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最新5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最新5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同学们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师生共同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
篇一学生选择第4自然段的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归纳,授之以渔。
1、轻声读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一簇族”、“周身”、“飘飘摇摇”、“一半是水,一半是鱼”)2、学生再读文,小组尝试解疑,同时归纳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指名读13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中体会到鱼很多。
)(2)放课件一:配有音乐的海底世界。
请同学们欣赏画面,然后指导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鱼多。
(3)发散练习: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一说海底中还有哪些鱼。
当学生说到哪种鱼时,投影放大哪条鱼,请大家一起看,他是否把描述的这条鱼的特点抓准,用的词是否准确。
(4)小结:“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什么意思?(鱼多,多得数不清。
)我们联系上面的三句话读懂了它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说一说这自然段的意思。
(这自然段主要说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板书:联系上文自读尝试。
篇二1、同学们,昨天我刚从西沙群岛回来,那里真美,站在海边,我放眼海面,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我穿上潜水衣潜入海底,看见了千姿百态的大龙虾,数不清的鱼种类繁多,在身边来回穿梭,真是奇妙;漫步沙滩,那捡不完的贝壳奇形怪状,美丽极了,而且,我还和庞大的海龟合了张影呢!登上海岛,各种各样的海鸟有的在飞,有的在树枝上叫,遍地都是鸟鸡。
西沙群岛真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啊!2、快速读文,自主定向。
游览中我们重点观看了海水,海中什么样?海水太美了!其实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也十分丰富。
课文3、4、5、6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那里丰富的物产,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篇三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淡、浅”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淡、浅”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并说说感受,从而引出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3、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4、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富饶.优.美瑰.丽岩.石海参.淡.青挺.威武.栖.息鸟粪.祖辈.建设.有深有浅.交错.鼓.起数.不清厚厚..的宝贵..(1)注意读好平舌音“错”,翘舌音“参、设、数、饶”,前鼻音“岩、粪、浅”,后鼻音“挺”。
“海参”的“参”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读shēn,它还有两个读音是cān和cēn。
(2)识记生字形声字结构规律:优瑰挺饶形近字辨析:叁-参没-设措-错金-宝组词扩展:数学宝贵鸟粪祖辈威武(3)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共3课时 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5.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实践活动→总结提升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写一篇短文。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原文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的海南海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
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
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教学要求:1.认识“饶”等11个生字。
会写“富”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祖国河山”共编排了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本单元第一篇现代文,主要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产物,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第五自然段旁边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学生关注关键句。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这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是学生积累的好素材。
本课课后安排的小练笔也为单元习作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预习和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本课生字词,可以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了解课文内容,但对文中描写的西沙群岛一带的景物缺乏感性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关键句的把握不够准确,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有困难。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待提高,从“阅读”到“表达”的转换是学生的学习痛点。
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生动语言,感受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以第五段为例,学会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在“我当小导游”任务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增进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以第五段为例,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2.难点: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品读赏析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本单元,我们游历祖国大好河山。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富饶又神秘的地方。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听说,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招募小导游呢?你想试试吗?(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任务群的驱动下开展学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朗读课文中,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富饶”、“五光十色”、“蠕动”、“威武”、“寸步难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学习作者总分及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部编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通过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语句优美形象,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更让西沙披上了一件美丽、富饶的彩衣,使其美轮美奂。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具体地描绘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特别是海水和海底这两段,更是锦上添花。
西沙群岛,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是陌生的。
让学生上网查询、浏览,进行初步感知,增强感性认识。
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集体交流为主,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整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西沙群岛的富有体现在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利用网络百度搜索西沙的风光图或录象片及本课课件,在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后,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制作成易吸引学生便于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在我国最南方的南海,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板书:(西沙群岛)2、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你们想去看看吗?3、今天,就让老师来做一次“导游”坐上轮船一起走进西沙,感受西沙的水,触摸西沙的沙,俯瞰西沙的鱼,领略西沙的美。
(出示课件)4、在优美的课文朗读中,大家认真的听,美美的看,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是不是呀?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呢?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补充课题:(富饶的)二、新课(一)解决字词,扫清障碍。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山河”,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海滩和海岛的景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
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一是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二是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丰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三是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许多贝壳和海龟,海岛上有许多鸟。
