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复习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5.5显微镜和望远镜 知识点讲解与典题解析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5.5显微镜和望远镜 知识点讲解与典题解析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标指南】1.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2.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4.重点与难点: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难点:(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两个透镜间的距离;(2)我们看到的物体与视角的关系;(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调节;望远镜的种类.【典例剖析】例1:刘军同学想用焦距为8㎜和20㎜的A、B两个透镜组装一个显微镜,但他为选用物镜和目镜犯了难,请你帮助他分析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放置才满足要求?思路导航:显微镜的物镜的焦距较小,而目镜的焦距相对较大,这样便于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距内,再通过目镜成放大的像.答案:焦距为8㎜凸透镜A作物镜,焦距为20㎜的凸透镜B作目镜,并且使A、B之间的距离约为36㎜较合适.学法指津:理解显微镜的原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请你思考:物体通过显微镜后成的像的性质是.练习:1.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由两组透镜组成B.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靠近眼睛的那组透镜叫做目镜,它的焦距比较小D.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那组透镜叫做物镜,它的焦距比较大例2:取两个焦距分别为5㎝和20㎝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并且将焦距为20㎝的放大镜放在前面,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思路导航: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当前面焦距为20㎝的放大镜(物镜)的后焦点与焦距为5㎝的放大镜(目镜)的前焦点重合时,就组成一个简易望远镜,这样能将远处的物体放大,反之,则缩小.答案:用焦距为20㎝的放大镜作为物镜,焦距为5㎝的放大镜为目镜,调整二者之间的距离,这样组成了望远镜,看到远处物体的倒立、放大的虚像.若把二者交换位置,则成了一个缩小的像.学法指津:用两个放大镜组成简易的望远镜,必须是物镜的焦距大于目镜的焦距,才能放大物体.练习:2.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两部分组成B.望远镜的目镜焦距长,物镜焦距短C.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D.望远镜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于它们的焦距之和例3:小明通过平面镜成像发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但是当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在逐渐变小,两图3-5-1 者是否相矛盾,请你帮助他解释一下.思路导航: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小.当我们远离镜面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像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来越小.因此,在远离的过程中,虽然像的大小不变,但视角变小,我们看见的像就小了.答案:没有矛盾.当我们远离镜面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像对我们眼睛所成视角越来越小,因此,虽然像的大小没有变,但视角减小,看见的像就小了.学法指津: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小.用视角原理可以解释所有远处物体看起来小,近处物体看起来大的现象.练习:3.物体对眼睛成的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 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 有关.你做对了吗?练习:1.A 2.B 3.大小 距离【实验探究】例题: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采用凹面镜.凹面镜对光起什么作用呢?小华先猜想所有可能的情况:①会聚;②发散;③即不会聚又不发散.究竟是哪一种情况,他决定做实验看一看.小华向同班的同学借来10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对着凹面镜照射,发现如图3-5-1所示的现象.请你帮助小华同学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你认为凹面镜有哪些应用?请说出两个. (2)通过刚才小华对凹面镜的学习,想一想这个学习过程经历的大致程序是怎样的?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平行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一点,所以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凹面镜有广泛的应用,汽车头灯、手电筒的反光镜,探照灯,太阳灶等;小华的探究过程是:先提出猜想,然后设计并进行实验,最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答案:(1)凹面镜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2)可以制作太阳灶,探照灯,手电筒或汽车头灯的反光镜.(3)提出问题 大胆猜想 动手实验 得出结论学法指津:本题要求学生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凹面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也要有所了解;同时,还要熟悉探究性实验的过程.【知识回顾】【物理趣谈】巨人的视力当物体离我们非常远的时候──超过450米,两眼之间的距离就已经不能够引起视觉上感象的差别了,因此很远的建筑物.山林、风景等等,只给我们一种平面的感觉.根据同一个原因,天上的星也仿佛都离我们一样远,虽然实际上月球要比行星离开我们近得多,而行星又比那些不动的恒星近得不可计量.总而言之,对于距离我们在450米以上的物体,我们就完全没法直接看出它的立体形象.它们在我们左右两眼里看起来完全一样,因为两只眼球之间有限的那6厘米距离,跟450米比较起来,实在太小了.我们可以造出一种双筒望远镜,用来直接看出这些风景的立体形象.这种仪器──实体望远镜──的确是有的:它的两个镜筒之间的距离要比平常两眼的距离大,两个像是由反射棱镜投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来的.当你向这种仪器望去的时候,真难描写出你的感觉──这感觉竟是不寻常到这样的程度!大自然的整个面目都变了.远山变成凹凸不平的了,树木、山岩、房屋、海上的船只──一切都变得凸起来了,已经不是像平面的布景似的,而是在无限广阔的空间里面了.