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把马 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先后提出了“工农民主”、“人 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民主概念, 并以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 兵代表苏维埃、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组织 形式,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的政治发展的实现形式,反映人 民的意愿,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
“政治发展”这一概念正式提出并引 发社会广泛关注是20世纪50年代初, 60年代后得以广泛运用。 政治发展主要指不发达国家政治体系 从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从传统 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的变迁过程,是政 治进步和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其核心 和关键是政治制度化程度和政治参与 的水平、法制的完备与发达状况,其 目的是要实现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其基本涵义是:从中国的基 本国情出发,坚持共产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 展、完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的权利不断充实、扩大,不断推 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和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要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意识 缺失。邓小平在谈及中国特色 的民主政治建设时曾指出: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 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 较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 自觉地、系统地保障人民民主 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 备,也很不受重视。”
经济基础和政治文化方面的不 足制约了中国政治发展实践, 造成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特点。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

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全会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

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

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

”推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我们党旗帜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

一个政党执政,最怕的是在重大问题上态度不坚定,结果社会上对有关问题沸沸扬扬、莫衷一是,别有用心的人趁机煽风点火、蛊惑搅和,最终没有不出事的!所以,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

这次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别人压力下做的。

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

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统编版高中政治《全面依法治国》优质课件1

统编版高中政治《全面依法治国》优质课件1

统编版高中政治《全面依法治国》优质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全面依法治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9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第1课时《全面依法治国》。

详细内容如下:1. 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3.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2. 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增强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认识;3. 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

2. 教学重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讲解新课:(1)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全面依法治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全面依法治国2. 内容:(1)含义、意义和原则;(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3)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4)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现代中国法治之路 PPT课件

现代中国法治之路 PPT课件
古今之变。在中国谈社会转型和民主宪政,首先它是一个古今之变 下的问题。古今之变的分界点是鸦片战争,从此,中国从一个传统 的王朝秩序进入到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世界秩序,从一贯的天下政治 观进入到世界政治观。因而,也面临一系列新的国家构建问题。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王朝政治。唐宋元明清,它只 是王朝的更替,而社会结构则是没有什么变化。这个过程中社会秩 序也有法制,这个法制按照传统中国来说,有两种治理,一种就是 礼仪之治,再一个就是刑法之治,但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法治不是 一回事情。中国几千年就是这样一个传统王朝政治演变的过程。而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现代中国的第二个共和国,1949年的《共同纲领 》具有宪法的意义,从《共同纲领》到1954年的第一部宪法,到 1982年和1984年的宪法,这是一个阶段。之后改革30年,现在的宪 法,还有几次的修宪,所谓私有财产权进入宪法的修改内容,以及 共产党的十七大的一些文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现代中国法治化道路的逻辑起点:古今之 变与中西之辩
中国进入近现代以来,无论谈中国社会 转型,谈一种现代制度的构建,还是谈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合法性,都隐含 着“古今之变与中西之辩”这两个前提 。
古今之变: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中西之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现代中国法治化道路的逻辑起点:古今之 变与中西之辩
现代中国的法治进程
就现代中国的构建来说,是从变法开始的。
第一轮有三次变法,首先是康梁变法,然后是晚清立宪 ,直到辛亥革命。康梁戊戌变法的正面意义是不用多说 的,但其激进主义的特性对于现代中国的法治变革也是 贻害很大的。此后就是晚清立宪,一种保守主义的变法 ,这个变法由于多个原因失败了。最后是孙中山的革命 党建立民国。中华民国可以说是当时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意义不在于革命行为本身,而在于通过革 命所构建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后来的《天坛宪草 》。此外,还有《清帝逊位诏书》对于现代中国所具有 的重大宪法蕴含。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课件——庄坚俍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课件——庄坚俍

