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合集下载

(完整版)显微镜的知识总结及常考知识点

(完整版)显微镜的知识总结及常考知识点

生物科学:显微镜的知识总结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在生物学中非常重要,也多次考过,现将有关知识总结如下:1、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2、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5、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7、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8、如何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核和液泡?一般来说,细胞核透光性不好,是深色的,液泡是浅色的。

此外仔细观察,液泡中液体是流动的,细胞核里面的结构是固定的,看起来有杂质的样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例2.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A.4倍B.16倍C.100倍D.400倍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短,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长。

例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内有2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甲乙分别为()A.目镜、物镜B.物镜、目镜C.均为物镜D.均为目镜答案:B例2.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主要构造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高一显微镜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显微镜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显微镜的知识点总结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结构,对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面将对此进行总结。

一、显微镜的分类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使用可见光来观察物体的显微镜。

它由物镜、目镜、台、支架和光源等部件组成。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需要调节物镜和目镜的倍数,并通过调节粗调和细调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使用电子束来观察物体的显微镜。

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高的分辨率,可以看到更详细的结构。

电子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二、显微镜的原理1. 放大原理: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放大物体。

物镜放大物体的近距离图像,目镜再次放大物镜所得的图像,从而放大物体。

2. 分辨原理:分辨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两个接近物体的界限。

分辨度取决于波长和物镜的数值孔径。

波长越小,分辨度越高;数值孔径越大,分辨度越高。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准备样本:在使用显微镜之前,需要准备好要观察的样本。

样本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昆虫等。

2. 调节光源:在观察样本之前,需要确保光线充足且均匀。

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位置和强度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3. 调节物镜和目镜:根据所需要的放大倍数,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

先用粗调将物镜与样本距离缩短至最近,然后用细调调节焦距直到得到清晰的图像。

4. 观察和记录:通过调节焦距和移动样本的位置,可以观察到不同角度和部位的图像。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眼镜或手机等设备进行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

四、显微镜的应用1. 生物学研究:显微镜可以帮助生物学家观察生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我们可以了解细胞结构、细胞分裂和细菌等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2. 化学分析:显微镜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

例如,在纳米材料研究中,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分布,从而对其性质和应用进行分析。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操作级知识点透析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操作级知识点透析

▲显微镜的操作一、显微镜的结构一台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注意比较和识别。

(一)机械部分1.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

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2.转换器:固着在镜筒下端的可转动圆盘,上有2~3个螺纹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

转动转换器,,可根据实验的需要在物镜之间转换。

3.载物台: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

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

4.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转动时可使镜筒快速上下移动,它的移动范围较大,可以粗调焦距。

5.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转动时镜筒上下移动不易观察到,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可以细调焦距,是物象达到最清晰。

6.镜座:位于镜臂的下方,显微镜的底部,呈马蹄形的金属座,用以稳固和支持镜身。

7.镜柱: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

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

(二) 光学部分1.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的镜头。

它可以使物镜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如5×、10 ×、15×、20×。

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

一般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如:低倍物镜(8×或10×)、高倍物镜(40×或45×),根据需要可选择一个使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

3.反光镜:一个一面平另一面凹的双面圆镜,能作各种方向的翻转,可将来自光源的光线进行反射,使之依次经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在进入观察者的眼中。

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反之使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

4.遮光器:位于载物台前下方的一个圆形、多孔、可转动的较薄的板,上面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孔叫光圈,转动遮光器使光圈对准通光孔,从而调节视野的亮度。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它的发明为我们观察微观生物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显微镜使用和相关的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高一生物显微镜的知识点,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最常见的一种显微镜,它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和调焦装置组成。

物镜是放置在物体上方的镜头,通过物镜能够放大样品并形成倒立的实像。

目镜则位于物镜下方,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所形成的图像。

光源提供灯光照射,使得样品被光线照亮。

调焦装置用于调节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是利用透镜对光线进行折射和放大,最终形成放大的图像。