你会直接看到很远的海轮怎样在动,而这当你用普通双筒望远镜去看的时候是看不出的,就好像它是静止的.像这样的地面上的风景,在过去是只有神话里的巨人才能够看到的.这种望远镜对于大地测量工作者、海员、炮兵和旅行家都是很重要的仪器,特别是那种附有测量距离的刻度的实体测距镜更有用.【智能冲浪】一.基础训练1.显微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靠近被测物体的透镜叫做.被观察的物体必须放在物镜的焦点以(填“内”或“外”)并且离焦点很的地方,经过物镜后成、像.而目镜是把这个像再,成、像,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了.2.望远镜有的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叫做物镜,的叫做目镜.物镜的作用是使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用来把经过物镜成的像再.3.人眼能不能看清楚一个物体,物体对我们眼睛所的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远方,但由于它离我们眼睛很,再加上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了.4.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它会聚的光更多,使得所成的像更,对观察天空中的暗星更重要.5.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相当于投影仪镜头成像B.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相当于放大镜成像C.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相当于投影仪镜头成像D.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相当于放大镜成像6.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经过显微镜物镜后,微小物体所成的像,位置在()A.物镜的1倍焦距之内B.物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C.目镜的1倍焦距之内D.目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7.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时,它的成像情况是()A.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再经过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8.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透镜,也可以是面镜B.望远镜的目镜观察的是物体第二次成像C.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时增大了视角D.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9.显微镜下方常用一个小镜来做反光镜.这一个小镜可能是()A.平面镜 B.凸面镜 C.三棱镜 D.凹面镜10.我国在兴隆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能看到的最弱星光,亮度只相当于200㎞处一根点燃的火柴,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A.凸透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凹面镜11.我们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能不能被看清楚,与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有关B.离眼睛较远或较小的物体,可以用把它移近眼睛的办法来看清它C.当物体的直径小到0.1㎜以下时,为了看清它,需要使用望远镜D .当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无法缩短时,为了看清它,需要使用显微镜二.能力训练12.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的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13.在用显微镜观察血管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课上,因突然停电而导致显微镜视野偏暗,无法看清楚血液流动的情况.于是,小利同学采取了下列四项措施(每项措施均能使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到达视野),其中起不到增加显微镜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 A.换用凹面镜 B.将反光镜朝向实验室采光的窗口C.换用倍数较大的物镜 D .扩大遮光器上的光圈14.当你在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上的标本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如何操作?(1)图像模糊不清,应该调节()(2)若光线不足,应该调节()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遮光器A.①④ B.②④ C.⑤⑦ D.④⑥15.通过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什么?(2)显微镜的物镜的焦距是长一些的好还是短一些的好?为什么?(3)显微镜的目镜的焦距是长一些的好还是短一些的好?为什么?(4)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选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为什么?三.应用创新16.如图3-5-2是反射望远镜的原理图,请你根据图中的提示,简述它的原理.图3-5-2参考答案1.透镜凸透镜凸目镜凸物镜外近放大实放大放大虚2.靠近被观测的物体靠近眼睛远处物体实放大放大 3.小近目镜大 4.明亮 5.B、C 6.B、C 7.B 8.D 9.D 10.D 11.B 12.D13.C 14.B、C 15.(1)使微小物体通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2)根据显微镜物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应该在物镜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才能通过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因此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要短一些好.(3)根据显微镜目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应该在目镜1倍焦距之内,才能通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虚像,因此显微镜的目镜焦距要长一些,这样才能保证通过物镜得到的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4)望远镜的物镜的口径越大,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明亮.因此无论望远镜的物镜是用透镜还是用凹面镜,它的口径越大越好. 16.原理:来自天体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反射会聚后,经平面镜反射到旁侧的目镜成像。

