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制度

合集下载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农村五保供养是指对农村特困老年人口实施救助和供养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农村特困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加大了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需求。

因此,制定和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确保农村特困老年人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原则:(1)依法依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政府主导:政府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明确责任和义务,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区分分类:根据农村特困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区分不同的供养对象,进行分类供养,实现个性化服务。

(4)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形成多方合力,共同解决问题。

三、主要措施1. 普查登记:通过组织普查,全面掌握农村特困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供养需求,建立档案,构建数据库。

2. 供养标准:制定农村特困老年人供养标准,确保供养水平基本、合理和公平,根据经济能力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3. 供养方案:根据供养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供养方案,包括提供基本生活费、医疗费用、住房等保障,以及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

4. 提供服务:在供养机构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和人员配置,提供专业的服务,确保供养对象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5.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资金和物质援助,开展志愿服务,为供养对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6. 宣传教育:加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宣传力度,增强农村特困老年人及其家庭对政策的了解和参与意识,提高自身保障能力。

7.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组织保障1. 领导责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并加强协调和配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供养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供养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供养条例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国务院颁布,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条件、程序、民主评议情况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和资金使用情况等,应当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下面是zw234作文网://.zw234 为大家整理的五保供养条例,供大家参考。

五保供养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保供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五保供养,是指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五保供养是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五保供养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在五保供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由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五保供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五保供养工作。

第二章五保供养的对象第六条五保供养的对象(以下简称五保对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二)无劳动能力的;(三)无生活来源的。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第七条确定五保对象,应当由村民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民族级、镇人民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

《五保供养证书》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式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八条五保对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停止其五保供养,收回《五保供养证书》:(一)有了法定扶养义务人、且法定扶养义务人具有扶养能力的;(二)重新获得生活来源的;(三)已满16周岁且具有劳动能力的。

浅析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浅析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和 2 .6 % ;浙 江 省 的 实 际 应 保 未 保 率 也 达 到 3 . 2 。在 2 9 8 %
二 、影响农村五 保供养制 度的障碍性因素 ( 一)五保供养对象认定难操作
新 条例 第六条规定 : 老年、残 疾或者未满 1 周岁 的村 民, 6
西部贫 困地 区 ,情 况更为严 重。例如 ,青海 省的应保未 保率
国比较普遍 。根据民政部救灾救济 司提供 的数据 ,截 至 2 0 05
良的五保户来 说无 异于杯水车薪 。李 瑞德对闽北南平 市的五 保 供养状况进行 调查时发现 ,即使在 比较 富裕 的城市 ,其供
养 标准只 占当地农民纯收入的 5 .9 %,2 0 3 8 0 4年该地区 的农
年底 ,全 国农村 五保供养对象 3 8 5万人 ,约 占全 国农业人 2.
有 的五保对 象七十 几岁还 能够干 重体力 活, 而有些 五保对象 六十岁 就不能下 田种地 了 因此老人一般 多大年 龄基本丧 失 劳动能力难 以确定 。其次, 生活来源很难调查 。即使 可以查明 其 生活来源 , 但如果 因为是 富裕的无 依无靠 的老人排 除在五 保供养制度 之外, 五保对 象年轻 时就 失去了储蓄的动力, 这就
( 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并没有实现应 保尽 保的 目标
按 照规定 ,所有符合农村 五保 条件 的农村居 民都可 以享 受农村 五保供 养待遇 。 但五保制度在实施过程 中并没有做到 这一 点,许多符合 条件 的人 员并没有 获得相应的救助 ,应保 尽保 率不高 。 目前 从调查报 告的分析可 以看 出,这种情 况全
( )农村五保供养 制度的保障 内容不完善 二 按照 《 村五保供养 工作条例 》的规 定,农村五保 制度 农
的保 障 内容包括 “ 保吃 、保 穿、保住 、保 医、保葬 ( 未成年人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PPT-75)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PPT-75)
从此,对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社员,给予 保吃、保穿、保烧,给予年幼的保教和年老的死后保葬五个 方面的保障,简称农村“五保”,享受这种保障的人员被称 为“五保供养对象”(也称五保对象、五保户)。 这(1957-1968年)
– 1957年开始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58 年10 月底, 全国 共建立人民公社26578个, 参加人民公社的农户达到12325万 户, 占全国总农户的99.1%。在人民公社内, 土地、大型农具 等生产资料归集体( 生产队) 所有,人民生活的各方面由公社 负责,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婚、育、 乐等。
– 1956年6月30日,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 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 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 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 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 1956年6月30日,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 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 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 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 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农村五保的制度化(1957-1968年)
– 关于农村五保的经费来源,1962 年9 月27日中国共产党八 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修正草案) 》规 定:“生产队可以从可分配的总收入中,扣留一定数量的公益 金,作为社会保险和集体福利事业的费用......不能超过可 分配的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到三......生产队对于生活没有依 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遭到不幸事故、生活发 生困难的社员,经过社员大会讨论和同意,实行供给或者给 以补助。这些供给和补助的部分,从公益金内开支”。以生 产大队或生产队为基础,农村五保以制度化的方式得以实施。

