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和蒙牛产品定位分析资料.

合集下载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第一篇: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蒙牛与伊利的市场分析报告一、蒙牛与伊利公司的基本资料蒙牛公司的简介:蒙牛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内蒙古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

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蒙牛主要业务是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

伊利公司的简介:伊利集团成立于1993年,现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二、蒙牛与伊利的基本产品:伊利公司产品包括:伊利金典有机奶、伊利营养舒化奶、畅轻酸奶、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巧乐兹冰淇淋等是目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蒙牛公司产品包括:冠益乳、新养道、低温鲜奶、冰淇淋,桶装奶粉,奶酪、高钙奶、酸酸乳、特仑苏等。

“奶爵6特乳”比较少见,产自蒙牛澳亚国际示范牧场,所谓“6特”,取意于牧场的6大顶级特点。

这六大特点,使“奶爵6特乳”成为目前国内最高品质的牛奶。

奶酪:主要是包装成小包装的,跟饼干差不多。

三、广告宣传策略蒙牛的广告的宣传策略是利用公益事业打造企业形象。

无论是从神五到超女,从超女到台球,杨利伟、张含韵、李宇春、丁俊晖,蒙牛的每一个市场行动,几乎都紧贴著一个令人激动的中国故事,蒙牛的每一个代言人几乎都是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特别是年轻一代心目中的英雄,都在国人心目中引起巨大的共鸣,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作为后起之秀,蒙牛在与伊犁的竞争中,在形象上一直保持主动积极的进取姿态,注重与平民的互动,与时尚的接轨,与竞争进取精神接轨,因此得到很多年轻人的认同伊利的宣传策略:伊利的“心灵的天然牧场”。

伊利的广告主要是公交广告,其大部分是车体与候车亭广告。

在广告代言中,伊利始终紧跟时代潮流,先后有易建联、刘亦菲、潘玮柏、刘翔、周杰伦等为伊利优酸乳代言,吸引学生青年的视线。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本文旨在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品牌竞争、产品竞争、市场份额、营销策略等方面,以期了解两家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

二、品牌竞争1. 蒙牛品牌分析蒙牛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乳制品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蒙牛以“健康、科技、品质”为品牌核心价值,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成功打造了强大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蒙牛在产品包装上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蒙牛还与多个明星签约代言,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2. 伊利品牌分析伊利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以“健康、科技、绿色、责任”为品牌核心价值,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

伊利在品牌建设方面注重体验营销,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赞助体育赛事等方式与消费者互动,增强品牌认知度和好感度。

伊利也与多位明星签约代言,提升品牌形象。

3. 品牌竞争分析蒙牛和伊利在品牌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源,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两家企业都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通过不断创新和推出新品种来满足市场需求。

蒙牛在品牌宣传方面更加激进,投入更多的广告费用,而伊利则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体验营销。

在品牌竞争中,蒙牛和伊利的竞争势均力敌,双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三、产品竞争1. 蒙牛产品分析蒙牛的产品线涵盖了液态乳、乳制品、奶粉、酸奶、冰淇淋等多个品类。

蒙牛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蒙牛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其酸奶和奶粉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2. 伊利产品分析伊利的产品线也非常丰富,包括液态乳、乳制品、奶粉、酸奶、冰淇淋等多个品类。

伊利注重产品的安全和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标准,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伊利的酸奶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尤其是其常温酸奶系列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蒙牛市场定位及产品分析

蒙牛市场定位及产品分析

产品多元化
蒙牛可以通过推出符合不同消费人群需求 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提高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品牌营销
蒙牛应加强品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 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 度。
05
蒙牛市场定位及产品分析 的未来趋势
市场定位的未来趋势
健康食品市场持续扩大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以健康为卖点的乳制品将更受欢 迎,蒙牛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在健康乳制品市场的份额。
蒙牛产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品牌影响力:蒙牛作为中国乳 制品行业的知名品牌,具有广 泛的市场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 度。
产品特点与优势
研发实力
蒙牛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研发设施,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改进现 有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渠道优势
蒙牛拥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分销网络,能够覆盖全国各地的市场,为消费者 提供便捷的购买体验。
蒙牛市场定位的背景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以及企业自身 的战略转型。
蒙牛市场定位的策略
基于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和自身的特 点,蒙牛采取了多元化的市场定位 策略。
其次,蒙牛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 将健康、品质、创新等元素融入产 品中,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 认可。
首先,蒙牛通过推出不同类型的产 品,满足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各种 需求。
提高产品质量
蒙牛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口感来增强消费者满意度,例如优化酸奶的质地、口感和营 养成分。
精准营销
蒙牛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来提高产品推广效果,例如通过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和 喜好,为不同消费者群体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推荐和优惠
市场定位与产品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融合线上线下渠道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谈到伊利和蒙牛的品牌延伸和创新策略,基本上都相同,他们都重一开始的液态奶,发展到了跟奶制品有关的食物(雪糕,奶片,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但因为伊利集团成立得早,在雪糕,奶酪等方面的市场占有份额比蒙牛大。所以在奶类产品的延伸方面,蒙牛公司会更加注重发展。
伊利和蒙牛虽说是都是的乳制品公司,但它们的品牌策略也有着不同,各自占领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品牌策略方案都是根据自己的公司的发展情况,实事求是,抓住时机,利用好广告,在人们心中树立一个美好形象的品牌。
伊利和蒙牛在竞争中也有自己的一套品牌传播方式。伊利长期坚持“天然”的品牌诉求,天然成为品牌的特质。来自牧场、品质天然,是消费者的第一品牌联想,后来发展到以草原为主要视觉和诉求,到以事件传播为主,实现了品牌的跳跃,形成了自然纯厚健康向上的品牌形象。再考虑到购买液态奶的消费者大多是已婚女性,以“新鲜、健康”为核心品牌诉求点,建立了新鲜、健康、具有现代都市感和家庭感的品牌形象。“好牛好奶100%好奶100%无抗奶有健康有光明分享光明分享家的味道好奶来自牛爸爸”等这些口号也在大多数消费人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伊利以天然为主打口号,再到天然融入我们的生活,再发展到天然形成了伊利品牌的烙印,这也的赞助,提高了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度,2008年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这不仅巩固了国内的市场,而且也向国外宣传了自己的品牌。而蒙牛的传播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蒙牛是一个舍得花钱在广告上的企业,而且每次做广告都有时效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为快速树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蒙牛2004年以3.1亿的投放一举成为当时央视的广告标王。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上,蒙牛以2亿元,获得了2010年上半年电视剧特约剧场标的。同时,蒙牛又注重地方卫视、户外和终端售点广告的投放。讲究点面结合。除此之外,2004,2005年蒙牛也把广告瞄准了明星,利用超级女声的平台,接住了明星,营造人气。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引言概述: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格业的两大巨头,向来以来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着激烈的对抗。

