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免疫与计划免疫一、教材分析《免疫与计划免疫》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此内容的学习,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该节内容新概念(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较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兴趣,既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传染病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免疫的有关实例。
同时,受社会环境影响(如禽流感),学生对自身生理过程及原理的关注程度增大,对自身健康内容比较感兴趣。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描述免疫的功能,理解免疫的含义;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1、掌握了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免疫功能。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区别。
五、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六、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1、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首先要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指导学生预习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
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直观性强,信息量大。
最后,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研究者的心态,来优化课堂教学,通过适宜的情感激励,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2、教学重点分析及确定依据(1)、掌握了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免疫功能。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学生较容易感知。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区别。
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师收集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相关资料信息以及有关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源。
四、相关资源《【知识探究】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第一、二道防线》交互动画资源,《【活动设计】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活动设计资源,《【知识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微课)》视频资源,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示意图、呼吸道表面的黏毛等系列图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可是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却不容易生病;吃同样的鱼、虾,多数人安然无恙,有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疙瘩等过敏症状。
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器官移植吗?当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能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医生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人体这种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是好还是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
【新知讲解】(一)人体的三道防线阅读教材资料1: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分析: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链球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涂在清洁皮肤上的链球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出示:【活动设计】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以苹果皮为材料,通过划破果皮等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记录苹果的状态,从而模拟探究皮肤是人体的一道保护屏障。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免疫的概念和特点: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学生需要理解免疫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特异性、记忆性等。
2.计划免疫的原理和程序:计划免疫是依据免疫学原理,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特异性抗原,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学生需要掌握计划免疫的基本原理,包括抗原、抗体和免疫记忆等,以及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3.实验探究,体验原理:安排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免疫反应的过程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4.案例分析,应用知识: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免疫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反思,提升观念: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提升他们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意义的理解。
4.能够运用所学的免疫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免疫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来深化理解: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免疫反应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掌握计划免疫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研究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运用免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免疫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1.2《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8.1.2免疫和计划免疫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3.描述免疫的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无性生殖的图片音视频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2.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溶菌酶)非特异性免疫和吞噬细胞(血液和组织器
官) 3.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特异性免疫和脾脏)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二、免疫的功能
三、计划免疫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免疫和计划免疫”内容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
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难点,本节课因内容多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需安排第二节进一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优秀教学案例
1.情景创设:通过引入与免疫与计划免疫相关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案例的生动性和现实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引导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进行总结归纳。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讨论中的发现和观点,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例如,我会总结学生对于计划免疫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中的应用情况的讨论,并强调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2.强调免疫与计划免疫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关注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2.接着,我会介绍计划免疫的原理和重要性。我会讲解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免疫记忆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计划免疫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其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中的重要性。
3.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应用。例如,通过展示实际案例中计划免疫的应用情况,让学生看到计划免疫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免疫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类型。
2.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重要性,能够分析实际案例中计划免疫的应用。
3.掌握免疫与计划免疫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五)作业小结
1.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短文,或者设计一个关于计划免疫的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8.1.2免疫和计划免疫
4.家长辅助任务旨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提高健康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免疫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讲解免疫的概念、功能及类型,让学生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
(3)新课展开:详细介绍抗原、抗体及免疫反应,分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常见疫苗的接种时间;
6.课后作业:布置与免疫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探究能力;
3.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程度。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免疫和计划免疫这一章节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然而,由于免疫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分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5.家长辅助任务: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了解家里的疫苗接种情况,并记录在作业本上。同时,讨论家庭成员对计划免疫的看法和认识,促进家庭健康观念的提升。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免疫的深入概念和机制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构建免疫知识体系,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5.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6.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医生为患者诊断疾病,分析免疫反应过程,从而加深对免疫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7.案例教学法:引入计划免疫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强化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免疫学的魅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视频展示:播放一段关于免疫系统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免疫系统的神奇作用产生好奇。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免疫与计划免疫,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解释免疫的概念,阐述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免疫的概念、免疫的类型及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
-掌握免疫是生物体对抗病原体入侵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了解先天性免疫与后天性免疫的区别。
-学习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激活、产生抗体等。
2.学习计划免疫的意义、常见疫苗及其接种程序。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可以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
2.选择题:以下哪个不属于计划免疫的范畴?
