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2)
应用因特网知识点总结

应用因特网知识点总结一、因特网基础知识1. 因特网的定义因特网(Internet)是指全球范围内连接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利用一组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来连接全球各地的计算机,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是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2.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ARPA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了第一个互联网,标志着因特网的雏形诞生。
之后,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TCP/IP协议的诞生、域名系统的建立、WWW的发展等阶段。
到了二十一世纪,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由各种网络设备组成,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纤、卫星等。
这些设备通过通信协议相互连接,构成了全球范围的互联网。
此外,因特网还包括了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如电子邮件、WWW、在线聊天、文件传输等。
4. 因特网的作用因特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方面。
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获取各种资源、开展商务活动、进行娱乐等。
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因特网的连接方式1. 宽带接入宽带接入是指通过ADSL、光纤、有线电视等宽带技术,实现高速、稳定的因特网接入。
宽带接入以其快速的传输速度和稳定的连接质量,成为目前主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
2. 无线接入无线接入是指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如Wi-Fi、3G/4G/5G等)实现无线连接至因特网。
无线接入的优势在于方便灵活,可以随时随地连接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移动接入移动接入是指通过移动网络(如3G/4G/5G网络)实现因特网的接入。
移动接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广泛,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用户提供了随时随地访问网络的便利。
4. 光纤接入光纤接入是指利用光纤技术实现因特网接入。
光纤接入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带宽和更稳定的连接质量,已成为许多企业和高端用户的首选接入方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题(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题(一)一、填空:(40%)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组成。
3.计算机网络根据网络的作用范围分为广域网、()和城域网。
4.ATM的中文名称是()。
5.网络的拓扑类型较多,基本的拓扑类型有(网状型)、星型、环型三种。
6.信号有模拟信号和()两种。
7.计算机网络按网络数据传输方式不同可分为点对点网络和()。
8.模拟信号数字化有三个基本过程:抽样、量化和()。
9.异步传输以()为单位传输数据。
10.常见的多路复用是频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复用。
11.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输方向,通信方式分单工通信、()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
12. 传输介质可以大致地分为有线介质和()。
13.双绞线双绞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小电磁干扰和()干扰。
14.根据(),双绞线可分为UTP和STP。
15.非屏蔽双绞线的外皮上标识了“CATEGORY 5e CABLE”,其含义是()。
16.双绞线上标识的生产日期前两位为(),后两位为星期。
17常见的无线传输介质有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与()等。
18.微波系统分地面微波系统和()微波系统。
19.Internet的前身是()网。
20.双绞线是最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和数据通信网络中。
21.资源共享除共享硬件资源外,还包括共享()和软件资源。
22.为人们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服务提供商简写为()。
23.FDDI网络以()为传输介质。
24.网络中的节点分转接节点和()节点两类。
25.在总线两端连接的器件称为终端阻抗匹配器或称为()。
26.中央节点目前多采用集线器或()与其它节点连接。
27.环形网络中的信息传送方向是()流动的。
28.在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率称为()。
29.电报信号属于()信号。
(模拟、数字)30.数据帧传送数据信号要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和()性。
二、选择:(30%)1.局域网简写为()。
A. LANB. MANC. WAND. BAN2.广域网简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含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题一、填空题1.分组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分组的存储、选择路由、转发)2.网络按距离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广域网(或W AN)、局域网(或LAN)、城域网(或MAN))3.网络类型按通信介质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类。
(有线网、无线网)。
4.网络按拓扑结构划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规则形等。
(总线形、星形、环形、树形、全互联)5.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信源、传输媒体、信宿)6.数据通信系统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数据终端设备(或DTE)、数据电路端接设备(或DCE)、通信信道)7.通信过程中每次通信都包含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内容。
(传输数据、通信控制)8.数字数据编码从幅度取值上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单级性码、双极性码)9.数字编码从信号电压或电流是否占满整个符号的持续时间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归零、不归零)10.数字数据到模拟信号的调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种基本方法。
(移幅键控法、移频键控法、移相键控法)11.模拟信息的脉冲调制编码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一、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概念:网络是指不同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线路或其他传输媒介连接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系统。
2.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和网状等多种形式。
3.OSI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通信协议的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4. TCP/IP协议:是Internet所使用的协议集合,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等。
5.IP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6.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7.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8.网关:在通信网络中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转发。
9.DNS: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10.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
二、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1. 集线器(Hub):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通过广播方式转发数据。
2. 网桥(Bridge):用于将不同局域网中的数据包转发。
3. 交换机(Switch):用于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包,提供更高的数据转发效率。
4. 路由器(Router):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转发,具备网络寻径的功能。
5. 防火墙(Firewall):用于保护网络安全,限制网络访问。
6. 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用于存储和共享文件。
7. 打印服务器(Print Server):用于共享打印设备。
8.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在Web应用中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9.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10.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邮件的发送。
11.POP3协议:邮局协议,用于邮件的接收。
