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传统文化逐渐面临着被淡化和遗忘的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加强其传承与弘扬,以确保我们能够从传统中汲取智慧,不断进步。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博大精深的历史背景。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如《论语》、《诗经》等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们关乎人们的行为准则,教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
同时,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如京剧、书法、绘画等,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
这些价值观和艺术形式植根于我们的国土,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二、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步,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冲击和侵蚀。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相对较少,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心中逐渐失去了地位。
另外,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娱乐方式,使得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被忽视。
很多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和节日也被商业化的泛滥所掩盖,人们对其原本的意义缺乏了解。
三、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够提供智慧和启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
同时,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与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窗口,通过传承,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为了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教育引导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
通过课本和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和艺术形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举办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如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等,让人们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篇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篇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1 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大学生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积极在课外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资源,增加自身传统文化底蕴;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文化不应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应该在应用中继承与发扬。
大学生们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多学习掌握传统技能,比如空竹、风筝、汉服等;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目前大多只限于知识分子们所喜爱,大学生们应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的精华,吸引更多的各阶层人士及外国友人,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四、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传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之更实用、更贴近生活,才能更为百姓所接受。
大学生可以利用科技创新,将中药、印染等传统与医学制剂、电子印刷相结合,从而获得文化继承与经济创收的双赢。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2 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构成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比较而言,审美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教育。
它强调的是陶冶,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让人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传承5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许多成功的审美教育范例。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由内心集义所生(集义,犹言积善,指事情皆合于义。
见《孟子公孙丑上》朱熹注),不待外求。
后人把浩然之气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
文化传统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宝贵资源。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以确保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持久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文化传统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它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艺术形式、哲学思想等。
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个人品格、培养社会道德和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代表着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因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研究要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研究。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设置,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
同时,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其中的智慧和价值,为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理论基础。
三、借助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来宣传和推广传统文化。
例如,可以通过制作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博客等方式来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和历史故事,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此外,在城市中建立传统文化体验馆、艺术展览等活动也可以吸引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四、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好传统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大力度,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此外,还应该关注口头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培训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将传统技艺、习俗、民歌等传统元素传承给后代,确保它们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五、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并不矛盾,反而可以相互融合,产生更多的价值。
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现代感的作品。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15篇)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15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品端午情韵,弘扬传统文化”。
芬芳五月,粽艾飘香。
提及端午,浮现在我们脑海的,是这样一个伫立在浩荡江岸的背影。
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后的山川,缓合上双眼,像沧凉的人世告别,写尽了离骚的屈原,以这样绝望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冷艳的句号。
伴随着屈原投江的悲壮,端午节来到了华夏儿女的生活。
后人为端午节的凄凉渐渐注入了愉快的气息,仿佛想为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着,惜怜着屈原短暂的生命。
然而,他的身躯落入汨罗江,化做一股至明至澈的水,他的灵魂,带着对祖国的赤诚、对百姓的责任,在中华国土上空熠熠生辉。
今天,端午的.气息正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屈原的灵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伫,向我们宣读着誓言,爱国、责任、忠诚、坚贞——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精神,因端午节的代代传承,应时刻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凝结在一起,引领着中国走向强大。
而责任,则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
责任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不仅有对同学、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对于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还有对老师、父母殷切希望的答复。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端午,是属于我们的节日,让千古传承的信念,在我们的花样年华中永不退却。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篇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
去年的暑假,爷爷奶奶从老家过来照顾我。
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场买回来好多菜来招待爷爷奶奶。
中午妈妈烧了一大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有爷爷奶奶爱吃的红烧肉、糖醋排骨、牛柳炒洋葱、清蒸鲈鱼、盐水河虾、芹菜炒香干、山药炒木耳、蒜蓉西兰花、还有紫菜鸡蛋汤。
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的承载,它融合了丰富的哲学、艺术、文学等元素,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于培养民族自信心、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文化节庆、社会活动等方面论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一、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途径,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
学校应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加强对文化经典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父母应该通过讲故事、传家宝等方式,向子女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引导他们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文化节庆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节庆活动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力手段。
