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罗列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1城乡改革不断深入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后城市开始2、改革开始:⑴时间:1978年底⑵标志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⑶地方:安徽、四川地区3、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形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中国的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在分配上存在着平均主义,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直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近1/4的生产队社员的收入在50元以下,有1亿多人口粮不足。
5、人民公社解体于1983年。
6、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
7、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评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力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原因: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⑶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促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意义(作用):⑴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⑵有利于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⑶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农村改革的方向: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的改革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内容⑴1978年10月—1984年10月(第一阶段)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⑵1984年10月—1993年(第二阶段)内容: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⑶1993年至今(第三阶段)内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

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1.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原因、影响,早期的殖民掠夺)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②刺激西方国家;③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道路;④宗教因素:【关系】手工工场→资产阶级→扩大市场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代表国家方向航海家时间航线葡萄牙东方西班牙西方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②加强各大陆之间的联系, ;③促进全球范围内物种的交流;消极: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犯下滔天罪行。
2.“人的发现”(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著作,对人类精神觉醒的意义) 1、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成就2、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 时间:开始国家: 核心思想:代表人物:性质:思想解放运动意义: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
3. 科学革命(16-17 世纪)文艺复兴4. 启蒙运动(17-18 世纪) 1、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背景:科学发展深化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促进对社会的思考; 时间:中心: 核心思想:性质:意义:撼动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内战、“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1. 背景 2. 根本原因:2、启蒙运动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利受议会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6.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1、根本原因:2、过程:3、《1787 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国家。
4、意义:战争使美国赢得独立。
通过 1787 年联邦宪法,美国确立了共和体制。
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
.7.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背景2、根本原因:3、过程:4、意义:①结束法国,沉重打击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② 充分显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③共和政体最终确立;5、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
八年级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总复习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纵向比较:明清前期的农耕文明比以往朝代更鼎盛,君主集权达到顶峰;2、横向比较:明清的农耕文明无法与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清中期开始陷入统治危机;3、明清综合国力大体保持领先,“盛世”余辉表现一、明清帝国的兴替一、明朝1368-1644二、清朝1616-1912: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抵御外来侵略(二)加强边疆治理★★1.明清民族政策:明:消极防御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西东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三、农耕文明的繁盛知识拓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二、★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皇权膨胀二、近代前夜的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⑵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⑷代表人物和作品是:①先驱:但丁意大利神曲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等⑸意义:P381、新航路开辟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工商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具体原因:①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②马可波罗行纪激起西欧对东方的向往;③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发展、寻找、垄断、控制3条件: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②人们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③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等2、急先锋: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3经过:四个航海家的航行情况:①1487年,并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②1492,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③1497-1498年,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④1519-1522年,,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4、影响:P35二、科学革命1、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2、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被处火刑——宇宙无限,没有中心;3、意大利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发现新宇宙;4、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峰;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四、四次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二、补充:1、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有:①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②率先进行工业革命③占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④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2 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34、拿破仑帝国⑴性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⑵建立:1804年,建立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⑶内外政策对拿破仑的评价是:①对内:颁布法典影响: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外战争: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扩大了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许多地方;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二、资产阶级颁布的宣言1、“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献⑵颁布的时间是:1689年⑷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税收权、军事权、立法权⑸意义是: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2、“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⑵颁布的时间是:1776年7月4日⑶意义是: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等,体现了资产阶级意志;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4、献成效: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1787 成效: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比:工业革命本质是工业上科学技术的变革补充: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和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治2条件:①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和原料;经济②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商品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经济③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④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2.