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理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doc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doc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检验本科用)医学检验系《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教学组2007-01-01目录前言 (1)大纲说明 (1)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有基本内容及要求 (2)第一章概论 (2)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 (2)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2)第四章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技术 (3)第五章凝集反应 (3)第六章沉淀反应 (3)第七章免疫电泳技术 (4)第八章放射免疫技术 (4)第九章荧光免疫技术 (4)第十章酶免疫技术 (5)第十一章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 (5)第十二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5)第十三章免疫细胞分离及检测技术 (6)第十四章吞噬细胞检测及应用 (6)第十五章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 (6)第十六章细胞粘附分子测定及应用 (7)第十七章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 (7)第十八章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及应用 (7)第十九章补体检测及应用 (7)第二十章自身抗体检测及应用 (8)第二十一章 MHC与H LA检测及应用 (8)第二十二章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 (8)第二十三章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 (9)第二十四章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 (9)第二十五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9)第二十六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10)第二十七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10)第二十八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10)第二十九章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11)第三十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11)参考书目 (11)课程学时分配 (12)前言《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临床免疫学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和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以及常见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及免疫学诊断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掌握临床免疫相关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并能针对不同的临床病例开展相关免疫学项目的诊断,能对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的临床解释和分析。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教案首页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教案首页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备注荧光免疫技术(fluoroimmunoassay)是免疫标记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将免疫学反应酶异性与荧光技术的敏感性结合起来。

基本原理是:利用荧光素标记抗体,使之在涂片上或组织切片上以一定的条件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特异性地结合,通过高发光效率的点光源,经过滤色板发出一定波长的光,使标本结合的荧光素激发而产生荧光,借助荧光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可以判断待测抗原或抗体的有无。

荧光免疫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

第一节荧光的基本知识一、荧光现象荧光就是某些物质受到一定波长光的激发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出的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的光。

二、荧光技术中有关的概念和参数1.发射光谱指固定激发波长,在不同波长下所记录到的样品发射荧光的相对强度。

2.激发光谱指固定检测发射波长,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发样品所记录到的相应的荧光发射强度。

3.荧光效率荧光物质不会将全部吸收的光能都转变成为荧光,荧光效率是指荧光物质将吸收的光能转变序为荧光的百分率。

荧光效率=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荧光强度)/吸收光的光量子数(激发光强度)不同的荧光物质各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即在某一特定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和最发射峰。

选择激发光波长在最接近于荧光物质的最大吸收峰的波长,而且测定光波长也设定在最接近于最大发射光波峰时,可得到最高的荧光效率。

4.荧光寿命指荧光物质被一瞬时光脉冲激发后产生的荧光随时间而衰减到一定程度时所用的时间。

5.荧光的猝灭指荧光物质的荧光辐射能力在受到激发光较长时间的照射后会发生减弱的现象。

一些化合物有天然的荧光猝灭作用而被用作猝灭剂,用以消除(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备注不需要的荧光。

在荧光免疫技术中常用的荧光猝灭物质有亚甲蓝、碱性复红、伊文思蓝以及低浓度的过锰酸钾和碘溶液等。

6.荧光偏振荧光偏振可用下式说明P=(F H-F L)/(F H+F L)式中:P表示偏振度;F H表示激发光起偏器和荧光检偏器的透射轴方向平行时测得的荧光强度:F L是上述两者方向互相垂直时测得的荧光强度。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概论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概论

概论第01讲 概论(一)学习免疫学的基本概念,了解临床免疫学的理论基础,掌握免疫技术的检测原理是学习和研究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技术的重要保障。

免疫学简介 临床免疫学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免疫的概念 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从外环境中侵入的病原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内环境中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或自身变性抗原,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的功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中枢 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骨髓 脾脏、淋巴结、黏膜伴随淋巴组织 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 免疫辅助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TCR BCRCD 分子粘附分子MHC 其他免疫球蛋白补体分子细胞因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与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系统-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第02讲概论(二)免疫系统-免疫分子 1.免疫球蛋白2.补体系统3.细胞因子4.黏附分子5.CD抗原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采用单克隆抗体鉴定识别的自细胞分化抗原称CD抗原。

