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平投影原理与应用简介共33页
构造地质学实习讲义第14章赤平投影原理与应用简介

赤平投影会引入一定的形变和失真,可能导致部分细节的丢失。
赤平投影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
选择投影中心
确定要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
确定投影方式
2
中心位置。
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方式,如等距
投影、等角投影等。
3
进行投影计算
根据选定的投影方式,将地质点的
绘制投影图
4
经纬度转换为平面坐标。
使用转换后的平面坐标,在地图上 标注地质点,连接地质线。
3 赤平投影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和绘制步骤。
使用适当的投影方式和中心位置可得到准确的地质投影图。
利用赤平投影分析矿床的赋存规律,指导 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估。
通过赤平投影确定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赋 存条件,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结和要点
1 赤平投影是一种地质学中常用的投影方法。2 赤平投影的应用领域广泛。
它在结构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和工程地质学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赤平投影的应用领域
结构地质学
赤平投影可用于分析地质构造,如褶皱和断裂的空间分布和性质。
矿产资源勘查
赤平投影可用于分析矿床的分布和赋存规律,以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工程地质学
赤平投影可用于工程地质调查和设计,帮助预测地下结构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赤平投影的优缺点
1 优点
赤平投影可以简化复杂的地质结构,使地质特征更直观易懂。
赤平投影在地质学实习中的实际案例
地质剖面分析
赤平投影可用于绘制地质剖 面图,分析地层及其内部结 构。
构造解析
通过赤平投影绘制构造解析 图,分析构造的特征和演化 过程。
断面刻画
利用赤平投影绘制地质断面 图,刻画地质特征和构造变 形。
赤平投影原理与应用简介

D.旋转操作练习 D.旋转操作练习:第15-17题 旋转操作练习
30
24
四 、用赤平投影方法解决地质构造问题
1、解决面、线之间的角距关系。 解决面、线之间的角距关系。 或统计产状。 2、统计分析面理、线理的空间优势方位 或统计产状。 统计分析面理、 3、根据共轭剪切节理确定应力状态。 根据共轭剪切节理确定应力状态。 4、根据张节理、压溶劈理、共轭剪切节理的产状确定应力状态。 根据张节理、压溶劈理、共轭剪切节理的产状确定应力状态。 5、用赤平投影表示断层运动学性质。 用赤平投影表示断层运动学性质。 6、恢复变形前的原生沉积构造或变形构造产状
5
赤平投影的投影要素
赤平面 投影极
6
平面和直线的赤平投影=赤平面上
的一个大圆弧和点
7
2.1 水平面与直立平面的赤平投影
=赤道大圆和赤平面上的直径
8
2.2 倾斜平面的赤平投影
=弦为直径的大圆弧
9
2.3 不过球心的平面的投影 不过球心的平面的投影=小圆
投影原理
10
二 、赤平投影网的构成
赤平大圆 东西向、 东西向、南北向直径 径向大圆弧 纬向小圆弧 赤平面大圆中心
第七章
赤平投影原理与应用
赤平投影原理 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1
一 、赤平投影基本原理
表示面、 表示面、线之间的空间方位的方法
1、空间中面和线的球面投影 空间中面和线的球面投影 2、空间中面和线的赤平面投影 空间中面和线的赤平面投影
2
1、空间里面和线的球面投影=圆
27
沿给定旋转轴的旋转
28
沿走向线的旋转
29
赤平投影实习作业练习
A. 基本面、线状构造投影及计算操作 基本面、
赤平投影图原理

赤平投影图原理
赤平投影图是一种地图投影方法,用于将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
赤平投影图的原理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使得地球上的点在投影平面上的位置与其在地球上的位置保持一致。
赤平投影图的基本原理是将地球投影到一个与地球赤道平行的平面上。
在赤平
投影图中,地球的赤道线被映射为一条直线,而其他纬度线则呈现出一种放射状的形态。
经度线在赤平投影图上呈现为平行于赤道线的直线。
赤平投影图的优点是保持了地球表面上的角度关系和形状关系,使得地球上的
点在投影平面上的位置相对准确。
然而,赤平投影图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在高纬度地区,地图的形状会出现扭曲,使得地图上的距离和面积不再准确。
为了绘制赤平投影图,需要使用一些数学公式和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投
影中心的经度和纬度。
然后,根据地球上的点的经纬度坐标,利用公式计算出该点在投影平面上的坐标。
最后,将计算得到的坐标绘制在地图上,形成赤平投影图。
赤平投影图在地图制作、导航、航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赤平投影图,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分布情况。
同时,赤平投影图也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总结起来,赤平投影图是一种将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的方法。
它通过将地球投影到一个与赤道平行的平面上,保持了地球上点的位置关系。
赤平投影图在地图制作和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GIS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赤平投影原理与应用简介汇总

