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一

完美WORD格式2014年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一一、兴趣篇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是牧师.”乙说:“我是骗子.”丙说:“我是赌棍.”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2.有三只盒子,一只盒子里装有两个黑球,另一只盒子装有两个白球,还有一只盒子里装有黑球和白球各一个.现在三只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你能否仅从其中一只盒子里拿出一个球来,就确定这三只盒子里各装的是什么球?3.费叔叔手里握有两个硬币,他让小悦、冬冬和阿奇猜哪只手握有硬币.小悦说:“左手没有,右手有.”冬冬说:“右手没有,左手有.”阿奇说:“不会两手都没有,我猜左手没有.”结果三个人的话都说对一句,说错一句.请问:费叔叔是怎么握住硬币的?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上了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问:丙的号码是几号?5.甲、乙、丙、丁四人在争论今天是星期几,甲说:明天是星期五;乙说昨天是星期日,丙说:你俩说的都不对;丁说:今天不是星期六.实际上这四个人只有一人说对了,那么请问今天是星期_________ .6.爱丽丝梦游仙境时,误入一片魔法森林﹣﹣健忘森林.在森林中徘徊了很久以后,爱丽丝很想知道今天是星期几.这时她刚巧碰到了老山羊.爱丽丝赶忙问它:“请问您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老山羊回答说:“真糟糕,我也不记得了!不过,你可以去问问狮子和独角兽.狮钢在星期一、二、三是说谎的;独角兽在星期四、五、六是说谎的;其余的日子,它们利会说真话.”于是,爱丽丝就去找狮子和独角兽,并问它们今天是星期几.独角兽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狮子也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请你帮爱丽丝想一想,今天到底是星期几呢?7.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四年级一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甲老师不教英语;英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丙是一位女老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请问:乙老师教什么课?8.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他们当中一个人在做数学题,一个人在念英语,一个人在看小说,一个人在写信.已知:①甲不在念英语,也不在看小说;②如果甲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丁不在念英语;③有人说乙在做数学题,或在念英语,但事实并非如此;④丙既不是在看小说,也不在念英语.请问:在写信的是谁?9.小悦、冬冬、阿奇去参加一次奥运活动.他们三人分别戴着三种不同颜色的帽子,穿着三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已知:①帽子和衣服的颜色都只有红、黄、蓝三种;②小悦没戴红帽子,冬冬没戴黄帽子;③戴红帽子的那个人没有穿蓝衣服;④戴黄帽子的那个人穿着红衣服;⑤冬冬没有穿黄色衣服.请问:小悦、冬冬、阿奇各戴什么颜色的帽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10.甲、乙、丙、丁、戊五人各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小说,他们约定读完后互相交换.这五本书的厚度以及他们五人的阅读速度都差不多,因此五人总是同时交换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都读完了这五本书.已知:①甲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二本;②丙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四本;③丙读的第二本书甲在一开始就读了;④丁最后读的书是丙读的第三本;⑤乙读的第四本是戊读的第三本;⑥丁第三次读的书是丙~开始读的那本.设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最后读的书分别为A、B、C、D、E,请根据以上条件确定这五个人读的第四本书分别是什么?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1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丙是牧师.”乙说:“甲是赌棍”丙说:“乙是骗子.”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12.期末考试结束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在一起议论.甲说:“自然成绩第一名是丁.”乙说:“数学成绩第一名是丙.”丙说:“语文成绩第一名不是甲.”丁说:“英语成绩第一名是乙.”成绩公布后发现,这四名同学确实分别取得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的第一名,但只有取得语文和自然第一名的学生做出的猜测是正确的.请问:数学成绩第一名是谁?13.甲、乙、丙、丁四人对A先生的藏书数量进行了一个估计,甲说:A先生有500本书;乙说:A先生至少有1000本书;丙说:A先生的书不到2000本;丁说:A先生至少有1本书.这四人的估计中只有1人是对的.问A先生究竟有多少本书?14.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的过程中,对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审问.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丙说:“甲、丁之中有一个是罪犯.”丁说:“乙说的是事实.”如果这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另外两人说了假话,而且只有一个罪犯.请你判断:罪犯是谁?15.某参观团根据下列条件从A,B,C,D,E这5个地方中选定参观地点:①若去A地,则也必须去B地;②B,C 两地中至多去一地;③D,E两地中至少去一地;④C,D两地都去或者都不去;⑤若去E地,一定要去A,D两地.那么参观团所去的地点是哪些?_________ .16.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八位同学获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A:“或者F是第一名,或者H是第一名.”B:“我是第一名.”C:“G是第一名.”D:“B不是第一名”E:“A说的不对.”F:“我不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G:“C不是第一名.”H:“我同意A的意见.”老师指出,八人中有三人猜对了,第一名:_________ .17.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已知:①木工只和车工下棋,而且总是输给车工;②王、陈两位师傅和木工经常一起看球;③陈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④徐师傅比赵师傅下的好.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是什么工种?18.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警察,已知:①教师不知道甲的职业;②医生曾给乙治过病;③律师是丙的法律顾问(经常见面);④丁不是律师;⑤乙和丙从未见过面,请问:甲、乙、丙的职业依次是什么?19.有三户人家,父亲分别姓王、张、陈,母亲分别姓刘、李、胡,每家一个孩子,分别叫明明(女)、宁宁(女)、松松(男).已知:①王爸爸和李妈妈的孩子都参加了女子体操队;②张爸爸的女儿不叫宁宁;③陈和胡不是一家.请问:哪些人是一家?20.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各教两门不同的课.已知:①甲在星期二没课;②乙在星期一不给一班上课;③丙星期二前两节都有课;④物理老师星期一前两节没课.21.甲、乙两校举行象棋比赛.两校各选五名选手进行循环赛,即每名选手都与对方五名选手各赛一盘,每天赛五场,共赛五天.甲校的五名选手是丁一、胡二、张三、李四、王五.已知:①丁一第一天的对手第二天与胡二相遇;②第三天被李四打败的选手第四天胜了王五:③王五第四天的对手第五天与胡﹣﹣﹣T成和棋;④第五天胜了张三的选手第三天败给胡二;⑤王五第二天的对手最后一天与丁一对阵.请问:第三天与丁一比赛的选手,最后一天与谁比赛?22.在国际饭店的宴会桌旁,甲、乙、丙、丁四位朋友进行有趣的交谈,用了中、英、法、日四种语言,知道的情况如下:(1)甲、乙、丙各会两种语言,丁只会一种语言;(2)有一种语言四人中有三人都会;(3)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乙不会英语;(4)甲与丙、丙与丁不能直接交谈,乙与丙可以直接交谈;(5)没有人即会日语,又会法语.甲会_________ ,乙会_________ ,丙会_________ ,丁会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23.如图,8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摆放在桌子上,其中正方形纸片A可以完全看到,其他7张正方形纸片由于互相重叠而只露出一部分.这些纸片从上到下的摆放次序是怎样的?24.