A.卡介苗
B.麻疹疫苗
C.甲型流感疫苗
D.肺炎球菌疫苗
3.填空题: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____、____、____等。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了解计划免疫的概念,认识到计划免疫对预防传染病的意义。
-掌握我国常见疫苗的种类、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
3.掌握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学习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了解这些疾病的防治原则,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免疫的概念、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常见疫苗的接种。
-免疫概念的理解是基础,需要学生深刻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免疫应答过程的复杂性是学习的难点,需通过直观教具和动画辅助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8.1.2免疫与计划免疫 (1)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教材分析】《免疫与计划免疫》是在认识了传染病的基础上,来进行探究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更能突出本单元《健康地生活》这个主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描述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3)能够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插图,培养学生阅读和识图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免疫学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能够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1)描述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2)能够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过程】问题:1、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2、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作用?(插图)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图片,归纳出皮肤除了阻挡还具有杀死病原体的功能。
出示图片并引导:我们每天吃饭、喝水、呼吸空气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结构也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视频播放:“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3D视频问题:从视频中你还可以观察出第一道防线中呼吸道黏膜还具有什么特殊功能?学生观察、思考后,达成共识:学生得出: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有清扫作用。
补充第一道防线的组成通过动画更直观的认识到呼吸道黏膜的清扫作用,使学生感受到第一道防线的功能是多样化的。
教师展示“小猫舔伤口”的图片问题:猫若不幸受外伤时,往往会舔伤口,这样可降低伤口发炎的风险,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教师补充:溶菌酶除了存在于唾液中,还存在于人体的泪液、乳汁、血浆等液体中。
请同学归纳总结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三、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功能:产生抗体,清除抗原过渡:在生活中,大家会发现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则容易患病。
人教版生物八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6.学生在生物学实验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免疫相关的实验操作尚不熟悉,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给予指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3.开展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免疫与计划免疫的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能力。
3.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强调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责任感。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家庭计划免疫表,撰写科普文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设计一份家庭计划免疫表。表格中应包括家庭成员、接种疫苗名称、接种时间等信息,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健康意识。
2.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图片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免疫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免疫知识。
3.讲解计划免疫的原理,介绍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疫苗及其接种时间,强调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4.分析计划免疫的实施原则和策略,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疫苗的特点进行合理接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计划免疫的意义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2.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生物学知识有较高的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名称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会描述免疫的概念,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会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免疫的含义及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交流法。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教具。
学生准备:复习传染病的知识。
知识回顾:教师提问:1.什么是传染病?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那什么是病原体?3.传染病有什么特点?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5.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哪些?学生回答师:大家知道器官移植吗?生:知道。
师:当一个人因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生:会出现排斥反应。
师:为什么会出现排斥反应呢?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师: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第79页、第80页、第81页,结合图片,思考:(课件呈现问题)1.人体有哪三道防线?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是什么?3.这三道防线哪道是非特异性免疫,哪道是特异性免疫?(时间5分钟。
)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师:P80图8-5前两个病菌在干什么?说明皮肤有什么作用?第三个病菌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生:看图思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案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点拨:
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防止疾病产生或使疾病痊愈,并且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三道防线保卫自身的原理如图所示:
7.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比较
项目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形成时间出生后才形成
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形成因素与该病原体斗
争过的人才有
由遗传因素决定
作用特点针对某一特定
病原体,具有
专一性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
体,作用范围广,对多
数病原体都有效
器官或细胞脾脏、扁桃体、
淋巴结、胸腺
等
皮肤、黏膜、吞噬细胞
等
所含
防线
第三道防线第一、第二道防线
是否
遗传
不能遗传具有遗传性
举例麻疹病毒侵入
人体后,人体
产生抗体唾液中的溶菌酶
归纳三道防线
保卫自身的原
理
分析思考比较
特异性免疫和
非特异性免疫
指导分析归纳三
道防线保卫自身
的原理
指导分析思考比
较特异性免疫和
非特异性免疫
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总结概括。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
重难点: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计划免疫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我国儿童免疫规划及其接种程序。
设想:通过生动的动画、图表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免疫知识,突破重难点。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重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绘制一张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并整理我国儿童免疫规划中包括的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和接种原则。各小组需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一份报告,并在报告中分析计划免疫对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免疫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免疫的类型和特点。
2.学习计划免疫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掌握我国儿童免疫规划及其接种程序。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免疫相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疫苗的作用和免疫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免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会强调,免疫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重要机制,而计划免疫则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这一环节,我将详细讲解免疫的基本知识,包括免疫的类型、特点以及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生物练习册P41-46板书设计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阻挡、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先天具有的,对多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种病原体有预防吞噬细胞作用,作用较弱功能:吞噬、消灭病原体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后天形成的,或异物起作用具有针对性作用较强二、免疫的功能1.防御感染2.维持自身稳定3.免疫监视三、计划免疫1.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称作计划免疫2.必要性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教材理解方面做的比较到位,教学目标合理易达成,教学中深挖了教材内涵,充分利用了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来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流程流畅,可操作性强。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课堂生动有趣。
