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电力系统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述在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将电力系统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或通过特定的接地装置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常见类型和其特点。
直接接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是最常见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电力系统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使中性点与地之间形成低阻抗的电气连接。
直接接地方式有以下特点:1.简单:直接接地方式的接地装置相对简单,仅需将中性点与地之间连接即可。
2.易于检测故障: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当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会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形成接地电流,容易被检测到。
3.易产生大地电流:直接接地方式容易导致大地电流的产生,对于电力系统的线路和设备会产生一定的烧毁和损坏风险。
4.容易产生人身伤害:直接接地方式下,接地电阻较低,因此会产生较大的接触电压,存在人身触电的风险。
直接接地方式适用于施工成本低、电力系统规模较小、对电网故障检测要求较高的场景。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在电力系统中采用绝缘装置将中性点与地之间隔离,以实现中性点接地的方式。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特点:1.较低的接触电阻: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中,中性点与地之间存在绝缘装置,可以降低接地电阻,减小接触电压。
2.减少地电流:由于绝缘装置的隔离作用,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以降低地电流的产生,减小对电力系统的烧毁和损坏风险。
3.难以检测故障:由于中性点与地之间的隔离,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无法轻易检测到接地电流,增加了故障诊断的难度。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适用于电力系统规模较大、对地电流要求较低、对接触电压要求较高的场景。
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在电力系统中采用高阻抗装置将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地的方式。
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特点:1.高接地电阻: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中,通过引入高阻抗装置,使中性点与地之间形成高阻抗连接,有效提高了接地电阻。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摘要: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配电网设计、规划和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技术课题。
它对电力系统许多方面都有影响,不仅涉及到电网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而且对通讯干扰、人身安全有重要影响。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考虑电网结构、系统运行情况、线路的设备状况和周围自然环境等因素,还必须考虑人身安全、通信的干扰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本文依托此现状就某新建变电站35千伏配电装置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进行简要分析。
0背景根据某地电网规划,35千伏电网将逐渐退出电网,未来不新建35千伏变电站,投运的110千伏变电站和220千伏变电站将无35千伏电压等级。
但为某地北部大部分乡镇供电的35千伏变电站扔将运行十年或更久,目前为乡镇提供35千伏电源的上级变电站目前仅有两座,其站内主变长期保持重载,大负荷方式下一旦出现线路或设备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某地北部大面积停电。
为暂时缓解供电压力,提高35千伏电网转供能力,同时优化35千伏网架结构,需要部分新建变电站在建设初期考虑35千伏电压等级配电设备,远期拆除。
因规划均以高压电缆通过城市综合管廊联络出线,而35千伏电网以架空线为主,此现状导致未来新建35千伏出线存在电缆线路+架空线路并存的情况。
1.1国内外现状综述对于中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观点及运行经验。
因此,世界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中的不同城市中,中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都不尽相同,主要根据各自中压配电网的运行经验和传统来确定。
1.1.1 国外发展现状(1)前苏联及东欧前苏联规定在下列情况下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6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30A;1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20A;15~2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5A;35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0A。
如果单相接地电流超过上述各值,则需采用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2)西欧地区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消弧线圈的国家,白1916年发明消弧线圈、1917年在Pleidelshein电厂首次投运,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发电机或星形连接的变压器的中性点,其接地方式分为有效接地和非有效接地。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系统等;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经小电阻接地系统。
下面对这些接地方式进行简单介绍一下。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指与该系统直接连接的全部发电机和变压器中性点对大地绝缘的系统,也称为中性点绝缘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结合目前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的系统有:额定电压为3-10KV,接地电流不大于30A的电力网;额定电压为35-60KV,接地电流不大于10A的电力网。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为了限制接地点电流,使电弧能自行熄灭,在电源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消弧线圈的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我国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的系统有:额定电压为3-10KV,接地电流大于30A的系统;额定电压为35-60KV,接地电流大于10A的系统;额定电压为110KV的系统若处于雷电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若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不能满足安全供电要求,为减少因雷击等单相接地事故造成频繁跳闸的系统也可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为了防止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源中性点电位变化和相对地电压升高而将中性点直接和大地连接起来的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主要用于额定电压为110KV以上的电力系统中。
