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新希望新长征四个大佬的乳业江湖
伊利、蒙牛、光明等六大头部乳企布局上游原奶,谁掌控了中国牧场?
伊利、蒙牛、光明等六大头部乳企布局上游原奶,谁掌控了中
国牧场?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奶牛》
【年(卷),期】2022()5
【摘要】众所周知,牛奶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包含了蛋白质、钙、脂肪等一百多种成分,有着“白色血液”的美称。
牛奶产业链上游为奶牛养殖及原奶生产,中游为饮用奶、酸奶奶粉等各类乳制品产品,下游则是各大商超、电商平台、自动贩卖机等销售渠道。
几十年来,中国牛奶从只存在于北方城市和富裕人家,发展成为了全国上下家家常备的日常饮品。
1949年全国奶类年产量为21.7万吨,平均每人每年仅为0.4公斤,2021年全国牛奶产量达3683万吨,人们基本实现了“鲜奶自由”。
而这都得益于我国牧场建设、育种技术、饲养管理、冷链供应等环节的逐步完善。
【总页数】3页(P24-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山东潍坊成为伊利蒙牛三元等大乳企的奶源基地
2.乳企奶源危机:中小牧场不断退出原奶体量收缩50%
3.伊利、蒙牛、光明、三元、新希望乳业……24家上市乳企,谁的营收增长更快?
4.伊利蒙牛接连出手!2020年头部乳企为何加速奶源地投资建设?
5.2020年乳企半年报汇总伊利、蒙牛、光明、飞鹤晒成绩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利的潘刚时代
伊利的潘刚时代在雄鹰还没有睥睨天下之前,它一定被壮阔神秘的天空所吸引。
十几年前,潘刚只身来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习的时候,身后留下的是锡林郭勒草原真正的天然牧场,正是在孩提时代躺在草原上,听着悠扬牧歌,舒舒服服地品尝当时只有内蒙人才能享用的天然牛奶时,他就被草原天然的赐予所感动。
这只日后纵情翱翔于中国乳业高空中的雄鹰,渐渐在未来职业轨迹的探测中触摸到了自己心灵的律动。
一、大厦将倾中国乳业实在不缺大腕,伊利、蒙牛、光明、三鹿、三元……以至于提到伊利,总会想起宋人评价秦少游之语:只可惜三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
一部伊利“十五”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中国乳业“十五”发展的缩影。
这5年也是中国乳业崛起的5年。
“十五”期间,国家出台了“十五”营养发展纲要、“学生饮用奶计划”、“奶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乳业的快速增长。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奶产品产量达到1100万吨,人均奶类产品占有量为9公斤。
2004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2368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达18.2千克;乳制品工业总产值达663亿元,比2001年翻了3倍。
尤其是液态奶以67%的同比增长速度占据了奶类产品增长首位。
2001年,光明、伊利、三元是当仁不让的乳业“第一梯队”,加之“第二梯队”的三鹿、完达山,几乎占有全国乳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但2002年底,这个座次发生了变化。
前3位分别是光明、伊利和三鹿,而1999年才创建的蒙牛已经超过三元跻身第4位。
到了2003年,伊利则坐上了“第一梯队”的头把交椅,之后是光明、蒙牛。
2004年,“第一梯队”座次几乎没什么变化,但受伊利高管风波影响,这一年“第一梯队”差距是非常小的。
2005年,随着一系列牛奶丑闻的曝光,光明这个老牌队员则被“第一梯队”边缘化,只剩下伊利、蒙牛两分天下。
而第二梯队则被三元、新希望、夏进等品牌占据。
伊利在2001年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样风光———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当时仅在华南、华中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广东、福建两省也不过30%。
Yili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些公司?
Yili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些公司?一、蒙牛乳业蒙牛乳业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与伊利酸奶齐名。
蒙牛乳业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该公司拥有全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乳制品生产技术,产品覆盖牛奶、酸奶、乳粉等多个领域。
蒙牛乳业以其卓越的品质、广泛的渠道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成为伊利的激烈竞争对手。
蒙牛乳业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不断挑战伊利的市场地位。
小点1:技术研发领先:蒙牛乳业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改进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小点2:市场拓展广泛:蒙牛乳业通过多渠道发展市场,拓展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与伊利展开激烈竞争。
二、新希望乳业新希望乳业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是新希望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新希望乳业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该公司专注于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牛奶、酸奶、乳饮料等多个品类。
新希望乳业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与伊利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小点1:品牌影响力扩大:新希望乳业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逐渐提升品牌影响力,在与伊利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小点2:资源战略布局:新希望乳业通过战略合作、收购和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拓展,增强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力。
三、光明乳业光明乳业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与伊利乳业同属行业领域的竞争对手。
光明乳业成立于1956年,总部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
该公司致力于乳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牛奶、酸奶、奶粉等多个品类。
光明乳业以自身的创新能力、品牌形象和渠道优势,与伊利展开激烈的竞争。
小点1:创新产品的推出:光明乳业致力于研发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并迎头赶上伊利的市场份额。
小点2:品牌营销策略:光明乳业通过大力推广品牌形象,采用多种市场推广手段和渠道拓展,与伊利形成积极的竞争态势。
总结:伊利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蒙牛乳业、新希望乳业和光明乳业。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本文将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地位、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比较。