初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初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初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显微镜是最常用的教学仪器。

那么显微镜的学问点你都把握了多少呢?接下来学习啦我为你整理了初中生物显微镜学问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生物显微镜学问点重难点分析:1.对比显微镜图片或实物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

2.依据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使用显微镜。

3.指出不规范操作显微镜对试验观看的影响。

4.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说出显微镜的成像光学线路。

6.使用显微镜观看到清晰图像的必要条件:(1)正确转换物镜。

(2)根据光线条件选用平面反光镜或凹面反光镜、光圈等。

(3)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4)正确处理玻片标本与通光孔的位置。

(5)根据视野中物像的位置正确移动玻片标本。

(6)正确使用高倍物镜。

突破方案:1.显微镜的构造及关键结构的功能(1)学生观看教材中一般光学显微镜的图片,认识各结构的功能。

(2)教师利用各关键结构的分解图片,具体讲解显微镜各关键结构的功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同时为学生把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奠定基础。

(3)对比显微镜,学生两人一组,边指认结构边说明其功能,相互评价并纠正错误。

(4)教师可抽查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2.显微镜的练习使用(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试验操作过程的全文,使学生对如何规范使用显微镜具有整体的认识。

(2)教师规范正确示范,解释操作原理,强调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3)学生两人一组,轮番按要求操作,相互评价并准时纠错。

3.显微镜成像原理学生通过对显微镜对"上'字标本等的试验观看,能够知道这一事实性的结论即可。

初中生物显微镜学问点习题1.使用显微镜时,固定玻片标本用到的结构是()A.反光镜B.镜臂C.粗准焦螺旋D.压片夹2.调整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应注视()A.目镜B.物镜C.镜筒D.反光镜3.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怎样调亮?()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在显微镜下观看,若要看清视野左上方的物体,请问玻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5.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

高中生物15高考总复习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讲解——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

高中生物15高考总复习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讲解——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

高考总复习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编稿:宋辰霞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说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2.掌握光学显微镜使用中一些注意事项3.总结教材中与光学显微镜使用有关的实验及实验注意事项【考点梳理】考点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显微镜的有关知识:(1)显微镜结构①机械结构: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压片夹、物镜转换器②光学结构: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遮光器、反光镜(2)注意事项: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注意:放大倍数指直线距离放大倍数,即是对边长的放大倍数,而非对面积的放大倍数。

如:当放大倍数计算为50倍时,对面积的放大则是502倍)②目镜上无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上有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镜头离装片的距离越近。

如下图:①②表示目镜,③④物镜。

③显微镜成像为倒立实像,注意目标的移动方向:如:若需将视野中在左上方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需继续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④左图是放大10倍的物像,右图是放大20倍时的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越小(即观察到的物体数越少),但观察到的物体体积变大。

注意:由低倍镜转入高倍镜观察时,因视野变小(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需先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上高倍物镜,又因视野变暗,需将视野调亮一些,可选用凹面反光镜或换上大光圈。

⑤视野中污点产生的原因:若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可能是由目镜、物镜、载玻片上的污物造成。

可通过转动目镜,移动载玻片,转换物镜镜头的方法来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2.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复原放回(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直至看到白亮的视野(3)低倍镜观察:①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②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直到物镜镜头接近标本为止需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以免物镜头与标本相撞)。

高一显微镜知识点归纳

高一显微镜知识点归纳

高一显微镜知识点归纳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显微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深入了解生物的奥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显微镜的知识,下面将对高一显微镜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显微镜的分类和组成显微镜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又可分为简单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

1. 简单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构成,只能放大物体一定倍数,并且不能调焦。

2. 复合显微镜:由物镜、目镜、光源和调焦机构等组成。

物镜可以放大物体20倍至100倍不等,目镜放大10倍。

最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清洁显微镜镜头与物镜,调节光源亮度。

2. 调焦:先用粗调焦轮将物镜放置在离玻璃片约1厘米处,然后通过转动细调焦轮逐渐拉近物镜与玻璃片的距离,直到物镜与玻璃片接触并调整清晰。

3. 观察物体: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玻璃片上,将玻璃片放在物镜下方,用夹子夹紧。

通过调节细焦距轮,使目标物体清晰可见。

4. 视野调整:当视野不够明亮或物体偏离中心时,可通过调整光源亮度和物镜位置来进行调整。

三、显微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视野太暗:检查显微镜光源是否打开,并适当调节亮度。