2、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城市用电网和工业用电网中电缆线路占比较高,电网接地电容电流也较高(可达100A以上),若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则需要消弧线圈的容量很大,过电压倍数较高,需要提高电网绝缘水平,因此当接地电容电流较大时,建议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其主要用于额定电压为6-10KV的配电网中电缆线路占比高的电网中。
配电中性点接地方法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目录一、概述二、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三、消弧线圈的运行管理亟待加强四、中压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一概述1接地相关概念(1)中性点中性点是指在多相系统中星形联接和曲折形联接中的公共点,交流电力系统是三相系统,其中性点是指在三相星形接线法中,三相导线的公共结点,如变压器、发电机的绕组中有一点,此点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电压绝对值相等,此点就是中性点。
在对称系统中,正常情况下中性点电位等于零,如下图所示。
图1-1 电源中性点示意图(2)接地将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接地可分为正常接地和非人为的故障接地两类。
(3)接零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零线相连。
零线是指与变压器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连接的中性线。
(4)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可靠地接地。
(5)接地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6)接地线电气设备、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螺栓与接地零线连接用导体。
(7)接地装置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总和。
(8)接地电阻接地体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该电流为工频电流。
若为雷电流则此时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
(9)接触电压指人体同时触及接地电流回路两点时承受的电位差。
(10)跨步电压当人在接地电流流散的区域内行走时,由于地面各点电位不同,因此在两脚之间(一般按0.8m考虑)存在电位差。
在跨步电压作用下,人也会触电。
2接地定义接地: 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电极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3接地作用☒防止人身遭受电击☒防止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4接地分类工作接地: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电气上的连接,以保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保护接地:将一切在正常时不带电而在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例如:各种电气设备的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等)接地,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三、接地方式的性能评价
• 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无论何种接地方式都对 其没有影响。
• 但系统受到扰动或发生故障时,不同的接地方 式将出现不同的情况。
• 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电力系统单相对地故障约占80%,而其中绝大 多数故障都是瞬时性的。
• 架空线路中瞬时性故障约占单相接地故障的 90%;电缆线路约占30%。
个系统性、全局性问题。
二、接地方式的种类
• 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不接地(绝缘)、经电阻接 地、经电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
•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有 效接地方式和非有效接地方式。
• 有效接地方式又称大接地电流方式;非有效接 地方式又称小接地电流方式。
• 非有效接地电网依靠中性点的高阻抗将单相接 地故障电流控制在较小的数值。
• 丹东某变电站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间瞬时 性接地故障30余次,无一次永久接地,对供电 连续性没有任何影响。
• 小电流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需要 继电保护和断路器动作,在系统和用户几乎无 感觉的情况下,接地电弧自动熄灭,系统保持 连续供电。
• 对于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可以允许电网在 一段时间内(一般2小时)带故障运行。
• 大电流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小电阻或小电抗接地方式。 • 小电流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高电阻 接地方式等。
• 接地阻抗或接地电流的大小是相对的,因而需 要采用明确的指标来对两种接地方式进行界定。
• 多数国家规定:凡是系统的零序电抗(x0)与正 序电抗(x1)的比值≤3且零序电阻(r0)与正序电抗 (x1)的比值≤1的系统,属于有效接地系统;零序 电抗(x0)和正序电抗(x1)的比值>3且零序电阻 (r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1的系统,属于非有 效接地系统。
每日三问题库(变电公共部分)2008

每日三问题库(变电公共部分)2008变电部“一日三问”题库(公用部分)1.开始倒闸操作前,应核对什么?操作前应先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
2.省调下达的“任务指令”,与其他指令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220kV站)省调下达“任务指令”时,根据需要选择设备的最终状态下达,且在指令中必须采用“改为”字样(线路保护定值更改除外)。
3.“任务指令”中,220kV母线运行方式包括哪几种指令?(220kV站)220kV母线运行方式安排包括母线停役、母线复役、母线空载(母线经母联、母分或旁母开关空载运行)几种指令。
4.操作后如无法看到设备实际位置,该如何确认设备已操作到位?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的变化,且至少应有两个及以上指示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5.PT二次并列前,应满足什么条件?同一电压等级的两组母线PT一次侧未并列之前,二次侧不得并列,防止反充电。