三、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1.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系统,限制网络访问和控制网络流量。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1.网络基础知识-IP地址(IPv4和IPv6)-子网掩码和网络地址-网关和路由-域名系统(DNS)-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环形、星形等)-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网络拓展设备,如交换机、中继器、路由器等2.网络设备和技术-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网络带宽管理和负载均衡-VPN(虚拟私人网络)的配置和管理-WLAN(无线局域网)和Wi-Fi技术3.网络安全-防火墙和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虚拟专用网(VPN)的安全性-数据加密和认证(如SSL和TLS协议)-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应急响应4.互联网和云计算-互联网的发展和结构-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和使用场景-虚拟化技术和云平台的配置和管理-云存储和云备份技术-高可用性和容灾技术5.网络协议和服务-TCP/IP协议和IPv6协议-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网络服务和应用,如HTTP、FTP、SMTP等-网络文件共享和打印服务-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6.网络维护和管理-网络规划和设计-IP地址分配和管理-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网络故障排除和维修-网络性能调优和优化7.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策略-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隐私-网络攻击和黑客技术-防御网络攻击和入侵的方法和工具8.无线网络和移动应用-无线网络标准和技术,如Wi-Fi、3G/4G等-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护措施-移动应用的开发和部署-移动设备管理和远程访问控制-移动应用测试和性能优化。
50个网络知识点大全

50个网络知识点大全一、云计算:1.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按需分配和管理计算资源,提供灵活、可扩展和经济高效的计算服务。
2.云计算的优势:云计算可以降低企业的IT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可靠性和灵活性。
3.云计算的关键技术:虚拟化、自动化和可扩展性是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4.云计算的部署模型: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社区云是常见的云计算部署模型。
5.云计算的服务模型: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是云计算的常见服务模型。
二、大数据:6.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数据量过大、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技术和算法来获取、管理和分析的数据。
7.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具有“四V”特征,即数据量大(Volume)、数据速度快(Velocity)、数据种类多(Variety)和价值密度低(Value)。
8.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大数据在金融、医疗、交通、电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9.大数据的处理技术:Hadoop、Spark、NoSQL等是常见的大数据处理技术。
三、物联网:10.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是将各种物理设备和对象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感知、交互和共享。
11.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1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协议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四、区块链:13.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14.区块链的特点: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匿名性等特点。
15.区块链的应用领域:数字货币、供应链管理、身份验证等是区块链的应用领域。
16.区块链的工作原理:区块链通过共识机制和密码学算法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一致性。
五、人工智能:17.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18.人工智能的分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常见分支。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一、因特网应用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前身是阿帕网,我国的四大骨干网: CERNET、CSTNET、Chinanet、ChinaGBN。
(一)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录( Telnet )、文件传输(ftp)、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邮件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
3、因特网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4、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1 )网格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它利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2 )虚拟现实技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供用户研究或训练。
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二)、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多媒体信息检索,专业垂直搜索引擎。
(三)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1、常见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2、因特网交流的优势与局限性二、网络技术基础(一)网络的主要功能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覆盖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光域网(LAN)(MAN)(WLAN)校园网,电脑网络教室,网吧,社区网络等城市网络因特网按照拓扑结构分:总线型环型星型交换机(二)、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1、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对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进行复习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一、物联网的概念与特点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设备、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其特点包括:1、全面感知: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
2、可靠传输:利用多种通信技术,如蓝牙、Zigbee、WiFi、移动网络等,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智能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组件,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2、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直接接触。
RFID 标签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等领域。
3、无线通信技术(1)蓝牙: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手机、耳机等设备之间的连接。
(2)Zigbee: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常用于智能家居等场景。
(3)WiFi: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连接。
(4)移动网络:如 4G、5G 等,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广域覆盖的通信支持。
4、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依靠云计算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大数据技术则用于挖掘数据中的价值。
三、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通常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1、感知层负责采集物理世界的信息,包括传感器、RFID 标签、摄像头等设备。
2、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和互联网。
3、应用层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
四、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如智能灯光、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一、因特网应用
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前身是阿帕网,我国的四大骨干网: CERNET、CSTNET、Chinanet、ChinaGBN。