也可能是目镜或物镜上有灰尘,需要及时清洁。

2. 物体模糊:先通过细焦距轮逐渐调整焦距,如果仍然模糊,可能是物镜或目镜不够清洁,需要擦拭。

3. 调焦困难:有时调焦轮过紧或过松会导致调焦困难,可以适当调整调焦轮松紧度。

四、显微镜的应用领域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显微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 科学研究: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科学家可以观察微小颗粒和细胞结构,研究物质的组成和属性。

2. 医学: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用于观察细菌、病毒和人体组织细胞,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生物学: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组织、细胞器和细胞分裂过程。

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

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

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显微镜是现代生命科学、医学、化学等领域的关键工具,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知识十分重要。

以下是七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显微镜使用知识点。

一、显微镜的类型和结构显微镜通常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光学显微镜又分为简单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两种类型。

初中生主要学习使用复合显微镜。

复合显微镜包括以下部分:1. 物镜:镜片,放置在顶端的腔室中,与载物台中的样本相对。

2. 目镜:也是镜片,用于看物镜上显微镜的图像。

3. 立柱:显微镜的主要支架。

4. 调焦轮:用于使物镜和目镜的距离调整以得到清晰图像。

5. 灯:用于照明样本的光源。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调节镜头:将显微镜向上拉动,并转动镜头,使其与载物台上的样本轻微碰触。

2. 调节灯光:借助灯光,使样本清晰地照明。

3. 调节目镜:向下调节镜头,以适应观察者的视力。

4. 调焦:使样本在调焦轮的帮助下清晰可见。

5. 调整放大倍数:通过选择不同的物镜来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三、样本准备观察生物细胞或其他显微结构之前,我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处理样本。

1. 切片:使用手表或其他工具制作样本切片。

2. 染色:使用染色剂可以减少样本的反光和改善图像质量。

3. 清洁:在观察之前,需要用无菌棉球或其他清洁工具清洁载物台。

四、观察技巧观察样本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和知识:1. 避免晃动:手握显微镜时,尽量保持稳定,以确保样本的稳定。

2. 调焦:当调焦到样本的边缘时,需要特别小心,因为一旦轻轻碰触样本,其位置就会改变。

3. 减少光线干扰:在样本较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照明。

4. 预览:开始观察样本之前,可以使用低放大倍镜对其进行预览,以确定准确的观察位置。

综上所述,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生物细胞、化学结构和其他显微结构的工具。

学生应该了解不同类型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样本准备和观察技巧,以在学术研究和实验中更好地应用该工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对于科学研究和生物学教学,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和研究细胞是必不可少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中,关于细胞的学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组织与器官等等。

在学习这些知识时,理解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中细胞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学会使用显微镜,我们需要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显微镜包括了目镜和物镜两个部分。

目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镜筒,我们通过目镜来观察物体。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底部的镜筒,有不同倍数的物镜,我们通过不同倍数的物镜来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细胞。

一般来说,显微镜配有4倍、10倍和40倍三种物镜。

另外,显微镜还有一个旋转镜盘,我们可以通过转动镜盘来切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对显微镜进行调节和校正。

首先,打开显微镜,将细胞玻片放在镜台上,调节镜台的高度,使细胞玻片与物镜稍微接触。

然后,通过转动旋转镜盘选择一个较小的倍数物镜,将目镜对准样品中心。

缓慢向下转动镜筒,用目镜和目镜调焦手轮将样品调到清晰的视野范围内。

接下来,转动旋转镜盘,切换至较大倍数的物镜,再用目镜和物镜调焦手轮进行调焦,直到细胞图像清晰可见即可。

在观察细胞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持细胞玻片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污染物的干扰。

其次,细胞玻片必须是薄片,否则视野会变得模糊不清。

此外,观察细胞时要用恰当大小的光圈来调整透光量,以保持图像的明亮度和对比度。

观察时也要避免晃动显微镜或样品,以免影响视野稳定度。

在细胞的观察中,还可以通过染色技术来增强细胞的对比度,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结构和器官。

在细胞学中常用的染色剂有甲苯胺蓝、伊红等。

在染色之前,可以先将细胞固定,例如用乙醇来固定细胞。

然后,将染色剂滴在细胞上,等待一段时间后用纸巾或棉花球轻轻吸干染料。

最后,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细胞,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细胞核、细胞质和其他细胞器官。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够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