6.冷倒换母线操作应遵循什么操作原则?(220kV站)冷倒换母线操作:应遵循先断后合操作原则。
7.开关合闸前,必须检查继电保护什么?开关合闸前,必须检查继电保护已按规定投入8.母线或旁路母线检修后能否直接用刀闸操作带电?不能,只有经过充电证实母线或旁路母线无故障时方可用刀闸操作带电。
9.操作分相刀闸的顺序是什么?操作分相刀闸,断开时应先断中相,再断两边相,合闸时相反。
10.手动断开隔离开关时,应按什么过程进行?在手动断开隔离开关时,应按“慢-快-慢”的过程进行,以防止不必要的冲击使瓷瓶损坏;11.停用电压互感器应注意什么?1)首先应考虑该电压互感器所带的保护及自动装置,为防止误动可将有关保护及自动装置停用;2)如果电压互感器装有自动切换装置或手动切换装置,其所带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可以不停用;3)停用电压互感器,应将二次侧熔断器取下,防止反充电。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的三种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的三种方式有效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包含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接地系统(含小电阻、中电阻和高电阻)大电流接地系统用于110kV及以上系统及。
该系统在单相接地时,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基本不变,系统过电压较低,对110kV及以上系统抑制过电压有利,但此时接地电流很大,运行设备很难长时间通过此电流,接地相对地电压很低,甚至为零,系统电压严重不平衡,许多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必须及时切除接地点。
大电流接地系统要求部分主变的中性点接地,避免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过大。
这些主变必须有一个三角形接线的绕组,以构成零序通路,降低零序阻抗。
主变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1/3,线路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3倍。
作为220kV枢纽变电站的主变必须并列运行。
其中一台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和110kV侧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其他主变中性点通过间隙接地。
好处是110kV侧零序阻抗稳定,有利于该110kV系统零序定值的计算和整定,零序过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变化很小,容易保持其阶梯特性;未220kV系统提供稳定的零序电源,保持220kV 系统零序保护的方向性和稳定性。
主变220kV侧中性点和110kV侧中性点均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作为220kV负荷变电站的主变必须分列运行。
此时所有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必须通过间隙接地,110kV侧中性点全部接地运行。
所有主变不能相220kV系统提供零序电流,110kV侧零序阻抗稳定。
主变220kV侧中性点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作为链式接线的220kV变电站,其220kV侧母线并列运行并有两个电源。
虽然主变分列运行,但必须有一台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他主变的220kV 侧中性点通过间隙接地。
110kV侧中性点必须全部直接接地。
主变220kV侧中性点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目前运行的110kV变电站全部主变均分裂运行,其电源侧母线为单电源。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选择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选择前言在配电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中选择恰当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十分关键。
本文将会介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类型及适用范围,以及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期望能够帮助电力系统工程师更好地了解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和使用。
中性点接地方式类型在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1.无中性点接地(Ungrounded)2.单点接地(Solidly Grounded)3.零序电抗接地(Reactance Grounded)4.零序电阻接地(Resistance Grounded)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1. 无中性点接地(Ungrounded)无中性点接地或称为孤立中性点接地,是一种没有与地相连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源和负载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地电流,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同电压级两端的电压源。
但它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电压冲击,无法及时有效的跳闸,等等。
1.不存在与地相连的中性点,防止电源因地电流而被破坏缺点:1.电容负载的介入导致的零序电流通过电容负载可以被无限放大,给继电保护带来思考不便;2.单个相线电压突变引发的问题以及局部地质介质缺陷等情况都不能及时被发现,但会给电气设备带来隐患;3.系统中出现第一次单相接地故障时,残余电压若满足第二次接地故障判别标准时,系统将不能及时地进行跳闸或投入备用电源;2. 单点接地(Solidly Grounded)单点接地是一种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将中性点与地相连接,构成一个参考电平,一旦系统中发生一次单相接地故障,将会使系统的继电保护中止电源供应和跳闸故障线路,从而达到保护的作用。
优点:1.系统中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继电保护能够发现并停电,电气设备受到的损害最小;2.在不影响系统情况,若再接入电容补偿,可以消除外界的干扰,减小电压谐波;3.系统跳闸后,抢修工作较为方便;1.中性点与地相连接,会出现地电流,地电压测量有一定难度;2.系统瞬时故障时(如单相接地、短路),电容负载过程中通过谐振形成的高幅度的干扰电压能够被放大,从而引入过电压、过电流以及过热等问题;3.长期电流过大会使绝缘劣化变差;3. 零序电抗接地(Reactance Grounded)零序电抗接地和零序电阻接地都是相对于单点接地的改进。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即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电力系统中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是一种工作接地。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两大类,具体有;中性点不接地、经电阻接地、经电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直接接地等。
