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巴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巴西的基本了解,为后续深入学习巴西各个方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巴西,了解巴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学习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同时,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此外,学生对于巴西的了解有限,因此需要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地理观察能力。

3.增强学生对巴西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读图、用图和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巴西的相关知识。

2.运用地图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巴西的实际情况。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巴西的相关地图、图片和案例资料。

2.设计好针对巴西各个知识点的问题。

3.准备课堂用的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巴西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巴西有什么了解?”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地图,展示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巴西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针对巴西的各个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下册《巴西》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下册《巴西》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巴西的地理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国土资源的情感,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巴西》的教学内容,结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
2.初一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异国风情、文化特色等具有较强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其对巴西地理学习的热情;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下册《巴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说出巴西的主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特点;
3.了解巴西的人口分布、种族构成、文化特点及其对巴西社会的影响;
4.认识巴西的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5.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巴西的地理特征,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6.人口与文化:分析巴西的人口分布、种族构成、文化特点,如狂欢节、桑巴舞等,展示巴西的独特魅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巴西的气候类型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巴西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发展农业经济?

初中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以及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理解巴西多元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掌握巴西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分布特点;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雨林被破坏后产生的环境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指图、绘图、填图、析图等过程,分析、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巴西人口分布特点;结合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等资源,综合分析巴西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对巴西乃至发展中国家地理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南接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西北与西北偏西与智利接壤。

2. 巴西的地形和气候: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巴拉那河高原和海岸山脉四部分。

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南部有部分亚热带湿润气候。

3. 巴西的河流和湖泊:亚马逊河、巴拉那河、圣弗朗西斯科河等。

4. 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以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为代表。

5. 巴西的经济: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其中农业以咖啡、甘蔗、棉花、牛肉等为主,工业以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为主。

6. 巴西的保护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巴西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热带雨林,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经济以及保护热带雨林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巴西的地形分布、气候类型以及热带雨林的保护。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分析、填绘地图,使学生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 案例分析法:以巴西的农业、工业发展为案例,分析巴西经济发展的条件及其分布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学设计2篇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学设计2篇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学设计4[教学目的]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

工农业特点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一、地理概况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二、亚马孙河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三、迅速发展的经济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资源四、人口和城市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小结巩固]学生小结[作业布置]见基训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知识要求: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识记巴西主要城市。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主要介绍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南美洲地理特点的重要一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巴西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南美洲国家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针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巴西的人文地理特点,如多元文化、种族融合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巴西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巴西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巴西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投影屏幕等。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地球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西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点。

有关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7篇

有关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7篇

有关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7篇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篇1【重点】1.重要的地理位置2.主要的矿产资源【难点】经济特点【教具】南非教学课件(导入)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经济结构的单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近年来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所以我们一提到世界上贫困国家最多的大陆,同学们都会想到非洲,但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它的经济在非洲大陆上是最好的,也是目前非洲大陆上唯一富裕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非。

(讲授研讨新课)(课件展示)南非的地理位置(提问)1.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什么位置该国的国名同它的位置有没有联系2.该国面临哪些海洋(简要总结)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三面临海,大西洋和印度洋(提问)1.南非处于非洲的最南端,这种地理位置在航海上有何意义尤其是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之前,南非扮演什么样的一个角色2.为什么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仍然后大量的船只通过南非的南部海区(引导学生讨论)(课件展示)大西洋、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好望角)(讲解)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前,南非的南部海区是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间的最近通道,经过好望角的航线是沟通东西方的要道,即使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因其巨大的通航能力,仍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