电能与蒸汽机相比有何优点①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污染小;功率高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②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个别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一、诞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爆发了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工人阶级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失败的启示: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2)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19世纪上半期代表人物:圣西门法;傅里叶法、欧文英――新和谐公社3实践基础:马克思德和恩格斯考察了工人运动二、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1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途径,解放全人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目的2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三、诞生的意义: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1成立时间:1871年3月2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3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4国际歌创作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9世纪中期★★补充:1、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良好的教育;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强有力的领导俾斯麦;素来好战,有扩张野心,梦想统一德意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强;2、评价林肯:美国历史统之一;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但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也有软弱的一面;3、,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扭转北方失利的局面直接作用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长远影响★★资产阶级的改革补充: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①16世纪中期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2、目的:使俄国成为强国;3、措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4、作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5、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性改革;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①政治: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人民纷纷起义,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②根本原因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④直接原因军事:克里米亚战争惨败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权利法案、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文件对欧美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进一步巩固提供了法律保障;五、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的过程;请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法律文件加以说明1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国家独立后,制定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宣扬了民主自由;拿破仑;★★(1)革命方式:英国、法国;英国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颁布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3)改革方式:如俄国、日本;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4王朝战争的方式:如德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运用出色的外交和军事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法国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从而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一、罪恶的“三角贸易”最先是葡萄牙,英国日不落帝国”后来居上①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有利可图;②经过:欧洲出发金银、工业原料枪支、商品美洲非洲俘虏黑人③方式: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掠夺财富、占领土地等④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16世纪---19世纪⑤影响:1欧洲:大发横财,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掠夺原料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2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3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长期落后贫穷;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民族解放战争: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2海地独立:之前是法国殖民地①时间:1804年②意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3领导者: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拉美独立之父”、圣马丁4结果:①摆脱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 ②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三、印度民族大起义:①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导致印度民族矛盾尖锐;②人物:克莱武③机构:东印度公司④方式:占领土地、掠夺财富、倾销商品、占领市场等⑤结果:失败⑥影响: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工业化1、表现: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超过农业,工业推动农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工厂越来越多,工人数量超过农民;出现一些大城市二、城市化: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原来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1、积极: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①饮食结构合理②医疗水平提高③生活质量提高④妇女地位提高⑤教育普及⑥服饰、娱乐活动2、消极: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城市病”——这些生活上的变化并不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善,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因为工业革命导致两极分化,贫富分化加剧,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人民群众不可能享受到工业文明;第8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1、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2、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等;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1860年英法联军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他们闯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大肆抢劫,纵火烧毁了这座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皇家园林;最终签订北京条约;5、太平天国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其领导人是洪秀全,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由于统治者的腐败与内讧,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6、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并在旅顺对当地居民实行大屠杀,最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等;7、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8、列强划分势力范围,外国传教士在各地胡作非为,引发了义和团运动;列强对此极为不安,于是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9、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撤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个炮台;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允许外国军队驻守;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10、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理解仁人志士早期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朝的统治,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2、洋务运动起初创办军事工业,如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