1.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与接地设施相连接,如图1-2中的N点接地,通常应用于500kV、330kV、220kV、110kV电网。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保持接地中性点零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图1-2所示,非故障相对地电压数值变化较小。
由于高压、尤其是超高压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都相对较低,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对保证变压器及其电气设备的安全尤其重要。
但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与短路点构成直接短路通路,故障相电流很大,造成接于故障相的电气设备过电流。
为此,需要通过继电保护和断路器动作,切断短路电流。
2.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指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图1-3所示,中性点电压发生位移,但是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仍然对称,且数值不变;由于没有直接的短路通路,接地故障电流由线路和设备对地分布电容回路提供,是容性电流,通常数值不大,一般不需要立即停电,可以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一般不超过2h);但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数值最大为额定相电压的3倍,因此用电设备的绝缘水平需要按线电压考虑。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具有跳闸次数少的优点,因此普遍应用于接地电容电流不大的系统,例如66kV、35kV电网。
“一低两高三不变”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情况时,该相的对地电压变低,甚至为零,此为一低;此时其它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最大可为系统线电压.此为两高;由于中性点没有接地,此时接地相没有形成电流通路,接地时三相对地电流基本不变(先前有每相的对地电容电流,一般很小)当为三不变了.正因如此,线电压是肯定不变的了。
电力系统基础习地训练题目与答案详解

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可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和核电厂等。
3.火电厂分为凝汽式和热电厂。
4.水电厂根据集中落差的方式分为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
7.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有电压、频率、正弦交流电的波形。
8.根据根据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负荷可以分成第Ⅰ类负荷、第Ⅱ类负荷、第Ⅲ类负荷。
二、判断题1、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煤等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的工厂。
(√)2、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江河水流的水能生产电能的工厂。
(×)3、变电站是汇集电源、升降电压和分配电力的场所 , 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
(√)4、中间变电站处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 , 作用很大。
(×)5、直接参与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6、电流互感器与电流表都是电气一次设备。
(×)7、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8、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9、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10、所有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网额定电压的 1.1 倍。
(×)11、二次设备是用在低电压、小电流回路的设备。
(√)12、信号灯和控制电缆都是二次设备。
(√)13、根据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负荷可以分成5类。
(×)三、简答题1.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有哪些?。
答:发电厂分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和核能发电厂。
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分成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多个电源电压等级一般为330~500KV。
中间变电所汇集2~3个电源和若干线路,电压等级一般为220~330KV。
地区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一般为110~220KV。
终端变电所位于配电线路的末端,接近负荷处,电压等级一般为35~110KV。
(完整word版)中性点接地方式(一)

中性点接地方式(一)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问题,既涉及到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也涉及电网的经济性。
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系统过电压水平、过电压保护元件的选择、继电保护方式、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通讯干扰等。
我国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一般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由于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的工频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
4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相对较低;继电保护装置能迅速断开故障线路,设备承受过电压的时间很短,这样就可以使电网中设备的绝缘水平降低,从而使电网的造价降低。
在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
前两种合称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后一种中性点直接接地称为中性点有效接地,或大电流接地.1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3—63kV系统大多数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
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如C相单相接地,那么完好的A、B 两相对地电压都由原来的相电压升高到线电压,即升高为原对地电压的√3倍,C相接地的电容电流为正常运行时每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未受到影响,因为线路的线电压无论相位和量值均未发生变化,因此三相用电设备仍然照常运行。
