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区域卫生规划

合集下载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二、基本原则1. 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核心任务。

2. 以公平为原则。

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机制,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3. 以社会化为手段。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化运行,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加强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三、重点任务1. 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

2.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进程,将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应用到医疗卫生服务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和监管。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管,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评价和监督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四、政策措施1.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和设施。

2.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运行,建立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4.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5. 制定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和监管政策,建立严格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准入制度。

充分发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7.30•【字号】青政办字〔2024〕28号•【施行日期】2024.07.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字〔2024〕28号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7月30日青岛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鲁政办字〔2023〕202号)有关要求,加快完善我市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主线,以便捷舒心为落脚点,持续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

到2025年,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初步形成有序就医和诊疗新格局。

到2035年,建立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公平可及、便捷舒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重点任务(一)明确功能定位,重塑责任明晰、功能互补的市县镇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导向作用,均衡布局医疗卫生资源。

科学统筹公立医院数量规模,精准核定全市床位资源,动态调整医院级别等次。

区域卫生规划

区域卫生规划

区域卫生规划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我县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X-X年)》、《X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资源配置标准(X-X年)》和《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X县X区域卫生规划(X-X 年)》。

一、现状分析1、社会发展概况X县位于X三省交界的X三角地带,X、X、X三河交汇,北濒X,南依X,西连X,东接X,总面积526平方公里,辖4镇1街道办事处、28个行政村、10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6万人。

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55亿元;财政总收入3.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62元。

2、医疗服务需求分析X年全县完成门诊量59X人次,其中县级医疗单位157000人次,占26.5%。

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350000人次,占59.12%;全年住院10248人次,其中县级医疗单位9522人次,占92%,镇卫生院726人次,占8%;手术人数为1622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4.39天。

3、医疗资源分析X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60家。

其中,县属医疗卫生机构5家,乡镇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83所,个体诊所62个,厂矿医院3个,民营机构1个。

有执业医师353人;注册护士319人,医药、检验、医技117人。

其中:县医院:开放床位350张,编制床位350;现有执业医师151人;注册护士233人,医药、检验、医技38人,床位使用率89.85%,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259人。

中医院:开放床位76张,编制床位100;现有执业医师39人;注册护士28人,医药、检验、医技16人,床位使用率50%,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62人。

妇幼保健机构:开放床位30张,编制床位50;现有执业医师9人;注册护士10人,医药、检验、医技13人,床位使用率30%,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1人。

乡镇卫生院及厂矿医院床位140张。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15•【字号】云政发〔2022〕48号•【施行日期】2022.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9月15日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全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增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水平,根据国家“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云南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重大项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医疗卫生机构26626个,其中医院144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59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32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57个。

医院中有三级医院106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54家;二级医院470家,其中二级甲等医院196家。

卫生人员45.89万人,床位32.52万张。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89张、执业(助理)医师2.6人、注册护士3.67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2.01人、专业公共卫生人员7.5人。

心血管病、呼吸、肿瘤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云南,累计建设3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和115个分中心,全省16个州、市实现三甲综合医院全覆盖。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为进一步优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健康为目标,加快构建科学合理、规范高效、优质共享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结合人口分布、医疗资源状况和群众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实现全面覆盖、均衡发展。

2. 基层为本,提升质量。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下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4.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强化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格局。

(三)建设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

二、重点任务(一)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布局1. 优化县级医院建设。

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提高县级医院在区域内的医疗中心地位和辐射能力。

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3. 支持社会办医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办医向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1.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加快建设智慧医疗系统,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远程医疗。

2.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新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乐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新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乐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新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乐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乐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6.12•【字号】•【施行日期】2023.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新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乐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长寿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新乐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新乐市人民政府2023年6月12日新乐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根据《河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石家庄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新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一)基本现状“十三五”期间,我市已经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资源的规模、水平和利用情况总体良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健康保障。

1.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新乐位于石家庄北部,辖8镇3乡1个街道,160个行政村、18个社区,总面积52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3.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9万。

1992年撤县设市,2009年列为省财政直管县(市)。

自古为“九省通衢、三辅重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主体框架三轴之一—京保石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的重要节点,具备独特的航空、铁路、公路多式联合运输条件,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洁净城市,顺利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是石家庄市规划的市域次中心城市。