本文将从品牌定位、产品创新、市场拓展、营销策略和品牌形象等五个方面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

一、品牌定位1.1 蒙牛的品牌定位:蒙牛向来以来以“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为品牌定位,强调产品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1.2 伊利的品牌定位:伊利则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健康、科技、质量”为核心价值,强调产品的安全和健康性。

二、产品创新2.1 蒙牛的产品创新:蒙牛在产品创新方面注重研发新品种和新口味,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2.2 伊利的产品创新:伊利则注重技术创新,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

三、市场拓展3.1 蒙牛的市场拓展:蒙牛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销售渠道,加强市场渗透,进军国内外市场。

3.2 伊利的市场拓展:伊利则注重市场细分,通过推出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线,拓展市场份额。

四、营销策略4.1 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通过大规模广告宣传和明星代言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消费者购买。

4.2 伊利的营销策略:伊利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等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

五、品牌形象5.1 蒙牛的品牌形象:蒙牛在品牌形象上注重年轻化和时尚感,与体育赛事和明星合作,提升品牌的活力和时尚感。

5.2 伊利的品牌形象:伊利则注重品牌的健康形象,与健身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活动合作,传递健康和活力的形象。

结论: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格业的领军企业,通过不同的品牌定位、产品创新、市场拓展、营销策略和品牌形象等方式展开市场竞争。

蒙牛注重规模和市场份额,强调产品的多样性和广告宣传;伊利则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细分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双方在市场竞争中各有优势,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动,蒙牛与伊利将继续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突破和创新。

蒙牛和伊利的对比指标分析

蒙牛和伊利的对比指标分析

蒙牛和伊利的对比指标分析第一篇:蒙牛和伊利的对比指标分析下面我将通过伊利、光明、三元这三家规模不同但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乳制品厂商与蒙牛的比较,来分析蒙牛在乳制品产业的相对经营状况主营业务收入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

蒙牛5年来保持较稳定的增长, 反观伊利,市场增长动力不足,自08年起被蒙牛反超。

由于伊利后期转价格战为新品推广,逐步搬回劣势,于2010年缩小与蒙牛的销售差距。

净利润除07年外蒙牛净利润保持稳步增长,均保持较高的利润,相对而言,伊利净利润水平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尤其08年受三氯氰胺事件影响,两公司07年净利润均为负值,且伊利亏损更为严重。

总资产总资产显示企业规模的大小,蒙牛作为后起之秀总资产增长迅速,年均增71.8%,并与09年首次超越伊利。

伊利作为老牌乳制品企业总资产稳步增长。

年均增20.6%。

净资产2008年的三氯氰胺事件给乳制品企业带去大额亏损,直接导致净资产下降。

除此之外,蒙牛连年高额的净利润,再加上股东的再投入,使企业净资产高速增长,年均增长81.35%。

康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弱于蒙牛,其10年净资产恢复与07年持平,年均增长35.50%。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两家公司自净资产收益率走势均已08年为最低点成V字形,伊利的所有者权益获利能力始终低于蒙牛。

销售净利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

由于净利润的大幅亏损导致两公司销售净利率大幅跳水,自08年后两公司业绩稳步回升,距离逐步缩小,并从09年起趋于稳定。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总资产的利用效率。

两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均逐年增加,说明其销售能力增强,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提高。

08年蒙牛首次超过伊利,09、10两年两公司基本持平。

核心指标分析结论• 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看,蒙牛和伊利的走势均以08年为最低点成V字形,说明其08年盈利能力骤减,反映出三氯氰胺实践带给乳制品行业的大幅震荡。