在观察样品时,首先需要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下方,并调节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对焦。

然后,通过目镜观察物镜所形成的实像,在目镜中观察到清晰的放大图像。

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镜和目镜的倍数的乘积。

通常,一个显微镜标注了两个数字,比如10X和40X。

其中,10X代表物镜的倍数为10倍,40X代表目镜的倍数为40倍。

因此,这种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10乘以40,即400倍。

在实际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

一般来说,我们会从低倍到高倍依次观察样品,以获取更全面的细节信息。

三、显微镜的操作技巧1. 进行调焦:通过旋转调焦装置,使得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适当,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在调焦过程中,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图像的清晰度,以便进行微调。

2. 移动样品:在观察样品时,可以通过旋转显微镜镜腿或移动载物台来调整样品的位置,以便观察不同的区域。

3. 调整光源:适当调整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使得样品能够被光线均匀照亮,并减少光线的干扰。

4. 维护显微镜:使用显微镜后,要及时清理镜片和镜腔,保持其清洁,并正确存放显微镜以防止损坏。

四、显微镜的应用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微观对象。

高一生物实验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实验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实验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扩大被观察样本的细节,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微生物和其他微小结构。

在高一生物学实验中,我们将接触到显微镜,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通常由光学系统和支撑系统两部分构成。

光学系统包括目镜和物镜,它们分别位于显微镜的顶部和底部。

目镜是我们用眼睛观察的镜头,物镜是用来放大样本的。

支撑系统包括了底座、臂杆、旋钮等部分,它们可以调整显微镜的位置和焦距。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些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在观察之前,我们需要将样本安置在载玻片上,并使用盖玻片覆盖样本以保护和固定它们。

在放置载玻片之前,我们需要调整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以确保样本能够在适当的光线下观察。

启动显微镜后,我们可以通过旋钮来调整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是乘在一起的。

通常,显微镜的物镜有多个档位,例如4×、10×、40×等,而目镜一般是10×。

因此,当我们使用40×物镜时,实际的放大倍数是40×10=400×。

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能够帮助我们选择适合的物镜进行观察,并对样本的细节有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显微镜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为了保护样本和显微镜的寿命,我们在观察时需要避免碰触物镜和目镜,以免造成损坏。

同时,我们需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并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和高质量。

最后,我们来谈谈显微镜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和意义。

显微镜的出现使得生物学进一步深入了解细胞、组织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观察微观结构,我们可以探索细胞及其内部的复杂过程,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

此外,显微镜还在医学、生态学和农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和解决各种生物学问题。

总的来说,高一生物实验中的显微镜知识点包括显微镜结构、使用技巧、放大倍数以及应用意义等方面。

生生物显微镜高一知识点

生生物显微镜高一知识点

生生物显微镜高一知识点生物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用于帮助科学家观察和研究微生物和细胞等微小生物体。

它的应用领域广泛,不仅在生物学、医学等科学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物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生物显微镜主要由光源、物镜、目镜和组成样品放置的台板等部分组成。

光源可以是白光或者是荧光灯,能够提供充足的光线照射样品。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下方的镜片,它能够放大样品中的细胞和微生物。

目镜则位于显微镜上方,用于放大从物镜传来的显微图像。

而台板则用来固定并调节样品的位置。

生物显微镜的原理是通过光线的折射和放大来实现对微小物体的观察。

当光线通过物镜投射到样品上时,由于样品不透明的特性,部分光线被物体吸收,残留的光线则会通过放大镜放大后进入目镜。

经过目镜放大后,我们就能够看到放大的显微图像。

通过生物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微生物的神奇世界。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很难用肉眼观察到,但他们在自然界的循环和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细菌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则是很多传染病的媒介。

通过生物显微镜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此外,生物显微镜还在细胞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通过生物显微镜的观察,科学家们能够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揭示生命的奥秘。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借助荧光显微镜等特殊显微镜技术,能够观察到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反应和过程。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开发新药、治疗疾病、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之外,生物显微镜还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在中小学生的生物课上,还是在大学的实验室中,生物显微镜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