3、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并辅以教师的讲解,然后得出结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起到化难为易,并激发兴趣的作用。
二、不足之处4、对课堂教学中重难点应该有更多的预案。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需求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5、对学生的评价基本符合。
若更多的利用赞扬手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2. 简答题:请简述免疫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计划免疫的意义。
-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针对性、慢性和记忆性;非特异性免疫是对多种抗原都有防御作用,没有针对性,作用快且没有记忆性。计划免疫是一种预防性的免疫措施,通过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疫苗,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
(5) 在课堂上选取部分作业进行展示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讲授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现在我来进行一下教学反思。
首先,我觉得今天的课堂氛围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学生们对于免疫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讲解免疫的基本概念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形象生动地解释这两个概念,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② 免疫的类型:
- 特异性免疫:B细胞、T细胞,抗体、细胞因子。
- 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粘膜,吞噬细胞,补体系统。
③ 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 意义:预防传染病,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 实施方法:疫苗接种,目标人群,监测和评估。
④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红肿、发热。
-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② 计划免疫:预防性免疫措施,疫苗接种,传染病控制。
③ 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反应过强。
④ 医疗保健:免疫检测,免疫治疗,疾病预防。
3. 板书设计:
① 免疫的基本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8.1.2免疫和计划免疫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拓展疫苗研发、免疫新技术等前沿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着重巩固基础知识,确保他们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过程: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些疾病吗?这些疾病是如何被治愈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神奇的生命现象——免疫,它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
2.教学内容:简要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如病毒、细菌等,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病毒、细菌等知识,并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病毒、细菌是引起疾病的原因,那么,人体是如何抵御这些病原体的呢?”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绘制一张免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2.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计划免疫的小论文,内容需包括计划免疫的定义、意义、我国计划免疫政策及个人对计划免疫的看法。
3.请学生调查周围的人对计划免疫的认知程度,并以图表形式展示调查结果,分析计划免疫在我国的普及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设想一:为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拓展阅读材料,如疫苗研发、免疫新技术等前沿内容。
-设想二: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展课后辅导,巩固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Biblioteka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免疫现象图片,如流感、水痘等,引发学生对免疫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1.展示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动画。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讲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2.展示溶菌酶杀菌作用。教师活动三:
组织学生阅读关于水痘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的资料,进行资料分析。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并回答
讨论: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
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效果检测
完成达标检测,小组交流解决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并及时互纠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板书设计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
三道防线
两种免疫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皮肤、黏膜
阻挡、杀灭、清扫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
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
第三道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提问:同学们知道了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关系,那么请大家根据上述知识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就不会再出水痘了呢?
教师总结:实际上,第一、二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的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两道防线叫做非特异性免疫或先天性免疫。同学们提到的许多疾病人类现在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实现预防的目的了。也就是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对比我们前面所学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先天性免疫的概念,可以把第三道防线称之为特异性免疫或后天性免疫。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后回答。
学生:侵略者相当于抗原,我国的战士相当于抗体。
学生思考回答: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在水痘病毒的刺激下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等人病好之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这个人以后就不会再出水痘了。
区分抗原与抗体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9,提出问题:
1.资料①说明什么问题?
2.展示:皮肤的保护作用及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
教师活动二: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三道防线的功能
指导学生阅读
设疑:通过资料①,我们知道皮肤虽然具有免疫能力,但还是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又是什么在与病原体战斗呢?
重点
难点
重点
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功能。
难点
理解抗体与抗原的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导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疑问
引入新课
活动:播放历史上传染病流行的资料,展示各种现象。如药物过敏、骨折、肾移植前要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贫血、艾滋病病人、风湿性关节炎、肝癌。
提出问题:
1.在你的生活常识中,你理解什么是免疫?
2.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里,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安然无恙呢?
学生活动:观看资料
思考问题
讨论:以上的各种现象哪些与人体免疫有关?
学生提出对免疫概念的假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入本节学习内容。
展开过程
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一:
出示一些问题,如:肾移植时,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为什么感冒有的人得,而有的人不得?
教师播放抗体和抗原作用的动画。并讲解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教师运用各种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抗体和抗原的关系和功能(如:抗日战争,日本人侵略中国,激发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奋起抗争,许多农民变成了战士,与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胜利后,战士们的战斗能力并没有消失,如果日本人胆敢再来侵犯,我们的战士一定能再次打败侵略者。以上的过程中,何者相当于抗原?何者相当于抗体呢?
如:烧伤病人的治疗环境、学生的皮肤受伤后的感觉、痰的产生和排除。
学生活动:
参看教材中的资料,小组合作,逐步探究人体三道防线各自的功能。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资料,并分析一些人不得水痘或其他某种传染病的原因。
通过问题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组成。
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功能。
设疑:水痘是如何传染的?什么样预防水痘?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