蒙牛伊利分析对比

蒙牛伊利分析对比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伊利与蒙牛伊利与蒙牛伊利与蒙牛分析分析分析对比的思考对比的思考(内部内部分析分析分析资料资料资料,,注意保密注意保密))不论我们有意还是无意,总会将伊利和蒙牛两家企业放在一起比较。

也许是两家企业的渊源太深,也许是两强争霸的局面迎合了大众的娱乐要求,也许是两家企业在运营举措方面实在是太相似,但客观的说两家企业的可比性并不是很强。

伊利能够发展到今天,是乳品行业的个案,蒙牛能够快速发展,也是乳品行业的个案,两家企业在每一年的发展当中,都会面临不同的边界条件,两家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不一样的,两家企业的发展动力也是不一样的,就像同样是举重,在地球上举100公斤就是力士了,而在月球上举100公斤基本上属于弱弱。

而实际上伊利和蒙牛的比较实际上已经成为外界评价伊利的管理团队和运营效率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为后进者,蒙牛所承载的心理压力并不大,本身是光脚的,就不怕穿鞋的。

但是,作为伊利,占据乳业榜首的位置其政治意义和心理意义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其经济意义。

伊利与蒙牛伊利与蒙牛的经营业务指标对比的经营业务指标对比1、 企业成长指标 项目2005年 2006年 差异 销售成长率39% 34% -5% 净利润增长率22% 17% -5% 总资产增长率 12% 38% 26% 从伊利的三项主要成长指标来看,表现还是不错的。

以超过100亿的规模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速度,虽然净利润的增长不是很理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总资产的增长有些疑惑,因为按照伊利的正常运营而言,总资产的增长不应该有这样的速度。

参照伊利的资产负债率,我们发现,伊利两年的负债率提高了8%,也就是说伊利加大了贷款的力度。

能够解释伊利加大贷款的理由的是,固定投入的增加(伊利在生产布局方面已经落后于蒙牛),而且要迎接奥运会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但是不支持伊利加大贷款的理由似乎更充分,因为作为快速消费品中的快速消费品,资金的回笼和周转应该都是非常迅速的,不应该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蒙牛市场分析报告

蒙牛市场分析报告

蒙牛市场分析报告引言概述:蒙牛作为中国乳制品格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向来以来都在市场上占领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蒙牛进行市场分析,从品牌定位、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产品创新和市场前景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品牌定位1.1 品牌历史与形象:蒙牛自成立以来,通过长期的品牌建设,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1.2 品牌定位与目标群体:蒙牛在市场上定位为高品质乳制品提供商,主要目标群体为中高收入家庭和健康意识较强的消费者。

1.3 品牌推广策略:蒙牛通过广告、赞助体育赛事等多种方式进行品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市场竞争2.1 主要竞争对手:蒙牛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伊利、光明等国内乳制品企业,以及来自国外的国际品牌。

2.2 竞争优势:蒙牛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渠道覆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3 竞争策略:蒙牛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品、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来应对竞争,保持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

三、消费者需求3.1 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3.2 个性化需求增加:消费者对乳制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对不同口味、包装和功能性的产品有更高的要求。

3.3 品牌信任度: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越来越重要,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口碑和信誉的品牌。

四、产品创新4.1 新产品开辟:蒙牛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4.2 品质提升:蒙牛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口感。

4.3 包装设计:蒙牛注重产品包装的设计和创新,通过包装形象的提升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市场前景5.1 市场增长潜力:中国乳制品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5.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对手将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5.3 发展机遇:蒙牛在市场竞争中仍然有机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品牌形象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引言概述: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市场竞争中展开激烈的较量。

本文将从品牌定位、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营销策略等方面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

一、品牌定位1.1 蒙牛的品牌定位蒙牛以“健康、营养、高品质”为品牌定位,强调产品的健康与营养特性,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

蒙牛通过与体育赛事合作、签约明星代言等方式,塑造出健康、积极、年轻的品牌形象。

1.2 伊利的品牌定位伊利以“科技、创新、品质”为品牌定位,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

伊利通过与奥运会合作、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打造出科技、专业、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1.3 品牌定位的差异与竞争优势蒙牛注重品牌形象的年轻化和活力感,通过与体育赛事合作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建立起较强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

伊利则注重科技创新和专业形象,通过与奥运会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和品质感。

两家公司在品牌定位上的差异化为其带来了不同的竞争优势。

二、产品创新2.1 蒙牛的产品创新蒙牛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的乳制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蒙牛在产品创新上注重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2.2 伊利的产品创新伊利注重产品的科技创新和研发,不断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乳制品。

伊利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科研,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2.3 产品创新的竞争优势蒙牛和伊利在产品创新上都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蒙牛通过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的乳制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伊利则通过科技创新和研发,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三、市场拓展3.1 蒙牛的市场拓展蒙牛通过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和渠道拓展,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蒙牛与大型超市、便利店等渠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销售覆盖率。

从蒙牛vs伊利看企业跟随战略

从蒙牛vs伊利看企业跟随战略

从蒙牛vs伊利看企业跟随战略蒙牛和伊利是中国最知名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这两家公司在中国乳制品市场上一直竞争激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企业跟随战略的角度分析蒙牛和伊利的竞争策略和成果。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蒙牛。

