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对联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我的语文生活——奇妙的对联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我的语文生活——奇妙的对联

春风催绿荣万物 红梅送香暖千家
春联
挽联
上联:杂交水稻,工程院士,最高科 技奖,造福天下,功德无量; 下联:特等发明,崇高梦想,共和国 勋章,隆盛太平,山高水长。 横批:青史留芳
福同天地共在 寿与日月同辉
寿联
行业联
古今书籍凭君选 零零中星外星文,章货任分你南观北 大大小小,都是东西
装饰联
三顾万频里烦桥天西下宅计 一番百晤花对潭古北今庄情
04
实战演练
03
对联的特征
形式
上下句的字数相同 用字尽量避免重复
内容
上下联内容相关
特征
语音
仄起平收
语法
词性相同 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人和家顺年年好 平安好意步步高
美好祝愿
形式
上下句的字数相同 用字尽量避免重复
内容
上下联内容相关
特征
语音
仄起平收
语法
词性相同 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名介名名名
孕育
出现
先秦到两汉时期
五代
发展
鼎盛
宋元明

发展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 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 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明初,由于朱元璋的提倡, 对联得到一次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 提出来的。据记载,朱元璋建都金陵(今南京)后:“除夕传 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为了检查命令执 行情况,朱元璋还“微行出观”。足以见得朱元璋对对联 的喜爱与提倡。
福如东海水 寿比南山松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 (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 (6)

狗啃河上骨(和尚) 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对联特点展示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交流收获,共赏最美对联
练习写对联。
蚕吐丝—— 识时务—— 画饼充饥—— 福如东海阔—— 家中世界小—— 辞旧岁——
行千里路——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戴比尔斯钻石广
告语)
【赏析】这句广告语,不仅道出了钻石的真正 价值,而且也从另一个层面把爱情的价值提升 到足够的高度,使人们很容易把钻石与爱情联 系起来,这的确是最美妙的感觉。
【例2】一臭万年,香飘万家。(王致和臭豆腐的广告 语)

【赏析】“一臭万年”化用成语“遗臭万年”。 “一”与“遗”谐音,前者是数词,后者是动词,因此,“遗 臭”是动宾结构,意为留下恶名。而“一臭”结构为数词 “一”加形容词,“一”表示变化的出现,起加强语气的 作用。“一臭万年”强调产品历史悠久。运用这种方法 文字活泼,富于变化,产品信息的表达灵活自如,别具一格。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 自己写了副对联。 横批:南北——( )
上联:二三四五——缺一( )
下联:六七八九——少十( )

(1)
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猜数字联:
交流收获,解读招牌文化
每个小组对招牌都进行了分类整理,下面我们看看招 牌取名有些什么规律。

妙用典故:如“五斗米”“水帘洞茶楼”“景阳冈风味食府”…… 巧用成语:有的借用整个成语,有的则只借用一半。如“余味无穷”餐馆、“千娇 百媚”饰品店;“万代商城”(千秋万代)、“五洲宾馆”(五洲四海)…… 正话反说:如“怪难吃”包子店、“狗不理”包子、“歪鱼庄”…… 地名人名:如“郑胖子”萝卜干、“中山路花店”“霍仁林酒楼”…… 名人效应:如“乔丹体育用品”“施特劳斯音乐艺术学校”…… 俗语妙用:如“正南齐北烟行”“夜游神夜宵”“掌上感觉”(专营鹅掌的火锅 店)…… 影视歌曲:“再回首酒楼”“发如雪”理发店、“大长今”…… 自我夸耀:“名扬广告”“久久鞋业”“千娇百媚”饰品屋、“王者陶瓷”…… 偷梁换柱:“款款绅情”“碟碟不休”“天涯鞋角”“巴精火锅”(作家“巴金” 的谐音,寓意为:火锅是“巴渝”饮食文化的“精华”)……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之《走近对联》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之《走近对联》

《走近对联》——《我的语文生活》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它的重要特点。

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还包括课外学习资源。

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把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利用语文资源学习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基于以上思考,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想通过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对联的接触,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体味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为学生打开一扇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窗口。

【学习内容分析】我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源源流长,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在世界文明中熠熠生辉,而对联是其中雅俗共赏的一枝奇葩。

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抒发了情感。

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联文辞的精炼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深邃。

