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习题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习题.doc

分析化学习题.doc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研究()与()及()的一门学科。

2.定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组成。

3.结构分析是确定()。

4.化学分析是以()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5.定量化学分析主要有()和()。

6.仪器分析的特点主要有()、()、()、()、()和()。

7.光学分析是基于()的一类方法。

主要包括()分析法和()分析法两大类。

8.仪器分析今后发展的趋势是()或()。

二、判断题1.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是相互不可替代而互为补充的。

()2.根据有机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获得某类有机物存在与否的信息。

()3.系统分析法是按照一定的分析程序,将离子逐步分离,然后再分别检出各种离子的分析方法。

()4.有机定性分析的衍生物制备,是从可能存在的几种化合物中最后确定试样是某一种化合物的确证试验。

()5.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用于分析反应而进行分离或检出。

()三、选择题1.试样用量为0.1~10mg 的分析方法称为()。

A.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微量分析D.超微量分析E.痕量分析2.定性分析反应的条件与()无关。

A.溶液的酸度B.试液的准确称量C.反应物浓度D.溶液的温度E.溶剂3.分析反应的外部特征与()无关。

A.溶液颜色的改变B.溶液的温度C.沉淀的生成或溶解D.气体的放出4.提高分析反应选择性最常用的方法与()无关。

A.控制溶液的酸度B.加入配合剂与干扰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C.升高溶液的温度,提高反应的特效性D.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干扰离子的价态以消除干扰E.分离干扰离子的干扰5.通常仪器分析的相对误差为()A.0.5~2%B.0.02%左右C.10~20%D.3~5%E.<0.5%6.A.>100mg B.<10mg C.10mg D.100mg E.80mg(1) 根据取样量,选用常量分析法的是()。

(2)根据取样量,选用微量分析法的是()。

7.提高分析反应选择性最常用的方法有()A.加入催化剂B.控制溶液的pH 值C.增加反应物的浓度D.分离或掩蔽干扰离子E.提高溶液的温度8.在定性分析法中所用检定反应的灵敏度不得大于()A.5ugB.50ugC.100ppmD.1000ppm E10000ppm.四、词语解释1.检出限度2.最低浓度3 3.反应灵敏度4.反应选择性5.特效反应6.选择性反应7.空白试验8.对照试验五、简答题1.要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为什么应首先创造有利于反应产物生成的反应条件?2.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在分析实验中有何意义?3.分析反应进行的主要条件有哪些?4.如何表示鉴定反应的灵敏度?通常表示灵敏度的两个量之间有何关系?5.分析反应应具备哪些外部特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化学组成),(结构分析),(有关理论)2. (物质的化学组成)3. (化学结构)4. (化学反应)5. (重量分析),(滴定分析)6.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误差较大),(设备昂贵)7. (物质与辐射之间的关系),(一般光学),(光谱)8. (一机)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选择题1.某人用回滴法求样品含量的数据,在计算器上求得:(15.35-13.35)×0.1000×0.1238×100%=12.15513%0.2037按有效数字规则处理其结果应为()。

分析化学习题集

分析化学习题集

分析化学习题集一、选择提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

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2.从精密度好就可以判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A.偶然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平均偏差小D。

标准偏差小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进行分析时,多事误差是不可避免的;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4.下列各项造成系统误差的是(C)A.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一致;B。

把滴定后的液面读数15。

65读成15。

63;C.把未经恒重的NaCl基准物标定AgNO3标准溶液;D 把滴定管的读数14.37误记为15。

375.下列各项造成偶然误差的是(D)A 天平称量时把13。

659g记录为13.569g;B 称量时不正确地估计天平的平衡点;C 称量时有吸湿的固体时温度有变化;D 在称量时天平的平衡点稍有变动6.下列各项中属于过失误差的是(A)A实验中错误区别两个样品滴定终点时橙色的深浅;B滴定时温度有波动;C滴定时大气压力有波动;D称量吸湿性固体样品是动作稍慢7。

置信区间的定义是(A)A测量值出现在一定范围内的可能性的大小,通常用%来表示;B自变量的取值范围;C 仪器测量的最小分数值;D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变色区间8。

对某试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其平均含量为0.3060,若真实值为0。

3030,则(0。

3060—03030)=0。

0030是(C)A 相对误差B 相对偏差C绝对误差D 绝对偏差9。

分析结果出现下列情况,(C)属于系统误差A 试样未充分混匀;B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 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D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 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误差”,实际上仍然是偏差;B 随机误差是可以测量的;C 精密度高,则该测定的准确度一定会高;D 系统误差没有重复性,不可避免11。

分析化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6×0.2000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A、12B、12.004C、12.0D、12.00正确答案:D2、pH=9的NH3--NH4Cl缓冲溶液配制正确的是()(已知NH4+的Ka=1×10-9.26)。

A、将35克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15mol/L的NH3·H2O,24毫升用水稀释至500mlB、将3克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15molmol/L的NH3·H2O207ml用水稀释至500mlC、将60克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15mol/L的NH3·H2O1.4ml用水稀释至500mlD、将27克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15mol/L的NH3·H2O197ml用水稀释至500m正确答案:A3、pH=5.26中的有效数字是()位。

A、0B、4C、3D、2正确答案:D4、某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为0.5010moL/L,它的有效数字是()。

A、2位B、4位C、5位D、3位正确答案:B5、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molL盐酸,宜选用()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B、酚酞C、二甲酚橙D、百里酚蓝正确答案:A6、能用水扑灭的火灾种类是()A、可燃性金属如钾、钠、钙、镁等B、可燃性气体如煤气、石油液化气C、可燃性液体,如石油、食油D、木材、纸张、棉花燃烧正确答案:D7、由分析操作过程中某些不确定的因素造成的误差称为()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绝对误差D、相对误差正确答案:B8、若弱酸HA的Ka=1.0×10-5,则其0.10mol/L溶液的pH为()。

A、2.00B、3.00C、5.00D、6.00正确答案:B9、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