五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有两个班长,召开年级班长会议时每班都有一名班长参加.参加第一次会议的是A、B、C、D;参加第二次会议的是B、D、E、F;参加第三次会议的是A、B、E、G.又已知日三次会议都没参加.请问:和A、B、C、D同班的分别是谁?25.赛马比赛前,五位观众给A、B、C、D、E五匹赛马预测名次.甲说:“B第三,C第五.”乙说:“E第四,D 第五.”丙说:“A第一,E第四.”丁说:“C第一,B第二.”戊说:“A第三,D第四.”结果每个名次都有人猜中,请求出各匹马的名次.26.房问里有12个人,其中有些人总说假话,其余的人总说真话.其中一个人说:“这里没有一个老实人.”第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一个老实人.”第三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两个老实人.”如此往下,至第十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11个老实人.”请问:房间里究竟有多少个老实人?27.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有A、B、C、D四位不同国籍的旅客,他们分别穿蓝、黑、灰、褐色的大衣,坐在一张桌子的两边.桌子每边坐两个人,而且他们正好与另一边的某人面对面.已知:①英国旅客坐在B先生左侧;②A先生穿褐色大衣;③穿黑色大衣的坐在德国旅客右侧;④D先生的对面坐着美国旅客;⑤俄国旅客穿着灰色大衣.问:A、B、C、D分别是哪国人?分别穿什么颜色的大衣?28.张三,李四,王五,徐六四人分别要到A、B、C、D四个单位办事,已知A单位星期一不接待,B单位星期三不接持,C单位星期四不接待,D单位只能在星期二,四,六接待,星期日四个单位都不办公,一天,他们议论起哪天去办事:张三说:你们可别像我前天那样,在人家不接待的日子去李四说:我今天必须去,明天人家就不接待了,王五说:我和李四正相反,今天不能去,明天去徐六说:我从今天起,连着四天哪天去都行.则这天是星期_________ 他们分别去_________ 单位办事.29.一次羽毛球邀请赛,来自湖北、广东、福建、北京和上海的五名运动员相遇在一起,据了解:①李平仅和另外两名运动员比赛过;②上海运动员和另外三名运动员比赛过;③陈兵和广东运动员是好朋友,但他们从未比赛过;④福建运动员和林华比赛过;⑤赵新仅与一名运动员比赛过;⑥广东、福建、北京的三名运动员都相互交过手.请问:张强是哪个省/市的运动员?30.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每个人都非常有特点,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开不同品牌的车子,喝不同种类的茶,穿不同颜色的衬衫.一次聚会上他们遇到一起,把车从左到右排成了一行.已知:①甲开奔驰;②乙穿绿衬衫;③丙喝碧螺春;④宝马车紧挨在奥迪车的左边;⑤宝马车的主人喝铁观音;⑥北京人穿蓝衬衫;⑦丰田主人来自天津;⑧中问那辆车的主人喝龙井茶;⑨丁的车在最左边;⑩上海人的车在穿红衬衫人的车旁边;(11)穿白衬衫人的车在天津人的车旁;(12)广州人喝菊花茶;(13)戊是重庆人;(14)丁的车在别克车的旁边;(15)上海人的车挨着喝乌龙茶的人的车.请问:谁穿黑衬衫?他是哪里人?他开什么车?喝什么茶?2014年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兴趣篇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是牧师.”乙说:“我是骗子.”丙说:“我是赌棍.”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2.有三只盒子,一只盒子里装有两个黑球,另一只盒子装有两个白球,还有一只盒子里装有黑球和白球各一个.现在三只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你能否仅从其中一只盒子里拿出一个球来,就确定这三只盒子里各装的是什么球?3.费叔叔手里握有两个硬币,他让小悦、冬冬和阿奇猜哪只手握有硬币.小悦说:“左手没有,右手有.”冬冬说:“右手没有,左手有.”阿奇说:“不会两手都没有,我猜左手没有.”结果三个人的话都说对一句,说错一句.请问:费叔叔是怎么握住硬币的?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上了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问:丙的号码是几号?5.甲、乙、丙、丁四人在争论今天是星期几,甲说:明天是星期五;乙说昨天是星期日,丙说:你俩说的都不对;丁说:今天不是星期六.实际上这四个人只有一人说对了,那么请问今天是星期六.6.爱丽丝梦游仙境时,误入一片魔法森林﹣﹣健忘森林.在森林中徘徊了很久以后,爱丽丝很想知道今天是星期几.这时她刚巧碰到了老山羊.爱丽丝赶忙问它:“请问您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老山羊回答说:“真糟糕,我也不记得了!不过,你可以去问问狮子和独角兽.狮钢在星期一、二、三是说谎的;独角兽在星期四、五、六是说谎的;其余的日子,它们利会说真话.”于是,爱丽丝就去找狮子和独角兽,并问它们今天是星期几.独角兽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狮子也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请你帮爱丽丝想一想,今天到底是星期几呢?7.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四年级一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甲老师不教英语;英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丙是一位女老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请问:乙老师教什么课?8.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他们当中一个人在做数学题,一个人在念英语,一个人在看小说,一个人在写信.已知:①甲不在念英语,也不在看小说;②如果甲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丁不在念英语;③有人说乙在做数学题,或在念英语,但事实并非如此;④丙既不是在看小说,也不在念英语.请问:在写信的是谁?9.小悦、冬冬、阿奇去参加一次奥运活动.他们三人分别戴着三种不同颜色的帽子,穿着三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已知:①帽子和衣服的颜色都只有红、黄、蓝三种;②小悦没戴红帽子,冬冬没戴黄帽子;③戴红帽子的那个人没有穿蓝衣服;④戴黄帽子的那个人穿着红衣服;⑤冬冬没有穿黄色衣服.请问:小悦、冬冬、阿奇各戴什么颜色的帽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10.甲、乙、丙、丁、戊五人各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小说,他们约定读完后互相交换.这五本书的厚度以及他们五人的阅读速度都差不多,因此五人总是同时交换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都读完了这五本书.已知:①甲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二本;②丙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四本;③丙读的第二本书甲在一开始就读了;④丁最后读的书是丙读的第三本;⑤乙读的第四本是戊读的第三本;⑥丁第三次读的书是丙~开始读的那本.设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最后读的书分别为A、B、C、D、E,请根据以上条件确定这五个人读的第四本书分别是什么?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1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丙是牧师.”乙说:“甲是赌棍”丙说:“乙是骗子.”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12.期末考试结束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在一起议论.甲说:“自然成绩第一名是丁.”乙说:“数学成绩第一名是丙.”丙说:“语文成绩第一名不是甲.”丁说:“英语成绩第一名是乙.”成绩公布后发现,这四名同学确实分别取得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的第一名,但只有取得语文和自然第一名的学生做出的猜测是正确的.请问:数学成绩第一名是谁?13.甲、乙、丙、丁四人对A先生的藏书数量进行了一个估计,甲说:A先生有500本书;乙说:A先生至少有1000本书;丙说:A先生的书不到2000本;丁说:A先生至少有1本书.这四人的估计中只有1人是对的.问A先生究竟有多少本书?14.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的过程中,对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审问.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丙说:“甲、丁之中有一个是罪犯.”丁说:“乙说的是事实.”如果这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另外两人说了假话,而且只有一个罪犯.请你判断:罪犯是谁?15.某参观团根据下列条件从A,B,C,D,E这5个地方中选定参观地点:①若去A地,则也必须去B地;②B,C 两地中至多去一地;③D,E两地中至少去一地;④C,D两地都去或者都不去;⑤若去E地,一定要去A,D两地.那么参观团所去的地点是哪些?C、D .16.