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影子中的数学
附件1:2017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小学)信息技术应用作品征集项目说明一、个性化学习活动实录个性化学习活动实录是指基于人手一台学习终端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课例(如用iPAD等移动终端)。
即应用无线终端学习技术、互动反馈技术、互联网等新技术,开展个性化的学与教的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制作要求:需同时报送教育活动实况录像、活动设计、课件。
报送的作品应是根据活动设计所完成的活动实录,主要活动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活动视频分别采用mpg文件及flv文件两种格式形式(mpg文件采用的编码方式为MPEG-2,flv文件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编码、建议压缩设置为:帧率25FPS,码率400kbps左右,分辨率为352*288,容量在50M到150M之间),总容量不得超过700MB。
2.提交形式:个性化学习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教学课件及相应的报名表等内容请一并提交到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网站:。
3.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提交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实录,对于优秀课例,将选送参加2017年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高峰研讨和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活动通知详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网址: )。
二、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活动。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等。
1.制作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微课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微课时长一般不超过8分钟。
影子数学教案:从影子中探索数学的奥秘
影子数学教案:从影子中探索数学的奥秘从影子中探索数学的奥秘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对于许多人来说,数学似乎是充满了未知数的走迷宫,以及难以穿透的象牙塔。
在学校中,我们可能已经对各种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呢?影子数学教案,就是一种新型的数学教育方式,通过利用影子和光影技术,来呈现数学的美妙世界。
影子数学教案,最初是由美国艾伦研究机构所发起的一个研究项目。
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是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丹尼尔的科学家,他是该机构的研究领头人之一。
在他的领导下,一支由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以及教育工作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如何将数学中复杂而有趣的概念,通过影子和光影技术的应用,展示给普通人。
影子数学教案的理念在于,数学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而应该是一种活生生的实践。
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许多数字现象,比如,一个人的步伐可以被看作是一段数字序列;流经自来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可以看作是一种数字信息。
这些数字现象,都是数学的体现。
而使用影子和光影技术,则可以将这些数字现象,转化为一种可视化的形式。
例如,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可以用手指在空中划线,形成一个数学图像。
这个图像,同时也是由一个光影影子形成的。
通过这种方式,数学变得可见、可感知,也更加容易让人理解。
影子数学教案的另一个优势,则是可以保证数学的自然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中,往往会出现抽象和远离现实的现象。
而影子数学教案中,所有的概括和提炼,都是基于实际情况建立的。
因此,学生可以更加自然地理解数学,而不是被迫去牢记一些公式和规则。
同时,影子数学教案也是一种更加集体化的学习方式。
在该项目中,团队成员往往会分别担任相应的角色,例如,教育工作者会负责教学设计,工程师则会负责制作相应的设备。
这种分工协作,有助于不同领域的专家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同时,也更加注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当然,影子数学教案也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初中数学影子几何问题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影子几何问题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几何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学会解决影子几何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影子几何问题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解决影子几何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典型例题讲解和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影子几何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2. 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和性质。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影子几何问题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讲解解决影子几何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通过示例演示解决影子几何问题的过程。
三、典型例题讲解(15分钟)1. 出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2. 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3. 引导学生跟随讲解,逐步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3.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影子几何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解决影子几何问题的能力和技巧;3.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讲解新课时,通过示例演示解决影子几何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解决影子几何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典型例题讲解环节,引导学生跟随讲解,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独立解决练习题,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和布置作业环节,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影子几何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影子中的数学
课题:影子中的数学课型:数学实践课主讲:王艳华教学目标:1、通过全班交流,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祖先的聪明与智慧,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全班交流,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即将离开我们的母校,大家对母校有多少了解呢?下面看一段校园采访视频。
(放视频)为了更多的了解母校,大家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了调查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汇报课,把一周来你们的研究成果与大家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视频中对学生进行采访,虽然学生在学校已经待了6年,对学校的一些信息还是不太了解,老师们也是不太了解的。
因此研究这个主题还是很必要的。
)二、全班交流:(一)测量海棠树的高度的小组进行汇报。
1、小组汇报测量过程:本组情况说明:学生第一次测量时,忽略了同一地点。
后来进行了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
2、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由于三次测量时间不同,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不同。