高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微小结构。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显微镜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关于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显微镜的分类。

根据光源的不同,显微镜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是我们通常所用的显微镜,它是利用可见光对被观察物体进一步放大。

而电子显微镜则是使用电子束对物体进行观察,它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高的分辨率,可以观察更小的细胞结构。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些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一个常见的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台面、调焦机构和光源组成。

物镜是主要放大物体的镜片,目镜则是用于观察放大图像的镜片。

台面是放置待观察物体的平台,调焦机构用于调整镜筒与物体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光源提供被观察物体的照明。

进一步讲解一下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台面上,并调整物镜与目镜的距离,使得物体能够被放大。

然后,我们需要调焦机构来使图像清晰。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转动调焦轮上的粗调节和细调节来实现。

当图像清晰后,我们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放大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需要避免直接用眼睛看光源,以免对视力造成伤害。

在生物学研究中,显微镜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例如,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以及细胞膜等组成细胞的各种结构。

此外,显微镜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内物质运输等生命过程。

最后,我们来谈谈显微镜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显微镜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疾病。

例如,在细胞学检查中,医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的细胞样本,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恶性肿瘤。

显微镜还可以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应用,帮助诊断病原体感染。

显微镜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了解显微镜的分类、构造和使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显微镜的相关知识。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及常考知识点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及常考知识点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及常考知识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生物科学:显微镜的知识总结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在生物学中非常重要,也多次考过,现将有关知识总结如下:1、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2、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5、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7、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8、如何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核和液泡?一般来说,细胞核透光性不好,是深色的,液泡是浅色的。

此外仔细观察,液泡中液体是流动的,细胞核里面的结构是固定的,看起来有杂质的样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例2.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A.4倍 B.16倍 C.100倍 D.400倍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短,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长。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显微镜的使用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精讲1.取镜安放(1)打开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取出显微镜。

(2)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前方稍偏左的位置,便于用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看着画图。

让镜筒向前,镜臂向自己,安装目镜和物镜(分别安装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般使用最大的光圈)。

(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也需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当光线强时,选用平面镜对着光源,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对着光源。

3.放置玻片标本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调节与观察(1)低倍镜观察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距离玻片标本2~3 mm)为止。

②左眼注视目镜内,双手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

③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若看不到物像,重复第2、3两个步骤。

(2)高倍镜观察①移动玻片,在低倍镜下将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注意: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5.收放(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然后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放,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考点分析显微镜的操作是生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所以经常作为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对物像位置的判断及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

名师点睛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可能会有污物。

污物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判断污物位置,首先转动目镜,若污物不动,则污物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物移动,则污物在玻片上;若不动,则污物在物镜上。

七年级学显微镜知识点

七年级学显微镜知识点

七年级学显微镜知识点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微小物体和生物的一种工具,在中学生物课程中,显微镜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器材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显微镜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显微镜的种类
主要有两种: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可以分为单透镜显微镜和复合式显微镜,而电子显微镜包括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

二、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显微镜由镜筒、倍率转换装置、台面、光源和镜片等部分组成。

镜筒包括物镜和目镜,倍率转换装置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的距离,台面放置待观察物体,光源发出光线照亮样品。

三、调整显微镜的方法
1. 调节物镜:首先选择低倍率物镜,将物镜转到下降架上,然后用调节旋钮将物镜调入适当位置。

2. 调节目镜:将目镜放置在顶部平台上,通过左右调节旋钮将目镜调入中心位置。

3. 调整焦距:将样品放置在台面上,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来调整焦距,使样品清晰显示。

四、观察显微镜下的物体
首先选择低倍率镜头,然后将样品置于台面上,调整焦距使物体清晰可见。

注意调整光源的位置,避免光线直接照到样品上。

五、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在生物学研究中,显微镜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学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细胞分裂、微生物、植物细胞等等。

利用显微镜,学生可以了解生物的微小结构,探索生命之谜。

总之,七年级学生应掌握显微镜的种类、结构、调整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并了解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只有通过实践,善于运用显微镜,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1.2 显微镜的使用 8.30