本课所选择的对联让学生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中,情趣盎然地享受民族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开阔学生语文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亲近传统文化的很好载体。

【学生分析】对于对联,初一年级的孩子并不是一无所知。

虽然对联没有在教科书中出现过,但生活中的春联、店联和旅游景点中的楹联等都是见过的。

他们缺少的只是老师领进门,从真正意义上去关注和探究对联。

对联该怎么读,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意思,孩子们既感到陌生又感到好奇。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孩子们没有真正接触过对联,对对联感到神秘和畏难,恰恰是学生学习对联的兴奋点和内驱力。

【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初步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格式,在赏析、品味、应对对联中,自主经历锤炼语言文字的过程,丰富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学习对联的乐趣,激发学习对联的热情。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纪晓岚对联故事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纪晓岚对联故事

话说纪晓岚当礼部侍郎的时候,一天尚书(和珅)和御史连袂来访。

聊着聊着,突然外头跑来一只狗。

尚书心中突生一计要取笑纪晓岚,便道:“咦,你们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纪晓岚知道尚书在捉弄他,当下也不动声色的说:“要分辨狗或狼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是狗。

”(尚书是狗)一旁的御史大笑道:“哈哈,我还道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呢,原来上竖(尚书)是狗,哈哈。

”此时纪晓岚不慌不忙的接着又说道:“另一种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什么。

狼是非肉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

”(御史吃屎) 自康熙至乾隆,是整个清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乾隆在位六十年,不仅治国有方,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可以说乾隆一生既日理万机,又风流倜傥。

纪晓岚能在清朝众多才子里面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只有在那样的年代,有了那样的皇帝,才能造就出纪晓岚这样的人物。

乾隆一生多次去江南巡游。

乾隆下江南的真正意义除实地考察一些民情外,更主要的便是游山玩水。

因此在扈从官员中,少不了纪晓岚、刘墉、袁枚等文人雅士们开心凑趣,开心解闷,而每次下江南都能给后世留下一些可资谈笑的风流佳话。

说话这年,乾隆皇帝在宫里住得烦闷,又想出来走走,决定再次下江南,随行人员中依旧有纪晓岚、袁枚、和珅等人。

出得紫禁城,抛却宫中的繁杂事务,立刻觉得神清气爽,格外舒畅。

不多时间即到了通州。

乾隆打起轿帘一看,通州道路宽畅,行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

立刻来了兴致,召纪晓岚至轿前说:“纪爱卿,通州乃京门首驿,一派繁华,你可知江苏也有一通州,也是交通要道,这真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纪晓岚一听,知道乾隆无意中出了一个上联,要自己对下联。

刚出京,可千万不能扫了皇帝的雅兴。

可这个上联说的巧,下联很难对。

纪晓岚往路左右一瞅,看到有好多当铺,便有了主意,说:“万岁,你瞧这路东西两侧,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一听,说:“纪爱卿果然名不虚传,此联对得即景生辞,自然天成”。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奇妙的对联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奇妙的对联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第十六页,共102页。
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 系?岳阳楼记(yuè yánɡ lóu jì)?一文,拟 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xiàlián):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第十七页,共102页。
3、良言入耳(rù ěr)三冬恶暖语〔伤人
〕六
月寒
备选成语:
恶语伤人、自知之明、海阔天空
第十九页,共102页。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 诗的有关词句(cíjù),将上联补充完整。
• 上联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shànglián):


弃之可惜;
• 下联: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第三十八页,共102页。
给以下对联归类,把相应(xiāngyīng)的序号填写 在后面。
1.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水新。 2.死者长已矣 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 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 生而却为奴隶为牛马 生亦徒生 3.远求海外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 4.海枯石烂同心(tóngxīn)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第二十二页,共102页。
点击高考
1.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浙江(zhè jiānɡ)卷〕 上联:学问藏今古
文明播东西 智下慧联贯:西中 知识(zhī shi)达亚欧 道德照 乾坤
[分析]此题从句式上来说是“二一二〞式而且又是一图书 馆楹联,由此我们便可以从图书馆的作用这一点上去思考 (sīkǎo),图书馆的作用至少有两个:一是藏书,二是传播知识。 这样我们便可以认为上联说出了第一个作用即藏书,那么我们 便可以对出下联。
第十页,共10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之《走近对联》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之《走近对联》

