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分离工程-第一章绪论概要
《制药分离工程》教学大纲
![《制药分离工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296d00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e.png)
《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58504课程名称: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ample Investigation 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4学分:4适用对象:应用统计学、统计学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先修课程:微积分、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二、课程简介主要介绍抽样调查及其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以及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步骤与设计流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抽样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特别是估计量的分布及其特征;并要求具有对一般实际场合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抽样方法、制订抽样方案的能力。
This curriculum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sampling survey and sampling survey, as well as several basic sampling methods, steps and design process of sampling survey. Students Ieam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sampling technology through this course, especially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stimators, and require the ability to choose suitable sampling methods and draw up sampling plans for general practical situations and specific situation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专业课、选修课2、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抽样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制药分离工程
![制药分离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cdfaf194f121dd36a22d820c.png)
3) 发明新技术 A. 研发新型高效经济的分离技术 B. 推进各分离技术的杂交 C. 分离技术与发酵技术结合 D. 强化化学对分离技术的影响
4) 高效分离技术的工程化
5) 分离技术的环保化
参考书: 1. 《高等制药分离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淑芬主编 2.《生化分离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严希康主编 3.《生物分离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孙彦主编 4.《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毛忠贵主编 5.《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科学出版社, 辛秀兰主编 6.《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欧阳平凯主编
随着人们对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的认识和了解,“回归自然” 使人们更倾向于采用天然植物药物,从而为中医药发挥其特长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中药原料的地域性、组成的复 杂性、复方配伍的多样性等,再加之生产工艺落后,缺乏科学的、 严格的工艺操作参数及系统的量化指标,致使中药产品质量不稳
定,产品仍多是传统的丸、散、膏、丹类剂型,很难满足国际市
6. 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步骤
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有一个基本框架,具有四个 基本的分离阶段: (1)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
主要任务是去除发酵液中的固相物质,为后继过程提供澄清 或洁净的原料液体。过滤和离心分离是这方面的主要单元操作。
(2)初步纯化(或称产物的提取)
主要任务是提高产品的浓度和质量,蒸发、沉淀、萃取和吸附 是该阶段的典型操作。
化学合成药物
原料: 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
方法: 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称全合 成),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 产物经对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和物理处理 过程(称半合成)。 目的产物: 预防、诊断、治疗制品,如磺 胺、扑热息痛、诺氟沙星等。
中药
制药分离工程--重点总结
![制药分离工程--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d9202cad02de80d5d84015.png)
制药分离工程重点总结目录第一章绪论1、制药工业分类①生物制药、②化学制药、③中药制药。
2、分离过程的本质3、制药分离工程特点第二章萃取分离1、物理萃取与化学萃取2、液固萃取3、液固萃取的萃取过程4、液固萃取浸取溶剂选择原则5、按萃取级数及萃取剂与原料接触方式分萃取操作的三种基本形式①单级浸取;②多级错流浸取;③多级逆流浸取。
6、液液萃取7、乳化、形成乳化条件、乳状液形式①水包油型乳状液;②油包水型乳状液。
8、物理液液萃取、化学液液萃取的传质过程9、反胶团、反胶团萃取10、反胶团萃取蛋白质“水壳模型”的传质过程11、双水相的形成、双水相萃取及其基本原理12、双水相萃取过程13、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14、超临界流体基本特性15、超临界CO2作萃取剂优点16、依分离条件分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操作基本模式(1)恒温变压法:(2)恒压变温法:(3)恒温恒压吸附法。
17、超临界流体萃取天然产物质量传递过程18、超声波在萃取中的作用19、微波在萃取中的作用第三章膜分离1、膜分离2、膜分离物质传递方式(1)被动传递;(2)促进传递;(3)主动传递。
3、膜分离物质分离机理(1)筛分模型。
(2)溶解—扩散模型。
4、分离膜两个基本特性5、实用分离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6、膜分离的膜组件形式7、膜分离操作的死端操作和错流操作8、膜分离过程的浓差极化9、浓差极化的改善除工艺设计充分注意外,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10、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相比膜孔径大小顺序11、微滤膜分离的截留机理(1)膜表面截留:(2)膜内部截留。
