素养。
四、总结与展望
乡贤们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乡贤与家乡的联系,搭建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吸引更多乡贤投身家乡建设。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乡贤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家乡的辉煌未来。
乡贤回报家乡故事
乡贤回报家乡故事
乡贤回报家乡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个例子。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名叫张先生的乡贤。
他年轻时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里创业,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他一直心系家乡,希望能够为家乡做些贡献。
某年,张先生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学校破旧不堪,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十分艰苦。
他决定捐资重建这所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他不仅出资修建了新的校舍,还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
除此之外,张先生还关注家乡的农业发展。
他了解到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销售困难,于是决定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帮助村民们销售农产品,提高他们的收入。
他还出资修建了水利设施,方便村民们灌溉田地。
在张先生的帮助下,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重建后,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村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水利设施的建成,使得农田得到了更好的灌溉。
张先生的善举在家乡传为佳话,他也因此成为了乡亲们心中的楷模。
他的回报家乡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乡贤回报家乡的故事传递了一种正能量和温暖。
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回报家乡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激励着我们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系桑梓,情倾教育
心系桑梓,情倾教育——港澳中山黄圃同乡会澳门首席永远会长刘永良“悠悠桑梓情,拳拳赤子心。
”像世界各地的海外同胞一样,中山市黄圃镇旅港、旅澳乡亲对祖国对家乡都怀有深厚的感情。
澳门中山籍实业家刘永良先生一直牵挂家乡的发展,为了家乡的建设和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惠泽家乡,赢得了家乡人民的称颂。
祖籍中山市黄圃镇的刘永良先生热心于社会活动,历任港澳中山黄圃同乡会澳门首席永远会长、黄圃镇多所学校的永远名誉校长等职务。
刘先生一家人更是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典范,他们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被家乡人民广为传颂。
“事业有成,回报社会”,这是刘先生早已立下的心愿。
当刘先生得知母校——培红小学的校舍破旧落后时,为表赤诚之心,带头捐资40多万元,扩建教学大楼,添置教学设备,全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他的积极带动下,其他海外侨胞们纷纷慷慨解囊捐款,共筹得一百七十多万元。
如今,培红小学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更宽阔了,环境更美丽了,设备更完善了。
置身于宽敞明亮的教室和优美雅致的环境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心系教育,情系培红,捐资助学,造福后代,功德无量!刘永良先生深知单改善办学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不断有动力鞭策、鼓励师生。
于2007年决定成立“培红小学刘永良奖教奖学基金”。
每年拿出5万元奖励突出贡献的师生。
由于刘永良先生身体行动不便,近年代表丈夫刘先生出席颁奖礼的刘梁棋芬女士,面对着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一张张如花的笑脸,慈爱为怀的她深感欣慰。
她激励培红学子,在老师的教诲下,勤奋学习,把自己铸造成有用之才。
刘永良为了把这项事业延续,把这事业作为一种责任交给自己的孩子刘广雄。
刘广雄先生秉承父母的优良传统,一样大力支持教育事业。
刘永良先生胸怀壮志,德才兼备,热心公益,心系桑梓,情倾教育,道济天下的伟大情操,他的善行义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令人敬仰!。
情系桑梓回报家乡发言稿
情系桑梓回报家乡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来自美丽的家乡。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情系桑梓回报家乡的发言。
家乡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更是我们情感的源头。
家乡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养分和力量,培育了我们的性格和价值观,使我们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回报家乡,就是回馈这片土地,回馈我们的亲人,回馈我们的祖国。
在我们此生的道路上,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我们的家乡,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根。