二、整体设计思路以“美”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结合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认识“饶、优”等10个生字,会写“富、优”等12个字,正确读写“富饶、优美”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五、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西沙群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感受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西沙群岛相关的自然特点或资源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西沙群岛生态系统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观察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此外,今天的课堂总结环节,学生们的反馈让我意识到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在回顾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打算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先对今天的内容进行简要复习,再进行新课的导入。
(2)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富饶资源的理解,把握课文的主旨。
(3)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会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文章结构的分析: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学会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举例:
-学生需能正确读写“岛”字,并理解岛屿的概念。
-学生需理解“渔汛”指的是渔业生产的高峰期,以及它在西沙群岛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我国的南海和那些美丽的岛屿?”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西沙群岛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举例:
-学生可能会混淆“舰”和“艇”的写法,需要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强记忆。
-对于“珍贵”和“瑰宝”这样的抽象词汇,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体会。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部编版

-词汇运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后,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些词汇应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如造句、写作等。
-文章主旨理解:学生需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难点在于如何深入理解这种情感表达。
-写作技巧:仿写时,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描述的细节和语言的生动性,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成为难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部编版。本节课主要围绕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展开,教学内容包括:
1.文章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资源丰富程度。
2.词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富饶”、“珊瑚”、“海龟”等,并掌握其用法。
-思维拓展: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探究欲望。
举例:
-在运用词汇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设计填空、造句等练习,帮助学生将所学词汇运用到实际语境中,突破运用难点。
-在理解文章主旨时,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同伴交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6.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描述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提高写作能力。
7.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阅读理解:通过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2.语言表达: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运用词汇、句式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提高口语和书面语的运用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第1篇】我说课的内容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写景的讲读课文。
课文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句,按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富饶的物产。
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全文围绕“富饶”展开描写,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谴词用语精确而具体。
课本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我本节课打算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
具体目标1、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交流观察,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是能把观察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背诵好词佳句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课文中描写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和海底物产富饶的段落是本节课学习是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小以形象直观认知为主的年龄特征,根据儿童远离大海对大海既陌生又新奇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我准备利用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丰富物产。
指导学生观察,以图带文,以文为本,图文并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而且本课语言优美,词语准确生动。
因此我将从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出发安排,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读,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鼓励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上教学设计理念下,具体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情境激趣温故知新上课伊始,我将放映西沙群岛的风光片,同时配乐解说到: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共同走进录象中的西沙群岛,瞧:在风光秀丽的南海边上的这片岛屿就是西沙群岛,它像祖国的南大门是海防前沿的哨所。
这里的海水鲜艳明亮,色彩缤纷;海底下数不清的各种鱼群在五颜六色的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海滩上有趣的大海龟正在产卵呢,还躺着千奇百怪的贝壳,多有趣啊;海岛上绿树成荫,群鸟纷飞。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优秀8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优秀8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独立阅读和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的能力,但是,对优美语言的赏析的能力、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进行习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自然段,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3)能认真观察、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学习文中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试着运用。
(点评:目标明确,表述清楚,有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检测;“学习文中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试着运用。
”这一目标体现出了学段的目标要求。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6自然段,能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学习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试着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阅读教学,读是关键,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读想结合,读悟结合、读背结合、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语言,展开想象,交流讨论。
由于我们的学生地处中原,远离大海,对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物产的丰富比较陌生,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借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说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整体感知课始,先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写出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呢?教师相机板书、板画。
