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我从哪里来》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我从哪里来》(2篇)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我从哪里来》一、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于周围人们与自身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为大家的生活奔走着,并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
我发现班中常有幼儿在互相讨论”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话题,结合小朋友们的这一话题,我们大班段的全体教师一起讨论,决定开展”我从哪里来”这一主题教学活动,希望通过观看录象、谈话等活动,使幼儿了解自身的由来与生长过程,进一步了解妈妈与自身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妈妈,爱周围人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自身在妈妈肚子中的生长过程,感受妈妈的辛苦。
2、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述自身的见解。
3、进一步了解自身与妈妈的关系,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光盘,磁带,录音机,皮球每人一个,结婚照一张,红皱纸、绳子、剪刀、彩纸、橡皮泥、蜡笔白纸、破旧图书等幼儿手工操作资料。
四、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引题、设疑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听录音生日歌)咦!今天是谁的生日啊?到底是谁的生日啊?(幼儿任意猜想,引起兴趣)2、(听录音)今天是唐唐的生日,他的好朋友都来了,他们又唱歌又跳舞,气氛可热烈啦。
唐唐想:”要是我天天都过生日那该多好啊!”唐唐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一年中只在今天过生日?”妈妈说:”因为你是六年前的今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呀!”“那我是从哪儿来的呢?”3、小朋友,你们能告诉唐唐吗?他是从哪儿来的呢?4、妈妈是怎么把你生出来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自然、有趣。
)(二)幼儿进一步以科学的方法了解自身的生长过程,感受妈妈的辛苦。
1、(出示结婚照)我们先来看看这是谁?他们表情怎么样?(他们结婚了,他们紧紧的靠在一起,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你们瞧!2、(放录像)精子象什么?说说他的样子?猜猜他在妈妈的肚子里游来游去干什么?(他和妈妈肚子里的卵做了好朋友他们合在了一起)猜猜他们会变成什么?到底变成了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我从哪里来(附教学过程和反思)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我从哪里来大班综合教学活动:我从哪里来一、教学价值通过本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生命力、家庭亲情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1.学习人类的身体构造和生命力。
2.了解自己从哪里来,了解家庭亲情。
3.培养好奇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4.培养尊重他人的态度。
三、教学区域教室内或户外均可,最好能提供一些具有人类身体构造的模型或图示,如人体解剖模型、宣传画等。
四、教学准备1.人体解剖模型、宣传画或图片等。
2.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工具。
3.家庭相册或家谱等。
五、教学介绍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等工具,向学生介绍人类身体构造和生命力等方面的知识,然后介绍家庭亲情,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最后展示一些家庭相册或家谱等,让学生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承。
六、教学重点在学生心中建立正确的人体观念和家庭观念,培养好奇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七、教学方法1.投影仪、幻灯片等工具介绍知识点。
2.老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展示家庭相册或家谱等,让学生了解家族历史和传承。
八、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简要介绍教学活动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知识介绍通过投影仪、幻灯片等工具介绍人类身体构造和生命力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命力来自哪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家庭亲情介绍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家庭背景,介绍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4.家族历史介绍展示一些家庭相册或家谱等,让学生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承,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族文化和传承。
5.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族文化。
6.活动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九、教学反思本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尊重他人的态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家庭背景的差异可能会引发一些敏感问题,需要老师保持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十、教学案例一位老师通过展示人体解剖模型和宣传画等,向学生介绍了人类身体构造和生命力等方面的知识,然后介绍了家庭亲情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族文化。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自我来历;2.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意识;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辨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自我来历;2.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准备1.《孩子,你从哪里来?》绘本;2.班级物品(如椅子、大门、桌子等);3.白板、彩笔;4.幼儿盆栽植物;5.幼儿园相关实物(如毛绒玩具、干果等)。
教学流程导入环节(10分钟)1.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吗?2.引导幼儿观察班级物品,问:那这些物品从哪里来?3.引导幼儿发表意见,鼓励多角度思考。
4.通过连线游戏,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学习内容1:《孩子,你从哪里来?》(15分钟)1.呈现《孩子,你从哪里来?》绘本,逐字逐句进行朗读。
2.让幼儿通过插图和文字理解生命的起源、生殖过程等基本概念。
3.激发幼儿提出问题和对话,引导幼儿进行互动探究。
学习内容2:盆栽植物观察(1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盆栽植物,让幼儿探究植物“从哪里来”。
2.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由种子长成,理解生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3.针对幼儿不同的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植物生长过程。