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

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

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一、制度背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指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人、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病残儿童和失独家庭提供基本生活补贴和基本生活服务的保障制度。

近年来,随着农村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现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五保供养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农村老年人和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制定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方案目标1.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和可持续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2.提高老年人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3.增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能力。

4.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三、方案内容1.补贴标准的调整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居民收入水平,适当调整五保供养的基本生活补贴标准。

同时,采取差异化的补贴标准,将重度残疾人、病残儿童和失独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补贴标准提高至更高的水平,确保其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供养对象的确定和评估建立健全的供养对象的确定和评估机制,确保五保供养的对象符合相应的资格条件。

同时,加强供养对象的动态管理,定期对供养对象进行重新评估,确保资助对象的真实需求和资助效果。

3.供养方式的多元化除了提供经济补贴外,加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能力的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供养方式。

包括建设和完善农村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等,提供养老、护理、康复等服务,满足特殊困难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4.资金保障机制的完善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的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保障机制。

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共同投入,确保资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探索社会资本参与五保供养的模式,引导社会力量为五保供养提供资金和服务。

5.监督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对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

同时,强化对供养对象的服务质量监管,确保供养对象的权益得到保护。

四、实施路径1.政府的领导和承担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政府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落实资金保障责任,确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3篇)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3篇)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__大和___届___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理念,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机制,确保五保供养政策的落实,促进全区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保障正常生活的原则;二是财政供养为主的原则;三是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供养对象和内容(一)供养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指符合下列条件的农村老年人(___周岁以上)、残疾人和未满___周岁的未成年人:1.无劳动能力的。

2.无生活来源的。

3.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___民法通则》和《___婚姻法》规定具有赡养、抚养和扶养义务的人。

(二)供养内容主要从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给与照顾:1.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水和生活用燃料。

2.供给冬夏服装、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和零用钱。

社会捐助活动中募集的衣被优先用于五保供养对象。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确保通风采光、安全及照明。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顾。

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五保供养对象缴纳参合金。

5.五保供养对象死亡后,由敬老院或所在村民委员会负责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中未满___周岁或者已满___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除相关费用,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

四、供养对象的确定(一)申请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因年幼或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申请。

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供养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示,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镇人民政府审核。

(二)审核镇人民政府自收到村评议意见之日起,对申请人家庭状况经济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___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区民政部门审批。

五保制度

五保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五保制度篇一:我国对三无五保人员的救助政策三无五保人员的政策一、农村五保审批条件及释义:《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老年、残疾或未满16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抚养、抚养和赡养义务人。

老年人:我国界定60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业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已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五保审批要求视力、肢体、智力、精神等残疾为一、二级重残。

申请五保供养的对象是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1、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但是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2、申请五保供养的对象无劳动能力3、申请五保供养的对象无生活来源二、农村五保审批程序《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委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它村民代为提出申请。

经村委民主评议,对符合本条例弟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本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核决定。

对批准给予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五保工作制度

五保工作制度

五保工作制度是我国针对农村特困群体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全称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该制度旨在保障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本文将从五保工作的定义、对象、资金保障、供养内容、实施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五保工作定义五保工作是指在农村地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特困群体实行吃、穿、住、医、葬(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生活保障制度。

这项制度旨在确保特困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缓解贫困现象,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二、五保工作对象五保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群:1. 老年人: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2. 残疾人:持有残疾人证的农村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3. 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的农村未成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三、五保工作资金保障五保工作的资金保障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供养资金应当在地方人民政府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给予补助。

这意味着五保工作的资金有了稳定的来源,确保了特困群体的生活保障。

四、五保工作内容五保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保吃:为五保对象提供基本饮食保障,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充足的粮食和食物。

2. 保穿:为五保对象提供必要的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确保他们能够保暖、遮体。