3、问题:为什么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会变化呢?4、看“白天和黑夜的视频”自学内容,解决这组同学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测量不仅仅只是获得用数学解题的方法,还要学会有严谨的态度,善于比较,发现,从而引发思考。
)(二)测量大门、教学楼、主席台高度的三个组。
这三个组测量时不知从何下手,经过三个组试一试、讨论研究、再试终于知道了如何测量这类物体的影长。
(设计意图:本组的汇报,目的是教育学生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问题可以采取不同方式解决。
)(三)测量旗杆的高度1、提出问题:三个组分别展示,并提出本组的问题。
共有3个组测量操场上的旗杆,是三个不同的旗杆。
在测量旗杆的影子时,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哪种方法更准确呢?2、讨论问题:通过比较,让学生判断。
影子数学教案:从影子中探索数学的奥秘
影子数学教案:从影子中探索数学的奥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和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影子的大小、方向等特征,探索数学知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影子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 影子的基本特征:大小、方向、形状3. 利用影子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子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和光线角度下的影子,发现影子的特征。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影子,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影子的特性。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影子的概念、产生原因、特征等内容。
2. 教学素材:不同形状的物体、光源等。
3. 影子实验材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透明塑料袋、一支笔、一把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影子,影子是如何产生的。
2. 新课导入:讲解影子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进行影子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和光线角度下的影子特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影子的大小、方向、形状等特征,并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5. 解决问题:利用影子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的高度、距离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影子在数学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影子,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估他们对影子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自然科学教师进行跨学科教学,让学生了解影子在科学领域的应用。
中班数学影子配对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影子配对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0-10,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影子配对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
3. 培养孩子对数量的概念,并初步理解数字的意义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每个数字准备2张。
2. 影子卡片:具有直观性的影子图片卡片,如树、汽车、小狗、球等。
3. 影子配对卡片:将数字卡片和对应数量的影子卡片组成一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影子,如桌子、椅子、窗帘上的影子,并询问孩子们是否知道这些影子代表了什么。
2. 激发兴趣(5分钟)老师展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让学生认识并跟读。
3. 影子配对活动(15分钟)步骤一:老师将数字卡片和对应数量的影子卡片混合,放在桌上。
步骤二:学生依次选择一个数字卡片,并找到与之对应数量的影子卡片。
步骤三:学生将数字卡片和影子卡片一对一地配对在一起,并将配对好的卡片放在一边。
步骤四:学生检查自己的配对答案是否正确。
步骤五:学生将配对正确的卡片放入相应的盒子中,未配对正确的卡片重新配对。
4. 数字书写(10分钟)老师将数字卡片从0-10逐个出示,学生跟读并尝试书写。
5. 跟随影子数数(10分钟)步骤一: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并说出对应的数字。
步骤二: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然后跟随老师的指示,在教室中找到相应数量的影子,进行数数。
步骤三:学生将数字和影子数量进行对应,并逐个报出。
6. 游戏巩固(10分钟)步骤一:老师将数字卡片和影子卡片重新混合。
步骤二: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
步骤三:代表从数字卡片和影子卡片中各选一个,并找到配对的卡片。
步骤四:代表将配对好的卡片放在一边,并返回小组。
步骤五:所有小组完成后,分别检查配对的卡片是否正确,将正确的卡片放入盒子中,未配对正确的重新配对。
步骤六:游戏结束后,小组对正确配对的卡片数量进行统计,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影子数学教案:从影子中探索数学的奥秘
影子数学教案:从影子中探索数学的奥秘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影子数学教案的背景和目的解释通过影子探索数学奥秘的意义1.2 教学资源准备影子数学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1.3 教学目标明确本章的教学目标和预期成果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第二章:影子的形成与变化2.1 影子的形成解释影子是由于光的照射产生的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原理2.2 影子的变化观察和记录不间点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变化探讨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如时间和角度2.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不间点影子的变化学生通过绘图或拍照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第三章:影子与几何3.1 影子的几何形状探讨影子在不同角度和光线条件下的几何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影子的对称性、角度和边长等特征3.2 影子与三角形以三角形为例,探讨影子的几何特性与原图形的关联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影子绘制不同形状的三角形3.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影子几何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图形的影子特征学生通过绘图或拍照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第四章:影子与面积4.1 影子的面积解释影子的面积与原图形面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影子面积的计算方法4.2 影子面积的计算以简单的图形为例,探讨影子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不同图形的影子面积4.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影子面积实验,测量和计算不同图形的影子面积学生通过绘图或拍照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第五章:影子与时间5.1 影子的计时解释通过观察影子长度和方向变化来计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计时原理和方法5.2 影子计时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影子计时实验,观察和记录不间点影子的变化学生通过绘图或拍照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5.3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章所学的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反思影子数学教案的意义和应用领域第六章:影子与角度6.1 影子的角度关系解释光线与影子角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阳光、月光等光源产生的影子角度变化6.2 影子角度的测量介绍测量影子角度的工具和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不同图形和位置的影子角度6.