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89b9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c.png)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文是一种通过详细描述来传递信息、展示事物特点或阐述观点的文体。
它通常以客观、准确和具体的方式来说明主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组织内容。
在说明文中,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读者理解和接受信息的效果。
说明顺序是指说明文中信息的组织方式。
有多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可供选择,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因果顺序等。
每种顺序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作用,因此在选择说明顺序时需要根据主题和目标读者的需求来决定。
时间顺序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说明。
这种顺序常用于叙述事物的发展过程、历史事件的演变或个人经历的叙述。
时间顺序的作用是可以清晰地展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展轨迹和事件的发生顺序。
空间顺序是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进行说明。
这种顺序常用于介绍地理环境、物体的构造或空间布局等。
空间顺序的作用是可以直观地展示事物的位置关系和空间结构,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事物的空间特征和结构。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说明。
这种顺序常用于展示事物的属性、分类或推理过程等。
逻辑顺序的作用是可以帮助读者理清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条理和顺序进行组织和呈现。
除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说明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定义、举例、对比、引用权威观点等。
定义是通过准确地给出事物的定义来说明主题。
定义的作用是可以清楚地界定主题的范围和特征,使读者能够明确掌握事物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举例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主题或阐述观点。
举例的作用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点和用途,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引用权威观点是通过引用专家或权威人士的观点来支持和说明主题。
引用权威观点的作用是可以增强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信服。
在说明文中,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主题和读者需求进行灵活运用。
有关常识的说明文作文
![有关常识的说明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1f2ac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0.png)
有关常识的说明文作文
哎呀呀,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常识这个有意思的东西。
你们想想看,常识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助手,无处不在呢!比如说,火很烫,不能随便用手去摸,这就是个常识呀!要是不知道这个,那可就要吃苦头啦!还有哦,红灯停绿灯行,这也是常识,要是乱闯红灯,那多危险呀!
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常识也是我们生活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帮我们避免很多麻烦呢!有一次,我看到有个小朋友居然把手伸进热水里,哎呀,那得多疼呀!这不就是没记住常识嘛。
再说说下雨要打伞,天热要多喝水,这些都是常识呀!如果不这样做,就可能会生病呢。
就好像花儿需要阳光和水才能茁壮成长,我们也需要常识来保护自己呀。
而且呀,常识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和别人相处呢。
比如要礼貌待人,不能随便骂人,这都是常识呀!要是不懂这些,别人可就不愿意和你玩啦!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些常识,它们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作用可大啦!就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虽然单个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是聚在一起就能照亮整个天空呢!
所以呀,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常识,把它们记在心里,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更安全呀!。
什么是说明文
![什么是说明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43547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5.png)
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说明文的介绍,供大家参考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说明文侧重于记载事物的稳定的,不变的一些特性,就是对比本质视角。
说明文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说明文的三要素: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关于地球的说明文大全
![关于地球的说明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b3e98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3.png)
关于地球的说明文大全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我们所知的唯一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
行星。
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了解地球的一些基本知识,从
而更好地保护地球和我们生存的环境。
本文旨在介绍有关地球的一些
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成果,以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家园。
一、地球的基本概况
1. 地球是什么?