检测CD抗原是实验室识别细胞及不同分化阶段细胞或细胞亚群最主要的方法。

免疫功能生理性(有利)病理性(不利)免疫防御抗感染免疫缺陷病超敏反应免疫自稳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肿瘤持续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临床免疫学临床免疫学是将免疫学基础理论、临床疾病与免疫学技术相结合,用于研究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多个分支学科的总称。

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感染免疫学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临免疫检验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利用免疫检测原理与技术检测免疫相关物质;另一部分是利用免疫检测原理与技术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

《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immunology examinations总学时:96 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48学分:4.5先修课程:仪器分析、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及其诊断和防治措施的科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获得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病理过程及其机制以及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概论(1学时)教学内容:1.1 免疫学技术概论1.2 临床免疫性疾病及检验概论教学要求:1.了解免疫学技术在医学中地位和应用;了解免疫学技术的发展简史。

2.了解临床免疫学及其检验在医学中的作用。

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1学时)教学内容:2.1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2.2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2.3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2.4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类型教学要求:1.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2.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3.掌握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4.掌握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类型。

授课方式:讲授第三章免疫原和抗体的制备(2学时)教学内容:3.1 免疫原的制备3.2 免疫血清的制备3.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4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教学要求:1.掌握颗粒性抗原的制备和半抗原的制备;了解可溶性抗原的制备。

2.掌握免疫血清的制备。

3.掌握单克隆抗体的概念;掌握B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4.掌握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了解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授课方式:讲授第四章凝集反应(2学时)教学内容:4.1直接凝集反应4.2间接凝集反应4.3抗球蛋白试验教学要求:1.掌握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实验教学⼤纲《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使⽤)Ⅰ前⾔本⼤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学⽣使⽤。

编写本⼤纲的⽬的是要求学⽣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学习亲⾃动⼿操作。

现将⼤纲使⽤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为使学⽣和教师更好地掌握教材,⼤纲每⼀章节均由教学⽬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便于学⽣重点学习。

⼆教师在保证⼤纲核⼼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般内容。

三参考学时为44学时。

四使⽤教材:《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实验指导》,⼈民卫⽣出版社,刘辉,2版,2003年。

Ⅱ正⽂实验⼀抗体的制备(综合性实验)⼀教学⽬的通过制备抗伤寒沙门菌抗⾎清,熟悉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及抗⾎清的鉴定⽅法。

⼆教学要求(⼀)掌握抗体产⽣的原理。

(⼆)熟悉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实验设计(三)了解抗⾎清的分离和保存三教学内容(⼀)免疫原(抗原)的纯化和制备。

(⼆)实验动物的选择条件。

(三)免疫⽅案的设计。

(四)动物采⾎和分离⾎清。

(五)抗⾎清效价滴测定定(试管法凝集试验)。

实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教学⽬的学习单向免疫扩散实验的实验原理、试剂与器材及操作⽅法。

⼆教学要求(⼀)掌握单向免疫扩散实验的实验原理、试剂与器材及操作⽅法。

(⼆)熟悉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的结果判断。

(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及⽅法学评价。

三教学内容(⼀)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的测定免疫球蛋⽩的原理、⽅法及结果判断。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的测定免疫球蛋⽩影响因素。

实验三胶乳凝集试验⼀教学⽬的学习类风湿因⼦(RF)测定的原理、⽅法及结果判断。

⼆教学要求(⼀)掌握胶乳凝集试验的原理、⽅法及结果判断。

(⼆)熟悉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三)了解胶乳凝集抑制试验检测绒⽑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实验原理、试剂与器材、操作⽅法及结果判断。

三教学内容(⼀)胶乳凝集试验检测类风湿因⼦原理。

(⼆)⾮特异反应的判断和排除。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1. 理论基础1.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分子和信号通路•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1.2 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免疫学检验的种类和原理•抗原与抗体的基础知识•免疫学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3 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应用•免疫学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免疫学检验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 实验操作2.1 免疫学检验的常用实验操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2.2 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免疫学检验实验设计的要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3. 诊断评估与质量控制3.1 免疫学检验诊断评估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的计算和解释•临床样本的诊断评价方法3.2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估4. 安全与道德•实验中的安全问题•道德问题和实验守则5. 教学要点5.1 宣传免疫学检验的重要性和意义•免疫学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免疫学检验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5.2 强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3 实战训练和实验分析•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的基本方法6. 实践环节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实践环节,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