5.岩层产状为330°∠40°,求在335°
方向剖面上该岩层的视倾角
据岩层面产状作其投影弧 EHF。 在基圆上数至335°得 D’ 点。 作D’ 点与圆心O的连线, 交EHF于H’ 点。H’ 为岩层面与NW335°方向 剖面的交线在下半球的投影。 D’ H’ 间的角距即为 335°方向上的视倾角。
(因此,倾斜岩层的倾角就等于倾斜岩 层与赤平面之间的交角)
2、 径向大圆
过圆心走向 南北、倾角 不等的一系 列倾斜平面 的赤平投影
用途:用来 度量倾斜 岩层面的
倾角
纬向小圆的投影过程=走向东西、
不过球心、间隔相等的直立平面的投影
纬向小圆代表的平面=锥轴为南北向、锥 顶角间隔相等(2°)的圆锥与球面的交 线所确定的直立平面
过球心倾斜平面的赤平投影 =弦为直径的大圆弧
上极点为发射点时,倾斜平面的 赤平投影获得方法
不过球心的平面的投影 =小圆
投影原理
直线的赤平投影 =赤平面上的一个点
二 、赤平投影网的构成
赤平大圆 东西向、南北向直径 径向大圆弧 纬向小圆弧 赤平面大圆中心
1 、赤平大圆
可以看作是代表大地水准面的平面
A点数经线大圆与纬线小圆的
A
交点,读出侧伏角44°(β),
标出该点C″角距γ即为直线 的倾伏角,C′的方位角则为直 线的倾伏角。
7 求两平面交线的产状
据已知的两平面产 状,在吴氏网上分别 求出其投影大圆弧 EHF和JHK。两大圆 弧的交点H即为两平 面交线与下半球面交 点的投影
圆锥侧面与赤平面的交线,将赤平面 大圆圆周分为角度间隔为2°的180份
用途:以此来表 示面、线在空间 的方位
走向 倾向 倾伏向
赤平投影网
极射赤平投影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

造面产状
在构造面:N 30°E,45 °SE 侧伏为20°S
吴氏网的使用方法
1. 线的投影 例如一直线的产状为:20°,N30°W
2. 面的投影 例如一个面的产状为: N30°E, 30 ° SE
( 120 °∠ 30 °)
投影到赤平面上。
二、平面的投影
• 大圆投影(即通过球心的平面的投影) 1. 直立平面的投影为一直立大圆 2. 倾斜平面的投影为一倾斜大圆 3. 水平平面的投影为一水平大圆即基圆
面。
球面上的投影大圆与极射点的连线必然穿过赤平面, 在赤平面上这些穿透点的连线即为相应大圆的极射
赤平投影,简称大圆弧。
• 1. 直立大圆的赤平投影为直线; • 2. 水平大圆的赤平投影为基圆 • 3. 倾斜大圆的赤平投影为以基圆直径为弦
实习目的
• 了解极射持平投影的概念; • 掌握极射持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 掌握简单的面、线在吴氏网上的投影方法
实习内容
一、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一)概念
1. 极射赤平投影 简称赤平投影,是在平面图上表示三维
空间中的面、线的几何关系的一种方法。
应用范围:天文、航海、测量、地理和地质科 学研究中
(一)面状构造产状及表示方法
N
• 向限角法: 走向+倾角+倾向 (N30°E, 45 ° SE)
N??W
N??E
W
E
S??W
S??E
S
• 方位角法:
0°(N)
倾向+倾角
(120 °∠ 45 °)
270°
90°
180°
(二)线状构造的产状及表 示方法
• 倾伏:倾伏角+倾伏向
极射赤平投影原理