回报家乡,首要的就是要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
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有条件回馈家乡。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家乡为我们自豪。
其次,回报家乡,就是要关心家乡的发展,参与家乡的建设。
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我们都要为家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条件的同学们可以回到家乡投资兴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没有条件的同学们也可以回家乡参与志愿活动、捐资助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一份微薄的努力。
无论是大力支持家乡的农业、工业,还是参与当地的环保、扶贫,都是回报家乡的一种方式。
只要我们用心关爱家乡,都会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好。
另外,回报家乡也意味着要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带回家乡,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们可以在家乡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活动,为家乡带来更多新事物、新观念。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家乡传授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最后,回报家乡还意味着要将我们在外学到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传承下去。
我们要把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才。
同时,我们要积极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和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魅力,让家乡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家乡需要我们的回报。
助教楷模 胡增兴
心系家乡教育情暖莘莘学子——二建一处经理胡增兴和其父胡书德捐资助教事迹他们是商人,利润是他们创业的原动力,但从回报乡梓、投资教育的行动上,胡书德和胡增兴父子却让我们看到商人精明背后的温情和大爱。
胡书德——一个刻入南西井教育史册的名字他不是教育家和高官,却担当起兴教一方的沉甸甸的责任,他就是武安二建一处总经理胡增兴的父亲——胡书德。
二十多年前,教育投入的不足,办学条件的相对滞后,制约着南西井教育事业的发展。
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深深牵动着企业家胡书德的爱乡爱教之心,他决定举毕生之力改善家乡的办学条件,为孩子们铺就一条宽阔的成才之路。
1989年3月,以胡书德为首的南西井村委会,在学校旧址南侧搬迁居民九户,动工兴建了一栋面积12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总投资48万元。
1990年,拆除学校旧址东、北、西三面旧房,投资10万元改建成东、西两面办公室和北校门。
至此,学校旧貌换新颜,揭开了南西井学校发展崭新的一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办学规模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1996年2月,胡书德在村东动工兴建南西井新校区,1997年5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校区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5015平方米,涵盖教学楼、教师公寓、锅炉房、餐厅等设施,总投资达380多万元。
自此,南西井村的教育事业开始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校区建成后,胡书德又不断捐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品味,1998年,胡书德个人投资80万元,为学校修建了操场,兴建了游泳池。
此外,胡书德每年给学校资助5000元电费,并免费为学校提供冬季取暖……。
历史是辉煌的,它永久地把胡书德先生的助教功绩刻在南西井每一个村民的心上;生命是永恒的,它深情地叙述者胡书德先生助教之路的殷殷心血。
胡书德先生一生搏击商海,以勤俭诚信在商界取得了辉煌成就,他为家乡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为后世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直至今日,南西井村的父老乡亲和莘莘学子仍感怀着这位品高德馨,福荫子孙的长者,他的名字将永久刻入南西井教育史册。
李永锋:倾力回馈桑梓
54
民生周刊 2018.12.10
奋斗者Pioneers
李永锋:倾力回馈桑梓
李永锋
吴川鑫锋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李永锋致富不忘乡亲,倾力支援故乡建设,慷慨解囊,为家乡振兴出钱出力。
在
富绕美丽的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吴川市,有一位铮铮汉
子,他致富不忘家乡,为家乡振兴发展辛勤付出,倾注全部心血。
他就是广东省湛江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企业家,湛江市和吴川市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主席,吴川市鑫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锋。
建功立业
李永锋出身于吴川市塘缀镇上圩村委会龙
村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聪明活泼,勤思多问。
父亲经常严肃地对他说:“人生在世,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必须胸怀大志,必须走正道。
”父亲的教诲鞭策他刻苦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974年,他从吴川重点高中毕业后,爱上了建筑行业,与“泥水”打上了交道。