二、市场地位蒙牛和伊利均是中国乳制品市场的领导者。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蒙牛在中国乳制品市场的份额约为30%,而伊利的份额约为25%。
两家公司在市场份额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蒙牛略微领先于伊利。
三、产品竞争力1.产品品质蒙牛和伊利都注重产品的品质。
蒙牛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伊利则在原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优质。
两家公司的产品在品质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力。
2.产品种类蒙牛和伊利都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包括牛奶、酸奶、奶粉等。
蒙牛在产品创新方面更加积极,不断推出新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伊利也在不断扩大产品线,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品牌形象1.品牌知名度蒙牛和伊利都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知名品牌。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蒙牛的品牌知名度略高于伊利。
蒙牛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体育赛事等活动,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2.品牌形象蒙牛和伊利的品牌形象都较为正面。
蒙牛倡导“健康、快乐、进取”的品牌形象,强调产品的健康价值和消费者的快乐体验。
伊利则强调“科技、健康、责任”的品牌形象,注重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
五、营销策略1.广告宣传蒙牛和伊利都在广告宣传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蒙牛通过明星代言和创意广告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伊利则注重情感营销,通过温馨的家庭场景和感人的故事传递品牌价值。
2.渠道拓展蒙牛和伊利都在渠道拓展上下了一番功夫。
蒙牛通过与超市、便利店等渠道的合作,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范围。
伊利则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高了产品的销售效率。
六、市场前景蒙牛和伊利在市场竞争中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潜力。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乳制品需求的增加和消费升级,乳制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蒙牛和伊利都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
伊利PK蒙牛:霸业定于战略
2005年,蒙牛的“跑马圈地”也没闲着。
据悉,蒙牛在2005年上半年已增设了54条新生产线,到2005年年底,蒙牛可实现生产能力275万吨的目标。同时,蒙牛又与欧洲最大的乳产品公司丹麦阿拉福兹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共同开拓包括内地、港澳,以至全球各地的奶粉市场。
在开拓疆域的过程中,伊利和蒙牛这两架战车又不可避免地“擦枪走火”。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双方对福建长富的争夺。
但这并不影响超级女声被业界奉为“事件营销”的经典之作。
对于蒙牛与超级女声合作的来龙去脉,各大媒体已经报道得沸反盈天,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蒙牛企业竞争策略以及执行上的灵活性差异。
主要从事饮料、液态奶、酒类营销实战与研究的方华明对蒙牛结缘超级女声的营销成效总结道:在大家都将眼睛盯着餐饮奶,都在包装变换里打转,都在考虑怎样跟上别人,都只盯着下一场价格战时,蒙牛却在改变思路,让牛奶饮料时尚起来,这就是创新思维。
在硝烟弥漫的背后,中国乳业的新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超级女声”背后的灵活性差异
据说,牛根生在“超级女声”如烈火油烹之际,不仅说不出本届超级女声前三名,而且连给蒙牛酸酸乳作形象代言人的张含韵的名字一时也说不上来。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牛根生甚至还称,冠名超级女声、起用张含韵担任形象代言人是蒙牛液态奶事业部下属市场部的策划和决定,最初他并不知情。如果自己参与了最初的策划,这两件事很可能都会流产。
事情的结果自然已经毫无悬念,“祖国的统一是全球华人共同的心愿——蒙牛乳业”和中央电视台的有关节目同时出现,成为蒙牛事件营销的又一得意之作。
另外,在构建营销网络的过程中,蒙牛除了和业内其他企业一样发展经销商以外,还在一些重点城市与经销商共同出资成立销售公司,使得渠道的建立和运营更加切实可靠。
蒙牛伊利行业背景资料
蒙牛伊利行业背景资料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乳制品行业逐渐成为了人们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乳制品行业的两个巨头,蒙牛与伊利分别成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并在中国乃至全球乳制品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行业背景的介绍、品牌发展的历程以及市场竞争的现状三个方面,为您全面解读蒙牛伊利的发展故事。
二、行业背景介绍乳制品行业是食品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涵盖了奶粉、鲜奶、乳饮料、乳制品等多个品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消费市场之一,乳制品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市场供给不足且品质参差不齐。
三、蒙牛的历程1. 创业初期的探索与困难蒙牛公司成立于1999年,当时正值中国乳品市场的快速增长期。
蒙牛充分抓住了这一机遇,以整合国内乳品产业链、提升产品品质为发展策略。
然而,初期的创业过程中,蒙牛也面临着生产技术不成熟、销售渠道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2. 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为了解决技术瓶颈,蒙牛引进国际先进的乳品生产技术,并进行自主创新。
1999年,蒙牛率先引进了乳品生产中的先进设备,建立了国内领先的乳品研发中心。
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蒙牛逐渐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口碑,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3. 品牌推广与国际化布局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蒙牛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逐渐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同时,蒙牛也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布局,成为了第一个进军海外市场的中国乳制品企业。
四、伊利的历程1. 企业改革与市场拓展伊利公司成立于1999年,创始人旨在解决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瓶颈问题,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先进技术以及合作推广等方式,推动乳制品行业的发展。
伊利乳业从企业改革开始,逐步建立起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伊利在品牌建设方面非常重视,通过大力投入广告宣传、赞助体育赛事等方式,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乳业前十强排名是哪些?
