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疫苗研发需要经过临床前研 究、临床试验和生产许可等 多个阶段,以确保疫苗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的种类包括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每种疫苗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和应用范围。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 病。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 临床免疫学概述 • 临床免疫学基础知识 • 临床免疫学应用 •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技术 •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的挑战与前景01临床免源自学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
临床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系统在维持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学科, 涉及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机制以及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应用。
常见的免疫诊断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检测、 细胞免疫检测等,可用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 疫性疾病、肿瘤等的诊断。
免疫诊断的优点包括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 重复性好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某些 疾病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指利用免疫系统对疾病进 行干预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激活或 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以达到控制和消 除疾病的目的。
02 03
疾病治疗与预防
临床免疫学不仅为疾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还 为疫苗研发和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和传播。
个体化医疗
随着免疫疗法和免疫调节剂的不断发展,临床免疫学在个体化医疗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临床免疫学的发展历程
抗体
识别和结合抗原,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等效 应。
补体
通过级联反应溶解靶细胞或增强吞噬作用。
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参与炎 症和组织损伤修复。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01-第一章 概论
第三节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免疫检验
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经典免疫学技术
• 免疫凝集试验 • 免疫沉淀试验 • 补体结合试验
现代免疫学技术
• 标记免疫学技 术(特异性及 敏感性提高)
自动化免疫学技术
• 自动化免疫分 析仪(反应进 行加快)
(一)经典免疫学技术
1. 免疫凝集试验 (1)直接凝集试验: 1)肥达试验 2)外斐试验 3)交叉配血凝集试验 (2)间接凝集试验: 1)间接血凝试验 2)胶乳凝集试验 3)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总结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粘膜伴随淋巴组织
免
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
疫
系 统
免疫细胞
免疫辅助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 胞、肥大细胞等
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 黏附分子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
四、免疫与免疫应答
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 种生理功能。
重点提示
1、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 2、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的发展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简介
免疫学(immunology)
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对其在免 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免疫保护与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探 讨有效的免疫措施,实现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门现代医 学学科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1960
学者
贡献
J.Bordet
补体与溶菌活性
H.Durham,M.von Gruber
特异凝集反应
G.Widal,A.Sicad
肥达试验
R.Kraus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是一种透过检验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来诊断和治疗人体免疫疾病的医学检验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检测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例如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
其检测结果成为了判断疾病是否存在、发展过程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一、临床免疫检查所涉及的项目1、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
白细胞计数对疾病监测有重要意义,其异常值可能暗示某些疾病的存在,如感染、免疫疾病、白血病等。
2、单个抗体检测:单个抗体检测用于检测某个特定的抗体,例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标志物等。
3、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成分的免疫反应。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细胞内物质,可以识别不同的细胞类型,例如白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识别等。
5、免疫固定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是一种检测血清蛋白质的方法,其主要应用于鉴定血清蛋白质成分的变化,例如蛋白质异常增加、某些种类蛋白质缺失等,以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二、临床免疫检验的意义临床免疫学检验在筛选、诊断、治疗疾病、预测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1、疾病筛查:许多免疫学检查项目可以用于常见和罕见疾病的筛查。
例如,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可以预先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抗心肌抗体和心肌肌原纤维蛋白抗体可以诊断心肌病,肝疾病特异性抗体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肝炎病毒等。
2、疾病诊断:免疫学检查也可以用于特定疾病的诊断,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治疗效果观察:对于特定的疾病或治疗方式,需要通过免疫学检查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的血清HBV DNA状态、各类肿瘤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免疫调制药物治疗后CD4/CD8等细胞水平的变化等。
4、预后预测:免疫学检查还可以为临床预后预测提供指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和抗精氨酸胞浆蛋白抗体储量高则易发生肾脏损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可通过检查免疫球蛋白储量进行评估。
临床免疫学检验.