分析化学习题集

分析化学习题集

分析化学习题集一、单选题1. 固体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2. 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3. 固体试样用量为大于0.1g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4. 试液体积在0.01 ~ 1mL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5. 固体试样用量为小于0.1mg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6. 试液体积小于0.01mL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7. 固体试样用量为0.01 ~ 0.1g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8. 试液体积大于10mL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9. 若待测组分的百分含量大于1%,则该分析为( )A 常量组分分析B 微量组分分析C 痕量组分分析D 超痕量组分分析10. 若待测组分的百分含量为0.01~1%,则该分析为( )A 常量组分分析B 微量组分分析C 痕量组分分析D 超痕量组分分析11. 若待测组分的百分含量小于0.01%,则该分析为( )A 常量组分分析B 微量组分分析C 痕量组分分析D 超痕量组分分析12. 准确移取1.0 mg/mL铜的标准溶液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至500 mL, 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 g/mL)为( )A 0.5B 2.5C 5.0D 2513. 海水平均含1.08×103μg/g Na+和270 μg/g SO42-,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则海水中Na+和SO42-浓度(mol/L)为(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 ) A 4.79×10-5, 2.87×10-6 B 1.10×10-3, 2.75×10-4C 4.60×10-2, 2.76×10-3D 4.79×10-2, 2.87×10-314. 为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A NaOHB Na2CO3C Na2SO3D Na2S2O315. 为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A 分析纯的AgNO3B 分析纯的CaCO3C 分析纯的FeSO4·7H2OD 光谱纯的CaO16. 为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A 分析纯的H2O2B 分析纯的KMnO4C 化学纯的K2Cr2O7D 分析纯的K2Cr2O717. 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A Na2S2O3B Na2SO3C FeSO4·7H2OD Na2C2O418. 以下物质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 K2Cr2O7B Na2S2O3C ZnD H2C2O4·2H2O19. 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A KMnO4B NaOHC K2Cr2O7D FeSO420. 配制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 )A NaClB Na2C2O4C NaOHD Na2CO321. 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的是( )A 分析纯CaOB 分析纯SnCl2·2H2OC 光谱纯三氧化二铁D 99.99%金属铜22.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标定0.1 mol/L NaOH溶液,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宜为[M r(KHC8H8O4)=204.2] ( )A 0.2 g左右B 0.2 g ~ 0.4 gC 0.4 g ~ 0.8 gD 0.8 g ~ 1.6 g23. 用HCl标液测定硼砂(Na2B4O7·10H2O)试剂的纯度有时会出现含量超过100%的情况,其原因是( )A 试剂不纯B 试剂吸水C 试剂失水D 试剂不稳,吸收杂质24. 以EDTA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M r(CaO)=56.08]含量, 采用0.02 mol/LEDTA 滴定, 设试样中含CaO约50 % , 试样溶解后定容至250 mL, 移取25 mL进行滴定, 则试样称取量宜为( )A 0.1 g 左右B 0.2 g ~ 0.4 gC 0.4 g ~ 0.8 gD 1.2 g ~ 2.4 g25. 硼砂与水的反应是: B4O72-+5H2O=2H3BO3+2H2BO3-用硼砂标定HCl时,硼砂与HCl的化学计量比为( )A 1:1B 1:2C 1:4D 1:526. 欲配制As2O3标准溶液以标定0.02 mol/L KMnO4溶液,如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大致相等,则As2O3溶液的浓度约为( )A 0.016 mol/LB 0.025 mol/LC 0.032 mol/LD 0.050 mol/L27. 用同一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溶液,耗用的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对两溶液浓度关系正确表述是( )A c(FeSO4)= c(H2C2O4)B 2c(FeSO4)= c(H2C2O4)C c(FeSO4)=2c(H2C2O4)D 2n(FeSO4)= n(H2C2O4)28. 用含有水分的基准碳酸钠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时,将使结果(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无法判断29.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的含量,称取铁矿试样0.4000 g,若滴定时所消耗K2Cr2O7溶液的毫升数恰好等于铁得百分含量。

分析化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中:A、氢离子浓度相等B、H2SO4和HAc的浓度相等C、H2SO4的浓度为HAc的1/2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同正确答案:A2、如发现容量瓶漏水,则应:A、调换磨口塞;B、在瓶塞周围涂油;C、摇匀时勿倒置D、停止使用;正确答案:D3、醋酸的pKa = 4.74,则Ka值为:A、2.0×10-5B、1.8×10-5C、1.82×10-5D、2×10-5正确答案:A4、下列有关灼烧容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灼烧容器在灼烧沉淀物之前或之后,必须恒重B、恒重至少要灼烧两次,两次称重一致才算恒重C、灼烧玻璃砂芯滤器的时间可短些D、灼烧后称重时,冷却时间一致,恒重才有效正确答案:C5、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越大,表明一组测定值的什么越低:A、相对误差B、准确度C、绝对误差D、精密度正确答案:D6、测定NaOH中Na2CO3时,当加入酚酞指示剂时呈红色,加入一定量HCl滴定至无色时,再加入甲基橙溶液呈黄色。

说明:A、不含有Na2CO3B、不含有NaHCO3C、不含有NaOH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D7、分析纯试剂瓶签的颜色为:A、金光红色B、深绿色C、中蓝色D、玫瑰红色正确答案:A8、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B、无灰滤纸上C、定量滤纸D、定性滤纸正确答案:A9、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15.20mL;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25.72mL,那么溶液中存在:A、NaOH + Na2CO3B、Na2CO3 + NaHCO3C、NaHCO3D、Na2CO3正确答案:B10、分析实验中一般要求平行测定3~4 次,然后求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其目的是:A、减少实验的试剂误差B、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C、减少实验的主观误差D、减少实验的操作误差正确答案:B11、滴定分析中,若怀疑试剂失效,可通过哪种方法进行验证:A、仪器校正B、对照分析C、多次平行测定D、空白实验正确答案:B12、挥发法常用于()试样中水分、结晶水或其他易挥发组分的含量测定。