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影子角度实验,测量和记录不间点影子的角度变化学生通过绘图或拍照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第七章:影子与日常生活7.1 影子的日常应用探讨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影子在计时、导航等方面的作用7.2 影子与导航介绍利用影子进行方向判断的方法和原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使用影子进行简单的导航7.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影子导航实验,利用影子确定方向和位置学生通过绘图或拍照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第八章:影子与季节8.1 季节与影子的关系解释季节变化对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和影子变化8.2 季节变化与影子观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变化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季节变化对影子产生的影响8.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季节变化与影子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影子变化学生通过绘图或拍照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第九章:影子与科学探索9.1 影子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影子在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影子在地质、生物、天体等领域的探测作用9.2 影子与科学实验设计一个科学实验,展示影子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影子在科学探索中的应用9.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影子科学实验,探索影子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生通过绘图或拍照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影子数学教案的总结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回顾整个教案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反思影子数学教案的意义和价值10.2 影子数学教案的拓展鼓励学生探索影子数学教案的拓展应用,如艺术创作、建筑设计等学生分享自己的影子数学教案拓展成果10.3 课程反馈与建议学生填写课程反馈问卷,提出对影子数学教案的改进建议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影子的形成与变化重点环节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的变化规律补充说明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图像,生动展示光与影子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影子课程故事中班数学教案
影子课程故事中班数学教案【引言】班级教案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影子课程故事中班数学教案为主题,探讨教案的设计与应用。
通过对教案的结构化展示和详细解读,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正文】一、教案的背景和目标本节课是影子课程中的数学教学,针对的是中班学生,主要目标是加强学生对数字和数学概念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案的目标与重点1. 目标:-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10,并能正确定序排列;-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数量感知和对数量的概念理解;- 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重点:- 数字认知与数量感知;- 数字的序数概念;- 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 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数字的数量感知和数量的概念;- 数字的序数概念和顺序排列。
2.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唱歌、数数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b. 认知:通过教具或图片,教学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让学生逐一跟读和模仿。
c. 数量感知:通过实物展示、比较大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概念理解。
d. 数字的序数概念:通过游戏和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排列和序数概念。
e.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手段:- 教具和实物:使用数字卡片、图示等教具,以及实物展示进行辅助教学。
- 视听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数字和教学素材,增加学生的视听体验。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课堂内容;-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活动记录,检查他们对数字和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借助影子玩转几何关系:神奇的影子数学教案
借助影子玩转几何关系:神奇的影子数学教案】几何学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几何形状和付出,是大家学数学时都要学习的一门学科。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何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需要靠图形来模拟实际场景,难以直观感受。
今天,我们将通过“影子数学”这个有趣而神奇的方法,来让几何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影子数学?影子数学,又叫“影的几何学”,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几何学方法,通过投射光线的方式,来创造影子,进而分析图形几何关系。
其原理相对简单,就我们将直线光源沿某个方向射向图形,得到一幅投影图形,根据这个图形来分析原始图形的几何关系。
二、影子数学的应用影子数学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几何学分析方法,因为光线的投射可以准确地表达出图形之间的夹角、长度等信息,从而分析由此得出的几何关系。
影子数学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建筑、计算机图形学、自动导航、VR/AR游戏等等。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看几种典型的影子数学应用案例:1.建筑应用场景影子数学在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说我们要设计一座高楼大厦,就要考虑到太阳高度对建筑的影响。
为了让大楼的窗户不断地散发出光亮,我们需要根据太阳位置的改变,根据影子数学的原理,计算出太阳的高度、角度、投射的光线方向,从而确定窗户的位置和大小。
2.自动导航影子数学在自动导航中也有广泛应用,比如说可以利用它的摄像头来拍摄周围环境的图像,通过强化学习算法,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并利用影子数学方法来分析到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3.VR/AR游戏VR/AR游戏是影子数学应用非常广泛的领域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影子数学方法来制作非常细节的建筑、室内、车辆等图形模型,从而制作出非常真实的游戏环境。
影子数学在游戏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跳跃、走路、攀爬等动作的设计,让玩家的操作更加准确和流畅。
三、影子数学的教案设计影子数学的教材学习非常重要,因为理解影子数学的方法是学好几何学和分析的关键。
借助影子玩转几何关系:神奇的影子数学教案
神奇的影子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光线与影子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发现影子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制作简单的影子图形。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影子的概念及形成原理。
2. 影子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3. 制作简单的影子图形。