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显微图像,更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微生物的特点等,而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描述。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和研究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为我们解开生命之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生也需要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和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显微镜的种类及其原理显微镜通常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利用透射光通过样品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其原理是将光线通过目镜、物镜等光学元件放大样品中的光线。

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束代替光线,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胞结构。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主要学习的是光学显微镜。

2. 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典型的光学显微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镜、目镜、机械部分、光源和聚光系统。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下方的镜头,能够放大样品中的光线;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放大物镜所成像的物体;机械部分包括支撑和调节装置,使样品能够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光源提供照明,聚光系统通过调节光线的强弱和聚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将样品放置在玻璃载物板或载玻片上。

首先,将载玻片固定到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调节好位置。

然后,用净化过的滴管滴一滴水样液在载玻片上,再取一片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水样液上。

接下来,调节物镜和目镜,通过转动聚光系统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显微镜时要避免用手触摸光学镜片,以免留下污渍对观察造成影响。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物镜和目镜的倍数决定。

常见的物镜倍数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目镜倍数一般为10倍。

这样,使用40倍物镜和10倍目镜时,总的放大倍数为400倍。

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从而观察到不同大小的细胞结构。

5. 显微镜调焦技巧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需要掌握一些显微镜调焦的技巧。

首先,用低倍物镜找到样品并大致聚焦。

然后,通过细微调节机械装置或镜筒附近的焦距微调装置,缓慢转动聚焦系统,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生物显微镜高中知识点总结

生物显微镜高中知识点总结

生物显微镜高中知识点总结一、生物显微镜的原理生物显微镜利用光学原理来放大微小物体,并使其变得可见。

其主要原理包括折射、放大和成像等。

1.折射原理生物显微镜利用透镜对光线的折射来放大被观察的物体。

当光线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

2.放大原理生物显微镜通过透镜系统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成可见大小,使其成像在目镜和物镜之间的焦点处,从而使得物体在目镜中得到进一步放大。

3.成像原理生物显微镜通过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得被观察的物体在目镜中得到清晰的成像,从而实现对微小物体的观察和研究。

二、生物显微镜的构造生物显微镜通常由光源、物镜、目镜、载物台、焦距调节装置、鼓风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物镜和目镜是最关键的部分。

物镜和目镜分别用来放大被观察的物体,而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样品。

焦距调节装置用来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使样品能够得到清晰的成像。

光源用来照亮样品,而鼓风装置用来吹拂样品,以便观察不同角度的样品。

三、生物显微镜的操作生物显微镜的操作需要注意一定的步骤和技巧,以便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下面是生物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1.准备样品首先需要准备好要观察的样品,将样品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夹具夹住样品,以防止在观察过程中样品移动。

2.选择物镜根据样品的大小和要观察的细胞结构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进行观察。

通常情况下,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然后再使用高倍物镜进行细致观察。

3.调节光源调节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使得样品能够获得适当的照明,以便得到清晰的成像。

4.调焦使用焦距调节装置,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使得样品能够得到清晰的成像。

5.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器等特征,以便获取需要的观察结果。

6.记录观察结果观察完毕后,可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样品的图片,以记录观察结果。

四、生物显微镜的应用生物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生物显微镜的一些主要应用:1. 生物学研究在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组织学、生理学等研究中,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细胞器、细胞分裂等现象。

高一显微镜光圈知识点归纳

高一显微镜光圈知识点归纳

高一显微镜光圈知识点归纳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对于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尤为重要。

而显微镜的光圈则是显微镜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于成像的清晰度、亮度以及深度的影响非常大。

下面,我们将对高中生所需了解的显微镜光圈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什么是光圈?在介绍光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显微镜的两个主要部分:目镜和物镜。