分析化学练习题

分析化学练习题

分析化学课堂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按分析的方法原理分类,分析化学可以分为( C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B.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C.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D.常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E.理性分析和仲裁分析2.按照分析的领域分类,分析化学可分为(D )A.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B.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C.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和痕量组分分析D.卫生分析、药物分析和工业分析等E.无损分析、遥测分析和光学分析3.从分析任务看,分析化学的内容包括( E )A.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B.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C.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D.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E.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4.常量分析的称样量一般在(B )A.1g以上B.0.1g以上C.0.01-0.1gD.0.001-0.01gE.0.001-0.0001g5.滴定分析法属于(C )A.定性分析B.仪器分析C.化学分析D.无机分析E.微量分析6.采集试样的原则是试样具有(C )A.典型性B.统一性C.代表性D.随意性E.不均匀性7.电化学分析法属于( B )A.化学分析B.仪器分析C.重量分析D.光学分析E.定性分析8.依据取样量的多少,分析化学任务可分为( A )A.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B.重量分析、定量分析、痕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定量分析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滴定分析E.定性分析、光学分析、色谱分析9.下列不属于仪器分析法的是( D )A.光学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滴定分析法E.永停滴定法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采样试样的原则是“试样具有代表性”B.采样试样的原则是“试样具有典型性”C.化学分析法可以测定任何试样的含量或浓度D.仪器分析法可以测定任何试样的含量或浓度E.化学分析法常用于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化学分析是以待测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B.仪器分析是以待测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C.滴定分析是以待测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D.光学分析是以待测物质的发光性为基础的分析方法E.定性分析是以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为目的的分析工作二、多项选择题1.分析化学是研究(BD )A.物质性质和应用的科学B.定性、定量、结构分析方法的科学C.物质组成和制备的科学D.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实验技术的科学E.以上都正确2.人体体液中待测组分含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是(ABD )A.mmol/LB.mg/LC.百分浓度D.mg/24hE.体积分数3.完成分析工作任务的一般程序是(ABCDE )A.采集试样B.制备试样C.确定待测组分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形态D.测定待测组分的相对含量E.处理分析数据、表示分析结果4.化学分析法的特点(AC )A.仪器设备简单、价格低廉B.测定结果准确、适于测定微量组分C.耗时费力,无法测定微量组分D.仪器设备简单、测定时省时省力E.测定误差大、应该废弃5.仪器分析的特点(BDE )A.仪器昂贵、一般不用B.灵敏、快速、准确C.仪器简单、操作方便D.适于测定微量组分E.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三、判断题1.化学分析是以待测物物质的化学性质为基础而建立的分析方法(√)2.仪器分析是以待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的分析方法(√)3.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待测组分的化学性质(×)4.滴定分析的任务是确定试样组分、存在状态及化学性质等(×)5.光学分析是以光信号为测量参数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分析化学习题集初⼩宇编学部:班级:姓名:⿊龙江东⽅学院第⼀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准确度⾼,⼀定需要精密度⾼;B、精密度⾼,准确度⼀定⾼;C、精密度⾼,系统误差⼀定⼩;D、分析⼯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A )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测定次数B、作空⽩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位有效数字( D )。

A、⼀位B、⼆位C、三位D、四位6、⽤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 )A、某学⽣⼏次读取同⼀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致B、某学⽣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或偏低;C、甲⼄学⽣⽤同样的⽅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A、10003.0-=+LmolcH B、pH=10.42C、=)(MgOW19.96% D、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C )A、砝码被腐蚀;B、试剂⾥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提⾼题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灵敏度为0.0001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少应称取( B )A、0.1gB、0.2gC、0.05gD、1.0g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A、12.006B、12.00C、12.01D、12.03、有关提⾼分析准确度的⽅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完整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 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D.Na2CO3+NaHCO3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B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C )A.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已知Eφ(MnO4/Mn2+)=1.51V,Eφ(Fe3+/Fe2+)=0.77V]A.320.0 B.3.4×1012 C.5.2×1062 D.4.2×1053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D )A.Br- B.Cl- C.CN- D.I-9.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Cl-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B )A.PH为11—13 B.PH为6.5—10.0 C.PH为4—6 D.PH为1—310.用BaSO4沉淀法测S2-时,有Na2SO4共沉淀,测定结果( A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2O3,以Fe3O4表示分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C )A .34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A .AxB .AsC .As -AxD .Ax -As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A )A .T 2B .T/2C .2T D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A .3.00B .5.00C .9.00D .11.001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C )A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D .滴定突跃范围16.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 1<V 2,则组成为 ( D )A .NaOH+Na 2CO 3B .Na 2CO 3C .NaOHD .Na 2CO 3+NaHCO 317.在pH 为4.42的水溶液中,EDTA 存在的主要型体是 ( C )A .H 4YB .H 3Y -C .H 2Y 2-D .Y 4-18.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 与MIn 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A )A .僵化现象B .封闭现象C .氧化变质现象D .其它现象19.用Ce 4+滴定Fe 2+,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位是 ( D )(已知E φ1(Ce 4+/Ce 3+)=1.44V ,E φ1Fe 3+/Fe 2+=0.68V)A .1.44VB .1.26VC .1.06VD .0.68V20.可用于滴定I 2的标准溶液是 ( C )A .H 2SO 4B .KbrO 3C .Na 2S 2O 3D .K 2Cr 2O 721.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C )A.pH为1—3 B.pH为4—6C.pH为6.5—10.0 D.pH为11—1322.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C )A.沉淀的聚集速率大于定向速率 B.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C.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溶液的溶解度要小23.用重量法测定Ca2+时,应选用的沉淀剂是( C )A.H2SO4B.Na2CO3C.(NH4)2C2O4D.Na3PO424.在吸收光谱曲线上,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而最大吸收波长将( B)A.为零 B.不变 C.减小 D.增大2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与下列()因素有关。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 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 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 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 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习题

分析化学习题

第一章分析质量保证1.某人以差示光度法测定某药物中主成分的含量时,称取此药物0.0250g,最后计算其主成分的含量为98.25%,此含量的正确值应该是___________ 。

(98%,因为仪器误差为2%)2.某学生分析工业碱试样,称取含Na2CO3(Mr =106.0)为50.00%的试样0.4240g,滴定时消耗0.1000mol/LHCl40.10ml,该次测定的相对误差是_____。

(0.24%)3.用高碘酸钾光度法测定低含量锰的方法误差约为2%。

使用称量误差为±0.001g的天平减量法称取MnSO4,若要配制成0.2mg/ml的硫酸锰的标准溶液,至少要配制____________ml。

( 0.002/m=0.02,m=0.1g,故配制500ml)4.溶液中含有0.095mol/L的氢氧根离子,其pH值为__________ 。

(12.98)5.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A 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B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在内的可靠范围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D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B)6.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______检验法7.滴定管的初读数为(0.05±0.01)ml,末读数为(22.10±0.01)ml,滴定剂的体积可能波动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2.05±0.02ml)8.某同学测定盐酸浓度为:0.2038、0.2042、0.2052和0.2039mol/L,按Q(0.90)检验法,第三份结果应__________-;若再测一次,不为检验法舍弃的最小值是_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Q=0.71<0.76,保留;0.2014;0.2077)9.准确度是表示测得值与____________之间符合的程度;精密度是表示测得值与_________之间符合的程度。