但电力部门只允许运行2小时,因为一旦另一相又发生接地故障时,就形成两相接地短路,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可能损坏线路设备.2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有一种情况比较危险,即在单相接地时,如果接地电流较大,将出现断续电弧,这可使线路发生电压谐振现象,在线路上形成一个R-L-C的串联谐振电路,从而使线路上出现危险的过电压(可达相电压的2.5-3倍),导致线路上绝缘薄弱地点的绝缘击穿。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简述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简述(图)2009-03-27 04:22一、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凡是需要断路器遮断单相接地故障者,属于大电流接地方式;凡是单相接地电弧能够瞬间自行熄灭者,属于小电流接地方式。
大电流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中性点全接地方式,即非常有效接地方式。
此外,还有中性点经低电抗、中电阻和低电阻接地方式等。
小电流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谐振(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等。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对地绝缘的系统优点: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能正常工作,允许暂时继续运行两小时之内,因此可靠性高,缺点: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条完好相对地电压升到线电压,是正常时的倍,因此绝缘要求高,增加绝缘费用。
存在保护选择性问题。
适用范围:中压系统且接地电流小于规定值。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金属性接地的系统优点: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完好相对地电压不升高,因此可降低绝缘费用;不存在保护选择性的问题。
缺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大,要迅速切除故障部分,从而使供电可靠性差。
应用范围: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优点:可限制过电压的幅值;不存在保护选择性的问题。
缺点:口头解释。
应用范围:中压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优点:除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外,还可以减少接地电流;缺点:类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1、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为一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N回路C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对称分量法认为:当回路N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点处出现了参数不对称。
如果对故障点处的电压量(电流量)进行对称分量分解,则故障点处的电压量(电流量)可以表示为三个对称分量的叠加。
这样,在系统非故障点的参数完全对称的情况下,系统可以解耦为三个对称系统的综合。
既:正序系统、负序系统和零序系统。
中性点接地方式6

应选择下列哪项数值?
(A)22kVA
(B)25kVA
(C)30kVA (D)28kVA
答案:[ C ] 2006年考题
解答过程:
根据电气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80页(3-1)公式
又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5222-2005 第 18.1.4,式
18.1.4 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
b)装在电网的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以及具有直配线的发电机 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对于采用单元连接的发电机中 性点的消弧线圈,宜采用欠补偿方式。 C)系统中消弧线圈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保证系统在任何运行方式下,大部分电网不得失去消弧线圈的 补偿。不应将多台消弧线圈集中安装在一处,并因避免电网仅装一台 消弧线圈。
18.1.4 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Q
KIC
UN 3
= 1.35 × 22.2 ×35/1.732= 605.6KVA
其中 k 为补偿系数,过补偿取 1.35。k 的取值可根据DL/T5222-2005 第
18.1.6 条:装在电网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以及具有直配线的发电机
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 故选 D。
1 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1.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主要分两大类: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和 中性点直接接地。
1.1.1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可分为三种形式: (1)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最简单,单相接地时允
许带故障运行两小时,供电连续性好,接地电流仅为线路及设备 的电容电流。但由于过电压水平高,要求有较高的绝缘水平,不 宜用于110kV及以上电网。在6-63kV电网中,则采用中性点不接地 方式,但电容电流不能超过允许值,否则接地电弧不易自熄,易 产生较高弧光间歇接地过电压,波及整个电网。
电力系中性点各种接地方式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1 引言三相交流电网中性点与大地间电气连接的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它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电磁环境)及接地装置等问题有密切关系。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防止系统事故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因而是电力系统实现安全和经济运行的技术基础。
2 概念和术语1)“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绝缘”我国常用中性点不接地这一术语,在有的国际场合称为“中心点绝缘”,后者容易使人误解为中性点零序阻抗是无限大。
而通常所讲的中性点不接地,实际上是经过集中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等值电容(绝缘状态欠佳时还有泄漏电阻)接地的。
其零序阻抗多为一有限值,而且不一定是常数。
如在工频零序电压作用下,零序阻抗可能呈现较大的数值,而在3次或更高次谐波的零序电压作用下,零序容抗锐减,高次谐波电流骤增。
显然,中性点绝缘的概念对这一现象就解释不通了。
2)“中性点有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这一术语对电力设备(如变压器)而言,含义是清晰的,它指该设备的中性点经过零阻抗接地。
但对整个电力系统其含义是不确切的,容易造成误解。
因为在高压电力系统,总有部分变压器的中性点不接地运行。
甚至在全接地的超高压电力系统中,仍然存在着有的变压器中性点经低电抗接地的情况。
IEEE32标准规定:当系统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之比不大于3,而且零序电阻对正序电抗之比不大于1是,该电力系统为中性点有效接地。