地球是一个行星,它是太阳系内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地球的直径
约为12756公里,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约为365.24天。
地球的表面由水、陆地和冰川组成,大部分的水分布在海洋中,陆地
约占地表面积的30%。
2. 地球的基本组成
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核、地幔和地壳。
其中,地核又可
以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地幔是介于地核
和地壳之间的大块状固体岩石,占地球半径的83%。
地壳是地球表面
的外围部分,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3. 地球的大气层
地球的大气层是由气体组成的气体包围层,它能够保护地球上的生
物免受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危害。
地球的大气层大约有300公里厚,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
有关说明文的一些归纳
![有关说明文的一些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e726f07de80d4d8d15a4f2d.png)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 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 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 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 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 明对象的作用。)
说明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如下,适当地安排说明顺序,有助读者逐步掌握说明内容。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说明的语言
说明的目的是解说事物、介绍知识、阐明事理等,内容深入浅出,文句简明扼要,使读者容易理解; 用词务求准确贴切,恰如其分地表达内容。
说明的层次
说明的层次一般分为总分、分总和总分总,适当地安排说明层次,使文章条理井然,读者更容易全 面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对 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 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 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 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 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 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 型 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 么? 对 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 的一部分。(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 是一 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 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 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 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关于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关于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b7a06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7.png)
关于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答题技巧归纳一、说明方法及作用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常见) 摹状貌、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2、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思路:①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说清说明对象的_特征②应注意是为了说明本段中心句,还是全文说明对象的特征3、常见说明方法作用: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充分地说明了_的_特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_的_特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的_特征(增强了*趣味性)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突出地说明了_的_特征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_的_特征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有说服力地说明了_的_特征(同时引诗文还可增添文采)二、说明文的语言1、基本要求:准确性。
涉及词语类型:①表程度、范围或推测、估量、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和数量词。
如:“目前”“大约”“也许”“可能”“一定”“必须”“之一”等②表数量的词。
如:“左右”“上下”“不少”“绝大多数”“至少”“不下于”等③“据说”、“相传”、“据介绍”等一些短语,表示材料****的不确定性2、语言风格:在准确性的前提下“平实”(大多数说明文) “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或生动描写)3、题型及答题模式:考题题型举例A:问某词或短语能否删去,说明理由答题思路:①判定“不能删”;②简单释义该词;③结合原文句意具体分析说明;④去掉后语义变化为_,不符合实际;⑤归结到“这里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上B:问某词或短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答题思路:该词说明了说明对象的_特点或_事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题型C:说说*语言特色答题要点:抓核心词“生动”,关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添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富有文采,增强表现力。
D:自主寻找体现语言准确的词并简析答题要点:①选例要典型②答题模式同题型A三、其它题型1、标题作用:①点出说明对象;②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或作用;③(新颖、生动、有趣)吸读者,激发阅读兴趣2、指代类——“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答题思路: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关说明文的知识
![有关说明文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bae095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4.png)
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说明文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这说明文的事儿。
这说明文啊,就像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学究,啥都知道,啥都能给你解释得明明白白的。
你说它枯燥?那可不一定嘞!它就像生活中的万事通,虽然有时候可能没有记叙文那么跌宕起伏,充满刺激,但它能让你清楚地了解好多你不知道的东西。
它会告诉你,这个东西为啥是这样,那个东西是怎么运作的,简直就是知识的宝库。
举个例子吧,要是没有说明文,你可能永远都不晓得你每天用的手机背后有那么多神奇的技术和原理。
它会跟你详细地讲解,手机的这个零件是干啥的,那个功能是怎么实现的。
就好像有个耐心的老师在你耳边碎碎念,给你把这些个复杂的玩意儿变简单,让你一听就懂。
说明文的语言那也是很有特点的,它不追求华丽的词藻,但求把事情说明白。
它就像个实在人,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
而且啊,它的结构也很清晰,常常是开头给你来个总的介绍,然后中间详细地剖析,最后再给你来个总结,让你从头到尾都能了解得清清楚楚。
写说明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哦!你得先把自己要说明的东西研究透了,不然怎么给别人说清楚。
这就像你要给别人指路,自己总得先知道路怎么走吧。
然后,你得想好怎么组织语言,用哪种顺序来说明,才能让别人更容易理解。
有时候啊,为了让说明更生动形象,还得打些比方、举些例子呢。
我记得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植物的说明文,那可真是费了我好大的劲儿。
我先去网上查资料,又到图书馆借了书,好不容易把这个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啥的都搞清楚了。
写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哪个地方没说明白,读者看不懂。
等我写完了,自己一看,哎呀,还挺有成就感的!总的来说,说明文就像是生活中的小助手,它虽然没有小说那么精彩,没有诗歌那么优美,但它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它能让我们更了解这个世界,更懂得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说明文哦!说不定哪天它就能帮你解决一个大问题呢!嘿嘿,这就是我对说明文的一些感受和见解啦,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说明文五要素
![说明文五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d91b42c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b.png)
说明文五要素说明文有关知识一、什么是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述事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说明文分类:1、事物说明: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点2、事理说明: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明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三说明文五要素:1、说明对象2、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3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概括主要原因现象特点整体4、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引资料列图表5、说明语言:准确性、明白、平实四、如何找准说明对象:1、看题目2、抓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五、如何抓事物特征:1、从题目入手或说明对象入手2、从文章结构入手。
