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研究现状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拥有科学的信仰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发展,更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因此,大学生的信仰研究一直是德育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研究现状。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05-02

信仰,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信仰作为人类精神世界一种执着不渝的追求,一直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信仰稳定性和慰藉性使得其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建军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论》一文中提到过:”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

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1]从中不难看出,信仰作为一种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它的变化和发展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和确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也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所以,针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国内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经查阅知网资料,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的文章就有上

百篇,他们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大学生信仰确立的途径的研究

信仰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跨越人生不同阶段的长期过程。整个人生可以看作是四个阶段或时期,分别是:确立信仰的基础时期、确立信仰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确立信仰并走向成熟的时期以及更加自觉并充满智慧的时期。根据这些分析,赵志勇在《浅析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一文中认为:关于信仰确立的途径,恩格斯的提法是最科学的。他在文中引用了恩格斯的观点,也就是人们确立信仰有三种基本的途径,分别是实践的途径、政治的途径和哲学的途径[2]。除了信仰形成的途径,关于信仰形成过程的论述也较多。宋兴川等人就针对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形成过程,在《大学生精神信仰形成的心路历程——对大学生家族崇拜形成的质性研究》一文中得出了较为通俗易懂的结论:在大学生精神信仰的产生变化中,年龄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同时,重大的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建立过程与人生根本价值准则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对应性,而神圣感的产生标志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成熟和完全形成。[3]

2.关于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上。根据既有资料可知,当代大学生信仰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其主流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但也不乏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

信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信仰多元化”。东北师范大学马晓燕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大众的信仰选择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信仰,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信仰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也有对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选择,其中既包含科学的信仰,又包含非科学的信仰,既有理性的信仰,也有非理性的信仰等等。

[4]

2.2一部分学生思想复杂且具有功利性。这在陈斌《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原因分析》一文中有所提及。其中谈到的现象是:”一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把收入和地位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而忽视政治信仰上的追求。”[5]

2.3部分大学生在世俗信仰中找不到方向。所谓世俗信仰,指的是对个人主义、科技力量、金钱权利以及封建迷信等的信仰。东北师范大学的马光焱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提到:”实用功利的信仰会使部分大学生的活动与社会的整体发展逐渐脱节,笃信现代科技的信仰使部分大学生忽视信仰并无意追求信仰,虚幻迷信的信仰使部分大学生与科学和理性之间形成了鸿沟”。[6]这充分说明了世俗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

关于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学者们也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陈燕锋在文章《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中认为致使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出现问题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腐败现象、市场经济下的价值取向、泛政治化以及教育教条化

等五个方面[7]。另外,葛晓莉也在《关于当前信仰缺失的原因探析》一文中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剖析了当代人信仰缺失的原因:首先是政治文化形成必须经历的时间不足;其次是当代中国信仰体系充分地社会化不够;最后就是培植新的核心价值体系专门政治机构及其角色表率作用不力。[8]

3.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的研究

关于信仰教育的内容,许多学者也做出了很多论述。

3.1谢成宇在文章《新时期的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中就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基础内容作了详细论述。其基本要求首先是要做好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重点是要夯实大学生的法纪信仰和道德信仰,关键是要在大学生中弘扬主导信仰,根本是要着眼最高信仰教育。

3.2吴继军在《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三个维度》一文中首先提到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说明了为了顺利开展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可以从心理、政治、道德三个维度入手,这其中包含的是信仰教育的基点支撑、政治方向、道德关怀等三个层面,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信仰教育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10 纵观我国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研究,无一例外的都对信仰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西方国家的青年群体中对人权、自由,民主和真理的追求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也对我国大学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改变。因此,尽管我国不同的学者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已经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但大多数的研究还缺乏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

展,涌现出了许多新形势、新情况,加之在目前掌握的资料中,提出的关于应对大学生信仰缺失现象的对策并不多,基本都是加强信仰教育的对策,为此,针对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群体中所出现的信仰问题,特别是在信仰缺失现状的原因分析上应该做出更深刻的剖析,力求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新的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应对之策,从而更好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9.

[2]赵志勇.浅析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j].现代教育科

学.2008,(1)66-67.

[3]宋兴川,金盛华.大学生精神信仰形成的心路历程——对大学生家族崇拜形成的质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29.

[4]马晓燕.当代中国人信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8.

[5]陈斌.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原因分析[j].理论界.2007,(12)183-184.

[6]马光焱.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6.

[7]陈燕锋.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

究.2004,25(5)105-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