3)“中性谐振接地”和“中性经消弧线圈接地”4)“中性非有效接地”3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划分小电流接地方式的特点是其单相故障接地电弧能够自行熄灭。
电力系统的中心点接地方式根据上述原则,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凡是需要断路器遮断单相接地故障者,属于大电流接地方式,凡是单相接地电弧能够瞬间自行熄灭者,属于小电流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作用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作用摘要: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诸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它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过电压水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配置等有关,直接影响电网的绝缘水平、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关键词:中性点;接地方式1. 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即是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
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时,就形成单相短路,其接地电流很大,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
这种大电流接地系统,不装设绝缘监察装置。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内过电压最低,而过电压是电网绝缘配合的基础,电网选用的绝缘水平高低,反映的是风险率不同,绝缘配合归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接地电流大,故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大。
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对通讯造成干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点还会产生较大的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
此时,若工作人员误登杆或误碰带电导体,容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对此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正确配置继电保护及严格的安全措施,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
其办法是:①尽量使电杆接地电阻降至最小;②对电杆的拉线或附装在电杆上的接地引下线的裸露部分加护套;③倒闸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操作规程。
图一: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图2.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是中性点对地绝缘,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较少。
适用于10kV架空线路为主的辐射形或树状形的供电网络。
该接地方式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其流过故障点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需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单相接地故障,迅速处理,以免故障发展为两相短路,而造成停电事故。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很小,若是瞬时故障,一般能自动熄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故可带故障连续供电2h,从而获得排除故障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2023年继电保护高频考点训练3卷合壹(带答案)试题号38

2023年继电保护高频考点训练3卷合壹(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单选题】起重机整机工作级别符号为:()。
A、sB、AC、Gn参考答案:B2.【判断题】断路器控制回路中,操作电源电压为48V及以下称为弱电控制。
参考答案:√3.【判断题】对于具有变幅机构的起重机来讲,都有在自重和起吊载荷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倾翻事故。
()参考答案:√4.【判断题】断路器辅助触点接于保护跳闸回路中,在保护动作后断开跳闸回路,可避免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断开跳闸回路,保护触点。
5.【判断题】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A相接地故障,UAB,UAC降低,UBC不变。
参考答案:×6.【判断题】变压器在外部短路时差动保护将误动作。
参考答案:×7.【判断题】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自动跳闸后,自动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称为自动重合闸装置。
参考答案:×8.【判断题】断路器控制方式中,一对一控制表示一个控制开关控制一台断路器。
参考答案:√9.【单选题】当电动机供电网络电压降低后恢复,电动机自起动时起动电流()额定电流。
A、大于B、小于C、等于参考答案:A10.【单选题】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工作时,当工作母线失压时,自投装置应()。
A、正确动作B、不动作,发出异常信号C、不动作D、拒绝动作11.【单选题】变压器异常运行包括过负荷、油箱漏油等造成油面降低及()等。
A、引出线的套管闪络故障B、一相绕组匝间短路C、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D、绕组间的相间故障参考答案:C12.【判断题】规程规定,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不小于本线路全长的15%-20%。
参考答案:√13.【判断题】继电保护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分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参考答案:√14.【单选题】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
2023年继电保护备考押题2卷合壹(带答案)卷10

2023年继电保护备考押题2卷合壹(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判断题】零序电流III段保护为线路接地故障的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
参考答案:√2.【单选题】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按躲过变压器()母线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并躲过变压器空载投入时的励磁涌流整定。
A、电源侧B、负荷侧C、电源侧及负荷侧参考答案:B3.【单选题】对于容量在()的油浸式变压器以及400k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应装设瓦斯保护。
