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狄更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匹克威克外传》(1836-1837) 《奥列佛· 退斯特》(1838) 《老古玩店》(1841)
(二)中期(1842-1848)创作逐步走向成熟。 1842,狄更斯访美 《马丁· 朱什尔维特》(1844) 1844年后,狄更斯侨居瑞士、法国和意大利 等地。 《董贝父子》 (1848) 这一时期,狄更斯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的 批判。批判对象已不是个别坏人,而是掌握 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受到上流社会尊重的人 物。但是,狄更斯重视温情感化,认为温情 感化可以改造资产者。
(二)、主要内容 : 1775年11月间 伦敦台尔生银行的劳雷先生 ; 法国姑娘露茜;梅尼特医生 ;得伐石的酒店 法国贵族代尔那;厄弗里蒙地侯爵 英国间谍巴尔塞;律师卡尔登 管家盖白勒 ;得伐石太太狄尔斯
★(三)、思想意义 1、《双城记》真实地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夕 封建贵族对农民的残酷迫害,下层人民的 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仇 恨和反抗,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 原因。 2 、小说还具体描写了人民斗争的发展过程。 随着阶级对立的加剧,人民斗争由自发走 向自觉,由个人反抗发展到人民革命。 3、 但是,狄更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 出发,又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 动。
第四节狄更斯(1812-1870)
一、 生平与创作 出生于英国的朴茨茅斯,小职员家庭, 鞋油厂的童工经历 (一)早期(1833-1841):现实主义 文学的开创时期,创作的主要内容是 描写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遭遇,艺术 上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主 人公的生活境遇与广阔的社会描写结 合在一起。
★(四)、人物形象 1、“鸡群中的凤凰”和“一副精致的假面具” 贵族中的理想人物是代尔那,处于代尔那对 立面的形象是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这是 作者予以揭露、讽刺、鞭笞的人物,是反 动贵族的代表,“恶”的象征。 2、他“微笑着走向断头台”而她成了“坚决 的复仇女神” 理想人物卡尔登,是狄更斯心目中的一个 伟大的利他主义者,可敬的自我牺牲者, 人道主义的范本。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 . .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 . .”
—Final sentence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我现在所做的一桩大好事情,远远胜过 我一向所作所为。我现在所去的一处大好 归宿,远远胜过我一向所知所解。
wk.baidu.com
思考题:《双城记》的人道主义思想。
★五、作品主题---人道主义
一方面,揭露了贵族统治阶级的暴虐统治和残酷 削,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深重苦难和暴力抗争,揭示 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另一 方面,通过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再 现,总结历史教训:提醒统治阶级不要压迫太甚, 不要把人民逼上梁山;劝喻人民群众不要采取暴力 行动,以免造成玉石俱焚的严重后果。思想上的人 道主义,导致政治上的改良主义。这就是狄更斯反 映社会生活、寻求社会出路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他是个感受性的现实主义者,他的小 说细节描写真实、客观、具体,但又表达 自己的主观感受,常常插入直接的议论和 抒情。 (二)人物性格鲜明,性格单纯、静止的人 物比较多。
(三)小说的结构往往由多个叙事单元组成, 摆脱了18世纪小说那种“传记形式”框架 的束缚。
★四、 《双城记》(1859 ) ( A Tale of Two Cities) (一)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 “双城”指的是伦敦和巴黎。 1、背景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政治经济有 三个特点: (1)、工业生产空前高涨,对外贸易不断发 展,资本主义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2)、宪章运动基本结束,资产阶级采取了 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工人运动处 于低潮时期。
—Opening line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 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 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 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 晦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 死气沉沉的冬天;… …
“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3)、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和贫富分化加剧
2、意图:他是要劝告英国的统治者,以法 国大革命为鉴,在政治经济上放松一点压 迫和剥削,不要把人民逼上暴力革命的道 路。而且要统治阶级在这次大火燃烧起来 之前加以扑灭。狄更斯的意图在于“补 天”,在于更好地维护资本主义的生存, 不是“拆台”,而是“补台”。这就是他 的创作意图。
与卡尔登相对立的人物是得伐石太太,这是 被作者当作批判的反面形象来刻画的。她 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又是一个可怕的复 仇者。 3、闪光的理想人物——梅尼特 人道主义的典型。他的悲剧说明:贵族阶 级的残暴统治是毁灭人性的,革命的暴力 手段同样也是毁灭人性的,只有一切阶级 的人彼此相爱、和睦相处,才能使人性发 射光芒。
(三)后期(1849-1861)
这一时期是他思想成熟期,也是他创作 高峰时期。 《荒凉山庄》(1853):贾狄斯遗产案 《艰难时世》(1854)是一部反映劳资矛盾 的作品。两大资本巨头葛雷梗和庞德贝 《小杜丽》(1857) 《远大前程》(1861)是一部幻想破灭的悲剧 匹普
(四)晚期(1862-1870) 《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 作者笔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已陷于无法解脱的 矛盾之中了。 二、思想特色 人道主义思想 ;否定暴力革命;主张道德感 化 三、艺术特色 他的创作标志着英国长篇小说完全走向了成 熟。
(五)、《双城记》艺术成就 1、小说采用典型的多元整一结构,严谨有序 2、严谨的、戏剧般的结构。环环相扣,高潮 鲜明突出,结尾奇特。 3、《双城记》体现了狄更斯侧重描写感受世 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双城记》成功地运用了悬念与象征的艺 术手法。 5、浸透感情的描写和议论。 6、精彩的群众场面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