但免疫球蛋白不都是抗体。
临床检测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1 IgG2 IgG3 IgG4 IgM IgA1 IgA2 IgD IgE 重链 1 2 3 4 1 2 主要存在形式 单体 单体 单体 单体 五聚体 单体、双体 单体 单体 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 + +++ +++ 穿过胎盘 +++ + ++ 结合吞噬细胞 +++ +++ + + + 结合肥大细胞和嗜 +++ 碱粒细胞 与 SPA 结合 + + + NK 细 胞 介 导 的 ++ ++ ADCC 免疫作用 抗感染、自身抗体 早期防 粘膜局部 B 细 I 型 胞成 御作用 免疫 超敏 熟标 反应 志
新生儿、婴幼儿由于体液免疫功能尚不成 熟,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成人低,需按年 龄组进行分析与判断。 关于血清IgE和IgD的测定: 血清总IgE为0.13~0.92mg/L; 血清总IgD为0.6~2.0mg/L; IgE值升高多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骨髓瘤 IgD值升高多见于骨髓瘤等。
异常免疫球蛋白检测:
临床免疫学检验 (clinical immunological test)
范畴(category):
1、感染性疾病(infection disease) 2、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 3、超敏反应性疾病 (hypersensitivity ~ ) 4、免疫缺陷/增殖性疾病
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
治疗建议
根据具体疾病和病情严重程度,采用药物 治疗、免疫治疗、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措 施。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05 移植免疫相关检测指标解 读
移植免疫基本概念及原理
移植免疫是指宿主对外来移植 物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移植免疫的基本原理包括供者 与受者之间的遗传差异、免疫 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以及移植物 抗原的释放和呈递。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
51Cr释放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靶细胞, 通过测定自然杀伤细胞对靶细胞 的杀伤作用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 计算杀伤率。
流式细胞术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杀伤细 胞与靶细胞结合后释放的荧光物 质或酶,以评估其杀伤活性。
MTT比色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作为显色剂, 通过测定自然杀伤细胞对靶细胞 的杀伤作用导致的颜色变化,计 算杀伤率。
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判断。
检测结果阴性
不能完全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需结合其他因素进行考虑。
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
可用于监测疾病的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预防措施和治疗建议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感染、环境 污染等诱发因素,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
VS
测定B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如白 介素-4、白介素-6等,以评估B细胞功能。
巨噬细胞功能评价方法
1 2
吞噬功能试验
通过测定巨噬细胞吞噬颗粒物质的能力,评价其 吞噬功能。
杀菌功能试验
检测巨噬细胞对细菌的杀伤能力,反映其抗感染 功能。
3
细胞因子检测
测定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如肿瘤坏死 因子、白介素-1等,以评估其功能。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
免疫学检验
2.Ig含量增高:
多克隆性增高,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某些自身免疫病,如 SLE、RA、SS等;也见于寄生虫疾病、结节病等。
1
单克隆性增高,又称 “M”蛋白,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2
免疫学检验
〖注意事项〗 Ig水平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Ig 含量因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别,各地区参考值也不相同,在判断结果时应综合考虑。如有“M 蛋白”,可进一步作血清或尿液免疫电泳,检测轻链和重链。
免疫学检验
第一章 免疫功能检验 (Immunological Function Test) 免疫功能检验分为细胞免疫功能检验和体液免疫功能检验,对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细胞的各种功能,为深入研究和认识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理、病理改变,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与治疗将提供有利的信息。下面简单介绍临床常用的一些免疫检验项目。
免疫学检验
CAP检测系统 〖原理〗CAP,一个很小的塑料帽状物,其内置有多孔性、弹性和亲水性的纤维素粒,此粒多孔,吸咐了更多的变应原,加入血清,血清中的sIgE就会和变应原结合,再加入酶标抗人IgE,再加入荧光显色系统,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定荧光强度,计算机提供相应软件,自动计算出结果。报告sIgE含量。
*
免疫学检验
三. 特异性IgE抗体(sIgE)的检测 过敏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着具有变应原特异性的IgE 称之为特异性IgE,如对牛奶过敏者则有针对牛奶变应原的IgE;对蒿草花粉过敏者,则有针对该花粉的IgE,该抗体只能与该变应原特异性结合。
sIgE的测定在变态反应体外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呼吸疾病中,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职业性哮喘等患者血清中均能检出 sIgE。sIgE检测方法有许多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ELISA,FEIA,免疫印迹等。随着sIgE测定技术的完善,此项测定已日趋商品化,开发了各种检测系统,如CAP过敏原检测系统,Master过敏原检测系统,Px过敏原检测系统等,这些测定系统包括了仪器、试剂、计算机软件处理系统。国内目前应用最多的是CAP检测系统。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异常状态来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检验方法。