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完整版)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完整版)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现状 (1)第二节形势与挑战 (3)第二章规划目标和原则 (5)第一节目标 (5)第二节原则 (6)第三章总体布局 (7)第一节机构设置 (7)第二节床位配置 (8)第三节其他资源配置 (8)第四章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10)第一节医院 (10)第二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4)第三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6)第五章卫生人才队伍 (19)第一节人员配备 (19)第二节人才培养 (21)第三节人才使用 (23)第六章功能整合与分工协作 (24)第一节防治结合 (24)第二节上下联动 (25)第三节中西医并重 (26)第四节多元发展 (26)第五节医养结合 (27)第七章实施保障与监督评价 (28)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28)第二节创新体制机制 (31)第三节加大资源调整力度 (31)第四节强化监督评价 (32)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的精神,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地制订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现状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由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3年,我国有医疗卫生机构97.44万个,其中包括医院2.47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54万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2万所;卫生人员979万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21.1万名;床位618.2万张。

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55张,执业(助理)医师2.06名,注册护士2.05名。

2004—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39.91亿人次增加到73.14亿人次,年均增长6.96%,住院人数由6657万人增加到1.91亿人,年均增长12.42%。

卫生区域工作规划

卫生区域工作规划

一、规划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区域卫生服务能力,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域卫生规划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目标1. 提高区域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区域内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2.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3.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按照合理布局、高效利用的原则,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4.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居民健康保障的重要支撑。

三、规划措施1.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重点支持以下方面:(1)提升三级医院综合实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2)加强二级医院建设,提高服务能力;(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2. 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重点支持以下方面:(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3)加强健康促进,推动健康生活方式。

3.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医疗卫生人才素质。

重点支持以下方面:(1)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引进和培养质量;(2)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提高人才业务水平;(3)加强医疗卫生人才激励,提高人才待遇。

4.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按照合理布局、高效利用的原则,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重点支持以下方面:(1)加强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3)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2.29•【字号】红政发〔2022〕47号•【施行日期】2022.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现将《红河州“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2月29日红河州“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进一步优化红河州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增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水平,加快推进“健康红河”建设,根据《云南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红河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红河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州卫生健康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全面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健康红河建设,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重大项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1.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截至2020年底,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33个,其中:公立医院40个,民营医院1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9个,乡镇卫生院143个,村卫生室1394个,诊所(医务室、门诊部)75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6个,其他机构3个。

卫生人员4.09万人,床位3.24万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8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24张、执业(助理)医师2.34人、注册护士3.4人、专业公共卫生人员0.8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99人。

河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河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解读
2022年2月17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冀政办字〔2022〕 23号 )。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健康服务更 加方便可及,中医药发展持续推进,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为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我们也看到,未来五年,随着人民群众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大幅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和疾病谱 变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 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部署,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卫生健康体 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省卫生健康委 牵头编制了《河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省政府审定同意,以省政 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10部分。第一部分,发展基础,总体评估“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研 判“十四五”面临形势;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明确“十四五”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谢谢观看
2.服务更加方便可及。医联体覆盖所有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1962个乡镇卫生院与个村卫生 室全部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十统一”,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全部消除,居民就医更加便捷有序。京津 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持续深化,全省400多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深入开展医疗合作。
内容解析
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雄安新区等区域设置由国家部门举办的医疗机构,打造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 中心,辐射和带动全省、京津冀区域乃至华北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缓解 首都医疗服务和城市运行管理压力。根据国家安排部署统筹预留发展空间。

全市区域卫生规划

全市区域卫生规划

全市区域卫生规划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X-X年)的通知》(X政办发〔X〕107 号)精神,进一步优化我市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全市自然和经济概况。

X市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位于X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一座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城市。

下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2个县级市。

共59个镇,5个乡,26个街道办事处,172个社区,668个村。

全境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238.2万人。

X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84.9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93元。

(二)全市卫生资源状况。

截至X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68个,其中医院4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8个,其他机构4个。

全市编制床位14593张,其中医院12495张,基层医疗机构2098张。

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2505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62名、注册护士5065名、药师(士)619名、技师(士)696名、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063 名。

(三)全市卫生资源规模。

X年X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为6.11张,高于全省5.82张的平均水平;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12人,低于全省2.31人的平均水平;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12人,低于全省2.41人的平均水平。

全市已取得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的设备有27台,其中: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17台、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6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3台、电子直线加速器(LA)1台。

(四)卫生服务效率。

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逐年上升,X年完成总诊疗人次为933.98万人次,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9% ;完成入院人次为32.8万人次,年均增长3.3 %;完成住院手术4.85万人次;完成门急诊服务893.83万人次,其中:医院完成328.91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552.16万人次、其他卫生机构完成12.76万人次;全市病床使用率为76.06%;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平均住院日为12天。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本方案旨在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