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八位同学获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A:“或者F是第一名,或者H是第一名.”B:“我是第一名.”C:“G是第一名.”D:“B不是第一名”E:“A说的不对.”F:“我不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G:“C不是第一名.”H:“我同意A的意见.”老师指出,八人中有三人猜对了,第一名: C .17.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已知:①木工只和车工下棋,而且总是输给车工;②王、陈两位师傅和木工经常一起看球;③陈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④徐师傅比赵师傅下的好.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是什么工种?18.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警察,已知:①教师不知道甲的职业;②医生曾给乙治过病;③律师是丙的法律顾问(经常见面);④丁不是律师;⑤乙和丙从未见过面,请问:甲、乙、丙的职业依次是什么?19.有三户人家,父亲分别姓王、张、陈,母亲分别姓刘、李、胡,每家一个孩子,分别叫明明(女)、宁宁(女)、松松(男).已知:①王爸爸和李妈妈的孩子都参加了女子体操队;②张爸爸的女儿不叫宁宁;③陈和胡不是一家.请问:哪些人是一家?20.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各教两门不同的课.已知:①甲在星期二没课;②乙在星期一不给一班上课;③丙星期二前两节都有课;④物理老师星期一前两节没课.21.甲、乙两校举行象棋比赛.两校各选五名选手进行循环赛,即每名选手都与对方五名选手各赛一盘,每天赛五场,共赛五天.甲校的五名选手是丁一、胡二、张三、李四、王五.已知:①丁一第一天的对手第二天与胡二相遇;②第三天被李四打败的选手第四天胜了王五:③王五第四天的对手第五天与胡﹣﹣﹣T成和棋;④第五天胜了张三的选手第三天败给胡二;⑤王五第二天的对手最后一天与丁一对阵.请问:第三天与丁一比赛的选手,最后一天与谁比赛?22.在国际饭店的宴会桌旁,甲、乙、丙、丁四位朋友进行有趣的交谈,用了中、英、法、日四种语言,知道的情况如下:(1)甲、乙、丙各会两种语言,丁只会一种语言;(2)有一种语言四人中有三人都会;(3)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乙不会英语;(4)甲与丙、丙与丁不能直接交谈,乙与丙可以直接交谈;(5)没有人即会日语,又会法语.甲会中、日语,乙会中、法语,丙会英、法语,丁会中国语.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23.如图,8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摆放在桌子上,其中正方形纸片A可以完全看到,其他7张正方形纸片由于互相重叠而只露出一部分.这些纸片从上到下的摆放次序是怎样的?24.五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有两个班长,召开年级班长会议时每班都有一名班长参加.参加第一次会议的是A、B、C、D;参加第二次会议的是B、D、E、F;参加第三次会议的是A、B、E、G.又已知日三次会议都没参加.请问:和A、B、C、D同班的分别是谁?25.赛马比赛前,五位观众给A、B、C、D、E五匹赛马预测名次.甲说:“B第三,C第五.”乙说:“E第四,D 第五.”丙说:“A第一,E第四.”丁说:“C第一,B第二.”戊说:“A第三,D第四.”结果每个名次都有人猜中,请求出各匹马的名次.26.房问里有12个人,其中有些人总说假话,其余的人总说真话.其中一个人说:“这里没有一个老实人.”第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一个老实人.”第三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两个老实人.”如此往下,至第十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11个老实人.”请问:房间里究竟有多少个老实人?27.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有A、B、C、D四位不同国籍的旅客,他们分别穿蓝、黑、灰、褐色的大衣,坐在一张桌子的两边.桌子每边坐两个人,而且他们正好与另一边的某人面对面.已知:①英国旅客坐在B先生左侧;②A先生穿褐色大衣;③穿黑色大衣的坐在德国旅客右侧;④D先生的对面坐着美国旅客;⑤俄国旅客穿着灰色大衣.问:A、B、C、D分别是哪国人?分别穿什么颜色的大衣?28.张三,李四,王五,徐六四人分别要到A、B、C、D四个单位办事,已知A单位星期一不接待,B单位星期三不接持,C单位星期四不接待,D单位只能在星期二,四,六接待,星期日四个单位都不办公,一天,他们议论起哪天去办事:张三说:你们可别像我前天那样,在人家不接待的日子去李四说:我今天必须去,明天人家就不接待了,王五说:我和李四正相反,今天不能去,明天去徐六说:我从今天起,连着四天哪天去都行.则这天是星期三他们分别去D,C,B,A 单位办事.29.一次羽毛球邀请赛,来自湖北、广东、福建、北京和上海的五名运动员相遇在一起,据了解:①李平仅和另外两名运动员比赛过;②上海运动员和另外三名运动员比赛过;③陈兵和广东运动员是好朋友,但他们从未比赛过;④福建运动员和林华比赛过;⑤赵新仅与一名运动员比赛过;⑥广东、福建、北京的三名运动员都相互交过手.请问:张强是哪个省/市的运动员?30.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每个人都非常有特点,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开不同品牌的车子,喝不同种类的茶,穿不同颜色的衬衫.一次聚会上他们遇到一起,把车从左到右排成了一行.已知:①甲开奔驰;②乙穿绿衬衫;③丙喝碧螺春;④宝马车紧挨在奥迪车的左边;⑤宝马车的主人喝铁观音;⑥北京人穿蓝衬衫;⑦丰田主人来自天津;⑧中问那辆车的主人喝龙井茶;⑨丁的车在最左边;⑩上海人的车在穿红衬衫人的车旁边;(11)穿白衬衫人的车在天津人的车旁;(12)广州人喝菊花茶;(13)戊是重庆人;(14)丁的车在别克车的旁边;(15)上海人的车挨着喝乌龙茶的人的车.请问:谁穿黑衬衫?他是哪里人?他开什么车?喝什么茶?。
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

第一课:巧求周长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了,但对于一些不是长方形、正方形而是多边形的图形,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可以把求多边形的周长转化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例1:如图13—1所示,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分析:要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也就是求线段AB+BC+CD+DE+EF+FA的和是多少?用一个大正方形把这个图形圈起来,如图13—2所示,这个大正方形是ABCG.把线段EF水平向上移动,移到CG边上,这样CD+EF的长度正好与AB的长度相等.同样把竖直方向上的DE边向左移动,移到AG边上,这样AF+DE的长度正好与BC边的长度相等.这样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就转化为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练习1.下图的周长与长__厘米,宽__厘米的长方形周长相同,所以它的周长为__厘米(单位:厘米)。
2.下图的周长可以看成一个长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组成,宽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所以它的周长是___厘米。
3.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围成图形的小线段长l厘米)。
②周长为多少厘米(每条小线段长度都是1厘米)?第二课: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
一、算术平均数例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分析: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
解:(4+5+7+8)÷4=6(厘米)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练习1.机械厂前3天平均每天加工零件1259只,后4天共加工零件5379只,这星期内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只?提示:平均数=总零件数÷总天数已知:前()天加工(),()天加工(),共()只,共加工()天要求:2.修路队4天修了两段公路,第一段长430米,第二段长250米,平均每天修多少米?提示:平均数=总长度÷多少段已知:第一段()米,第二段()米,共()米,共()段。
四年级思维竞赛测试题

四年级思维竞赛测试题四年级的思维竞赛测试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测试题目:1. 逻辑推理题:- 题目:小华、小明和小强是三个好朋友,他们分别喜欢不同的运动:足球、篮球和排球。
小华不喜欢足球,小明不喜欢排球,喜欢足球的人不喜欢篮球。
请问他们各自喜欢什么运动?2. 数学问题:- 题目: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两个学生之间都互相握手一次,请问一共会握多少次手?3. 图形识别题:- 题目:给出一系列图形,每个图形都是由不同数量的正方形组成。
如果第一个图形由1个正方形组成,第二个图形由3个正方形组成,第三个图形由6个正方形组成,以此类推,请找出下一个图形由多少个正方形组成。