中国乳业前十强排名是哪些?中国乳业前十强排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乳制品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乳业市场稳步增长,如今已成为世界乳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乳业前十强企业也井喷式进展,今日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哪些。
产能分析据统计,2023年前三月全国各类乳制品总产量达到了410万吨,同比增长了 6.9%,保持了肯定强劲的增长态势。
其中,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生产量达到了277万吨,同比增长了7.3%。
从产能角度看,前十强企业总产能超过了5756.5万吨的锅,其中,排名前三的伊利、蒙牛、光明分别拥有1925.3万吨、1492.1万吨和1048.6万吨的生产力量,占比依次为33.43%、25.95%和18.23%,三者的产能合计占到了排行榜总量的77.61%。
品牌影响力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的影响力在乳业企业中愈加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3年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伊利以413.2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乳制品德业第一,蒙牛和光明则位列其次、第三。
此外,雀巢、飞鹤、特仑苏、三元等品牌在乳制品市场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虽然不如排名前三的大公司,但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乳业企业持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乳企们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些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伊利领先使用草本益生菌技术生产出“伊利安慕希”,蒙牛研发出了提取自轮廓线的拉丝技术,使马蹄外形的奶酪可以生产出八条比四条多出来的棱角,更易于切断,这些创新均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质量平安乳制品市场需要高品质、高平安性的产品,乳业企业对质量平安问题的重视也愈加显著。
伊利、飞鹤等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生态牧场,牧场和奶厂实行了全程可追溯的管理模式。
三元、光明等企业均建立了的检测体系和生产标准,科技设备的更新迭代和质量管理的加强都对提升产品品质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凭借压倒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照旧坐稳前三,科技创新和质量平安是全部乳企必需持续加强的方面。
伊利和蒙牛的关系故事
伊利和蒙牛的关系故事伊利和蒙牛是中国乳制品行业内的两大巨头,也是全球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它们的竞争历程中充满了曲折和波折,但也囊括着合作与和谐的时刻。
本文将以历史事件为主线,讲述这两家企业之间的关系故事。
一、竞争加速产业进程伊利和蒙牛在乳制品行业的竞争历程中越来越激烈。
在产品品质、营销推广、渠道拓展等各个层面博弈,这种竞争促进着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曾几何时,伊利和蒙牛都是乳制品市场的领导者。
起初,伊利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随着蒙牛、光明等品牌的崛起,伊利逐渐遭遇市场困境,甚至被逐渐逼离一二线城市市场。
然而,此时“三聚氰胺事件”爆发,造成了全行业同样的打击,而伊利通过诚实公开的态度、质量保证的措施、全面的营销宣传等一系列措施重新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之后,随着伊利的不断发展,它又成为了乳制品行业的领跑者,而蒙牛则继续努力争夺市场份额。
伊利和蒙牛的产品品质、品牌形象、渠道布局、运作效率等都有所进步,但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升级。
在产品创新上,伊利推出了代表品牌的原创奶,蒙牛则不甘示弱,也研发了各种不同的新品种,并空降明星组成团队代言宣传。
蒙牛此前的广告创作历史上的“千万红军来战马蹄声碎,觥筹交错,绿袖红裙一曲余音绕梁”的文艺气息,逐渐转化为后来的“一卡车好牛奶”的强势语调,伊利则逐渐形成了“伊利好牛奶,每一刻都好”的广告语,强调品质、健康和温暖感受。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同时,它们也出现过关系紧张、互相牵制的情况。
曾经因为在学校食堂的采购竞标中,伊利和蒙牛联合起来排除了其他竞争对手,最终被国家监管局调查处理。
而之后因涉嫌价格垄断行为,伊利和前十大乳企均被征收大额罚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二、借助合作共赢虽然竞争是企业之间必不可少的,但只有合作才能带来长远而更为稳定的发展。
相互合作时,企业可以借助对方的优势改进自己的弱势处,加快创新步伐并节省资源成本,然后实现“双赢”。
即使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伊利和蒙牛从没有忘记合作的重要性。
蒙牛五力模型分析
蒙牛五力模型分析1现有企业竞争力分析•主要有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等。
•乳制品行业市场上“光明”、“伊利”、“蒙牛”三个品牌销量最大,已形成光明、蒙牛、伊利三巨头争霸主的格局•蒙牛在取得超女和神五的品牌营销成果之后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积极推进全国化战略,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加速对重点区域市场进攻,并通过走多元化的道路进一步挤压当地二线品牌的市场空间。
作为同一层次的竞争对手,伊利主动进攻,加码央视广告招标大战,并以“奇谋”战胜蒙牛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乳业赞助商的资格。
伊利又投资建设的液态奶新工业园将伊利液态奶的产能扩大近一倍。
对蒙牛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光明因为暴露出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内幕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光明已将主要市场收缩至华东地区。
其他诸如石家庄三鹿,南京卫岗,北京三元虽然无法再全国范围与蒙牛抗衡,但在各自传统区域内对蒙牛形成了强有力的阻击。
○2潜在入侵者分析•“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思想已深入中国普通百姓的心底,传统的饮食营养品消费观念也随之悄悄发生了改变。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进入乳制品行业就一定有利可图,其实不然。
•1、进入壁垒。
虽然国家干预比较低,从生产、技术、经济、规模、资本投入因素来看,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2、品牌壁垒。
品牌效应将成为争夺的焦点,以质量、信誉、服务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将日益激烈的品牌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消费者一旦形成了品牌忠诚将很难改变,树立新的品牌,企业将这些消费者争夺到建立的新的品牌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国内几个大型乳品企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大企业的名牌产品有着强烈的偏好,乳制品市场开始形成消费者品牌忠诚度。