1.2 显微镜的使用 8.30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走进实验室
实验课注意事项
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和安排,按操作规程认 真作好实验 不要乱动其他台上的器材,缺少的器材向老师要。 用完的物品要放回原处。碰碎的玻璃器皿要告知 老师,以便补充。 实验仪器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禁止擅自拆卸、 更换仪器及零部件。实验仪器如有问题报告老师。 要爱护仪器、设备,实验结束后,将水池、用过 的器皿洗刷干净;将桌面收拾干净;器材摆放整 齐;摆好凳子 实验室的一切物品(包括用过的废弃物)禁止带 出实验室。 每次实验后,安排一组学生清扫

课堂巩固
5、在显微镜下观 察细胞质流动时, 发现细胞质的流动 是顺时针,则实际 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顺时针 是 。
规律:研究细胞质环流 方向时,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方向和实际环流方 向一致。
课堂巩固
7、大部分的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 ,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 经过处理(如将标本切成很薄的切片 )。洋葱表皮、水绵、酵母菌等材料 可以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是因为 (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6.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
污点不在装片上 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_______________ 污点不在物镜上 转换物镜,仍可看到污点,说明______________ 旋转目镜镜头,污点不随镜头转动而转动,说明 污点不在目镜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物镜、目镜 2、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3、污点不随XX的移动而移动,说明污点不在XX上

A、增多、变小、变亮 B、增多、变小、变暗 C、减少、变大、变亮 D、减少、变大、变暗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初中生物】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讲解

【初中生物】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讲解

【初中生物】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讲解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生物网编辑了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讲解,以备借鉴。

一、拿镜子
二、对光
通过目镜,你可以看到明亮的白色视野。

三、观察
1.将待观察的载玻片试样放在台上,用压片钳按压。

试样应直接与光孔中心相对。

2.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直到载玻片样本(观察物镜,防止物镜接触载玻片样本)。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实验结束后,擦拭显微镜外观。

转动转换器,将两个物镜向两侧倾斜,然后慢慢将镜筒降到最低位置。

最后,将显微镜放入镜盒中,并将其放回原位。

1.显微镜的使用
(1)目镜和物镜具有一定的放大率=目镜x物镜
(2)移动玻片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3)视野中的物体图像和样本中的物体被反转。

如果对象图像为p,则实际对象为d。

(4)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向上或向下作较大幅度的移动;旋转细准焦螺旋时,可将物像调节更清晰。

bionet提供的七年级显微镜知识点讲解,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主要构件的作用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主要构件的作用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主要构件的作用知识精讲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压片夹、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名师点睛1.目镜、物镜与放大倍数(1)目镜:通常有2~3个目镜,上面刻有5×、10×、16×符号表示其放大倍数。

(2)物镜:通常有3~4个物镜,其中较短的刻有“4×”“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100×”符号的为高倍镜。

(3)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2.常见镜头的识别及观察效果3.反光镜:有平、凹两面。

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时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4.调节器:装在镜臂上的大小两种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时使镜筒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1)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迅速找到物像。

(2)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缓慢地升降,多在使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像。

5.显微镜的成像: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

典型例题1.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D.遮光器解析:粗准焦螺旋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呈现于视野中,迅速找到物像,但是物像一般不是很清楚,而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缓慢地升降,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像。

答案:A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可看到在视野中央有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显微镜专题

显微镜专题

显微镜专题一.基础知识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目镜﹑物镜的倍数高低与长短关系:目镜是越长倍数越低;物镜是越长倍数越高;目镜﹑物镜的模型:物镜离载玻片距离远近与倍数高低之间的关系:距离越近倍数越大3.显微镜的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物体的像再换高倍镜观察,此时视野变暗﹑物体的像变的模糊同时放大;双眼同时睁开,左眼看目镜4.粗细准焦螺旋的调节:使用低倍镜时先粗调再细调换用高倍镜时只能细调不能粗调5.反光镜的选择:光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6.物象的移动:同向移动(物体的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时要把像调到视野的中央只需把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即可)7.物象变换(由物体的位置变成像的位置):只需旋转180°即可。

如:“b”在观察时像下“d”8.物体的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边长或圆的半径而不是指物体的面积。

如: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其实际面积为1平方厘米而再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下其物体像的面积变为100厘米×100厘米=1×104平方厘米而不是1×10²平方厘米9.调节光线时调反光镜;调视野清晰度时调细准焦螺旋10.找污点以及科学使用。