针对传统节日,政府、社区和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庆祝活动,如春节联欢晚会、中秋文化展演等,让人们在传统节庆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此外,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也应得到重视和保护,通过表演和比赛等形式将其推广给更多的人群,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三、社会活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社会活动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社会组织可以举办各类传统文化研讨会、讲座、展览等,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
此外,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制作、技艺传承也应得到重视。
各地可以建立传统工艺品展示中心、技艺传承基地,培养更多的传统工艺师傅,传承中华民族独特的手工艺技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四、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其传承和弘扬对于塑造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记忆、弘扬民族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文化节庆和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可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良好氛围。
五、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0篇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0篇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它包含了丰富而独特的价值观、道德标准、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对塑造我们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1. 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节日,我们能够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2. 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注重礼仪的传统被视为对他人的尊重和重视。
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这种传统礼仪,从小事做起,如尊敬长辈、守时守信等,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等,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标准。
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学艺术,通过学习和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4. 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如儒家学说、道家思想等,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思辨精神和价值追求。
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些哲学思想,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发扬光大,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5. 歷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历史,了解我们的起源和发展,并将这些历史文化传承下去,以激励后代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6. 优秀人物的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孟子、屈原等,他们具有杰出的品德和智慧。
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人物的品德和精神,以激励自己和他人成为更好的人。
7. 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代表了我们民族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风味。
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这种饮食文化,保持对传统菜肴和烹饪技艺的关注,将其发扬光大。
8.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情感和审美。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积淀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也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首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具有崇高的人文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比如,儒家思想强调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际伦理关系,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传承和弘扬这样的文化,可以塑造人们温和、善良、宽容的人格,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公德意识。
其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对历史的回顾和传承,也是对民族身份认同的表达。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中国人自豪地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
这种自豪感和自信心不仅是对自己文化的肯定,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贡献。
再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和独特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比如,中国的书法、剪纸、陶瓷艺术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作,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独特魅力。
最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增加文化产品的供给和市场需求。
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激发文化创意和创新的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具有中华特色和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新一代的青年们,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三个问题。
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炎黄文化炎黄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华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狭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炎帝、黄帝时代的文化或炎黄时代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
本讲所说的炎黄文化,主要取狭义,有时也涉及广义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从雏形期(炎黄-夏、商、周时代),到形成时期(春秋战国),再到发展期(秦汉-鸦片战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
传统习俗包扩一些节日以及相关的的传统。
元宵看花灯吃汤圆,端午划船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
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
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
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
主要类型: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中国传统文艺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两部分。
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主要有诗歌(唐诗、汉诗等等)词(宋词)曲(元曲)、赋一类教正式的文学形式。
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多千年的传统智慧和精神文明。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文化自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具体方法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签,它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强化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智慧和经验。
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艺术审美,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智慧,可以提升社会文明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方法,以确保其真正得到传承和发扬。
以下是几种具体的传承方法:a. 教育引导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引导,可以向年轻一代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教育需要从幼儿园开始,注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让年轻一代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同时,在学校课程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推动传统文化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b. 传统文化活动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
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节日庆典、文化展览和表演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传统音乐表演、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演出等,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c.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遗产是传承的基础。
通过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传统建筑、文物和艺术品的保护工作,确保它们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存。
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热爱和期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期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自豪感。
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育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
包括但不限于国学经典、古代文人作品、传统音乐艺术等。