目镜是用于观察的镜片,而物镜则是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光圈是指位于物镜镜头中心的一个孔,通过该孔进入的光线将通过透镜系统进入目镜。

它的作用是调节进入显微镜的光线量,控制成像的亮度和清晰度。

二、如何调节光圈?在显微镜的物镜上通常会标有相应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不同的倍数。

其中包括4x、10x、40x和100x等倍数。

这些倍数的调节实际上是通过转动光圈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当我们使用低倍数的物镜时,如4x和10x,光圈的开启程度应该较大,以获取更多的光线进入系统,保证亮度。

而当我们使用高倍数的物镜时,如40x和100x,光圈的开启程度则应该调小,以提高清晰度。

三、光圈对成像的影响1. 亮度的影响光圈的调节会直接影响显微镜的成像亮度。

当光圈开启程度适当时,适量的光线能够充分照亮被观察物体,使其清晰可见。

然而,如果光圈开启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亮度的下降,从而影响显微镜的成像效果。

2. 清晰度的影响除了亮度之外,光圈还对显微镜的清晰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物镜的光线量,从而改变焦距和景深。

当光圈开启适当,光线经过物镜透镜后能够正确聚焦,使图像清晰。

而如果光圈开启过大,虽然亮度增强,但却会导致景深减小,从而造成物体除了焦点以外其他部分模糊不清。

四、光圈的应用1. 低倍数物镜的应用低倍数的物镜如4x和10x通常用于观察整体结构、取样部位等。

在使用低倍数物镜时,我们需要打开光圈,确保充足的光线进入系统,使其亮度最大化,从而得到更广阔的视野以及较为清晰的图像。

2. 高倍数物镜的应用相比之下,高倍数的物镜如40x和100x主要用于观察微小结构和细胞等细节性的内容。

高一生物光学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光学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光学显微镜知识点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工具,它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到微观世界中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在高一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光学显微镜相关的知识。

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光学显微镜主要由光源、准直器、物镜、目镜、台架和调焦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物镜和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关键部件。

物镜是位于样品下方的镜片,它能够将样品上的光线聚焦到显微镜内部的目镜中。

物镜的放大倍数较大,通常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不同倍率的物镜可供选择。

更高倍数的物镜能够提供更清晰的细节。

目镜位于显微镜的视野末端,用于观察样品。

通过目镜,我们能够看到物镜所放大的样品图像。

常见的目镜倍率有10倍和20倍,它们与物镜的倍率相乘后即为最终的观察倍率。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与我们平日里使用的放大镜类似,都是利用透镜去放大目标物。

其中,物镜起到放大物体的作用,目镜则起到放大物镜中的物体的作用。

通过这种层层放大的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微小的细胞结构。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技巧,以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首先,正确调节光源的亮度很重要。

如果光源亮度过低,观察到的图像可能非常暗淡,无法分辨样品的细节。

相反,如果光源亮度过高,会导致图像过曝,造成细节的丢失。

因此,合理调节光源的亮度可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其次,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也是关键。

在观察之前,我们通常先用低倍率的物镜将样品定位,然后再逐渐切换到高倍率的物镜进行观察。

此外,物镜和目镜之间的间距也需要调整,以确保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最后,调焦器的使用也需要注意。

调焦器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在调焦过程中,我们需要轻轻旋转调焦器,直到样品处于最清晰的位置。

三、光学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光学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使得科学家能够观察到微观世界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高一显微镜知识点归纳

高一显微镜知识点归纳

高一显微镜知识点归纳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显微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深入了解生物的奥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显微镜的知识,下面将对高一显微镜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显微镜的分类和组成显微镜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又可分为简单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

1. 简单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构成,只能放大物体一定倍数,并且不能调焦。

2. 复合显微镜:由物镜、目镜、光源和调焦机构等组成。

物镜可以放大物体20倍至100倍不等,目镜放大10倍。

最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清洁显微镜镜头与物镜,调节光源亮度。

2. 调焦:先用粗调焦轮将物镜放置在离玻璃片约1厘米处,然后通过转动细调焦轮逐渐拉近物镜与玻璃片的距离,直到物镜与玻璃片接触并调整清晰。

3. 观察物体: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玻璃片上,将玻璃片放在物镜下方,用夹子夹紧。

