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口腔黏膜白斑病理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口腔黏膜白斑病理分析

*导读:口腔黏膜白斑病理分析。白斑是个临床诊断名称。WHO口腔癌前病变研究协作中心为它下的定义不包含组织学的涵义。但是对于白斑病变在决定治疗方案及判定预后时,都离不开病理变化作基础。……

口腔黏膜白斑病理分析。白斑是个临床诊断名称。WHO口腔癌前病变研究协作中心为它下的定义不包含组织学的涵义。但是对于白斑病变在决定治疗方案及判定预后时,都离不开病理变化作基础。

白斑一般的病理变化是上皮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

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较大。结缔组织中有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疣状白斑特征为上皮增厚,表面高度过角化,有角质栓塞使表面呈刺状突起。溃疡型白斑的上皮则有破坏形成溃疡。但根据上皮增殖和紊乱的程度可以将白斑的病理变化分为两种情况。

(一)上皮单纯性增生上皮单纯性增生时没有异常的上皮细胞。表面的过度角化可为过度正角化及(或)过度不全角化。结缔组织中有炎症细胞浸润。一般来说均质型白斑多属此种病理变化。白色角化病的病理变化完全是单纯性增生,表层多为过度正角化,不能划为癌前病变。

(二)上皮异常增生如果白斑在组织学上的变化具有上皮异

常增生时,则有较大的恶变倾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癌前病变协作中心对上皮异常增生的诊断标准有12项:⑴基底细胞极向改变;⑵上皮分层不规则,排列紊乱;⑶基底层增生,出现多层基底细胞;⑷上皮钉突呈滴状;⑸核分裂增加,丝分增加,有时有异常丝分;⑹核与浆比率增加;⑺核染色质增加;⑻核浓染;⑼核仁增大;⑽细胞多形性,异形性;⑾棘层内出现单个细胞或细胞团角化;⑿细胞间粘合性丧失。具备以上改变中的2项者为轻度异常增生,2~4项为中度异常增生,5项或5项以上为重度异常增生。

虽然WHO作了上述规定,事实上在阅片时每个病例的病变范围,各项病变出现的频度、程度等不完全相同。再加上病理学家的主观印象和经验不同,故评价出准确的上皮异常增生的程度还是比较困难的。

1983年在瑞典Maim6召开的关于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会议上Smith和Pindborg提出修改评定标准的标准像法。即对上皮异常增生病变用摄影加电子计算机的计算来代替个人主观的评价。另有Kramer提出评价上皮异常增生的程度时要发展数学模型。而且不单纯评价上皮异常增生,还应包括临床所见和所有其他检查结果。这样对评价一个病变的恶变趋势虽能增加其正确程度,但仍不能根本消除诊断中主观性的差异。近年来开展计量病理学的研究,用一些新技术将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变化和某些物质如DNA含量等的变化采用图像和光度的测量得到数量化信息,再

用计算机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到对癌变情况准确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