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第9课-《复活》(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当时(19世纪末期), 俄国的农奴制和俄土战争,使俄国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在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列夫·托尔斯泰看到了社会问题的本质所在, 对农民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世界观发生激变,抛弃了贵族地主阶 层的传统观点,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观察俄国的社会现实,代 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抨击社会现实, 揭露俄国社会制度的本质。列夫·托尔斯泰在此背景下创作出的 《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感悟一:情节展示
深入感悟
2. 文章开头部分,对狱中其他人物对话情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从对话内容来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混乱。 ②为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第一次见面提供了背景。 ③因为这一吵闹的场面使得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的讲话内容,才有 了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话,推动了情节发展。
深入感悟
拓展一:仿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 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你能运用心理描 写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吗?
拓展延伸
拓展一:仿描写 【指导】 (1)独白法。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 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2)细节法。即在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 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3)烘托法。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既能 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艺术特色
①生动的细节描写。 刚与玛丝洛娃开始交谈时,聂赫留朵夫在称呼她“你”“您”间犹豫不决; 在玛丝洛娃突然开口要钱时,聂赫留朵夫流露出窘态。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 写,塑造了人物鲜明的性格、复杂的情感,寄寓了自己的人性理想。 ②独特的讽刺手法。 所谓“独特”,是指列夫·托尔斯泰的讽刺是不露声色的,他采用现实主义的 描写去揭露事物表面与实质的矛盾,在朴素的叙述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复活》名词解释
《复活》名词解释
复活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生命在死亡后再复生的意思。
基本解释
[释义](动)死了又活过来,多用于比喻。
详细解释
[bring back to life;revive] 死了的又活过来。
多用于比喻。
复活军国主义
[Resurrection] 宗教名词。
指神或人从死亡里苏醒。
(1)死而再生。
《后汉书·献帝纪》:“ 长沙有人死,经月复活。
”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天下岂闻死人可复活耶?”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桥畔苍松倒垂,云昔已枯死,今其半复活焉。
”
巴金《军长的心》:“ 小朱当然不会复活。
”
(2)比喻已毁弃的重新修复。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无论如何,总可以复活一部旧书也。
”杨朔《戈壁滩上的春天》:“一口,两口……废井复活了,油象喷泉似的从地下涌出来了。
”
(3)比喻已消失的重新出现。
郭小川《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忽然有一天骄傲的少女时代居然在她身上复活。
”
《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迷信,在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时,最容易复活。
”。
复活
托尔斯泰主义
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 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 “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 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 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
道德的自我完善
不以暴力抗恶 博爱
1.《复活》的结构与描写的基本原则,
•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天才艺术家、俄国革命 的镜子。 ---列宁
托尔斯828-1910):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最杰出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1828.9.9 生于一古老而有名望的贵族世界,两岁 时母亲去世,9岁时父亲去世。 1844 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学习,次年准入法律系。 1847 辍学回到庄园进行农事改革,最终失败。 1851 到高加索服兵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 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6 退伍后回到庄园继续改革,再次失败。
作品影响
谢谢观看!
复 活
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是指生命在死亡后再复生的意思。 “复活”一词源于《圣经》 中“基督耶稣受难”的故事。 作者以此为书名,寓意男女 主人公精神,道德方面的一 种质变,所谓脱胎换骨或曰 新生。
“复活”含义:
托尔斯泰之生平简介
•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最杰出的代表,世界文 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 一。
主要人物表
聂赫留朵夫
《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了“道 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和思想。他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 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可以分为: 第一阶段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走向堕落。 第三阶段是从仟悔走向复活
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体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 难和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她在拒绝聂赫 留朵夫的“善行”时,一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屈 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愤怒。正是这种感情触动 了她麻木不仁的灵魂,并最后使她觉醒过来。由 于她的灵魂深处始终保存着善良的天性和与聂赫 留朵夫初恋时的美好回亿,“悔罪”的聂赫留朵 夫才能获得她的宽恕,井使她重新“爱”上他。
《复活》赏析PPT课件
伟大的真实!正正因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萎靡因素,因而整个显出了威力,如同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一般。然而这不是一座普通的雕塑,是一座宏伟的纪念碑。它把 生、学生……里面混合了忏悔、怜悯、宽容、无耻、欺诈、放荡,那里,作者唱出 了人类艺术最崇高的歌:"我们为不幸者撒一掬泪,人世的悲欢感动我们的心。"
在那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绘的`精确、笔力的雄浑到达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与作 品资料的严肃性是相贴合的。在那里,应对人类的苦难,作家持续了高超的镇静, 然而读者却不得不为见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动。托尔斯泰在那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 能够说整个俄国都被他翻了出来。他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到达可作为一面"镜子"的 程度。
我想起了董必武说过的一句话:恶风纵使推千浪,正气终能慑百邪!