分析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用K2Cr2O7滴定Fe2+时,常用H2SO4—H3PO4混合酸作介质,加入H3PO4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溶液的酸度B、增大滴定的突跃范围C、保护Fe2+免被空气氧化D、可以形成缓冲溶液正确答案:B2、当Al3+和Zn2+共存时,要用EDTA滴定Zn2+,使Al3+不干扰,最简便的处理方法是()。

A、调节溶液至适宜的酸度B、加入适量的NaF作掩蔽剂C、加入氨水生成Al(OH)3沉淀D、调节强碱性生成AlO2.正确答案:B3、用同一浓度的NaOH滴定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不同的一元弱酸,对Ka较大的一元弱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NaOH溶液多B、化学计量点的pH较高C、突跃范围大D、指示剂变色不敏锐正确答案:C4、下列试剂中,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NaOHB、HClC、KMnO4D、K2Cr2O7正确答案:D5、下列因素中,()引起的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

A、电源波动频繁使天平的零点和停点测定不够准确B、天平不等臂C、滴定管的刻度不够准确D、蒸馏水中含有微量干扰物质6、在pH=10.0时,用0.02mol·L.1的EDTA滴定20.00mL0.02mol·L.1的Ca2.溶液,计量点的pCa值是()。

A、4.1B、10.7C、5.95D、6.1正确答案:D7、下列滴定法中,不用另外加指示剂的是()。

A、碘量法B、高锰酸钾法C、甲醛法D、重铬酸钾法正确答案:B8、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CuSO4·5H2O)中的铜含量时,加入过量KI前常常加入NaF(或NH4HF2),其目的是()。

A、与Cu2+定量作用B、减少CuI对I2的吸附C、掩蔽Fe3+D、使淀粉的变色变得比较锐敏正确答案:C9、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3含量时,不能用HCl标液直接滴定而需用返滴法是由于()。

A、CaCO3难溶于水与HCl反应速度慢B、CaCO3与HCl反应不完全C、CaCO3与HCl不反应D、没有适合的指示剂正确答案:A10、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NaHCO3,则THCl/Na2CO3表示CHCl的表达式为()。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相等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D. 随机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2. 在下列分析过程中,不会出现系统误差的是(B)A. 过滤时使用了定性滤纸,因而使最后的灰分加大B. 使用分析天平时,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C.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D.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3. 下述有关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A. 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时,曲线出现极大值B. 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C. 纵坐标y值代表概率,它与标准偏差成正比,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D.分布曲线以x=点做纵坐标为其对称轴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4. 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D)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36.35%36.55%范围内;B. 总体平均值落在此区域的概率为90%;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的把握为90%5.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氮肥试样中的含量,其百分含量为27.33%,27.35%,27.42%,27.45%,27.30%,结果的平均偏差是(B)%A. 0.15B. 0.05C.0.09 D. 0.076.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A)A. F检验B. t检验C. Q检验D. 格鲁布斯法7. 有一组平行测定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采用(D)A. F检验B. t检验C. 方差分析D. 格鲁布斯法8. 两位分析工作人员对同一试样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若判断两位分析人员所测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选择哪种方法(C)A. u检验B. t检验C. F+t检验D. F检验9. 下列数据不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A. pH=11.26B.[H+]=0.1020 ;C. Cu%=10.26D.[Pb2+]=12.28×10-410. 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pKa为12.35,其Ka值应表示为(C)A. 4.46710-13B. 4.4710-13C. 4.510-13D. 410-1311. 已知某溶液的pH为11.02,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表示为(C)A. 9.55010-12 molL-1B. 9.5510-12 molL-1C. 9.510-12 molL-1D. 110-11 molL-112. 以0.01000 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25.00 mL的Fe2+溶液,消耗试液25.00ml,则应为(C)(MFe=55.85)A. 0.0003351 gmL-1B. 0.005585 gmL-1C. 0.003351 gmL-1D. 0.01676 gmL-113. 滴定度是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式之一,其表达式为(A为标准溶液,B 为被测组分)(B)A. TA/B = mA/VBB. T B/A = mB/VAC. TA/B = VB / mAD. TA/B = VB / mA14. 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等当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D)A. 等当点B.化学剂量点C. 滴定误差D. 滴定终点15. 用同一浓度的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溶液,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相等,则FeSO4和H2C2O4两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是(B)A. 2c(FeSO4)=c(H2C2O4)B.c(FeSO4)=2c(H2C2O4)C. c(FeSO4)=c(H2C2O4)D.5c(FeSO4)=c(H2C2O4)16. 以下能作为基准物质的试剂是(D)A. 优级纯的NaOHB. 光谱纯的Co2O3C. 100C干燥过的CaOD. 99.99%的纯Zn17. 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A.B.C.D.18. H3PO4的pKa1~pKa3分别为2.12,7.20,12.4。

分析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用0.1mol/L的NaOH滴定0.1mol/L的HAc(pKa=4.7)时的pH突跃范围为7.7~9.7。

由此可以推断,用0.1mol/L的NaOH滴定pKa=3.7的0.1mol/L的某弱酸的pH突跃范围为()。

A、6.7~8.7B、6.7~9.7C、8.7~10.7D、8.7~9.7正确答案:B2、在pH=5.0的条件下,用EDTA溶液滴定含有Al3+、Zn2+、Mg2+和大量F-等离子的溶液时,测得的是()。

A、Al3+、Zn2+、Mg2+总量B、Zn2+和Mg2+总量C、Mg2+的含量D、Zn2+的含量正确答案:D3、含Ca2+和Mg2+离子的溶液,调pH=12后用EDTA滴定,可被准确滴定的是()。

A、Ca2+和Mg2+B、Ca2+C、Mg2+D、Ca2+和Mg2+都不能正确答案:B4、用减量法从称量瓶中准确称取0.4000克分析纯的NaOH固体,溶解后稀释为100.0mL,所得溶液的浓度()。

A、小于0.1000mol/LB、等于0.1000mol/LC、大于0.1000mol/LD、上述A.B.C都有可能正确答案:A5、分光光度法中,以1cm比色皿测得某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若溶液的浓度减半,则其吸光度为()。