活动环节(30分钟)1.分组完成讨论: 如果你是一颗种子,你会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植物?2.轮流讲述成为上面答案所述的植物会发生的活动3.分发干果让幼儿品尝,引导幼儿思考不同干果的来源。
课堂小结(10分钟)1.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强化理解;2.引导幼儿归纳总结生命的起源、人类的传承和物种的进化;3.引导幼儿反思和思考,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教学得当,符合幼儿喜好和认知特点,幼儿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然而,本教学中缺乏游戏化和互动化的环节,导致课堂氛围稍显呆板,幼儿的参与度难以全面提升。
在下一次教学中,我们会更注重游戏化的设计,并更多持续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大班我从哪里来教案
大班我从哪里来教案【篇一: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郧西县城关幼儿园郑武玲设计意图在生活中,不少父母被孩子问到“我从哪里来?”都会感到难于启齿,或不知所措。
事实上,孩子对于自己的由来感到好奇,是十分自然的,这种求知欲应给予满足和认可。
但敏感的话题常常让年轻的父母因为尴尬而回避,甚至拿“街上捡来的”“河里捞上来的”“商店买来的”等答案来搪塞幼儿。
因此,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简略真实的回答。
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还达到了教育孩子热爱母亲、尊重母亲的目的。
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 对身边的科学感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探究意识。
2认知目标:通过看、听、讲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3 能力目标:让幼儿大胆表述操作的结果。
活动重点:了解宝宝的生长过程活动难点:体会妈妈抚养自己长大的辛苦。
活动准备课件,大皮球若干个,胎儿成长照片。
活动过程〈一〉幼儿随音乐《幸福拍手歌》进入活动室。
〈二〉引出课题,激发兴趣:我从哪里来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到这个幸福的世界吗?有几个小伙伴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大耳朵图图》2、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每一个小朋友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小宝宝在出生以前都住在妈妈的肚子里。
(孕妇照片)〈三〉通过问题“爸爸为什么生不出小宝宝?”引出幼儿对子宫的认识。
妈妈的肚子里,有一间温暖的小房子,没有出生的孩子就住在那里。
那里面应有尽有,就像是一座宫殿。
因为那个宫殿是给孩子住的,所以我们管它叫‘子宫’----就是孩子的宫殿。
小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四〉通过欣赏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及成长过程,并讨论: 1小宝宝每天在妈妈的肚子干什么?(睡觉,有时会动一动) 2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饿了怎么办?(吃东西)3小宝宝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我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我从哪里来》一、教学目标1.掌握身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如头部、胸部、手指等。
2.理解人类婴儿的由来和生长发育规律。
3.开始了解亲子关系和性别认同的概念。
4.培养探索、观察、动手实践、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1.画有人体各部位的海报或图片,并配有标签。
2.备足常见的玩具或手工制作材料,如积木、玩具汽车、沙子、泥巴等。
3.准备一套类似于《我从哪里来》的书籍故事。
三、课程内容1. 导入活动为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手舞足蹈地跟着音乐和动作来感受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和名称。
在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声中,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做出动作,然后强调动作背后的部位名称,以便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名称。
2. 正文部分A. 故事时间《我从哪里来》这本书会成为我们这堂课的主要引子,这个故事描述了人类的生命起源,婴儿的生长过程,如何通过父母的爱和合作组成一个家庭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突出显示人类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自己身体的基本构成和家庭的基本组成,了解生命的起源,学习如何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由来。
在分享故事后,我们将问孩子们对书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和疑惑,以便了解他们的思维和诉求。
B. 科学探究在故事分享后,我们将开始对书中出现的人体组成部分进行深入探讨。
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手绘的人体部位海报以及其他一些特别的绘本故事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各个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为了加强这个过程的直观性和动手性质,我们还可以准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玩具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感受身体部位的功能和体会婴儿成长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将让孩子们学习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力资源来照顾婴儿,他们会了解如何用各种方式来玩耍和学习,并探索生殖器官和性别认同的概念。
3. 总结通过这堂课,孩子们学习了自己成为人类的方式和进化之路。
他们通过探索身体部位和家庭组成,学习了如何掌握认知和探索能力。
《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
《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我从哪里来》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以及出生过程。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进一步体会伟大,培养幼儿爱情感。
活动准备:1.关于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图片、碟片。
2.磁带两盘、鲜花一束。
3.皮球二十个,角色游戏用的火车一列。
活动过程:一、听录音《开火车》进入场景,设疑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列火车。
看,火车开进来啦。
”——开进场“刘老师,你怎么这么高兴啊?”。
刘:“小朋友,你们猜猜看!”小朋友猜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还是让刘老师自己来回答吧。
”刘说:“你们看我的肚子,因为再过几天,我就要做妈妈了。
”“噢,原来刘老师要做妈妈了,所以才特别高兴。
那你们想知道你们在妈妈肚子里怎样长大的吗?看看小火车上的这些图片,你们就知道答案了。
”二、利用图片,通过看、听、摸、玩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长及出生的过程。
1.出示图一,了解精子和卵子以及结合成胚胎的知识。