谢谢
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 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 救了出来。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 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重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以前也堕落过,但 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 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 的过错。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 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 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 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 么的可恶,
《复活》赏析PPT课件
演讲人
死人复活的108种方法
死人复活的108种方法
在历史上,各时代都有人试图找出复活死人的方法。
古人认为复活是
可能的,他们拿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尝试达到这一目的。
下面,我们来
讨论一下复活死人的108种方法。
一、魔法
1、念咒语,用魔法咒语会起到复活的作用,玛雅咒语和卡朋特拉咒
语是最古老而有效的。
2、放置物品,加深咒语的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用宗教或超自然物品,比如火焰,水,血或其他有关文物。
3、幻术诅咒,这种方法是用超自然的力量来使人复活,如果使用好,可以制造真正的人物和生物。
4、占卜,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知晓死者的未来和愿望,有可能使死
者复活。
二、神秘力量
1、超自然的力量,有些神秘力量可以使死者复活,这种力量可以是
一种自然力量,也可以是一种灵异力量。
2、童子精,有传言,如果死者被童子精诅咒,可以使其复活。
3、爱情,有时候,只有真诚的爱情才能让死者复活。
4、灵魂状态,有时候,死者的灵魂可以以妖怪、幽灵等形式复活。
三、科学方法
1、器官移植,科学家可以将器官移植到死者的身体上,可以使他们复活。
2、晶体治疗,使用晶体具有巨大的疗效,能够使死者复活。
3、噬血术,将死者的血液用神秘液体般的物质混合后通过噬血术实现复活。
复活全书ppt课件
不同宗教对于复活的解读和看法不尽 相同,通过交流和对话,有助于增进 相互理解和尊重。
强化宗教信仰体系
复活信仰对于一些宗教信徒来说是重 要的精神支柱,有助于坚定信仰和宗 教情感。
06
结论和建议
对复活的总结和评价
总结
复活一书通过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和实地 考察,对复活现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 研究,揭示了复活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启示。
复活全书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引言 • 复活的概念和历史 • 复活的理论依据 • 复活的证据和案例 • 复活的影响和意义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
《复活》全书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背景
《复活》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 赎罪历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冷暖。
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PPT课件的形式,全面、系 统地介绍《复活》这部作品,帮 助观众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人 物和情节。
目标
使观众对《复活》有更深入的了 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 平,同时引发对人性、道德和社 会问题的思考。
02
复活的概念和历史
复活的概念
复活是指在死亡之后重新获得生 命或恢复活力的过程。在不同的 文化和宗教中,复活的定义和意
激发创作灵感
复活的题材广泛存在于文学、艺术、电影等领域,为创作者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推动艺术创新。
传承文化遗产
复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 产,增强文化自信心。
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促进生命科学的研究
复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奥秘。
复活_精品范文
复活
复活,是指死去的人或事物再次活过来,是一个令人感到神奇的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有人曾经患过绝症,但最后痊愈了;有的花儿经历了寒冷的冬季,最后在春天复活了;有的事业曾经一度陷入低谷,但最后又东山再起。
这些都是复活的例子。
复活是一种奇迹,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力量。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也有很多关于复活的故事。
比如说《白蛇传》,就讲述了一个白蛇因爱而死,然后通过各种努力和神仙的帮助,最终复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中,复活的现象也时常发生。
我们会看到一些企业曾经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困境,但通过改革创新和管理上的改变,最终走出了低谷。
同样,有一些人曾经因为生活的压力而陷入绝境,但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也成功地实现了自我复活。