11.盖玻片的使用方法以及水泡的处理;标本的染色二.讲解的方法即讲解如何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技巧三练习1.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大小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A.增多、变小、变亮 B.增多、变小、变暗C.减少、变大、变亮 D.减少、变大、变暗2.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B.要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的凹面简易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小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3.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能看到一行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可推算在视野范围内将看到的细胞数目为()A.2个B.4个C.16个D.32个5.如下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长度,e、f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其切片距离大小。

显微镜的使用高频考点综述

显微镜的使用高频考点综述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教师李太杰学生姓名上课日期学科科学年级教材版本浙教版类型知识讲解□:考题讲解□:本人课时统计第()课时共()课时学案主题显微镜的使用课时数量(全程或具体时间)第()课时授课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显微镜的使用考点分类例析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考点分析选择、填空。

教学过程显微镜的使用考点分类例析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显微镜的构造教师活动光学系统三镜结构位置功能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它可以使物镜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例如5 X、10 X、15 X、20 X。

强调:无螺纹、目镜的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物镜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也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一般有三个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即:低倍物镜(8 X或10 X)、高倍物镜(40 X或45 X)和油浸物镜(90 X或100 X)。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乘物镜倍数。

强调:有螺纹、物镜镜头的长短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反光镜在聚光器的下面有一个一面平、另一面凹的双面圆镜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反之使用凹面镜遮光器简单的显微镜无聚光器和虹彩光圈,而装有遮光器遮光器呈圆盘状,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光圈)。

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机械装置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可以大幅度地调节镜筒和载物台之间的距离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可以细调焦距较小幅度地调节镜筒和载物台之间的距离,以免伤及镜头转换器固着在镜筒下端,分两层,上层固着不动,下层可自由转动,转换器上有2—4个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其他结构:镜筒、镜座、镜柱(臂)、倾斜关节、载物台等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具体方法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稍偏左,右方留出一定的位置以便绘图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着通光孔。

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显微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在生物实验室中,显微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那么,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I. 显微镜的种类
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显微镜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

本文重点介绍光学显微镜。

II. 光学显微镜结构
1. 目镜:位于显微镜的上部,用于放大显微镜底物的像;
2. 物镜:位于显微镜的下部,通过对显微镜底物进行放大以形成像;
3. 样品台:用于放置样品;
4. 光源:通过样品台,照亮样品;
5. 对焦轮:用于调节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

III. 光学显微镜使用
使用光学显微镜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将样品放在样品台上;
2. 调节光源,照亮样品;
3. 选择合适倍数的物镜;
4. 使用对焦轮将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合适位置;
5. 通过目镜观察样品。

IV. 光学显微镜的配件
在进行光学显微镜实验时,还需要一些配件,如目镜清洁杆、差分干涉仪、热像仪等。

V.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
生物学研究中,光学显微镜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
1. 观察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与形态;
2. 研究昆虫、植物和动物的组织构造;
3. 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数量和分布。

总结:
如上述所述,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性广泛,其结构也比较简单,使用也比较方便。

介绍完毕,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和解读资料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和解读资料

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设计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弓I出主题。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1 .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2.显微镜的使用对光⑴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左眼看,右眼睁。