后期又创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3、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4、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派民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代表人物有张謇;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理解仁人志士早期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导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2、严复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着天演论,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用进化论来阐述自己的变法主张;3、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后被慈禧太后镇压,捕杀了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4、戊戌变法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着的作用;5、由外国商人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上午印书馆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7、百日维新期间创设的京师大学堂后来发展成为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8、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1. 明朝(1368-1644)2. 清朝(1616-1636-1912):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明清典型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 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明至清前期,我国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农业 ①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的进步,如“多熟制”种植制度,农业 的形成,大量新品种的培育等②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如甘薯、玉米);手工业 ①工具、技术、产品质量、行业种类、规模、产量超过前代,棉纺织业(松江)、制瓷业(景德镇)特别发达;(了解即可)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③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商业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③海外贸易活跃(表现: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设置台湾府(意义: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 (女真) 17世纪初16361644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水浒传》,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朝中期,一部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清朝,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5.2.2 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1. 晚明科技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科技的发展;3. 科技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4.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1 皇权膨胀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是主奴、主仆关系: 1.2. 清朝:设立军机处讨论决定):3、皇权高度膨胀带来的消极后果:①造成皇帝决策独断性、随意性。
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精选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复习要点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一、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P4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2、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出现在西欧)3、手工工场的物点:①出现了雇佣劳动②工人多、分工细、重合作③生产规模大、产量高4、中国的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6、中世纪晚期,农业仍然是当时的主要产业,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二、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宠蒙娜丽莎的微笑-------- 欧洲的文艺复兴1、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3、文艺复兴的影响和意义:是一次崭新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4、杜丽娘是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教皇奶牛的解放--------德国的宗教改革1、奶牛指的是德国。
原因:德国受罗马教会剥削最严重2、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人:马丁•路德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通之处:①时代背景相同都在西欧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矛头直指天主教会②两者都从古代文化中寻求和吸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
近代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理性之光----启蒙运动1、启蒙运动时间17、18世纪,(,起源于英国,18世纪中期以后在美国达到顶峰)2、内容: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启蒙运动主要代表:3、代表人物和流派意义:(1)性质: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迪人们思想,动摇封建专制统治。
(2)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理论准备(3)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财富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比较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根本原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1. 1368年( )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就是( )。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高迎祥、张献忠、( )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 从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前期的疆域图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 明朝的统治:明前期;①政治上,废除( )、创设内阁、设( )机构和迁都北京;②经济上,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③外交上,明成祖派( )下西洋;④影响:强化皇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影响: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 )经济的高度繁荣。
5. 明清时期的不同名族政策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 )政策;清朝:比较积极主动,采取( )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16世纪中期,( )、俞大猷抗击倭寇;▲1662年( )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朝:▲17世纪中期(康熙年间)抗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天山以北的( )叛乱;▲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天山以南的( )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置( ),管理整个新疆地区的事物。
▲册封( )、( )(金瓶掣签制度),设置( );▲明清时期,( )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联系。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东晋: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南⽅重建政权,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
420年,东晋⼤将刘裕⾃⽴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统治。
2、南朝:从420年刘裕建“宋”到589年隋灭“陈”的160多年间,南⽅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3、“⼠族”与“庶族”:(1)东晋⽴国离不开⼠族的⿍⼒⽀持。
名门⼤地主把持了中央或地⽅重要官职,世世代代做⼤官,叫做“⼠族”。
(2)⼠族以外的地主,叫做“庶族”。
南朝后期,⼠族势⼒逐渐衰落弱,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得到提⾼。
4、前秦的统治: (1)东晋中期,氐族建⽴的前秦政权基本统⼀北⽅地区。
(2)淝⽔之战: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在淝⽔展开决战。
东晋军队以少胜多,⼤败前秦,使江南地区免遭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淝⽔之战使前秦统治⼟崩⽡解,北⽅地区重新陷⼊割据混战的状态。
5、江南地区的开发: (1)农业发展:①修建了许多⽔利⼯程;②开垦出⼤量良⽥,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都是东晋南朝时期的重要粮仓。
福建、⼴东和⼴西⼀带得到⼀定程度的开发。
③⽔稻栽培技术有了提⾼。
稻⽥开始使⽤粪肥。
④⼩麦种植推⼴到江南。
⑤利⽤⽔⼒加⼯⾕物的⽣产⼯具,应⽤更加⼴泛。
(2)⼿⼯业发展:①养蚕缫丝技术有了提⾼,丝织品产量激增。
②棉布⽣产和使⽤逐渐发展。
③冶铸技术进⼀步改进,灌钢法的发明⼤⼤提⾼了钢的质量。
④制瓷业发展迅速,瓷器成为较普遍的⽣活⽤具,青瓷最为当时⼈所青睐。
(3)联系课本P79资料,说说江南地区发⽣了哪些变化?①⼈⼝的增多;②农业产量的提⾼;③耕作技术的进步。
④⼿⼯业的发展。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①江南⾃然条件优越,⽓候酷热的状况缓解,尚待开发的资源极其丰富。
②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较稳定。
③江南民众与北⽅移民的⾟勤劳动。
④北⽅⼈民迁到江南,带来了充⾜的劳动⼒和先进的⽣产技术。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世界部分2