《走近对联》——《我的语文生活》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它的重要特点。

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还包括课外学习资源。

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把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利用语文资源学习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基于以上思考,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想通过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对联的接触,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体味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为学生打开一扇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窗口。

【学习内容分析】我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源源流长,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在世界文明中熠熠生辉,而对联是其中雅俗共赏的一枝奇葩。

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抒发了情感。

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联文辞的精炼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深邃。

本课所选择的对联让学生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中,情趣盎然地享受民族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开阔学生语文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亲近传统文化的很好载体。

【学生分析】对于对联,初一年级的孩子并不是一无所知。

虽然对联没有在教科书中出现过,但生活中的春联、店联和旅游景点中的楹联等都是见过的。

他们缺少的只是老师领进门,从真正意义上去关注和探究对联。

对联该怎么读,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意思,孩子们既感到陌生又感到好奇。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孩子们没有真正接触过对联,对对联感到神秘和畏难,恰恰是学生学习对联的兴奋点和内驱力。

【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初步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格式,在赏析、品味、应对对联中,自主经历锤炼语言文字的过程,丰富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学习对联的乐趣,激发学习对联的热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对联知识 (共27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对联知识  (共27张ppt)

▪ C、且喜满园桃李艳
3、雪压难摧涧底松
▪ D、风吹不动天边月
4、一间陋室遗书香
答案:A---4 B---1 C---2 D---3
猜一猜
1、某同学在一次主题班会上介绍自己的业余 爱好时,巧用了一副对联,你知道他所说的业余 爱好是什么吗?
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
音乐
书法
2、你知道下面这副对联包含了哪两门艺术?
答案:A---E B---D F---C
六、意义相关
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 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
对联寻亲
▪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Leabharlann 把它们联 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 A、两袖清风存正气.
1、琴棋书画自陶情
▪ B、竹菊梅兰可养性
2、莫愁两鬓霜雪寒
和二弦撷趣生旦净,调七彩寄情梅松竹。
戏剧
绘画
①春种满田玉,秋收遍地食。
②家中世界小, 网上天地大 书里天地宽 心里乾坤大
1. 把握句意,确定内容; 2. 理清节奏; 3.根据内容、节奏和平仄特征, 字字落实; 4.再从整体上把握,调整和修改。
• 卧薪尝胆苦 •金榜题名甜
• 拼搏创造奇迹 • 努力成就未来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 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 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飘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 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之后,又露出一丝 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 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 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 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 门前的台阶上了。原先,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 改成了这样: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 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初中语文 《走进对联》 精编教案

初中语文 《走进对联》 精编教案

语言表达之对联【学习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及高考题型。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学会解答相关的对联考题。

【学习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习过程】:一、考纲解读对联,“对对子”,也称“对仗”,是《考试大纲》在表达运用层级(D级)上为考生设立的一个题型。

在高中语文知识链上属于最基本的技能——“语言表达”中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里“对偶”一项,即“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法”。

它既是对考生仿写能力的高标准考查,又是对考生正确使用修辞方法能力的隐性考查,综合性强,对考生知识储备和能力拓展的要求很高。

二、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一)对联简介对联,又叫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体制短小、雅俗共赏的一种传统文学形式。

它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格律严谨,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

写对联、品对联、改对联,还能衡量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与能力。

从古代的科举到现在的高考,经常把它作为考题中的一种题型,现在高考或联考,常把它作为“语言运用”中的一种题型,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类题。

(二)对联的种类常用的对联按用途可分为:春联、婚联、寿联、贺联、挽联、堂联、门联、楹联、名胜联、文艺作品联等等。

1、春联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

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例如:①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②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2、节日联: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

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例如:①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元宵节联)②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联)③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教师节联)④军爱民意如山重;民拥军情似海深。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对联教学设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对联教学设计

《联林珍奇——初三语文中考复习之对联专题训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学会对对联。

过程与方法:了解中考对联题型,运用一定的解答策略解答试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中考对联解题的方法,同时又能让他们提高学习对对联的浓厚兴趣二、教法和学法新课程理念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传统学习的被动性和依赖性,提倡主动学习,独立学习,探究学习。

我首先让学生复习对联的一些基本特点。

其次展示中考对联常考题型以及相对应的解题要点,从而有效地复习这一题型。

我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道中考题,由浅入深,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