我们从自己的文明中走 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 的成功之路,我们坚定不 移地前行,就一定能够拥 有伟大的未来!
天皇传统 公民
“为什么他们的道路各不相同?” 君主
公民 政党 立宪 国家
欧洲体系 政党
日本模式 美国模式 英国模式
美国模式 国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要依靠人民,坚持从国 情出发,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模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949年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为什么我们在专制社会中跳不出历史周
期律?
我们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这
个最大国情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为什么我们在专制社会中
跳不出历史周期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我们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体现
中国 共产党
领导
体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015年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完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针对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加强和完善哪些方 面的建设呢?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结论
坚持依法治国,为人民民主提供保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40% “人民参与 小组活动三: 120% 民主积极性 100% ”趋势线性 人民的主体作用是人民民主发展的 80% 绘制 60%
重要因素,请大家讨论并绘制人民
40% 20% 参与民主积极性的趋势变化曲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之PPT—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之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之PPT—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之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
中华传统法律 文化精华
实践特色
党领导人民探 索社会主义法 治道路的成功
经验
时代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 建设
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不是简单 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 指导,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能搞“全盘 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
建设法治中国,必 须从我国实际出发, 同完善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适应,既不能罔 顾国情、超越阶段, 也不能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重点: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的具体内容。
难点:
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 律意识,树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观念。
Thank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黄鑫
公共基础部 政治语文教研室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潍坊校区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道路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为国也,观俗 立法则治,察国 事本则宜。不观 时俗,不察国本, 则其法立而民乱, 事剧而功寡。”
——商鞅
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 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布时间:11/3/2014 5:09:52 PM点击:5次——六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

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贯穿全会决定全篇的一条红线,是管总的东西。

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全会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1954年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改革开放后重启“法律之门”;从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们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

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

沿着这条道路前行,既不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全面移植、照搬照抄,才能解决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三个方面,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才能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还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下册21《坚持依法治国》课件

下册21《坚持依法治国》课件
• 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 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 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 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 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 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19
完善司法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
完善司法责任制,明确各类司法人员 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 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 查问责制。
加强司法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 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
推进司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 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 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 开。
15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高执法水平
2024/1/30
推进综合执法
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 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严格执法程序
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 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
2024/1/30
4
法治国家建设目标与任务
建设目标
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主要任务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 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 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十八届四中全会六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十八届四中全会六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六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

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贯穿全会决定全篇的一条红线,是管总的东西。

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全会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1954年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改革开放后重启“法律之门”;从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们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

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

沿着这条道路前行,既不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全面移植、照搬照抄,才能解决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三个方面,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才能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还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ppt课件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ppt课件
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卖出坚实步伐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35/26
案例7:中国大地上的“明星村”
华西村 塘约村
战旗村
36/26
华西村-吴仁宝
37/26
战旗村
38/26
(2)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丽图景
富强
23/26
• 屈原、岳飞、戚继光、 袁崇焕、郑成功、林则徐、 关天培、邓世昌、孙中山、
24/26
中国力量
• 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5/26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警惕“四个陷阱”
中等收入 塔西佗陷
陷阱

金德尔伯 修昔底德 格陷阱 陷阱
26/26
二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1.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实现中国梦必须 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 凝聚中国力量
21/26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 五位一体道路
• 推进四个全面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 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2/26
中国精神是什么精神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 代精神的统一。“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博大精深,内 涵深刻,意义深远。
29/26
非凡的发展成绩
1987年4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 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会谈 时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摆脱贫穷。
• 从198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800-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

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从1954年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改革开放后重启法律之门;从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们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