湛江、茂名、广州、深圳、珠海、南宁、海南等城市,都留下了他奔波繁忙的足迹。
走乡村,建瓦房、修水沟、砌围墙,跑城市,建高楼、筑大厦、装天梯,不论大项目还是小工程,他都认真对待,精心建造。
他视质量为宗旨,视人才为财富,视安全
为生命,视诚信为根本,风雨20载,战绩赫赫。
到2012年,李永锋的公司仅在南宁就建起广西路桥大厦、南宁泰安大厦、南宁电信枢
□ 李建文 周燕超 钟安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5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乡贤反哺桑梓诗词
乡贤反哺桑梓诗词
《乡贤反哺桑梓》
乡贤志在青云端,反哺桑梓心犹丹。
富贵不忘故乡情,慷慨解囊恩泽绵。
捐资兴学育英才,扶植文化传经典。
修路架桥便民生,赈灾济困德行显。
敬老爱幼民风淳,乡邻和睦乐无边。
心怀感恩情永驻,家园繁荣福泽延。
岁月如歌谋害长,乡贤精神代代传。
守望相助谱新篇,共铸辉煌锦绣天。
这首诗词表达了乡贤们在成功之后,不忘回报家乡、造福桑梓的高尚品质。
他们通过捐资兴学、扶植文化、修路架桥、赈灾济困等善举,为家乡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诗词也强调了乡贤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以及乡邻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共同发展。
帮贫助学献爱心 情系山乡扶弱苗
帮贫助学献爱心情系山乡扶弱苗-----记武威市林科院向凉州区谢河镇石岗小学捐资助学活动
2015年秋学期,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向凉州区谢河镇石岗小学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
由林科院王长云院长领队,为石岗小学硬化校园主道路、捐赠了学生校服、书包、办公桌椅、取暖火炉、电脑、办公沙发、台灯、文件柜等价值6万元的物品。
武威市林科院领导和干部的眷眷爱心,表达了队边缘贫困学校的关怀,此次捐赠极大地改善了石岗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得学校顺利的通过了市、区级标准化学校验收。
根据了解林科院工作队落脚之处,都要把对教育的爱心种子撒播到哪儿!愿爱心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乡贤 助学金 故事
乡贤助学金故事在一个偏远的乡村,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们的精神永远饱满。
乡贤助学金故事就是关于这样一群乡里英才们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一个寒冷的冬天,这个小村庄的乡贤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如何帮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继续他们的学业。
乡贤们自愿捐出了他们辛苦积攒下来的积蓄,这笔钱将用于设立一个助学金计划。
助学金计划通过广泛宣传,引起了村庄里居民们的关注。
每一位家境困难的学生都被鼓励去申请这个助学金,并向乡贤们展示他们的学业成绩、努力和梦想。
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孩子,来自一个贫困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务农的农民,收入微薄。
小明一直梦想着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生活,但缺乏资金成为了他实现梦想的障碍。
小明勇敢地申请了乡贤助学金。
他用心准备了一封感人而真诚的信,向乡贤们叙述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事,以及朝着梦想前进的坚定决心。
乡贤们收到了小明的申请信,读完后倍感敬佩。
他们在申请人中发现了小明的潜力,并决定给予他这份助学金。
这笔钱将为小明提供支付学费、购买书籍和学习用品的资金支持。
小明得知他获得了助学金的消息后,感到非常激动和感激。
他知道这个助学金将是他通往梦想的钥匙。
他倍加努力地学习,每天克服困难和挑战。
他通过勤奋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几年后,小明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成为了乡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他的成功不仅仅属于他自己,也属于整个乡村。
小明用他的努力和才华为乡里带来了希望和骄傲。
乡贤助学金计划帮助了许多像小明一样的学生。
通过这个计划,村庄的乡贤们帮助这些年轻人实现了梦想,为他们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在这个小村庄,乡贤们的善举成为了一个激励他人、传递希望和改变命运的力量。
乡贤助学金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乡贤们为改善社会教育状况所做的努力。
他们用自己的事业成功和社会责任感来回报社会,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乡贤们的奉献和关心可以改变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
他们以慷慨和努力,为那些渴望接受教育但困境重重的年轻人带来了希望和机会。
捐资兴学功德无量 大爱无边情暖师生美篇
捐资兴学功德无量大爱无边情暖师生美篇1. 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因为有力的推动和广泛的关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尽管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仍然有许多学校和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因此,捐资兴学成为了民间慈善事业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捐资兴学的意义、方法以及对师生的积极影响。
2. 捐资兴学的意义2.1 造福贫困地区学子捐资兴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帮助他们获得平等的上进机会。