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解题技巧。

这一部分是整节课的重点,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

教师主要是起到导向的作用,学生才是整个活动的主体。

双方在这样的关系下互动,实现共同学习。

三、过程(一)导入:以中考对联真题测试导入,通过测试及时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的水平,发现自身的问题,引起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探究的热情。

例:(2010漳州中考)综合探究:(2分)材料一: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华玉温润玲珑,以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与此。

材料二:一组玉雕图。

材料三:古往今来,玉是美的化身,象征高洁、坚贞的精神。

“冰肌玉骨”、“锦衣玉食”,人们用玉字组词,来形容美好的食物;“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屈原将玉比作美德,用玉抒写贞操和志气……(3)请运用上述材料,对出下联。

(2分)上联:华夏诗篇流意韵下联:答案示例:九州美玉见精神评分标准如下:(一)从形式上考虑(1分)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二)从内容立意考虑(1分)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春风故事飞花香(1分)人间岁月入心声(1分)天涯月色醉心情(1分)中华玉器显真章(2分)这些情况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才能轻松正确地作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对联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周霞一、教材分析地位: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影响深远。

教材在《我的语文生活》中作了拓展介绍。

特点:教材初步介绍了“寻找‘最美对联’”的活动方案,教师、学生有较大的空间深入挖掘对联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学立意中国的对联,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浸润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规范、锤炼甚至文化内涵的考究渐渐地失去了兴趣,也渐渐地丧失了这种能力。

对于青少年学生,很有必要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对联中所蕴藏的丰富有趣的传统文化,并让学生在他们喜爱的活动中感受传统对联的魅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人文素养。

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了此次《走进对联》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1.勤学善思,能大胆提出各自的见解。

思维活跃,富有创意,勇于表现自我;2.生活中对联其实随处可见,学生对对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于对联特点的准确把握及拟写还需要系统指导。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2)学习拟写对联2.过程与方法:(1)春联配对,了解对联特征;(2)联海拾贝,享受对联情趣;(3)激发兴趣,走进对字游戏;(4)创作探究,走进对联世界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学对对联。

难点:对联中有关平仄的要求。

六、教学策略1.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对联的魅力;2.通过品读对联,让学生了解对联丰富的文化内涵;3.通过对字游戏,让学生能够初步拟写对联。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公元九六四年,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了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王安石也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们总爱用春联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于是到现在,我们家家户户过年时也总有贴春联的习惯。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副对联,你能给它们配好对吗?请快速地阅读黑板上的对联,配好对的请举手,到黑板前粘贴好对联。

(学生思考,举手,粘贴)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欢度春节)春归大地人间暖福降神州喜临门(福喜盈门)龙腾至万里凤舞驾九州。

(龙凤呈祥)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这样粘贴对联吗?(二)温故知新——了解对联特征1、总结对联特征:(1)字数相等。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

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点。

(2)词性相对。

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3)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停顿,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

(5)意义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绝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6)平仄相协但这些对联当中,哪是上联,哪是下联呢?判定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对联平仄相协的这一特点。

汉语每个字都有声调,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即现代汉语的一声、二声,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声、四声和古入声字。

对联要求上下两联之间平仄相协。

平仄相协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也就是仄起平收。

如果最后一字读音是三四声也就是仄声的,肯定是上联,最后一字的读音是一声、二声,也就是平声的肯定是下联。

比如:成都武侯祠的名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既然说到了上下联,那这对联该如何贴呢?(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怎么读呢?(先读上联,再读下联,最后读横批)那我们再看看刚才贴的对联有没有问题?(生调整对联)幻灯片:(齐诵)对联规则: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

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现。

内容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

音韵相协平仄合。

(三)联海拾贝——享受对联情趣:这些规则告诉我们,对联意美形美声也美,可谓是“诗中之诗”。

汉语这种精美的语言形式,加上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让对联成为艺术世界里奇异的珍宝。

我们就撷取其中的几颗,走进这个美妙的世界。

①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这副对联是清朝大才子金圣叹因为文字狱被判斩刑,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

这副对联有何巧妙之处呢?明确:莲,梨。

对联表面的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写自己内心之苦、之酸,并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

谐音,“怜子”、“离儿”。

准确、形象的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是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

谐音双关联。

这样精练的的语言,丰富的意蕴,正是对联的魅力所在。

充分体现了对联的意蕴美。

②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杭州西湖花神庙的对联............,读到此副对联,你能想象到什么情景呢?(生齐读)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到处都是翻飞的黄莺和燕子。