7. 课程评估与7.1 学生评估•学生对于课程效果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案的评价7.2 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免疫学检验是一门重要的实验学科,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希望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免疫学检验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卫生检验专业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编20091220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免疫学检验(Experimental Immunology)课程号(代码):504083040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学时:48 学分:3二、教学目的要求免疫学检验是卫生检验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卫生检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使学生知悉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理论和基本技术。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影响因素,为学生今后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理论上的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又强调联系实验操作和具体案例分析等实践的重要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并结合本学科的发展进程,及时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教学内容*”示教学难点)〔一〕基本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免疫学简介,免疫学检验的内容,免疫学检验的应用,免疫学检验的发展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抗原的性能,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的种类,免疫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抗体产生的规律,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结构,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人工制备抗体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抗原抗体的结合力,抗原抗体的亲和力和亲和性,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第三章抗原和抗体的纯化离心分离法的原理、方法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应用;盐析的基本原理,盐类和浓度的选择,影响盐析的因素,脱盐,有机溶剂沉淀法,非离子聚合物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离子交换剂种类和性质,技术要点:离子交换剂的选择和处理,装柱和加样,洗脱和收集,离子交换剂的再生与保存,影响交换容量的因素,应用;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常用凝胶,凝胶的选择,柱的选择,凝胶柱的制备,加样与洗脱,凝胶柱的再生与保存,凝胶层析的应用;亲和层析法原理,载体和配体的选择,载体、配体、间隔臂,载体的活化与配体的偶联,技术要点,再生和保存,应用;电泳的分类,基本原理,影响泳动速度的因素:带电颗粒的性质,电场强度,pH值,离子强度,电渗作用,支持介质的筛孔,其它影响因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特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优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应用。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大纲(本科)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大纲(本科)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大纲(本科)Clinical Immunology and Immune Lab Diagnosis学分:6;学时:72(其中:讲课学时42;实验学时: 27 ,考试3)一、课程概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

它主要讲述临床免疫学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及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以及常见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及免疫学诊断的意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熟练应用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掌握临床免疫相关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并能针对不同的临床病例开展相关免疫学项目的诊断,并能对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的临床解释和分析。

由于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中最前沿的学科之一,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

因而,在以上所提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了解免疫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以使学生既能适应一般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又要有一定的创新工作的能力。

第一章超敏反应性疾病教学大纲[掌握]1.掌握Ⅰ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原理、特点、方法,临床意义;血清中特异性IgE和非特异性IgE的检测原理、方法及意义。

2.掌握PEG沉淀比浊、固相C1q法、胶固素法、固相mRF抑制试验、Raji细胞试验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原理及优缺点。

3.掌握Ⅳ皮肤试验、斑贴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结果评价。

掌握Ⅰ、Ⅳ型皮试的区别。

[熟悉]1.熟悉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发生的机制、特点;脱颗粒试验和激发试验的原理。

2.熟悉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发生的机制、特点。

3.熟悉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发生的机制、特点。

熟悉热凝聚的人IgG(HAHG)代替CIC的标准品的优缺点。

4.熟悉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发生的机制、特点。

熟悉传染性变态反应概念。

[了解]1.了解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与Ⅰ型超敏反应性相关的细胞因子检测及意义。

2.了解Ⅱ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

3.了解Ⅲ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

了解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的进展及临床意义。

4.了解Ⅳ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英文名称:Clinical Immunology Laboratory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总学时:62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30 实验课学时:32一、课程性质和地位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在正常生理代谢的调节及对外来病原菌的防御功能,当免疫反应调节异常或缺陷时,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与免疫疾病有关的活性物质的检测与分析,是医学检验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供五年制本科临床检验专业)。