•3、技术壁垒。
随着乳制品营养知识的宣传及媒体的消费引导,使得消费品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加强,消费者对卫生质量、包装档次的要求日益提高。
牛根生:蒙牛内幕,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牛根生:蒙牛内幕,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牛根生简介:牛根生出生于1954年,籍贯,内蒙古,现任蒙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43岁创下的蒙牛集团熠熠生辉,这家企业在3年内销售额增长50倍、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并且吸引了摩根斯坦利等全球知名的投资机构2600万美元战略投资。
牛根生长期担任伊利的销售负责人,他通过在伊利的经历,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全国最大的销售网络。
据牛根生自己回忆,他出生在内蒙一户贫农家庭。
后来,他被卖给姓牛的人家做儿子。
到现在,他连自己原来姓氏都不知道。
牛根生改姓牛,他的命运似乎也从此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8年牛根生参加工作。
在伊利集团从一名洗瓶工干起,担任过车间主任、厂长等职,在伊利做到了生产经营副总裁的位置。
伊利曾经记下了他的辉煌;在这里,他曾获得呼和浩特科技兴市贡献一等奖,呼和浩特市特级劳动模范称号,入选“呼和浩特市首届十大青年企业家”等荣誉。
1999年,伊利股份有限公司鉴于公司生产经营副总裁牛根生同志不再适于担任该职,公司董事会决定对其予以免职。
牛根生1999年创立蒙牛集团,作为乳业的后起之秀,“蒙牛”以出色的营销手段实现了快速增长。
2002年其销售额突破21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一举跃升至第4位。
2003年“蒙牛”借助“神五升空”的出色营销,销售额再次翻番,达到近50亿元。
20年前,他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以一个企业的发展,20年后,他的一举一动动摇了一个行业的格局。
在过去20年里,牛根生一直是乳业行业的风云人物。
从1992年开始,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到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随后,自立门户,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六年后,蒙牛从行业千名之外跃升为现在乳业行业的第二名。
牛根生在传统行业内的创业速度也开始被世人称道。
牛根生因此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中国经济最有价值企业领袖之一;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
伊利行业竞争分析
伊利行业竞争分析伊利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肩负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和竞争压力。
在这个行业中,伊利的主要竞争对手有蒙牛、光明、完达山等企业。
下面对这些竞争对手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是蒙牛乳业。
作为国内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之一,蒙牛与伊利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与伊利不同,蒙牛在产品定位上更加注重中高端市场,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健康饮品。
同时,蒙牛注重品牌营销和植入式广告,通过与各种娱乐活动的合作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蒙牛还加强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是光明乳业。
光明乳业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也非常重视,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光明积极布局电商渠道,提升产品销售和分销的效率。
此外,光明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增强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光明在品牌建设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品牌推广,建立了消费者对光明品牌的认知和认可。
再次是完达山乳业。
完达山是一家以销售特浓奶粉和低温酸奶为主的企业,对标伊利的核心产品。
完达山在产品定位上注重高端市场,推出多款高质量的特浓奶粉和低温酸奶。
完达山注重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和挖掘,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碑。
此外,完达山还加强了品牌营销和推广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伊利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伊利还要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位,推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通过以上的行业竞争分析,希望能够为伊利在竞争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伊利、蒙牛、光明、三元、新希望乳业……24家上市乳企,谁的营收增长更快
近期,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等上市乳企先后披露2019年年报(科迪乳业日前宣布将延期发布年报并披露了经营业绩),揭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
记者整理了24家上市乳企2019年的经营情况,并按照营业收入进行了排序。
去年,它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谁的营收增长更快?谁的净利更高?一起来看看吧~伊利股份2019年,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00.09亿元,同比增长1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34亿元,同比增长7.67%。
蒙牛乳业2019年,蒙牛乳业实现营收790.30亿元,同比增长14.6%;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1.05亿元,同比增长34.9%。
光明乳业2019年,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25.63亿元,同比增长7.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45.84%。
伊利、蒙牛、光明、三元、新希望乳业……24家上市乳企,谁的营收增长更快?中国飞鹤2019年,中国飞鹤实现总收益为人民币137.21亿元,同比增长32.0%;年内溢利为人民币39.35亿元,同比增长75.5%。
H&H国际控股2019年,H&H国际控股实现销售收入109.25亿元,同比增长7.8%,纯利10.05亿元,同比增长19.2%。
三元股份2019年,三元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1.51亿元,同比增长9.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25.51%。