4. 序列推理题:- 题目:给出一个数字序列:2, 4, 8, 16, ... 请问下一个数字是什么?5. 空间想象力题:- 题目:如果一个立方体的每个面都被涂上了不同的颜色,现在将这个立方体切割成27个小立方体,请问至少有多少个小立方体的面没有被涂上颜色?6. 时间计算题:- 题目: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30分钟,如果他7:30离开家,那么他什么时间到达学校?7. 概率问题:- 题目: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
如果随机抽取2个球,抽到2个红球的概率是多少?8. 数学应用题:- 题目:一个班级有24名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带了至少2本书来学校,那么这个班级至少有多少本书?9. 反证法问题:- 题目:假设一个数是偶数,证明这个数可以被2整除。
10. 组合问题:- 题目:有5种不同的颜色的笔,如果需要从中选择3支,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式?这些题目覆盖了不同的思维技能,包括逻辑推理、数学计算、空间想象、序列识别、时间管理、概率计算、实际应用、反证法以及组合问题。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练习题题目一:判断真假1. 下列哪个数是非负奇数?A. -7B. 0C. 6D. 102. 如果2 + 2 = 4,并且4 - 2 = 2,那么2乘以2等于几?3. 下列哪个形状是三角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圆形D. 五边形4. 如果一个数字是8,如果把它加2,再减去2,那么答案是多少?题目二:推理思维1. 小明有12颗苹果,他吃了3颗。
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颗苹果?2. 如果1个苹果的重量是100克,那么4个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克?3. 每本书有100页,小红一共有3本书。
她一天读3页。
小红需要多少天才能读完这些书?4. 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18个加法题,小明做了12个题,那么小华做了几道题?题目三:图形填空根据图形的规律,填上相应的数字或形状。
1.⬛️⬛️ 1 ⬛️⬛️⬛️⬛️⬛️2 3 ⬛️ 42.⬛️⬛️ 4⬛️ 5 ⬛️3 ⬛️⬛️3.1 2 ⬛️⬛️⬛️⬛️3 ⬛️ 44.⬛️⬛️ 7 ⬛️⬛️⬛️⬛️⬛️⬛️⬛️6 ⬛️⬛️⬛️ 8题目四:数列练习根据数列的规律,填上缺失的数字。
1. 2, 4, 6, __, 10, 122. 3, 6, 9, 12, __, 183. 5, 10, 15, __, 25, 304. __, 14, 16, 18, 20, 22以上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难易程度和题量。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题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题题目:小学数学逻辑思维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以下数字中,选出一个与其它数字不同类的数字。
10 12 14 18 20 22 24 262. 某物品原价为800元,现进行打折,折扣为20%,请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元?3. 请将下列数字按升序排列: 5, 10, 3, 8, 12.4. 将一个圆分成4个相等的扇形,每个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5. 求下列算式的值:3 + 4 × 2 - 5.6. 把6十7百8千写成标准形式。
7. 小华有8本书,小明有权借5本书,两人共有多少本书?8.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米,宽是7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9. 如果1小时有60分钟,那么2小时有多少分钟?10. 现在是上午11点,过去了2小时,是几点?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数字哪一个是偶数?A) 3 B) 6 C) 9 D) 112. 小明的身高为125厘米,小华的身高为140厘米,谁的身高更高?A) 小明 B) 小华 C) 一样高3. 小明有9根铅笔,小华比小明多3根铅笔,小华有多少根铅笔?A) 6 B) 9 C) 12 D) 154. 在以下数字中,哪一个是3的倍数?A) 15 B) 20 C) 25 D) 305. 请写出下图中缺少的数字:1 2 34 5 67 ? 9A) 4 B) 5 C) 6 D) 86. 用下面给出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3位数。
5, 2, 3, 7A) 235 B) 257 C) 327 D) 5277. 请将下列算式化简:10 + 2 × (3 - 5).A) 10 B) 8 C) 4 D) -68. 某本书原价为50元,现在打折25%,请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元?A) 12.5 B) 25 C) 37.5 D) 42.59. 小明每天运动30分钟,小华每天运动45分钟,谁运动的时间长?A) 小明 B) 小华 C) 一样长10. 如果一个立方体的边长是4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16 B) 32 C) 48 D) 64三、解答题(共20分)1. 在一个宾馆内住了n个人,每个人每天需要支付20元。
四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训练题50道及答案

四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训练题50道及答案(1) 【一笔画】如图所示,某小区花园的道路为一个长480米,宽200米的长方形;一个边长为260米的菱形和十字交叉的两条道路组成.一天,王大爷A 处进入花园,走遍花园的所有道路并从A 处离开.如果他每分钟走60米,那么他从进入花园到走出花园最少要用______分.(2) 【三角形】周长是12,各边长都是整数的等腰三角形有几种?长方形有几种?(3) 【一笔画】如下图所示,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两个岛,有七座桥连接这两个岛及河岸.问:一个散步者能否一次不重复地走遍这七座桥?(4) 【图形面积】7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图中阴影部分,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 【图形拼接】用“四连块”拼成一个正方形,按编号画入右边图中.A(6) 【还原问题】桃园里来了第一群猴子,吃去桃子总数的一半又半个;第二群猴子又来吃掉剩下桃子的一半又半个;第三群猴子又来吃掉剩下桃子数的一半又半个.这时桃园里还只有100个桃了.那么园中原有多少桃?(7) 【图形面积】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差29cm ,边长相差1cm .求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8) 【还原问题】小丽用4元买了一本《童话大王》,又用剩下的钱的一半买了一本《儿童时代》,买钢笔又用去第二次剩下的钱的一半多1元,最后还剩4元,问:小丽原有多少钱?(9) 【等比数列】从前,有一位樵夫,整天幻想着遇见神仙,求得一种不花气力就能发财的窍门.一天,有一位老人突然来到樵夫面前,对他说:“你不是想见到神仙吗?”樵夫苦苦哀求:“我在山里砍了三天柴,累的要死要活,才卖的这么几个钱.您老人家神通广大,恳求您指点,使我可以不费力气就能得到钱吧!”老人指着东边的一座石头桥说:“好吧!从现在开始,你只要从那座桥上每走一个来回,口袋里的钱都会增长一倍,但是每次回来都要付给我24个钱作为报酬.”④③②①CB A樵夫高兴的在桥上走了一个来回,他数一数口袋里的钱,果然增长了一倍.他拿出24个钱交给神仙,然后又向桥上走去,等到他第三次回来,把24个钱交给神仙后,摸一摸口袋,里面竟然一个钱都没有了.正当他焦急不安的时候,神仙按原数把钱留下飘然而去,并留下一句话:“年轻人,不劳而获可不行啊!”故事读完了,小朋友们,你能不能算出,樵夫原来有多少钱呢?(10)【鸡兔同笼】一张数学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如不做,不得分也不扣分.若小明得了78分,那么他做对______题,做错________题,没做__________题.(11)【正方形】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三种面积不同的小正方形,并且小正方形的个数是8.如何分?(12)【图形拼接】试将一个49 的长方形分割成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图形,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13)【图形分割】在一块长方形的地里有一正方形的水池(如下图).试画一条直线把除开水池外的这块地平分成两块.OA(14) 【盈亏问题】猴王带领一群猴子去摘桃,下午收工后,猴王开始分配,若大猴分5个,小猴分3个,猴王可以留10个,若大,小猴都分4个,猴王能留下20个。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一