二、建设内容1. 卫生资源配置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 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提高县级医院诊疗水平。

3. 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同时,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5. 中医药发展统筹考虑当地中医药发展基础和建设条件,因地制宜开展中医药建设。

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提高县级中医医院诊疗水平。

同时,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三、保障措施1. 落实投入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责任,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同时,要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2. 加强行业监管加强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

3. 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共享和远程医疗会诊。

同时,加强信息化设备配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水平。

四、实施方案效果评估与调整本实施方案在建设周期内每年进行一次效果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评估内容包括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服务质量等。

同时,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指针对特定地区或国家的医疗卫生需求和资源,制定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以建设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设施规划:包括医院、诊所、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布局规划,确保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能够覆盖到每个人,特别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

2. 人力资源规划:培养和招募足够的医疗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等,解决医疗队伍不均衡问题,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3. 医疗服务模式规划:制定适合区域或国家的医疗服务模式,如家庭医生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4. 医疗资源配置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包括医疗设备、药品、医疗技术等,以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并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5. 经费和资金筹措规划:确保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政府投资、社会筹款、医保制度等,以保障人民的医疗权益。

6. 医疗卫生信息化规划: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医疗联网系统等,提高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同时,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建立起健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0.24•【字号】湘政办发〔2023〕44号•【施行日期】2023.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23〕44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0月24日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按照“能力现代化、体系整合化、服务优质化、管理精细化、治理科学化”的要求,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到2035年,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优化职能设置,明确功能定位,理顺体制机制。

加强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

规范面向社会提供的公共卫生技术服务。

争创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

2.全面提升疾病防控专业能力。

各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比例达到85%,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

实行分领域首席专家制度,发挥各级疾控专家委员会作用,提升“一锤定音”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近年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重要议题。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建设一个覆盖全民的全面、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本文将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必要性、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必要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慢性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挑战。

同时,现有的医疗服务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资源浪费等问题,亟需进行改善和优化。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系统化的布局,才能够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现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已有一定的实践和探索。

在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已进入到全民医保、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远程医疗等多个领域。

而在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主要集中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等方面。

不同国家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方面的发展水平和目标有所差异,但都具备了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发展。

1.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功能和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加社区诊所和家庭医生团队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2. 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要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共享和利用。

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远程医疗平台等,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医疗资源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

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合理划分医疗机构的职责和功能,加强医疗资源的分级管理和分布均衡,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国制定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与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背景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分布不均衡、服务质量不高、医患关系紧张等。

针对这些问题,规划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可及、可负担、可信赖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发展路径为了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路径。

1.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规划强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提高就医便利度。

2. 增加医疗资源供给规划鼓励增加医疗资源供给,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率。

此外,规划也倡导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

3.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规划强调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医疗机构的质量监督和评价。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信任。

4. 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规划提倡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便利度。

通过互联网平台,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医疗报销等便捷服务。

三、实施措施为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规划明确了一系列实施措施。

1. 完善政策法规规划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此外,规划还提出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2. 加大财政投入规划强调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资金。

同时,规划还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公益捐赠等方式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支持。

3.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规划提倡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人才的培训和管理。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与管理策略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与管理策略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与管理策略一、引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保障人民健康的过程中所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

它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设备、药品供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现代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规划与管理策略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与管理策略的相关问题。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意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指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以确保人民享有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规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结构、疾病谱、医疗资源分布等因素,以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内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机构规划:根据人口分布和需求,合理规划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布局和数量,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2)医务人员规划: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医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医疗需求。

同时,还需考虑医务人员的分布情况,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

(3)医疗设备规划:根据医疗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合理规划医疗设备的配置和更新,确保医疗机构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

(4)药品供应规划:建立健全的药品供应链,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需考虑药品的价格和可及性,以满足人民对药品的需求。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策略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的原则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公平性原则: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避免因经济、地域等因素导致的服务差异。

(2)可及性原则: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使每个人都能够方便地获得医疗服务,减轻就医负担。