先给文段标上序号,弄清每段说的是什么,然后“同类合并”给文章分段,理清结构层次。
知道说明对象,分清类别,确定说明对象的特征。
3、从重点段及关键语句入手。
从写法上看,说明文多具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特点。
因此,抓说明对象特征时,就要注意重点段的明示作用。
在说明文中,总是有一些概括性的语句或归纳上文说明内容,或引出下文说明要点,阅读中抓住这些语句,往往就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4、从说明方法入手。
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事物、解说事理服务的,通过分析说明方法,可以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六、如何答说明文语言:1、说明文语句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感情色彩等,或表示估计、推测、程度等词语都要求准确无误。
特别是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表示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分析说明文语言时,应按三步走:①明确表示态度“不能去掉”或“不能换”②结合语境解释该词意:例如:“中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意思是接近于。
它对“到处都有”起了限制作用③与改换后的词或去掉词语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作答。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ppt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b8499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c.png)
十、运用读篇的基本方法阅读说明文。
第一阶段: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 1、注意标题,把握说明内容。 2、注意文章的重要部位。一般在文章的首
尾,(在文章开头能概括特征的叫首括句) 有表明中心的概括性语句。我们阅读时抓 住了这些语句,有助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 征。 第二阶段:逐句、逐段精读。
十一、说明方法的特点:
1、下定义:为了简明、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本质 属性,使读者对事物有个明确的概念,说明文中 往往需要给事物下定义。
2、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只从单方面 加以说明还不够,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的异同, 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说明。
3、举例子:适当地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 物或事理。可以收到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5、打比方
6、列数字
7、引资料
8、画图表
——分、举、作、下
打、列、引、画
七、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包括:① 现象——本质
② 特点——用途
③ 原因——结果
④ 整——具体
注:或与上述六种相反
八、结构: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 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四、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的对象分: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2、按写作方法分:文艺性说明文
解说词
说明书
五、说明文的要素或内容
1、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或本质) 2、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 4、说明语言
六、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分类别
2、举例子
3、作比较
4、下定义
3、举例子: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 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白。
说明文知识点及例题
![说明文知识点及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9021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e.png)
说明文知识点及例题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一、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2、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无误,不能夸大或缩小,不能含糊其辞,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
3、结构的条理性说明文的结构要有条理,一般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4、说明的客观性说明文对事物的说明是客观的,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
二、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具体的事物,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2、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着重阐释事物的本质、规律、原理等抽象事理,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
三、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通过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具体地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比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
3、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通过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进行比较,突出了卢沟桥的坚固。
4、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点。
有关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
![有关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ecf0df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f.png)
有关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常见的说明顺序之一。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由个别到一般、主要到次要或现象到本质等介绍。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比如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如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故宫博物院》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
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如课本中的《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都是运用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说明文逻辑顺序的特点由一般到特殊。
有关科普的说明文400字(10篇)
![有关科普的说明文400字(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2d1e3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6.png)
有关科普的说明文400字(10篇)有关科普的说明文400字篇1今天是12月2号,12月起头儿,温度总是那么的低,但也挡不住我去科技馆的热情。
下午,我和爸爸在杭州的浙江省科技馆里面观看科学实验。
今天的实验讲的是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创造出的一些有趣、惊人的现象。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的是“飞去来戏”的这个有趣实验,这个“飞去来戏”指的是飞出去绕一个圈还能自己飞回来。
就像一个回力标一样。
利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首先,博士拿出了三张细长的卡纸,拿剪刀在三个低端剪一厘米左右的开口,把这三个纸片剪口处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人”字。
用订书机在三个交叉口处订上三个钉子。
接着,就是调整这个页面了,把页面调成右高左低的形状,再调整一下它的高度,把三张叶片向上面翘一翘,让它有一个合适的高度。
然后,就拿出手,把手把手伸成大拇指奖励的样子,在英语里就是“good”,然后把手向左歪过来,就是歪了“good”,“verygood”,把“飞去来戏”夹在大拇指与食指的中间,摁下去,把腰弯下去。
博士选了三个人上台试一试,我被幸运地选中了。
上了台,我按照博士说的那几句话:“good”,“verygood”,夹在手里,摁下去,把腰给弯下去。
然后松手把“飞去来戏”给送出去。
我完成地很好,很好地飞了回来。
然后,最后博士就把这个“飞去来戏”当礼物给了我。
当时,我是多么的高兴呀!除了这一些,还有“空气炮”、“静电杯”......各种的有趣实验。
真是妙极了!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当中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热爱科学,长大了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爱发明的工程技术员,为社会作贡献。
有关科普的说明文400字篇2阳春三月,乘上的士的我,迎着和煦的春风,伴随着一路繁花、一路垂扬、一路绿荫,又一次来到阜宁县边陲古镇——合利采风。
噢!古镇变了,变得那么靓丽、那么壮观。
这里,桥美、水美、田园美,构成了一幅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和谐的美不胜收的画卷。
说明文说明方法的相关语文知识
![说明文说明方法的相关语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98878b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8.png)
说明文说明方法的相关语文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说明文说明方法的那些语文知识,这可真是超级重要的呀!
