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三单元 宇宙| 教科版 (共29张PPT)
❖ 14.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 持(不变 )的星星分为一群,划分不同区域,根据 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 并且给它们命名。
❖ 15.夏季的天空中有许多的亮星,其中三颗星构成 了一个巨大的三解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 11、排序。
❖ 将下列天体及天体系统按所占空间的大小按由小到 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 宇宙、银河系、总星系)
❖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月球、地球、太阳、太阳系、 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12、填图题(请在下图相应的方框内写出太阳系中的 八大行星,并概括它们的特点。)。
第6课和第7课、在星空中(一、二)
❖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 小的( 环形山 )。
❖ 2、环形山大多是(圆形 ),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 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 3、环形山有的直径不足 ( 1千米 ) ,有的直径达到 (几百千米)。
❖ 4、由于月球表面上缺乏(大气)和( 水 ),所以月球表 面形态特征能够得到长期保存。
❖
9、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其实(月食)现象,原 因是月(球、太阳、地球正好排成一条直线 )。
❖ 10.简述日食形成的过程。
❖ 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 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 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 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621.8.2602:58:4902:58:49August 26, 2021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环境与生活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2. 电路与能源电路的组成与原理能源的转换与利用3. 生命之源水的重要性与保护空气的成分与作用4. 人类的朋友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了解能源转换的基本原理。
3. 使学生认识到水与空气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生命之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与原理能源的转换与利用水资源与空气资源的保护2. 教学重点:环保意识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生命之源的认识与保护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实验器材垃圾分类教具水质检测工具空气质量检测仪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电路实验盒垃圾分类卡片水质检测试剂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图片,引出环保主题。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以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水与空气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讲解电路原理,分析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垃圾分类实例,讲解环保方法。
结合实际,讲解水资源与空气资源的保护措施。
3. 随堂练习设计电路图,进行电路实验。
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
进行水质检测和空气质量检测实验。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环境与生活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2. 电路与能源电路的组成与原理能源的转换与利用3. 生命之源水的重要性与保护空气的成分与作用4. 人类的朋友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环保标语。
绘制电路图,并解释原理。
分析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2. 答案:环保标语: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电路图及原理: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路图,并解释原理。
水资源保护措施: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 (共21张PPT)
❖ (2)在医药方面:发现传染病是由于微生物造成 和传播的;并发明、研制了许多药物以抵抗和克服 微生物的危害;还找到了战胜肺结核、霍乱、伤寒 等可怕疾病的方法。
❖ 14、任意给你一杯水,你能分辨出水中是否存在微 生物吗?
❖ 答: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 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 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有的像一簇簇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 可见,有的(较小),需要在放大镜或显微 镜下才能看见。
❖ 7、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吗?举例说明。
❖ 答:并非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 松香、琥珀、珍珠等就不是晶体。
❖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 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 4、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璃标本)才能在 (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 5、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 镜观察到了(细胞);他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 胞”这个名称的。
❖ 6、一些微小的生物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生 长过程
❖ 5、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 )可以吸取并固定 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
❖ 6、人们利用(细菌)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的优势,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 病。
❖ 7、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关系的人是 (巴斯德 )。
❖ 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
❖ 9、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名字是(多莉 )。
❖ 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是:(1)采集标本; (2)培养;(3)制片。
❖ 12、说一说细胞有哪些共同点?
❖ 答: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 衰老和死亡。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 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 的衰老和死亡引进的。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5页 0095页 0131页 0175页 0224页 0260页 0272页 0306页 0326页 0364页 0393页 0474页 0531页 0710页 0742页 0822页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4、怎样放得更大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8、微小世界和我们 1、我们身边的物质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5、铁生锈了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第三单元 宇宙 2、月相变化 4、日食和月食 6、在星空中(一) 8、探索宇宙 1、一天的垃圾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前节知识回顾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蓝 三种颜色组成。
、绿 、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 中间较厚(凸起)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 有关,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凸透镜和凹透镜
• 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 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 出了眼镜)
。放大装置
业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7、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练习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作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PPT教学课件
燃烧:如火柴、蜡烛的燃烧 说话、乐器、敲打等
闪电、静电等 阳光、电源发光等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1.空气 是物质 2.光 是物质 3.火焰 是物质
4.我们睡觉时做的梦
不是物质
你留意过厨房里的物质吗?厨房里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什 么样的?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探索 1.厨房中的物质。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速度有快有慢。
二、探索 2.厨房中的变化。
各种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很多 变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厨房 里就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米经过蒸 煮才会变成饭,冰箱可以将水冻成冰 块,有些放置久了的食物会变质……
描述我们在厨房中能观察到的 变化,把它们记录下来。
6、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 (√ )
7、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 )
8、世界上存在着不变的物质。
(× )
9、空气、水、火、电、声音等也是物质 ( √)
10、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
11、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有的物质变化很快。( √)
随堂训练
3、物质变化的速度( 不同 )。
没有产生 咸的
热的良导体
无味
产生 白
热的不良导体
1、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 ×)
2、火焰和声音都是物质。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神奇的电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原理2. 生活中的能量动能、势能及其转化能量守恒定律3. 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演变历程4.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2. 了解能量守恒定律,认识到能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掌握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4.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原理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地球运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2. 教学重点:电流的产生与作用动能、势能的转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生物的分类与生态系统的作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实验器材地球仪、生物标本、生态系统模型等教具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电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绘图工具(如彩色笔、直尺、圆规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简单电路实验,让学生感受电流的产生与作用。
以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展示生物标本和生态系统模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通过例题,解释动能、势能的转化及能量守恒定律。
以地球运动为例,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知识。
结合生物分类和生态系统,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设计简单电路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电路知识。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实例,加深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增强观察能力。
让学生分析生物分类和生态系统,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电: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原理2. 生活中的能量:动能、势能及其转化能量守恒定律3. 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演变历程4.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画出电路图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7.《探索宇宙》(课件)(共26张PPT)
河南登封 观星台
河南登封观星台 北京古观象天文台
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可放大一千倍的天文望远镜。
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 星的四颗卫星,借助于望远镜,伽利 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 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是由 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
中国航天之父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6年10月8日成立
钱学森
聚焦:人类是人怎造样卫探星索宇宙的呢?
