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公司并购绩效实证方法评析

Forum学术论坛 2012年5月243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方法评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余屈摘 要:本文比较分析了公司并购绩效的两大主要实证研究方法,即事件研究法与财务指标分析法,并论述了这两种方法各自的研究范式、适用条件等。
关键词:并购绩效 事件研究法 财务指标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a)-243-03公司并购是资本市场的永恒焦点。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曾指出的:“纵览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哪一家大公司是单纯依靠内部积累壮大的。
” 根据普华永道披露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并购交易数量达4251宗,已披露的交易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较2009年都有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而2011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364宗,我国的公司并购已经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由此,对公司并购行为进行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并购绩效的研究始终是公司并购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对公司并购绩效的两大类实证研究方法,即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进行比较评析。
1 事件研究法1.1 事件研究法概览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 Methodology)是由FFJR(Fama 、Fisher 、Jensen 和Roll)在1969年提出的,是衡量资本市场上某一事件的发生所导致结果的常用分析方法。
其思路是通过把事件发生所带来的影响与假设事件不发生时的情况进行对比,量化单一事件的影响。
具体化到公司并购事件时,事件研究法对并购绩效的研究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事件窗口期。
即为计量并购事件发生前后公司股票收益率划定研究时段,通常是以并购首次公告日为中心向前后延展一定的时间(如-5天,+5天)为窗口期。
一般来说,窗口期越长,并购事件的影响反应越全面,但是也越容易受到不相关因素的干扰。
基于财务分析的并购定价研究——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财务分析的并购定价研究——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壮大的重要战略工具之一,而并购的成功与否,往往关键在于定价是否合理。
财务分析是确定并购定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考虑到财务分析在并购中的重要性,本文选取基于财务分析的并购定价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探讨基于财务分析的并购定价模型,以期提供未来并购实践中的参考意见。
二、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模型:通过文献综述和概念定义,建立基于财务分析的并购定价模型,并阐释其定价原理及应用范围,以提高定价准确性和操作性。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并购案例,具体使用建立的模型进行定价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3.敏感性分析:通过对案例进行敏感性分析,探究不同财务指标对并购定价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公司特性和行业背景进行调整。
三、研究方法为达到研究目的,本文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理论研究方面,将运用文献分析和概念界定的方法,分析相关文献和理论,建立基于财务分析的并购定价模型。
实证分析方面,则将选取典型的并购案例进行定价分析,对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并对敏感性分析展开探讨。
四、预期成果通过研究,本文旨在建立可行的基于财务分析的并购定价模型,提高并购定价的准确性和操作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和比较。
最后,对不同财务指标对并购定价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探讨如何根据公司特性和行业背景进行调整。
该研究结果可为企业进行并购决策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并购理论国外研究报告

并购理论国外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成为企业扩张和转型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成功率并不高,许多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
为了提高并购成功率,国内外学者对并购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以国外并购理论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国外并购理论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外并购理论的发展对我国企业并购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其次,通过对国外并购理论的梳理,有助于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最后,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并购理论的发展,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理论支持。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国外并购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这些理论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如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假设国外并购理论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研究范围与限制方面,本报告主要关注国外并购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不涉及国内并购理论的探讨。
报告将从并购动机、并购估值、并购整合等方面对国外并购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应用。
本报告的简要概述如下:首先,介绍国外并购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其次,分析国外并购理论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针对我国企业并购实践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并购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二、文献综述国外并购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形成多个理论框架。
M&A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理论主要包括效率理论、市场势力理论、管理主义理论和战略匹配理论等。
效率理论认为并购可提高企业效率,实现协同效应;市场势力理论强调并购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的手段;管理主义理论关注管理层利益在并购中的作用;战略匹配理论则强调并购双方在战略上的互补性。
前人研究成果显示,并购动机、估值方法、整合策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是为了评估并购活动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而进行的研究。