通过调节细焦距轮,使目标物体清晰可见。

4. 视野调整:当视野不够明亮或物体偏离中心时,可通过调整光源亮度和物镜位置来进行调整。

三、显微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视野太暗:检查显微镜光源是否打开,并适当调节亮度。

也可能是目镜或物镜上有灰尘,需要及时清洁。

2. 物体模糊:先通过细焦距轮逐渐调整焦距,如果仍然模糊,可能是物镜或目镜不够清洁,需要擦拭。

3. 调焦困难:有时调焦轮过紧或过松会导致调焦困难,可以适当调整调焦轮松紧度。

四、显微镜的应用领域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显微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 科学研究: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科学家可以观察微小颗粒和细胞结构,研究物质的组成和属性。

2. 医学: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用于观察细菌、病毒和人体组织细胞,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生物学: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组织、细胞器和细胞分裂过程。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总结(一)显微镜的基础知识:1.显微镜的成像: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或直径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5.调节视野亮度的方法:①增强或减弱光源亮度;②增大或缩小光圈;③反光镜使用平面镜或凹面镜(二)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步骤:1.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1.操作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2)移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3)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5)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约0.5cm)时或者粗准焦螺旋不能再向下转动为止时停止下降(2)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总结一、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历程1.1 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和反射镜放大细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其原理是通过透镜或反射镜使光线聚焦,从而放大被观察的物体。

现代显微镜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

荷兰眼镜商扬·斯沃斯(Zacharias Janssen)和其父汉斯·斯沃斯(Hans Janssen)被认为是第一个发明显微镜的人。

而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是第一个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科学家。

1.2 显微镜的发展在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种不同类型的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

其中,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标志着显微镜的重大飞跃,使得人们可以观察到比光学显微镜更微小的物体。

二、显微镜的分类及结构2.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可见光对物体进行放大观察的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台、光源、反射镜等。

其中,物镜和目镜是光学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物镜用于放大样品,目镜用于放大视野。

2.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束对物体进行放大观察的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电子枪、对焦系统、透镜等。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可以放大更微小的物体,因此在生物、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3 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使用原子尖端对物体进行放大观察的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扫描探针、反馈系统等。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显微镜,可以对表面进行高分辨率的观察。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1 样品的制备在观察样品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工作。

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样品的制备方法也不同。

例如,在观察动植物的细胞时,通常需要将样品进行薄切片,以便于显微镜对其进行放大观察。

3.2 调节显微镜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对显微镜进行调节,以使得观察结果更加清晰。

主要包括对焦、调整光源、选择合适的目镜和物镜等。

生物显微镜高一知识点归纳

生物显微镜高一知识点归纳

生物显微镜高一知识点归纳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通过放大微小的细胞和组织结构,使其能够清晰可见。

它在研究细菌、细胞结构和生物组织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了解和掌握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种类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生物显微镜主要依靠光线的折射原理来放大物体。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物质之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发生弯曲并改变传播方向。

这种折射现象可以被生物显微镜利用,使得细小的细胞和组织结构放大成为我们肉眼可见的图像。

二、生物显微镜的种类目前常见的生物显微镜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等。

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最常见的显微镜,它主要利用光线的折射原理来放大样本。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在100-2000倍之间,分为简单光学显微镜和复合光学显微镜两种。

- 简单光学显微镜主要由透镜、光源和眼镜组成。

透镜聚焦光线,使得观察物体的图像可以放大到眼睛所能分辨的范围内。

- 复合光学显微镜增加了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可以进一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并使用光源和调焦装置来调整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线来实现对样品的放大。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更大,可以达到上千万倍。