4. 观察、分析、总结影子图形的几何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光线与影子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发现影子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2. 难点:制作简单的影子图形,并观察、分析、总结影子图形的几何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影子的形成原理演示道具、几何图形卡片、剪刀、彩纸、直尺、铅笔。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剪刀、一些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影子的形成原理演示道具,向学生讲解影子的概念及形成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光线与影子的关系。
2. 新课:教师出示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彩纸制作出相应的影子图形。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探究:学生分组合作,观察、分析、总结影子图形的几何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影子图形的对称、旋转等几何特性。
4. 展示:每组学生将自己的影子图形作品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成果。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影子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家人或物品制作影子图形,并观察、分析、总结影子图形的几何关系。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影子图形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在观察、分析、总结影子图形几何关系时的思考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成果。
3. 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影子数字填色教案
影子数字填色教案影子数字填色是一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数字认知能力和图形理解能力。
这个教案将介绍如何使用影子数字填色来帮助孩子们学习。
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影子数字填色的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可以包括一些简单的数字图形,如数字0-9,以及一些复杂的数字图形,如数字10-20。
教师要确保每个数字图形都有一个明确的轮廓,以便孩子们填色。
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孩子们解释如何玩影子数字填色。
首先,孩子们需要选择一个数字图形,并将其复制到纸上。
然后,他们需要在图形的轮廓线上标记出数字。
例如,如果孩子选择数字5,他们需要在数字图形的轮廓线上标记出5个点。
接下来,孩子们可以使用彩色铅笔或颜色笔将数字图形填色。
孩子们可以选择使用一种颜色填满整个图形,或者使用多种颜色来填充不同的部分。
在孩子们进行填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填充不同的数字,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数字图形的特点,并帮助他们发现一些规律和模式。
完成填色后,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他们的作品。
教师可以问孩子们填色的思路和选择,以及他们对数字图形的理解。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数字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扩展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数字认知能力和图形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尝试根据一些简单的描述来画出数字图形,或者让孩子们设计自己的数字图形并进行填色。
通过影子数字填色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学习,提高数字认知能力和图形理解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影子数字填色,并促进孩子们的数学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影子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影子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影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废塑料的危害,小组自主讨论交流,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在学具操作中,会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废品的危害吗?你能看图说说图意吗?出示“回收废品”情境图。
二、互动解疑1.让学生说一说废品的危害与回收利用。
从图中三名学生收集的废塑料的数量,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这些问题你能不能解决呢?2.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做的都不错,谁能给大家说说吗?你提出的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三、启思导疑1.你能摆一摆小青收集的塑料袋个数吗?列式子计算。
让学生在摆小棒过程中,知道是与哪个数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把操作活动用算式记录下来。
2.看图摆一摆,算一算。
四、实践应用1.算一算。
小红折了42只幸运星,小英比小红多折了6只,小英折了多少只?2.在给希望小学捐书时,一(1)班捐了42本书,一(2)班再捐12本就和一(1)班同样多,一(2)班捐了多少本书?3.计算。
42+34 34+5 56-21 40+25 65-2 78-60 6+32 59-4 24+174.看图提问题,并写出算式和答案。
(1)大象:我比小鹿高14厘米。
(2)小鹿:我的身高是65厘米。
(3)小兔:我比小鹿矮11厘米。
(4)熊猫:我再长4厘米就和小鹿一样高了。
五、总结评价我们请两位同学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谁愿意试一试?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影子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难点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教学准备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引课.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二、新授.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活动二.认识统计图.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统计开始.活动三:分析统计图.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 ______人.(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6.寻求答案.三.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布置家庭作业.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影子教案篇3一教学内容分析《跳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教学内容。
影子游戏中班数学教案
影子游戏中班数学教案影子游戏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允许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中体验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合数学课,因为数学既需要理论知识,也需要实际应用。
在影子游戏中,学生扮演的是一个角色,可以是一个数学家、一个工程师或者一个数学解决问题的专家。
他们将根据自己的职业要求,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数学运算、几何、代数、统计等方面的。
班级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自己的职业要求来解决问题。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充分利用了每个学生的优势。
以下是一个班级数学教案的例子,用于教授学生如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教案名称:建造一个公园目标: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面积、周长、比例和测量单位等方面的知识。
材料:计算器、测量工具(尺子、直尺等)、纸和笔。
步骤:1. 引入问题:告诉学生,他们将扮演城市规划师的角色,需要设计和建造一个公园。
要求学生先讨论并列出他们认为一个公园应该包括的要素。