第四章蒸馏分离1、蒸馏、精馏2、精馏式间歇精馏、提馏式间歇精馏3、间歇共沸精馏、间歇萃取精馏:4、水蒸气蒸馏5、水蒸气蒸馏操作方式(1)过热水蒸气蒸馏;(2)过饱和水蒸气蒸馏。
6、分子平均自由程、分子蒸馏7、分子蒸馏机理8、分子蒸馏过程第五章液相非匀相物系分离1、过滤分离及其推动力2、过滤分离类型(1)滤饼过滤;(2)深层过滤。
制药专业《制药分离工程》教学大纲
![制药专业《制药分离工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453b49501f69e314232943d.png)
《制药分离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413104002课程名称:制药分离工程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开课教研室:生化与制药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讲授药物提取、分离、纯化的理论与技术,是运用现代化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药物成分分离的一门课程。
内容包括常用分离技术及近年发展的新型分离技术的原理、理论、方法、工艺及其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制药过程所涉及分离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固液萃取、萃取分离、非均相分离、沉淀分离、膜分离、吸附与离子交换、电泳分离技术等内容。
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期末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分离过程基本原理的概念、定义;熟悉和了解制药工业现状、分离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熟悉制药工业下游技术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其重要性,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态。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工业发展状况;分离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分离过程基本原理概念、定义。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分离过程基本原理的概念、定义。
教学难点是制药工业下游技术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其重要性。
4.教学内容(1)制药工业主要知识点: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
(2)制药分离技术主要知识点:制药分离技术的作用;制药分离原理及分类;制药分离技术的进展。
第二章固液萃取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固液萃取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过程计算;熟悉分离过程的特点、影响因素、工艺流程;了解使用设备结构。
第_1_章__高等制药分离工程_绪论
![第_1_章__高等制药分离工程_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33f1afefab069dc50220150.png)
引言制药工业包括:生物制药 化学合成制药 中药制药生物药物、化学药物与中药构成人类防病、治病的三大药源。
生物药物 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经过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牛物等生物体中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化学合成药物 一般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称全合成),或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对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称半合成)。
“中药” (Chinese tr aditional medicine) 人们为了同传入的西医、西药相区分,将中国传统医药分别称为中医、中药。
西药主要系指“人工合成药”或从“天然药物”提取得到的化合物;中药则以天然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为主。
中药具有明显的特点,其形、色、气、味,寒热、温、凉,升、降、沉、浮是中医几千年来解释中药药性的依据。
1 .2 制药分离技术1 .2 . 1 制药分离技术的作用1 : 其制药过程均包括原料药的生产和制剂生产两个阶段。
2 : 就分离纯化而言,原料药生产〔 尤其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与化工生产存在明显的三大差别:第一,制药合成产物或中草药粗品中的药物成分含量很低, 第二,药物成分的稳定性通常较差.特别是生物活性物质对温度、酸碱度都十分敏感,遇热或使用某些化学试剂会造成失活或分解,使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受到很大限制。
第三,原料药的产品质量要求,特别是对产品所含杂质的种类及其含量要求比有机化工产品严格得多,因为它是直接涉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特殊商品。
3: 分离操作通常可分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机械分离的对象是非均相物系,根据物质的大小、密度的差异进行分离,如过滤、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等。
传质分离的对象主要是均相物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
传质分离又分输送分离和扩散分离两种。
第2章 固液萃取1.萃取原理利用原料液中组分在第三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实现分离。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66ccd92be1e650e53ea9944.png)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制药工程专业)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制药分离工程相关技术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其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1)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固液萃取,液液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团萃取与双水相萃取,非均相分离,精馏技术,膜分离,吸附,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过程,结晶过程与电泳技术等制药分离工程常用技术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制药工程领域常用分离技术及近年发展的新型分离技术的原理,能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性,较好地运用各种分离技术来设计合理的提取、精制的工艺路线,并能从理论上解释各种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正确、有效的解决制药生产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思想教育目标: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展示等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建议: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结合板书,讨论讲解课堂习题。