“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返回式卫星 1975年11月26日发射成功
目前, 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长征系列运载火 箭的顺利发射, 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 天梦想。“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 不久的将来, 我国宇航 员还将登月考察。
2005.10
神舟六号
我国首次多人多天飞行 并参与空间实验
2007.10
“嫦娥” 一号
中国探月工程
2008.09
神舟七号
宇航员在太空首次出舱 活动
2010.10
“嫦娥” 二号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 技术先导星
2011.11
神舟八号
在太空与“天宫一号” 成功对接两次
2013.12
“玉兔” 号月球车
驶抵月球表面,绕嫦 娥三号拍照传回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发射成功
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
费俊龙和聂海胜
。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天宫”空间站
“天宫”号空间站 2021年6月17日完成对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探索宇宙》PPT课件
课堂练习
5、银河系的直径有( B )光年。
A、10 B 、10万 C1000亿
6、( A )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A、中国 B、美国 C、前苏联
7、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A )千米
A、30万 B、300万 C、10亿
课后作业
分享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拓展延伸
• 我国在宇宙探索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1999年,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 黑洞
拓展延伸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 在的一种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天体。黑洞是由质量 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 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的引力很大,连光都无 法逃脱。其实黑洞并不“黑”,只是无法直接观测, 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 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
新知探究
在此后的38年中,共有385名男女宇航员遨游过太空,他们在太空连续生活和 工作最长时间为439天。在这期间,人类也付出了代价,先后有14名男女宇航 员在航天飞机发射和返回时以身殉职,为航天事业献出了生命。
大家思考
新知探究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 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你长大了是不是回去做一名 宇航员?
课堂总结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球
其它七大行 星和矮行星, 小天体等
其它众多的 恒星系
河外星系: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课堂练习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多样性的生物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物的进化与多样性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构造与地质变化宇宙的探索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的种类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途径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分类、特征、进化与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2.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掌握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4. 认识能源的种类、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保护、地球与宇宙的探索、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环保意识的培养、地球与宇宙的认识、能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绘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生态、地球与宇宙、能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各章节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置与例题难度相当、覆盖知识点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关键词、重要概念、关系图等。
2.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与进化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的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地球与宇宙的认识题、探索题。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题、论述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探究性、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探索宇宙不仅有助于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还有助于发 现新的天体和宇宙现象,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 术进步。同时,探索宇宙也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的体现,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03
能量
电能
01
02
03
04
电能定义
电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指存 在于电荷中的能量,通常被转
物质变化的分类
根据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可以将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
物质变化的普遍性
物质变化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界和人 类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物质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
许多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 发光发热的现象,这是因为反 应过程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产生气体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气 体,这是因为反应物之间相互 作用生成了新的气体物质。
星座的形成
星座是指天空中若干恒星的组合。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人们在地面上 看到的星空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将天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将其中 一些恒星组合命名为不同的星座。
常见的星座
常见的星座有北半球的仙后座、天鹅座、天龙座、仙女座等,南半球的 南十字座、大麦哲伦座和小麦哲伦座等。
03
星Hale Waihona Puke 的传说不同的星座都有自己的传说和神话背景,如仙女座、天鹅座和天龙座等
产生沉淀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沉 淀,这是因为反应物之间相互 作用生成了新的固体物质。
颜色改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会使溶液 颜色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反应 物之间相互作用生成了新的有
色物质。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01
02
03
相互依存
2024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命之源》:第1节《生命的起源》,第2节《生物的进化》。
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第2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3. 第三章《光的奥秘》:第1节《光的现象与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与折射》。