通过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们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与此同时,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改革,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传统节日的弘扬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注重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保护,不仅要尊重传统习俗和仪式,更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开展相关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制作传统美食等,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度,并且将传统文化带入日常生活中。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也能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需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要加强对历史建筑、古寺庙、古城墙等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风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要注重对传统工艺、传统戏曲、传统音乐等的传承和弘扬。
举办各类文化节庆、艺术展览等活动,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和了解,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知名度。
四、传统文化的融入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不是僵化的,它可以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性地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平台,让传统文化更便捷地传播和分享。
同时,培养和支持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等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感的作品。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在不同的历 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者,人 也”,“仁爱”就是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墨家主张“兼爱”,与“仁爱”具 有相通之处。
• “兼爱”的要求,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其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 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为基本内核。经历了以下 几个历史阶段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 “仁”的核心,是“爱人”。孔子最早以“爱人”解释“仁”,他把“爱亲”规定为“仁” 的本始,由“爱亲”推广到“爱人”,到“泛爱众”,即对他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 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 观自信。要加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保护和利用。
• “正义”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之中。赋予“义”以新的时代内 涵,就是正气、平等和奉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 相承接。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ppt课件
ppt课件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 和合、求大同等为基本内核。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经历的历史阶段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两汉经学 兴盛
魏晋南北 朝玄学
宋明理学 发展
隋唐儒释 道
ppt课件
5
3.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Ⅰ.讲仁爱
“仁”的核心,是“爱人”。孔子最早以“爱人” 解释“仁”,他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 由“爱亲”推广到“爱人”,到“泛爱众”,即对 他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
ppt课件
12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 见恶也 仰不愧于天,义于方外
ppt课件
—墨子 —孟子
13
Ⅴ.尚和合
和合是古代中国人的一 项基本价值观。古人对和 合的追求,涵盖了生活的 所有方面:社会关系、人 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心灵 世界内部。中国传统思想 不只是主张社会和谐,还 把和合精神贯彻到人与自 然之间,强调人和自然之 间也要保持共生共济、和 谐相处的关系。
ppt课件
8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 见恶也
仰不愧于天,义于方外
—墨子 —孟子
ppt课件
9
Ⅲ.守诚信
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论 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 信”,信被列为孔子“四教”之一。人 无信不立,社会缺乏诚信,社会生活就 会大乱。在现代社会,诚信构成现代社 会合作和社会生活的伦理基础。
ppt课件
7
Ⅱ.重民本
民本,就是政治要“以民为本”。大略而 言,这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我们可以 叫作“民利”,即治理国家、处理政事的最终 目的不是别的,而是天下百姓的利益、福祉。 另一层意思,我们可以叫作“民意”,就是在 治理国家、处理政事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天 下百姓的意愿、意见。可见,民本既规定了施 政的出发点或归宿,也规定了施政的指导方针。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11篇)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作为一个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 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者,人 也”,“仁爱”就是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 及远。墨家主张“兼爱”,与“仁爱”具有相通 之处。“兼爱”的要求,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 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其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 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 见恶也 仰不愧于天,义于方外
—墨子 —孟子
Ⅲ.守诚信
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论 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 信”,信被列为孔子“四教”之一。人 无信不立,社会缺乏诚信,社会生活就 会大乱。在现代社会,诚信构成现代社 会合作和社会生活的伦理基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何以行之哉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 —孔子
Ⅳ.崇正义 “正义”,即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义”,是中 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蕴,是传统核心价值观对人 生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的思考与追求。中华传 统美德把“正义”看作人的根本价值追求,即人 的立身之本和基本道德规范,基本的涵义是判断 是非、辨别善恶的标准,是人之为人的根据。, “正义”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和道 德体系之中。赋予“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 正气、平等和奉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 的“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相承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 和合、求大同等为基本内核。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经历的历史阶段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两汉经学 兴盛 魏晋南北 朝玄学
宋明理学 发展
隋唐儒释 道
3.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Ⅰ.讲仁爱
“仁”的核心,是“爱人”。孔子最早以“爱人” 解释“仁”,他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 由“爱亲”推广到“爱人”,到“泛爱众”,即对 他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国民品德、促进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具体方式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观念,是中国民族的精神财富。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源头上保护和维护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防止其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或淡化。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是我们的文化根脉与文化基因,传承和弘扬它可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
首先,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授,通过文化课程、传统节日的庆祝和宣传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熟悉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社会活动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演出、比赛等活动,使更多的人接触和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另外,传媒的力量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媒平台,广泛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施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持,使他们更加坚定了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国民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忠诚、孝顺等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是当代社会发展和和谐稳定的基石。
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有积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智慧和创造力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精品课件
12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 见恶也 仰不愧于天,义于方外
精品课件
—墨子 —孟子
13
Ⅴ.尚和合
和合是古代中国人 的一项基本价值观。古人 对和合的追求,涵盖了生 活的所有方面:社会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心 灵世界内部。中国传统思 想不只是主张社会和谐, 还把和合精神贯彻到人与 自然之间,强调人和自然 之间也要保持共生共济、 和谐相处的关系。
精品课件
17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No Image
在带领中国 人民进行改革、建设 和改革的长期历史实 践中,党坚持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 科学对待传统文化, 注意吸取其中的养分。
精品课件