(3)可负担性原则:控制医疗费用,降低人民的医疗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的策略(1)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改革医疗体制、推动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建立医疗联合体等方式,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2012年第三版
区域卫生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区域内所有人群都得到他们
应该得到的健康需求,同时又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Leabharlann 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 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它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 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机构、
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卫生
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 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8—
国家 加拿大 丹麦 英国 芬兰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新西兰
规划的责任主体
规划是省/自治领政府的职责,某些规划的制定须遵循国家的统一 框架,地区政府也参与。 区域政府和自治市自主制定不同领域的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受中 央政府一定的督导。 全国性和区域性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直接由中央政府制定,地区政 府参与。 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由自治市和医院区域(由若干自治市组成)制 定。 在中央确定的框架指导下,区域性医院机构制定医院规划,并征 求地方各利益相关者意见。 以中央政府与区域法律为基础,征求区域利益相关者意见,州政 府负责制定医院规划。
挥好行业引导作用,确保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重庆日报》(2015-02-05)
—7—
1.2 国外经验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卫生费用迅速攀升,开始不断探 索以区域 卫生规划为代表的国家卫计划与管理模式。 国际经验表明:
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规划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规划的宗旨都是确保卫生服务的质量、公平性和反应性; 规划一般由中央政府制定原则,由区域政府参与并负责执行; 卫生筹资和规划的主要依据都是居民的健康需求和服务利用程度。 规划权威性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以行政手段为基础,辅以配 套和激励措施,如严格准入等。
1997年《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 卫生改革的决定 》首次提出区域 卫生规划的概念 和内涵; 1999年印发《 关于开展区域卫 生规划工作的指 导意见》。
2009年颁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的意 见》 2015年3月,国 务院出台《全国 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规划纲要 (2015-2020年) 》
第二章 设置审批 第八条 市、区县(自治县)卫生 计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 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 机构的分布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 机构设置规划,规范、引导医疗机构健 康有序发展。 第十条 社会资本申请设置三级综 合医院、二级以上专科医院、中医医疗 机构、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符合法 定条件的执业医师申请设置诊所,符合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市、区县(自治 县)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程序予 以审批。 设置前款规定以外的医疗机构应 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 本标准
—5—
《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应当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本级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科学 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做好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均等化。 第五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公平、公开、 公正原则,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引 导社会资本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 求服务领域,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 构。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在 市场准入、用地保障、社会保险定点及管理、 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专科建设、等级评 审、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大型医疗设备配 置等方面平等对待所有医疗机构。
12—

13—

2.1 卫生计生规划种类
卫生计生发展规划:是卫生计生领域综合性、纲领性规划,是国家 指导和调控卫生计生领域协调发展,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 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卫生计生系统共同 的行动纲领。“十二五”实现从部门规划到国家战略的转变. 医改中长期规划:对医改的全局工作作出的总体部署。 卫生计生专项规划:以特定业务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如艾滋病 、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专项规划,是卫生计生发展规划在特定 业务领域的落实和细化。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在卫生计生发展规划和医改中长期规划 的框架下,专门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布局及各个组成部分的 配置要求于互相协作作出的安排。 健康中国2030规划:是一项国家级专项规划,不同于卫生计生发展 规划,其站位更高、领域更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从大 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出发,将“健康” 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 之中。
区域政府以中央政府卫生规划为指南,制定本区域规划(主要是 医院规划)。
区域性卫生保健服务提供者制定急性医疗服务规划(须经中央政 府批准)。 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卫生委员会(DHBs)共同制定。
国家 加拿大 丹麦 英国 芬兰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新西兰 美国 日本
规划的内容与范围 制定医院规划(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 。 制定所有地区的服务规划,包括个体医生和公立医院提供的门诊服务。 制定国民卫生服务体系提供的医院服务和门诊服务规划。 制定公立医院提供服务的规划和个体医生提供服务的规划。 制定医院服务规划(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 。 制定医院服务规划(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 。 制定医院服务规划(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 。 制定公立医院提供服务的规划和个体医生提供服务的规划。 实施《国家卫生计划与资源发展法》 ,控制医院病床数量。 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域的医疗规划,规定一定区域内的基准病床数。
1.3 国内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区域卫生规划被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作为国际 社会推崇的卫生管理模式介绍到20我国,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原卫生部1985 年利用世行贷款 尝试在九江、金 华、保鸡实施城 市综合区域卫生 发展项目; 1994年镇江、 九江职工医疗保 障制度改革试点, 优化资源配置纳 入改革试点内容。
张轩在调研《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行情况时指出
实事求是推动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张轩在调研中指出,民营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公立医疗机
构的有益补充……但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能片面追求数量。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条例的要求,在审批民营医疗
机构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要密切关注相关产业资本的动向,依法发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区域卫生规划
—1—
—2—
—3—
1.1 区域卫生规划定义
在一定特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 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点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 卫生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 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 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