学习方法: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每章的课后习题。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固液萃取,液液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团萃取与双水相萃取,非均相分离,精馏技术,膜分离,吸附,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过程,结晶过程,电泳技术。
教学难点: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技术,膜分离,吸附,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过程,结晶过程,电泳技术。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安排课程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第1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制药工业发展情况。
2.理解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作用及应用情况。
【授课内容】1.1 制药工业1.2 制药分离技术第2章固液萃取(浸取)【目的要求】1.理解固液萃取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掌握浸取分离的计算方法。
3.熟悉浸取工艺的技术流程及常用设备。
【授课内容】2.1 概述2.2 浸取过程的基本原理2.3 浸取过程的计算2.4 浸取工艺及设备2.5 浸取强化技术简介第3章液液萃取【目的要求】1.理解萃取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制药分离工程的复习提要
![制药分离工程的复习提要](https://img.taocdn.com/s3/m/232507e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e.png)
制药分离⼯程的复习提要课程名称:制药分离⼯程⼀、考试的总体要求:全⾯掌握制药分离⼯程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法,能够运⽤所学理论知识合理选定单元操作和进⾏相关的设计计算;对制药过程中的某些现象进⾏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操作进⾏优化。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灵活应⽤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考试的内容及⽐例:(重点部分)(1)制药分离过程(10%)制药分离过程是制药⽣产的主要单元操作,掌握制药分离⼯程单元操作的地位、特征和⼀般规律,以及制药单元过程设计的内容、特点。
主要包括制药分离过程的特点、设计的⽬的和要求及单元过程的选择依据。
(2)蒸馏与精馏(10%)正确掌握精馏过程的设计计算⽅法,能够对给定分离要求的精馏过程进⾏计算分析,包括蒸馏和精馏的区别、⽓液平衡、理论板和回流⽐和精馏过程概念与计算。
(3)萃取和浸取(10%)掌握单级液液萃取和浸取过程的特征和设计计算⽅法(物料衡算),能够对萃取过程的萃取剂、萃取相和萃余相进⾏计算分析。
包括三⾓形相图和杠杆定律、萃取的相平衡关系、单级萃取器的物料衡算、浸取相平衡和单级浸取。
(4)结晶(15%)掌握结晶过程的原理、相平衡关系以及晶核⽣程和⽣长的规律,能够进⾏结晶器物料衡算和结晶颗粒数的计算。
包括结晶-溶解的相平衡曲线及其分区、晶核的⽣产和晶体的成长、结晶过程的控制⼿段、间歇结晶器。
(5)吸附和离⼦交换(15%)正确掌握吸附和离⼦交换装置的性能特征及设计⽅法,能够根据分离要求合理选⽤吸附剂或离⼦交换剂,并进⾏相关的计算分析。
包括吸附等温线⽅程、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离⼦交换平衡⽅程和速度⽅程、典型吸附剂和离⼦交换剂。
(6)⾊谱分离法(15%)正确掌握⾊谱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计算⽅法,能够根据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谱法种类及进⾏设计。
包括⾊谱法平衡关系及分配系数、阻滞因数和洗脱容积、⾊谱法的塔板理论、⾊谱分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应⽤原则。
(7)膜分离(15%)掌握膜性能特征的表征参数,能够根据分离要求设计膜分离流程以及合理选⽤膜组件。
制药分离工程:第一章绪论
![制药分离工程: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c50ef52d0242a8956bece4fd.png)
方配伍的多样性等,再加之生产工艺落后,缺乏
科学的、严格的工艺操作参数及系统的量化指标,
致使中药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仍多是传统的丸、
散、膏、丹类剂型,很难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目前中药在西方草药市场上仅能以食品名义进入,
还不能以治疗药物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制药分离工程:第一章绪论
28
⑴ 中药工业化生产流程
净制: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凡 供切制、炮制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
切制: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 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切制品有片、段、 块、丝等
炮制方法: 炒、烫、煅、制炭、蒸、煮、炖、酒制、醋制等17种。
制药分离工程:第一章绪论
30
⑶中药提取与浸膏的生产
中药工业化生产是指以各种中药材为原料
生产出各种剂型的中成药。
中药工业化生产流程:
中药材的预处理及炮制→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中药浸膏的生产→
中药制剂的生产
制药分离工程:第一章绪论
29
⑵ 中药材的预处理及炮制
药材炮制: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制处理,制成 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 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浸膏:在现代中药工业化生产中“浸膏”的含义已经 大大拓展,它是一类用以生产包括现代剂型在内的中 成药的中间产品,从化学本质上讲是纯度较高的具有 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群。浸膏有多种形式,例如晶体、 微粉、纯化的液体等。
浸出技术:浸出技术是指利用适当的溶剂(水、乙醇) 和方法(蒸馏、压榨),把中药材中的可溶性有效成 分提取出来的工艺技术。药材的浸出过程是各种中药 制剂制备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操作。
① 基础研究不断深入
制药分离工程 (1)
![制药分离工程 (1)](https://img.taocdn.com/s3/m/ebf720f80066f5335b812102.png)
一、各工序间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因工序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影响作用,应作好工序间的衔接工 作,对影响工艺流程整体纯化效果的加工条件进行优化。
上一工序
保证工艺处理条件和产物的
质量适于加工要求
后一工序
对加工物料要求决定了一定 的标准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二、收率与纯度之间的平衡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思考题
问题?