并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扩张、降低成本等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研究企业并购绩效对于指导并购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在定性分析中,研究者通过对并购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利用经验和案例进行判断并归纳总结。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揭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影响因素,能够形成有助于指导并购实践的实践经验。
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对于不同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研究者的经验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定量分析中,研究者通过构建相关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对并购绩效进行量化研究。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事件研究法、回归分析法、财务比较法等。
事件研究法是广泛应用于并购绩效研究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并购事件前后企业股票收益率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回归分析法则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并购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财务比较法则是通过对并购前后企业财务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估并购的绩效。
研究者还可以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实证研究。
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研究者可以客观地评估并购活动的绩效,并揭示其中的影响因素。
借助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者也可以获取从业者的经验和意见,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既能够揭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影响因素,又能够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并购活动的绩效。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数据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为企业并购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融资约束下的企业并购行为:求救动机还是制约条件

融资约束下的企业并购行为:求救动机还是制约条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并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融资约束是制约企业并购的关键因素之一。
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企等原因导致的融资难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并购决策和实施。
深入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对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并购风险、提高并购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动机机制有助于揭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真实需求。
通过分析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融资约束表现,可以发现企业在并购活动中的求救动机,从而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并购策略建议。
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动机机制还有助于揭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偏好,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并购目标和估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制约条件有助于揭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通过对融资约束的表现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难题,从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制约条件还有助于揭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寻求合作伙伴、降低竞争风险提供了有益启示。
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意义在于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并购活动。
传统的并购理论往往忽视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过于依赖外部融资,忽视了内部融资的重要性。
而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企业并购行为,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客观的并购分析框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并购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提高并购成功率。
A.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问题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国内学者已经对融资约束与企业并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但仍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理论分析。
现有的理论模型往往过于简化,难以完全反映现实中的复杂情况。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来自2000-2010年中国企业的经验证据

1 9 9 8年间 上 市公 司跨 国并 购 案 例 为 样 本 进 行 了
综合财务指标分析 , 结果表明, 并购绩效从总体上经
历 了先 升后 降 的变化 ; 黎 平海 等 L 6 以2 0 0 3年 发生 跨 国并 购 的 1 0家 上市公 司 为研究 对象 , 结 果 发 现大 多
布的《 企业 绩效评 价指标体系》 和国泰安对 上市公
司财 务指 标 的分类 维度 ,同时也 为 了研 究结 果 的可 比性 , 参 考 了以往 学者 研究 中所 常用 的指 标 , 本文 从 企业 盈利 能力 、 营 运能 力 、 发展 能力 、 股东 获利 能 力 、 偿债 能 力五个 方 面选 择指 标来 综合 考查 跨 国并 购对 上市 公 司经 营绩 效 的影 响 , 最终选择 了 1 0个 指 标 ,
公司业绩从长远来看有所提高 ; 董伟 ( 2 0 1 0 ) 对企
业对 外并 购 的短 期财 富效 应 问题进 行 了实 证 分 析 , 研究 发 现 , 中国企 业 实施 海 外 并 购 具 有 显著 的短 期
财富效应 , 整合强弱度是影响财富效应的重要因素。
考 虑到 中国企 业 跨 国并 购 的实践 起 步 较 晚 , 且
些 学者 应用 西方 发达 国家 的事件 研究 法进 行
数并购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 反而使经营绩效 急
速 下滑 ; 魏小 仑 对 2 0 0 1— 2 0 0 6年 间发生跨 国并购 的2 1 家样 本企 业研 究后 发现 , 只有 4 7 . 6 l % 的上 市
实证分 析 , 得 出的 结论 有 所 差 异 。顾 露 露 _ 2 研 究 了 1 9 9 4— 2 0 0 9年 间 的 1 5 7个 跨 国并 购 事 件 的 市 场 绩 效, 结 果显 示 , 短 期 绩 效 明显 为正 , 而从 中长 期 的 角 度看 , 整体 上 也取 得 了非 负 的超 常 回报 率 , 赵 宇 华 也 认为 大 多 数 海 外 并 购 给 中 国 并 购 企 业 创 造 了价值 ; 而 吴松 等 以 2 0 0 0—2 0 0 7年 间 的 3 6起 跨 国并购 为样本 进行 实证 检 验 , 认 为 并 购 给 股 东带 来 了一 定 的财 富损失 , 但不 显 著 , 而再用 会计 研究 法研