澳优2019年,澳优实现收入为67.36亿元,同比增长25.0%;剔除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非现金亏损影响,经调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9.42亿元,同比增长62.0%。
新乳业2019年,新乳业实现营业收入约56.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14%;实现净利润约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41%。
现代牧业2019年,现代牧业实现销售收入55.14亿元,同比增长11.2%;年内溢利3.5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从蒙牛vs伊利看企业跟随战略
从蒙牛vs伊利看企业跟随战略蒙牛和伊利是中国最知名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这两家公司在中国乳制品市场上一直竞争激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企业跟随战略的角度分析蒙牛和伊利的竞争策略和成果。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蒙牛。
蒙牛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蒙牛以"中国的蒙牛,世界的牛奶"作为品牌口号,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乳制品。
蒙牛采取了一种跟随战略,即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和行动,然后进行类似的操作来获取竞争优势。
蒙牛在产品品质和品牌推广上投入大量资源,并致力于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蒙牛还注重创新,在产品开发和营销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这种跟随策略使蒙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伊利也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伊利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乳制品企业之一。
伊利以"健康中国,伊利我爱"作为品牌口号,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乳制品。
伊利同样采取了跟随战略,通过学习竞争对手的经验和战略,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市场竞争力。
伊利在产品质量上强调安全和健康,并进行了大量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
此外,伊利还注重创新,并加大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
伊利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体而言,蒙牛和伊利都采取了跟随战略,通过学习竞争对手的经验和策略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这种战略既能抓住市场机会,又可以避免犯错,从而确保企业的成功。
然而,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蒙牛和伊利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产品开发上,蒙牛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蒙牛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而伊利则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伊利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品牌推广上,蒙牛更加注重营销和品牌推广活动。
蒙牛竞争对手
PK
产品创新
为增强盈利能力, 为增强盈利能力,伊利和蒙牛的竞争已从初级 的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转入消费行为细分, 的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转入消费行为细分,寻求 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 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 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 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
PK
产品创新 VS
UHT奶 UHT奶
高端型:蒙牛 特仑苏 特仑苏” 高端型:蒙牛“特仑苏
伊利“金典 伊利 金典” 金典
2006年蒙牛推出高端奶“特仑苏”,蒙语即金牌牛奶,向消费 年蒙牛推出高端奶“特仑苏” 蒙语即金牌牛奶, 年蒙牛推出高端奶 者宣扬其源于纯正奶源,高科技、高营养, 者宣扬其源于纯正奶源,高科技、高营养,得到了轰动性的市场效 该产品”还在2006年度的 年度的IDF大会上获得“新产品开发大奖”。 大会上获得“ 果,该产品”还在 年度的 大会上获得 新产品开发大奖” 伊利也推出高端新品“金典” 宣传其奶牛MIP概念,同时不 概念, 伊利也推出高端新品“金典”,宣传其奶牛 概念 忘奶源地、高科技和高营养概念,并开展“关爱精英健康计划” 忘奶源地、高科技和高营养概念,并开展“关爱精英健康计划”市 场推广活动为“金典”销售助力。 场推广活动为“金典”销售助力。
潘刚, 潘刚,伊利实业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长。 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潘刚率领下, 在潘刚率领下,伊利集团 持续进步, 持续进步,不断刷新各项业绩 纪录, 纪录,成为了中国乳品行业的 第一品牌和领军企业。 第一品牌和领军企业。 现在,伊利集团由液态奶、 现在,伊利集团由液态奶、 冷饮、奶粉、 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 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130多 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 多 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 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 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 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 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多个产品品种。 奶酪等 多个产品品种
蒙牛大战伊利,谁才是中国乳品老大?背后又结多少仇?
蒙牛大战伊利,谁才是中国乳品老大?背后又结多少
仇?
1、蒙牛大战伊利:中国乳品行业的硝烟弥漫
蒙牛和伊利是中国乳品行业里的两大老大,他们都拥有庞大的产品线,营业额和市场份额,竞相抢夺中国乳品市场的大老大地位,一起让行业变得硝烟弥漫。
2、蒙牛的经营优势:坚持时尚和卓越性
蒙牛拥有高端定位、拥有消费领域内的内部供应能力、雄厚的市场影响力、广泛的企业文化、落实精准营销策略等优势,坚持以时尚卓越性来发展,再加上着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帮助蒙牛发展到今天。
3、伊利的经营优势:专业科学、营养确保
伊利以研发专业、科学理念为其经营理念,怀着把中国乳品营养和健康带到中国家庭的想法,吐故纳新,以“低运营成本+高品质”的经营模式,伊利也赢得了中国市场的认可。
4、蒙牛大战伊利背后的仇怨
从蒙牛和伊利的竞争中可以看出,两者的营销战术非常的激烈,蒙牛大力宣传自身的多元化和领先技术,而伊利则秉承专业科学和营养确保的理念,他们目标一致,想抢夺中国乳品行业老大的宝座,可是心怀仇怨,这就导致蒙牛和伊利之间永不停息的竞争。