4. 第四章《电能》:第1节《电流与电路》,第2节《电的功能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2. 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概念与现象,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4. 让学生了解电能的产生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能源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的组成与应用。
2.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光的传播现象、电能的产生与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生命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光的奥秘、电能等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命之源: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
2. 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
3. 光的奥秘:光的现象与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
4. 电能:电流与电路、电的功能与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过程。
(2)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
(3)解释光的传播现象及光的反射与折射。
(4)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知识:
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 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 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 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 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 镜。
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 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 拓宽了许多。
小 常 识
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 ,包括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 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产量占全国海盐总 产量的2021/四1/17 分之一。
2021/1/17
美丽的晶体
盐,国之大宝
小 常 识
盐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被 视为“国之大宝”。国家颁布法规,强化食盐专营制度 。在中国加入WTO的贸易协议中,也特别明确盐的批发、 经营不对外开放。 2021/1/17
目不动 镜不动 物动
2021/1/17
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
目、镜、物三者,目不动, 镜动或物动。
2021/1/17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 图像---由色彩点组成――将图像分割成许多网点 • 显示器屏幕――由色彩点(红绿蓝三色)组成
2021/1/17
放大镜的特点
• 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我们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 •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
2021/1/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镜的用途——
工业、农业、公安等
2021/1/17
2021/1/17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2021/1/17
观察方法一
•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 而清楚。
目不动 镜动 物不动
2021/1/17
观察方法二
•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021/1/17
• 我们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 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2021/1/17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 在大自然中观察昆虫的生活是非常有趣的事,我们不妨用放大镜去观察瓢虫是怎样捕食蚜虫的,蚜虫是怎样 刺吸植物的汁液的。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用肉眼无法看到的昆虫世界的秘密。
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
形状不同。
2021/1/17
A:棒状触角;B:羽状触角;C:环毛状触角;D:鳃叶状触角;E:栉齿状触角; F:分枝状触角;G:锯齿状触角;H:梳状触角;I:念珠状触角;J:丝状触角
2021/1/17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 灵敏得多。
2021/1/17
2021/1/17
常见能放大物体的仪器
1.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021/1/17
• 但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让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看看我们能发现 什么?
2021/1/17
奇特的身体构造
2021/1/17
2021/1/17
2021/1/17
在放大镜下观察,
教科版
六年级
(下册)
2021/1/17
[精品]
1.1《放大镜》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3《放大镜下的晶体 》 1.4《怎样放得更大》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8《微小世界和我们》
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2.5《铁生锈了》 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2.8《物质变化与我们》 3.1《地球的卫星——月球》 3.2《月相变化》 3.3《我们来造“环形山”》
2.1《我们身边的物质》
3.4《日食和月食》
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5《太阳系》
2.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021/1/17
3.6《在星空中一》
3.7《在星空中二 》 3.8《探索宇宙》 4.1《一天的垃圾》 4.2《垃圾的处理》 4.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4《分类和回收利用》 4.5《一天的生活用水》 4.6《污水和污水处理》 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4.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2021/1/17
1.3
放大镜下的晶体
2021/1/17
2021/1/17
食盐晶体——
呈 规 则 的 正 方 体 或 长 方 体
2021/1/17
美丽的晶体
食盐晶体——
呈 规 则 的 正 方 体 或 长 方 体
2021/1/17
美丽的晶体
白糖——
美丽的晶体
2021/1/17
白糖晶体——
六 棱 两 端 尖 顶
2021/1/17
美丽的晶体
白糖晶体——
六 棱 两 端 尖 顶
2021/1/17
美丽的晶体
味精——
美丽的晶体
2021/1/17
味精——
柱 状
2021/1/17
美丽的晶体
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 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晶体是如何形成的 呢?
2021/1/17
美丽的晶体
中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2021/1/17
知识要点:
1、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一样,都有规则 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 体组合而成。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 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 的针。
2021/1/17
1.4
2021/1/17
扫描隧道显微镜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 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 把物体放得更大呢
2021/1/17
1.用两只手一前一后,或者一上一下分别拿两个凸透
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 ,202看1/1/17看有什么发现?
2.上下移动 调整两个凸透镜 之间的距离,直 到找到物体最清 楚的图像,用塑 料筒把两个透镜 固定下来,一个 简易的显微镜就 做好了。试试看 ,物体的图像是 不是被放得更大 了。
2021/1/17
我们的研究成果
2021/1/17
•放大镜镜片 特点是透明、 中央厚边缘 薄。
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 倍数也越大
2021/1/17
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2021/1/17
放大镜的用途与历史
• 阳光下点燃纸是其 作用;可观察微小世界是其
作用。
• 早在 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