1-1. 制药分离纯化加工的一般工艺过程可分为几个阶 段? 1-2. 选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时应该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为什么?
四、制药分离纯化过程中的一般工艺过 程和技术
无论是化学制药,还是微生物发酵制药、中药 制药及天然制药,制药的分离纯化通常涉及如下四 个主要工艺过程或生产阶段:
① 溶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
生产过程的阶段 ② 初步纯化(产物的提取) ③ 高度纯化(产品的精制)
④ 成品加工
分离纯化阶段及相关的主要工艺技术
溶剂水中的浓度很低,因此其收率也比较低。
2.含有多种杂质
• 制药过程包括多种类型的过程,其产物更是成分复杂的 混合物。
• 生物制药培养液中组分的总数较大,也难以进行精确地 测定,更何况各组分的含量还会随着细胞所处环境的变 化而变化。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3.有效成分稳定性差
制药分离工程
第一章 绪论
1.1 制药分离纯化过程的重要性及特点
1.2 制药分离工艺技术的选择
1.3 分离纯化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工艺优化 1.4 制药分离过程的环境保护、职业卫生
及生产安全 1.5 制药分离过程技术发展趋势
化药2011级《制药分离工程》考试大纲-发
![化药2011级《制药分离工程》考试大纲-发](https://img.taocdn.com/s3/m/5da75d14fc4ffe473368abdd.png)
第1章绪论1制药工业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中药制药2构成人类防病治病的三大药源。
、生物药物化学药物中药3原料药生产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将基本的原材料通过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或酶催化反应或提取而获得含有目标药物成分的混合物。
第二阶段常称为生产的下游加工过程。
该过程主要采用适当的分离技术,将反应产物或中草药粗品中的药物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使其成为高程度的、符合药品标准的原料药。
4制药分离的原理制药分离过程主要是利用待分离的物系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5分离操作分类(包含二级分类)。
分离操作①机械分离:利用物质的大小、密度的差异(非均相物系)如:过滤、重力沉降、离心沉降2(均相物系)⑴速率分离:利用压力差、电位梯度等如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电泳等⑵平衡分离:利用相平衡时的浓度差如蒸馏、吸收、萃取、结晶等固液萃取(浸取)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取过程几个阶段。
①浸润、渗透阶段②解吸、溶解阶段③扩散、置换阶段中药材中所含成分。
①有效成分:指有药理活性、能产生药效的物质。
如黄酮、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
②辅助成分:指本身没有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
③无效成分:指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
如脂肪、淀粉、蛋白质等,往往影响提取效果、制剂的稳定性、外观和药效等。
④组织物:指构成药材细胞或其他不溶性物质。
如纤维素、栓皮等。
中药材浸取溶剂选择的原则。
①对溶质的溶解度足够大,以节省溶剂用量②与溶质之间有足够大的沸点差,以便于容易采取蒸馏等方法回收利用③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大④价廉易得,无毒,腐蚀性小等。
中药材浸取工艺种类。
浸出工艺种类分为单极浸工艺、单级回流浸出工艺、单级循环浸出工艺、多级浸出工艺、半逆流多级浸出工艺、连续逆流浸出工艺第4章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的主要特征。
①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
由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与溶剂的密度成正比,是超临界流体具有与液体溶剂相当的萃取能力。
制药分离工程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制药分离工程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17707f804d2b160b4ec065.png)
分离的图解定义
强制分离
完全分离
(A+B+C+…) → (A)+(B)+ (C)… 部分分离 (A+B+C+…)→(A)+(B+C+…) (A+B+C+…)→(A,B)+(B, A)…
组分:A, B。。。
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地位:专业基础课 ■前期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 ■重点: 1.基本概念的理解 2.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征 3.分离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 4.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l
1.1 制药工业概述
制药工业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与中药制 药,构成人类防病、治病的三大药源。
1. 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在人为设定 的条件下生产各种生物药物的技术.