5、谁才是中国乳品行业老大?
目前,蒙牛和伊利在中国乳品行业都已取得了占据第一位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是蒙牛,而伊利则排名第二,但是由于他们经营理念不同,蒙牛和伊利分别有各自的优势,所以可以说,他们是中国乳品行业里的老大老二,共同参与、共同促进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两大品牌都成为中国乳品行业中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存在。
蒙牛伊利行业背景资料介绍
蒙牛伊利行业背景资料介绍中国乳制品行业庞大而复杂,而蒙牛伊利集团则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本文将介绍蒙牛伊利的行业背景资料,从其起源、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重要性。
1. 蒙牛伊利的起源蒙牛伊利集团成立于1999年,当时由两家中国乳品公司合并而成。
蒙牛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乳企,在成立初期就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立志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头羊。
伊利则是中国最大的乳业集团之一,其拥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和广泛的品牌认可度。
两家企业的合并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 蒙牛伊利的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蒙牛伊利集团一直秉承着“做好产品,造福全民”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乳制品给消费者。
集团不仅在中国内地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还将业务扩展到了海外市场。
如今,蒙牛伊利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3. 蒙牛伊利的产品种类蒙牛伊利集团生产销售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常规牛奶、酸奶、乳制食品等。
除了传统品类,他们也积极开拓全新的市场,推出了更多创新产品,如高蛋白奶制品、特殊消费群体饮品等。
蒙牛伊利以其丰富多样的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中国乳制品市场中备受瞩目的品牌。
4. 蒙牛伊利的品牌影响力蒙牛伊利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品牌影响力在中国乃至全球乳制品市场中无可比拟。
拥有强大的品牌背书,蒙牛伊利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形象。
他们不仅在中国国内市场拥有广大忠实消费者,也在海外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5. 蒙牛伊利的社会责任作为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蒙牛伊利一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他们致力于提升农牧民的生活水平,通过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和收入。
此外,蒙牛伊利也关注公益事业,通过捐赠资金和物资,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蒙牛伊利集团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品牌影响力都非常值得关注。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动态和乳制品质量的重要性。
伊利VS蒙牛—揭示针锋相对的成长之路
两大乳业巨头的诞生
幕 乳 业 德 比 战 就 此 拉 开 帷 呈 纷 彩 精 场 一 , 牛 蒙 和 …… 的 利 伊
1993年,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体改委批准,伊利集团的前身— 年 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体改委批准,伊利集团的前身 —呼和浩特市回民奶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转而成立“内蒙古伊利 呼和浩特市回民奶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 呼和浩特市回民奶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 转而成立“ 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伊利开始在中国乳业市场上攻城略地, 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伊利开始在中国乳业市场上攻城略地, 以席卷之势占据国内奶业市场江山。 以席卷之势占据国内奶业市场江山。 目前, 目前,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 业之一,并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成为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 业之一,并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成为国家 家重点工业企 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 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 北京 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 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 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 1999年7月,同样在呼和浩特,蒙牛乳业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 年 月 同样在呼和浩特, 起设立方式成立,短短六年时间,蒙牛集团增长了200多倍,以 多倍, 起设立方式成立,短短六年时间,蒙牛集团增长了 多倍 火箭速度”经历了神话般的发展, “火箭速度”经历了神话般的发展,其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 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 位,创造了在诞生1000余天里 企业中的排名由第 位上升至第2位 创造了在诞生 余天里 位上升至第 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品企业的营销奇迹,荣列“ 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品企业的营销奇迹,荣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 力第一名” 力第一名”。 2002年10月19日,“第五届成长企业 第五届成长企业CEO峰会”在北京人民 峰会” 年 月 日 峰会 大会堂召开,在大会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 大会堂召开,在大会表彰的 年度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 业中,蒙牛乳业以1947.31%的成长速度名列榜单首位。 业中,蒙牛乳业以 的成长速度名列榜单首位。 的成长速度名列榜单首位
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案例分析