2. 测量面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公园的设计方案并测量出公园的面积。
学生可以使用测量工具来测量草地、花坛、树木等区域的面积,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 计算周长:要求学生计算公园的周长。
学生可以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每个区域的周长,然后将测量结果相加得到整个公园的周长。
4. 比例和缩放:告诉学生,他们需要将整个公园的设计缩小到一个模型中。
要求学生计算比例尺,并将实际尺寸缩小到模型尺寸。
学生可以使用比例尺和计算器来完成这个任务。
5. 预算和成本:要求学生根据公园的设计和规模,估计建造公园所需的费用。
学生可以参考市政府的报价或者咨询专业建筑师来进行估算。
6. 总结:让学生共享他们的设计和计算结果,并讨论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将了解到数学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测量、计算和推理能力。
影子游戏中班数学教案延伸
影子游戏中班数学教案延伸影子游戏是一种著名的教育活动,被广泛运用于学校的班级教学中。
它通过模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体验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在影子游戏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往往只是教学内容的起点,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教师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延伸教案,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原理和应用。
一、数学游戏延伸教案的重要性影子游戏作为一种活动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然而,仅仅在游戏中解决几道数学问题,往往难以达到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在影子游戏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的延伸教案,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延伸教案的设计原则1. 系统性:延伸教案应该与影子游戏中的数学问题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教案内容应该有一定的连贯性和递进性,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掌握更多的数学技巧和应用能力。
2. 拓展性:延伸教案应该超越课本知识的范畴,引导学生探索更广阔的数学世界。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应用案例进行延伸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
3. 实践性:延伸教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创新性:延伸教案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模拟实验,让学生在玩中学,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延伸教案的具体内容设计1. 数学历史探究:通过介绍数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人物,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数学思维拓展:通过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数学难题或脑筋急转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关于影子的中班数学教案
关于影子的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物体与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2. 学生能够观察物体与光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影子进行简单的测量和判断。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影子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括关于影子的图片和动画,以及相关的测量实例。
2. 彩色纸和黑色纸剪影模板。
3. 玩具、物体等用于实际观察和测量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师生共同观察教室中的灯光和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影子的现象,并提问:“当我们站在阳光下,看到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我们会看到那些影子?”并使用图片或动画来展示影子的生成过程。
步骤二:观察和实验1. 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不同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子,并鼓励学生描述影子的形状、方向和变化。
2. 回到教室后,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玩具和物体,例如球、立方体等。
教师示范将物体放置在灯光下,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影子。
3. 教师提出问题:“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有的影子大,有的影子小吗?”引导学生讨论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灯光的关系。
步骤三:测量和判断1. 教师给学生发放彩色纸和黑色纸剪影模板。
学生根据模板剪出物体的形状,放在灯光下观察影子。
2. 教师让学生对剪影的形状进行测量,例如测量剪影的长度、宽度等。
学生应理解到影子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 教师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剪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判断物体的形状。
步骤四:应用和解决问题1. 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如果外面有一棵高高的树,它的影子会有多大?”,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呈现他们的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并讨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3. 教师提供更多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影子应用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影子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与物体和光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数学影子幼儿教案
数学影子幼儿教案教案标题:数学影子幼儿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模仿,培养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教学内容:1. 数学概念:形状、大小、位置、数量。
2. 数学技能:观察、比较、分类、模仿。
教学准备:1. 影子图片或实物:包括不同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物体。
2. 幼儿游戏材料:如积木、玩具动物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其他物体的影子,解释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准备一些影子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主体活动:1. 形状比较:给幼儿展示两个不同形状的影子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形状。
引导幼儿用手指或语言描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大小比较:给幼儿展示两个不同大小的影子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引导幼儿用手指或语言描述它们的相对大小关系。
3. 位置比较:给幼儿展示两个不同位置的影子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比较它们的位置。
引导幼儿用手指或语言描述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
4. 数量比较:给幼儿展示多个影子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数量。
引导幼儿用手指或语言描述它们的多少。
拓展活动:1. 让幼儿自己制作影子: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让幼儿站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动作和姿势,观察影子的变化。