生物药物的范畴: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 海洋生物、微生物等生物原料制取的各种天然生 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 似物。因而生物药物涵盖了抗生素、生化药品、 生物制品等范畴。
2. 化学制药
化学制药工业是整个制药工业的主体,我国可以生产
化学原料药达1500余种24大类,总产量达43万吨,化 学原料药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 在全球排名前50位的畅销药中80%为化学合成药物。 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 品种多,更新快; 生产工艺复杂,原辅料多,而产量小; 质量要求严格; 间歇式生产方式为主; 原辅材料和中间体易燃、易爆、有毒性; “三废” 多,且成份复杂,危害环境。
1.1 制药工业概述
1.世界制药工业的现状
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缓解和诊断作用或用 以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化学物质。是一种关系到人类 健康的特殊商品。 l 制药工业:以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为基础、以药物的生 产和销售为核心的制造业,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
制药分离工程 PPT课件
![制药分离工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f481713c1ec5da51e27023.png)
产品类型开始增多,不但有初级代谢产物,还出现了次级代谢产物,产品的
多样性对分离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离子交换色谱及电泳技术;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重组DNA技术即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融合
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第三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天然存
在的极微量的生物物质得以通过大量细胞培养进行商业规模生产,也使生物 产物从原料到产品的发展,由低成本、高收率地纯化目标产物成为现实。
--
化学合成药物:一般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
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称全合成),或由已知具有一定基
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对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称半 合成)。如磺胺、扑热息痛、诺氟沙星等。
--
中药:指中国传统医药。常以天然植物药、动物药和矿
物药为主。随着人们对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的认识和了解,“回归自 然”使人们更倾向于采用天然植物药物,从而为中医药发挥其特长提
针对所需合成成分的分子结构、光学构象等要求,制定合理的化学合 成或生化合成工艺路线和确定出适当的反应条件,设计或选用适当的 反应器,完成合成反应操作以获得含药物成分产物。
——第二阶段常称为生产的下游加工过程。该过程主要是采用适当的
分离技术,将药物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传质分离工程学为理论基础,
根据药物成分与杂质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如溶解度、带电 离子、化学亲和力等的差别,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制定合理的工艺
量,蒸发、沉淀、萃取和吸附是该阶段的典型操作。
• (3)高度纯化(或称产物的精制):去除与产品有类似化学性质和物 理性质的杂质,大大提高产品的纯度。层析、超滤、电泳与沉淀是该
阶段的有效方法。
• (4)成品加工(产品的精制):常采用结晶和干燥。
《分离工程》复习摘要解析
![《分离工程》复习摘要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846a3dc281e53a5802fff3.png)
一、关键组分(Key Components) 二、多组分精馏特性
19
一、关键组分(Key Components)
Na=串级数(2)+分配器(1) +侧线采出(0)+传热单元 (2)
(不论有多少个组分)
F
已被指定的可调变量: (1)进料位置 feed stage location ; (2)回流比 reflux ratio ; (3)全凝器饱和液体回流或冷凝器的传热面积或馏 出液温度。heat transfer area of the condenser or condensate temperature( i.e., saturated liquid) (4)余下的2个可调设 计变量一般用来指定 某个组分在馏出液和 另一个组分在釜液中 的浓度。
c
(4)判断 f T (一般为0.01 )否; (4)若 f T ,输出T,yi 结束; (5)若 f T 不成立,令K
k 1 i
y k 1 k 1 K ~ (5) i K ,由K i 得T 重复(2) i i 1
k i
注意:同一组分,规定 了一端的回收率,另一 端的量已确定。不能重 复!