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摘要:并购作为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购绩效是衡量并购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探究并购给企业经营绩效带来的变化,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现有的并购事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至今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
文章对现有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以期为今后的并购绩效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日渐频繁,并购事件呈现出并购次数多、交易金额大、行业分布多样的特点。
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通过并购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也有一些公司在并购之后经营效益大幅下滑,这说明并购不一定能带来公司运营能力的提升。
因此,要判定一个并购活动是否成功,必然要评价并购绩效的高低。
本文结合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从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
1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评价企业并购绩效采用的主流方法是基于股票市场的事件研究法和基于财务指标的会计研究法。
1.1 事件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并购前后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二级市场股价变动情况及股票收益率来确定并购绩效,若并购后股价相对于并购前上涨,则并购创造了价值;反之亦然。
事件研究法可以直接研究并购事件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计算方式简单易行,但该方法的假设前提是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西方许多学者使用事件研究法对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检验时,尽管他们选择的样本和测量区间存在差异,但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即目标公司的股东总是能从并购中获利,而对于收购公司是否能从并购中获利,观点不一致。
如Dodd(198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并购公告的宣布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13%的超常收益率,但收购企业股东在事件期内的超常收益率却为负数。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基于跨国并购视角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法 。 本文 在借鉴 前 人 工 作 的基 础 之 上 , 合 中央 企业 的 实 0 结
际情况 , 提出 了 中央 企业 国际竞 争 力 指标 评 价 体 系 , 以对 中
央企业 的海外 并购 和 国际竞争 力进 行深入 分析 。
2 中央 企 业国 际竞争 力指 标体 系设计 与动 态分析 .
1 1企 业 竞 争 力 一 般 理 论 .
1 3企 业竞争 力指 标体 系研究 . 目前 在企 业 国际竞争 力评 价指标 体系方 面 , 主要 有 三大 指 标体 系 : 瑞士 洛桑 管 理 学 院 (MD) 国 际竞 争 力 评 价 体 I 的 系、 世界经 济论 坛 ( F 国际 竞 争 力评 价 体 系 和 联合 国工 WE ) 业 发展 组织 ( UNI DO) 业竞争 力 评价 体 系。虽 然这 三个 指 工 标 体 系的最终 目的并非 直接着 眼于 评价企业 的竞 争 力 , 是 但 体 系 中的许 多 内容 涉及 到 了企 业 的国际竞 争力评 价 。 除了这 三大具 有 国际权威 的竞 争力评 价体 系 , 不少 权威 杂志也 推 出了各 自的企业 竞争 力评 价指标 体系 , 且定 期发 并 布竞争 力排 行榜 , 如 《 富 》 志 的世 界 5 0强 , 商业 周 例 财 杂 0 《 刊》 的全球 10 0 0强 以及《 布斯 》 福 的企业 排行榜 。 但 是纵 览各种 企业 竞争力 指标 体系 , 目前 仍缺 少一 套定 性 与定 量结 合 , 在描 述企 业 经 营现 实 , 究 企 业经 营 管 理 与 研 国际化 进 度 之 间 的 关 系 的 同 时 , 能 进 行 量 化 测 评 的 方 还
企 业竞 争 力一 直被看 作 是 产 业 竞 争力 和 国家 竞 争力 的 重 要组 成部 分 , 最早 可 以追溯 到李 嘉 图的 比较优 势理 论 和 马 歇 尔 的集 聚优 势 理 论 。 综 观 企业 竞 争力 理论 的 发 展 , 0而 主 要 可 以分 为企业 内在成 长 理论 、 业 组 织 理论 、 续 竞争 2企业 竞争 力构 成研究 . 对 于企 业 竞争 力构成 因素 的研 究 , 国外 主要 是在 对 具体 企 业竞 争力 研究 过程 中完 成 的 。国内研究 方 面 , 长洪 将影 裴 响企业 国际竞 争力 的直接 影 响因素 分为 三类 : 生产 率 有关 与 的 因素 ( 劳动 生产 率 、 本 、 成 价格 、 业 规模 等 ) 与 市 场 营销 企 , 有 关 的 因素 ( 品牌 商标 、 告 、 广 分销 渠道 等 ) 与企 业组 织 管理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综述。
引言部分探讨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在分析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定义、特点、动机、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其实践情况。
也探讨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以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相关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综述、意义、现状、定义、特点、动机、影响因素、实践案例分析、风险、应对措施、企业价值、影响、结论、不足、展望。
1. 引言1.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综述的意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综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企业发展与战略转型: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快速扩大规模,拓展市场份额,实现产业链的整合,提升竞争力,实现战略转型和升级。
2.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整合资源,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3. 推动行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促进行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竞争。
4. 提升企业价值和竞争力: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实现持续增长,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利润空间。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转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行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
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研究综述,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企业并购重组的规律和特点,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1.2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上市公司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份额,纷纷选择进行并购重组。