“小朋友看,这个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呀?”“其实它叫卵子,它长在身体里。
”“再看看这又是什么?它像什么呢?” “对了,这个像蝌蚪一样的东西叫精子,它长在爸爸的身体里。
当你们的爸爸妈妈结婚后,爸爸就将精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妈妈,让它成为妈妈肚子里圆圆卵子的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合在了一起,猜猜看,他们会变成什么?”2.了解孕早期胎儿的大小、形状以及子宫是宝宝生长的第一个家。
(1)边出示图二边说,“对了,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他们就变成一个像蚕豆一样小的胚胎。
”——(学小胚胎)“这时的胚胎和大多数动物的胚胎一样,都有一条小尾巴。
小小的胚胎在肚子里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她生长的地方,哎呀!这个地方真舒服,软绵绵、暖和和的,猜猜看这是个什么地方呢?”——引出“子宫”“这个地方在肚子里,它像宝宝的宫殿一样,我们叫它子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活动名称:我从哪里来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认识人体结构、探索与生命有关的问题。
2.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
3.引导幼儿理性思考生命的来历,提高幼儿的思维品质。
教学准备:教师:生命起源的图片、生育过程的图片、人体构造的图片等。
幼儿:白纸和彩笔(和家长事先准备)活动流程:一、引入(10分钟)1.围坐在一起,教师出示生命起源的图片,让幼儿围观并发表看法。
2.通过幼儿讨论的方式引出生命的来历,并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生育过程的探究(20分钟)1.出示生育过程的图片,让幼儿了解人类生殖的过程,引出幼儿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
2.通过让幼儿比较不同生殖方式的差异,从而激发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探究人体构造(20分钟)1.出示人体构造的图片,告诉幼儿不同部位的重要性和作用。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生命的精彩之处,从而引出关于自己和家人身体构造的讨论,并鼓励幼儿自主提出问题。
四、绘制人体构造(20分钟)1.鼓励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和家人身体的构造,相互交流和分享。
2.教师引导幼儿厘清自身的身体结构,让幼儿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五、小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总结并讨论今天学到了什么?2.鼓励幼儿在家中和父母分享今天的学习和收获,让幼儿在今后的生活及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关注人体结构和生命相关的问题。
教学反思: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对生命的来历一直充满疑问。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引导幼儿逐步了解人类生殖和构造的基本知识,让幼儿沉浸在美好的活动当中,喜欢生活并且了解生命的珍贵。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情境,为幼儿打开生命的大门。
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说课稿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说课稿教案1. 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针对学前班的科学教育,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多元感官体验,并以游戏和探索为主。
本文是一份大班(4-5岁)科学活动的课稿教案,主题是“我从哪里来”,通过体验活动、项目探究、绘画创作等方式,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探索自身生命的起源和身体结构部分。
本节课的时间安排约为60分钟。
2. 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感知自身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人体部分及其功能•让学生发挥创意并表达自我3. 活动步骤3.1 活动前准备1.准备各种生命体的图片或卡片,并配有科普解释2.准备各种人体部位的图片或卡片,并配有科普解释3.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颜料笔等4.安排工作坊区域和介绍帮手3.2 活动过程1.开场介绍首先简短介绍活动主题,“我从哪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之后展示各种生命体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自由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
2.体验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生命的起源,我们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活动。
将一碗小麦放到学生手中,让其摸索小麦的感觉,并解释小麦的生长原理。
之后,将小麦放到棉花里,让学生亲手浇水,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观察小麦的变化。
3.项目探究通过项目探究,让学生了解人体部位及其功能。
在讲解人体相关内容的同时,通过手势亲身体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例如,通过让学生伸开手臂并触摸它们,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肘部的与血脉有关的作用。
4.绘画创作设计一个绘画主题,让学生着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
比如,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手腕和手心,再让他们讲述自己手的感受和机能。
3.3 活动后总结在活动结束前,简单回顾活动的内容,并问学生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及总结今天的新掌握。
4.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更好地体验了生命的起源和人体的部分,面对复杂的科学知识感到更加自信和好奇。
同时,在小麦浇水的活动中,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其生活环境的保护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幼儿园大班我从哪里来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我从哪里来教案3篇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我从哪里来教案3篇含反思》这是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我从哪里来教案3篇含反思教案文章,小朋友们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我从哪里来教案3篇含反思!(1)大班社会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我常听到小朋友悄悄议论“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有的幼儿悄悄把枕头塞在衣服里,见了老师就会慌乱地躲藏……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孩子和家长。
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大班活动《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孕育生长过程。