A、-lgTB、-T21C、-lgTD、2·lgT正确答案:A6、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H2C2O4·2H2O·作基准物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时,测得的KMnO4溶液的浓度与真实浓度相比将()。

A、偏高B、偏低C、一致D、无法确定是偏高或是偏低正确答案:B7、配位滴定中,若K.fMIn>K.fMY,会出现()。

A、指示剂的僵化现象B、指示剂的封闭现象C、指示剂的氧化变质现象D、终点提前现象正确答案:B8、含Ca2+和Mg2+离子的溶液,调pH=10后用EDTA滴定,可被准确滴定的是()。

(完整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 C )A.HCl滴定Na2CO3 B.HCl滴定NaOH+Na3PO4C.NaOH滴定H2C2O4 D.NaOH滴定H3PO4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 B.NaOH C.Na2CO3D.Na2CO3+NaHCO3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B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B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C )A.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KMnO4 D.二苯胺磺酸钠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已知Eφ(MnO/Mn2+)=1.51V,Eφ(Fe3+/Fe2+)=0.77V]4A .320.0B .3.4×1012C .5.2×1062D .4.2×1053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 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D )A .Br -B .Cl -C .CN -D .I -9.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 B)A .PH 为11—13 B .PH 为6.5—10.0 C .PH 为4—6 D .PH 为1—310.用BaSO 4沉淀法测S 2-时,有Na 2SO 4共沉淀,测定结果 ( A)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 2O 3,以Fe 3O 4表示分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C )A . B .C .D .3423Fe O Fe O M M 343()Fe O Fe OH M M 342323Fe O Fe O M M 343()3Fe O Fe OH M M 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A .Ax B .As C .As -Ax D .Ax -As 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 A) A .T 2 B .T/2 C .2T D 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l -1溶液的pH 值为 (A )A .3.00B .5.00C .9.00D .11.001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C )A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 D .滴定突跃范围16.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 1<V 2,则组成为 ( D)A.NaOH+Na2CO3 B.Na2CO3 C.NaOHD.Na2CO3+NaHCO317.在pH为4.42的水溶液中,EDTA存在的主要型体是( C )A.H4Y B.H3Y- C.H2Y2- D.Y4-18.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A )A.僵化现象 B.封闭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19.用Ce4+滴定Fe2+,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位是( D)(已知Eφ1(Ce4+/Ce3+)=1.44V,Eφ1Fe3+/Fe2+=0.68V)A.1.44V B.1.26V C.1.06V D.0.68V20.可用于滴定I2的标准溶液是( C )A.H2SO4 B.KbrO3 C.Na2S2O3 D.K2Cr2O7 21.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Cl-时,应控制的酸度为(C)A.pH为1—3 B.pH为4—6C.pH为6.5—10.0 D.pH为11—1322.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C )A.沉淀的聚集速率大于定向速率 B.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C.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溶液的溶解度要小23.用重量法测定Ca2+时,应选用的沉淀剂是( C )A.H2SO4 B.Na2CO3 C.(NH4)2C2O4 D.Na3PO4 24.在吸收光谱曲线上,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而最大吸收波长将(B)A.为零 B.不变 C.减小 D.增大2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分析化学习题

分析化学习题
6、清除测量中的偶然误差可以采取( c )。
A:空白试验 B:对照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
7、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d )。
A:等于零 B:没有要求 CNaOH标准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时,若弱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都比原来减小l0倍,则滴定曲线中( c )。
A:置换 B:返滴定 C:间接 D:直接
33、用基准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应该注意的是( d )。
A: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B:加入过量的KI
C:近终点时加入指示剂 D:以上都需注意
36、在直接碘量法中,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机是( a )。
A: 滴定前 B:滴定开始后 C:终点前 D:近终点
37、在间接碘量法中,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机是( d )。
A:滴定前 B:滴定开始后 C:终点前 D:近终点
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
16、某溶液中含Ca2+、Mg2+及少量Al3+、Fe3+,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浴液pH=l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得的是( b )。
A : Ca2+的含量 B: Ca2+、Mg2+总量 C : Mg2+的含量 D : Ca2+、Mg2+、Al3+、Fe3+的总量
40、用KMnO4法测定H2O2,最适宜的酸性介质是( b )。
A:HCl B:H2SO4 C:HNO3 D:HAC
41、用KMnO4法测定Na2C2O4,最适宜响酸性介质是( b )。
A:HCl B:H2SO4 C:HNO3 D:HAC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1、在pH=9.0时,以0.0200mol·L-1EDTA滴定50.0ml 0.0200mol·L-1Cu2+溶液,当加⼊100.00ml EDTA溶液后,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 pCu'=lgK'CuYB. pCu'=pK'CuYC. lg[Cu2+]=lgK'CuY2、DETA滴定法中所⽤⾦属离⼦指⽰剂,要求它与被测⾦属离⼦形成的配合物的( B)A. ⼤于B. ⼩于C. 等于D. 不好说3、⽐⾊分析中,⽤1cm⽐⾊⽫测得透光率为T,若⽤2cm⽐⾊⽫,则测得透光率为:( C)A. 2TB. T/2C. T2D. (T)1/24.下列不属于ISE的是:( D)A. 晶体膜电极;B. ⾮晶体膜电极;C. 玻璃电极;D. 参⽐电极。

5、⽤0.10mol·L-1的NaOH滴定0.10mol·L-1,pKa=3.0的弱酸,其pH突跃范围是7.0~9.7,⽤同浓度的NaOH滴定0.10mol·L-1,pKa=4.0的弱酸时,其pH 突跃范围将是( A)A. 8.0~9.7B. 7.0~10.0C. 6.0~9.7D. 6.0~10.76、下列数据中,那⼀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够包括CH3CH2COH的吸收带( D)A. 3000-2700 cm-1,1675-1500 cm-1,1475-1300 cm-1B. 3300-3010 cm-1,1675-1500 cm-1,1475-1300 cm-1C. 3300-3010 cm-1,1900-1650 cm-1,1000-650 cm-1D. 3000-2700 cm-1,1900-1650 cm-1,1475-1300 cm-17.(2分)偏差是衡量(A )A. 精密度B. 置信度C. 准确度D. 精确度8.(2分)0.01mol/L某⼀元弱算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A )A. Kaθ≧10-6B. Kaθ≧10-8C. Kbθ≧10-6D. Kbθ≧10-89、浓度为c mol·L-1(NH4)2CO3溶液质⼦条件是(B )A. [H+]=[OH]-[NH3]+[HCO3-]+2[H2CO3]B. [H+]=[OH]-[NH3]-[HCO3-]-2[H2CO3]C. [H+]=[OH]-[NH3]-[HCO3-]+2[H2CO3]D. [NH3]=[HCO3-]10.(2分)多次平⾏实验的⽬的是(B )A. 避免随机误差;B. 减⼩随机误差;C. 检验系统误差;D. 修正系统误差。