复活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复活,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复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要学会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应对各种
挑战和困难。
总的来说,复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力量。
我们要学会从复活中吸取教益,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复活》梗概作文(7篇)
《复活》梗概作文(7篇)《复活》梗概作文(7篇)对于《复活》这本书,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大量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的内容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复活》梗概作文(7篇),以供大家参考!《复活》梗概作文(精选篇1)《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晚年代表作,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描绘出了沙皇俄罗斯社会:草菅人命的法庭和关押无辜百姓的监狱;破烂不堪的贫民窟和豪华奢侈的都市......聂赫留朵夫曾爱上玛丝洛娃并使她误入歧途,关进监狱。
后来,聂赫留朵夫开始灵魂之复活,随玛丝洛娃一起流放西伯利亚,帮助囚犯,同情穷苦人民。
玛丝洛娃原谅了他同时也获得了新生。
读过后,我不大理解。
慢慢的,才有所感悟:精神为身体的支柱,人这辈子没有人性的复活便等于白活。
而精神复活的人,没有劳累,没有盲目,看透世间万物,为追求而奋斗。
在《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因环境的腐朽与黑暗,使他坠到了堕落的边缘。
假设我们在那个年代,无疑也要复活新生。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对啊,复活新生怎么可能如此简单。
我却认为复活新生就好像是:一颗冷静的脑子,不能鲁莽行事;一双勤劳的手,筑造梦想阶梯;一个执着的心,携你勇敢向前。
《复活》让我知道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只有把握好命运的船桨,不迷失方向,才能获得心灵的复活与新生!《复活》梗概作文(精选篇2)刚开始读《复活》的时候,觉得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大块头,可是读者读着小说就戛然而止了,耐人寻味。
作者安排小说主人公在精神上复活之后就结束了这部小说而没有继续往下写,为的就是把人们都精神都引导正途上,剩下的就靠大家去探索和追求了。
“复活”本意是生命逝去之后又再一次活过来,而托尔斯泰的《复活》却有更深刻的含义,是说人精神上的复活和回归。
首先,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是一个贵族,他过着当时所有贵族都那样过的奢侈糜烂的生活,这是一种社会风气,并无什么不妥。
可是当他遇到因自己年少而伤害过的并堕落的女仆马斯洛娃,他就走上了一条非比寻常的救赎之路,并在与女主人公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亚后,精神和信仰都得到了复活。
优秀作文复活(精品8篇)
优秀作文复活(精品8篇)优秀作文复活篇1一开始阅读此书,并不能十分准确地理解这两个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这个词的理解是:它用在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自然物又重新出现生命迹象的一个事件。
但直至完整阅读书籍之后,书中也没有提及关于这方面的事实,由此断定我一开始对这个词下的定义是不正确的。
《复活》写的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故事,小说的情节发展是这样的:聂赫留朵夫大学期间在大学期间是一个热诚、纯洁、朝气蓬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去拜访亲戚家遇见玛丝洛娃并在相处中爱上她。
但在不久之后男主人公便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从此以后他过上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在这期间诱奸了玛丝洛娃并将她抛弃,从而使她沦落到后来的悲惨生活。
直到一次在法庭上,他遇到被告上法庭的玛丝洛娃,回想当年,良心发现,并渐渐从往日的堕落生活中走出来,摆脱陈旧的思想,使男女主人公在精神上的复活的这样一个事件,恢复了精神的人的主导与复活。
聂赫留朵夫应该属于思想觉悟较高的一类人了,在面对玛丝洛娃的悲惨生活,他敢于面对并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愿意奔走于洗刷玛丝洛娃的罪名的同时,还乐于给予其他人帮助,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整个社会的社会制度、法律和宗教的严重不公平、不人道的本质。
深刻理解到农民的悲惨命运是收到贵族阶级的压迫造成的,他的精神上的复活也是跟随着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而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把自己部分财产分给农民到后来把自己所有的土地归还农民,从自身做起,反抗社会的不公平与不人道的行为。
《复活》一书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下了很大功夫,栩栩如生的描写,使人物形象趋于饱满,给读者很大的视觉冲击,让我们不得不回归历史、正视历史,并结合历史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反馈现今社会,让我们正视社会的本质,找到正确的社会发展规律并遵循规律发展社会,不然将会使历史悲剧重演。
同时也不断提醒着我们,社会现存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它有它存在的必要历史条件,当这个必要条件不复存在时,它的正确性、真理性也将不复存在。