读这副对联,如此优美的画面便浮现在我们眼前,这体现了对联的——形象(画面)美。

这副对联还有一大特点,(师读,读出叠音词的韵味)生:运用了叠音词,师:那运用叠音词有什么效果呢?——读起来铿锵悦耳。

所以这对叠字联,还体现了对联的音韵美。

说到音韵美,再给同学们推荐一副对联,请看山海关孟姜女庙前的对联:③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请你朗读?汉字声韵富于变化,读来气韵流转,对联便巧妙的运用了这一点,在字音的变化当中,对联的音韵美发挥到了极致!(四)激发兴趣,走进对字游戏:1、齐诵《声律启蒙》,初步感知对联规范:这些对联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文化的大门。

我们惊叹于古人的诗词和对联的绝妙!其实他们是自小就经过了艰苦卓绝的训练。

在古代,从私塾的幼童起,就要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熏陶,学习声调、音律、格律等。

因此,他们从小就要背一些规律,如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李渔的《笠翁对韵》等。

(生齐诵《声律启蒙》片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2、对字游戏,感受对联乐趣:看同学们读得那么投入,那我们也来玩点对字游戏。

(板书)“细”――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粗”(板书)(板书)“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毛”(板书)(板书)“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兽”(板书)(进一步板书为)“家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野兽”(板书)“后”――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先”(板书)(板书)“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生”(板书)(进一步板书为)“砖后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石先生”由此黑板上已形成一幅对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这副对联便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所作。

他的老师石先生将晓岚藏在墙洞里的家雀摔死,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

而纪晓岚便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老师责问时,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呀。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3.看来这对字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游戏。

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

先来点简单的(1)明对暗,淡对(课件放映)答案:淡对(浓);结合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茶对酒,赋对(课件放映)答案:赋对诗(教师提醒:来点难点的)(3)燕舞对(课件放映)答案:燕舞对(莺飞)教师引导:古诗中既含有莺又含有燕的诗句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对绿肥答案:(红瘦)对绿肥。

结合李清照《如梦令》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教师提醒:来点更难的)(5)骑马踏花归答案:(举杯邀月饮)教师启发:①宋朝时翰林图画院用考画来取仕。

考题都是一句诗,有一次招考题目是“踏花归来马蹄香”,得第一名的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的意蕴。

关于骑马踏花归的典故还不止这一个呢!请看苏轼的一首四句回环诗,这是拓于西安碑林书法拓片,你能读出来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②看来下联是富含典故又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我一直觉得这句诗很美:“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你能化用此诗对出上联吗?结合对仗知识引导学生,难点是“踏花归”对“邀月饮”。

看来同学们已经做好了热身运动了,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给大家出个上联了。

五、创作探究,走进对联世界以同学名入对出上联,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根据要求对出下联。

(1)(竖排板书)悠扬古曲曲曲悠扬,千年古韵汉箫婉转(陆汉箫)看来同学们都发现了此联的奥妙了:上联嵌入本班同学名字,有谐音,而且创设了一定的情境。

请根据对联要求对出下联,注意:1、以同学名入对(可用谐音)2、创设一定的情境3、考虑平仄对出来的请板书到黑板上,最佳的我们书写出来张贴在教室里。

(2)前后四位同学展开讨论。

(3)请同学主动上黑板写出下联。

下联:参考示例:壮丽山峰峰峰壮丽,万古泰山一松浩然(岳义松、何浩然) (注:考虑可能出现的下联。

视课堂即时景观,对学生的答案点评,去伪存真,指出最好的一对)(4)对联与书法艺术是分不开的。

好的对联加上好的书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下面邀请把这幅对联写下来。

掌声有请。

(5)备好笔墨纸砚,上讲台书写下联。

(6)同学们,在对联的世界里,还有一块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那便是“绝对”!①先点明“绝对”的含义:在技巧上,奇巧、新颖、独特,古往今来几乎没有比较工整的对。

②(投影)烟锁池塘柳启发学生看出它之所以成为绝对的特点(含“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偏旁),鼓励大家尝试对一下。

后人有对“炮镇海城楼”(板书)较为工整。

③(板书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启发学生看出它之所以称为绝对的特点(嵌入诸葛亮的名和字,且“葛”“格”谐音,上联情境天衣无缝),鼓励大家尝试对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