3. 关键组分的指定原则 由工艺要求决定 例:ABCD(按挥发度依次减少排列)混合物 分离 ◆工艺要求按AB与CD分开: 则:B为LK;C为HK ◆工艺要求先分出A: 则:A为LK;B为HK
二、多组分精馏特性
二元精馏 vs 多元精馏 计算方法上:
分离媒介分为能量媒介( ESA )和物质媒 介(MSA)。 速率分离过程 —— 借助某种推动力 ( 如浓度 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等 ) 的作用,某些 情况下在选择性透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 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自然资源人工种植
1.2.2 制药分离工艺技术的选择
环境友好(绿色化学):
Fe/HCl/H2O 1:1.5N NO2 NH2
3
Pd/C/H2/CH3CH2OH 1:0.05N NO2 NH2
1.2.2 制药分离工艺技术的选择
环境友好(人工栽培): 人工栽培
3
(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产品的稳定性
成本
危害性、废水
产品形式
进料组成
1.2.3 制药分离原理与分类
制药分离过程主要是利用待分离的物系中的有效活性成 分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
进行分离。
1.2.3 制药分离原理与分类
机械分离:过滤、重力沉降、离心分离等
分 离 操 作
传质分离
气体传质过程 气液传质过程
平衡分离过程
液固传质过程 液液传质过程 膜分离
速率分离过程
场分离
1.2.4 制药分离技术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天然产品的青 睐,在传统分离技术的基础上,也派生出一些新技术以 适应生物加工或天然产物加工的特殊需求。如超临界萃 取、反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等。 3
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制药分离工程》 这门课程所讲述的内容;熟悉了制药分离纯化过程
1.2.2 制药分离工艺技术的选择
环境友好(人工合成):
O OH OH
O O
醋酐
O
OH
3
O OH CO2/NaOH H2SO4 OH COOH O COOH
1.2.2 选择工艺技术的总体原则
1
采用步骤数量少
2 3
采用步骤的顺序相对合理
1.2.2 选择工艺时应考虑主要工业生产参数
物理性质
产品的规格、生产规模
1.2 制药分离技术概述
1
制药分离纯化过程的特点 制药分离技术的选择 制药分离原理与分类 制药分离技术的进展
2
3 4
1.2.1 制药分离纯化过程的特点
制 药 分 离 对 象 的 特 点
1
生物制药产物浓度常常很低 药物原料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 一些药物成分活性的稳定性差 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
2
3 4
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 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等 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 治疗制品。
生物药物是一类“既古老又年轻”的新型药物。
1.1.1 生物制药发展史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40-50年代 20世纪50-60年代 纯化胰岛素、甲状腺素、各种必需氨基酸等 发现和提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脑垂体激素 应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类药物
的特点;掌握了制药分离工艺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 3
Thank You!
LOGO
1.2.1 制药分离纯化的一般工艺过程
预处理
加热 调pH 絮凝 清洗 切片 粉碎
初步纯化
过滤 离心 萃取 沉淀 吸附 膜技术
高度纯化
成品加工
层析 电泳 沉淀
浓缩 结晶 干燥 制粒
细胞破壁
1.2.2 制药分离工艺技术的选择 选择分离工艺技术的核心原则:成本
最低的成本,最大的利润
3 自然资源的破坏
环境友好
制药分离工程
主讲:程纯儒
LOGO
第一章 绪论
1
制药工业概述
2
制药分离技术概述
《制药分离工程》讲什么?
O OH O O
阿司匹林
O OH OH
O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醋酐
O
OH
制药分离工程
药物化学合成液 生物发酵液 动植物原料提取液 酶催化反应液
分离,纯化
产品
1.1 制药工业
1
生物制药 化学合成制药 中药制药
2
3
1.1.1 生物制药
制得的药物。
1.1.2 化学制药发展史
20世纪初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有机砷制剂的发明 磺胺药物的发明 青霉素的发现、头孢菌素的发现
其它的重要进展:抗疟药的研究和生产;维生素的人工合成;激素的
人工合成等。
目前,我国主要是仿制药,逐渐出现少数的一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
1.1.3 中药制药
20世纪60年代至今 酶类药物很快获得应用
在肿瘤防治、老年保健、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人口控制等疑难 病的防治中,生物药物起到独特作用
1.1.2 化学制药
化学合成药物是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 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或由已知具有一 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
中药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实践体系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主 要以天然植物、动物药和矿物药为主。 随着人类文明和疾病谱的改变以及人们对化学药物毒副作 用的认识和了解,在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人们更 倾向于采用天然植物药物。中药现代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被明确提出,其战略目标是继承创新、跨越发展、形成具
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