2014年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一一、兴趣篇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是牧师.”乙说:“我是骗子.”丙说:“我是赌棍.”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2.有三只盒子,一只盒子里装有两个黑球,另一只盒子装有两个白球,还有一只盒子里装有黑球和白球各一个.现在三只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你能否仅从其中一只盒子里拿出一个球来,就确定这三只盒子里各装的是什么球?3.费叔叔手里握有两个硬币,他让小悦、冬冬和阿奇猜哪只手握有硬币.小悦说:“左手没有,右手有.”冬冬说:“右手没有,左手有.”阿奇说:“不会两手都没有,我猜左手没有.”结果三个人的话都说对一句,说错一句.请问:费叔叔是怎么握住硬币的?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上了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问:丙的号码是几号?5.甲、乙、丙、丁四人在争论今天是星期几,甲说:明天是星期五;乙说昨天是星期日,丙说:你俩说的都不对;丁说:今天不是星期六.实际上这四个人只有一人说对了,那么请问今天是星期_________.6.爱丽丝梦游仙境时,误入一片魔法森林﹣﹣健忘森林.在森林中徘徊了很久以后,爱丽丝很想知道今天是星期几.这时她刚巧碰到了老山羊.爱丽丝赶忙问它:“请问您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老山羊回答说:“真糟糕,我也不记得了!不过,你可以去问问狮子和独角兽.狮钢在星期一、二、三是说谎的;独角兽在星期四、五、六是说谎的;其余的日子,它们利会说真话.”于是,爱丽丝就去找狮子和独角兽,并问它们今天是星期几.独角兽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狮子也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请你帮爱丽丝想一想,今天到底是星期几呢?7.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四年级一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甲老师不教英语;英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丙是一位女老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请问:乙老师教什么课?8.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他们当中一个人在做数学题,一个人在念英语,一个人在看小说,一个人在写信.已知:①甲不在念英语,也不在看小说;②如果甲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丁不在念英语;③有人说乙在做数学题,或在念英语,但事实并非如此;④丙既不是在看小说,也不在念英语.请问:在写信的是谁?9.小悦、冬冬、阿奇去参加一次奥运活动.他们三人分别戴着三种不同颜色的帽子,穿着三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已知:①帽子和衣服的颜色都只有红、黄、蓝三种;②小悦没戴红帽子,冬冬没戴黄帽子;③戴红帽子的那个人没有穿蓝衣服;④戴黄帽子的那个人穿着红衣服;⑤冬冬没有穿黄色衣服.请问:小悦、冬冬、阿奇各戴什么颜色的帽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10.甲、乙、丙、丁、戊五人各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小说,他们约定读完后互相交换.这五本书的厚度以及他们五人的阅读速度都差不多,因此五人总是同时交换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都读完了这五本书.已知:①甲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二本;②丙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四本;③丙读的第二本书甲在一开始就读了;④丁最后读的书是丙读的第三本;⑤乙读的第四本是戊读的第三本;⑥丁第三次读的书是丙~开始读的那本.设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最后读的书分别为A、B、C、D、E,请根据以上条件确定这五个人读的第四本书分别是什么?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1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丙是牧师.”乙说:“甲是赌棍”丙说:“乙是骗子.”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12.期末考试结束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在一起议论.甲说:“自然成绩第一名是丁.”乙说:“数学成绩第一名是丙.”丙说:“语文成绩第一名不是甲.”丁说:“英语成绩第一名是乙.”成绩公布后发现,这四名同学确实分别取得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的第一名,但只有取得语文和自然第一名的学生做出的猜测是正确的.请问:数学成绩第一名是谁?13.甲、乙、丙、丁四人对A先生的藏书数量进行了一个估计,甲说:A先生有500本书;乙说:A先生至少有1000本书;丙说:A先生的书不到2000本;丁说:A先生至少有1本书.这四人的估计中只有1人是对的.问A 先生究竟有多少本书?14.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的过程中,对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审问.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丙说:“甲、丁之中有一个是罪犯.”丁说:“乙说的是事实.”如果这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另外两人说了假话,而且只有一个罪犯.请你判断:罪犯是谁?15.某参观团根据下列条件从A,B,C,D,E这5个地方中选定参观地点:①若去A地,则也必须去B地;②B,C两地中至多去一地;③D,E两地中至少去一地;④C,D两地都去或者都不去;⑤若去E地,一定要去A,D 两地.那么参观团所去的地点是哪些?_________.16.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八位同学获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A:“或者F是第一名,或者H是第一名.”B:“我是第一名.”C:“G是第一名.”D:“B不是第一名”E:“A说的不对.”F:“我不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G:“C不是第一名.”H:“我同意A的意见.”老师指出,八人中有三人猜对了,第一名:_________.17.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已知:①木工只和车工下棋,而且总是输给车工;②王、陈两位师傅和木工经常一起看球;③陈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④徐师傅比赵师傅下的好.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是什么工种?18.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警察,已知:①教师不知道甲的职业;②医生曾给乙治过病;③律师是丙的法律顾问(经常见面);④丁不是律师;⑤乙和丙从未见过面,请问:甲、乙、丙的职业依次是什么?19.有三户人家,父亲分别姓王、张、陈,母亲分别姓刘、李、胡,每家一个孩子,分别叫明明(女)、宁宁(女)、松松(男).已知:①王爸爸和李妈妈的孩子都参加了女子体操队;②张爸爸的女儿不叫宁宁;③陈和胡不是一家.请问:哪些人是一家?20.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各教两门不同的课.已知:①甲在星期二没课;②乙在星期一不给一班上课;③丙星期二前两节都有课;④物理老师星期一前两节没课.请你根据上面的课程表判断他们各教哪两门课.星期班时间星期一星期二一班二班一班二班第一节语文地理物理语文第二节历史语文数学物理第三节体育物理数学体育第四节地理图画语文数学第五节物理数学生物语文第六节图画生物体育21.甲、乙两校举行象棋比赛.两校各选五名选手进行循环赛,即每名选手都与对方五名选手各赛一盘,每天赛五场,共赛五天.甲校的五名选手是丁一、胡二、张三、李四、王五.已知:①丁一第一天的对手第二天与胡二相遇;②第三天被李四打败的选手第四天胜了王五:③王五第四天的对手第五天与胡﹣﹣﹣T成和棋;④第五天胜了张三的选手第三天败给胡二;⑤王五第二天的对手最后一天与丁一对阵.请问:第三天与丁一比赛的选手,最后一天与谁比赛?22.在国际饭店的宴会桌旁,甲、乙、丙、丁四位朋友进行有趣的交谈,用了中、英、法、日四种语言,知道的情况如下:(1)甲、乙、丙各会两种语言,丁只会一种语言;(2)有一种语言四人中有三人都会;(3)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乙不会英语;(4)甲与丙、丙与丁不能直接交谈,乙与丙可以直接交谈;(5)没有人即会日语,又会法语.甲会_________,乙会_________,丙会_________,丁会_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23.如图,8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摆放在桌子上,其中正方形纸片A可以完全看到,其他7张正方形纸片由于互相重叠而只露出一部分.这些纸片从上到下的摆放次序是怎样的?24.五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有两个班长,召开年级班长会议时每班都有一名班长参加.参加第一次会议的是A、B、C、D;参加第二次会议的是B、D、E、F;参加第三次会议的是A、B、E、G.