分析化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用间接碘量法测定Cu2+时,加入过量的KI,可以(1)作I2的溶剂、(2)作标准溶液、(3)作还原剂、(4)作沉淀剂、(5)作指示剂,正确的是()。

A、(1)和(2)B、(2)和(3)C、(3)和(4)D、(4)和(5)正确答案:C2、用浓度为=4KMnOC51a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V1mLH2O2试液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V2mL,则该试液中H2O2的含量为()g/mL。

(H2O2的式量为M)A、12aVMV.B、121000aVMV.C、122000aVMV.D、121000aVMV.正确答案:C3、下列滴定中,能准确进行的是()。

A、0.1mol/LHAc滴定0.1mol/LNH3.H2OB、0.1mol/LHCl滴定0.1mol/LNaAc(HAc的pKa=4.75)C、0.1mol/LNaOH滴定0.1mol/LH3BO3(H3BO3的pKa=9.4)D、0.1mol/LHCl滴定0.1mol/LKCN(HCN的pKa=9.3)正确答案:D4、用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的有效氯(Cl)时,常用()作指示剂。

A、甲基橙B、淀粉C、铁铵矾D、二苯胺磺酸钠正确答案:B5、关于EDTA及其配合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EDTA属于四元酸,一般以五种型体存在于溶液中B、EDTA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是逐级进行的C、由于成环,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具有高度的稳定性D、EDTA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可溶于水正确答案:B6、浓度为0.1000mol/L的HCl标准溶液对CaCO3的滴定度是()g/mL。

A、0.01B、0.01000C、3.646×10-3D、5.000×10-3正确答案:D7、下列情况中,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干扰离子与显色剂生成无色化合物B、干扰离子与显色剂生成有色化合物C、酸度过高,显色剂酸效应严重D、显色时间短,有色物未充分显色正确答案:B8、KMnO4溶液呈紫红色,该溶液吸收的可见光是()。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称量样品过程中样品吸湿,所导致的误差属于何种误差?A、相对误差B、过失误差C、偶然误差D、系统误差正确答案:D2、每次滴定之前,滴定管要添加滴定剂到0刻度附近,是为了:A、0.00刻度的读数比其他地方的读数准确B、减少读数次数,减少系统误差C、减少滴定管刻度不够均匀引起的体积误差D、保证溶液在下次滴定时足够正确答案:C3、指出下列哪一条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应陈化B、沉淀作用宜在较稀溶液中进行C、沉淀宜在冷溶液中进行D、应在不断地搅拌作用下加入沉淀剂正确答案:C4、用Na2C2O4标定高锰酸钾时,刚开始时褪色较慢,但之后褪色变快的原因是:A、温度过低B、反应进行后,温度升高C、Mn2+催化作用D、高锰酸钾浓度变小正确答案:C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滴定分析中所用的器皿统称滴定分析器皿B、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反应统称滴定反应C、用于直接滴定的化学反应,必须定量、快速、完全地进行D、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能用于滴定分析正确答案:C6、在间接碘量法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A、蓝色恰好消失B、出现蓝色C、黄色恰好消失D、出现浅黄色正确答案:A7、下列易燃易爆物存放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保存在水里B、爆炸性危险品残渣不能倒入废物缸C、分析实验室不应贮存大量易燃的有机溶剂D、存放药品时,应将氧化剂与有机化合物和还原剂分开保存正确答案:A8、使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的正确操作方法是:A、右手捏挤玻璃珠上半部的乳胶管B、右手捏玻挤璃珠下方的乳胶管C、左手捏挤玻璃珠上方的乳胶管D、左手捏挤玻璃珠上半部的乳胶管正确答案:D9、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A、沉淀的摩尔质量大B、沉淀的溶解度小C、沉淀颗粒易于过滤和洗涤D、沉淀纯净正确答案:A10、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11、稀释浓硫酸时, 只能仔细搅拌下或冷却下将酸慢慢倒入水, 绝不可将()往浓酸中倒。

分析化学习题

分析化学习题

1. 在下列滴定中,当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的浓度均增加10倍时,滴定突越范围增大最少的滴定是()A .NaOH 滴定HAc B. EDTA 滴定Zn2+ C. )K 2Cr 2O 7滴定Fe 2+ D AgNO 3 滴定Cl -解释:氧化还原滴定的突越范围主要由参与反应的碘对电位决定,与浓度关系不大。

2. 采用配位滴定返滴定法测定Al 3+时,在pH ~5 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 , 配制此标准溶液应选用的基准物质是A .CaCO 3B Pb (NO 3)2C AgClD 高纯Al 2O 3解释:标定和测定的条件尽量一致(Pb 2+或Zn 2+),且Al 3+不能采用直接法3. 分析化学对下列哪项发现(发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A. 元素的发现 B 否定以太理论 C 光速的测定 D 质子理论4.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遇到破碎后的大块颗粒,正确的处理方法为A 重新采样B 直接弃去大颗粒C 再次破碎D 四分法弃去大颗粒5. 使用金属锌标定?L -1的EDTA,使滴定体积为25mL左右,应称取金属锌多少克为保证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低于0.1%,标定时应如何操作解释:称取0.033g , 误差为=%大于%,故实际时应为称0.33g (250mL ),取25mL 进行滴定。

