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施工图技术交底
围护图纸交底问题11
![围护图纸交底问题11](https://img.taocdn.com/s3/m/0f6dd0e3cc7931b764ce1503.png)
范围及均布荷载
11.
地下 工程
22
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内说疏干井1、疏干井2可兼做观测井, 是否可以理解在实际降水时可以考虑几口井不抽水作为观测 用,能否另外专门设置观测井;
监测方案已要求在坑内 设置两口潜水水位观测 井,故不单独设置观测井
12.
地下 工程
WQ1
双轴搅拌桩施工要求说明中己经明确采用两喷三搅工艺,三轴搅拌桩对 此的施工要求未明确;
地下 工程
W01
第三条1小条中的第(1)条,水泥类型为P. 042. 5普通硅酸盐水泥,结 合上海市的往年天气及围护的施工时段正处于低气温季节,是否可以采 用早强型水泥。
技术可行,但需考虑型钢 内插要求
3.
地下 工程
W02
第5条第2小条:支撑梁底采用lOOmm厚C20垫层,宽度是否比围护支 撑梁100-200皿,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表层土为杂土,厚度是否可以调整 为150mm,设置隔离层是否可以采用聚乙烯薄膜隔离层。
图纸会审记录
表 C2-1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日期
地点
工程部会议室
专业名称
围护
序号
图号
图纸问题
图纸问题交底
1.
地下 工程
W01
第三条2小条中的第(3)条,钢筋直径25及以上采用机械连接,因围 护支撑的主筋较密,操作空间有限,不利于连接的质量控制,是否可以 采用绑扎连接。
同意,但需保证混凝土浇 捣的密实度
2.
宽200mm;可以
4.
地下 工程
03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第20页,第21页两楼西侧和南而有暗浜;基坑坑 内双轴加固区域在暗浜区域是否设置。
暗浜位于浅层,不单独考虑 坑内加固,暗浜范围内的坑 内加固高掺局部水泥掺量 增加值16%,三轴暗浜区域 水泥掺量提高25%
搭设围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搭设围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89b2b8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4.png)
一、前言为确保施工现场围护工程的安全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将搭设围护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如下:二、施工人员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
2. 施工人员应熟悉本工程搭设围护的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3.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三、安全技术措施1. 施工前准备(1)搭设围护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形、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搭设围护材料应选用合格产品,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搭设围护施工前,应检查施工机具、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其安全可靠。
2. 施工过程安全措施(1)搭设围护时,应确保施工区域内的道路畅通,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2)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搭设,不得擅自更改。
(3)搭设围护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施工过程中,严禁施工人员攀爬围护结构,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5)搭设围护时,应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带、安全网等。
3. 施工结束后的安全措施(1)搭设围护施工结束后,应对围护结构进行检查,确保其稳定性。
(2)施工区域内的临时设施应拆除,清理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施工区域内的安全警示标志应设置到位,确保行人安全。
四、应急措施1. 发生围护结构坍塌、坠落等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触电等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
3. 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五、总结施工现场围护工程的安全施工至关重要,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同时,项目部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
基坑围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基坑围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970634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f.png)
一、前言为确保基坑围护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现将基坑围护安全技术交底如下,请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2. 工程地点:[工程地点]3.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4. 施工时间:[施工时间]三、施工内容1. 基坑围护结构类型:[围护结构类型]2. 基坑开挖深度:[开挖深度]3. 基坑周边环境:[周边环境描述]四、安全技术交底1. 施工人员应熟悉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了解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设计参数及施工要求。
2.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安全鞋等。
3.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危险区域、警示标志等。
4.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
(2)施工前,应检查机械设备、工具、材料等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基坑周边严禁超荷载堆土、堆放材料设备,不得搭建临时设施。
(4)基坑开挖前,应先检查了解地质、水文、道路、附近建筑物、民房等状况,做好记录,开挖过程经常观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5)作业前要全面检查开挖的机械设备、电器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禁带病“运行”,基坑现场排水、降水、集水措施是否落实。
(6)作业中应坚持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先放坡先支护后开挖地原则,不准碰损边坡或碰撞支撑系统或护壁桩,防止坍塌,未支护前不准超挖。
(7)基坑周边严禁超荷载堆土、堆放材料设备,不得搭建临时工棚设施。
(8)基坑抽水用潜水泵和电源电线应绝缘良好,接线准确,符合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抽水时坑内作业人员应返回地面,不得有人在坑内边抽水边作业,移动泵机必须先拉闸切断电源。
(9)汽车运土、装截机铲土时,应有人指挥,遵守现场交通道标志和指令,严禁在基坑周边行走运载车辆。