《2024年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范文

《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篇一一、引言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企业并购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评述,分析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
二、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企业并购的起源可追溯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购逐渐成为企业扩张、资源整合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
在企业并购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将并购作为一种战略工具,以期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企业并购理论的主要内容企业并购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并购动机、并购方式、并购效应及并购后的整合等。
1. 并购动机理论:包括效率提升动机、市场份额扩大动机、管理者帝国建设动机等。
这些动机促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份额和实现管理层个人利益等目标。
2. 并购方式理论:主要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主要针对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并购,纵向并购涉及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间的并购,而混合并购则涉及不同行业间的企业间的并购。
3. 并购效应理论:主要研究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包括协同效应、规模效应、财务效应等。
这些效应有助于企业在并购后实现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并取得更好的经营绩效。
4. 并购后整合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在完成并购后如何实现组织、文化、人员等方面的整合,以确保并购后的企业能够顺利运营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企业并购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
首先,从研究方法上看,企业并购理论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其次,从研究成果上看,企业并购理论在解释企业并购动机、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实务界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
例如,关于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管理层决策与市场反应的关系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理论与实证研究

付方式选择 的建议 。王燕(0 3阐述 了 20 )
西方 国家和我 国的并购 支付方式 , 出 提
股票 的市场价格 、 税收 、 同效应 、 司 协 公 财务结构和现金流量水 平 、 融资能力 以 及并购交 易结 束前 的市 场风 险等 因素 影 响支付方式 的选择 。国内实证研究较 少, 陈岩 f 0 ) 2 7从收购公 司特征 、 o 目标公
赁正 日 显示其 特有的融资优势 , 益
在经济建设 中发挥 着重要 的作用 。 根 据 我 国 《 业 会 计 准 企
一
、
我 国 融 资租 赁 的发展
现状
( 法律仍需完善 一) 18 年 4月 ,我国第一 家租 91 赁公 司—— 中国东方 租赁 有 限公 司成立 , 志着我 国有 了以融资租 标 赁为主要 目标的现代 租赁业务 。 但
等 因素造成 了我 国与 西方 并购 支付方
式 的不 同。 张选 民、 郑艳娇(0 2 资产 20) 从 的流 动性 、 资本 结构 与资 本成本 、 股权
结构及控制权 、 收益 与税收 四个方 面对
支付方式 的影 响入 手 , 比较分析 了不 同 支付方式 的财务影 响 , 针对 我 国的上 市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而当收购 方 的股权 集 中在少 数股 东手
里, 即存在 控制 性股东 时 , 购公 司使 收 用现金支付 的可能性更大 。G otR — hs u &
ln (9 8从 目标 公 司的管理 层对合 并 a d19 ) 后公 司施 加影 响的偏好入手 , 研究 了并 购 双方对 控制权 的偏 好是 如何 影 响并
购交易支付方式 的。 ac & sl 0 5 Fci Mau( O ) o 2
企业并购决策分析模型研究与应用

企业并购决策分析模型研究与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企业并购日益成为企业扩张战略的重要手段。
企业并购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本文将探讨企业并购决策分析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一、背景介绍企业并购是指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企业通过合并或收购,形成一个新的企业实体。
并购能够实现规模效应,提高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取战略资源等优势。
然而,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需要全面评估潜在的收益和风险。
二、企业并购决策分析模型企业并购决策分析模型是一种用来评估并购项目的潜力和可行性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基于实证数据和理论假设,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理性的并购决策。
1. 财务模型财务模型是最常用的并购决策分析模型之一。
通过对并购项目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并购的财务可行性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资产负债率等。
2. 战略模型战略模型考虑了并购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
它评估并购对企业市场份额、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战略模型通常使用市场份额、品牌声誉和战略关键成功因素等指标。
3. 风险模型风险模型旨在评估并购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
风险模型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企业并购决策模型的应用企业并购决策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并购项目的潜力和风险,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1. 提供决策依据企业并购决策模型提供了决策依据和评估标准。
它通过定量分析和模拟实验,帮助决策者了解并购项目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从而让企业管理层能够基于客观事实做出决策。
2. 优化决策过程企业并购决策模型可以优化决策过程。
它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方法和框架,帮助决策者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减少主观偏见和决策错误。
3. 辅助谈判和合同签订企业并购涉及到多方的谈判和合同签订。
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与制度基础观的实证分析

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与制度基础观的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求规模扩张、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活动并非总是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其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影响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以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将对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和阐述,明确两者在并购绩效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