2.通过亲子游戏,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活动中幼儿了解、探索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1.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
2. 请家长到场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1、师生做“毛毛虫变蝴蝶”的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动课题。
二、基本环节(一)师:小朋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会是什么神奇的事儿呢?你们呀先摸摸自己的肚子,上面有什么东西?(肚脐)为什么有肚脐呢?它是用来干什么呢?(教师小结;幼儿想象自由交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吧。
(二)播放课件,幼儿以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三)通过提问谈话,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孕育生长过程。
1、教师提问:小朋友说出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可以使用求助热线(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就去问问妈妈再回答)2、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孕育生长的呢?小精子在做什么?游到什么地方去?最后怎么样?(有很多很多的小精子在一起拼命的游呀游,有一颗游得最快的小精子最先游到卵子旁边,他一下子就穿到卵子的身体里面去了。
)3、他们在一起,往妈妈肚子里舒适的子宫游过去。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从哪里来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从哪里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从哪里来篇1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讲讲,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在游戏中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1、ppt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2、音乐《我的好妈妈》活动过程一、讲述,我从哪里来。
1、以谈话形式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猜测)教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吧,爸爸、妈妈怎样才能有一个孩子。
2、播放课件,进行演示。
(1)让幼儿观看图片,初步知道精子和卵子。
(2)哦!原来我们就是那个小圆球慢慢长成的小宝宝呀!小宝宝躺在什么地方?(解释“子宫”)(3)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名字叫什么?(胎儿)(4)胎儿在肚子里呆了多长时间才出来呀?师:在这十个月里,小胎儿又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呢?二、观察图片,互相讨论图片内容。
1、引导幼儿自由提问。
(教师依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2、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1)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吃东西吗?脐带是母体孕育婴儿时母体和婴儿交流物资的通道,婴儿在出生之前所需要的所有营养都是通过脐带来运送的。
(2)“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怎么动呢?”(3)小宝宝马上就要和妈妈见面了。
咦!宝宝怎么出来呢?(幼儿猜测)小结:其实,每个妈妈的“子宫”都有一扇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当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在医生的帮助下,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啦!哇!哇!哭着叫妈妈啦!三、游戏:体验母恩。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妈妈大肚子时候的生活?请小朋友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皮球,跟着老师表演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生下宝宝)四、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我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我从哪里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身体的奥秘》第四章《我从哪里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认识胎儿的发育,了解出生的过程以及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认识到自己是父母爱的结晶。
2. 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关爱父母、尊重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命的孕育过程、胎儿的发育。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关爱父母,尊重生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视频、孕育生命过程的挂图。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鸟孵化过程的实例,引导幼儿思考:“小鸟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人类又是从哪里来的?”2. 新课导入(10分钟)(1)观看PPT,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2)观看孕育生命过程视频,引导幼儿关注胎儿的发育。
(3)教师通过挂图,详细讲解生命孕育的整个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是从哪里来的?”(2)引导幼儿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生命的孕育过程。
(2)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从哪里来》2. 内容:(1)生命的孕育过程(2)胎儿的发育(3)出生的过程(4)感恩父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生命的孕育过程,并写一段感谢父母的话。
2. 答案:例:感谢爸爸妈妈,你们给了我生命,我会好好珍惜,健康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PPT、视频等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生命的孕育过程,培养了幼儿关爱父母、尊重生命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让幼儿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大班科学《我从哪里来》说课稿
大班科学《我从哪里来》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的是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我从哪里来》是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课程内容,该主题源于幼儿对自我生命起源的好奇和探索,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科学探究”领域的要求,旨在引导孩子们初步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珍视生命,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说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使幼儿了解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出生的,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方式,锻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敬畏心,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活的良好情感态度。