经过的船只多于10万吨级,西欧1/4的食品、美国1/5的食品均需靠经过此线而获得。

同时大型和超大型油轮由于苏伊士运河的深度不足,仍需绕道好望角。

这为南非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越的条件。

(课件展示)好望角(简要讲解)(课件展示)开普敦(提问)由于大量船只经过南非的好望角地区,在此需要进行补给和修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这里形成了南非最大的港口,这个港口的名称它位于南非的哪个方向(引导学生读图)世界著名港口,位于南非西南端的开普敦(承转)单是靠航海业不能使南非的经济全面发展,那么南非还具有哪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呢(课件展示)南非矿产在世界地位统计表(提问)1.南非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矿产都由哪些2.储量居于世界首位的矿产是哪些(讲解)南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章节主要介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巴西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巴西这样一个遥远且与我们国家有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了解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巴西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形、气候特点,巴西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引导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图学习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巴西的农业、工业等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

4.讨论法:学生讨论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准备巴西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导法,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教学设计
3.搜集关于巴西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体现巴西的特色。
4.结合课堂所学,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一次关于巴西的知识分享,记录分享过程和心得体会,不少于300字。
5.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巴西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6.观看一部关于巴西的纪录片,了解巴西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撰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巴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巴西如何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要求每个小组整理出讨论成果,准备分享。
3.各小组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系列关于巴西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3.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城市化问题等方面知识。
2.强调巴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合作、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巴西世界杯、狂欢节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引入巴西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文化特色等,增强学生对巴西的直观感受。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探究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注重课后延伸,布置具有探究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设计巴西旅游攻略、分析巴西城市化问题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主要介绍了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是为了让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国地理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2.观察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种和文化,以及巴西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特点。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巴西的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地图:巴西地图、世界地图。

3.图片:巴西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工业和城市等方面的图片。

4.文字材料:关于巴西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世界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巴西的兴趣。

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模版)

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模版)

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模版)第一篇: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模版)《巴西》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巴西的基本国情与主要资源,热带雨林的作用。

2.介绍巴西的文化特色。

3、通过读图、思考活动体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4、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人口、环境、资源之间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1、巴西地理位置,巴西的国情与资源状况2、热带雨林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巴西足球与狂欢节的图片,引入学习巴西的国情。

二、新课学习(一)地理位置半球位置:西半球,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在南半球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大部分在热带,少部分位于南温带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中部,西邻大西洋自然条件地形:高原、平原为主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河流:亚马孙河(二)国情与资源[活动一]结合课本P.69图9.26“巴西地形、资源、主要城市分布图”与活动体,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

1、南美洲第一大国①面积:855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五位,南美洲第一位)②人口:1.82亿(世界第五位,南美洲第一位)③经济:工业体系完整农业重要(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④主要城市:巴西利亚(首都)圣保罗(全国最大的城市)⑤特色:足球大国、咖啡大国[补充]巴西城市化问题突出,为缓解城市人口与环境的压力,并开发西部,进行了迁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圣保罗)2、资源丰富(1)森林(热带雨林)——绿色(2)矿产(铜、铁)——黄色(3)水力(伊泰普水电站)(二)雨林与环境热带雨林与环境部分重点在于学生全球观、环境观、价值观的形成培养过程。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了全球热带雨林的分布,巴西热带雨林的地位,热带雨林的作用(物质的、环境的),巴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雨林的开发、破坏情况以及人类对热带雨林的破坏所产生的关注。

发展与保护、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个人利益与人类利益的矛盾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

因此,本章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是安排在课文后面的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活动。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南美洲地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拓宽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巴西这一国家的具体地理特征和人文现象,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逐步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巴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提高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不同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

2.难点:巴西的地形、气候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图片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以巴西的亚马逊雨林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4.讨论法:学生讨论巴西的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巴西地理特点、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内容的课件。

2.教学图片:准备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

3.教学视频:准备关于巴西的宣传片或纪录片,用于导入和拓展环节。

4.地图:准备巴西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巴西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巴西课标内容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举例说出巴西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民族等人文地理要素的概况。

课标分解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一】目标与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1.根据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难点: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活动内容及形式:课前播放第30界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里约八分钟”表演的视频。