为适应现代化医学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检验医学教育不断完善,遵循五年制检验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生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原则,力求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能适应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发式、实例等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

实验课是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免疫学检验,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掌握】免疫应答各个阶段,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NK细胞的主要功能,免疫学检验包含内容。

【熟悉】中枢免疫器官对免疫细胞的发育作用,外周免疫器官组成及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补体系统的主要激活途径。

【了解】免疫辅助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临床免疫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临床免疫学及免疫检验在移植免疫、肿瘤免疫中的意义,现代免疫学技术包括方法。

思考题:1、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2、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NK细胞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3、免疫学检验可分为几个部分?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掌握】抗原抗体反应概念、原理是什么,抗原抗体的结合力,抗原抗体反应特点,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

《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一、前言本大纲教材为《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王兰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

本门课的教学基本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技术和临床免疫学理论。

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免疫检验学的学习,掌握各项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原理,试剂组成,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2.通过临床免疫学及免疫病理的学习,掌握免疫学疾病的概念,发病机理及其检验。

3.了解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的最新进展。

4.本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三级:详细介绍,重点介绍,一般介绍。

本课程面授学时数为38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一)详细介绍:免疫、免疫学、免疫应答反应、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概念。

(二)重点介绍:免疫应答反应、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的分类、表面标志;淋巴细胞再循环与归巢;免疫球蛋白结构与分类。

(三)一般介绍:临床免疫学、免疫检验以及临床应用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一)详细介绍: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二)一般介绍:抗原抗体反应主要类型和临床应用。

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一)详细介绍:抗血清制备,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

免疫佐剂的概念和种类以及作用机制。

(二)重点介绍:抗血清中抗体的纯化。

(三)一般介绍:免疫原的制备。

第四章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技术(一)详细介绍:单克隆抗体的概念,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重点介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技术。

(三)一般介绍: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主要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基本原理和程序;特点。

第五章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一)详细介绍:凝集反应的特点,抗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二)重点介绍: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凝胶内沉淀反应。

(三)一般介绍: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絮状沉淀试验、沉淀反应的应用。

第六章放射免疫技术(一)详细介绍:常用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抗体(抗原)的制备和鉴定、放射免疫技术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放射免疫技术的方法学评价。

免疫学检验课程大纲

免疫学检验课程大纲

《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是从事医学实验室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

随着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检验技术成为医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免疫学检验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稳定、方便快捷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应用范围廷伸至医学检验专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床旁检验POCT产品的应用当中发展成为一种微量化学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

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特异性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抗原、免疫球蛋白、抗原和抗体反应、补体和免疫应答等免疫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免疫系统和免疫分子概念和知识。

2. 使学生能够熟悉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抗体制备技术、免疫比浊分析、酶免疫分析术和荧光免疫技术等基本检验方法。

3. 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常规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使学生熟悉免疫学实验室的一般管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免疫学的主要成就及与医学的关系,理解免疫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免疫学基本概念,难点是免疫系统。

【教学内容】第一节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概况一、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征二、免疫学发展简史三、免疫学检验第二节免疫系统一、免疫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2、外周免疫器官二、免疫细胞1、淋巴细胞2、免疫辅佐细胞三、免疫分子【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第二章免疫化学【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抗原的基本性质、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抗原的基本性质、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是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抗原一、抗原的性质1、异物性2、理化特性3、其他因素二、抗原的特异性1、抗原决定簇2、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三、抗原的分类1、根据抗原的特异性分类2、根据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分类3、根据抗原与机体亲缘关系分类第二节免疫球蛋白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基本结构2、功能区3、基因表达二、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1、同种型2、同种异型3、独特型三、抗体的生物学活性1、IgV区的功能2、IgC区的功能四、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1、IgG2、IgE3、IgA4、IgD5、IgE第三节抗原抗体反应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1、特异性2、可逆性3、比例性4、阶段性三、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1、反应物自身因素2、环境条件3、比例性四、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1、凝集反应2、沉淀反应第四节补体系统一、概述1、补体的组成和命名2、补体的理化性质二、补体系统的激活1、经典激活途径2、MBL激活途径3、旁路激活途径三、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四、补体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1、溶血实验2、补体结合实验【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第三章免疫分子【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种类,理解免疫膜分子概念和种类,掌握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结构和功能。