(点评:课伊始,老师能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
并直接切入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按什么顺序写出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提出目标,自主学习首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含反思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参”。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日月潭》吧,她在祖国的宝岛台湾。
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
(板书课题,解释“岛”。
)2.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对西沙群岛有了哪些了解?交流一下,好吗?(随机对认真预习的学生给以表扬、鼓励。
)你们还很想知道什么?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富饶的西沙群岛的。
二、学生自学1.读课文。
2.圈画、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
3.思考问题:全文主要讲的什么?弄清每自然段讲的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生字,纠正读音。
2.读生词。
3.全文共6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四、学习课文1.齐读第1自然段画出重点句子,认识总述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此段在全文起总述的作用。
2.怎样风景优美,物产丰富?(1)自读2—5自然段,弄清每段讲的什么。
(2)小组讨论每段内容。
(3)说说每段的内容,方法:逐段朗读、讨论,同时板书。
(4)结合板书小结。
板书设计: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水风景优美海底海岛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见上节课板书)二、提出本节课内容、要求学习后几个自然段,感情朗读课文,知道每段写的什么,理解句意,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
三、学生自读3—5自然段1.自读3—5自自然段。
2.小组交流:说说西沙群岛物产怎样丰富?四、讨论回答:西沙群岛物产怎样丰富?(同时板书)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重点指导3、4段(出示挂图,指指海底有些什么)(1)指4人分句分段朗读,评议指导。
《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优美段落。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2~6自然段,描写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景物特点。
【教学模式】情景教学。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齐读课题两遍。
(出示课题)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读。
3、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地方。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爱)这是在“总说”西沙群岛。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海的宝岛西沙群岛去看一看。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三、自由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2~6段共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几个地方?(点名回答)四人小组自由选择学习2~6自然段。
要求是:每到一处你都见到了什么?他们的特点是怎样的?你能读出他们的特点么?四、汇报情况1、海水: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⑵那些词可以看出来?(此处播放海水图,让学生欣赏,体会。
)你能读出海水的美么?(同桌读一读—请人读)⑶你能找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投影海底结构简图)请人朗读,老师指导。
全班读。
2、海底: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底介绍了几种景物?你可以读出它的特点么?“懒洋洋”、“威武”怎样读出来?请人读一读。
想读的站起来读,加上动作。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还有那些词看出鱼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你可以读出鱼的多么?(大屏幕出示以海底图片为背景的文字)同桌读──请人读──全班读3、海滩: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滩介绍了几种景物?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映象?(贝壳奇形怪状、数量多,海龟有趣)那些词可以看出来?“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演示贝壳、海龟图)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自读──指名读4、海岛:愿意读海岛的同学自己起来读海岛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鸟的天下)总说从哪些词表现出是“鸟的天下”?主要抓住“厚厚的”、“各种”、“遍地”、“堆积”等词来理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学期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本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和学的方法:1.引导和启发法。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理念本课要突出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让学生在简单的教学中提高语文能力。
七、教学过程本课书可分为两个课时,我主要说说第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谈话到入,激发兴趣——整体感知,扫清障碍——指导阅读,突出重点——主题升华,布置作业。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蒙田说过:“教育孩童首重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
”教学伊始,我先向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让学生边欣赏边体会其中的美。
通过欣赏图片,自然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么美丽的风光究竟是什么地方呢?使学生急于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本课的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2.整体感知,扫清障碍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扫清生词障碍,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只作适当的指点。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物产。
2.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美丽的海岛,如海南岛、舟山群岛等,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问题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笔、课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感受。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疑问和感受,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物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2. 教学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问题意识。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优秀4篇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优秀4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中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1、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西沙群岛的美景。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明确西沙群岛在中国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按照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检查初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生字:“我会认”的10个生字:饶屿崖威武卵渔栖粪辈“我会写”的13个生字: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通过多种形式认字:集体认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编谜语,组词、造句、找反义词、找近义词等,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通过比一比谁书写的规范等比赛形式,指导学生规范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师播放范读视频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
会写“蓝、赖”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①一张中国地图。
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彩色挂图。
③小黑板三块,或投影片四张。
第一课时设疑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初读课文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②检查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a.指名读,注意正音。
b.开火车练读,齐读。
c.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拣辈d.学生练写生字。
③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a.从地图上指出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
b.根据学生的回答,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朗读感悟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②小组交流。
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③全班交流。