免疫学检验可以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抗原、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相关分子来评估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
这些检验可以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以及肿瘤等疾病。
常见的临床免疫学检验包括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法、免疫电泳等。
通过这些检验,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常见影响因素有哪些
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常见影响因素有哪些免疫学检验是目前医疗机构常用的一种检测、诊断手段,在疾病诊治、病情评估、预后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定性定量检测,且方法繁多,如化学发光免疫、放射免疫等。
因此保证免疫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十分必要。
但是临床免疫学检验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本文对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介绍。
1.什么是临床免疫学检验?医学检验是一门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重要学科,也被称作实验室医学,是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专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免疫检验在医学检验占据重要的地位。
免疫检验技术发展迅速,临床免疫学检验已成为一种重要、基础的检查项目。
例如抗原抗体反应的相关检测,主要指免疫组化,免疫组化便是使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的酶底物的显色反应,实现对细胞中抗原的定位、定性检测,十分常用。
另外也包括免疫荧光、血凝抑制、放射免疫等多种检测手段,放射免疫适用于激素等微量物质的检测。
免疫细胞检测也是临床免疫学检验的主要项目,其中细胞毒试验较为常用,多用于免疫移植、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等方面的研究。
除此之外,FCM流式细胞术能够对细胞分选、周期及凋亡的分析。
以上所提到内容均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中十分常见。
1.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常见影响因素有哪些?临床免疫学检验已成为医学检验的基础项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实际检验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标本因素、人为因素以及仪器设备因素等,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标本因素。
标本主要指进行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原材料,如果标本本身或者前期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必然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对目前免疫学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当标本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补体、溶血等情况,必然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例如类风湿因子中的IgM IgG能与免疫检验中的捕获抗体结合,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检验人员可在检验前采用风湿因子吸附剂进行吸附,减少类风湿因子对临床免疫学检验造成的影响。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免疫球蛋白检测•概念: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
由浆细胞产生,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和某些细胞的膜上。
(一)分类•按重链性质分:IgG、IgA、IgM、IgD 、 IgE、IgG•于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 3—5岁接近成人水平。
IG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Ig,占血清总Ig的75%—80%,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IgA:分为分泌型和血清型,分泌型的合成和分泌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血清型占总Ig的10—20%。
IgM:是分子量最大的Ig。
占血清Ig的5-10%。
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
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是最先产生的抗体。
IgM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
约0.1—0.9mg/L。
占总血清Ig的0.02%,为亲细胞抗体。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及皮肤过敏有关。
(四)临床意义⒈免疫球蛋白增高•(1)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M蛋白血症)IgG、IgA 、IgD 或IgE增高。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样异常增生性疾病等。