又已知日三次会议都没参加.请问:和A、B、C、D同班的分别是谁?25.赛马比赛前,五位观众给A、B、C、D、E五匹赛马预测名次.甲说:“B第三,C第五.”乙说:“E第四,D 第五.”丙说:“A第一,E第四.”丁说:“C第一,B第二.”戊说:“A第三,D第四.”结果每个名次都有人猜中,请求出各匹马的名次.26.房问里有12个人,其中有些人总说假话,其余的人总说真话.其中一个人说:“这里没有一个老实人.”第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一个老实人.”第三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两个老实人.”如此往下,至第十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11个老实人.”请问:房间里究竟有多少个老实人?27.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有A、B、C、D四位不同国籍的旅客,他们分别穿蓝、黑、灰、褐色的大衣,坐在一张桌子的两边.桌子每边坐两个人,而且他们正好与另一边的某人面对面.已知:①英国旅客坐在B先生左侧;②A先生穿褐色大衣;③穿黑色大衣的坐在德国旅客右侧;④D先生的对面坐着美国旅客;⑤俄国旅客穿着灰色大衣.问:A、B、C、D分别是哪国人?分别穿什么颜色的大衣?28.张三,李四,王五,徐六四人分别要到A、B、C、D四个单位办事,已知A单位星期一不接待,B单位星期三不接持,C单位星期四不接待,D单位只能在星期二,四,六接待,星期日四个单位都不办公,一天,他们议论起哪天去办事:张三说:你们可别像我前天那样,在人家不接待的日子去李四说:我今天必须去,明天人家就不接待了,王五说:我和李四正相反,今天不能去,明天去徐六说:我从今天起,连着四天哪天去都行.则这天是星期_________他们分别去_________单位办事.29.一次羽毛球邀请赛,来自湖北、广东、福建、北京和上海的五名运动员相遇在一起,据了解:①李平仅和另外两名运动员比赛过;②上海运动员和另外三名运动员比赛过;③陈兵和广东运动员是好朋友,但他们从未比赛过;④福建运动员和林华比赛过;⑤赵新仅与一名运动员比赛过;⑥广东、福建、北京的三名运动员都相互交过手.请问:张强是哪个省/市的运动员?30.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每个人都非常有特点,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开不同品牌的车子,喝不同种类的茶,穿不同颜色的衬衫.一次聚会上他们遇到一起,把车从左到右排成了一行.已知:①甲开奔驰;②乙穿绿衬衫;③丙喝碧螺春;④宝马车紧挨在奥迪车的左边;⑤宝马车的主人喝铁观音;⑥北京人穿蓝衬衫;⑦丰田主人来自天津;⑧中问那辆车的主人喝龙井茶;⑨丁的车在最左边;⑩上海人的车在穿红衬衫人的车旁边;(11)穿白衬衫人的车在天津人的车旁;(12)广州人喝菊花茶;(13)戊是重庆人;(14)丁的车在别克车的旁边;(15)上海人的车挨着喝乌龙茶的人的车.请问:谁穿黑衬衫?他是哪里人?他开什么车?喝什么茶?2014年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兴趣篇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是牧师.”乙说:“我是骗子.”丙说:“我是赌棍.”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从乙说的话进行推理,如果乙是牧师,则乙不会说“我是骗子”,所以乙不是牧师,则牧师只能是甲或丙,假设丙是牧师,则丙不会说:“我是赌棍.”所以甲是牧师,据此进行推理.解答:解:假设如果乙是牧师,则乙不会说“我是骗子”,所以乙不是牧师,则牧师只能是甲或丙,假设丙是牧师,则丙不会说:“我是赌棍.”所以甲是牧师;如果乙是骗子,则乙说:“我是骗子”,是真话了,因骗子只说假话,所以乙是赌棍,剩下的丙只能是骗子.答:甲是牧师,乙是赌棍,丙是骗子.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运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推理出与已知相矛盾的地方,从而确定各人的身份.2.有三只盒子,一只盒子里装有两个黑球,另一只盒子装有两个白球,还有一只盒子里装有黑球和白球各一个.现在三只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你能否仅从其中一只盒子里拿出一个球来,就确定这三只盒子里各装的是什么球?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根据题干,三个盒子外面的标签全贴错了,那么贴“1黑1白”的盒子里,装的肯定是2个黑色的,或者是装2个白色的;抓住这个条件,从这个盒子里摸出一个球,即可得出另外两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解答:解:从贴有“1黑1白”的盒子摸出1个球;(1)如果摸出的是黑球,这盒子装的就是两个黑球;则贴“两白”标签的盒子里装的是一个黑球和一个白球,贴“两黑”标签的盒子里装的是两个白球;(2)如果摸出的是白球,这盒子里装的就是两个白球,则贴“两黑”标签的盒子里装的是一个黑球和一个白球,贴“两白”标签盒子里装的是两个黑球.点评:抓住题干中“标签全贴错了”这个条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所在.3.费叔叔手里握有两个硬币,他让小悦、冬冬和阿奇猜哪只手握有硬币.小悦说:“左手没有,右手有.”冬冬说:“右手没有,左手有.”阿奇说:“不会两手都没有,我猜左手没有.”结果三个人的话都说对一句,说错一句.请问:费叔叔是怎么握住硬币的?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因三个人的话都有一句对的,说错了一句,假设小悦说的:右手有是对的,则左手没有是错的,冬冬说的右手没有就是错的,左手有就是对的,则阿奇说的我猜左手没有是对是错误的,不会两手都没有是正确的,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三个人的话都有一句对的,说错了一句,假设小悦说的:右手有是对的,则左手没有是错的,冬冬说的右手没有就是错的,左手有就是对的,则阿奇说的我猜左手没有是对是错误的,不会两手都没有是正确的,所以小悦说的右手有是对的,冬冬说的左手在也是对,则费叔叔是两手握硬币的.答:费叔叔两手握硬币.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运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上了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问:丙的号码是几号?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根据现在知道四人只说对了一半,可用假设法进行推理,若得出矛盾则否定之,若得不出矛盾则推理正确.解答:解:假设赵说的前半句“甲是2号”是对的,那么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丙是4号”就是对的,因为乙不能再是2号了;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就没有对的了,这与题目要求相矛盾,故这种假设不成立.那就是赵说的后半句“乙是3号”是对的,可以推出:钱说的“丙是4号”是对的,孙说的“丁是2号”是对的,李说的“乙是3号”是对的,可见甲是1号.所以甲1号,乙3号,丙4号,丁2号.答:丙的号码是4.点评:对于这类题目,抓住关键条件“四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运用假设法进行推理即可.5.甲、乙、丙、丁四人在争论今天是星期几,甲说:明天是星期五;乙说昨天是星期日,丙说:你俩说的都不对;丁说:今天不是星期六.实际上这四个人只有一人说对了,那么请问今天是星期六.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本题可通过假设法进行分析,假设:(1)甲对了,那么今天就是星期四,那么丁就也对了,与“只有一个人说对”矛盾;(2)乙对了,那么今天星期一,那么丁又对了,与“只有一个人说对”矛盾;(3)丙对了,今天既不是星期四也不是星期一,同时因为“只有一个人说对”所以丁错,所以今天是周六;(4)如果丁对了,甲乙丙就同时错,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甲乙都是错的,丙就是对的.综上可知,今天是星期六.解答:解:如果:(1)甲对,那么今天就是星期四,那么丁就也对了,与“只有一个人说对”矛盾;(2)乙对,那么今天星期一,那么丁又对了,与“只有一个人说对”矛盾;(3)丙对,今天既不是星期四也不是星期一,同时因为“只有一个人说对”所以丁错,所以今天是周六;(4)丁对,甲乙丙就同时错,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甲乙都是错的,丙就是对的.所以,今天是星期六.故答案为:6.点评:通过假设,找出说法中的矛盾之处,从而得出结论是完成此类问题的关键.6.爱丽丝梦游仙境时,误入一片魔法森林﹣﹣健忘森林.在森林中徘徊了很久以后,爱丽丝很想知道今天是星期几.这时她刚巧碰到了老山羊.爱丽丝赶忙问它:“请问您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老山羊回答说:“真糟糕,我也不记得了!不过,你可以去问问狮子和独角兽.狮钢在星期一、二、三是说谎的;独角兽在星期四、五、六是说谎的;其余的日子,它们利会说真话.”于是,爱丽丝就去找狮子和独角兽,并问它们今天是星期几.独角兽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狮子也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请你帮爱丽丝想一想,今天到底是星期几呢?