《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检验Immunolo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ical Diagnosis课程代码:26410082学分:4.5学时:99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63实验学时:36)先修课程:人体结构学、人体机能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建议自学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教材:(曹雪涛.医学免疫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李金明,刘辉.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夏圣,杨曙梅.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第1版,镇江:出版社,2014.)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免疫学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部分为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四大临床专业技术之一。

它主要讲述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和分子的组成,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免疫应答如何参与临床免疫学相关性疾病发病机制;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临床实验室诊断中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掌握免疫学发展史的概要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学习他们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优秀的科研和执业道德;掌握免疫学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课程目标2:应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机制诠释临床常见免疫相关性疾病(5)掌握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结合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抗原提呈)。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BCR抗原识别多样性的分子基础,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B细胞的分类及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2.难点:BCR的基因结构及基因重排,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BCR抗原识别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第十章T淋巴细胞(一)课程内容(1)T细胞的分化发育: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分化、TCR的重排、T细胞的阳性选择、阴性选择与中枢免疫耐受的建立;T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中的分化。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免疫学检验英文名称:Immunological detection technique开课学期:7学时学分:40/2.5课程类型:专业课开课专业:预防医学专业选用教材:《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主要参考书:1. 《免疫学检验》吕世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2月第2版2.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王兰兰主编2004年1月第3版3. 《简明免疫学技术》朱正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4. 《免疫学常用实验技术》柳忠辉主编科学出版社执笔人:黎明兰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免疫学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简便和快速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其他有关领域。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类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原理、类型、技术要点、实际应用及方法学评价,更好的为防病治病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的原理、技术要点、应用及方法学评价。

2.掌握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的测定方法。

3.掌握免疫学技术在免疫预防计划免疫、动植物检疫、健康相关产品免疫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4.了解免疫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抗原抗体的纯化(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抗原和抗体纯化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评价和应用。

了解抗原抗体各种纯化方法的程序及分离物的选择。

教学内容第一节盐析法一、原理二、常用中性盐三、操作步骤四、影响因素五、方法评价与应用第二节凝胶层析法一、原理二、常用凝胶的种类和性质三、操作步骤四、方法评价与应用第三节离子交换层析一、原理二、常用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三、离子交换层析的程序四、方法评价与应用第四节亲和层析法一、原理二、亲和层析载体与配基的选择三、层析条件的选择四、方法评价与应用考核要求:了解蛋白质提纯方法的程序及条件掌握蛋白质提纯方法的原理第二章免疫原与特异性抗体的制备(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人工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免疫血清的制备方法,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技术要点。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述1、了解免疫学检测技术与方法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地位。

2、熟悉临床免疫学的重要任务、内容及发展新动态,现代免疫学检测的发展趋势和进展,免疫学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及我们的任务和要求。

3、掌握基本概念:免疫、免疫学、免疫应答、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临床免疫学。

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1、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类型。

2、熟悉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3、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及特点,抗原、免疫球蛋白、前带、后带、免疫复合物、亲和性、亲合力的概念。

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1、了解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基本概念。

2、熟悉免疫原、半抗原的制备过程,抗血清的制备。

3、掌握免疫佐剂的特性及应用原则,免疫佐剂增强免疫应答的机制,抗血清鉴定方法的选择。

第四章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技术1 、掌握 McAb 及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及 HAT 培养基的筛选机制。

2 、熟悉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技术;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3、了解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技术。

第五章凝集反应1 、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和特点;直接反应、间接凝集反应 ( 间接血凝试验、胶乳试验 ) 及其应用 ( 抗原的检测、抗体的检。

2 、熟悉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抗球蛋白参血凝试验。

第六章沉淀反应1 、掌握单向扩散试验、双向扩散试验原理与方法。

2 、熟悉液体内沉淀试验 ( 絮状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 ) ;掌握单向扩散试验、双向扩散试验、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熟悉对流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