·提出任务:同学们知道下一届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同学们对巴西有何印象?一提起巴西就让我们想到桑巴舞和足球,可见独具特色的巴西文化的影响之大。

同学们一定很向往去巴西旅游吧,今天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朋友:刘星,他也像同学们一样对巴西产生了浓厚兴趣。

刘星一家在今年2月份去巴西旅游,领略了巴西的异域风情,但是他们有很多问题和困惑,今天就让我们用“地理眼”帮他们解决问题吧。

设计意图:用大家熟悉的桑巴舞和足球导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创设刘星一家人去巴西旅游的情景,是采用任务驱动法向同学们提出任务,以此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贯穿起来,从而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讲授新课游戏规则:全班分成六个小组。

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

必答不需举手,可以直接站起来回答,但必须在老师宣布开始后才能进行。

小组中每位成员回答问题次数最多不能超过两次。

第一关:了解巴西文化。

第二关:聚焦经济发展。

第三关:保护热带雨林。

闯过三关后,得分最多的小组的同学获胜。

一、了解巴西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展示刘星寄回来的照片(景观图),刘星产生了下列疑问。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学设计3篇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学设计3篇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学设计1一、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5、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5、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巴西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热带雨林的危机等。

(二)教学难点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5、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三、教学步骤(一)第1课时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到南纬32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七年级下册巴西地理教案

七年级下册巴西地理教案

七年级下册巴西地理教案篇1《巴西》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巴西”一节可以承载以下5条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以及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

2.理解巴西多元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

3.掌握巴西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分布特点。

4.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雨林被破坏后产生的环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指图、绘图、填图、析图等过程,分析、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巴西人口分布特点。

2.结合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等资源,综合分析巴西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分析巴西人口分布、人种构成以及多元文化特征及其影响。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过程、特点。

(二)教学难点结合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分析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策略基本理念: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打造合格的社会公民。

教材简析:巴西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国家,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国家地理的基础和经验,本节课重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的第二节《巴西》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巴西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巴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2.难点:巴西的人口分布、城市化程度以及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巴西的基本国情,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巴西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巴西的国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搜集和整理好关于巴西的资料,制作好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巴西的相关内容,准备好问题和建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西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世界地理的知识,对新课进行导入。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例如:“巴西的地形特点是什么?人口分布如何?主要城市有哪些?”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巴西国情的掌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是本册书中关于南美洲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的其他国家有一定了解。

但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文化以及独特的政治制度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观察和地理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了解,增强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尊重、包容不同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巴西的独特政治制度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准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巴西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年级下《巴西》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七年级下《巴西》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七年级下《巴西》教学设计(通用10篇)七年级下《巴西》教学设计 1一、地理规律:本节课我积极展开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坚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探究,真正变课堂为学堂,学会从地图中寻找信息,进行正确的图文转化,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世界地理分区部分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案例,共分三个标题:“大量的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在说明巴西工业分布与热带雨林开发现状的同时,更加突出了人地关系和谐的思想,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巴西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巩固学生对区域地理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学生分析:本节课是世界区域地理的一节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教材设计的模块特色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愿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困难不大。

四、设计理念: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或者最关心的话题,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巴西的基本概况,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产生探索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利用巴西地图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2、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情况;3、通过数字、图表信息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状况;4、运用资料分析巴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

过程与方法1、在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巴西》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巴西》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材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主要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巴西的基本了解,为后续深入学习巴西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巴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巴西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只知道部分信息,如足球、热带雨林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联系实际,深入探究巴西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主要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一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世界地理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主要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

2.难点:巴西的人种构成、热带雨林的保护和开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选取巴西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进行详细讲解,加深学生对巴西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准备巴西的地图、图片、案例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3.小组划分: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划分小组,便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巴西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

提问:“你们对巴西有哪些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是关于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巴西的基本情况,使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巴西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巴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色。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巴西的地图、图片等,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巴西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深入理解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巴西的文化特色,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4.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巴西的典型地理案例,让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巴西的地图、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的问题和活动。