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案例分析----3bf30638-7163-11ec-987c-7cb59b590d7d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蒙牛速度=猛牛2002年10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创业板CEO峰会”上,内蒙古蒙牛乳业以1947.31%的增长率排名第一,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领头羊创立于1999年7月,靠几个人凑来了100多万元起家,仅仅用了三年时间,牛根生和他创业团队就把一个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的“三无企业”发展成了年销售额达21亿元的大型企业。
蒙牛年平均发展速度高达365%,在中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最初的第1116位上升为第4位,创造了在诞在超过1000天的时间里,平均每天超过一家乳品企业的增长奇迹。
目前,利乐枕奶蒙牛的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一,冰淇淋蒙牛的市场份额居中国第二。
此外,蒙牛也是内蒙古第一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2002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乳品企业。
蒙牛自1999年成立以来,直接和间接创造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成为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最大的“饭碗制造企业”。
蒙牛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当家人牛根生就没有蒙牛的成长奇迹。
下面我们把镜头拉回1997年,从“蒙牛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来回顾一下蒙牛的成长经历。
一1999年,蒙牛是一家典型的“三无”企业,没有奶源,没有工厂,没有市场。
面对困难,公司董事会确定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发展战略。
建立了集研发、销售、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杠铃式”企业组织形式,希望通过“借鸡下蛋”的方式快速扩大企业规模。
当然,为了成为一个市场,我们必须建立相应的营销网络和广告。
显然,仅仅依靠筹集的100万资金是不够的。
牛根生的老部下听说了这一情况,纷纷投资蒙牛。
我们相信牛根生的能力和个性,并为给牛根生钱感到欣慰。
在这些人的推动下,他们的亲友也开始向牛根生投资。
公司注册五个月后,蒙牛筹集了1000多万资金。
有了这笔钱,牛根生开始了真正的市场操作。
乳业巨头参差不齐,谁会掉队?
乳业巨头参差不齐,谁会掉队?
郝亚辉
【期刊名称】《糖烟酒周刊》
【年(卷),期】2004(000)034
【摘要】2004年是乳业巨头争霸年,如果说以前我们默认的六大巨头还能够齐头并进的话,那么今年它们各自的市场战略和定位正在发生着转化,处事风格有所不同,座次排名也发生了变化.2003年底伊利一举取代光明,成为乳业老大;蒙牛则一路狂奔“杀入”四强;三元的排名不但没有前移,还落后了好儿位。
如果给它们的表现找一个特色词来概括的话,伊利是居安思危,蒙牛是激勇冒进,三鹿是有惊无险,三元是退保北京,光明则是积蓄后劲。
本文通过评点今年儿大巨头的市场战略及走势,大家可以从中看出它们命运的不同演变,思考2004谁会掉队?(注:由于完达山乳业目前正处于企业改制阶段,我们暂不加以评论,本文中只点评乳业五巨头)。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郝亚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2
【相关文献】
1.乳业高峰论坛上乳业巨头们都说了点啥? [J],
2.青海乳业拿什么向国内乳业巨头叫板 [J], 巨丽丽;谢晓英
3.YKHRMS网络版落户西南乳业巨头三联乳业 [J], 无
4.巨头哄抢有声阅读流量谁会是“耳朵经济”最终收割者? [J], 贾敬华
5.光明乳业:华东乳业巨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牛伊利新希望新长征四个大佬的乳业江湖四个大佬的乳业江湖中国乳业的江湖,有两句话特别适合:●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套在中国乳业身上恰如其分。
●英雄人物能够推动并加速历史的发展,这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一个共同论点。
在乳业江湖里,这个法则同样有效。
风云际会的四个草原大佬在内蒙古草原,50后的郑俊怀、牛根生,70后的潘刚、李成云,这四个人书写了中国乳业的过去,又决定中国乳业的未来。
历史曾让他们身处同一战壕,但命运最终拆散他们,使他们成为对手,割据乳业、争霸江湖。
现在这四个名字背后是伊利、蒙牛、新希望乳业三个乳业巨头,以及一个乳业新军————新长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四个人与这四个企业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90年代郑俊怀和牛根生共同缔造了伊利传奇,而后世纪交替之际牛根生出走伊利创建了蒙牛,有了蒙牛奇迹,2002年郑俊怀下野后潘刚接班成为伊利掌门人,继续书写传奇。
2008年郑俊怀复出试图东山再起,创建“新长征”品牌,从名称上看,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很有老骥伏枥和不甘心的感觉。
从目前的名气看,郑俊怀和李成云要逊色潘刚和牛根生,但打开郑俊怀的履历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乳业教父,在其带领下,1996年,伊利股票成功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1997年,郑俊怀在全国率先打破牛奶企业区域经营格局,走出草原,走向全国。
1999年,郑俊怀又在业内掀起一场产品革命——上马液态奶。
来自大草原的奶,摆脱了时间、地域限制,结果三元、光明等城市乳企在草原铁骑下统统败落。
而1999年是伊利的分水岭,因为众所周知的“郑、牛矛盾”,一批人跟随牛根生创办蒙牛,一批人离开伊利自谋发展。
这两批人现在都风生水起,前一批代表人当然是牛根生,后一批代表人当属李成云。
人的名树的影,尽管郑俊怀因为曲线MBO入狱,但似乎都没有影响郑在牛奶行业的地位,好像大家都原谅了郑俊怀的失误,并将郑入狱归结为“体制内错误”。
不管怎么说,郑俊怀已于2008年9月3日提前刑满释放;而且传闻郑获得巨额资助东山再起,巨额有40亿元之多,这个重量级数字说明郑俊怀没有被忘记,他的影响力还在哪儿。
这么多年来,潘刚和牛根生经媒体铺天盖地宣传,他们的脸谱可谓妇孺皆知,就不用费笔墨絮叨了。
但李成云需要重点强调一下,因为他的故事很复杂也很传奇,而且李成云在四个草原乳业大佬中年龄最小。
李成云曾经在伊利“郑、牛纷争”中远走华龙,那时他仅27岁,在伊利担任供应部总经理,那一年,29岁的潘刚刚刚成为伊利液态奶总监。
但李成云并没有离开乳业很长时间,受牛根生邀请,他与2001年底回到内蒙古加盟创业两年的蒙牛,从起初的管理一家公司到五年后作为生产经营副总管理着蒙牛二十八个事业部、分公司。
在繁花似锦的时候,他于2006年10月毅然离开蒙牛,创建了非常牛乳业。
第一年就创造了4850万元的销售收入,比蒙牛第一年的4300万还要多。
李成云的乳业轨迹在2008年又发生了变化,他与中国首富刘永好走到了一起,李成云出任新希望乳业控股公司执行总裁,他和刘永好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鲜奶”之梦,自此,36岁的李成云踏上了创建“中国鲜奶第一品牌”的新征程,这是一条所有人都想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勇气走到底的路。
目前,“草原双雄”牛根生的蒙牛、潘刚的伊利与李成云领衔的新希望乳业已经完全占据中国乳业半壁江山,重出江湖的郑俊怀不会安于寂寞,他的“新长征”想必也有一番作为。