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狮子和独角兽都回答:“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可根据它们说谎的日子进行推算,假设今天星期一,是狮子说谎的日子,那么独角兽说的就应该是真的,独角兽星期天是说真话的时间,与“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相矛盾;假设今天是星期二,是狮子说谎的日子,它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相矛盾;星期三也和星期二一样会出现矛盾;假设今天是星期四,是独角兽说谎的日子,它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是谎话,是狮子说真话的日子,它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正合题意;同理可推出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都不合题意.解答:解:狮子和独角兽说谎的日子是错开的,但它们都说同样的话,必然一个说真话,一个说假话.这天是星期四.答:今天是星期四.点评:对于这类题目,可用假设法逐一进行排除即可得到答案.7.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四年级一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甲老师不教英语;英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丙是一位女老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请问:乙老师教什么课?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由“甲老师不教英语;”得出甲老师教语文或数学;“英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说明英语老师是男的;“丙是一位女老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说明丙不教数学;综合以上得知丙教语文,甲教数学,乙教英语.解答:解:语文甲老师不教英语;所以甲老师教语文或数学;因为英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所以英语老师是男的;因为丙是一位女老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所以丙不教数学;综合以上得知丙教语文,甲教数学,乙教英语.答:乙老师教英语课.点评:将各个条件结合起来综合进行考虑,通过排除法进行推理;推出丙老师教语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他们当中一个人在做数学题,一个人在念英语,一个人在看小说,一个人在写信.已知:①甲不在念英语,也不在看小说;②如果甲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丁不在念英语;③有人说乙在做数学题,或在念英语,但事实并非如此;④丙既不是在看小说,也不在念英语.请问:在写信的是谁?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从①可以看出:甲在做数学或者在写信;从③可以知道乙是在看小说或者在写信;那么可以从②推出甲在做数学,即丙在写信,乙在看小书,最后确定丁在念英语.解答:解:根据①②可知:甲在做数学;由④可知:丙只能是做数学或者是写信,既然甲做数学,那么丙在写信;由②③可知:乙在看小说,丁在念英语.点评:此题分析有点难,应认真审题,依次进行假设,进而得出与问题相符的结论.9.小悦、冬冬、阿奇去参加一次奥运活动.他们三人分别戴着三种不同颜色的帽子,穿着三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已知:①帽子和衣服的颜色都只有红、黄、蓝三种;②小悦没戴红帽子,冬冬没戴黄帽子;③戴红帽子的那个人没有穿蓝衣服;④戴黄帽子的那个人穿着红衣服;⑤冬冬没有穿黄色衣服.请问:小悦、冬冬、阿奇各戴什么颜色的帽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由条件(3)、(4)知道帽子和衣服的配套情况,再由条件(2)、(5)知甲、乙、丙的帽子和衣服搭配情况.解答:解:由条件(3)、(4)知道:帽子和衣服的配套是:红帽黄衣,黄帽红衣,蓝帽蓝衣;再由条件(2)、(5)知道:小悦:黄帽红衣;冬冬:蓝帽蓝衣;阿奇:红帽黄衣.答:小悦:黄帽红衣;冬冬:蓝帽蓝衣;阿奇:红帽黄衣.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所给的条件,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再联合几个结论,得出要求的答案.10.甲、乙、丙、丁、戊五人各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小说,他们约定读完后互相交换.这五本书的厚度以及他们五人的阅读速度都差不多,因此五人总是同时交换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都读完了这五本书.已知:①甲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二本;②丙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四本;③丙读的第二本书甲在一开始就读了;④丁最后读的书是丙读的第三本;⑤乙读的第四本是戊读的第三本;⑥丁第三次读的书是丙~开始读的那本.设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最后读的书分别为A、B、C、D、E,请根据以上条件确定这五个人读的第四本书分别是什么?考点:逻辑推理.专题:逻辑推理问题.分析:设甲、乙、丙、丁、戍最后读的书的名称依次为A、B、C、D、E,(1)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乙读的第二本是A,第四本是C,丙读的第三本是D;戊读的第三本是C;(2)在上述推理的基础上,使用排除法,先填已知条件多的.比如乙:乙第3次只能读D和E,但D在同一时间被丙所读,故乙第3次只能读E,第1次读D.以此类推即可.解答:解:(1)设甲、乙、丙、丁、戍最后读的书的名称依次为A、B、C、D、E,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乙读的第二本是A,第四本是C,丙读的第三本是D;戊读的第三本是C;在图表中表示为:(2)在上述推理的基础上,使用排除法依次填满空白处,先填已知条件多的.乙第3次只能读D和E,但D在同一时间被丙所读,故乙第3次只能读E,第1次读;由此依此类推即可得出:。
四年级思维训练题大全

四年级思维训练题大全一、数学运算类。
1. 计算:99×99 + 199。
解析:将199拆分为99+100,原式变为99×99+99 + 100。
利用乘法分配律,99×99+99=99×(99 + 1)=99×100 = 9900,再加上100,结果为10000。
2. 计算:125×25×32。
解析:把32拆分为8×4,原式变为125×25×8×4。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25×8)×(25×4)=1000×100 = 100000。
3. 3600÷25÷4.解析:根据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所以3600÷(25×4)=3600÷100 = 36。
4. 1 + 2+3+…+98+99+100.解析: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首项 + 尾项)×项数÷2。
这里首项是1,尾项是100,项数是100。
所以(1 + 100)×100÷2=5050。
5. 2 + 4+6+…+96+98+100.解析:这是一个首项为2,末项为100,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项数为(100÷2) = 50。
根据求和公式:(2+100)×50÷2 = 2550。
二、数字规律类。
6. 找规律填数:1,1,2,3,5,8,(),21。
解析: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5+8 = 13,所以括号里应填13。
7. 找规律填数:1,4,9,16,(),36。
解析:这些数依次是1²,2²,3²,4²,所以括号里应是5²=25。
8. 找规律填数:1,3,6,10,(),21。
解析: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2、3、4……,所以10后面的数与10的差是5,这个数是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③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例1:有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根电线杆,可栽多少根电线杆?分析:要以两棵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作为分段标准.公路全长可分成若干段.由于公路的两端都要求栽杆,所以电线杆的根数比分成的段数多1。
解:以10米为一段,公路全长可以分成900÷10=90(段)共需电线杆根数:90+1=91(根)练习与作业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要排列成每行11人,共11行的方阵。
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同学?2.用棋子排成一个6×6的正方形,共需用棋子多少枚?3.有1764棵树苗,准备在一块正方形的苗圃(实心方阵)里栽培。