这些地区通常缺乏教育经费和基础设施,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
通过捐资兴学,可以改善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提升教育质量,为贫困地区学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2.2 促进教育公平捐资兴学可以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在城市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
然而,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生面临诸多困境。
通过捐资兴学,可以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引入这些地区,提升学生的学习条件,实现教育公平。
2.3 传播社会正能量捐资兴学不仅仅是给予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传递一份爱心和关爱。
当学生感受到来自异地捐助者的关怀和帮助时,他们会倍加珍惜所受的教育,努力学习,并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捐资兴学的积极影响将会持续传播,并且激励更多人加入到捐资兴学的行列中来。
3. 捐资兴学的方法3.1 资金捐助资金捐助是捐资兴学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个人或组织可以向学校捐赠资金用于改善教育设施,购买教学用具,提升教师待遇等。
同时,资金捐助还可以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获取更好的教育机会。
3.2 教育资源捐赠除了资金捐助,教育资源的捐赠也是捐资兴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育资源捐赠可以包括教学用书、电子设备、实验器材等,这样的捐赠可以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3.3 志愿者支持志愿者支持是捐资兴学的另一种方式。
志愿者可以为学校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例如教学辅导、课外活动组织、心理辅导等。
志愿者的参与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乡贤慈善简报
乡贤慈善简报1.乡贤助教助学捐款发言稿中仙商会成立于2011年11月11日,商会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经商创业的会员们,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经过多年打拼,在自己事业取得一点成就之时都想到能给家乡一点回报。
商会成立后,就如何回报家乡这个善举上取得共识,那就是关心家乡下一代健康成长是最好的回报,助力家乡发展教育事业是最给力。
因此,在商会成立一周年之际,商会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设立助学助教和奖学奖教基金。
通过基金运作的增值部分用于助学助教和奖学奖教。
在2013年7月18日商会关工委主任会议上,确定了2013年助学助教和奖学奖教共计15个项目和各项目助奖条件、标准,共计助奖金额24.25万元。
其中:助学助教4项计13.2万元;奖学奖教11项计11.05万元。
今天我们在中仙中学给受奖的学生和老师颁发奖金。
同志们:善举创造和谐,爱心传承美德。
捐资助学助教和奖学奖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发扬光大,也是我们中华民主的传统美德。
因此,为家乡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奉献一份爱心,中仙商会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当然,我们现在所做的对于家乡的整个教育发展来说也许只是杯水车薪,但代表了我们商会所有会员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份心意。
尽管我们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但是我想希望通过这样的捐资助学助教和奖学奖教活动能带动社会各界朋友和乡贤对家乡教育事业倾注更多的爱心和支持,给每一个需要帮助、勉励的孩子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期待,并让他们健康成长。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希望各位同学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学成归来为家乡建设做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老师们:我们在向你们说声,你们辛苦了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做新时期孩子们的楷模。
希望你们把办教学的宝贵经历作为精神财富,秉承“唯物、唯实、唯是、求真、求善、求美”的教学境界,为中仙教育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创造时代业绩,谱写美好华章。
天津文庙乡贤侯肇安与辅仁书院研究
天津文庙乡贤侯肇安与辅仁书院研究作者:段文昌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1期摘要:文庙是儒家文化的物质载体,乡贤祠是庙学组成的一部分,探析天津文庙乡贤祠的由来以及天津文庙乡贤入祀的条件和程序,以乡贤侯肇安捐资助学倡建辅仁书院,研究乡贤对当地社会文教事业的重要贡献及对士人百姓的教化作用。
关键词:天津文庙;乡贤;义举;辅仁书院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1.007中国自古重视祭祀,《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文庙是中国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乡贤祠为“奉祀本乡已故贤士之祠堂”①。
乡贤入祀庙学乡贤祠,归属文庙祭祀体系。
祭祀乡贤可发挥崇德、报功、尚贤之社会功效,“古圣王所不敢忽也”②。
天津文庙入祀乡贤侯肇安品德高尚、行仁仗义、扶弱济困、重教兴化,堪称时人之楷模。
1 天津文庙乡贤祠由来在我国民间信仰体系中,祭祀名宦、乡贤由来已久。
“仕于其地而有政绩,惠泽及于民者谓之名宦。