来自草原的四个乳业大佬终于聚首了,只不过各为其主,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尊重对手,为了中国乳业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四个大佬将全力出击展开一场新的波澜壮阔的纷争。
当然,四个大佬的表现形式不会一成不变,特别是牛根生。
老牛的蒙牛董事长一职转由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接替,但大家相信牛根生作为蒙牛教父的地位不会改变,他将会像一个无形的影子密切关注着乳业江湖,看着他的老朋友郑俊怀、晚辈潘刚和李成云的江湖争霸,必要时还可能会复出,因为联想的柳传志都可以复出,牛根生为什么不可以,郑俊怀都豪情万丈,何况他比郑要年轻近8岁。
乳业江湖的门派之争“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2008年之前,伊利、蒙牛在国内“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未尝败绩。
潘刚的任务很简单,接过前辈郑俊怀、牛根生的枪,稳扎稳打别贪功冒进,因为郑俊怀和牛根生留给潘刚的家底实在太好了。
而蒙牛创业时一穷二白,不过蒙牛确实很牛,资本运营和营销手段远超行业,从奥运捐款,到航五发射,从超女选秀,到全国捐奶,蒙牛总是善于捕捉公众眼球。
2004年6月10日,就在郑俊怀被举报的同一个月,蒙牛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牛根生以1.35亿美元的身价进入当年度《福布斯》的“中国富豪榜”。
牛根生获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两年后伊利的潘刚获得“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一切都似乎顺风顺水,但一个化学名词“三聚氰胺”的出现,让“草原双雄”蒙牛、伊利遭遇前所未有的“滑铁卢”。
三聚氰胺,一个与老百姓几乎绝缘的化学名词搞得中国乳业天翻地覆,创建于1956年的三鹿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轰然倒地,而蒙牛、伊利等国内一大批乳企不同批次产品检测出三聚氰胺,蒙牛、伊利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产品退货、下架、亏损等接踵而至,牛根生发表“万言书”,呼吁“救援蒙牛”。
此时,郑俊怀复出的消息即传遍乳业同行,而且品牌命名为新长征,可惜的是截至今日新长征乳业仍然未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知情人透露“郑俊怀是准备大干一场的,可惜时机不太好”。
显而易见,“三聚氰胺事件”时不与我,直接打乱了郑的复出计划。
但随着三聚氰胺的烟消云散,近来有关新长征乳业全国招商的消息又传了出来。
草原大佬郑俊怀、牛根生、潘刚因为三聚氰胺而焦头烂额之时,李成云带领的新希望乳业却是另一番风景,新希望乳业销售高歌猛进,产品全线飘红。
出现行业冰火两重天的原因很简单,是否含有三聚氰胺,如果产品合格,未检测出三聚氰胺,企业将销量大增,反之,销量大减。
当然获益的不仅仅是李成云的新希望乳业,北京的三元,外资的奶粉如雅培、美赞臣等都受益多多。
此次三聚氰胺事件揭开了中国乳业两大门派的三大纷争:城市乳企PK草原乳企、“奶源第一”原则PK“市场第一”原则、鲜奶PK常温奶。
前则是新希望乳业、三元,后者的集中代表则是伊利、蒙牛。
“三聚氰胺事件”给“市场第一”原则好好上了一课。
相信潘刚和牛根生都对“市场第一”原则的功与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这种反思的结果是牛根生直接卖企业,引进资本,建设牧场,潘刚也同样加紧跑马圈地全国建设牧场。
牛根生和潘刚用行动证明他们第一产业不可逾越的规律——产区规律,而且这一法则不管对于草原乳业还是城市乳企同样有效。
第一产业的根本在于产区,如好产区产好酒,好牧场产好奶等统统说明这个道理。
而草原乳企最大的卖点在于天苍苍的草原一望无边,但是内蒙古的牛奶运输到海南去,单单是过路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因此在没有牧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设置奶站收购奶农的奶,实现异地经营,但这也给三聚氰胺掺入的机会。
第一产业的产区概念是无法逾越的。
李成云率领的新希望乳业则代表另一门派,即以鲜奶为主的城市型乳企,有点类似北京三元,但覆盖范围要大。
新希望乳业的城市乳企纵贯西南、华东、华北、华中等区域,收购云南蝶泉、昆明雪兰、河北天香、安徽白帝、四川华西、新阳坪等十多家家城市型乳企。
新希望乳业依靠城市乳企的自有奶源牧场做文章,深耕细作鲜奶市场,不像草原乳企的常温奶漫天飞舞,玩人海战术。
城市型乳企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决心,有利的一面是给消费者提供最佳的鲜牛奶,对消费者负责,但是另一方面,鲜奶的发展受制于鲜奶保鲜的运输半径影响,导致新希望乳业发展比较慢。
这也是为什么新希望乳业和三元尽管在鲜奶上占尽先机,但规模上落后于蒙牛、伊利。
李成云和刘永好的结合,是资本和运营理念的结合。
新希望乳业战略定位“中国鲜奶第一品牌”,这个很有前途,因为鲜奶比常温奶有营养,如果那以理解的话,可以用新鲜水果和罐头来作比较。
为了推广自己的新希望鲜奶,更重要的为了突破伊利蒙牛的常温奶围追堵截,李成云和新希望乳业08年10月新希望乳业斥资三千万登陆央视,2009年又投入六千六百万拿下央视黄金强档总冠名,但“鲜奶第一品牌”并不是单纯的靠嗓子就能成功,否则凭借牛根生和潘刚的实力,早已就振聋发聩,鲜奶要靠硬功,靠基本功。
截止2008年,新希望乳业投资近20亿元收购城市乳企,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资金流向牧场和奶源投资。
2009年新希望乳业对奶源基地的收购和投资约为3至4亿元。
“进攻鲜奶的方向是对的。
”乳业评论人士陈瑜对记者说,“在消费者成熟度高的欧美发达国家,鲜奶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份额,这也必将是中国乳业的发展趋势。
”考虑到乳业的周期性,由于牧场资源的限制,蒙牛、伊利短期内以常温奶为主,但随着他们牧场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鲜奶这个中国乳业的未来他们肯定不会放弃,潘刚、牛根生、李成云在鲜奶这个阵地上必有一争,而后来者郑俊怀也不会放弃乳业的未来——鲜奶。
乳业大佬的未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郑俊怀、牛根生先后都曾主宰中国最大的乳企,但他们毕竟是50后,三聚氰胺事件后,倘若没有强势财团支撑,郑俊怀的新长征很难走的太远,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看看郑俊怀新长征的第一步怎么迈,毕竟现在仍藏闺中,变数太大。
而蒙牛的董事长也换成了中粮的干部,所谓的不在其位不谋其事,除非万不得已牛根生不会重出江湖,但牛根生作为超一流的乳业高级参谋,定会给中粮的干部“洗脑”,常温奶是蒙牛最大的业务,放弃常温奶等于放弃现在,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而未来就是鲜奶,因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定抓常温奶,一手抓鲜奶,而鲜奶的发展靠牧场投资。
潘刚的思维与牛根生相差不会太远,因为潘刚在伊利两次大的危机风波中已经证明了自己,“郑俊怀风波”和“三聚氰胺”都没有太多影响潘刚和伊利的发展,而且越挫越强。
目前伊利对奶源的重视前所未有,投资也是前所未有。
随着蒙牛和伊利的战略调整,他们与新希望乳业终于在鲜奶这块阵地上对决起来。
但领先者仍然是占据先机的新希望乳业,不过对决才刚刚开始,他们对决的不是现在,更多的是未来。
李成云在资本雄厚的刘永好家族支持下,打造“中国鲜奶第一品牌”的战略不会发生变化,但是新希望乳业决策层透露出来的信息看,他的对手不是伊利、蒙牛这对“草原双雄”,而是消费者本身,消费者对鲜奶的低认知度等限制了鲜奶市场,如果鲜奶市场太小,李成云、牛根生、潘刚、郑俊怀的对决便没有意义。
因此在鲜奶这个市场上,四个人有可能合谋,一起市场教育,做大鲜奶。
但这样会损害伊利、蒙牛的常温奶业务,因此“草原双雄”的战略选择也是非常尴尬;而且伊利、蒙牛的全国牧场布局有限,其从常温奶到鲜奶的转型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常温奶的经验也很难照搬到鲜奶推广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