A、800kV及以上B、800kV及以下C、500kV及以上D、500kV及以下参考答案:A4.【判断题】当加于低电压继电器的线圈电压大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时,继电器动作。
参考答案:×5.【单选题】变压器差动保护可实现(),内部故障时动作,从原理上能够保证选择性。
A、过电流时延时动作B、轻微故障时发信号C、过负荷时发信号D、外部故障时不动作参考答案:D6.【判断题】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近后备灵敏系数计算为最小运行方式本线路末端两相短路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
参考答案:√7.【判断题】电力系统的故障性质可分为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
参考答案:√8.【单选题】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配备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少于()。
A、1人B、2人C、3人D、4人参考答案:C9.【单选题】低电压继电器的()之比称为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A、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B、动作电流与返回电流C、返回电压与动作电压参考答案:C10.【判断题】断路器控制回路应具有防止断路器多次分、合动作的“防跳回路”。
参考答案:√11.【判断题】对上、下级保护之间进行灵敏度配合时,下级保护灵敏度应比上级保护灵敏度高。
参考答案:√12.【单选题】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故障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方向为由线路流向母线,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方向为由母线流向线路,由此可以实现()。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讲解

4 中性点运行方式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两大种: ➢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又称大电流系统,主要用在110KV及以上的供电系统和 380V系统 。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是会使保护马上动 做切除电源与故障点。 ➢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主要用在35KV及以 下的供电系统。不接地系统如果发生单相接地,系统可以正 常运行两小时以内,必须找出故障点进行处理,否则会扩大 故障。
4.5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该方式就是在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入一个电感消弧线圈, 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利用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补偿 线路接地的电容电流,使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减小到能自行熄 灭的范围,它的特点是在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按规 程规定满足电网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2h。 对于中压电网,因接地电流得到补偿,单相接地故障不 会发展成相间短路故障,因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大 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这一点优越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 式。
5 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
5.2 分析 在分析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时主要有两种假设: 以高频电流第一次过零熄弧为前提进行分析,称高频
熄弧理论。按此分析过电压值较高,因高频电流过零时, 高频振荡电压正为最大值,熄弧后残留在非故障相上的电 荷量较大,故电压较高。
以工频电流过零时熄弧为前提分析,称工频熄弧理论。 按此分析,熄弧后残留在非故障相上的电荷量较小,过电 压值较高,但接近系统中实测过电压值。
3 电力系统接地方式
3.2 中性点接地系统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增高和系统容量增大,设备绝
缘费用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优点已居 于次要地位,主要考虑降低绝缘投资。所以,110kV及以上 系统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对于380V以下的低压系 统,由于中性点接地可使相电压固定不变,并可方便地获得 相电压供单相设备用电,所以除了特定的场合以外(如矿 井),亦多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
一、定义
中性点: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或电动机绕组星型接线时,其公共点称为中性点。
二、种类
1.不接地系统
2.直接接地系统
3.经电阻接地
4.消弧线圈接地
整体来分,中性点接地可分为大接地电流系统(也称有效接地系统)和小接地电流系统(也称非有效接地系统)。
前者包括:直接接地、经低阻值电阻接地,后者包括: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谐振接地和经高阻值电阻接地。
三、选择中性点接地的原则是:
1.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2.保证电力系统的过电压水平和绝缘等级
3.符合继电保护要求
4.对通信系统干扰小
5.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
总之,中性点采用何种运行方式,实际上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
性问题。
本文对此作一般性介绍。
四、各种接地方式比较
1、中性点不接地(绝缘)的三相系统
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数值相等而相位相差120°,其向量和等于零,地中没有电容电流通过,中性点对地电位为零,即中性点与地电位一致。
这时中性点接地与否对各相对地电压没有任何影响。
可是,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各相对地电容不相等时,即使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中性点的对地电位便不再是零,通常此情况称为中性点位移即中性点不再是地电位了。
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是由于架空线路排列不对称而又换位不完全的缘故造成的。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发生接地时:一是未接地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即等于线电压,所以,这种系统中,
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
二是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是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