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

沿着这条道路前行,既不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全面移植、照搬照抄,才能解决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三个方面,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才能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还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力有序推进法治建设,这是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权益,这是本质要求;只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这是基本方式;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与国情相适应、与社会相对接,这是基本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起步 阶段。 毛泽东时代所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 基本政治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制度框架。 此外,毛泽东1956年还“以苏为鉴”, 开始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 艰辛探索,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 中完善和发展。
十六大以后,我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立法速 度加快、质量提高、过程公开,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
本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加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进一步 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 大进展;人权入宪,提出私有 财产不可侵犯,以人为本的发 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十七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 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 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是中共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历 史上首次完整地提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概念。
道2.路中进国一特步色推社进会。主义政治发展
改革开放后,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 进 党领,导人民的代多表党大合会作制和度政、治中协国商共制产度、 民城族乡区基层域民自主治不制断度扩不大断,完基善层和民发主展, 活 重力 和增 保强 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
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中国共产 党的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 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 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 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 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 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 效。

统编版教材全面依法治国优秀PPT课件2

统编版教材全面依法治国优秀PPT课件2

治。
1.由“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与“法治”一字之差,说明我国
() A.法制建设已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阶段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果丰硕 C.已完全做到了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备
A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法制建设。“法制”与“法治”一字之 差,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的阶段, 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C、D 观点太绝对。]
因此,“良法善治必”意味须着法坚治既持要与一人类手社会抓文明法进步治的方、向相一符合手,也抓要切德实体治现一,国的大国情力与特弘色。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
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 理解: 坚持依法治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 除上图所列法律外,我国还有哪些针对特定群体的优待和保护的法律? 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4)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依法审判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法院。
(2)要求 (4)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依法审判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法院。
(1)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一国的法治体系总要与该国的国体、政体相适应,规定并反映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等,从而具有显著的“个性”。


小 结
为什么坚持
依法治国
决定因素
地位
怎么样坚持 依法治国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原因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本政治制度。 (2)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T精品课件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T精品课件6

课后巩
(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机遇期,清政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未能抓住“崭新的历史机遇期”,走了弯路的因素 措施:开展洋务运动。原因:对国情认识的偏差,指导思想上犯了“左” (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影响。 中国融入世界改变了中国,取得了中国经济的“三维深化”;重塑了世界 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 广东 、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 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政策: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 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成效:取得明显成就。 深圳 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 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4.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3.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 国(D) A.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迅速建立了珠海经济特区 C.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 D.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域 4.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设立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 的是 ( B ) A.山东半岛开放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 C.珠江三角洲 D.广东沿海开放区
课后巩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指出:“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 国的对外影响。”他说:“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 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 嘛!” ( 1 )根据材料一,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特区位 广东省。 ( 2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 外开放格局。 ( 3 )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作用。 有利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 于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有利于刺激就业,增加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 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 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 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 员都具有约束作用。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法治和德治的实 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 4、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一是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二是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三是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与道德的区别
产生的方式不同:法律是自觉的、确定的、有形的,并 有特定机构制订;道德是自发的,有时是无形的。 表现方式不同:法律以法典等成文方式表现出来;道德 是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意识、信念和心理之中,通过人们 的言行和内心信念表现出来。 实现的方式不同:法律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坚强后盾, 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力;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内 心信念的力量来维持。 调整对象不完全相同:法律所调整的主要是人的外在行 为;道德则涉及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思想、动机。 评价尺度和标准不同:法律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违 法与不违法、罪与非罪、有效与无效、正当与不正当; 道德的则是善恶观、公正观、是非观、荣辱观。 权利和义务的特点不同:法律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是法定的;道德的内容主要是以义务为主的。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 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 要依托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力量源泉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 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 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2、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公民不分民族、 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 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应当平等 享受公民权利、平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思 想和特权现象。
法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可以变成法律)
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则
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

律的有益补充
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 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城管打人) 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无法可依时道德起作用)
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 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 的法制体系,是由一个国家是的基 本国情决定的。
• 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法治 道路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 特色。
党大还是法大?
法是党的意志

党要依法执政
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 有之义。 决定了我国法律的性质 保证法律面前人人拥有实质性的平等 3.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 必须具体体现在党的领导立法、保证 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原 则。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制建设为 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 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 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 裕,为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提供坚实的法治基 础。(解决法治是为了谁的问题) 3.人民权益要考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考人 民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