•(2)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①感染:特别是慢性感染如细菌、寄生虫、螺旋体感染,IgG、IgM增高②自身免疫性疾病:SLE以IgG、IgA或IgG、 IgM增高多见,类风关以IgM增高为主③慢性肝病:IgG、 IgA 、IgM可增高,慢活肝IgG、IgM增高明显⑶IgD增高:见于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妊娠末期、大量吸烟者•⑷IgE增高:见于IgE型多发性骨髓瘤、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及皮肤过敏、急慢肝、肾综⒉免疫球蛋白减少IgG<6.0g/L,IgM、IgA<0.4g/L(1)先天性:见于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先天无胸腺症•(2)获得性:见于大量蛋白丢失性疾病:肾综、剥脱性皮炎中毒性骨髓病、白血病、淋巴网状系统肿瘤:淋巴瘤、霍奇金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⑶Ig减少易引起反复感染•IgG缺乏:易患化脓性感染•IgM 缺乏:易患革兰氏性阴败血症•IgA缺乏:易患呼吸道感染二、血清M蛋白检测⏹ M蛋白是一种单克隆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或其分子片段。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解及答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1、enzyme immunoassay(EIA)酶免疫分析技术,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酶高效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标记检测技术。
2、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胶体金免疫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3、immunoblot test(IBT)免疫印迹试验,是一种将高分辨率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4、precipitation reaction沉淀反应,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可见的沉淀现象。
5、agglutination reaction凝集反应,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6、immunogen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
7、adjuvant (immunoadjuvant)佐剂(免疫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物质。
8、hapten半抗原,指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如多糖、多肽、类脂和核酸等物质。
9、monoclonal antibody(McAb)单克隆抗体,设法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出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0、Polyclonal antibody(PcAb)多克隆抗体,亦称免疫血清,用抗原以不同途径免疫动物,从动物血清中获取抗体,该类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由于免疫动物的抗原往往具有多种抗原表位,可激活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抗原多种表位的混合抗体,因而抗血清也称为多克隆抗体。
11、tumor antigen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及答案1、单选容易导致"钩状效应"引起假阴性的测定方法为()A.双抗体夹心ELISAB.一步法ELISAC.间接ELISAD.捕获法ELISAE.竞争法E(江南博哥)LISA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由于一步法中固相抗体和酶结合物抗体与待测抗原的反应速率不同,待测抗原含量过高时,容易与酶结合物抗体反应而未能与固相抗体反应,从而导致"钩状效应"。
竞争法主要用于小分子测定或半抗原测定。
捕获法用于检测IgM类抗体,用于区分感染性疾病的病程。
2、单选抗原纰成和两种抗原相关性分析()A.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B.双向免疫扩散C.免疫电泳D.单向免疫扩散E.免疫荧光正确答案:B3、单选肿瘤标志物不包括()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B.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神经元烯醇化酶D.α岩藻糖苷酶E.脂肪酶正确答案:E4、单选不需要组织配型的器官移植是()A.干细胞移植B.皮肤移植C.肾移植D.心脏移植E.角膜移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角膜组织属于免疫赦免组织,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移植角膜时不需要组织配型。
5、单选与巨细胞病毒亲合力最高的抗体类别是()A.IgGB.IgAC.IgMD.IgDE.IgE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人体感染巨细胞病毒诱导免疫应答,优先产生抗体为IgM类,随着免疫应答不断加强IgG产量增加,含量最高的抗体属于IgG类。
亲合力是指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能力,IgM为5聚体,抗原结合价为10。
因此,与巨细胞病毒亲合力最高的抗体类别是IgM。
6、单选参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细胞是()A.CD8+TcB.CD4+ThC.DCD.BE.NK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急性排斥反应主要原因是细胞免疫应答。
CD8+Tc能直接识别异体MHC分子,是重要的效应细胞。
7、单选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是()A.抗SS-DNAB.抗DS-DNAC.抗TSH受体D.抗变性IgGE.抗血小板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均可检测到高效价自身抗体或自身应答性T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解带现象(前带、后带):在等价带的前后,由于抗体和抗原过量,形成的沉淀物少,上清液中可测出游离的抗体或抗原,这种现象称为带现象。
当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抗原过量时称为后带。
凝集反应:是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直接凝集反应: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如正常人O型红细胞、细菌、胶乳颗粒等)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当电解质存在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或被动凝集反应。