2. 影子绘画:给幼儿提供纸张和彩色蜡笔,让他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影子形状进行绘画。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总结所学到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引导他们思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记录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2. 通过幼儿的描述和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影子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和互动,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理解数学概念。
影子幼儿园数学说课稿
影子幼儿园数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节幼儿园的数学活动课,主题为“影子的奥秘”。
这个课程旨在通过观察和探索影子,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形状、大小和比较,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认识影子,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形状、大小和比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影子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影子大小与物体、光源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手电筒、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品(如玩具、球、盒子等)、白色幕布或墙面。
2. 知识准备:教师需要了解影子的基本知识,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光的直线传播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主题,例如讲述一个小动物在夜晚观察自己影子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师展示手电筒和各种物品,引导幼儿猜测当光照在这些物品上时,会产生怎样的影子。
(二)新课呈现1. 教师操作手电筒,将物品逐一放在光源前,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大小。
2.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品产生的影子,讨论影子的形状是否与物品的形状相同,影子的大小是否与物品的大小有关。
3. 教师通过调整光源与物品的距离,让幼儿观察影子大小的变化,并解释影子大小变化的原因。
(三)巩固练习1.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使用手电筒和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影子的变化。
2. 讨论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影子的特点和规律。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观察,比较不同时间段影子的变化。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比中午长?为什么不同季节影子的长度也会有所不同?(五)总结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大小变化的规律。
影子大班数学教案
影子大班数学教案课程简介该教案针对影子大班数学课程的内容安排,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清晰的教学目标、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加减乘除、分数运算等。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课程安排第一课:加法与减法1.加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2.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3.实际问题中的加法与减法运用4.练习与巩固第二课:乘法与除法1.乘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2.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3.实际问题中的乘法与除法运用4.练习与巩固第三课:分数运算1.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2.分数的约分和通分3.实际问题中的分数运算4.练习与巩固第四课:比例与比例运算1.比例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2.等比例的性质和运算法则3.实际问题中的比例运算4.练习与巩固第五课:图形与几何1.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直线、曲线与角的度量3.面积和周长的计算4.练习与巩固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发现数学知识。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演示与实践: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的理解。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每堂课结束时,进行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当堂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同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测试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巩固。
总结通过影子大班数学教案的实施,学生可以在系统而有趣的教学中,提高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影子
大班数学教案影子1. 引言本教案主要针对大班学生的数学学习,通过使用影子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数字和运算的关系,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及它与实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应用影子概念解决几何图形、数字和运算问题3. 准备材料•手电筒•几何图形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一组光线穿过几何图形的影子模型(如光线穿过圆形的影子是什么形状)4. 教学步骤i. 导入与概念引入•介绍影子的概念:“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后形成的黑色形状。
”•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影子模型,引导学生注意影子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ii. 观察与探索1.让学生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的几何图形模型,观察形成的影子模型的形状和大小。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的影子是什么形状?–如果几何图形发生旋转,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光线的角度改变,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iii. 影子与数字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影子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如果一个物体的影子是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如果一个物体的影子是一个圆形,那么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理回答这些问题。
2.列举一些数字,让学生想象这些数字是几何图形的影子:– 6–9– 2–0– 5iv. 影子与运算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一个数字的影子是3,那么这个数字可能是什么?–如果一个数字的影子是10,那么这个数字可能是什么?–如果两个数字的影子分别是2和5,它们的和是多少?–如果两个数字的影子分别是6和3,它们相差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理回答这些问题。
2.列举一些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问题,让学生应用影子的概念解决这些问题:– 3 + 4 = ?–10 - 5 = ?– 2 × 3 = ?–8 ÷ 2 = ?5.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数字和运算的影子,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材料,汇报实验结果。
三、转换思维引导解题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课件出示)
如果将手电筒换成眼睛,成为观察点,又会怎么样?你能看到什么?有没有什么地方是看不到的?