随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本文将系统回顾已有研究成果,并找出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一个综合的理论模型,将资源、制度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将选取一定数量的中国企业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剖析各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通过对比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并购类型的案例,本文将揭示出不同因素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差异和协同效应。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中国企业并购活动的健康发展。
本文还将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提升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其独特的制度背景和文化环境使得企业并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因此,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对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通过获取目标企业的独特资源,如技术、品牌、渠道等,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影响企业并购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基于企业并购理论与中国市场实践的实证研究

吉 林 金 融 研 究 因素的研究是必不可少 。
定为 19 年 1 日至2 1年 1月3 日;将 时间间 9 4 月1 00 2 1
隔定为年度 。
二 、影响企 业并购的宏观经济 因素剖析
在 计算年度数据的过程 中,剔 除所有 的失败
从宏观角度来看 ,并购 的影响 因素主要有技 交易以及正在进行的交易 ,仅 留下完成 的交易 ; 术革命 、经济发展状 况、市场行情 、资本市场 发 剔 除所有不涉及 中国企业 的并购交易 ;剔 除所有 展状况 、政策影 响、汇率变化 以及产业 发展等 。 技术革命与政策 因素对 并购 的影 响多是 间接 的 , 纯资产类 的交易 ,即不涉及股份权益变动 的资产 购买交易 ,某些资产购买行为 以股份为对价 收购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 限公 司;中国人 民银行金 融研 究所 ,北京 10 0 0) 0
摘
要 :2 0 年全球金融危机 以来 ,世界范 围 内掀 起了一股企业并购 的高潮 。影 响企业 并购 的发生 08
有诸 多 因素 ,本文 以企业 并购 的相 关理论 为基础 ,结合 中国企 业并购 的现实 ,用计量 实证 研究方 法 ,构建 中国企业 并购 的宏观 经济影 响因素模型 ,旨在研究 影响中国企业 并购 的宏观经济 因素 。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宏观经济 影响因素 ;市场效应 ;利率 效应
实证研究方面着力探讨企业 并购与股 价 、并 段 ,从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购 与 经济 周期 、并购 与 利率 的 关系 。通 过实 证 规范企业并购等角度看 ,对影响并购的宏观经济
收稿 日期 :2 1-1 - 9 0 1 1 0 作者简 介 :王林元 ,男 ,汉族 ,四川 巴中人 ,硕士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研究方 向:资本市场。 王晓慧 ,女 ,汉族 ,山东烟 台人 ,硕士 ,中国人 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研究方 向 :固定收益与间接 融资 。
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共3篇

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共3篇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策略日益成为企业的选择。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资本投资方式,合并或收购其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已获得横向或纵向扩展、多元化经营等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从而发现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企业并购的绩效分析。
企业并购的绩效是指企业在实施并购后所取得的成效,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指标。
一般来说,企业并购的绩效可以从财务和非财务两个角度来分析。
从财务角度来看,企业并购的绩效表现在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上。
企业并购后,通常会产生很多财务问题,如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现金流量的变动等。
但是,如果成功地确立了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执行得当,财务绩效也会大幅提高。
这些财务指标包括企业营业收入、总资产、总负债、净利润、每股收益等等。
如果这些指标都有所提高,则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就是较为优异的。
另一方面,从非财务角度来看,企业并购的绩效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品牌价值等方面。
企业并购后,要实现经营管理的融合,形成更加强大的生产、销售和管理体系,这是企业并购重要的非财务绩效之一。
此外,企业并购还可以使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最后,企业并购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其次,分析企业并购的影响因素。
企业并购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本身的资产、财务实力、管理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而外部影响因素包括行业竞争格局、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支持程度。
企业自身资产和财务实力是进行并购的前提条件。
如果企业本身的实力不够强大,进行并购很难取得效果。
而企业自身的管理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则会对并购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具备一流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在进行并购后更容易实现经营管理融合。
行业竞争格局也是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
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可能会构成对并购绩效的制约。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双汇国际并购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双汇国际并购案例分析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跨国并购过程中涉及的风险种类繁多,其中财务风险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财务风险,并以双汇国际并购案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文章首先概述了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然后从双汇国际并购案出发,详细分析了并购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最后总结了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战略提供参考。