解读《复活》
解读《复活》《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899年。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复活》进行解读:一、主题思想《复活》的主题思想是探讨人性的救赎和道德的复兴。
在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通过主人公涅克拉索夫的经历,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种种弊端,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善良、勇敢和自责。
涅克拉索夫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难后,最终在道德上实现了自我救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复活”的人。
这一主题思想对于当时的俄国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全世界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人物形象《复活》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个性。
主人公涅克拉索夫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既有自私、软弱的一面,也有勇敢、善良的一面。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作者通过他的内心矛盾和外部冲突,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困境时所经历的心理变化。
此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叶卡捷琳娜、马斯洛娃等,他们各自的命运和情感纠葛都为这部小说增色不少。
三、艺术风格《复活》的艺术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托尔斯泰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复活”、“凤凰涅槃”等,这些象征既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托尔斯泰在描绘人物心理时非常细腻,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
最后,小说的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使得整部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四、社会意义《复活》不仅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通过揭示当时俄国社会的种种弊端,托尔斯泰呼吁人们要关注道德问题,追求道德的复兴。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追求,对于了解当时俄国社会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此外,《复活》还对于全世界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复活》讲解
《复活》讲解《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创作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对《复活》进行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一、背景介绍《复活》是托尔斯泰于1899年至1900年间创作完成的小说,它以19世纪俄罗斯社会为背景,深入描绘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通过对主人公涅克拉索夫的复活之路的叙述,作者不仅探讨了个人内心的道德挣扎,也传达了对社会弊病的批判。
二、主要人物1. 涅克拉索夫(Dmitri Ivanovich Nekhlyudov):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贵族和公务员。
他的命运在一次作为陪审员参与的审判中被改变,随后展开了自己的复活之路。
2. 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玛丽亚洛娃(Katerina Ivanovna Mironova):被涅克拉索夫抛弃的女子,后来成为一名囚犯,在小说中象征着社会的受害者。
3. 玛莉娜·彼得罗芙娜(Mariya Dmitrievna Kartashevova):涅克拉索夫的堂姐,在小说中起到了引导他复活的作用。
三、情节梗概小说以涅克拉索夫审判陪审员的身份为起点,他参与了对玛丽亚洛娃的审判。
通过审判的过程,他意识到这个女人实际上是自己曾经抛弃的情人。
他深受良心的责备,决定弥补自己的过失。
涅克拉索夫开始追踪玛丽亚洛娃的生活,并发现她在监狱中受到欺压与虐待。
在一次见面后,涅克拉索夫决定为她争取公正,帮助她重新获得自由。
随着故事的发展,涅克拉索夫逐渐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着许多类似玛丽亚洛娃的受害者。
他开始投身于社会事务,并通过帮助贫穷、被压迫的人们来寻找内心的救赎。
他的改变引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和对权力腐败的批判。
四、主题与意义《复活》是一部思想性极强的作品,它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面。
通过对涅克拉索夫的人生历程的描写,托尔斯泰展示了一个人从道德沦丧到再次觉醒与救赎的过程。
作品中的主要主题是个人责任与道德担当。
《复活》ppt全文
内容简介:
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 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妓女生活使她身心受到严重摧 残,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了。于是拼命吸烟、喝酒,麻醉自己。一次被诬告谋财害 命,关进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在审判玛丝洛娃时,正巧聂赫留朵夫做陪审员。当他认出她时,良心受到谴责, 想通过拯救她以赎前罪,并准备和她结婚。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 怀下,消除前怨,逐步恢复过去的爱情,重新唤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 了烟酒,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地位而拒绝与他结婚,而与另一她心爱的犯 人西蒙斯结合,从而走向“新生”。
• 轻浮自私、堕落、渺小、忏悔、复活、自省精神,富有理想,敢 于承担责任,、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人物形象:玛丝洛娃
1.曾一度失去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但在聂的自我剖析与忏悔下, 坚强面对未来。
2.其身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朴素、纯洁和善良,也表现出不合理 社会对她的肆意蹂躏和残酷。玛丝洛娃的苦难不断加深,她性格的 复杂特征也愈益豁露出来。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目
录
01
作家简介
02
创作背景
03
内容简介
04
人物形象
05
主题思想
06
感悟心得
作家简介:
• 列夫·尼古拉耶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 日)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学 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托尔 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 ,1847年退学回故乡 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 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复活》赏析
《复活》赏析《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宗法制农民的视角,对沙皇专制国家的一切制度、官办教会和私有财产制度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并形成了一套用以解决社会矛盾的宗教伦理——托尔斯泰主义。
其主旨是仁慈、博爱、宽恕,提倡道德自我完善,要求勿以暴力抗恶。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用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包括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等。
这些画面不仅揭示了农民贫困的根源,还深刻地展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
首先,作家以人民的名义审判了“审判者”,撕下了那些高坐在审判席上的沙皇官僚、官方教士、贵旅代表们的假面具,剖析他们的肮脏灵魂。
而更为深刻的审判则在聂赫留道夫的心灵中进行。
他是造成卡秋莎不幸的第一个罪人。
在法庭上认出卡秋莎后,“他灵魂的深处不得不感到那一次行为的残酷、懦怯、卑鄙,还感到他那闲散的、堕落的、残忍的、怠惰的全部生活也是那样。
”从此开始了他的思想和生活的转折,他努力从“动物的人”向“精神的人”转化,竭力用受害者、普通老百姓的眼光重新审视他周围的一切事物。
他逐步成为本阶级的审判者。
通过他的主人公周旋于统治阶级最上层,发现原来掌握生杀大权、制定法律的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醒悟到“人吃人并不是从森林里开始的,而是从各部、各委员会、各政府衙门里开始的”。
聂赫留道夫奔走在贫苦人民最低层,看到农民挣扎在饥饿线上,他认识到“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和白昼一样的明显,也就是唯一能够养活他们的土地,都被地主从他们手里夺去了”。
卡秋莎这个形象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她是一个农民的女儿,经历了被地主奸污的悲惨命运。
在认清沙俄社会现实的同时,她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苦难并非由于自己的罪恶,而是由于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的压迫。
这使得她开始对社会不公进行反抗,并对聂赫留道夫的行为产生了愤怒和失望。
《复活》经典段落摘抄
《复活》经典段落摘抄【《复活》简介】《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复活》多次被中国教育部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
此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
【经典段落摘抄】⏹【经典段落一】他身上发生各种可怕的变化,只是由于他不再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相信别人的理论。
他不再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相信别人的理论,因为要是坚持自己的信念,日子就太不好过。
要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处理一切事情就不利于追求轻浮享乐的兽性的我,而总会同它抵触。
相信别人的理论,就根本无须处理什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总是同精神的我抵触而有利于兽性的我。
此外,他要是坚持自己的信念,总会遭到人家的谴责;他要是相信别人的理论,就会获得周围人们的赞扬。
⏹【经典段落二】我们活在世界上抱着一种荒谬的信念,以为我们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
这显然是荒谬的。
要知道,既然我们被派到世界上来,那是出于某人的意志,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可是我们断定我们活着只是为了自己的快乐。
显然,我们不会有好下场,就像那不执行园主意志的园户那样。