这个正方形苗圃的每边要栽多少棵树苗?4.576人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这个方阵每边多少人?5.棋子若干只,恰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6.在大楼的正方形平顶四周装彩灯,四个角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四周共装彩灯多少盏?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了,但对于一些不是长方形、正方形而是多边形的图形,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可以把求多边形的周长转化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例1:如图13—1所示,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练习与作业1.下图的周长与长__厘米,宽__厘米的长方形周长相同,所以它的周长为__厘米(单位:厘米)。
2.下图的周长可以看成一个长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组成,宽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所以它的周长是___厘米。
3.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①周长为__厘米。
逻辑推理初步培优专项训练在有些问题中,条件和结论中不出现任何数和数字,也不出现任何图形,因而,它既不是一个算术问题,也不是一个几何问题。
也有这样的题目,表面看来是一个算术或几何问题,但在解决它们的过程中却很少用到算术或几何知识。
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类问题我们称它为逻辑推理。
例1.一桩谋杀案中,两个嫌疑犯甲和乙。
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到讯问。
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是无罪的。
”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是无罪的。
”第三个证人说:“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第四个证人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
”通过调查研究,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请你分析一下,凶手是谁?分析与解:题目中条件较多,且四个人的证词有真有假,在这种情况下,要善于抓住关键,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逐步推理。
本题的关键是:第四个人说了实话。
因为第四个人说了实话,所以第三个人的证词是伪证,也就是说“前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是句假话。
由此可以断定,第一个和第二个证人都说了假话。
从而判断出甲和乙都是凶手。
练习与作业1.有甲、乙两同学,其中一个人有奇数根铅笔,一个人有偶数根铅笔。
如果再给甲原有的铅笔数,再给乙原有铅笔数的2倍,他们俩共有铅笔数为偶数。
那么,甲同学原有铅笔数是__。
2.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其中丙同学比丁同学高,比戊同学矮;丁同学比乙同学高;戊同学比甲同学矮。
则最高的同学是__,最矮的同学是__。
3.有四种树的照片,它们是桃树、杏树、李树、梨树,生物老师将照片从1到4编了号,让同学们区分四种树,每人说出两个,学生回答如下;第一个学生:2号是桃树,3号是李树;第二个学生:1号是梨树,2号是杏树;第三个学生:2号是桃树,4号是梨树;第四个学生:4号是梨树d号是李树。
老师发现这四个同学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1号是__,2号是__,3号是__,4号是__。
例.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分析: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
解:①什锦糖的总价:4.40×2+4.20×3+7.20×5=57.4(元)②什锦糖的总千克数:2+3+5=10(千克)③什锦糖的单价:57.4÷10=5.74(元)答: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5.74元。
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
练习与作业1.A、B、C三人储蓄,A储了1240元,B比A少储70元,C比B多储50元。
求A、B、C三人平均储蓄额。
2.甲、乙二数的平均数是72,丙是18。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3.甲、乙的平均数是30,乙、丙的平均数是34,甲、丙的平均数是32。
求甲、乙、而三个数的平均数。
4.有A、B、C三个数,A与B的平均数是97,B与C的平均数为132,A与C的平均数为125。
问: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5.小刚参加我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数是85分,后三次的平均分数是90分。
小刚前后几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例1.从图2-2中你能称出一只菠萝等于几只桃子的重量?这样想:根据(1)、(2),可推出1个梨的重量等于2支香蕉的重量;然后把(3)中的一个梨替换成2支香蕉,这样,(3)中就相当于1个菠萝等于2个桃子和3支香蕉的重量,又回想到(2)中1个菠萝等于4支香蕉的重量,因此,2个桃子实际上是1支香蕉的重量,可推得1个菠萝等于8个桃子的重量。
例2.1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又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而1匹小马的重量刚好与4头小猪的重量相同,那么1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这样想:1匹小马刚好是4头小猪的重量,那么3匹小马等于12头小猪的重量,又1头牛相当于3匹小马的重量,也就是12头小猪的重量,因此4头牛等于48头小猪的重量,也就是1头象的重量等于48头小猪的重量。
练习与作业1.美术小组第一天买了3盒彩笔和1支毛笔,付款4元4角4分,第二天又买同样的5盒彩笔和3支毛笔,付款7元9角6分。
求每盒彩笔和每支毛笔的价钱?2.学校第一次买3只篮球,4只排球用了354元,第二次买2只篮球,3只排球用了252元。
问:篮球与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3.甲求乙代买5千克酒、3千克酱油,按售价交给乙6.45元。
乙误买为3千克酒、5千克酱油.结果拿回2.10元,问每千克酒、酱油各多少元?4、4.王老师带了30元钱去文具店买钢笔和圆珠笔。
他买了3支钢笔和5支圆珠笔后,剩下的钱再买2支圆珠笔还差4角.再买2支钢笔还差2元。
每支钢笔多少元?例2.小王、小张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4.8千米和 5.4千米。
小李骑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0.8千米。
小王、小张从甲地到乙地,小李从乙地到甲地,他们三人同时出发,在小张与小李相遇5分钟后,小王又与小李相遇。
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多长时间?分析:为便于分析,画出线段图36-1:图中C点表示小张与小李相遇地点,D点表示他们相遇时小王所在地点。
根据题意,小王从D点、小李从C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遇。
因此,DC的长为这段长度也是相同时间内,小张比小王多行的路程。
这里的“相同时间”指从三人同时出发到小张与小李相遇所经过的时间。
这段时间为1.3÷(5.4-4.8)×60=130(分)这就是说,小张行完AC这段路(也就是小李行完CB这段路)用了130分钟,而小李的速度是小张速度的2(=10.8÷5.4)倍,所以小李行完AC这段路只需小张的一半时间(65分)。
练习与作业1.东西两地相距5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
甲、乙两车几小时后才能相遇?2.甲站到乙站相距110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10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用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4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几个时后两人相遇?4.甲、乙两工程队合修一条长935米的公路,甲队以每天45米的速度由西端往东修,乙队以每天40米的速度由东端往西修,6天后两队相距多远?此工程共需多少天?填补不完整的算式数字谜是一类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解这类问题必须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特点,找出突破口,从而逐步简化题目直至问题完全解决.问题16.1 在下面这个算式中,不同的文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文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算式才能成立?分析(1)从“明”字入手.算式中“明+明=明”是本题的突破口.因为在0~9这十个数字中,只有0+0=0,所以:明=0.即(2)因为两个最大的一位数相加是18,只能向高位进1.因此:分=1.即(3)再由“是+是=10”可知:是=5.即(4)由“1+就=5”可知:就=4.即(5)由“非+非= 4”可知:非= 2.即练习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