蒙牛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蒙牛以"中国的蒙牛,世界的牛奶"作为品牌口号,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乳制品。

蒙牛采取了一种跟随战略,即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和行动,然后进行类似的操作来获取竞争优势。

蒙牛在产品品质和品牌推广上投入大量资源,并致力于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蒙牛还注重创新,在产品开发和营销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这种跟随策略使蒙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伊利也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伊利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乳制品企业之一。

伊利以"健康中国,伊利我爱"作为品牌口号,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乳制品。

伊利同样采取了跟随战略,通过学习竞争对手的经验和战略,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市场竞争力。

伊利在产品质量上强调安全和健康,并进行了大量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

此外,伊利还注重创新,并加大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

伊利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体而言,蒙牛和伊利都采取了跟随战略,通过学习竞争对手的经验和策略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这种战略既能抓住市场机会,又可以避免犯错,从而确保企业的成功。

然而,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蒙牛和伊利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产品开发上,蒙牛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蒙牛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而伊利则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伊利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品牌推广上,蒙牛更加注重营销和品牌推广活动。

伊利和蒙牛产品定位分析资料.

伊利和蒙牛产品定位分析资料.

功能型
在经过长期价格大战后,伊利首先推出了功能型的伊利“早餐
奶”,向大众灌输营养早餐的理念,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蒙牛紧随其后,推出蒙牛“晚上好奶”,向消费者者传递,牛奶的营养 与安睡作用,并相继推出蒙牛“早餐奶”、“未来星成长奶”等系列功 能奶。
产品对比
高端型
蒙牛推出高端奶“特仑苏”,蒙语即金牌牛奶,向消费者宣扬其源于 纯正奶源,高科技、高营养,得到了轰动性的市场效果,该产品”还在IDF 大会上获得“新产品开发大奖”。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哔~~~~
企业之间的关系(狗血剧般相爱相杀)
剪不断理还乱的臭婆娘的裹脚布一般的千丝万缕的渊源。
1998年,伊利副总裁牛根生突然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在此之前,牛根 生主管全国生产经营,业绩一直特别出色。牛根生白手起家,受尽老东 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硬是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一条血路,6年之后, 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过伊利成为全国第一。
多年以来伊利一直深耕国内市场,“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致力 于打造中国一流的民族品牌。但在伊利牵手奥运之后,伊利的国际化开始启 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市场国际化列入重要战略举措。2006年初,潘 刚对外界透露,“一定要是高水平的国际化、多方位的国际化,包括产品的国 际化、技术的国际化、标准的国际化、管理的国际化等,才有可能使伊利最 终成为国际乳业发展趋势的引导者”。
品牌之间的关系(狗血剧般相爱相杀大结局)
先前伊利将营销资源重点用于“超市包围小区”的推进战略,希望 借助超市的东风破冰,基本上认准洋品牌口味的深圳老百姓并不 买账。蒙牛吸取伊利的前车之鉴,决定营销资源重点用于“小区 包围超市”的拉动战略:蒙牛的各路人马穿着蒙古服装打着横幅 和标语到各个小区门口,横幅上写的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纯天 然无污染的牛奶”、“不喝是你的错,喝了不买是我的错”,蒙牛产 品全部都是免费送给居民品尝。蒙牛的产品一下子在深圳各大超 市迅速火了起来。蒙牛迅速将“小区包围超市,所有产品免费品 尝”的营销模式复制到北和上海,大肆展开“圈地运动”,乳业市 场烽火连天。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市场竞争中展开激烈的角逐。

本文将对蒙牛和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份额、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比较,以期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二、市场份额比较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市场份额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蒙牛的市场份额约为30%,而伊利的市场份额约为25%。

可以看出,蒙牛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略高于伊利,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三、产品竞争力比较在产品竞争力方面,蒙牛和伊利都拥有一系列的产品线,包括常规液态乳、酸奶、奶粉等。

然而,两家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蒙牛在产品创新方面表现出色,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蒙牛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品质可靠。

伊利在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产品通过了国内外多项质量认证,深受消费者的信赖。

此外,伊利还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通过添加益生菌、蛋白质等成分,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品牌形象比较蒙牛和伊利作为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蒙牛在品牌形象上注重年轻化和时尚感,通过与体育明星的代言和赞助体育赛事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蒙牛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升品牌的社会形象。

伊利则注重品牌的健康形象,强调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效果。

伊利与多个权威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升品牌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此外,伊利还通过与儿童明星的合作,打造了亲子形象,吸引了大量的家庭消费者。

五、营销策略比较蒙牛和伊利在营销策略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蒙牛注重广告宣传和推广活动,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广泛传播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

此外,蒙牛还通过与知名餐饮企业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蒙牛和伊利进行市场竞争分析,以揭示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一、市场规模和趋势分析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中国乳制品市场总销售额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这为蒙牛和伊利等乳制品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品牌知名度和形象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代表性品牌,其品牌知名度较高。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蒙牛和伊利分别在品牌知名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蒙牛以其“每一口都牛”和“科技领先”的形象深入人心,而伊利则以“健康、营养、安全”的形象获得了广泛认可。