三、说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理解自己从妈妈肚子里出生的过程;难点在于如何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解释这一抽象的生命孕育过程。
四、说教法与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互动问答法进行教学。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动画、听故事、参与角色扮演等形式,亲身体验和感知生命的诞生过程,同时鼓励幼儿积极提问,主动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五、说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制作有关胚胎发育过程的动画或图片,准备婴儿出生前后对比照片,以及孕妇腹部模型等。
2. 环境准备:创设温馨舒适的课堂环境,便于幼儿展开讨论和分享。
3. 经验准备:提前和家长沟通,确保幼儿对此话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六、说活动过程1. 引入阶段:以问题导入,引发幼儿对自身来源的好奇。
2. 探究阶段:播放动画或展示图片,讲解生命孕育的过程,并辅以实物模型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 实践体验阶段: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妈妈怀孕和生产的过程,增强体验感。
4. 总结交流阶段: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七、活动延伸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引导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查阅更多相关资料,绘制家庭树,进一步理解家族传承和生命的延续。
大班社会教案我从哪里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从哪里来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我从哪里来”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建立正确认识的自我意识、性别意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教学内容2.1 教学前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环节前的预热,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问题,引出“我从哪里来”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例如:你有爸爸妈妈吗?他们是怎么来的?你有哥哥姐姐吗?他们是怎么来的?你们家有小宠物吗?它们是怎么来的?2.2 教学中2.2.1 学生探究教师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出生和人类繁殖的基本知识。
例如:生活中的哺乳动物、种子发芽、小鸡孵化、人类婴儿出生等。
2.2.2 讨论交流教师带领学生围绕“人类从哪里来”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学生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教师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回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交流思考。
例如: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孩子是不是从妈妈肚子里长出来的?什么是遗传?我们继承了什么?等等。
2.2.3 情景再现教师以问题为驱动,让学生通过小剧场、短片、绘本等多种形式,模拟并再现人类生育过程和“小宝宝”的成长过程。
例如:小宝宝进入形态的过程,孕期中的妈妈,婴儿初次见面、慢慢学习能力点等情景。
2.3 教学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做出总结和提问。
以此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同时鼓励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包括图书馆和互联网等相关资源的使用。
还可以通过家务和学校网格管理共建提醒家长和孩子:如何预防性侵,做好网络安全等。
3. 教学反思3.1 教学优点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以问题为驱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学生在互动、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的意义。
通过情境再现和亲身体验,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和认知人类的出生和繁殖。
同时,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留下了知识的种子,激励学生追求真理,不断探究。
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说课稿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说课稿教案【含教学反思】一、引言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面向自然,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一个大班科学活动的实际教学出发,分享我在教学中所思所想,以及教学反思。
二、实施方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能够:•掌握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善于观察,爱护并照料小动物。
•培养幼儿伸手去接触丰富自己感官体验的兴趣和爱好。
2. 教学准备•小白鼠、轮廓图、饲料、饮水器、笼子等相关物品。
•画图纸、图片,讲解PPT。
•引导性问题,如“What do you see?”等。
3. 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画图纸的方式介绍小白鼠的外貌、习性等特征,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究小动物的兴趣。
3.2 观察小白鼠•让幼儿进入室内,观察小白鼠,并分组进行探究。
•通过问答、发现等方式引导幼儿对小白鼠的特征、喜好、行为进行观察和发现。
3.3 分组探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只小白鼠,自行照顾小白鼠,并负责记录。
•教师以引导性问题的形式,让幼儿自主探究和发现小白鼠的喜好,如喜欢吃什么、什么时间才会活动等。
3.4 总结与归纳•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小白鼠的基本特征、习性。
•通过图片或讲解PPT的方式,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3.5 结束•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组展示,并对小白鼠进行清洁和安置。
4.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观察、探究、总结等方式,让幼儿获得了小白鼠的基本特征和习性,提高了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案设计不够科学、系统,可再完善。
2.教学内容与活动场所匹配度不高,会影响教育效果。
3.教师在小组探究环节中,对幼儿的引导不够及时、充分。
