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
选材与结构
第一段共有三个层次 绘画理论(从开始到“与可之教予如此),一门学科的理 论,可谓真传;首写文与可教我理论,可见文与可与我情感之 深厚。 感受理论(从“予不能然也”到“岂独竹乎?”),似乎 是闲笔,却是下一个内容的过渡,“岂独竹乎?”就是由画竹 引起的对生活、对哲学的思考。 绘画技巧(从“子由为《墨竹赋》”到这一段最后)第三层 的“今夫夫子之托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就是 借子由之口,对生活、对哲学思考而生发的结论。这种过渡与 承接无任何雕琢之迹。这一层也展示了文与可绘画技巧之高超。 而高超的技巧,又是其正确绘画理论的证明。其理论之深邃、 技艺之高超,又是苏轼失去朋友后痛苦之原因。 第三层的“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似乎又为闲 笔。其实,这正表现了文与可与我交往之深、情感之深。又为 下文写文与可与我友好有趣的交往作了过渡。
喷饭( pēn )
斤斧何曾赦箨龙( tuò ) 畴昔(chóu )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 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 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 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 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 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 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
文言句式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 不学之过也。 判断句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省略句 3、足相蹑于其门 状语后置 判断句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状语后置 6、吾将以为袜 省略句 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省略句 定语后置 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状语后置 判断句 10、轮扁,斫轮者也 11、岂复有竹乎: 固定句式 岂……乎?:哪里……呢? 12、世岂有万尺竹哉? 岂……哉?:哪里……呢?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PPT课件 图文
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 然又忘记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 4.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则非耶?
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我认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
解读第一段:
二.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副词,却 竟然)
乃见其所欲画者 2.乃见其所欲画者
(就是 就) (代词,自己)
❖ 2、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 竹乎! 译 :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
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 子呢? ❖ 3、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
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既然心理已经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 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 有学习的过错。
B.①…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同意踩”
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跟踪,追随
C.①与可无以答
都是 “没有用来”的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意至思千里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都是 “打开”的意
3.本段追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文 与可是怎样的人?
三件趣事。
第一件事突出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
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 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 旨有何关联?
❖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 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 是怎样的一个人?
❖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 思想的?
1\文体,杂文; 2\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 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 过人、无拘率直的人; 3\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 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 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 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我认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
解读第一段:
二.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副词,却 竟然)
乃见其所欲画者 2.乃见其所欲画者
(就是 就) (代词,自己)
❖ 2、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 竹乎! 译 :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
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 子呢? ❖ 3、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
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既然心理已经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 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 有学习的过错。
B.①…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同意踩”
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跟踪,追随
C.①与可无以答
都是 “没有用来”的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意至思千里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都是 “打开”的意
3.本段追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文 与可是怎样的人?
三件趣事。
第一件事突出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
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 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 旨有何关联?
❖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 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 是怎样的一个人?
❖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 思想的?
1\文体,杂文; 2\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 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 过人、无拘率直的人; 3\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 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 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 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
偃竹,倾斜的竹子。
记
“记”这种文体,出现得很早,至唐宋 大盛。它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 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主要有 台阁名胜记(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山 水游记(柳宗元《 永州八记》)书画杂记 (韩愈《 画记》等。写法上,大多讲究文采 藻饰,语言精美,描绘工巧,富于真情实感, 熔叙事、抒情、说理于一炉,具有较强的艺 术感染力。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 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书、文、诗、词、画,俱 成大家。 他和他的父亲苏 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 著于世,世称“三苏”。 “三苏”和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及同时代的欧阳修、 王安石、曾巩一起,被称 为“唐宋八大家”。
苏轼撰文同偃竹记
第二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竹的心得 第三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 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一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二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 的美学观点 第三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 饭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 第三段
筼筜yún dāng谷,地名,在现在汉中盆地 东面的洋州,北倚秦岭,南屏巴山,包括今 洋县、佛坪以及西乡的一部分。文与可任洋 州知州时,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在洋州城内外开辟了南园、横湖、冰池、蓼 屿、荻浦、望云楼、吏隐亭、披锦亭、筼筜 谷等三十个风景点,合称洋州三十景,其中 尤以筼筜谷最为著名。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 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 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 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 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 绢而已。“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 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 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 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 “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 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 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向 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 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课件
是杀牛的,但讲求养生的人 从他的行动中悟出了道理; 轮扁,是造车轮的,但读书 人赞成他讲的道理。如今您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 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
也,而予以为有道者,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
则非耶?”子由未尝 道不是吗?”子由没有画过
画也,故得其意而已。画,所以只得到了他的意蕴。 若并予 得者其,法岂。独得其意,象得了我到他这他的样的方的意法人蕴。, ,并哪且里也仅得仅到是
文与可(1018~1079),名同,字与可,自
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苏轼的表兄弟,墨
竹画派的代表人物,开后世“湖州竹派”。神宗
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
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文与可在洋
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
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
了。
.