三、产品线和市场定位蒙牛和伊利在产品线上都非常丰富。

蒙牛主要产品包括常温乳、酸奶、奶粉等;伊利则涵盖了常温乳、酸奶、奶粉、乳饮料、冰淇淋等多个品类。

两家企业均有自己的明星产品,如蒙牛的“特仑苏”和伊利的“金典”。

在市场定位上,蒙牛主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注重产品的科技感和时尚感,通过与明星代言人合作提升品牌形象;伊利则更加注重产品的健康和营养属性,定位为家庭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四、渠道布局和销售网络蒙牛和伊利在渠道布局和销售网络方面都非常强大。

两家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和代理商网络,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

此外,它们还通过与超市、便利店等零售渠道合作,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和渠道覆盖率。

五、产品质量和安全产品质量和安全是乳制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蒙牛和伊利都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控制,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生产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两家企业均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六、市场份额和销售额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蒙牛和伊利在中国乳制品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蒙牛在常温乳和酸奶市场上市场份额较高,而伊利则在奶粉和乳饮料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蒙牛与伊利的比较策划案

蒙牛与伊利的比较策划案

营养成分
• 1.蒙牛酸酸乳
配料:水,鲜牛奶,白砂糖,益菌因子(低聚糖),增稠 剂,乳酸,柠檬酸,乳酸钙,安赛蜜,阿斯巴甜(含苯丙 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D,食用香料。 营养成分: 蛋白质:>=1.0(g/100ml) 脂肪:>=1.0(g/100ml) 钙:60-80(mg/100g) 低聚糖:(IMO)>=500(mg/100ml) 维生素A:200-333(IU/100g) 维生素D:40-160(IU/100g)
从伊利优酸乳的销量来看,04年超过40万吨大关,已占到
整体利乐包乳酸饮料近50%的市场份额。伊利优酸乳04年
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2亿元。我们不难看出,伊利优酸乳目
前是国内乳饮料行业的第一品牌。
媒介策略
• 蒙牛酸酸乳
蒙牛酸酸乳定位在中高挡奶。做广告选择媒体时也要与此 定位相吻合,电视广告无疑为首选。而平时的促销活动也 结合广告同时进行。一方面可以提高活动效果,另一方面, 促销活动进行时也是做广告的黄金时期。因此,整个广告 活动应结合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进行。
• 伊利优酸乳
伊利优酸乳通过采用青春剧集形式的广告来吸引人群的关 注。以广告语:“我要我的滋味”。通过五位明星来代言 的,从而演绎伊利优酸乳五种青春滋味。
广告效果测定
• 蒙牛酸酸乳
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蒙牛乳业的认识,更进一步确定酸酸乳 的营养价值,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引起人们对蒙牛的 再次关注。
• 伊利优酸乳
电视广告片
• 蒙牛酸酸乳
办公室篇 图书馆篇 电视广告片 链接到官方网站
• 伊利优酸乳
电视广告片 办公室篇 图书馆篇 链接到官方网站
促销方式
• 1.蒙牛酸酸乳

蒙牛市场定位及产品分析

蒙牛市场定位及产品分析

3.市场细分策划的程序 (1)明确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 (2)根据用户需求状况,确定市场细分的细分 变量。 (3)根据细分变量进行初步细分。 (4)进行筛选。 (5)对市场细分初步命名。 (6)进行检查分析。 (7)选定目标市场。
二、目标市场选择策划 1.目标市场策略策划 策划目标市场策略有以下三种 (1)无差异性营销策略。 (2)差异性营销策略。 (3)集中性营销策略。
2
董事长:牛根生
牛根生,内蒙古人,蒙 牛乳业集团的创始人,从 事乳业27年。2002年中 国风云人物之一。 牛根生信奉“小胜凭 智,大胜靠德”、“财聚 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 哲学

3
形象代 言
蒙牛酸酸乳历年代言人 2005年:张含韵 2006年:李宇春、陈西贝、黄雅莉、赵静怡 2007年:王心凌 2008年—2010年:SHE、 飞轮海 2011年— 韩庚、 蔡依林 其他系列代言人 蒙牛早餐奶:王珞丹 蒙牛冠益乳:孙俪 蒙牛随变冰淇淋:2010年BY2& 吴克群,2011年— 萧亚轩 蒙牛阿拉奶粉:袁咏仪 蒙牛真果粒:李冰冰 蒙牛“新养道”高端牛奶:章子怡 蒙牛“特仑苏”金牌牛奶:郎朗
三、市场定位策划的最佳途径 1.通过产品实体的创新体现产品的差别化 2.通过服务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 3.通过信息传递实现产品差别化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策划
一、市场细分策划 1.市场细分策划的基础 (1)市场细分的客观基础是消费者需求的差异 性。 (2)消费者需求的相似性是市场细分的理论基 础。 2.市场细分策划的标准 (1)地理环境标准。 (2)社会经济标准。 (3)消费行为心理标准。
产品策略?12路漫漫其悠远婴幼儿奶粉?一般来说婴儿是指年龄在12个月以内的孩子幼儿是指年龄在13岁的孩子因此这种奶粉一般分阶段配制分别适于06个月612个月和13岁的婴幼儿食用它根据不同阶段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五大营养素进行了全面强化和调整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格业的两大巨头,向来以来都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本文将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品牌定位、产品创新、渠道拓展、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