生于其地而有德业,学行博于世者谓之乡贤”③,由此可知,乡贤为出生于本地而德业、学行可为乡人楷模者。
“祀先贤于西学”相传始于周朝,而最早对乡贤加以祭祀则在东汉末年,时任北海相孔融祭祀甄士然,这成为祭祀乡贤之始。
④宋元时期的学校以名贤、名臣、贤牧混祀,此类现象也出现在书院。
祭祀乡贤始盛于明朝,并在庙学中把名宦、乡贤祀典真正普遍化形成一代制度。
⑤明太祖在江山初定时便行礼乐教化于天下,规定“又令天下学校各建先贤祠,左祀贤牧,右祀乡贤,春秋仲月亦得附祭庙庭。
后乃更名名宦、乡贤”⑥。
至明弘治初年,名宦祠、乡贤祠逐渐分开。
同时,由相应的官员管理两祠入祀,明弘治以后政府明确规定,交提学官定夺。
通过专司管理,乡贤祠和名宦祠的祭祀制度进一步发展。
⑦毛奇龄对此最为称道,“惟明制,建学自成均以下遍及州县,较前代之建置无常格者最为周悉,于是哲配递降,由廊庑以外特设名宦、乡贤二祠于宫门左右”⑧,乡贤祠成为庙学组成体系的一部分。
寸草茵茵报春晖(黄初玺)[资料]
寸草茵茵报春晖——记“春晖使者”黄初玺黄初玺1942年出生于盘县柏果镇继光村松山脚下一户贫苦人家,苦难的少年时代,锻炼了他在生活中承受困难磨炼的意志,形成了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意识,树立了立志改变贫穷的远大理想,为今后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初玺经营的红旗煤矿现已有固定资产3500多万元,职工500余人(其中有5人为残疾人),累计上缴国家税费3000多万余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著名的“春晖使者”、省九届人大代表、优秀民营企业家、黄初玺常揣一颗炽热之心,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毅然担当起一名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的责任。
在柏果镇大力实施“普九”工作以来,热心教育事业的黄初玺与县教育局及镇领导一同来到比中小学。
当他目睹破烂不堪的教师校舍,年久失修的教学楼……他心情十分沉重,毅然捐赠了68万元现金,帮助比中学校修建教师宿舍楼、办公楼、绿化校园,改善了该学校办学条件。
并且捐赠25万元给柏果中学,12万元给五一小学用于改善校园面貌,今年5月又捐赠200万元给柏果镇朝阳小学重建教学楼,大力支援了柏果镇教育事业的发展。
多情最是春飞燕,万里云山恋旧窝。
黄初玺的家乡继光村只有一条乡间小道,且年久失修,黄初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积极发动群众集资修路,并带头捐款40万元,另外还捐款46万元给东风村,48万元给比中村用于修路,支持了柏果镇的新农村建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情系桑梓,回报社会,黄初玺被共青团柏果镇委员会聘为“春晖使者”、“红旗村名誉村主任”。
为鼓励家乡的孩子努力学习,他与学校联系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他们立志勤学,成才报国。
近年来,柏果镇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考上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为积极开展春晖行动,黄初玺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积极联系其他煤矿成立柏果镇煤炭协会,自己主动担任会长,在他的带动下,各企业主积极捐赠,累计共捐赠828万元全部用于修路、建桥、建学校、搬迁、扶贫等。
专家倾心教育,乡贤造福桑梓
立志成才,把人生献给国家民族万隆中学举行励志教育报告会12月2日下午,万隆中学新多媒体教室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掌声如潮。
七十八岁高龄的赣一中老校长、教育专家吴廷梁先生应著名乡贤李仰东先生之邀,在此作题为《立志成才,把人生献给国家民族》的励志教育报告。
吴先生以生动风趣的语言、翔实丰富的材料、感人肺腑的事迹、催人奋进的激情启迪学生心智、唤醒奋斗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民族意识。
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积极进行现场交流互动,纷纷表示要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用优秀人才的标准打造自己,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力量。
(兰炳华供稿)市专家在万隆中学进行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养成教育12月2日上午,经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乡贤李仰东先生联系邀请到的赣州市武警支队原政委、赣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赣州市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健康研究资深专家刘尧坤先生莅临万隆中学讲学。
他主要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现状、成因、调适及如何培养健全人格诸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的放矢的教育,使全校学生受益匪浅。
(兰炳华供稿)专家倾心教育,乡贤造福桑梓12月2日上午,经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乡贤李仰东先生联系邀请到的赣州市武警支队原政委、赣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赣州市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健康研究资深专家刘尧坤先生莅临万隆中学讲学。
他主要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现状、成因、调适及如何培养健全人格诸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的放矢的教育,使全校学生受益匪浅。
下午,万隆中学新多媒体教室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掌声如潮。
七十八岁高龄的赣一中老校长、教育专家吴廷梁先生应著名乡贤李仰东先生之邀,在此作题为《立志成才,把人生献给国家民族》的励志教育报告。