主人的意志就表现在那些戒律里。
只要人们执行那些戒律,人间就会建立起天堂,人们就能获得至高无上的幸福。
⏹【经典段落三】现在他才明白,他在各地监狱里亲眼目睹的一切骇人听闻的罪恶,以及制造这种罪恶的人所表现的泰然自若的态度,都是由于他们想做一件做不到的事:他们自己有罪,却想去纠正罪恶。
腐化堕落的人想去纠正腐化堕落的人,并想用生硬的方法达到目的,结果是缺钱而贪财的人就以这种无理惩罚人和纠正人作为职业,自己却极度腐化堕落,同时又不断腐蚀受尽折磨的人。
复活知识点总结
复活知识点总结一、复活的定义1. 宗教观点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一些宗教中,复活是指死者从死亡中复苏,重新获得生命的过程。
在基督教中,复活特指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后第三天复活的事件。
在耶稣的复活中,人类获得了救赎,并得以超越肉体的束缚,达到永恒的生命。
2. 科学观点从科学角度上来讲,复活是指从死亡中恢复生机的过程。
在医学领域中,复活可能指的是通过抢救、手术等方法使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或恢复。
另外,某些生物体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出现复活现象,如水熊虫等。
二、复活的方式1. 宗教观点在基督教中,复活是通过神的力量实现的,人们相信耶稣的复活是上帝的奇迹。
在基督教中,复活是与信仰、救赎和永恒生命息息相关的。
2. 科学观点在科学上,复活可以通过医学手段实现,如心脏复苏、器官移植、干细胞技术等。
此外,科学也在探索生物体在死亡后的复活现象,这往往涉及到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
三、历史上的复活案例1. 宗教观点耶稣的复活是基督教中最重要的复活事件。
在《圣经》中有关于耶稣复活的描述,他在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第三天复活,并显现给了门徒。
这一事件成为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内容,也是基督徒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科学观点科学上的复活案例通常指的是通过医学手段实现的生命复苏。
有许多关于临床死亡后被抢救复活的案例,这些案例中,患者在一定时限内被成功救活,而且有不少患者还能恢复正常生活。
这些案例为医学上的复活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复活的意义1. 宗教观点在宗教上,复活通常持有永生、轮回、救赎等意义。
基督教中,耶稣的复活代表着对人类罪恶的救赎,也代表着死亡的战胜和永生的希望。
耶稣的复活使得人们重新获得了神的恩典和对永生的向往。
2. 科学观点在科学上,复活意味着超越死亡的限制,通过医学手段使有生死危险的患者重新获得了生命。
这不仅是对医学技术的肯定,也是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重视。
同时,科学还希望通过研究,使人类能够理解生命的本质和延续。
复活简介_精品文档
复活简介复活是指一个人或物体从死亡、停滞或衰败状态中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的过程。
这个概念在许多文化和宗教中都有出现,并且在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中也经常被探讨和描绘。
复活的概念涉及到神奇和不可思议的力量,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想象力。
复活的概念在不同的宗教和神话中有不同的表达和解释。
在基督教中,复活是指耶稣基督在死后三天复活的奇迹。
这个事件被认为是基督宗教的核心教义之一,象征着希望、救赎和永生。
在古埃及文化中,复活是指死神奥西里斯重新获得生命的神话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Hermes)也被描述为能够带领灵魂从地下世界返回人间的神祇。
除了宗教和神话外,复活的主题也经常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出现。
弗兰肯斯坦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该小说讲述了一个科学家通过实验将死去的组织复活为一个可怕的怪物。
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于科技与伦理、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类似的主题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表达,例如《僵尸》、《黑暗封印》、《星际迷航》等。
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和电影作品,复活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医学领域的进步使得心脏复苏、器官移植等医疗技术成为可能,让一些临床死亡的病人得到了第二次生命的机会。
此外,人们也在努力寻找延长寿命和抵抗衰老的方法,希望能够实现人类的长生不老。
然而,复活的概念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和道德上的问题。
人类是否应该超越生命的自然界限,通过科技手段来达到复活的目的?复活后的生命是否和以前一样,是否还拥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复活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概念,探索着人类对于生命和死亡的向往和思考。
它在文化、宗教、文学和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发了我们对于奇迹和未知的兴趣。
复活的主题也提醒着我们珍惜眼前的生活,并思考我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
无论是虚构的故事还是现实的生活,复活都代表着希望、勇气和对未知的追求。
第9课 《复活》(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叁
深入感悟
感悟一:情节展示 1. 聂赫留朵夫是在什么情形下找到的玛丝洛娃?当聂赫留朵夫出现 在面前时,玛丝洛娃是否马上认出他?