3. 保住:为五保对象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条件,确保他们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4. 保医:为五保对象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5. 保葬:为五保对象提供基本的丧葬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得到适当的安葬。

五、五保工作实施流程五保工作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申请: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体可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五保供养申请,或由村民小组提名。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省政府民生工程政策,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根据亳政〔〕32号、亳民电〔〕51号及涡办发〔〕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实现五保供养为目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到属地管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原则,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最基本生活需求,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切实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一)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村、镇两级要严格按照新《条例》的规定,切实加强对五保供养对象的动态管理,每年年底核查变动一次,核查结果经镇(场)政府审核后报县民政局审批,批复文件同时抄送县财政局作为资金拨付依据。

各镇(场)要承担五保供养对象应保尽保和动态管理的责任,确保符合条件的五保供养对象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严格落实五保对象审批制度,对不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及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的,由村委会或镇(场)敬老院向镇(场)政府报告,经镇(场)政府审核并报县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同时停止拨付其供养经费;对新增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人员,由其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经村委会民主评议,在本村范围内公示后报镇(场)政府审核,由镇长签署意见后报县民政局审批(样表附后),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并拨付其供养经费。

对暂时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但生活困难的人员,村、镇要优先纳入农村低保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建立规范完善、资料详实的五保对象基本数据库。

县、镇(场)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五保供养对象个人档案及数据库的管理,村级要建立五保供养对象花名册,镇(场)建立五保对象档案(申请审批表所附材料:本人申请,户口本、身份证、粮补卡复印件及家庭收入状况证明;是残疾人的须有残疾证复印件,是孤儿的须有父母死亡证明或村委会证明,公示内容复印件,二寸近期照片等),申请审批表不得缺栏少项,做到信息完整、准确、无误,做到一村一档、一镇一柜统一管理;县民政部门要按照上级要求,建立规范完善的纸质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做到日常管理有序,上下一致,与实际相符。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

农村五保的起源(1953-1957年)
– 1956年1月,由中央政治局提出并经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后下
发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第31条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社内缺少劳动力,生活 无依靠的鳏寡孤独的农户和残废军人,应当在生产上和生活 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做到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 (儿童和少年)、保葬,使这些人的生养死葬都有指靠。‛
月1日起正式施行。《暂行办法》第三章共六条,以 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规定了特困人员供养的制度 安排。
二、农村五保供养现行法规政策解析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分总则、供养对象、供养内容、供养形式、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和附则7章,共26条。
根据社会发展及社会救助新要求,重新定位农村五保
工作,其目的是保障“五保对象”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
– 1956年6月30日,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 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 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 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 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村五保供养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1)明确供养对象。即村民中符合下列 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一是 无法定扶养义务人, 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 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二是无劳 动能力的;三是无生活来源的。
农村五保制度的恢复与重建(1978-2006年)
(2)提升了经费的统筹层次。从原来由大队或生产队内农民分 担,转为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供养,从村提留或乡统筹中列 支。 (3)丰富了供养的内容。由吃、穿、烧、教、葬到吃、穿、 住、医、葬(教),从基本生活保障,上升到了“正常生活”保 障。 (4)确立了供养标准。明确“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 平”,且由乡镇政府制定。 (5)规范了管理。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的职责,五保供养申请审批的程序,五保供养对象的权利与义务 等。

农村五保户补助标准

农村五保户补助标准

农村五保户补助标准
农村五保户是指年满60周岁,无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无子女或者子女无力负担扶养的农村老年人。

他们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为了保障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国家规定了农村五保户的补助标准。

首先,农村五保户的补助标准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补助标准会相对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补助标准则会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农村五保户的补助标准还与其家庭人口情况有关。

如果五保户是独居老人,补助标准会相对较高,以满足其独居生活的需求。

如果五保户有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一起生活,补助标准会相对较低,因为可以通过家庭共同承担一部分生活费用。

此外,农村五保户的补助标准还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关。

如果五保户有严重的疾病或残疾,补助标准会相对较高,以满足其医疗和护理的需求。

如果五保户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补助标准会相对较低,因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综上所述,农村五保户的补助标准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问题,需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情况和个体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确定。

只有合理确定补助标准,才能真正保障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希望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农村五保户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共同营造和谐社会。

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七章二十六条)

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七章二十六条)