将观察点像手电筒一样上移又会怎么样?
2.出示图片: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有只小猴在墙外的树上向里张望。
难点: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手影视频,提问学生,手影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什么是光源?光是怎样传播的?
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二、科学探究
1.出示图片以及实物:手电筒(光源)、磁铁(障碍物)、记录单(屏),怎么做实验?
学生演示,将手电筒上移,怎么做?再上移?
2.出示温馨提示:音乐声响起,整理活动器材放回原位,留下记录单,准备汇报。
高小大
教材分析
《影子中的数学》是将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单元的第一课《光和影》和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单元的第二课《观察的范围》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将《光和影》其中影子形成的三要素,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有关实验,作为本课的活动导入。将光源转换为观察点,切换到《观察的范围》,转换完成后,主要以练习题的形式展开。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爬在A B C三点哪一点看见的桃子最多?
3.利用情景质疑问难
现在没有影子该怎么确定盲区呢?小猴在A处时将眼睛看成一点A,墙上最上面确定一点为有效点,两点连成一条直线,与地面相较于点A’,
你知道小猴在A处时看到离墙内最近的点是哪一点吗?
(课件闪显从A点到A’点这条虚线)并指名回答。(让学生感受到将观察者的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做数学中的“线”将观察的范围看作数学中的“区域”)
过程与方法:做光和影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探究影子的特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学情分析
本次执教前,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光和影》这一课,虽然有此基础,但是为了与《观察的范围》进行有效整合,已将原来的科学活动作适当的改变,因此有必要再次通过科学实验,实际地去观察,记录。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物体影子随着光源位置改变而改变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如果小猴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或者更高的C处,能看到的范围是多大?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画法和想法。
4.小结:我们在判断小ຫໍສະໝຸດ 观察的范围时要注意:将小猴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线”,将观察的范围看作数学中的“区域”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学习单。
2.交流反馈。
五、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观察范围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2.出示图片:唐诗《登鹳雀楼》,领略本首诗的气势磅礴,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和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
影子中的数学
观察点光源低影子长
有效点高短
观察点低盲区大观察范围小
数学与科学学科整合(学科)导案设计
课题
影子中的科学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教师
课题背景
20年前,手机是通信工具,照相机只有照相的功能,20年后的手机融合了照相技术,将通信与照相功能合二为一。20年前的教学课堂,一个老师,一面黑板,一只粉笔,老师讲,学生听,20年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那么20年后的教学课堂又是怎样的呢?现在的我们不得而知。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科之间“各自为政”、“画地为牢”,从而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这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趋势相背离,以整合的思想对自身学科进行重组加工,并寻求与相关学科进行更多的合作,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在龙泉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叶泉香老师、数学教研员殷平老师、科学教研员余京华老师的指导下,我设计了本堂研讨课,希望给我们的老师以一种不同的思考,也希望通过大家的交流研讨,向与会的各位同仁学习,进一步明确如何加学科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