极射赤平投影原理极射赤平投影是一种地图投影方法,又称为极射投影或天体赤平投影。
它是一种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切平面上的方法,保持地球的极点在地图的中心,使得赤道线在地图上呈现为直线,而经纬线则变成半圆形。
极射赤平投影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天文学、地理学以及地图制作等。
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位于地球极点与地球中心之间的一个平面上。
在极射赤平投影中,将地球的极点作为投影的中心,地球表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着从极点到该点的直线被投影到平面上。
这种投影方法使得地球的周长圆变成了一个大圆,而经纬线则成为半圆形。
同时,由于赤道与极点之间的投影长度较长,因此在极射赤平投影中,赤道区域显得更为扭曲,而高纬度地区则比较平缓。
极射赤平投影的优点是可以在投影图上直观地看到赤道线、经线、纬线以及地球的极点。
它在天文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用于绘制天球图和天空赤平图,方便研究天文现象和观测星体的位置。
此外,在地理学中,极射赤平投影也可用于制作大比例尺地图,以及展示极地和高纬度地区的地理信息。
然而,极射赤平投影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会引起地图上地理特征的形变和扭曲。
由于赤道区域在投影中较长,因此经度线在赤道区域内变形更为严重,会导致经线错位和拉长。
此外,在高纬度地区,极射赤平投影也存在较大的面积形变和形状变化,使得地图上的地理区域较难准确表示。
极射赤平投影的具体实现可以通过数学公式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来完成。
数学公式包括投影点坐标的计算方法,以及经纬度坐标与平面坐标的相互转换方法。
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则用于实现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并进行图形绘制和渲染。
总之,极射赤平投影是一种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可用于绘制天球图和天空赤平图,以及制作大比例尺地图。
它在天文学和地理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地图形变和扭曲的问题。
通过数学公式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极射赤平投影的具体实现。
极射赤平投影及原理

极射赤平投影原理及应用
(一)平面的投影方法(图2) 设一平面走向南北,向
东倾斜,倾角40,若此平 面经过球心o,则其与下 半球面相交为大圆PGF,
H
以A点为发射点,PGF弧 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为PDF 弧,PDF弧向东凸出,代 表平面向东倾斜,走向南 北,DH之长度代表平面 的倾角。
极射赤平投影原理及应用
4.已知一平面产状为l500∠650,该面上一直线侧伏向南,侧伏角400,求此直 线的倾伏向、倾伏角(图12-13)。
(1)依平面产状作出其投 影大圆弧,标出平面走 向南端所在的点A。
(2)将大圆弧转至南北 方向,自平面走向南端 的A点数经线大圆弧被纬 线小圆弧分割的400所在 的点C。
2求两平面交线的产状(图12—11) (1)据巳知两平面的产状,在吴氏网上分别求出其投影大 圆弧EHF和JHK,两大圆弧的交点H为两平面交线与下半球 面交点的投影。 (2)作圆心O与H点的连线交基圆于G点,G点的方位角即两 平面交线的倾伏向,GH间的角距则为交线的倾伏角 。
极射赤平投影原理及应用
3.两直线为1200∠360和1800∠200,求所构成平面的产状及两直线间的夹角(图12-12)]
投影球(投射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成的球,投影球表面称 为球面;
赤平面—过投影球球心的水平面,即赤平投影面; 基圆—赤平面与投影球面相交的大圆(NESW),或称赤平大 圆,圆内标有东西和南北直径线; 极射点—球上、下两极的发射点,由上极射点把下半球的几 何要素投影到赤平面上的投影称下半球投影,反之以下极射点 把上半球的几何要素投影到赤平面上的投影称为上半球投影。
(2)转动透明纸将D点移至东西直径上,由基圆向圆心数300(倾角)得C点, 描绘C所在的经线大圆弧[图12-5(B)中之ACB弧],A,B点的方位角为平面的走 向(300或2100)。
构造地质实训4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构造地质实训4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地质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地质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4极射赤平投影是地质实训中常用的一种图形展示方式,下面将就其基本原理及应用进行详细讨论。
1.基本原理:4极射赤平投影是一种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地貌信息以平面图形的形式展示的方法。
它基于地球表面的四个特殊点,即地球两个地轴极点、黄道平面和本初子午线来进行投影。
首先,从地球的黄道平面和本初子午线出发,通过地球的北极点和南极点,在黄道平面上确定一个点,称之为方程点。
方程点的位置取决于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然后,从观察者所在位置引出一条射线,穿过地球的表面并与黄道平面相交。
最后,通过对地轴的绕点旋转变换,将地球的曲面信息转换为平面图形。
2.应用:4极射赤平投影在地质实训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绘制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它能够以明确的方式展示地下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
通过4极射赤平投影,可以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质信息转换为平面图形,有利于地质学家对地质剖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2.2绘制地质地图地质地图是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它能够全面反映地球表面的地质特征和地质构造。
4极射赤平投影可以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地貌信息以平面图形的形式展示,为地质学家制作地质地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3测量地震活动地震是地球内部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研究有助于预测地震的发生和演化。
4极射赤平投影可以帮助地震学家将地震活动的数据以平面图形的形式表示,有助于对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进行精确测量和研究。
2.4矿产资源勘探地质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地质资源的勘探和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矿产资源。
4极射赤平投影可以将地球表面的地质特征以平面图形展示,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4极射赤平投影是地质实训中常用的一种图形展示方式,它通过对地球四个特殊点的确定和地轴的旋转变换,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地貌信息转换为平面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