二、品牌定位1. 蒙牛蒙牛作为中国乳制品格业的领军企业,向来以来以“健康、营养、品质”为品牌核心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产品。

蒙牛在品牌定位上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2. 伊利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格业的另一家知名企业,以“健康、品质、责任”为品牌核心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乳制品。

伊利在品牌定位上注重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推动乳制品格业的绿色、环保发展。

三、产品创新1. 蒙牛蒙牛在产品创新方面投入巨大,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的乳制品产品。

例如,蒙牛推出了多种口味的酸奶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此外,蒙牛还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不断研发新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2. 伊利伊利也非常注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的乳制品产品。

伊利推出了多种功能性乳制品,如低脂奶、高蛋白奶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此外,伊利还注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四、渠道拓展1. 蒙牛蒙牛在渠道拓展方面非常积极,通过与各大超市、便利店等零售渠道的合作,将产品覆盖面扩大到全国各地。

此外,蒙牛还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渠道,通过互联网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

2. 伊利伊利也在渠道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与各大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渠道的合作,将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到全国各地。

此外,伊利还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

五、营销策略1. 蒙牛蒙牛注重品牌营销,通过广告、促销活动等手段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蒙牛还积极参预体育赛事的赞助,提升品牌形象。

蒙牛产品包装品牌定位策略分析【精选】

蒙牛产品包装品牌定位策略分析【精选】

关于蒙牛的分析一.蒙牛的产品分析及策略1.产品分析(1)蒙牛LABS益生菌系列“酸酸乳”奶味香浓,口味酸甜牛肉雪松酸酸乳(草莓)松仁玉米酷爱(香草) 随变玲珑装(2)奶粉系列产品蒙牛慧聪婴幼儿系列奶粉蒙牛婴幼儿系列奶粉天然系列奶粉M系列奶粉(3)奶食品系列产品中式奶酪ET浓心奶球(4)民族风情系列产品奶茶粉香米奶茶粉(5)鲜奶干吃片系列产品乳钙系列奶片迷咔系列奶片无蔗糖奶片普通系列奶片2.产品策略产品创新、寻求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

“公益”营销2000年之前牛奶市场都是被伊利统治的,但蒙牛的横空出世,准确的投资:首先赞助了“超级女声”,从此扬帆起航,后期在公车的视频上,路边广告牌上撒广告,可谓名声大作,后期以环保姿态出现在人民面前,2010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环保食品会议,这定位了蒙牛在国内龙头老大的实力,现在蒙牛也主办些环保活动,扶贫活动,广告形式主要以新产品的广告为主,多元化的雪糕牛奶种类,和奶粉;市场反应效果相当不错。

蒙牛可谓是一家很有战略眼光的投资公司,现在已打开了外贸市场,支持蒙牛,多赚外国钱,富强国家。

二.蒙牛品牌定位及策略1.品牌定位蒙牛从产品的推广宣传开始就与伊利联系在一起,从蒙牛的广告和宣传册上可以解读出蒙牛的品牌定位是一种比附定位策略,如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子上写的是“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宣传册上闪耀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在冰激凌的包装上,蒙牛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这与阿维斯出租汽车公司强调“我们是老二,我们要进一步努力”的定位策略是一致的。

蒙牛利用伊利的知名度,无形中将蒙牛的品牌打了出去,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而且,蒙牛这种谦逊的态度、宽广的胸怀,让人尊敬、信赖,获得了口碑。

蒙牛认为,一个品牌并不单单是一种产品的问题,而是一个地域的问题,内蒙古就是一个大品牌。

蒙牛产品包装品牌定位策略分析

蒙牛产品包装品牌定位策略分析

关于蒙牛的分析一.蒙牛的产品分析及策略1.产品分析(1)蒙牛LABS益生菌系列“酸酸乳”奶味香浓,口味酸甜牛肉雪松酸酸乳(草莓)松仁玉米酷爱(香草) 随变玲珑装(2)奶粉系列产品蒙牛慧聪婴幼儿系列奶粉蒙牛婴幼儿系列奶粉天然系列奶粉M系列奶粉(3)奶食品系列产品中式奶酪ET浓心奶球(4)民族风情系列产品奶茶粉香米奶茶粉(5)鲜奶干吃片系列产品乳钙系列奶片迷咔系列奶片无蔗糖奶片普通系列奶片2.产品策略产品创新、寻求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

“公益”营销2000年之前牛奶市场都是被伊利统治的,但蒙牛的横空出世,准确的投资:首先赞助了“超级女声”,从此扬帆起航,后期在公车的视频上,路边广告牌上撒广告,可谓名声大作,后期以环保姿态出现在人民面前,2010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环保食品会议,这定位了蒙牛在国内龙头老大的实力,现在蒙牛也主办些环保活动,扶贫活动,广告形式主要以新产品的广告为主,多元化的雪糕牛奶种类,和奶粉;市场反应效果相当不错。

蒙牛可谓是一家很有战略眼光的投资公司,现在已打开了外贸市场,支持蒙牛,多赚外国钱,富强国家。

二.蒙牛品牌定位及策略1.品牌定位蒙牛从产品的推广宣传开始就与伊利联系在一起,从蒙牛的广告和宣传册上可以解读出蒙牛的品牌定位是一种比附定位策略,如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子上写的是“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宣传册上闪耀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在冰激凌的包装上,蒙牛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这与阿维斯出租汽车公司强调“我们是老二,我们要进一步努力”的定位策略是一致的。