6. 用Na 2CO 3做基准物标定HCl 时,如Na 2CO 3含有少量NaHCO 3,则标定出的HCl 浓度会A 偏高B 偏低C 视使用的指示剂而定D 无影响7. 已知浓度的NaOH 标准溶液放置时吸收了少量CO 2,用它标定HCl 时,不考虑重点误差,对标定出的HCl 浓度影响是A 偏高B 偏低C 视使用的指示剂而定D 无影响7. 某组分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而得:X%=10⨯⋅⋅m M V c ,若c=?,V=?, M=?, m=?,则对X%的误差来说A 由“V ”项引入的误差最大B 由“c ”项引入的误差最大C 由“M ”项引入的误差最大D 由“m ”项引入的误差最大8. EDTA 滴定Al 3+、Zn 2+、Pb 2+ 混合液中的Al 3+,应采用A 直接滴定法B 返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9. 已知某样品中Ni 的含量约为%, 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应选择的分析方法为A 滴定分析法B 重量分析法C 发射光谱法D 分光光度法10. 测定大气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应采用的分析方法是A 色谱-质谱联用法B 毛细管电泳法C 滴定分析法D 分光光度法11. 工厂实验室需要快速测定铸件中的C 、Mn 、Si 、P 等元素的含量,最简便的方法是A 色谱-质谱联用法B 发射光谱法C 滴定分析法D 分光光度法12. 在不知所测样品的组分时,若想要检验方法有无系统误差,应采取的方法是A 加入回收方法B 人工合成试样C 空白试样D 标准试样13. 在定量分析中,对误差的要求是A 越小越好B 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C 等于零D 接近零14. 某一分析方法由于试剂带入的杂质量大而引起很大的误差,此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消除A 对照实验B 空白实验C 分析效果校正D 提纯试剂15. 下列表达错误的是A 置信水平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 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 置信区间的大小和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 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16. 不能消除分析测试中系统误差的方法是空白试验,对照试验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D 加入回收试验17. 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表述为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标准偏差大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盒容量仪器等18. 污水中Cr6+的含量为L,也可以用 500 ppb表示。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第1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 [ ](A) 数值固定不变; (B) 数值随机可变;(C)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D)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答案:C2.下列那种方法不能用于判断一组分析数据中可疑值的取舍[ ] A :d 4法; B :F 检验法; C :Q 检验法; D :格鲁布斯法(G 检验法)答案:B3.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指在一定置信度下,以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B) 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C) 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区间越宽;(D) 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答案:C4.按酸碱质子理论, Na 2HPO 4 是 [ ]A :中性物质;B :酸性物质;C :碱性物质;D :两性物质答案:D5.用近似式C K H a =+][计算浓度为C 的某一元弱酸溶液的[H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500;20≥B :500;20<C K CKC :500;20≥≥a w a K C K CKD :500;20<≥a w a K C K CK 答案:C6.用0.1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0.10mol/L 的HCl 与0.10mol/L 的NH 4Cl (NH 3的Kb=1.8?10-5)混合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 ]A:7.00;B:< 7.00;C:> 7.00;D:无法判断答案:B7.欲配制pH = 9.0的缓冲溶液,应选用下列哪种体系[ ] A:蚁酸(K a=1.0?10-4)及其盐;B:HAc(K a=1.8?10-5)—NaAc C:NH4Cl—NH3(NH4+的K a=5.5?10-10);D:六次甲基四胺(K b=1.4?10-9)答案:C8.下列物质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A:0.10mol/L (NH4)2SO4(NH4+的K a=5.5?10-10);B:0.10mol/L的苯甲酸(K a=6.2?10-5);C:0.10mol/L的Na2HPO4(K a3=2.2?10-13);D:0.10mol/L 的H3BO3(K a1=7.30?10-10)答案:B9.有一份磷酸盐溶液,可能为Na3PO4、Na2HPO4及NaH2P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以百里酚酞(p K HIn=10)为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体积V1(mL),再以甲基橙(p K HIn=3.4)为指示剂,继续用此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时,又消耗HCl体积V2(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 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2. 分析化学的方法根据试样用量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量的要求多少?3. 分析化学的方法根据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量的要求多少?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一、选择题1. 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含SO42-的试样用重量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要判断两人分析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哪一种方法( )A. Q检验法B. F检验法C. u检验法D. t检验法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所谓“误差”实质上是偏差B. 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C. 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D. 标准偏差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测定的数据而获得的3. 可用于减少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 )A. 进行对照实验B. 进行空白试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4.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B. 使用天平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C. 砝码受腐蚀D. 滴定时,不同的人对指示剂颜色判断稍有不同5. 当置信度为0.95时,测得Al2O3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 )A. 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入此区间内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 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0.956.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B. 偶然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C.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D. 偶然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7.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是( )A. 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条件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条件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别B. 误差是不可以传递的C. 误差是可以消灭的D.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9.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A. 25mLB. 25.0mLC. 25.00mLD. 25.000mL10. 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 )A. 相对误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绝对偏差11. 按Q检验法(n=4时,Q0.90=0.76)删除可疑值。

下列数据中有可疑值并应该给予删除的是()A. 3.03 3.04 3.05 3.10B. 97.50 98.50 99.00 99.50C. 0.1042 0.1044 0.1045 0.1047D. 0.2122 0.2126 0.2130 0.217612. 某标准溶液的浓度,其三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23mol/L、0.1020mol/L、0.1024mol/L。

如果第四次测定结果不为Q检验法(n=4时,Q0.90=0.76)所弃去,则最低值应为()A. 0.1017mol/LB. 0.1012mol/LC. 0.1008mol/LD. 0.1015mol/L13. 某一分析方法由于试剂带入的杂质量大而引起较大的误差,此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消除()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分析结果校正D. 提纯试剂14.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 置信水平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 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 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 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15.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判断他们的均值间是否存在误差,应采用()A. G检验B. F检验+t检验C. F检验D. t检验1. 下列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比C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2.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单次测量偏差的代数和为零B总体均值就是真值C误差可用来表征精密度的高低D偶然误差有单向性3. 测定铁矿中铁的含量,4次结果的平均值为56.28%,标准偏差为0.10%。

置信度为95%时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已知t0.05,3=3.18)()A56.28±0.138 B56.28±0.14 C56.28±0.159 D56.28±0.164. 若已知一组测量数据的总体标准偏差σ,要检验该组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则应当用哪种方法检验?At检验B u检验CF检验DQ检验5.若用0.1000mol/LKOH溶液分别滴定25.00mLH2SO4和25.00mHLAc溶液,若消耗的体积相等,则表示这两种溶液中()A[H+]浓度相等Bc(H2SO4)=c(HAc) C c(H2SO4)=2c(HAc) D 2c(H2SO4)=c(HAc)6. 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酸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增大的pH单位是()A1个单位B2个单位C10个单位D不变化二、填空1. 测定中的偶然误差是由引起的,可采取方式来减少偶然误差。

2.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哪种误差:①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②分析试样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③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测不准。