咱先来说说说明方法都有啥步骤和注意事项。
像举例子,那可得选好典型的例子呀,不能随随便便举一个,不然怎么能让人信服呢?还有列数字,数字可得准确无误,不然不是闹笑话嘛!作比较呢,要找好比较的对象,得有可比性呀!打比方要形象生动,让人一下子就能明白。
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可得牢记在心呀!
然后说说这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就好比盖房子,说明方法就是那坚实的根基呀,只有根基稳了,才能保证整个“大厦”稳稳当当的。
用对了说明方法,文章才能清晰明了,不会让人云里雾里的,这多靠谱呀!
再讲讲应用场景和优势。
哇塞,那可太多了!在介绍事物、解释原理的时候,说明方法那可太好用啦!能让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易懂,就像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
而且呀,它能让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吸引人,这优势杠杠的!
来来来,看看实际案例。
就说介绍一种新型科技产品吧,用举例子说明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列数字说明它的性能参数,作比较突出它的优势,这效果多棒呀!让人一下子就对这个产品有了清晰的认识。
总之呀,说明文说明方法真的是太重要啦!掌握了这些语文知识,写起说明文来那就是小菜一碟,能让文章变得精彩绝伦!大家一定要好好学呀!。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课件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91ea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8.png)
详细描述
说明文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条理性等特点。
总结词
说明文的客观性体现在其语言表述上,作者在阐述事物时力求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情感色彩。准确性是说明文的另一重要特点,作者在描述事物时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有歧义或误导读者。此外,说明文还具有条理性,作者在阐述事物时通常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说明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类。事物说明文是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等进行阐述的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等;事理说明文是对抽象的事理进行解释、阐述的说明文,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此外,根据写作手法的不同,说明文还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类。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客观,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生动说明文则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写作技巧
正文
结尾
说明文的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应主题。
写作技巧
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可以提出建议或展望。
04
CHAPTER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总结词
明确说明对象
详细描述
在阅读说明文时,首先要明确文章所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总结词
掌握说明方法与顺序
详细描述
说明文通常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同时还有一定的说明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分析这些方法和顺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说明文在广告宣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清晰地传达产品或服务的核心卖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通过说明文,广告宣传能够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和使用体验,使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有更全面的了解。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5b04f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b.png)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的作用简介说明文是一种便于阅读的文本形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明确简明的语言来传达特定信息,以便帮助读者理解和执行特定任务。
在编写说明文时,正确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读者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
本文将探讨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顺序的作用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指的是将信息按照特定的方式排列在文档中以便于读者理解。
在编写说明文时,正确的说明顺序可以极大地帮助读者按照正确的顺序理解和操作信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指的是按照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的顺序排列信息。
这种顺序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事情发展的时间线,并可以帮助读者按照时间顺序实施任务的各个步骤。
例如,一篇说明如何制作蛋糕的文章,时间顺序将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可以指导读者按照正确的时间顺序执行每一个步骤,避免遗漏。
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指的是按照物品或者事物在空间上的位置排列信息。
在某些说明文档中,需要说明的物品或事物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空间顺序来表达。
例如,在一份汽车维保手册中,按照车辆的空间布局(例如引擎和排气系统的位置)来排列维护说明的顺序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维护的各个步骤的顺序。
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指的是按照特定的逻辑顺序或步骤排列信息。
这种顺序特别适用于演示复杂的信息或解释专业词汇。
逻辑顺序可以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信息,避免信息重叠或者漏洞。
例如,在一个程序的帮助文件中,按照正确的逻辑顺序来讲解如何使用不同的函数是非常重要的。
说明方法的作用除了排列信息的顺序外,说明方法也是说明文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说明方法可以使文档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说明方法:叙述法叙述法是一种通用的说明方法,它就像一篇文章,按照自然语言的方式解释信息。
叙述法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因为它非常接近人们的真实沟通方式,更容易为读者接受和理解。