电子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两种类型。

- 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用来观察样品内部的细节结构。

它通过将电子束通过样品后,记录电子的散射情况来形成图像。

- 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来观察样品表面的形貌。

它通过扫描电子束并记录电子的反射情况来形成图像。

3.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主要利用荧光染料来观察生物样品中的特定结构和化合物。

荧光显微镜对于观察活细胞和分子动态非常有用,可以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三、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样本制备在观察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样本制备工作。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总结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总结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1)显微镜的取送:①右手握镜臂;②左手托镜座;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

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

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知识点拨:(1)进行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反光镜或是光圈,使视野明亮,便于使用高倍镜观察。

(2)制作临时装片时,如果观察的是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如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滴加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3)无论选取动物组织细胞还是植物组织细胞,一定要量少,并且要在载玻片上将观察材料展开,以便于观察。

(4)观察时,要遵循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的顺序。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一、显微镜的构造1. 机械部分-镜座:稳定显微镜。

-镜柱:支持镜身。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2. 光学部分-目镜:无螺纹,放大物像。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放大物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反射光线强度较弱;另一面是凹面镜,反射光线强度较强。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三、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如,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放大倍数为10×40 = 400 倍。

2. 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例如,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3. 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低倍镜:视野亮、范围大、细胞数目多、物像小。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一、显微镜的构造很多老师对于显微镜的构造的介绍可能只是把显微镜从镜箱拿出来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们看各部分的构造。

在这里我个人觉得在介绍显微镜构造时应着重介绍以下几点:①从目镜筒中抽出目镜,从转换器上拧下物镜,这样使学生知道目镜无螺纹,而物镜有螺纹。

②把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放在同一桌面上,能让学生直观看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并且可以比较一下物镜的通光孔径,放大倍数越大的,通光孔径越小。

③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节范围的大小。

④遮光器的位置及怎样调节。

二、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给学生强调出显微镜成像的结论,对于成像的原理很少介绍,这样很多同学对于这点就比较模糊,因此,应把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显微镜成像的具体过程。

下图是显微镜成像原理示意图。

通过此图学生很清晰的看到物体被放大了两次,这样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结论二: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像的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

例1、如果一个细小的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面积D、长度或宽度解析:显微镜放大的物体的实质为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面积大约被放大了2500倍左右。

所以,答案为D。

例2、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A、bB、dC、pD、q解析:答案为D。

方法1:根据显微镜放大的为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的虚像,先把“b”左右相反得到“d”,再把“d”上下相反得到“q”。

方法2:最快捷的方法,把“b”旋转180°即可得到答案。

三、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的使用顺序为取镜、安放、对光、观察。

在低倍镜的取镜过程中学生应牢记“左托右握”准则,放在实验台的左上方,在观察时两眼都睁开,左眼看镜,右眼绘图。

在低倍镜观察时两次使用粗准焦螺旋,并且方向相反。

对于显微镜的操作,用下面的口诀来概括: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高中生物。

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作者:————————————————————————————————日期:
一、显微镜的构造
很多老师对于显微镜的构造的介绍可能只是把显微镜从镜箱拿出来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们看各部分的构造。

在这里我个人觉得在介绍显微镜构造时应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①从目镜筒中抽出目镜,从转换器上拧下物镜,这样使学生知道目镜无螺纹,而物镜有螺纹。

②把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放在同一桌面上,能让学生直观看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并且可以比较一下物镜的通光孔径,放大倍数越大的,通光孔径越小。

③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节范围的大小。

④遮光器的位置及怎样调节。

二、显微镜成像的原理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给学生强调出显微镜成像的结论,对于成像的原理很少介绍,这样很多同学对于这点就比较模糊,因此,应把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显微镜成像的具体过程。

下图是显微镜成像原理示意图。

通过此图学生很清晰的看到物体被放大了两次,这样就很容易得出:
结论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结论二: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像的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