9
.
10
.
11
与可之教予如此。 与可告诉我的是这样。我
予不能然也,而心 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
识其所以然。做的道理,但
能然者,内外不一, 心手不相应,不学
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 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 没有实践的过错。所以凡
偃竹,倾斜的竹子。
.
5
记
“记”这种文体,出现得很早,至唐宋大 盛。它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 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主要有台阁名胜记(韩愈《新修滕王阁 记》),山水游记(柳宗元《 永州八记》) 书画杂记(韩愈《 画记》等。
写法上,大多讲究文采藻饰,语言精美, 描绘工巧,富于真情实感,熔叙事、抒情、 说理于一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优秀课件
通过学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学生将对筼筜谷偃竹有更深入的 理解,体验到古代艺术的魅力。
艺术爱好者
对中国传统艺术感兴趣的人 可以通过该课件深入了解筼 筜谷偃竹。
课件概况
1
总页数
课件共有30页,包括介绍、示例、练习等内容。
2
多媒体元素
课件中使用了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多媒体元素,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
互动性
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进行互动练习,加深对筼筜谷偃竹的理解和掌握。
课件内容重点
1 筼筜谷偃竹的定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优秀课件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份精心设计的优秀课件,旨在向世界展示这 一古代艺术形式的美妙之处。
背景介绍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旨在介绍筼筜谷偃竹这一古代艺术形式的起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无 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 的学生。
教师
教师可以通过该课件了解筼 筜谷偃竹的知识,并将其应 用于教学中。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筼筜
2 筼筜谷偃竹的发展历
程
谷偃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从唐朝到宋朝的筼筜谷偃
竹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
时期的代表作品。
3 筼筜谷偃竹的意义
筼筜谷偃竹在中国文化和 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 对后世的影响。
交互及多媒体元素
互动学习场景
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进行互动学习,在体验中学习筼 筜谷偃竹的知识。
多媒体展示示例
课件中使用了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多媒体元素, 丰富了学习的内容。
学习成果评估
测验
通过筼筜谷偃竹的相关测验, 评估学生对课件内容的掌握 程度。
练习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绘制筼筜谷偃 竹作品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 果。
艺术爱好者
对中国传统艺术感兴趣的人 可以通过该课件深入了解筼 筜谷偃竹。
课件概况
1
总页数
课件共有30页,包括介绍、示例、练习等内容。
2
多媒体元素
课件中使用了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多媒体元素,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
互动性
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进行互动练习,加深对筼筜谷偃竹的理解和掌握。
课件内容重点
1 筼筜谷偃竹的定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优秀课件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份精心设计的优秀课件,旨在向世界展示这 一古代艺术形式的美妙之处。
背景介绍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旨在介绍筼筜谷偃竹这一古代艺术形式的起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无 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 的学生。
教师
教师可以通过该课件了解筼 筜谷偃竹的知识,并将其应 用于教学中。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筼筜
2 筼筜谷偃竹的发展历
程
谷偃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从唐朝到宋朝的筼筜谷偃
竹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
时期的代表作品。
3 筼筜谷偃竹的意义
筼筜谷偃竹在中国文化和 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 对后世的影响。
交互及多媒体元素
互动学习场景
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进行互动学习,在体验中学习筼 筜谷偃竹的知识。
多媒体展示示例
课件中使用了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多媒体元素, 丰富了学习的内容。
学习成果评估
测验
通过筼筜谷偃竹的相关测验, 评估学生对课件内容的掌握 程度。
练习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绘制筼筜谷偃 竹作品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 果。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精品PPT课件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4、 于 与可没于陈州: 在,表地点
5、 其 乃见其所欲: 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 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 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 代词,代文与可
6、 而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 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表并列
主旨:
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 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 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 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 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 情。
指出下列语句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1、 与可没与陈州: 没,通“殁”,死亡
2、 少纵即逝矣: 少,通“稍”,稍微
1、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
应,不学之过也。
判断句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省略句
3、足相蹑于其门 状语后置
判断句
4、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状语后置
6、 吾将以为袜
省略句
7、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省略句
1、 初不自贵重: 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 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 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 吾将以为袜: 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 发函得诗: 发,古:打开;今:发送 6、 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 以书遗余曰: 遗,古:赠送;今:遗失
(代词,自己)
岂独得其意
(代词,他的)
而予亦悔其随之(《游褒禅山记》)
(代词,自己)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
题 解:
筼筜(yún dāng)谷,地名,在现在汉中盆地东面的洋州,北倚秦岭,南屏巴山,包括今洋县、佛坪以及西乡的一部分。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洋州城内外开辟了南园、横湖、冰池、蓼屿、荻浦、望云楼、吏隐亭、披锦亭、筼筜谷等三十个风景点,合称洋州三十景,其中尤以筼筜谷最为著名。
3
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意思说:“打算用一段鹅溪产的绢,画出万尺长的寒竹。”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要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懒得动笔,只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与可无话可答,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就证实它,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千寻长的竹子,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的竹影就有这么长。”与可笑着说:“苏先生太会说了!但是(若有了)二百五十匹绢,我就用它们买些田地回家养老去了。”
01
偃竹,倾斜的竹子。
02
题解: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睹物思人,见物生情,写下这篇杂记。
01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0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形容因突然发笑而把嘴里的饭都喷出来的样子。常用“令人喷饭”来形容事情极其可笑。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共57张PPT)