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七章⼆⼗六条)对于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七章⼆⼗六条)的内容,最近很多⼈很困惑,⼀直在咨询⼩编,今天店铺⼩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第⼀章总则第⼀条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条本条例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给予村民的⽣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农村五保供养⼯作;县级以上地⽅各级⼈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作。

乡、民族乡、镇⼈民政府管理本⾏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作。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民政府开展农村五保供养⼯作。

第四条国家⿎励社会组织和个⼈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作提供捐助和服务。

第五条国家对在农村五保供养⼯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章供养对象第六条⽼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劳动能⼒、⽆⽣活来源⼜⽆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赡养、抚养、扶养能⼒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第七条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残疾⽆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

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重⼤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民政府审核。

乡、民族乡、镇⼈民政府应当⾃收到评议意见之⽇起20⽇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起20⽇内作出审批决定。

对批准给予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说明理由。

乡、民族乡、镇⼈民政府应当对申请⼈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进⾏调查核实;必要时,县级⼈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进⾏复核。

农村五保户申请条件

农村五保户申请条件

农村五保户申请条件农村五保户是指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且无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

在中国农村地区,五保户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自我维持生活。

为了保障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申请条件和政策。

1. 年龄条件:农村五保户的年龄一般要求在60岁以上。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年老体弱的人相对更容易无法独立生活。

政府通过设定年龄限制,以确保五保户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

2. 健康状况:五保户申请者必须提供医疗证明,证明自己身体有一定的健康状况问题,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或者其他工作。

这一条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符合五保户的申请者真正需要社会保障。

3. 无劳动能力:农村五保户申请者必须证明自己没有劳动能力,并无法依靠自身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这是政府设定的一个重要条件,以确保五保户真正需要社会福利来维持生活。

4. 家庭收入状况:农村五保户申请者必须证明其家庭收入水平处于低保标准以下,无法自给自足,并且无其他经济来源。

这一条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五保户的经济状况真正需要社会福利来帮助。

5. 社会评估:农村五保户申请者还需通过社会评估,由相关部门对其家庭状况和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和评估。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真正需要五保户政策的人能够获得得到帮助。

通过以上申请条件的审查,政府能够确认农村五保户的真实需求,以便向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政府通过实施五保户政策,为农村五保户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基本生活费、基本医疗保险、康复医疗等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农村五保户享受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被社会抛弃。

政府和社会组织还积极开展关爱五保户的活动,包括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等。

此外,农村五保户的申请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他们需要定期进行审核,以确认其真实的情况还需要继续享受五保户政策的支持。

总之,农村五保户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的群体。

政府通过设立一系列的申请条件和政策,以确保真正需要社会福利的农村五保户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山东省农村五保工作暂行规定

山东省农村五保工作暂行规定

山东省农村五保工作暂行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6.08.05•【字号】•【施行日期】1986.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山东省农村五保工作暂行规定(1986年8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第一条为切实保障农村中五保户的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结合我省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五保对象包括:已经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鳏寡老人、残疾人和年幼孤儿。

对虽有子女,但由于子入赘或女出嫁确无能力赡养的,经村民大会讨论同意,也可实行五保。

第三条五保户的确定。

应由本人申请或村民委员会提名,村民大会通过,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由乡(镇)政府发给五保供给证。

第四条五保的内容是:(一)保吃。

由集体供给口粮、副食品以及燃料和零用钱;(二)保穿。

由集体供给衣、帽、鞋袜和被褥、蚊帐以及其他必需的生活用具用品;(三)保祝由集体负责安排、修建住房,确保住房不破不漏,温暖、通风、明亮;(四)保医。

有病及时就医治疗,医疗费用由集体负担;(五)保葬。

五保人员去世后,由集体负责筹办丧事和处理好善后工作。

享受五保的孤儿到入学年龄的,要安排就学,并保证其受完义务教育。

第五条五保的形式,可以采取办敬老院集中供养的办法,也可以采取由村民委员会指派专人(或包房小组)承包的办法,也可以由亲友代养。

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切实保证他们的生活和安全。

第六条五保的供给标准(不含敬老院工作人员和分散五保护理人员的报酬),应略高于当地人均收入的水平。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给标准也要相应提高。

各地五保供给的具体标准,由乡(镇)人民政府作出规定。

供给五保户的粮、款等项费用,以及支付给敬老院工作人员和分散五保护理人员的报酬一般应以乡、镇为单位统一筹集,统筹使用;个别情况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可由村自行筹集、使用。