图解法图解法依靠通俗易懂的图像,以简洁、直观的方式说明信息。
关于科普说明文作文8篇
![关于科普说明文作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4b593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6.png)
科普说明文作文关于科普说明文作文8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普说明文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普说明文作文篇1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
当你行走在苗乡时,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集市,还是在石板铺路的村寨,都会有三三两两的苗家阿雅(妇女)、黛帕(少女)穿着由五彩的花边和闪亮的银饰镶成的民族盛装映入你的眼帘,让你感受到苗族银饰悠久、神奇、精美的文化魅力。
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生息繁衍,服饰(特别是银饰)都会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苗族的银饰文化得到一脉相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
苗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尤其女性更胜,主要有三项。
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银镯、耳环等饰品做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时,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银两则不能成婚。
二是日常家珍饰银、存银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征。
日常生活中,用银子来馈赠也是常事。
为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苗人从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脚、耳等处均系上适量的祀保银钏。
三是给老年人祝寿或送终都离不开银子或银饰物。
总之,“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成为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由于苗族在国内外散居很广,其银饰的品种也纷繁多样,主要有银雀凤冠、银牌耳环、银项链、银手镯、银脚环等等。
在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
图案则多为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造型生动,玲珑精美。
从古迄今,苗族银饰的工艺水平从粗糙不断走向精美。
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奇葩,都是由银饰工匠们手工制作的,工艺方法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
制作流程大抵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抛光五道工序。
苗族银匠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在造型设计上也堪称高手,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
有关科普说明文作文3篇
![有关科普说明文作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dc1e716529647d262852d6.png)
有关科普说明文作文3篇科普说明文作文篇1说到森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今天我还是要跟大家来介绍一下。
森林的作用为:对土地。
空气。
和人的作用。
对土地,首先为下雨时,森林的树冠像一把把大伞,挡住了一部分雨水,不让他们直接冲刷地面,树上的苔藓和树下的孤枝败叶也能够挡住一部分雨水。
如果没有森林的保护,到了讯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
对空气也是有很大的帮处,现在的空气污染随处可见,但森林吸收到足够的阳光后,就会制造淀粉,而制造淀粉的同时也会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给我们带来足够的氧气。
对人们的帮处是最大的,就前面两项来说事实告诉了我们。
你想,水泛滥成灾,谁受苦啊?没有了氧气谁能呼吸啊?森林不但可以避暑,而且还可以优化城市,还可以做家具……可是一些贪婪的人却得寸进尺,乱砍滥伐。
所以现在大片森林屈指可数,空气也得到了破坏,河山经常泛滥,给人们带来灾难。
现在我要对他们说:如果没有了森林,那人类怎么办?如果没有了地球,那我们有能够去那呢?好好珍惜和爱护森林吧……科普说明文作文篇2苹果,一种大家都熟悉的水果。
水果有多种多样:有黄色的香蕉、红色的苹果、紫色的葡萄、桔黄色的橙子、淡黄色的香瓜……苹果是一种生活在北方的水果。
每当你走过一片苹果林时,它那种诱人的味道就会伴着微风进入你的鼻孔甚至全身,久违的舒畅感会从你那深埋已久的神经中迸发而出。
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轻松的呢?下面就让我来向你们介绍一下可爱的苹果吧!苹果有好几个品种,我知道的有红玉、红富士、还有国光、黄元帅等等种类不同,它们的颜色也不一样,大部分都带有红色的,还有黄色的,淡绿中带红的;形状也有不同,有圆圆的、有一头圆一头带棱的'、有鸡蛋形的。
我特别喜欢吃黄元帅,妈妈说这种苹果只有秋天才有,而且它的保存期很短,在北方只有九月、十月能吃到这种苹果。
它的颜色是淡黄色的,形状是长圆形的,一头有棱、象花瓣,用刀横着切开,又可以看到花形,特别好看;咬上一口,甜甜的,含在口里,滑滑的,象可以融化在口里似的,味道好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一、定义: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二、特点:1、.内容上:知识性、科学性、说明性
2.、结构上:条理性
3.、语言上:准确、简明
三、分类:
1. 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为实体事物性说明文和抽象事理性说明文。
2.按表现手法的不同,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如科学小品等)
四、说明文要素: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五、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六、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等。
七、说明文的语言:首先是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要么平实简洁,要么活泼生动。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九、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1、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2、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3、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明食物的概念,它还可变为:“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就是食物。
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果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荒谬了,因为不是所有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
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的内容没有解说“晕”的本质特征,只是描摹了它的具体表象,因而是作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