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药理学4共125页文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利尿药: 氢氯噻嗪(双克)
【药理作用】 ①初期:排钠利尿→血容量减少。 ②后期: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少钠→Na+-
Ca2+交换→细胞内Ca2+减少→血管舒张。 ③诱导扩血管物质如PG、缓激肽等的产
生。
2. α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prazosin
特点只阻断α1,不影响α2受体。 【临床应用】
适于中度以上高血压及伴肾功不良者、 CHF伴高血压者、伴高血脂的高血压者。 【不良反应】
二、 精神、神经与体液因素 1.精神紧张→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
→交感神经活动↑→儿茶酚胺类介质释放↑→ 小动脉收缩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高血压 2.交感神经活动↑ →肾素↑ →高血压
三、膳食因素
➢调查不同人群摄入钠盐量的研究发现,每 日食盐量7~8g以上者患病率高。每日食 盐量少于6g者不易发生高血压。 而高钠低 钾、低钙饮食也易发生高血压。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维 拉帕米等。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硝苯地平降压时伴心率加快、搏出量增多 、血浆肾素活性增高;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 尼群地平对心脏作用较弱,能舒张冠状血 管,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各型高血压。
5. 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 Captopril 【作用机制】 ①抑制转化酶,引起动、静脉舒张而降压 。 ②减少缓激肽降解而舒血管。 ③促排钠:减少醛固酮分泌、扩张肾血管 。
使交感递质释放减少。
※(降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促进PG合成有助 降压)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心得安)
【作用与应用】 降压缓慢、平稳,不易产生体位低压。 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肾素增高者效果好;伴冠 心病、脑血管病尤宜;个体差异大。 哮喘、慢支炎、肾功不良等慎用。
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对β1有较高选择性,对支气管
高血压分类
高血压分型 舒张压(mmHg) 收缩压 (mmHg)
正常
60<85
90<130
正常高值 85~89
130~139
Ⅰ期
90~99
140~159
Ⅱ期
100~109 160~179
Ⅲ期
﹥110
﹥180
高血压危象 ﹥110
200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 的原因有:
一、遗传因素 高血压病患者中有阳性家族 史者可达59%。认为它是一种遗传性缺陷 ,可使患者对应激血管的反应性增强。
7. 内皮素受体阻断剂:波生坦拮抗内皮素对 血管的收缩作用而降压。
8. 作用于5-HT受体的药物 酮色林阻断5HT2A、α1降压。
9. 醛固酮受体阻断剂
10. 钠泵阻断剂:
11. 促进前列环素合成:沙克太宁Cicletanine 多种机制降压。
1、肾素抑制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简称为RAS)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是一个激素系统。
首剂现象;鼻塞、嗜睡等。
※ 特拉唑嗪
作用同哌唑嗪,但药效持续时间长;可 轻度增加心率;可单用或与其他降压药合 用。
松弛膀胱出口平滑肌及前列腺平滑肌, 改善尿潴留;治疗前列腺肥大症。
3.Β受体阻断药: ①阻断中枢β受体: ②阻断心脏β受体: ③阻断肾脏球旁器β受体: ④阻断外周突触前膜β受体:抑制正反馈作用而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019年、WHO/ISH )
(一)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二)需在不同时间测量3次血压,方能确定有 无高血压
•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其发病 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 继发性高血压系某些疾病的症状或药物副作用的 表现,如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妊娠高血压 、药物(如甘草)、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 等)引起的高血压等。
影响小;卡维洛尔作用强。
➢α、β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 labetalol具α、β受体阻断作用
➢阿罗洛尔,可阻断α及β受体,但阻断α受体 的作用较弱,阻断α受体与β受体的比为 1∶8,故其体位性低血压作用甚弱。
4. 钙拮抗药: 阻断心、脑及血管壁细胞Ca2+内流,减轻细胞内
Ca2+负荷;对心、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当大量失血或血压下降时,这个系统会被 启动,用以协助调节体内的长期血压与细 胞外液量(体液平衡)。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原 (肝脏合成、释放入血浆) 肾素(肾近球细胞分泌) 血管紧张素Ⅰ(十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Ⅱ(八肽) 血管紧张素酶A 血管紧张素Ⅲ(七肽)
六、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血管内皮损伤,NO减少而内皮素增加可以 使血压升高。
第二节 抗高血压药物新进展
高血压药 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血压下降,治
疗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压的药物。
➢ 一、目前临床一线抗高血压药物 1. 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噻米等。) 2. α受体阻断药 3. β受体阻断药 4. 钙拮抗药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 6. 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受体阻断药
四、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体重增加与血压增高密切相关,肥胖常伴胰 岛素受体功能障碍、胰岛素降解障碍、二者 使胰岛素水平升高。
高胰岛素血症使血压升高的原因: 1、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2、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 3、使细胞内钠、钙浓度增加。 4、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
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以使小动脉收缩,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并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引起水钠潴留 。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 统比循环RAS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更重 要。
※ 依那普利、贝那普利 均为前体药,经转化后发挥效应;t1/2约11小时, 口服给药一日一次即可。 用于各型高血压;与利尿药、β阻断药、钙拮抗 剂可协同。
可用于顽固性充血性心衰。
6.血管紧张素Ⅱ(AgⅡ)受体阻断药: 后面还要讲到。
二.正在大力发展的(新型)抗高血压药:
1. 肾素抑制剂 2. 血管紧张素Ⅱ(AgⅡ)受体阻断药 3. 中性内肽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双重抑制剂 4. 咪唑啉受体激动剂 5. 钾通道开放剂 6.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