三、结语本文以一个大班科学活动为例,分享了教育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和反思。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态度,不断探索更适合幼儿的科学活动教育方式。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广泛听取同行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大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了解人生命的由来,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我从哪里来》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3、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1、课件《我从哪里来》。
2、教学挂图。
3、怀孕老师前后的照片。
4、音乐《感恩的心》。
5、小枕头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两张老师的照片,鼓励幼儿进行比较。
1、师:这是谁?以前的老师和现在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看出来的?2、师:原来现在的老师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小朋友,那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二、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一》,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同时鼓励孩子大胆发问。
请幼儿发问:看了刚才播放的画面,你找到正确的答案了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要问老师吗?1、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师:原来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身体里一种叫**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做**的东西友好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展开了游泳比赛,游得最快的**就会和妈妈身体里叫做**的好朋友友好地结合在一起,留在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长大,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长大后就是一个小宝宝了。
经历了280天左右,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
三、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1、请幼儿猜想:“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都做了些什么?”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同时用动作加以表现;再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并进行动作、表情模仿。
《我从哪里来》说课稿[5篇材料]
《我从哪里来》说课稿[5篇材料]第一篇:《我从哪里来》说课稿《我从哪里来》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从哪里来》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当孩子看到我日渐大起来的肚子时,很多孩子好奇的问:“陈老师,你的肚子怎么变大了呀,是不是要生小宝宝了?”“陈老师,你的宝宝是怎么出来的呢?”我笑着反问他们:“那你们是怎么出来的呢?”当时孩子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我是妈妈在医院,医生在妈妈肚子上弄了个小洞才出来的”;有的说:“我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冒出来的”;有的说:“我是从妈妈的膝盖上生出来的”……听了他们的答案后,我迫切地感到要帮助孩子们形成最初的正确、科学的生命观,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说目标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孩子的需求,我从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两方面制定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情感目标: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的重难点都是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三、说教学准备为了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更好达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物质方面的准备:课件《我从哪里来》、教学挂图、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音乐《感恩的心》及感恩妈妈的PPT图片一张。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整个活动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方法:1、比较法: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引导幼儿比较老师怀孕前后的身体变化,从而自然的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形象地帮助幼儿正确了解胎儿每个阶段生长的过程,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表述能力。
大班科学说课稿《我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说课稿《我从哪里来》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将为大班的科学课进行说课,我的课题是《我从哪里来》。
通过本课,我们将带领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命起源和生长发育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人类生命起源的基本知识,明确人类是由爸爸和妈妈经过生育过程而来的;2. 了解人类生长发育过程的基本知识,认识人类由婴儿逐渐成长为成人的过程;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通过观察和描述形象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命起源和生长发育过程;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以形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人类生命起源和生长发育过程;2. 实物:带来一些与课题相关的实物,如婴儿照片、受精卵模型等;3. 活动准备:为小组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和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张婴儿照片,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和生长发育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了解生命起源(知识讲授):通过幻灯片展示,向学生介绍人类的生命起源:人类是由爸爸和妈妈经过特殊的生育过程而来的,受精卵在妈妈的肚子里长成婴儿,然后出生。
3. 探究生长发育过程(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通过观察模型或照片,讨论和描述人类从婴儿长到成人的过程。
其他组员可以辅助观察和提出问题。
4. 活动展示(展示成果):每组代表上台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察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