(10)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及时进行基础施工。
5.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e5b30e3df8c75fbfc67db286.png)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项目监理部(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高层住宅基坑面积约8500㎡,围护结构约650延长米,深基坑施工而又正值雨季施工时间给基坑围护施工增加了不利因素。
因此,总包项目部应精心组织,加强施工的计划性,周密安排,加大管理力度,做好深基坑雨季施工的应对措施,确保基坑围护施工安全、顺利进行、保证基坑围护施工质量。
下面是基坑围护搅拌桩、灌注桩基土钉墙施工技术交底。
深层搅拌桩施工:1、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进场必须按规定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32.5。
2、水泥掺量为13%(即水泥消耗的重量和被加固土体的百分比)。
如桩位处有回填土,回填部份及以下1.0m处水泥掺量加到16%。
3、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55(施工前先做比重测试,经测试确定后,施工时控制标准以比重计测试为准)。
4、施工前应标定灰浆泵的输送量。
灰浆输送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工艺掺数。
5、检查搅拌头叶片直径偏差(误差<1cm〉,二传力间距(50cm),误差﹤2cm。
6、搅拌桩的搭接宽度宜大于100mm。
7、采用两喷三搅拌的施工工艺,即:搅拌下沉—喷浆提升—搅拌下沉—喷浆提升—下沉—搅拌提升—完成。
搅拌机下沉速度控制点在0.38—0.75m/min,再以0.3—0.5m/min速度提升。
8、施工时控制标高及桩长、标底误差不大于5cm,垂直度误差﹤1%。
9、搅拌桩施工应有连续性,不得出现24小时施工冷缝。
如特殊原因出现冷缝要做好标记并补桩。
10、搅拌桩施工应每桩做好施工记录。
每次搅拌下沉时间、喷浆提升时间均应详细记录。
11、第一批桩(不少于3根)水泥投放量、水灰比、比重、输送泵输送时间、搅拌提升喷浆开始时间、到达地面时间,标高、垂直度控制必须在监理人员的控制下进行。
钻孔灌注桩施工:1、钻孔灌注桩所用原材料(钢筋等)进场后必须经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围护工程技术交底
![围护工程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4aa25fef9b89680203d82546.png)
3.3施工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工艺性试桩,不少于2根,并将试桩参数提供至设计确认;要求围护单位各岗位管理人员须配备到位,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7.1施工工艺流程:放样、定孔位→引孔→下注浆管→封孔→注浆
7.2施工工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基坑地下室排水坑测放桩位,并做好标记;在压密注浆前先用小型钻机引孔,引孔孔径设定为91mm,钻机就位对好孔位后,测量钻机垂直度,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共4页
9.2.3要求你方提供现场布置图、以及施工用电、用水布置图;现场电缆、电线采用埋地或架空布置,不准直接绑在金属架上。
9.2.4要求每天对施工电箱、电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所有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报至总包、监理、项目管理公司验收,验收合格后并挂牌使用。
9.2.5施工现场要求围护单位配备灭火器,现场动火须开具动火证;
6.2.6水下砼浇注:第一次打入砼要保证足够的初灌量,浇注过程中,导管埋入砼中保持在3米,下导管时认真检查每根导管的密封圈和连接丝是否完好,第一节导管长度为5米左右,孔口上端安装数节1米得短管。二次清孔结束后30MIN内实现初灌,初灌时使用球形气囊和内径¢258导管实施灌注以隔离砼与泥浆,确保砼与泥浆的完全隔离,砼采用自动卸车得砼输送车连续浇筑,保证首次导管埋入砼的深度大于0.8-1.3之间。
8、围檩施工:砼围檩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截面尺寸为1200*800mm,配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基坑周边圈梁为200厚C20砼,内配筋为Φ8@200;
围护结构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围护结构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01e4c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9.png)
一、交底项目:围护结构施工二、交底时间:____年__月__日三、交底地点:____地点四、交底人:____五、参加交底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等六、交底内容:1. 施工前准备(1)熟悉图纸,了解围护结构的结构形式、材料、施工工艺等。
(2)检查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排水畅通。
(3)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工具等。
2. 施工工艺及要求(1)围护结构施工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2)施工前,应做好基坑开挖、土方堆放、排水、支护等准备工作。
(3)基坑开挖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开挖,确保开挖深度、宽度、边坡坡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4)基坑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
②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并加垫木。
③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撑拉结牢固。
④采用桁架支撑应严格检查,发现桁架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复。
⑤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⑥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件上。
(5)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撑、钢筋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
3. 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2)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明确警示区域。
(3)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器等。
(4)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5)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4. 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应做好防尘、降噪、防污染等措施。
(2)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处理施工垃圾、废水、废气等。
(3)施工现场应做好排水、防水、防漏电等措施。
七、交底人签字:八、参加交底人员签字:九、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