第七条敬老院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应贯彻“依靠集体,勤俭办院,民主管理,敬老养老”的原则,努力做到使五保对象吃好、穿好、住好、休息好、医疗卫生好、文化娱乐好。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哪些供养内容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哪些供养内容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哪些供养内容
对于农村五保供养包括哪些供养内容的内容,最近很多⼈很困惑,⼀直在咨询⼩编,今天店铺⼩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选择供养形式。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1)供给粮油、副⾷品和⽣活⽤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活⽤品和零⽤钱。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活不能⾃理的给予照料。

(5)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

上述内容来源于店铺⼩编整理发布,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要更多的法律解答,可在线咨询店铺律师。

五保制度的演变

五保制度的演变

五保制度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历了多次演变和调整。

五保制度最初的设立是为了保障特定群体(老幼病孤残)的基本生活需求,后来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1. 初期建立(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
•五保制度最早的设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

•主要针对的是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而导致贫困的老人、儿童、病人、孤儿和残疾人。

•主要提供粮食、衣物、住房、医疗和丧葬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生活保障。

2. 经济改革时期的调整(1978年-19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五保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这一时期,五保制度更加注重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逐渐向养老服务方向转变。

•逐步引入养老院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的养老服务。

3.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优化(21世纪初至今):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五保制度再次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强调通过发展产业、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等方式,减轻贫困农户的负担,实现贫困人口自主脱贫。

•逐步引入社会化的养老服务,鼓励农民参与社会保险体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4. 五保制度的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的融合(近年来):
•在当前阶段,五保制度逐渐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融合,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强调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总体而言,五保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最初的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发展为更加全面、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在制度设计中逐步注重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强调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政策:2006年新修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后农业税 • 执行结果:农业税时期的问题继续存在,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 粮食供应受到威胁,未来发展有待观察 时期
农村五保制度存在2.五保供养标准落实难 3.全面落实五保内容难 4.实施敬老院集中供养 难 5.地区供养均衡难

农村五保制度的具体解读
3、内容:(一)供给粮油和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 照料; (五)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六)对象是未成年人的,保障他们依法接受 义务教育。

农村五保制度的具体解读
4、资金来源:
农村五保制度的具体解读
1、性质:是一项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它由 负责管理社会救助事物的民政部门主管,由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所需的经费和实物,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五保供养工 作的实施。 2、对象:农村居民中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 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 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 疾人和未成年人。
农村五保制度的发展历程
集体供养阶段(1956-2001年)
• 主要政策: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农业合作 • 执行结果:保障水平较低,甚至无人过问 社时期
• 主要政策:1985年《关于制止向农民乱派款乱收费的通知》 1994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1997年《农村敬老院管理 暂行办法》

农村五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村老龄化水平较高,老年人口较多 2、五保资金筹措没有保障 3、农村社区建设滞后,社区服务水平低 4、农村群众集体意识薄弱,互助意愿不足

农村五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尽快修订、调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明确并强化政府责任 。 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五保供养资金 。
社会保障—— 农村五保制度
B14130403 王雅婧
目录
农村五保制度的含义 农村五保制度的具体解读 五保制度的发展历程 农村五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五保制度的含义

所谓五保制度,是针对农村中缺乏或丧失劳动 能力、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弱、孤、 寡、残疾人员,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向其提 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和保教等五 个方面的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乡镇统筹 • 执行结果:五保供养情况有所好转,主要表现为敬老院的广泛 时期
建立,但仍有大多五保老人未纳入供养范围
农村五保制度的发展历程
国家供养阶段(2002年至今)
• 主要政策:税费改革相关文件,1994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 例》继续适用
农业税时 • 执行结果:乡镇财政压力加重,负债严重;降低保障标准,应 期 保未保问题严重

3、推进农村低保工作,优先将五保户纳入低保 体系 4、尽快建立针对农村五保户的医疗救助制度 5、加大敬老院建设力度,改革敬老院运行机制, 努力增强其造血功能
农村五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改进社区服务质量 1)组织老人自娱自乐 集中居住 2)志愿者组织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互助 8、加大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将农 村五保对象纳入官员政绩考核范围内
地方财政预 算 农村集体经 营收入
中央财政补 助
供养机构的 农副业生产
资金
农村五保制度的具体解读

5、供养形式:
集中供养
分散供养
• 供养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 构提供供养服务。
• 供养对象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或供 养服务机构提供有关供养服务
农村五保制度的发展历程
集体供养阶段(1956-2001年) 国家供养阶段(2002年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