5. 总结归纳(概括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概括人类生命起源和生长发育过程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积极思考、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对生命奥秘有了更深的认识,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的情况及人的生长过程,能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丰富幼儿想像力。
3、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4、体会妈妈为我们成长付出的辛苦。
5、愿意与妈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录象,电脑,大屏幕,每人一个大布口袋(大约8斤重,可以绑在腰际)。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电视上出现一位孕妇,讲述自己肚子里的宝宝。
)“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子呢?”二、观看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生长过程。
观看课件话音1:“爸爸的种子叫精子,像小蝌蚪一样游呀游,去寻找妈妈的种子—卵子。
有一粒种子游得最快,它见到妈妈的种子后迅速地钻了进去,与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小圆球—胚胎,胚胎不再让其他小蝌蚪进门了,它慢慢地滚到妈妈肚子里的小床上安了家。
”话音2:“妈妈变得爱吃东西了,她把大量丰富的营养不断地送给胚胎,胚胎越长越大,慢慢地长出了小脑袋、小手、小脚,这时候它的名字叫胎儿。
”话音3:“小胎儿整天在妈妈的肚子里睡大觉,有时会醒来,伸伸腰,踢踢腿,还会变换一个姿势,到了十个月的时候,他不想在妈妈肚子里了,他想出来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他的爸爸妈妈。
”话音4:“小婴儿就出来了,你看他多可爱啊!”教师:“刚才电视里讲了什么故事?你看后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我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我从哪里来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我从哪里来导语:欢迎各位老师们来到我的大班,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我从哪里来”的话题。
这是一个既关注孩子身心成长,又引导幼儿积极探索问题的重要课题。
通过这个话题的引入,我们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生殖、生命和家庭这一系列概念,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
第一部分:掌握简单的知识背景在正式进入“我从哪里来”话题之前,我们先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简单的知识背景。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绘本、图片或者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育这个过程。
我们可以让幼儿个别观察一些种子、卵子、精子等物体,引导他们去思考这些物体与他们自己的身体有何关系。
第二部分:生命的奇妙之旅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们一起探索生命的奇妙之旅。
我们可以利用故事、绘本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虚拟体验一次从受孕到出生的过程。
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开始和孕育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探索生命的起源,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生命是需要父母共同创造的,加深对家庭和亲情的认知。
我们可以以“爸爸妈妈是我生命最美的舞台”的话题引导讨论,让幼儿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
第三部分:探索个体差异与包容正如孩子们在起源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差异,我们身体的差异也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并讨论不同肤色、不同眼睛、不同发型等等,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使用绘本或者故事,让幼儿们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并非评判他人的标准。
通过教育幼儿认同和尊重个体差异,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和友善态度。
第四部分:培养正确的性别意识在“我从哪里来”的话题中,我们也要教育幼儿正确的性别意识。
我们可以选择性别平等的绘本,引导幼儿们了解到男女性别应该平等对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业选择上。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有关女性可以当医生、男性可以当护士等案例,告诉孩子们性别无关重要性的定义。
大班健康活动《我从哪里来》(优秀4篇)
大班健康活动《我从哪里来》(优秀4篇)《我从哪里来?》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里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爱好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幻灯片、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枕头若干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主题请小朋友观察一下黄老师的肚子和其他老师的肚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想不想知道你们在妈妈肚子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观看视频《我从哪里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小结: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身体里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东西友好地结合在一起,留在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长大,这个小房子叫子宫,经历了280天左右,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
3、出示图片,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种子—芝麻—花生—葡萄—西瓜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吃东西的?(靠脐带)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做什么?(刚开始是睡觉,到后来会运动)4、小游戏《变魔术》,学学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都干些什么。
请幼儿表演:我要做个魔术师,把小朋友们都变回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肚子里做个小捣蛋鬼,听我口令(教师语言提示):肚子里的宝宝像个小蚕豆,紧紧地抱成一团,一动也不动。
慢慢慢慢长大了些,宝宝说,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两下嗨嗨,右边两下嗨嗨;我还要学习踢皮球,左边两下,右边两下;我还会生气皱皱眉撅起我的小嘴巴;我还经常舔舔我的小脚丫,揪揪我的小耳朵;好困啊,打个哈欠睡一觉吧。
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出来终于出来了,好亮堂啊。
5、小宝宝终于出生了,哇真可爱,小宝宝出生了以后就会慢慢长大可以坐起来了。
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宝宝是怎样如何长大的。