Coombs试验:又称抗球蛋白试验,是抗球蛋白参与的间接血凝试验,用于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
不完全抗体多半是7S的IgG类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牢固结合,但因其分子量较小,体积小,不能起到桥联作用,在一般条件下不出现可见反应。
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起桥联作用,连接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特异抗体,使红细胞凝集。
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可见的沉淀现象。
高剂量钩状效应:抗原过量可引起高剂量钩状效应,即抗原过量致形成的IC分子小,发生再解离,浊度下降,光散射减少。
海德堡曲线理论:当抗体过量时,IC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至抗原、抗体比例最适处达最高峰,沉淀反应最明显,称等价带,高峰区域左侧,抗体浓度过高,沉淀反应不明显,称前带;高峰区域右侧,抗原浓度过高,沉淀反应也不明显,称后带,这就是海德堡曲线理论。
包被:将抗体或抗原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过程称为包被。
封闭:由于包被过程中固相载体表面不能被抗体或抗原蛋白质完全覆盖,实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血清标本以及酶结合物中的蛋白质也会部分地非特异性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最终产生非特异性显色导致测定本底偏高,在这种情况下,需用1%-5%的牛血清白蛋白或5%-20%小牛血清再包被一次,消除此干扰,此过程称为封闭。
亲和素的活性单位:亲和素的活性单位是以亲和素结合生物素的量来表示的,即以能结合1ug 生物素所需要的亲和素量为1个亲和素活性单位。
胶体金免疫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M蛋白:主要是指患者血清中某一类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多,大多在30g/L以上,这种异常增多的免疫球蛋白理化性质十分一致,称为单克隆蛋白即M蛋白。
窗口期:从HIV感染到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时间段称为窗口期。
TORCH :临床上将4种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统称为“TORCH”,其中TO是弓形虫,R是风疹病毒,C是巨细胞,H是单纯疱疹I/II型。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机体免疫系统受环境或遗传等因素作用产生针对自身正常或变性的组织、器官、细胞、蛋白质或酶类等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导致自身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增殖病:免疫器官、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组疾病称为免疫增值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免疫球蛋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
个体化医疗:是指在适当的治疗时间,使用适当的给药途径,对适当的患者施以适当的药物和适当剂量,以避免不当治疗和有害治疗,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的分子基础。
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移植(transplantation):指将健康细胞、组织或器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自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代替或补偿机体所丧失的结构和(或)功能的现代医疗手段。
移植排斥反应(transplantation rejection):是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会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患者以CD4+T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同时伴反复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因素造成的免疫系统在发育、分化、代谢或相互调节的不同环节上发生障碍,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临床上表现为以感染为主的一组综合症。
二、简答1.什么是免疫佐剂?免疫佐剂有哪些种类?其作用机制如何?P22答:免疫佐剂:某些物质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称为免疫佐剂。
佐剂种类:一类是本身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如细胞因子,卡介苗等;另一类是本身无免疫原性的佐剂,如液体石蜡,明矾等。
作用机制:①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除,从而更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②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处理和提呈抗原的能力;③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可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度;④改变抗体的产生类型以及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
2.简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要点和应用?P28答:制备技术要点:①尽早用获得的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可避免多次传代引起染色体逐渐丢失而使细胞产生抗体能力减弱甚至消失;②单克隆抗体的产生: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以动物体内诱生法为主;③单克隆抗体的纯化:目前最有效的单克隆抗体纯化法是亲和层析法,其具有选择性高、所得抗体纯度高、回收率高等优点;④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为确定获得的多个杂交瘤细胞株哪一株最适用,则要对其进行鉴定。
应用①检验医学诊断试剂;②抗体药物的研制及应用;③蛋白质的提纯;④“探针”作用。
3.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比较有何优缺点和局限性?P30答:优点:具有高特异性,高均一性和可重复性。