3 、了解免疫浊度法 ( 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测定法 ) 的原理。

第七章免疫电泳技术1 、掌握免疫电泳技术原理;对流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免疫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放射免疫技术1 、掌握放射免疫技术基本类型及原理、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放射免疫分析及免疫放射分析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使用)Ⅰ前言免疫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

临床免疫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些特定疾病过程中检验理论、临床应用、方法评价及实际应用的科学。

临床免疫学以基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医学课程为基础,通过检验理论及实验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工作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44学时;理论与实验之比1.05:1。

四教材:《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兰兰,3版,2003年。

Ⅱ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介绍免疫学发展简史。

了解临床免疫学发展历程。

熟悉临床免疫学的临床应用和现代免疫学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基本概念:临床免疫学、免疫应答、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二)熟悉免疫学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现代免疫学检测的发展趋势,免疫学检测技术在参与免疫性病理损伤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检测中的作用。

(三)了解免疫学检测与方法在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地位。

三教学内容(一)临床免疫学的概念及临床应用范畴,免疫调节与信号传导。

(二)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研究、免疫及基因治疗。

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一教学目的抗原抗体反应的基础是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抗体高变区分子结构的互补性。

学习免疫反应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特点,是进一步学习临床免疫学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前带、后带、免疫复合物、亲合性、亲合力的概念。

(二)熟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三)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类型。

三教学内容抗原抗体反应是抗原与相应抗体间特异的结合反应,其基础是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抗体高变区分子结构的互补性。

抗原抗体反应发生在体内称为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效应,在体外则主要用于免疫学诊断。

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的制备一教学目的抗体的特异性是免疫反应的基础,抗原的纯化则是是制备高效价特异抗体的前提。

本章学习抗血清的制备及相关概念。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抗血清的制备及鉴定方法(二)熟悉免疫佐剂的概念及应用原则。

(三)了解免疫原、半抗原和抗血清的概念三教学内容(一)免疫反应的基本条件:抗原、抗体。

抗原的纯化是制备高效价特异抗体的先决条件。

(二)抗体制备技术: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技术、基因工程技术。

(三)抗体类型: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第四章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制备技术一教学目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纯度高,易于大量制备,基因工程抗体保留了原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减少或去除了无关成分,是抗体制备技术的发育发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杂交瘤技术的原理。

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二)熟悉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步骤及杂交瘤细胞概念。

(三)了解抗体库技术及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上的应用三教学内容(一)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单克隆抗体:由一株仅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

特异性强、纯度高、有效抗体含量高、制备抗体的批间差异小,易于标准化和大量制备。

(三)基因工程抗体:在基因水平上对编码Ig的分子基因切割、拼接与修饰并导入受体细胞表达出的新型抗体分子。

基因工程抗体保留了原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减少或去除了无关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五章凝集反应一教学目的是免疫学经典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方法简便,是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凝集原、凝集素及不完全抗体的概念。

(二)熟悉凝集反应的特点和类型。

(三)了解:凝集反应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凝集反应的概念:颗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与载体颗粒结合后的致敏颗粒与相应抗体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是免疫学的经典技术之一,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方法简便的特点。

广泛用于细菌鉴定和分型、抗原、抗体检测,其方法学尚在不断更新。

第六章沉淀反应一教学目的是可溶性抗原抗体反应产生沉淀的现象,在目前自动化检测系统中有广泛应用,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基本的免疫学实验技能。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单向扩散试验、双向扩散试验的结果判断及临床应用。

(二)熟悉沉淀反应的概念,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的区别。

(三)了解:抗原抗体稀释法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内容(一)沉淀反应的特点:是可溶性抗原抗体反应出现的沉淀现象。

(二)液体内沉淀试验:是自动化光学检测系统在沉淀反应的应用。

(三)比浊测定的影响因素:1抗原抗体比例是影响免疫比浊测定的关键因素。

2抗体质量。

3PH及离子强度。

4增浊剂。

(四)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第七章免疫电泳技术一教学目的免疫电泳是实验室基本技术,对其原理、方法应有所了解。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免疫电泳的概念及应用原则。