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
④重点感悟。
a.出示句式。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b.朗读体验。
这两段话写了什么,你觉得写得怎么样?c.仿照句式写话。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课后拓展①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②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再读课文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二是学习课文里优美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本篇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引导学生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另外,在设计中,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抓住中心句和重点句子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1自然段中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来写的,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短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边听边想: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2.导入:放录像,教师解说:“多么美丽的小岛,多么迷人的风光,你想去领略它的美吗?”(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理解“富饶”的含义,齐读课文题目)3.过渡:美丽又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它的魅力吧!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和视频,真正给学生带来听觉与视觉上的双重体验,学生在歌曲和视频的引领下,仿佛置身于海边。
学生课前对西沙群岛有了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兴趣,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阅。
2.课件出示:富饶优美瑰丽无比岩石海参大龙虾威武鸟粪祖祖辈辈建设3.学生自学生字词。
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
(“瑰丽”的“瑰”正确读音应是ɡuī,不要读成ɡu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
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
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
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第六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目标: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2.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3.字幕: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学生大声朗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5.地图。
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板书:18 富饶的西沙群岛)(1)指名读这段话。
(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
第1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第2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可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4)引导学生再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体会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引导学生借助地图了解“群岛”(是一群岛屿的合称),“岛屿”(单指某一个岛)。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1)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3)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3.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4.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富饶优美瑰丽岩石海参大龙虾划过来挺威武鸟粪祖辈建设有深有浅交错鼓起数不清厚厚的宝贵(1)本课生字较多,可布置学生预习,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有关词语。
注意读好平舌音“错”,翘舌音“参、设、数、饶”,前鼻音“岩、粪、浅”,后鼻音“挺”。
“海参”的“参”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读shēn,它还有两个读音是cān和cēn。
(2)识记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识记这些生字?形声字结构规律:优瑰虾挺饶形近字辨析:叁一参没一设措一错金一宝福一富组词扩展:数学宝贵鸟粪祖辈威武划过来(3)指导书写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
但这些字左右两部分大小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要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例字。
“优”“错”“挺”“浅”要写得左窄右宽,“虾”“鼓”“数”要写得左右均衡。
课文中还有几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提醒学生写“岩”的时候,“山”“要变扁,“山”写在横中线的上方;“石”要变短,写在横中线的下方。
“贵”字的上半部分要写得扁长些,最后一横也要长。
(4)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5)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①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
这么美,我们怎么读?②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种各样①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②问:怎么读?③学生读词后,各种各样的珊瑚的画面和字幕“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再读。
(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shēn”,不要读成“cān”。
“划动”的“划”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huá”,不要读成“huà”。
“瑰丽”的“瑰”应读作“guī”,不要读成“guì”。
也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交流探究: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短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5.短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海水、海底、海岛。
)6.小组交流给短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明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丽,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海底有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岛上是海鸟的天下。
树上栖息着海鸟,树下堆积着鸟粪,遍地都是鸟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7.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四、拓展延伸,介绍西沙群岛。
1.介绍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南330公里。
有宣德、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礁。
主要岛屿有永兴岛、赵述岛、珊瑚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
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
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粪、海参、海龟等。
每到鱼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西沙群岛图片,让学生观看。
【设计意图】五、学习新字,书写指导富优浅错岩虾挺鼓数厚宝贵1.指名认读。
2.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学生观察生字,交流展示:“优错虾挺浅”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鼓数”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岩、宝”上窄下宽。
师重点指导“挺”。
“挺”左右结构,注意书写顺序,右边的“廷”,先写“壬”,再写“廴”。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 “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丽。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3.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引导,谈话导入课堂学习。
“那好,我们就到西沙群岛的海底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3.指名回答。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4.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板书:海水五光十色)5.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
6.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接的?本段共有三句话,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
第1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体讲海水的种种色彩;第3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关。
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
7.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式说话。
(1)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