缺点: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弱凝集反应和不呈现沉淀反应、反应强度低,所需设备昂贵,制备技术复杂等。
局限性:固有的亲和性和局限的生物活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4.简述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和结果判断。
P46答:原理:在pH8.6的缓冲液中,大部分蛋白质抗原等电点低,带较强的负电荷,分子量小,受到电渗作用小,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而抗体绝大多数为IgG ,等电点偏高,在pH8.6时带负电荷较少,且分子量较大,移动速度慢,它向正极移动缓慢甚至不移动,而在电渗作用下,随水流向负极移动,电渗引向负极移动的速度超过了IgG向正极的移动速度,因此抗体移向负极,在抗原抗体浓度最适比处形成沉淀线,根据沉淀线相对于两孔的位置可大致判断抗原抗体的比例关系。
结果判断:若抗原浓度高于抗体,沉淀线靠近抗体孔,抗原浓度越高,沉淀线越接近抗体孔,甚至超过抗体孔。
5.免疫放射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59表格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类型?P83答:基本原理是把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也就是形成固相抗原或抗体;将抗原或抗体与酶连接成酶标记抗原或抗体,它既保留了免疫活性,又保留了酶的活性;测定时将受检样品(含待测抗原或抗体)和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按一定程序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形成固相化抗原抗体-酶复合物;用洗涤的方法将游离成分去掉,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底物后,底物被固相载体上的酶催化生成有色产物,通过定性或定量检测有色产物的量即可确定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
方法类型①检测抗原的方法:蛋白大分子抗原大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只有单个抗原决定簇的小分子则采用竞争法。
②检测抗体的方法:间接法,双抗原夹心法,竞争法和捕获法等。
7.吖啶酯化学发光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P97答:发光原理:吖啶酯在碱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时,发出波长为470nm的光,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其激发态产物N-甲基吖啶酮是该发光反应体系的发光体特点:①吖啶酯发光的氧化反应简单快速,不需要催化剂,只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即可。
②反应体系中加入H2O2和NaOH溶液后,发光迅速,背景噪音低,保证了测定的敏感性。
③吖啶酯可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结合稳定,不影响标记物的生物活性和理化特性。
④吖啶酯发光为瞬间发光,持续瞬间短,因此对信号检测仪的敏感度要求比较高。
8.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抗原修复方法有哪些?p119①酶消化法:根据消化能力强弱可分为轻度消化酶(如无花果蛋白酶)、中度消化酶(如胰蛋白酶)和强消化酶(如胃蛋白酶)。
②盐酸水解法:操作中应注意掌握盐酸浓度、水解温度及水解时间,以最大程度暴露抗原而又不破坏抗原性为目的。
③微波法:将石蜡切片置于缓冲液中,凭借微波辐射产生的高热效应及高速分子运动能量解开交联蛋白,暴露被掩盖的抗原决定簇。
④高压锅法:其利用加热暴露抗原,经济简单,适用于大批切片的加热处理。
⑤煮沸法:也是利用热效应恢复抗原性。
9.溶血空斑试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原理、方法学是什么p145溶血空斑试验:原理:将SRBC免疫的小鼠脾脏(或家兔淋巴结)制成单个细胞悬液,与SRBC在琼脂糖凝胶内混合后倾注于小平皿或玻片上。
脾细胞中的抗体生成细胞释放抗SRBC抗体,使其周围的SRBC致敏,在补体参与下可将SRBC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
每一个空斑中央含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数目即为抗体形成细胞数。
空斑大小表示抗体形成细胞产生抗体的多少。
方法学:①经典溶血空斑形成试验:用于检测实验动物抗体形成细胞的功能。
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②被动溶血空斑试验:是指抗体形成细胞产生的Ig与SRBC上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参与下出现溶血反应。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原理: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是一种既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用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加入待检的抗体产生细胞,即可诱导抗体的分泌。
分泌的抗体与包被抗原结合,在抗体分泌细胞周围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细胞吸附于载体上,加入酶标记的第二抗体与细胞上的抗体结合,通过底物显色反应的深浅,可测定出生成的抗体量,并可在镜下计数着色的斑点形成细胞。
10.ELISA的优缺点是什么?P87优点: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便,试剂稳定,对环境没有污染,易于推广和标准化,可同时检测大量标本且试验废弃物便与处理等。
缺点:由于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原理,因此该技术有其局限性。
如检测抗原,则要求抗体(单抗或多抗)是特异性的,待测抗原必须存在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如果基因突变导致某些位点的不表达或异常表达,或者结合位点因为某些原因被封闭或阻断,将会影响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如检测抗体,则要求所包被的抗原应尽可能包含所有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同时又尽可能不含有非特异性成分,这些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往往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而难以完全做到,因此试验中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是不能完全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