(一)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录( Telnet )、文件传输(ftp)、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邮件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
3、因特网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4、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
1 )网格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它利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2 )虚拟现实技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供用户研究或训练。
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
(二)、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
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多媒体信息检索,专业垂直搜索引擎。
(三)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1、常见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
2、因特网交流的优势与局限性
二、网络技术基础
(一)网络的主要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覆盖范围分:
局域网城域网光域网
(LAN)(MAN)(WLAN)
校园网,电脑网络教
室,网吧,社区网络
等
城市网络因特网
按照拓扑结构分:
总线型环型星型
交换机
(二)、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1、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2、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和TCP/IP协议: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TCP/IP协议
一种抽象的参考模型分为7层,由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面对用户),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分为4层,由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面对用户)、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3)TCP/IP协议集
(三)、网络通信中常见的信息交换技术:
(四)、IP地址和域名
1、IP地址的格式: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用“点分十进制”方
法,把它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
****判断IP地址正确与否的方法:a、是否分为4组;b、每组数字应当在0~255之间;
c、用“.”隔开。
2、IP地址的分类:
D类:224.x.y.z~239.x.y.z
E类:240.x.y.z~255.x.y.z
特殊类:127.x.y.z
公用地址与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随意访问。
私有地址则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只有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与Internet通信。
常用私有地址: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区分公用地址和私有地址目的是节约IP地址资源和提高安全性。
3、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按照分级的方式管理。
IANA,负责全球IP地址与域名的管理。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中国IP地址与域名的管理。
4、子网掩码,作用: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5、网关与代理服务器
(1)网关:可以看作是网络与外界的出口,可以实现多个用户使用一个IP地址访问网络,帮助节省IP地址,得到安全保护。
(2)代理服务器:充当局域网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出口;临时存储大量信息资源;对局域网内用户权限进行一定限制和保护。
6、域名的概念和域名的基本结构
什么是域名:域名(Domain Name)是因特网上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网络间通过域名进行相互访问,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
域名的基本结构:域名是由若干英文单词组成,中间由“.”来分隔。
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域名命名的一些共同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域名中包含的字符;①26个英文字母:②10个阿拉伯数字;③“-”(英文中的连字符)
(2) 域名中字符的组合规则:
①在域名中,不区分英文字母的大小写。
②对于一个域名的长度是有一定限制的。
例如,注册CN下域名,三级域名的长度不能超过20个字符。
域名的管理:全球域名的管理职责由“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来承担, 该组织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
我国的域名管理职责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承担。
域名的组成:主机名·组织机构名·网络名·顶级域名
常见顶级域名:
通用顶级域名国家地区顶级域名
com商业机构Cn 中国
net网络服务机构HK 香港
org非营利性组织JP 日本
gov政府机构TW 台湾
edu教育机构us 美国
mil军事机构Uk 英国
7、DNS:是计算机域名系统的缩写。
它具有将域名和IP地址转换的功能。
域名解析: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之间是通过IP地址来进行通信的,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这项工作由域名解析系统(DNS)来完成。
这一过程称为域名解析。
(五)、计算机中的硬件
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客户机请求、连接外部设备等。
客户机直接面对用户,提出服务请求,完成用户任务。
传输介质(传
输网络数据),
计算机与连接
设备相连一般
使用双绞线。
网络主干一般
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五类双绞线最
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
传输距离:100米
同轴电缆
光纤(传输速率几乎无限)
传输距离:几十千米
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
(1)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xp、Windows 2000、Unix、Linux 等。
(2)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媒体播放器、文件上传下载工具、解压缩工具、QQ
因特网的常见接入方式及配置
1.直接接入:电话拨号接入、adsl接入(家庭宽带)、isdn接入(一线通)、无线接入(3G接入)。
(1)拨号上网必要条件:①向ISP
...申请帐号(163、169、中国电信);
②配置调制解调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互转);
③一条电话线路。
2.通过局域网接入:如组建机房局域网,并通过校园网接入因特网。
三、网络应用的安全与保护
主要威胁: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
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防治
(1)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途径:移动存储设备(如磁盘、光盘等)和网络(主要为下载资料和电子邮件)。
(3)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传染性
...、寄生性、潜伏性、爆发性、破坏性等。
(4)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现象:●打开程序的时间比平时长,运行异常;
●磁盘空间突然变小,或系统不能识别磁盘设备;
●有异常动作,如突然死机又自动重新启动;
●访问设备时有异常现象,如显示器显示乱码;
●程序或数据无故丢失,找不到文件等。
●发现一些来历不明的隐藏文件;
●访问设备的时间比平时长,如长时间访问磁盘等现象;
●上网的计算机出现不能控制的自动操作现象等;
●文件的长度发生变化等
3.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1)购买正版杀毒软件安装并定时升级;杀毒软件只可以查杀病毒库中的已知病毒。
(2)安装防火墙
●防火墙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
●防火墙架在用户的计算机和因特网之间。
(3)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常用的加密算法:①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是使用同一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又称为会话密钥加密算法。
②公开密钥加密算法是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又称为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替换法是一种常用的加密方法
●在设置密码时,密码长度在8位以上,最好是由大小写字母、标点、数字以及控制符等组成,并有规律地更换。
●常用的密码破解手段:①穷举法②黑客字典法③猜测法
(4)定期下载并安装新的操作系统补丁程序;
(5)经常对电脑上的重要数据备份;
(6)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
不得不使用时,必须使用最新版本(病毒库)的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
(7)不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
(8)对网络上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先进行病毒查杀再安装使用。
另外,最好从一些知名的网站上下载软件;
(9)要谨慎处理收到的电子邮件的附件;
(10)好不要接收在用QQ聊天的时候对方发过来的一些网址和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