3. 在弃去多余数字的修约过程中,所使用的法则规定为“”。

4.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5. 标定某标准溶液的浓度,四次结果分别为0.2041mol/L,0.2049mol/L,0.2039mol/L,0.2043mol/L。

则结果的标准偏差为。

7. 用同浓度强酸滴定弱碱,突跃范围的大小与c b和K b有关,若要能准确滴定(T E<0.2%),则要求满足c b K b≥10-8条件。

8. NaOH溶液浓度标定后,由于保存不妥吸收了CO2,若以此标准溶液测定草酸的摩尔质量,则结果偏低;若以此标准溶液测定H3PO4浓度(甲基橙作指示剂),则结果无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三、名词解释及简答1. 置信区间2. 何谓t分布?它与正态分布有何关系?3. 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四、判断题1. 测量值与真实值无关,只是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有关。

()2. 当真值未知且校正了系统误差,偏差与误差可不加区分。

()3. 可疑数据若是有过失误差引起的,则应采用统计检验的方法,确定该可疑值与其他数据是否来源与统一总体,以决定取舍。

()4. 化学分析法能获得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相对误差≤0.2%),故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5. 不管什么物质,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时,它们的相对误差也相同。

( )6. 做空白实验,用空白值校正分析结果可以消除或减少由于试剂、蒸馏水等引起的系统误差。

( )7. 将测量值2.205和2.2449修约为三位数是2.21和2.3。

( )8. 正态分布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包含的面积即是全部误差值出现的概率总和100%。

( )9. 统计检验的方法很多,在定量分析中最常用t检验与F检验,分别主要用于检验两个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显著的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等。

( )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B,D,C,D,C,B,D,C,C,D,C,D,A,B三判断题:√,√,×,×,√,×,√,√第三章酸碱滴定法概论1.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滴定管读数应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B.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应读到小数点后五位。

C. 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时需要用操作溶液润洗。

D. 容量瓶不能用来久储溶液。

2. 某弱酸H2A的分布系数与()无关A. K a1B. K a2C. 溶液的pHD. 酸总浓度c3. 某二元酸H2A的K a1=1.2,K a2 =4.2.欲使HA-为主要存在形式,则需将溶液pH控制在()A.小于1.2B. 1.2~4.2C. 大于1.2D. 大于5.24. 在滴定分析中,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被滴定无的浓度越高,突跃范围越大B. 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跃范围越大C. 突跃范围越大,滴定越准确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大,突跃范围越大5.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式为。

6. 某二元酸(H2A)的pK a1=4.19,pK a2=5.57,在pH值为 4.0时,H2A的分布系数δ0= 。

7. 滴定误差是由于到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不能发生颜色突变而引起的。

( )8. 只有基准试剂才能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因此优级纯K2Cr2O7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9. 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装酸。

()10. 参考水准通常不出现在质子条件式中。

()名词解释及简答1.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符合哪些条件?基准物质具备的条件?2. 滴定度T T/B的含义是什么?3. 什么是突跃范围?参考答案B,D,B,D,×,×,×,√。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一、选择1. 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A. 滴定突跃范围B. 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和滴定方向C. 指示剂的变化范围D. 指示剂分子的摩尔质量2. 用浓度为0.10mol/L的HCl滴定同浓度NaOH的溶液时,pH突跃范围是9.7~4.3。

用浓度为0.010mol/L的HCl滴定同浓度的NaOH时,pH突跃范围是()A. 9.7~4.2B. 9.7~5.3C. 8.7~4.3D. 8.7~5.33. 按照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属于两性物质的有()A. H2CO3B. 氨基乙酸盐酸盐C. 氨基乙酸D. 氨基乙酸钠4. 下列各酸碱溶液的浓度均为0.10mol/L,其中可按二元酸被分步滴定的是()A. 琥珀酸(pK a1=4.16,pK a2=5.60)B. 柠檬酸(pK a1=3.14,pK a2=6.39)C. 亚磷酸(pK a1=1.30,pK a2=6.60)D. 联氨(pK b1=5.52,pK b2=14.12)5. 以下溶液的浓度均为0.10mol/L,其中只能按一元酸碱被直接准确滴定的是()A. 草酸(pK a1=1.22,pK a2=4.19)B. 联氨(pK b1=5.52,pK b2=14.12)C. 硫化钠(pK b1=-0.92,pK b2=6.76)D. 亚硫酸(pK a1=1.90,pK a2=7.20)6. 在0.10mol/LH3PO4溶液中,[HPO42-]的值约等于()A. pK a2B. pK a3C. (pK a1 +pK a2)/2D. (pK a2 +pK a3)/27. 用已知浓度的HCl滴定不同浓度的不同弱碱时,若弱碱的K b越大,则()A. 消耗的HCl越多B. 滴定突跃越大C. 滴定突跃越小D. 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8. 下列溶液中不是缓冲溶液的是()A. 0.1mol/LNH4Cl + 0.2mol/LNaOHB. 0.1mol/LNH3 + 0.2mol/LNH4ClC. 0.2mol/LNH3 + 0.2mol/LHClD. 0.2mol/LNH4Cl + 0.1mol/LNaOH9. 下列物质(均为0.1mol/L),不能用强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A. NaCN(K a=6.2×10-10)B. C6H5ONa(K a=1.1×10-10)C. HCOONa(K a=1.8×10-4)D. C9H7N(K a=6.30×10-10)10. 用NaOH溶液(0.1mol/L)滴定同浓度的甲酸(Ka=1.8×10-4)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是()A. 百里酚酞(pK HIn=1.65)B. 甲基橙(pK HIn=3.45)C. 中性红(pK HIn=7.4)D. 酚酞(pK HIn=9.1)11. 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A. H3O+B. NH3C. NH4+D. NH2-12. 滴定误差TE(%)()A. 与△pX无关B. 是绝对误差C. K t越大,误差越小D. 组分的浓度越大,误差越大13. 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范围将()A. 不变B. 增大0.5个pH单位C. 增大1个pH单位D. 增大2个pH单位14. 某弱酸HA的Ka=1.0×10-3,1.0mol/L的该酸水溶液pH值为()A. 3.0B. 2.0C. 1.5D. 6.015. 浓度均为0.1mol/L的NaH2PO4(pH1)与Na2HPO4(pH2),则()A. pH1>pH2B. pH1<pH2C. pH1=pH2D. pH1≈pH216. 用HCl溶液滴定某碱液,量取2份碱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