⑶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⑴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⑵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⑶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认真观看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动植物玻片标本;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准焦螺旋
• 作用:升降镜筒,升 降幅度较小
探究:向后旋转时镜筒 _小_幅____度__ 上__升_,向前旋转时 镜筒小__幅_ 度下__降_。 问题:你认为什么时候 使用粗(或细)准焦螺 旋?
找象用粗准焦螺旋(低倍镜下) 找清晰的象用细准焦螺旋。
遮光器
• 作用:调节通光量 问题:光圈越大,视野
如要使视野最亮,可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并且遮光器的最 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
应注意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坏。
(3)、慢慢移动载玻片时,可发现目镜中物像的 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填“相同” 或“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原 物的倒—像—(填“正像”或“倒像”)。
4、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下降, 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损坏;也不能持续转 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一直上升,会使镜筒内的 齿板和齿轮脱钩,致镜筒跌出。
5、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时,要双手一起且不要用 力过猛, 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
6、镜检时,如有必要使镜筒倾斜,注意倾斜角度 不能超过45,以免整个镜体重心不稳而翻倒。
(4)装入箱子,放在桌子左边。
1、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 镜座,轻拿轻放。切勿用 一只手斜提,前后摆 动,防止目镜滑出跌落。
2、揩试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物,必 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切勿用手指、手帕、纱布 和普通纸擦。
3、镜头的切换一定要转动转换器,不能转物镜, 以免使光轴发生弯曲。
看到____明__亮__的__圆_形视野。
3.放片
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标本(写有“上”字)放 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_片__夹____压住,标本要正 对通_光__孔____的中心。
4.调焦
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向 __前_ (外转)动___________, 使镜粗筒准缓焦缓螺下旋降,直到物镜接 近载玻片标本为止,但不要碰 到载玻片。
讨论3
(1)、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 细胞数目越_少___,但看到的细胞体积越_大___。
(2)、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后,想继续 在高倍镜下观察,怎么办?
① 选择需要进一步观察的对象,并移到视野中央( 如物像在右上方,应把装片往右上方移,此时物 像向左下方移动,直至视野中央)。 ② 转动物镜转换器,把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③ 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会变暗,可增大光圈得 到适宜的亮度。 ④ 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牙 签、清水、生理盐水、红墨水、亚甲基蓝溶 液、洋葱鳞片、洋葱表皮细胞永久装片、人 口腔细胞永久装片
1、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室台上,用吸管在载玻 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左观右记
操作: 1.向前移动玻片,物像向 后移动 2.向左移动玻片,物像向 右移动 显微镜成像特点?
倒立放大的物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安放
对光
调焦
观察
放片
别忘了:
收镜和整理实验台
(1)拿掉标本,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2)上升镜筒,物镜呈“八”字形朝 前下降镜筒。
(3)关掉遮光器,垂直反光镜。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撕 一小块透明薄膜。
(4)、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 镊子把薄膜展平。
然后用_左__眼朝目镜内注视, _右__眼睁开,并粗慢准慢焦向螺旋_后__((内) 反方向)转动_____________, 使镜筒缓缓上升,当看到物像 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 继而轻微来回转动 _____细__准__焦__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为止。
5.观察
左眼通过目镜观察标 本,右眼同时睁开, 负责记录和绘图。
显微镜的使用复习
粗准焦螺旋
细准 焦螺 旋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压片夹 载物台
光圈
遮光器 反光镜
说出显微镜的构造?
粗准焦 螺旋 细准焦 螺旋 镜臂
目镜
镜筒
物镜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目镜越长, 放大倍数越低。
物镜越长, 放大倍数越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X 物镜放大倍数
会变得怎样? 越亮
练习使用低倍显微镜: 1.安放
实验桌
显微镜 人
_右___手握镜臂,_左___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 靠身体前方略偏____的左地方,镜筒在___,镜前臂在___, 安后装好目镜和物镜。(轻拿轻放)
2.对光
低倍物镜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低__倍_物镜正对 _通__光_孔__,再转动_遮__光__器___,让较大 的__光__圈__对准通光孔。 _左__眼注视目镜内,_右__眼必须睁开。 同时调节____反_,光直镜至从目镜中可以
讨论1
(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还是 降? 幅度大小怎样?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 物镜会怎样升降?
(2)、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 的“上”字吗?
不能,光线无法透过。
(3)、显微镜对好光后,能移动吗?为什么?
不能,不同地方光线条件不同, 如移动需要重新对光。
讨论2
(1)、要改变视野的亮度,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 构?怎样调? 反光镜和遮光器
7、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如使用新鲜材料做临 时装片,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切勿让材 料、水滴、试剂接触物镜和载物台。如沾上,应 立即擦干净,以免镜头等被污染和腐蚀。
8、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象,用 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两眼须同时睁开,以 减少疲劳。
9、绝对禁止随意取出目镜或拆下显微镜的其他 部件,以免灰尘掉入镜筒、部件失落或损坏。
反光镜 • 作用:反射光线 • 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问题:你认为什么时候使用 平面镜(或凹面镜)?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 时用凹面镜。
粗准焦螺旋 •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
幅度较大
探究:向内(后)旋转时镜 筒___大__幅_度__上__升_ 向外(前)旋转时镜筒 _大__幅__度_下__降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