例1、如果一个细小的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面积
D、长度或宽度
解析:显微镜放大的物体的实质为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面积大约被放大了2500倍左右。

所以,答案为D。

例2、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A、b
B、d
C、p
D、q
解析:答案为D。

方法1:根据显微镜放大的为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的虚像,先把“b”左右相反得到“d”,再把“d”上下相反得到“q”。

方法2:最快捷的方法,把“b”旋转180°即可得到答案。

三、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低倍镜的使用顺序为取镜、安放、对光、观察。

在低倍镜的取镜过程中学生应牢记“左托右握”准则,放在实验台的左上方,在观察时两眼都睁开,左眼看镜,右眼绘图。

在低倍镜观察时两次使用粗准焦螺旋,并且方向相反。

对于显微镜的操作,用下面的口诀来概括: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对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可以说是高中生物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很多同学容易犯错误注意事项如下:
①在换高倍物镜前,一定把要观察的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②换高倍物镜时,要转转换器,不能掰物镜。

③切忌动粗准焦螺旋,以免压坏玻片损坏物镜镜头。

四、显微镜使用中常见题型归类
1.物、目镜组合观察细胞
例3、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长3cm,乙长5cm,丙长3cm,丁长6cm。

请问: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在同样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物、目镜组合的题目。

首先要区分物镜和目镜,前面在介绍显微镜的结构时讲过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

因此甲、乙为物镜,丙丁为目镜。

然后判断哪是高倍镜,哪是低倍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因此,乙是高倍物镜,丙是高倍目镜。

最后,掌握高倍镜和低倍镜的特点:
所以,答案为:乙;乙x丙
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
结论三: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例4、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解析:视野中物象从右上方移到中央,也就是说,物象向左下方移动。

由于物象移动和装片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应向右上方移动标本。

答案为A。

注意:这里一定要看准移动的是物象还是装片,不然方向很容易弄错。

3.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
例5、当你开始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

这异物可能在()
A、反光镜上
B、装片上
C、物镜上
D、目镜上
解析:污物可能存在于三个位置:载玻片、物镜、目镜
先移动玻片,若污物不动,则在镜片上;再转动目镜,若污物不动,则在物镜上。

所以,答案为D。

4.放大倍数与视野内细胞数目变化的关系
(1)单行细胞数目的变化
例6、当显微镜的物镜是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24个
解析:由于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当物镜换成40x时,细胞被放大4倍,视野直径却变成原来的1/4,即视野中细胞的数目变成原来的1/4。

所以,答案为A。

结论四:单行细胞放大后,视野内细胞的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2)圆形视野内细胞数目的变化
例7、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物镜换成40×后,在视野中可看检测到的分生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解析:当物镜为10×时,视野的面积为S=π(d/2)2,当物镜换成40×时,视野的直径变为(d/4),视野的面积为S=π(d/8)2,视野面积变为原来的1/16,细胞数也为原来的1/16。

所以,答案为B。

结论五:圆形视野内相连的细胞放大后,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5.物象中细胞质环流与实际细胞质环流的关系
例8、下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解析:我们用例2中的方法2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

把图片旋转180°,叶绿体就到了液泡的左上方,而旋转180°后,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不变。

所以,答案为B。

结论六:物象中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一致。

6.气泡与细胞的判断
例9、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在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回视野中央仔细观察。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换高倍镜观察时要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生这种黑边圆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气泡和细胞的区别:气泡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

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而细胞则不会变形,且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形成气泡的原因是制片时操作不规范,盖盖玻片时未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或滴在载玻片上的水分过少。

答案:(1)气泡(2)右上方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象是倒像(3)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或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水过少。

7.同一视野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不清晰
例10、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解析: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同一视野内观察到的清晰的标本的像,是光线完全穿透标本形成的,当标本切片厚薄不均时,薄的地方光线能穿透,厚的地方光线不能穿透,这样就会造成一部分细胞清晰,另一部分细胞模糊。

所以。

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