双汇国际并购案作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典型案例,其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此案例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出跨国并购中财务风险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还可以为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成为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跨国并购往往伴随着复杂的财务风险,如资金筹措风险、汇率风险、支付风险、整合风险等,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研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双汇国际并购案作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典型案例,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企业未来的跨国并购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双汇国际并购案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策略,旨在为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活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论体系,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
2. 国内外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现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取并购战略以实现企业扩张、降低成本和获取竞争优势。
而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上市公司并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但是,许多并购交易并没有实现预期效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为中国上市公司制定并购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问题:1.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现状是怎样的?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 如何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研究内容:1. 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基于2010年至2020年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3. 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优化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策略。
研究方法:1. 统计学分析:通过搜集并整理沪深A股市场2010年至2020年间的并购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量化评估,并借助多元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2. 案例研究:选取一些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对其并购绩效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其并购策略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并购策略和提升并购绩效提供依据。
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将为企业、政策制定者、学者等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案例研究。
并购最新研究报告

并购 最新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和成长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使得许多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
本研究报告聚焦于企业并购现象,探讨并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策略。
研究的背景在于,我国企业在并购实践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导致并购成功率不高。
因此,系统研究并购问题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研究旨在提出以下问题:并购活动的动因有哪些?并购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与挑战?如何提高并购成功率?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合理的并购战略、高效的并购整合以及良好的企业文化融合是提高并购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研究范围限定在我国企业间的并购案例,重点关注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并购实践。
报告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并购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剖析,以期为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参考。
本报告简要概述如下:首先介绍并购背景及研究重要性;其次阐述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假设;然后分析并购活动的关键因素和成功因素;最后对并购后的整合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希望通过本研究报告,为企业并购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在企业并购研究领域,前人研究已积累了丰富成果。
理论框架方面,学者们主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观、代理理论等解释并购动因、过程及结果。
其中,交易成本理论强调并购可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资源基础观认为并购有助于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提升竞争优势;代理理论则关注并购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主要研究发现方面,大量研究证实了并购对企业绩效的正面影响,但也存在不少争议。
一方面,并购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并购失败案例也不胜枚举,原因包括并购整合困难、文化冲突、高负债等。
然而,现有研究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首先,并购成功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不一,导致研究结论存在差异;其次,对并购过程中的风险与挑战缺乏系统分析;最后,针对并购后整合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跨行业、跨地域的并购案例。
企业并购研究

企业并购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企业并购研究展开,首先介绍了企业并购研究的概述和意义,探讨了企业并购研究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讨论了企业并购研究的方法、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揭示了企业并购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结了企业并购研究的成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并购,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