吴先生以生动风趣的语言、翔实丰富的材料、感人肺腑的事迹、催人奋进的激情启迪学生心智、唤醒奋斗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民族意识。
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积极进行现场交流互动,纷纷表示要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用优秀人才的标准打造自己,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力量。
白家铭:奉献,只为桑梓情浓
白家铭:奉献,只为桑梓情浓作者:孙红丁凤英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20年第8期文图/本刊全媒体记者孙红通讯员丁凤英“出去改变世界,回来反哺家乡”,这是所有中国企业家及各界人士共同追求的社会价值与使命。
广东省东莞市昌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家铭就是情系家乡的杰出乡贤代表。
他不仅是共产党员、泌阳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东莞市驻马店商会副会长,更是从河南省泌阳县王店镇王店村走出来的成功人士、爱心企业家。
在外闯荡20多年的白家铭,睡过天桥、当过保安,之后白手起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
事业有成后,他饮水思源、不忘桑梓,积极回馈社会,为家乡捐款、助学帮困,深受广大师生群众的好评。
1991年,年仅17岁的白家铭由于兄弟姊妹多,家庭困难,就忍痛告别校园、辞别父老乡亲,投身于南下的打工潮中。
初到东莞,找不到活时,他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没有住的地方,常常露宿在天桥下。
2003年,奋斗多年的白家铭尝尽打工的酸甜苦辣,却磨炼了坚强的意志,并锁定了人生的目标。
这一年,他利用积累下的广阔人脉资源,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了东莞市昌鼎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最初,他从印刷业做起,后来公司的经营范围不断增加,涵盖地产投资、电子商务、金融投资、物业管理、物流快递、建筑工程装饰、加工制造等多个领域,逐渐发展成为当地一家颇具实力的新兴企业。
从农村走出来的白家铭,一直秉承着一颗农民善良的本心。
他的公司有60多名来自家乡的员工,这些人背井离乡,无法照顾家人,难免会遇这样或那样的沟沟坎坎,但不论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尽力帮助。
员工李某的父亲患病,无钱医治,他送去1万元现金。
湖南的何剑与白家铭有生意上的往来,遇到资金周转不过来时,他总是有求必应、帮忙解围。
2014年3月2日凌晨2点多,白家铭和朋友回家经过塘厦镇石潭布桥时,把一名投河女子救上了堤岸。
事后,被救女子的家人前往感谢,被他婉言谢绝:“这种事让谁碰上了,都会尽一份力,没有什么好感谢的。
平远乡贤捐资1310万元助学
龙源期刊网
平远乡贤捐资1310万元助学
作者:
来源:《源流》2014年第06期
5月2日,平远县热柘镇举行捐资助学暨热柘华侨中学教学大楼建设启动仪式。
仪式上,该镇众多外出乡贤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资1310万元,用于该镇华侨中学、中心小学和幼儿园改造工程。
据了解,为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热柘镇在2009年成功创建教育强镇的基础上,计划投资2500万元,对镇幼儿园及中小学布局进行重新优化,把原分散的华侨中学、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全部集中教学,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首期动工建设的华侨中学教学大楼总投资约700万元,占地600平方米,楼高三层设12间教室,预计明年秋季竣工使用,可容纳600名学生就读。
该镇积极兴学的举措得到全镇外出乡贤的积极响应,首期共捐资1310万元,其中平远县优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雄800万元,广东威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300万元,平远平城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生平、刘运娇伉俪50万元,印尼侨胞钟霖昌50万元,平远县裕兴万年水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裕荣30万元,梅州国中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丘国东30万元,宜源华膳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宜华30万元,平远县健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健20万元。
(朱双玲、张永光、吴安妮)。
乡贤捐赠教育报道范文
乡贤捐赠教育报道范文
近日,我县一位乡贤慷慨捐赠了50万元用于支持当地教育事业
发展。
这位乡贤名叫张先生,是当地富有的企业家。
他一直非常关注本地教育事业,多次为当地学校捐赠物资和资金。
这次捐赠的50万元将用于购置学校设备、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和
资助贫困学生等方面。
据了解,这笔善款将分别用于当地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的教育事业发展。
同时,这位乡贤表示,他将继续关注当地的教育事业,并为其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此次捐赠受到了当地教育局和学校的高度评价和感谢。
他们表示,这些款项将用于改善师生的学习和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此次乡贤捐赠教育事业,不仅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也激励了更多人关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希望此次捐赠能够引发更多人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1 -。
乡贤爱心捐赠倡议书
乡贤爱心捐赠倡议书
尊敬的乡贤和各位爱心人士:
您们好!