(二)熟悉电渗作用与免疫电泳的关系。

电泳载体的特性。

三教学内容免疫电泳的基本原理、对流免疫电泳及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第八章放射免疫技术一教学目的放射免疫技术是经典的免疫标记技术,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

在实验室有广泛应用。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

标记免疫技术的特点。

(二)熟悉竞争性RIA与非竞争性IRMA定量分析的原理。

(三)了解标记物、亲合力、滴度的概念。

放射性免疫分析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一)标记免疫技术是抗原抗反应高度特异性和高度灵敏性的有机结合。

其优点是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

(二)放射免疫技术的基本类型: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放射分析(IRMA)。

第九章荧光免疫技术第九章一教学目的荧光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与荧光技术的敏感性相结合的检测系统,包括原理、标本制作、荧抗体的应用在免疫检验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荧光抗体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原理。

标本制作,荧光抗体,荧光素,荧光寿命的概念。

(二)熟悉荧光抗体的制备。

(三)了解荧光的基础知识及免疫荧光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一)荧光免疫技术是将免疫学反应的特异性与荧光技术的敏感性相结合的检测体系。

(二)基本原理:荧光素标记抗体与待测标本中抗原特异性结合,由特定波长的光源激发而产生荧光。

(三)免疫荧光技术的主要内容①标本制备。

②荧光抗体染色。

③荧光显微镜检查。

第十章酶免疫技术一教学目的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广泛用于抗原抗体检测及免疫组化实验,对其分类及技术要点的掌握是实验室工作者必备基础知识。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免疫吸附剂、包被、封闭、均相酶免疫分析、酶结合物的概念。

酶免疫测定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试验的基本原理。

(二)熟悉酶免疫技术的分类、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

(三)了解酶免疫技术的发展史。

三教学内容(一)酶免疫技术的特点:①标记酶适用技术要求。

②常用酶及其底物。

(二)酶标记抗体或抗原,固相载体。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基本原理、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法、捕获法。

(四)膜载体的免疫测定。

第十一章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一教学目的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结合迅速,具有多极放大的特点。

可用于微量抗原、抗体及受体的检测。

在酶免疫、荧光免疫、放射免疫及分子生物学中有广泛应用。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生物素—亲合素放大系统的基本类型和原理。

(二)熟悉生物素—亲合素放大系统的特点。

(三)了解生物素—亲合素在酶免疫、荧光免疫、放射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生物素、亲合素是一对具有高度亲合力的物质。

生物素、亲合素的结合迅速,具有多级放大效应。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BAS)可用于微量抗原、抗体及受体的定性、定量检测。

可用于反应物的分离与纯化。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的应用。

第十二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一教学目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指在组织细胞水平应用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检测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本章介绍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及影响因素。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及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主要应用原则。

(二)熟悉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及影响因素。

(三)了解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荧光探针,免疫电镜技术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三教学内容(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指在组织细胞水平应用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检测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二)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要点。

1 标本处理。

2 抗体的处理。

3 免疫染色。

4 对照。

5 结果判断。

(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

第十三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及检测技术一教学目的免疫细胞的分离及检测目的是判断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及亚群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表面标志、T细胞亚群、ADCC效应的概念、T、B、NK细胞的表面标志及检测原理、淋巴细胞功能测定的目的。

(二)熟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的分离方法及不同分离液特性。

(三)了解不同性质和功能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分离细胞的保存及活力测定。

免疫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三教学内容(一)免疫细胞的分离及检测目的是判断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二)免疫细胞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淋巴细胞的分离、T细胞和B细胞的分离、T 细胞亚群的分离。

(三)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及亚群:T细胞表面标志、B细胞表面标志、NK细胞表面标志。

(四)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T细胞功能检测、B细胞功能检测、NK细胞功能检测。

第十四章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技术一教学目的吞噬细胞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吞噬率、杀菌率的概念。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功能检测的实验原理。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吞噬率、杀菌率的概念。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功能检测的实验原理。

(二)了解吞噬细胞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三教学内容巨噬细胞的分类: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

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第十五章细胞因子的测定技术一教学目的细胞因子的功能是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常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仪分析、酶免疫斑点法。

细胞因子测定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细胞因子的基本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