①玛丝洛娃被赶出姑母家后,沦为妓女,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 命官司,在法庭上担任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意外发现她。 ②玛丝洛娃并没有马上认出自己往日的情人,但是她仍然高兴 有人来看他,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内容介绍
小说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女仆,她 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玩弄后遗弃。由此她陷入 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后来她 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小说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 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从前被他遗弃 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 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 、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 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 “托尔斯泰主义”。
知人论世
动作、神态描写。聂赫留朵夫“说 不下去”。内心充满了伤悲,自己 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 了他对自己的反省。
深入感悟
感悟三:品析手法 3. “这个女人已经无药可救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 在自己脖子上,……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心理描写。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 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聂赫留朵夫看到了 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 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 否有意义。最终他还是坚定了自己要帮助玛丝洛娃的想法。
《复活》课件
✬✬✬前情回顾
本文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小说前面的情节 是: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受冤屈, 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 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 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祈求宽恕。
✬✬✬写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 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 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 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 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 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 动本质。
啰唆( luō suō ) 饶恕( shù ) 鬈发( quán )
✬✬✬预习检查
2.解释词语
嫣然一笑: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夺眶而出: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衣衫褴褛: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 步履轻盈:形容脚步轻盈,走路很快。 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 截然不同: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饱经风霜:意思是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 鄙夷不屑:意思是指轻视,看不起。
1.鉴赏作者通过语言、神态及细腻的心理 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真挚情感和深 刻思想。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嫣然( yān ) 褴褛( lán lǚ ) 害臊( sào ) 窘态( jiǒng )
斜睨( nì ) 哽住( gěng ) 擤鼻涕( xǐng ) 踱步( duó )
✬✬✬合作探究之活动一:分析情节
3.从文中看,玛丝洛娃的堕落是否属于自愿?原因是什么?
【明确】 她的堕落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因为开始的时候,聂赫留朵夫给她打开
死人复活的108种方法
死人复活的108种方法
一、医学手段
1、人工心肺复苏
死亡的心血管系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使用人工心肺复苏,可以使死者恢复呼吸,并进入被称为生物反应的潜在活动状态,从而救活
身亡者。
这项技术包括体外轰击(CPR),通过手掌和手掌反复压迫胸部,以模拟内脏的呼吸和搏动,以恢复心脏的跳动。
同时,用口对口呼吸机和
心肺机也可以帮助死者恢复呼吸,让呼吸变得正常,从而挽救死者的生命。
2、心脏起搏器
心脏骤停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心脏起搏器可以使心脏重新跳动,从而让死者复活。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电极植入到心脏上,再通
过电极将外部给定的电压传入心脏,使心肌细胞的收缩,从而使死者复活。
3、血液再循环技术
如果死者患有内外科疾病,血液再循环技术可以挽救死者的生命。
血
液再循环技术的原理是将死者的血液经过处理,然后将经过处理的血液从
另一端注入到死者的体内,让血液能够进入死者的体内,从而恢复死者的
血液循环,并使死者复活。
4、肝移植技术
肝移植技术可以将肝脏从器官捐赠者身上移植到患者身上,从而恢复
患者的健康,还可以使死者复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活》教案1.教学内容:生平与创作。
托尔斯泰的世界观;托尔斯泰主义;《复活》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复活》思想内容;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形象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2.教学重点:《复活》的情节结构;作品所反映的托尔斯泰艺术特色;“托尔斯泰主义”。
3.教学难点: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形象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4.教学要求: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创作分期;了解《复活》的情节结构;理解“托尔斯泰主义”及托尔斯泰的世界观;掌握人物形象分析。
一、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平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二)创作分期1.早期(1852-1863)。
这是托尔斯泰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探索期。
托尔斯泰一生的创作主要关注三大问题:农民问题、资本主义问题和道德问题。
在他看来,俄国的出路、贵族的历史作用、前途、平民化以至生活方式问题、家庭问题、宗教问题、妇女问题、教育问题、战争问题、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问题等,无不与这三大问题有关。
这三大问题在他早期的创作中就有集中的反映。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1852)、《少年》(1854)《青年》(1857)是托尔斯泰的成名作,表现了作家本人从童年时代就开始对纯洁道德的追求。