(看电脑图片)宝宝---坐---爬---走---跑6、情景剧表演《我来做妈妈》,体验做妈妈的辛苦。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枕头,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我从哪里来》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说教材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当孩子看到我日渐大起来的肚子时,很多孩子好奇的问:“陈老师,你的肚子怎么变大了呀,是不是要生小宝宝了?”“陈老师,你的宝宝是怎么出来的呢?”我笑着反问他们:“那你们是怎么出来的呢?”当时孩子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我是妈妈在医院,医生在妈妈肚子上弄了个小洞才出来的”;有的说:“我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冒出来的”;有的说:“我是从妈妈的膝盖上生出来的”……听了他们的答案后,我迫切地感到要帮助孩子们形成最初的正确、科学的生命观,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说目标
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孩子的需求,我从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两方面制定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情感目标: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的重难点都是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更好达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物质方
面的准备:课件《我从哪里来》、教学挂图、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音乐《感恩的心》及感恩妈妈的PPT图片一张。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整个活动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方法:
1、比较法: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引导幼儿比较老师怀孕前后的身
体变化,从而自然的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形象地帮助幼儿正
确了解胎儿每个阶段生长的过程,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表述能力。
3、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很直观的让幼儿了解
关于生孕育的知识,同时也吸引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4、讨论法:在整个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讨论,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然后与同伴、老师共同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使师生互动及生
生互动真正落到实处,活动氛围更加融洽。
5、表演法:在活动的最后组织孩子进行表演《感恩的心》,进一
步升华本次活动的情感教育,知道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
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五、说活动过程
下面将进入我的活动过程,活动一开始出示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发现老师现在怀孕要生小宝宝了,从而引出问题:小朋友,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通过这两个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进入活动的第二部分也是活动的重要部分:通过让幼儿观看直观的flash课件《我从哪里来》了解了很多有关生命孕育的知识,使生活中大人们难以启齿,遮遮掩掩的问题迎刃而解,使幼儿能从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命孕育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大胆地表述生命孕育的过程。
如: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等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及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变化。
之后,再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导幼儿主动观察胎儿每个阶段生长特征,自由讨论,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意识,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更好的完成社会认知目标。
紧接着进入活动的第三部分,通过观察老师怀孕前后身体活动的变化照片,如:上楼、捡东西、做操等对比图片,让幼儿直观的感受妈妈怀孕后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在此部分教师充分运用了观察讨论法,提出问题: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了这个世界肯定很开心幸福,但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时候,你觉得妈妈的身体会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长大了应该怎样感谢妈妈呢?可以对妈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的最后创设温馨的氛围,组织幼儿为妈妈表演《感恩的心》,让孩子在轻松、温馨、感恩的氛围中结束此次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我充分尊重了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充满了好奇心的
特点,鼓励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提出为什么,此阶段幼儿的思维以
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向幼儿介绍小生命的形成、成长和分娩的过程,我采用了图片和课件的形式,让幼儿直观的了解生命的形成过程,通过这种多媒体演示法和图片观察法,使孩子在一个很轻松、快乐的
讨论氛围中掌握到了科学知识,很好的完成了社会认知目标。
《幼儿
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教师抓
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教师自己怀孕的契机,利用图片、课件等直观的教
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蒙知识。
本次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
热情。
整个活动尊重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激发了幼儿
热爱生命的情感。
但也有不足之处,在活动的导入部分,老师的对比
照片不明显,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使简单的导入活动变得复杂化,同时也拉长了活动时间。
整个活动如果在以老师怀孕为线索而展开讨
论的同时再渗透本班孩子妈妈讲述在怀孕过程中的感受的视频,或是
邀请已怀孕的妈妈来到活动现场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让孩子真切地
感受到妈妈怀孕的不容易及艰辛,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这样
将会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也请各位老师对本次
活动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