企业并购研究是一个广阔的领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激发对企业并购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企业并购、研究概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发展趋势、成果总结、展望1. 引言1.1 企业并购研究概述企业并购研究是指对企业之间的合并、收购等交易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分析,以探讨其动机、实施方式、效果等相关问题。
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越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企业并购研究概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企业并购的定义:企业并购是指公司之间通过合并、收购、兼并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战略扩张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包括资产交易、股权交易等形式,旨在通过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等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
2.企业并购的类型: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企业并购可以分为水平整合、垂直整合、范围整合等不同类型。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并购的类型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及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3.企业并购的动机:企业进行并购可能涉及多种不同的动机,例如资源整合、市场扩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规避风险等。
企业在选择并购时通常会考虑这些动机因素,以实现战略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企业并购研究概述提供了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为深入探讨企业并购研究的意义和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
企业并购研究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对企业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起着重要作用。
1.2 企业并购研究意义1.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企业并购——这个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己经司空见惯的经济现象,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对于经济学人来说,思维的习惯常常会促使我们对企业并购这种现象提出几个问题:Ⅰ企业并购为什么会发生? Ⅱ企业家进行并购的动机是什么? Ⅲ企业并购对整个社会意
味着什么? 理解企业并购的基础在于理解“什么是企业”。
在科斯、张无常理论的启发下,本文将合约理论运用到对企业并购问题的分析中。
我们的出发点是“关系性合约”。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把“企业是合约的联接”这个概念引伸为“企业是关系性合约的联结”,并将研究的视角集中到了合约的联结者——中心签约人身上。
作为关系性合约的联结者,中心签约人既是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公共签约方,又是全部要素控制者。
所谓企业的产权是指,中心签约人所拥有的、由全部要素所有者让渡的“要素控制权”,以及相应的制度性安排——“剩余索取权”构成的权利集合。
企业产权是与中心签约人的合约地位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企业产权的转让与中心签约人合约地位的让渡就是一对等价的概念。
不过就并购研究而言,“合约地位的让渡”这个概念可以使我们沿着合约人缔结合约、修改合约这个新的方向进一步深入下去。
而“企业产权的转让”这个概念则将我们引上原有的新古典研究的范式。
因而我们将企业并购理解为中心签约人的变更。
合约的缔结和联结离不开其存在的外部环境,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将迫使合约人会对原有的合约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市场上通行的合约来说,合约的调整包括:合约条款的变更以及合作对象的变更,但是关系性合约的条款是非常宽泛的,要素所有者的行动细节是由指挥者根据现实环境做出并随时修改的,因而合约条款的变更可以被中心签约人的指令变更所替代。
相应地,关系性合约的变更经常地表现为合约对象的变更。
作为合约对象的变更的一种主要形式,中心签约人的变更,就是中心签约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
面对多种可能的选择(即对指令系统进行变更、对部分其他合约人进行变内容提要更和对自己的中心签约人地位进行变更),是什么原因最终促使他放弃了其他的选择,而要对自己的合约地位进行变更呢? 现有的研究认为,通过企业并购活动,中心签约人可以获得一些新的(或者说通
过其他选择无法获得的)改善自身福利的途径。
但是,即使这些所谓的能够改善中心签约人福利的途径是可行的,这些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非要等到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才进行企业并购活动呢? 我们认为,中心签约人在选择企业并购活动时,似乎并不是(或不仅仅是)因为企业并购所能提供的获利途径对中心签约人具有某些吸引,而是因为(或更多地是因为)中心签约人在选择对指令系统进行变更、对部分其他合约人进行变更时遇到了某些障碍。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中心签约人在试图进行管理变革以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时,会遭到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反对,从而使管理变革的成本变得十分高昂。
迫于高昂的管理变革成本,原中心签约人人最后不得不放弃某些必要的管理变革,从而使得关系性合约由于内部管理滞后而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外部环境。
其他要素所有者的之所以要反对中心签约人管理变革,其根源在于关系性合约的某些特殊的制度安排使得其他要素所有者无法准确地判断中心签约人管理变革背后的真实意图。
而中心签约人的退出可以充当某种信号,使要素所有者排除了对中心签约人机会主义行为的顾虑,并在新中心签约人实施同样的管理变革时,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进而降低了新中心签约人的管理变革成本,增进企业的经营绩效。
本文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
在这一章中,我们简要地叙述了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由三个命题构成的:第一个命题是,企业并购的本质是中心签约人的调整;第二个命题是,企业并购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第三个命题,企业并购是管理变革成本的节约。
第二章是对企业并购概念、理论研究的回顾,在本章中我们主要回顾了理论界在企业并购问题上的一些争论。
此外,我们还对我国并购研究的现状作了简单的评述。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企业并购历史和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企业并购活动与外部环境变化(尤其是某些重大的变化)之间有着较为密内容提要切的关系。
这个结论为我们论证第二个命题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第五章的题目是企业与企业并购的性质。
在这一章中,我们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导论中提出的第一个命题。
第六章是关于企业并购过程的分析。
在这一章中,我们运用合约理论解释了在环境变化之后合约的调整过程。
中
心签约人的变更,就是中心签约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
此外,我们还将中心签约人的概念扩展到现代企业股东与代理人,论述了股东与代理人不同的并购偏好,以及现代企业内在的扩张冲动。
最后我们还解释了另一个资本要素所有者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