化学工业的建立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 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 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 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福 特 汽 车 标 志 亨利·福特
Henry Ford 1863.7.30~1947.4.7 美国密歇根州韦恩郡史普林威尔镇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 重要作用。
考点:
概述马克思主义诞生、德国统一、美国南北战 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P62-65
诞生的条件:
1.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 要阶级,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前提;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 级条件; 3.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 了理论条件; 4.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的考察了工人阶级的情况,亲自参加工 人阶级运动,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实践基础。
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 (世界部分2)
考点:
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举例说明它们给社 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概述马克思主义诞生、德国统一、美国南北战 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概述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考点:
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举例说明它们给社 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P58-61
巴黎公社
意义:是 它无 的产 实阶 践级 丰建 富立了自马己克政思权主的义理第论一。次伟大尝试,
德国统一 P66-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下西洋时间、次数、所到地点、远航目的、与此对比西欧通过海上来华所带来的影响(明朝时天主教东传、徐光启与《几何原本》、分析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1553年澳门被占、台湾被与郑成功收复台湾。西方的思想入侵和武力入侵使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讨论此政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第
六
单
元
席
卷
全
球
的
人在工厂
手工工场与现代工厂劳动环境的不同点、生产方式的改革: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生产。
地球变小了
使地球变小的原因、新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出现所带来的工厂扩散、铁轨延伸、航行方便、人口流动、文化交流、科学技术传播。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召开、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体。
文明与野蛮的交织
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抢占殖民地的原因、西方文明对殖民地的影响和资本主义对殖民地的掠夺。
“教皇奶牛”内涵;宗教改革的时间、实质、意义;
近代科学的诞生
近代科学诞生的背景;意义科学(意义与社会意义);
理性之光
“理性”内涵(民主与科学);启蒙运动实质、意义;
发现新大陆
新航路开辟背景;“新大陆”;突出“新”;新航路开辟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全球联系的加强
物种的传播;贸易的发展;文明的交流;
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中华民族的觉醒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意义、《新青年》、正确认识当时对孔子的态度的时代性、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性质、时间、意义、总体上再把握一下中华民族觉醒的步骤。
历史的转折
“转折”的内涵、回顾以前知识分析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陈独秀和李大钊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作出的贡献、中共“一大”时间、会址、内容、比较中共二大提出的党的奋斗目标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为何不修长城的原因及清统治者为巩固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央对西藏管理的加强、金瓶掣签制度确定的时间、明成祖时中央直接派官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管理、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专制帝国
明朝的特务机构、迁杖、清设军机处与“文字狱”明清时期的八股文。专制的具体表现为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这意味着封建专制的中国与思想解放和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外国差距将出现、黄宗羲思想。
挑战与回应
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海地、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内容影响。
屈辱的岁月
英国向中国卖鸦片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时间原因、《南京条约》内容及影响、中日甲午战争时间、《马关条约》时间内容影响。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内容影响。
悲壮的抗争
关天培、邓世昌、徐骧、洪公民
三个等级制度的了解、第三等级所包括的人、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攻占巴士底狱图解、《人权宣言》的思想来源、人民为法国大革命作出的贡献、大革命的顶峰时期、法国最终确立的政体。
最后的盛世
对课题的理解(中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已是危机四伏)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著名的商帮、总体上中国仍处于自然经济。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罗列
第
五
单
元
工
业
文
明
的
来
临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现代工厂的来历;手工工场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商人的地位变了
引起商人地位变化的原因;商人的崛起与贵族的没落;新兴的两大阶级正在形成;
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原因、实质;《蒙》微笑的深刻内涵;人与神的冲突;
“教皇奶牛”的解放
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与农耕时代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妇女地位的变化、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传媒的发展、娱乐休闲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两大阶级的出现与矛盾、工人斗争的形式、为什么工人阶级斗争初期会失败、《共产党宣言》意义、比较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第
七
单
元
走
向
现
代
世
界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殖民掠夺的的原因;对开辟新航路的评价;罪恶的黑奴贸易;联系美国当今的黑人问题;拉丁美洲的来历;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英国革命的根本原因;对课题的解释(资对贵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新制度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英革命的不彻底性;君主立宪解释;
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北美独立运动的一系列事件、独立战争的序幕、范围、北美宣布独立的时间、《独立宣言》1789年美国宪法确定的美国政体及意义、三权分立结构图解释。
工
业
文
明
浪
潮
工业革命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时间、发源地、标志、史蒂芬孙与蒸汽机车、蒸汽机原理、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纺织、交通、采掘)。
科学的世纪
各国重视科学研究的原因、《物种起源》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19世纪后半期,电力的广泛应用,1870年发明了电动机、1879年发明了电灯、蒸汽机时代到电气时代、美国和德国在这一阶段超过了英国。
一战时间、凡尔登战役的影响、对科学技术两面性的认识、二战时间、对法西斯政策的理解与评判、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痛教训认识、两次大战争爆发的原因、二战结束时间、联合国诞生。
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原因、具体表现、破坏力、对资本主义制度腐朽性的认识、认识到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消除、法西斯专政出现的经济政治原因、能把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战争危机联系起来看。
学习西方的原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洋务运动时间、口号、代表人物、内容等,对这场运动的评价。
从维新到革命
维新变法的序幕、时间、领导人、内容,与洋务的对比。北京大学的来历。变法失败原因、同盟会成立时间、口号、辛亥革命时间、意义、民国成立时间
工业化和城市化
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三产的内容、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认识。
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中共三大时间、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黄埔军校对北伐革命的作用、北伐时间、目的、叶挺与“铁军”、南昌起义的时间、意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分布图阅读、长征时间段、会师地点、遵义会议意义、
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俄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苏联成立的时间。
“西亚病夫”的崛起
土耳其被称为“西亚病夫”原因、土耳其革命的领导人、性质、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意义。
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旧经济体制的弊端、罗斯福新政的性质、内容、特点、全面评价其影响、全面总结俄国道路、土耳其道路、美国改革道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