文章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 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 思想的理解,指出“艺”与“道”的密 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与可的轶事和二 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 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 的悼念之情。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 些启迪和教益? 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 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 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 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 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文与可(1018~1079),名同,字与可, 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苏轼的表兄弟, 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开后世“湖州竹派”。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 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 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 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 诸城),后改知徐州,元丰二年三月又任湖州 知州,这时文已去世。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苏轼总是能用极精练的几个字就形象鲜明地描绘出人 的外部动作或内心情感。
如写 “烧笋晚食”时收到来信,信中假想之情景与 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 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诗的幽默诙谐 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 解和情感上的默契。 文章最后,写湖州晾书时,见到文与可《偃竹图》, 便“废卷而哭失声”。“废卷”与“失声痛哭”两个动作, 不用言语就充分地传达出了苏轼与文与可的真挚、深厚的 情谊。前面写往昔两人从真挚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为 了反衬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 “乐”与“悲”形成的感 情反差更强化了那“乐”得醉人,“悲”得痛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ppt
交代作文缘由——兄弟情深——叙事
一、通假字
1.与可没.于陈州 2.少.纵即逝矣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 古义: 看重
2.吾将以.为.袜 古义: 把……当作
通 殁 , 去世 通 稍 , 稍微
今义:价值高 今义:认为
3.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古义: 连词,表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
三、一词多义
1.熟(均选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①执笔熟.视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副词,仔细 形容词,熟练
2.语(均选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①今语.士大夫 ②有车过腹痛之语.
动词,告诉 名词,说法
3.过(均选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①不学之过.也 ②有车过.腹痛之语 4.遗
名词,过错 动词,经过
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文与可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文中通过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的个性: (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得而觉 讨厌。表现他的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 见其才情过人,又见其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他对挚友情谊之深 和为人的无拘、率直。
句末语气词,呢
⑥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
介词,为了
⑦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介词,给,替
⑧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介词,对,向
10.乃
①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副词,竟然
②乃.见其所欲画者(《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连词,却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才
一、通假字
1.与可没.于陈州 2.少.纵即逝矣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 古义: 看重
2.吾将以.为.袜 古义: 把……当作
通 殁 , 去世 通 稍 , 稍微
今义:价值高 今义:认为
3.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古义: 连词,表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
三、一词多义
1.熟(均选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①执笔熟.视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副词,仔细 形容词,熟练
2.语(均选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①今语.士大夫 ②有车过腹痛之语.
动词,告诉 名词,说法
3.过(均选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①不学之过.也 ②有车过.腹痛之语 4.遗
名词,过错 动词,经过
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文与可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文中通过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的个性: (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得而觉 讨厌。表现他的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 见其才情过人,又见其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他对挚友情谊之深 和为人的无拘、率直。
句末语气词,呢
⑥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
介词,为了
⑦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介词,给,替
⑧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介词,对,向
10.乃
①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副词,竟然
②乃.见其所欲画者(《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连词,却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 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 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 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 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 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 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 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 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 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 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 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 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神似重 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解读第二段:
4.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 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
5.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
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 主题思想的?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文同主张画竹之前,必 须先对于竹子有深入细 致的观察了解,再经过 反复的酝酿、构思,心 目当中隐然形成成熟的 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 研墨伸纸作画,手不停 挥,一气呵成,一幅画 竹便创作出来了。这种 从生活体验到艺术创作 的过程,也就是形象思 维的过程,是符合艺术 创作的规律的。
筼筜,是竹子的—种 ,生长在水边,竹竿 粗大,竹节间的距离 也长。筼筜谷是盛产 筼筜竹的一处山谷, 在今陕西洋县县城西 北五里。
(略:简略,与“详”相对)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妄:荒谬)
D.苏子辩则辩矣
(辩:有口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相同的一组是( B )
A.①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都是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 同,
B.①…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同意踩”
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跟踪,追随
解读第一段: 2.苏辙引文运有用道了者什么手法?