战争小说《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5)以作者亲身经历的见闻写成,歌颂俄国士兵和人民质朴、谦虚的品格和英勇献身的精神,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战争的现实主义传统。
《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表现了托尔斯泰改善农民生活的努力和农民对贵族的不信任态度,第一次提出了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问题,其思想在以后的《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中得到深化。
短篇小说《琉森》(1857)揭露了西欧资产阶级的罪恶,但他把罪恶归因于资本主义文明,认为俄国不需要资本主义。
中篇小说《哥萨克》(1863)是托尔斯泰早期创作的小结。
作品通过贵族青年军官奥列宁因厌倦上流社会而到高加索和哥萨克过自由生活的故事,表现了贵族“平民化”的思想。
总之,托尔斯泰早期的创作反映了他站在贵族立场上对社会的观察和评判,他不满专制农奴制,关心同情农民,但他又反对暴力革命,把“道德自我完善”、贵族“平民化”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理想出路。
在艺术上,作品显示了对人物心理分析的独特才能,现实主义风格初步形成。
2.中期(1863--1880)。
这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成熟期,也是他的世界观由贵族地主向宗法制农民转变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成就是两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1863-1869)和《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背景,以保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根四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广泛反映了19世纪初到20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突出了人民的主题。
作家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要通过历史来寻求俄国社会的出路和贵族阶级的前途。
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贵族,贵族又分为两类:品德高尚的庄园贵族(包括保尔康斯基、别素号夫和罗斯托夫家族)和腐化堕落的宫廷贵族(库拉根家族)。
作家把这些人物都放到卫国战争这一重大事件中去考验,以他们对人民的态度、同人民的关系作为准绳进行褒贬。
庄园贵族在精神上保持跟人民的联系,保持着俄罗斯民族性格,在保卫祖国的斗争中,贡献了人力和物力,作出了重大的牺牲。
作品的三个主要人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号夫、娜塔莎就生长在这三个贵族之家。
宫廷贵族库拉根一家虚伪自私,寄生堕落,置祖国的安危于不顾,只知追名逐利,是被否定的对象。
审美的运用和描写历史材料,在历史事变中描写人,是《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创作原则,也是小说具有宏伟的史诗风格的重要原因。
3.晚期(1880 -1910)。
这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出现激变的阶段,作家思想由贵族阶级的立场最终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这也是“托尔斯泰主义”最后形成的时期。
主要创作有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剧本《活尸》(1911)、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11)、中篇小说《克莱采奏鸣曲》(1891)等。
(三)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宗教对于托尔斯泰非常重要,而“托尔斯泰主义”也与他的宗教思想密切相关。
托尔斯泰历来被看作集多重矛盾于一身的人物,而其最显著的矛盾就表现在他的宗教思想上:一方面,他激烈地揭露和抨击俄国黑暗的教会:另一方面,又热烈宣扬宗教道德思想。
但是如果结合19世纪俄国现实的话,就会理解他身上的矛盾性。
首先,俄罗斯民族信仰宗教,托尔斯泰要宣扬其思想就必须顾及整个俄罗斯民族的这一特点;当时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腐败、残暴使得生活其下的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无奈之下只有从宗教中寻求慰藉和解脱。
所以,作为宗法制农民代言人的托尔斯泰也必须从宗教角度为俄国人民寻求摆脱的路径。
托尔斯泰是艺术家和思想家,而并非政治家和革命家,又由于自身的原因和时代的局限性,他无法接受马克思主义,只有把改造社会的关键点寄希望于以博爱为核心的宗教道德理念上,希望以此来解决社会矛盾。
要注意的是,托尔斯泰主义虽然来源于宗教思想,但在托尔斯泰那里,他将现代宗教意识概括为全人类兄弟姐妹般的友爱团结。
可以说在这里宗教就不是一种迷信思想,而是一种道德准则。
(三)托尔斯泰的世界观(思想转变)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
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
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
从70年代初起,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
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
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
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
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
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1879~1880)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
在《忏悔录》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
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
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
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己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
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
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1881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他访问贫民窟,参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
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
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
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
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
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
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二、《复活》(一)情节结构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
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
妓女生活使她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了。
于是拼命吸烟、喝酒,麻醉自己。
一次被诬告谋财害命,关进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在审判玛丝洛娃时,正巧聂赫留朵夫做陪审员。
当他认出她肘,良心受到谴责,想通过拯救她以赎前罪,并准备和她结婚。
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逐步恢复过去的爱情,重新唤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地位面拒绝与他结婚,而与另一她心爱的犯人西蒙斯结合,从而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