3.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巴西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激发学生对巴西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巴西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巴西文化特色的看法和观点,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对巴西的认识和理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巴西》是一节关于巴西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巴西人民生活的课程。

本节课通过介绍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巴西人民的生活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的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巴西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掌握巴西的地理特征和巴西人民的生活。

此外,学生对于巴西的足球、热带雨林等特色知识具有较高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巴西人民的生活等方面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巴西人民的生活等方面知识。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形、气候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巴西的亚马孙雨林为例,分析巴西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讨论法:分组讨论巴西的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

2.巴西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巴西人民的生活等方面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助学习 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搜 集一些有关巴西文化、 艺术的资料,丰富知 识。 为第二位讲课教师打 下伏笔。
3/3
导游词三:介绍卞卡的一家,了解巴西民族风情。
教师:为了我们更胜任导游工作,大家小组合 作完成导游词的编制,结合《导学案》 ,看哪个小组 展示的最精彩。(另附《导学案》)
学生学习环节 :独立完成《导学案》后,小组 合作导游词。
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 精神,培养学生从图中 读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增强参与、合作意识。
小组展示环节:“导游词一:介绍巴西的位置。 导游词二:介绍巴西的地形、气候 。”分别请一位 同学上讲台展示本组合作成果,边指图边说导游词。 期间可以有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可作适当引导。 “导 游词三:介绍卞卡的一家,了解巴西民族风情。 ”请 一组同学上台扮演卞卡一家的角色,并作自我介绍。 并请同学总结说出造成巴西这种人种构成和文化形 成的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西
[ 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
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
王海君
1.通过读图与小组合作,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2. 通过卞卡家庭成员的组成,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理解其鲜明的文化特色。 【重难点及突破】 :
重难点:巴西鲜明的文化特色
突破: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卞卡家庭成员的人种组成与我们普通中国家庭成
教师:看看我们的收获吧,做检测题【巴西印 象】
做完后,老师给出答案,小组互评,有问题小 组合作解决,还有疑问,课下与老师交流。
伏笔: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并且了解了它的人文情况。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 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金砖五国之一,它是怎么发 展起来的?又有什么样的工农业特征?请第二位老 师接着带着我们来学习研究。
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2. 通过卞卡家庭成 员的组成,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理解其鲜明的文 化特色。
教师提示并板书:
看来不管是学习还是介绍一个国家主要从自然 和人文两方面入手。
1/3
给学生渗透一种如何 学习国家的理念。
自然 ∨ 人文
)(巴西
出示【导游手册】导游词一:介绍巴西的位置。
导游词二:介绍巴西的地形、气候 。
学生到讲台上展示, 增 强自信心,锻炼语言表 达能力 学生分角色扮演, 兴趣 浓厚,积极性高, 并能 透彻理解含义。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 力。
教师:小导游们都累了,讲解先告一段落,看看 今天我们给游客介绍了什么?(师生小结)
教师完成板书:
2/3
地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置
气候
人种

自然 人文 文化
)(巴西
此“知识树”型板书, 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 的认知结构,思路清 晰。
员人种组成有何不同, 了解巴西深受殖民统治的历史及民族融合, 理解其鲜明的
文化特色。 【教学方法】 :
引导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
师生活动
意图
导入新课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激
教师把学生角色转换为导游,带领游客去巴西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吸
旅游,先问学生对巴西有哪些了解(学生作答) ,而 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
后出示图片伴随着音乐,进入新课。
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新课
教师先设置一个情境:学生导游带着游客正在
通过前面各章节国家
前往巴西的途中,为了使大家到达巴西后不至于特
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
别陌生,你该给大家介绍巴西哪些方面呢?
有了一定的学习国家
学生回答:在哪(位置) 、地形、气候、民族风 的方法和能力。
情等。 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与小组合作,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