类比。
庖丁解牛→让文惠君悟出养生之道 轮扁造轮→让齐桓公悟出读书只能从 实践中体会
与可画竹→形、神兼备
解读第二段 一、完成下列各题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B ) 大概,大致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
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 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 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 ,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 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 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 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 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 之势。”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
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 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 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 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 梢万尺长②故不积跬步,无以意至思千里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都是 “打开”的意
解读第二段:
3.本段追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文 与可怎样的性格?
三件趣事。
表现文与可的性格:
第一件事突出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
第二、三件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
文与可 画筼筜谷 偃竹记
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文与可,姓文,名 同,字与可,四川省梓 潼县人。北宋著名画家 。他与苏轼是表兄弟。
他特别擅长画竹子 ,有"墨竹大师"之称。 他说:"我只不过把心中 的竹子画出来罢了."“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 是起源于他的画竹。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 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 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 ,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 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 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 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 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 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 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 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2.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 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3.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 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 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 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 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 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 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 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 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 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 矣。
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 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 竹在胸。
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 心得。
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 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 相关的几件趣事。
1.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 传为笑话。
神宗熙宁八年到熙宁 十年,文同在洋州作 知州,常去筼筜谷观 察竹子,因而画竹益 精。《筼筜谷偃竹》 就是这个时候画的。
元丰二年(1079)七 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柬 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 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 竹图》,见物生情,就写 了这篇杂记。
文与可生前曾以这 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 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 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 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 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 深意切。
解读第一段:
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副词,却 竟然)
乃见其所欲画者 (就是 就)
2.乃见其所欲画者
(代词,自己)
岂独得其意
(代词,他的)
而予亦悔其随之(《游褒禅山记》)
(代词,自己)
解读第一段: 1.本段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
三层。 ①文与可的绘画理论。 ②自己学习与可画论的心得。 ③引用苏辙的话, 指出与可绘画技艺 的精妙、深邃。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 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 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 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 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 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 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 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 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 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神似重 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解读第二段:
4.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 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
5.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
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 主题思想的?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文同主张画竹之前,必 须先对于竹子有深入细 致的观察了解,再经过 反复的酝酿、构思,心 目当中隐然形成成熟的 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 研墨伸纸作画,手不停 挥,一气呵成,一幅画 竹便创作出来了。这种 从生活体验到艺术创作 的过程,也就是形象思 维的过程,是符合艺术 创作的规律的。
筼筜,是竹子的—种 ,生长在水边,竹竿 粗大,竹节间的距离 也长。筼筜谷是盛产 筼筜竹的一处山谷, 在今陕西洋县县城西 北五里。
(略:简略,与“详”相对)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妄:荒谬)
D.苏子辩则辩矣
(辩:有口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相同的一组是( B )
A.①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都是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 同,
B.①…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同意踩”
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跟踪,追随
解读第一段: 2.苏辙引文运有用道了者什么手法?
类比。
庖丁解牛→让文惠君悟出养生之道 轮扁造轮→让齐桓公悟出读书只能从 实践中体会
与可画竹→形、神兼备
解读第二段 一、完成下列各题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B ) 大概,大致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
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 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 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 ,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 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 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 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 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 之势。”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
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 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 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 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 梢万尺长②故不积跬步,无以意至思千里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都是 “打开”的意
解读第二段:
3.本段追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文 与可怎样的性格?
三件趣事。
表现文与可的性格:
第一件事突出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
第二、三件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
文与可 画筼筜谷 偃竹记
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文与可,姓文,名 同,字与可,四川省梓 潼县人。北宋著名画家 。他与苏轼是表兄弟。
他特别擅长画竹子 ,有"墨竹大师"之称。 他说:"我只不过把心中 的竹子画出来罢了."“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 是起源于他的画竹。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 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 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 ,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 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 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 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 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 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 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 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2.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 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3.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 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 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 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 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 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 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 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 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 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 矣。
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 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 竹在胸。
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 心得。
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 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 相关的几件趣事。
1.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 传为笑话。
神宗熙宁八年到熙宁 十年,文同在洋州作 知州,常去筼筜谷观 察竹子,因而画竹益 精。《筼筜谷偃竹》 就是这个时候画的。
元丰二年(1079)七 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柬 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 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 竹图》,见物生情,就写 了这篇杂记。
文与可生前曾以这 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 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 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 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 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 深意切。
解读第一段:
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副词,却 竟然)
乃见其所欲画者 (就是 就)
2.乃见其所欲画者
(代词,自己)
岂独得其意
(代词,他的)
而予亦悔其随之(《游褒禅山记》)
(代词,自己)
解读第一段: 1.本段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
三层。 ①文与可的绘画理论。 ②自己学习与可画论的心得。 ③引用苏辙的话, 指出与可绘画技艺 的精妙、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