18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 就是出自《礼记•礼运》。使用小康这个 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 国的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 的理解支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只有从 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我 们才能创造辉煌的事业。
精品课件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等为基本内核。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 段。 经历的历史阶段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两汉经学 兴盛
魏晋南北 朝玄学
宋明理学 发展
隋唐儒释 道
精品课件
5
3.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Ⅰ.讲仁爱
“仁”的核心,是“爱人”。孔子最早以“爱人” 解释“仁”,他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 由“爱亲”推广到“爱人”,到“泛爱众”,即对 他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以及实际行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精华。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了许多智慧和经验,对于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学校应该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将其纳入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学校接受到系统、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
同时,社会各个层面也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文艺演出、展览等形式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也应该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最后,我们需要付诸实际行动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可以通过学习古代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或者参加传统文化培训班、交流活动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社会组织和机构也应该多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文化讲座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走进人们的心灵。
综上所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它不只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体现。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拥有着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民族自信心、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集中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民族自信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
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其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凝聚民族力量。
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传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团结各界人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在社会发展中汇聚共识、凝聚力量。
最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包括儒家思想、佛教文化、道家哲学等,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二、当前面临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虽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实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与崇尚时尚潮流的冲击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西方文化或时尚流行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或无法深入体验其中的魅力。
其次,信息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和娱乐内容可能会分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注意力,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得到系统传承和深入理解。
最后,教育体制存在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忽视。
当前教育更注重学科知识和应试特长的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往往缺乏深入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新一代的青年们,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三个问题。
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炎黄文化
炎黄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华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狭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炎帝、黄帝时代的文化或炎黄时代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
本讲所说的炎黄文化,主要取狭义,有时也涉及广义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从雏形期(炎黄-夏、商、周时代),到形成时期(春秋战国),再到发展期(秦汉-鸦片战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
传统习俗包扩一些节日以及相关的的传统。
元宵看花灯吃汤圆,端午划船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
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
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
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
主要类型: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中国传统文艺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两部分。
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主要有诗歌(唐诗、汉诗等等)词(宋词)曲(元曲)、赋一类教正式的文学形式。
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
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
中国传统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正思想、穷变通久的变易思想等。
为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核心即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礼仪之邦,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
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
是我们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精髓,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才能够真正实现伟大复兴。
怎么做——怎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近代以来,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政治层面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
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复古主义。
但无论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在今天看来都是错误的,应予以摒弃。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有鉴别”就不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有扬弃”是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
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
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
二、大力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规划,甚至仅仅把其归为学术研究,尤其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任务,在清理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做得还不够。
因此,要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就需要做好整理工作和开发工作。
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离不开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
在这方面,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肩负着创新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责任。
我们弘扬中华文明,也要大力发挥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
通过繁荣和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让世界真正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
我们要虚心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
三、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
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
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
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
四、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
这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抓起,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些问题,如一些教材中的“中国味”淡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干部培训学校还没有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
解决
这些问题,一是要增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三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四是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程,与提高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和为官执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五、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尊重传统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更不能作茧自缚。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两创”方针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