但不许长期接地运行,尤其是发电机直接供电的电力系统,因为未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一相接地运行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两相短路。
所以在这种系统中,一般应装设绝缘监视或接地保护装置。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能发出信号,使值班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消除故障。
一相接地系统允许继续运行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h。
三是接地点通过的电流为电容性的,其大小为原来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这种电容电流不容易熄灭,可能会在接地点引起弧光解析,周期性的熄灭和重新发生电弧。
弧光接地的持续间歇性电弧较危险,可能会引起线路的谐振现场而产生过电压,损坏电气设备或发展成相间短路。
故在这种系统中,若接地电流大于5A时,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都应装设动作于跳闸的接地保护装置。
2、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属于较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气设备。
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会立即动作,使开关跳闸,消除故障。
目前我国110kV以上系统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对于不通等级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也不一样,一般按下述原则选择:220kV以上电力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110kV接地网,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少部分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20~60kV的电力网,从供电可靠性出发,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
接地的方式。
但当单相接地电流大于10A时,可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3~10kV电力网,供电可靠性与故障后果是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但当电网电容电流大于30A时,可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电阻接地的方式;1kV以下,即220/380V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网,从安全观点出发,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这样可以防止一相接地时换线超过250V的危险(对地)电压。
特殊场所,如爆炸危险场所或矿下,也有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
这时一相或中性点应有击穿熔断器,以防止高压窜入低压所引起的危险。
3.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采用了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
可以消除不接地系统的两个缺点:一个是减少接地过电压的危险性;另一个是由于这种接地电流比直流接地系统小,对邻近通信线路干扰小。
有些配电网发展很快,城市中心区大量敷设电缆,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增长较快,虽然装了消弧线圈,由于电容电流较大,且运行方式经常变化,消弧线圈调整困难,还由于使用了一部分绝缘水平低的电缆,为了降低过电压水平,减少相间故障可能性,因此采用了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方式。
(1)、高阻值接地
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其接地电流一般小于10A。
从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考虑,在电弧点燃到熄灭的整个过程中,系统所积累的多余电荷在熄灭后半个工频周波内能够通过Rn泄漏掉,过电压幅值就可明显下降。
中性点的电阻值应满足的条件为:Rn≤1/3ωC其中C为系统的每相与地的分布电容。
中性点高值电阻器接地系统是限制接地故障电流水平为10A以下,高电阻接地系统设计应可以限制由于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产生的瞬态过电压。
优点:
a 可防止和阻尼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在2.5倍及以下。
b 接地电流水平为10A以下,减小了地位升高。
c 接地故障可以不立即清除,因此能带单相接地故障相运行。
缺点: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适用于某些小型6~10KV配电网和发电厂厂用电系统。
(2)、低阻值接地
根据经验低阻值接地故障电流一般为100A~1000A。
阻值再低就不如用电抗器接地有效。
因为接地电阻过小,其接地电流就很大,因此电阻器的功率就很大,非常笨重。
低电阻接地的优点是快速切除故障,过电压水平低,可采用绝缘水平较低的电缆和设备。
但应考虑供电可靠性要求,故障时瞬态电压、瞬态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对通信的影响和继电保护技术要求。
该接地方式适用于以电缆线路为主,不容易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且系统电容电流比较大的城市配电网、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及工矿企业配电系统。
优点:内部过电压(含弧光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等)水平低,提高网络和设备的可靠性。
大接地电流(100~1000A),故障定位容易,可以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
缺点:因接地故障入地电流If=100~1000A,地电位升高比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高值电阻器接地系统等的高。
n接地故障线路迅速切除,间断供电。
4、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三相系统
上面所讲的中性点不接地三相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虽还可以继续供电,但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如35kV系统大于10A,10kV 系统大于30A时,就无法继续供电。
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便出现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目前在35kV电网系统中,就广泛采用了这种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消弧线圈是一个具有铁芯的可调电感线圈,装设在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形成一个与接地电容电流大小接近相等而方向相反的电感电流,这个滞后电压90°的电感电流与超前电压90°的电容电流相互补偿,最后使流经接地处的电流变得很小以至等于零,从而消除了接地处的电弧以及由它可能产生的危害。
消弧线圈的名称也是这么得来的。
当电容电流等于电感电流的时候称为全补偿;当电容电流大于电感电流的时候称为欠补偿;当电容电流小于电感的电流的时候称为过补偿。
一般都采用过补偿,这样消弧线圈有一定的裕度,不至于发生谐振而产生过电压。
不接地直接接地电阻接地消弧线圈接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