我们作为一家公益组织,深知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和困难。
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我们希望能够发挥乡贤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乡村的栋梁之才,您们对家乡充满了感情和责任。
我们发起这次乡贤爱心捐赠倡议,希望您们能够真诚地回馈社会,关注乡村的发展和乡亲们的生活。
我们的倡议是没有界限的,您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援助:
1.教育援助: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或学生提供资助、捐赠图书和
教具等,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
2.卫生健康:捐赠医疗设备、药品或是资金,支持乡村医疗机
构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乡亲们的健康保障水平。
3.农业发展: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先进种植技术和农机具设备等,帮助农民们提高产量和收入水平。
4.环境保护:支持乡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项目,为后代提供
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5.文化体育:捐助图书、乐器、体育设施等,促进乡村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乡亲们的精神生活。
无论您的捐赠方式是物质上的还是技术上的,我们都将严格按照公正、透明、有效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确保您的捐赠能够最大程度地产生社会效益。
希望借助这次倡议,我们能够凝聚起更多的爱心力量,帮助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条件,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和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乡村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谢谢!。
乡贤捐赠教学楼典型材料
乡贤捐赠教学楼典型材料近日,我乡一位乡贤慷慨捐赠了一座现代化教学楼,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喜讯在乡亲们中间传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扬。
以下是乡贤捐赠教学楼的典型材料。
乡贤李先生,现年60岁,是我乡的一位成功企业家。
他在外地经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财富和社会资源。
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一直心系于此。
李先生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乡村教育的薄弱环节更需要关注和支持。
他了解到我乡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学生们只能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李先生决定捐赠一座现代化教学楼,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李先生的捐赠行为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赞赏和支持。
大家纷纷表示,李先生是我们乡村的骄傲和楷模,他的善举将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捐赠教学楼的过程并不容易。
李先生首先与乡政府进行了沟通和协商,明确了捐赠的意向和目标。
随后,他积极联系建筑设计师和施工队伍,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李先生亲自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现代化教学楼在乡村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这座教学楼共有三层,占地面积达到了2000平方米。
楼内设有多间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功能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
这座教学楼的建成,为乡村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和体验。
李先生的善举不仅仅是捐赠一座教学楼,更是对乡村教育的一次有力支持和鼓励。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乡贤捐赠教学楼的事迹在乡亲们中间传为佳话。
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李先生学习,积极关注乡村教育,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乡政府也表示将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为乡村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乡贤捐赠教学楼的典型材料,展示了一个乡贤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贤情系桑梓,捐资兴教助学
笔架山下、南海之滨,矗立着一所年轻的崭新的学校——张静中学,这是由旅港乡贤张静先生捐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于2000年改址重建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
校园占地面积859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15300平方米。
有教学楼、宿舍楼、综合实验楼、食堂、运动场等;有一流的语音教室,现代化的微机室,书目繁多的图书室,清洁舒适的学生宿舍;有自行车场、篮球场、足球场等,校园环境温馨幽雅,文化气息浓郁,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先进,这是遮浪学子学习成才的摇篮,放飞理想的地方。
所有这一切我们要衷心感谢乡贤张静先生情系桑梓,捐资兴教助学。
同时也感谢张静先生一直关心着张静中学的教职员工,每逢春节、中秋或教师节,必会给全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送上400元的购物券或慰问金,百忙之中,只要挤得出时间,更会与全体教职员工共庆教师节,共商发展,温暖、激励着张中的每一位教师。
2016年张静先生更是为了学校的创强,捐资200万元,让学校顺利、圆满通过了创强的验收,同时又大大地改进了教学设备设施。
张静中学到汕遮大道的路,是一条多年来让全校师生苦恼不已的校路:坑洼不平,晴天黄土飞,雨天泥泞陷……今年中考期间,更是让运载赴考学生的车陷住了……又是张静先生出资100万元,于中考后修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硬底化大路,全校师生心里由衷地感谢
着张静先生。
感谢您的慷慨解囊,捐资兴教助学,为遮浪学子解决了燃眉之急,充分显示出您对教育事业的无尽的关怀和支持,对遮浪学子无比的厚爱和热望。
对于您致富不忘家乡教育,心怀家乡教育,情系家乡学子的乡贤来说,更是造福桑梓,功在千秋的行动。
您的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家乡教育,让更多家乡学生能够优越的环境中上学,安心求学,将来成为高层次人才,这不仅改变了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且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福址。
我们——张静中学的全体师生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勤教勤学,奋发向上,争创一流。
从2008年至今,学校连续10年中考成绩居红海湾区兄弟学校第一名,2017年更是破历史纪录——超汕尾市中考总平均分14.5分,其中语文、数学、化学也超市的平均分……
还欣喜地看到,您的爱心行动的意义远远不只在物质和金钱的捐助上,更重要的还在于精神的鼓励和鞭策。
激发出全校师生更大的热情,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懈努力。
同时,也激励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学有所成,满怀激情地自觉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桑梓,回报社会。
值此良机,张静中学全体师生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恭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意兴隆,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