蒙牛利用伊利的知名度,无形中将蒙牛的品牌打了出去,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而且,蒙牛这种谦逊的态度、宽广的胸怀,让人尊敬、信赖,获得了口碑。

蒙牛认为,一个品牌并不单单是一种产品的问题,而是一个地域的问题,内蒙古就是一个大品牌。

蒙牛伊利品牌定位

蒙牛伊利品牌定位

蒙牛伊利品牌定位第一篇:蒙牛伊利品牌定位蒙牛与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纵观现在中国的乳业市场,看得见的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莫过蒙牛与伊利了,同是内蒙古大草原走出来的牛奶无论是其经营还是发展都不可避免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乳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食品企业本来就是微利经营,加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的乳业市场的巨大影响,能从此次危机中存活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实力之将。

蒙牛与伊利两大乳业巨头一其强大的实力与活力终于走出了危机的影响。

企业对于市场的运作,定位,分析每一步都是关键,两企业的成功与壮大,品牌策划功不可没。

现就两品牌在品牌策略——品牌定位策略,品牌传播策略,品牌延伸策略,品牌创新策略等方面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品牌定位1999年蒙牛开业之年危机四伏,当时的蒙牛,资金缺,名气小,势力薄,想做牛奶连起码的奶源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工厂设备,还有市场!更恐怖的是蒙牛当时正在伊利的势力之下,同城而居。

正所谓,一山不可有二虎,做为从伊利走出来的一员老将——牛根生——知道自己的路不好。

,伊利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经营管理正规,市场稳定,无论如何与他竞争都是不明智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亡!求其次,甘为其次。

虚心学,认真听,不会就问!敏而好学!蒙牛给自己定的位就是——做内蒙古第二大乳业品牌,内蒙古乳业第一品牌当然非伊利莫属,那么第二大呢?不知道,蒙牛语出惊人,“第二大”如此定位即将对手甩在了脑后,又将名不见经传的蒙牛一举提到了乳业的巅峰之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的气魄。

其实,蒙牛不承认赶不上伊利是绝对的自欺欺人,伊利的地位毋庸置疑,蒙牛是何许人也,敢与之竞争?但是意识到不一定能做的到,现在社会,每个人都强调我最,我第一,虽然明知实力不行,但非得争口气不可,谁知这样却把自己推向竞争之巅,上不去下不来。

牛根生,就出其不意,踏实,虚心的做他的第二,向伊利学习,伊利看到如此诚恳又顺从的竞争对手,防范之心全无,反正蒙牛只做第二,我是第一,不关我事。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市场竞争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蒙牛和伊利这两家乳制品企业而言也不例外。

本文将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品牌实力、产品创新、渠道拓展、营销策略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乳制品市场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消费者对于健康乳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蒙牛和伊利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都在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品牌实力品牌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蒙牛和伊利作为乳制品行业的知名品牌,都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蒙牛在多年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中积累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伊利则以其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四、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蒙牛和伊利都注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种和新口味。

蒙牛推出的高端乳制品系列产品受到了一定的市场关注和认可,伊利则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于功能性乳制品的需求。

五、渠道拓展渠道拓展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销售增长的重要手段。

蒙牛和伊利都在渠道拓展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蒙牛通过与各大超市和便利店建立合作关系,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伊利则通过与餐饮企业合作,将产品推向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六、营销策略营销策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蒙牛和伊利都采取了不同的营销策略。

蒙牛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推广活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伊利则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建立了良好的消费者关系。

七、市场竞争态势蒙牛与伊利之间的市场竞争可谓激烈。

两家企业在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蒙牛在市场份额方面稍占优势,但伊利在产品创新和品牌形象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八、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乳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蒙牛和伊利都将继续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的
品牌之间的关系(狗血剧般相爱相杀三)
2004年12月17日,掌管伊利22年的“教父”郑俊怀突然被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事拘留,理由是涉嫌挪用巨额公款,同时被拘的还有其他4名公
PK
司高管。一夜间,“伊利”这个在乳业最响亮的消费品牌、在资
本市场最耀眼的绩优蓝筹股几乎身败名裂。
为了将该定位传播出去,蒙牛毅然决定从借来的600万启动资金 中划出一半,选择呼和浩特市做为突破点,进行铺天盖地的广告 宣传。在传播渠道的选择上,蒙牛颇费苦心。当时的呼和浩特, 路牌广告刚刚萌芽。经营路牌广告的益维公司,只是象征性地在 繁华地段为自己立了几个牌子,没人认识到这是一块待开发的金 矿。蒙牛用“马太效应”策动益维负责人:“你的牌子长时间没 人上广告,那就会无限期地荒下去,小荒会引起大荒;如果蒙牛 铺天盖地做上3个月,就会有人认识到它的价值,一人购引得百 人购。所以,我们大批量用你的媒体,其实也是在为你做广告, 你只收工本费就会成为大赢家。”结果,蒙牛用成本价购得了 300多块路牌广告3个月的发布权。
功能型
在经过长期价格大战后,伊利首先推出了功能型的伊利“早餐
奶”,向大众灌输营养早餐的理念,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蒙牛紧随其后,推出蒙牛“晚上好奶”,向消费者者传递,牛奶的营养 与安睡作用,并相继推出蒙牛“早餐奶”、“未来星成长奶”等系列功 能奶。
产品对比
高端型
蒙牛推出高端奶“特仑苏”,蒙语即金牌牛奶,向消费者宣扬其源于 纯正奶源,高科技、高营养,得到了轰动性的市场效果,该产品”还在IDF 大会上获得“新产品开发大奖”。
品牌之间的关系(狗血剧般相爱相杀二)
酸奶 :奶源地之战与技术之争
酸奶产品的利润水平和市场增速也都优于白奶,但技术要求更高,
且需低温保存,保质期短,不利于长途运输,所以酸奶产品的竞
争的着力点在奶源地和技术实力方面。普通酸奶市场的价格战也
PK
是一直不断,但在酸奶领域伊利和蒙牛PK的主要看点是奶源地之 战和技术之争。
品牌之间的关系(狗血剧般相爱相杀大结局)
先前伊利将营销资源重点用于“超市包围小区”的推进战略,希望 借助超市的东风破冰,基本上认准洋品牌口味的深圳老百姓并不 买账。蒙牛吸取伊利的前车之鉴,决定营销资源重点用于“小区 包围超市”的拉动战略:蒙牛的各路人马穿着蒙古服装打着横幅 和标语到各个小区门口,横幅上写的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纯天 然无污染的牛奶”、“不喝是你的错,喝了不买是我的错”,蒙牛产 品全部都是免费送给居民品尝。蒙牛的产品一下子在深圳各大超 市迅速火了起来。蒙牛迅速将“小区包围超市,所有产品免费品 尝”的营销模式复制到北京和上海,大肆展开“圈地运动”,乳业市 场烽火连天。
欢迎收看下季~~~
敌人还有三十秒到达战场~
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PK
: 相同的产品,共同的市场
营销创新
PK 产品创新
发展战略
产品对比
产品创新
为增强盈利能力,伊利和蒙牛的竞争已从初级的同质化产
品价格竞争,转入消费行为细分,寻求差异化、创新化发展, 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避免价格战。
更富戏剧性的是,6年后,郑俊怀因不义之财锒铛入狱,牛根生却散尽 十亿财富功成名就!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冰 火两重天!
伊利和蒙牛在酸奶的收入占液体奶总收入的比重都比较小,竞争 的强度要比白奶差得多,但随着酸奶市场容量的增加,两家都在 这一领域加大了投入,预计他们将在这一产品领域展开更大的竞 争。
品牌产品分析
蒙牛VS伊利
广告二班 彭远鹏
品牌简介
伊利集团成立于1993年,现由液态奶、冷饮、奶粉、 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130多个,旗下 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 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蒙牛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的乳制品 生产企业,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 的领头企业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 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 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蒙牛主要业务是制造液体 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
世界乳业巨头芬兰维利奥合作,享有了LGG益生菌在中国市场连
续5年的独家使用权,并于2006年初推出了自己的LGG益生菌酸奶,
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向中高端市场发力。蒙牛也先后推出过
LABS益生菌酸奶、冠益乳酸奶等产品,并在2006年末与达能合作
成立酸奶公司,利用达能先进的制造工艺与研发技术,提升其酸
产品营销
营销创新
伊利、蒙牛双方斗法最精彩的看点就
是在营销方面,这也是各种媒体评论最 多的地方。
•蒙牛在营销方面是绝顶的高手,他们的“神舟”事件营销、“超女”娱乐
营销、“送奶工程”公益营销,以及“NBA”体育营销,极大的提高了蒙牛品
牌的知名度,为业界所称道。
伊利也推出高端新品“金典”,宣传其奶牛MIP概念,同时不忘奶源地、 高科技和高营养概念,并开展“关爱精英健康计划”市场推广活动为“金典” 销售助力。
产品对比
低端型
在乳饮料市场,先有伊利的“优酸乳”,向主要消费人群的青春少年 传递从“青春滋味,自己体会”的诉求信息,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
蒙牛推出追随品牌 “酸酸乳”,并借助“超女”之势,飞速发展,销售 收入飙升,成为成长最快,最成功的产品,市场份额也超越了“优酸乳”。
企业之间的关系(狗血剧般相爱相杀)
剪不断理还乱的臭婆娘的裹脚布一般的千丝万缕的渊源。
1998年,伊利副总裁牛根生突然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在此之前,牛根 生主管全国生产经营,业绩一直特别出色。牛根生白手起家,受尽老东 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硬是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一条血路,6年之后, 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过伊利成为全国第一。
奶源地之战。先是伊利发难,使“长富乳业”抛弃蒙牛,转
投伊利,从而占有了长富乳业在华南乃至全国最大的奶源基地。
蒙牛也积极展开对当地奶源的收购工作,并马鞍山投巨资建奶源
基地。
技术之争。为避免低层次的价格战,伊利和蒙牛都在酸奶
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投入,以提高其营养保健功能,进行差异
化竞争。2005年伊利成立了酸奶事业部加强对市场的开发,还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