![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6e7452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1.png)
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单位:项目名称:施工工程包号:工程位置:起止时间:施工负责人:1. 项目概述:本次施工涉及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施工工程,包括外墙、屋顶和地下室等部分的建设。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合同要求进行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2.1 外墙施工:2.1.1 外墙材料:a) 墙体砖石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必须达到强度、吸水率和耐久性等等。
b) 外墙保温材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保温层应均匀挤压,确保保温效果。
c) 外墙涂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颜色一致,附着力强,防水效果显著。
2.1.2 施工作业流程:a) 依据建筑施工图纸,确保外墙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b) 先搭建脚手架,确保高处工作的安全。
c) 施工前进行外墙材料的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d) 进行外墙材料的打磨和处理,确保表面平整。
e) 通过适当的方法将保温材料贴合在外墙上,并进行二次验收。
f) 进行外墙涂料的刷涂工作,确保涂料均匀、一致。
2.2 屋顶施工:2.2.1 屋面结构:a) 屋面结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b) 屋面防水材料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确保防水效果。
2.2.2 施工作业流程:a) 搭建临时安全通道,确保工人施工时的安全。
b) 打造屋面结构,包括梁、柱等,确保结构稳固。
c) 在屋面结构上铺设防水层,确保屋面不渗水。
d) 安装屋面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
e) 进行屋面材料的覆盖,确保防水层充分保护。
2.3 地下室施工:2.3.1 地下室结构:a) 地下室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承重能力和安全性。
b) 地下室防水材料应选用符合规范的材料,确保防水效果。
2.3.2 施工作业流程:a) 根据建筑施工图纸进行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确保结构坚固。
b) 进行地下室防水工程,确保地下室不渗水。
c) 安装地下室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d) 进行地下室的装修工程,确保美观大方。
3. 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施工方案评审、工序检查、工程验收等环节。
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
![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410950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f.png)
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和重要性施工技术交底是在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对参与施工的工程人员进行施工技术的详细说明和传授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施工技术交底的重要性在于:1. 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2.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3. 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合规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4. 实现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保证工期的完成。
二、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和方式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工艺和方法:详细介绍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方法,确保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2)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与使用:介绍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种类、性能及使用方法,强调合理选材和正确使用的重要性。
(3)施工现场管理要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人的工作岗位分配等,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4)工程质量验收要求:详细说明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和程序,以及验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介绍施工中需要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施工合规。
(1)口头交底:施工方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口头交底和说明,以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图纸和说明书的讲解:通过对施工图纸和说明书的详细讲解,使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有更直观的了解。
(3)培训和培训记录:组织专业培训机构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要做好培训记录,以备查阅和备案。
三、施工技术交底的程序和要点1. 施工技术交底的程序(1)组织人员:确定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的人员,包括专业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等。
(2)确定内容: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3)施工技术交底会:组织施工技术交底会,对施工人员进行说明和传授。
(4)记录交底过程:对施工技术交底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交底时间、参与人员、交底内容等。
围护结构开挖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围护结构开挖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78d3bd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c.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围护结构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需接受地、市级安监或劳动部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复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并持证上岗。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程。
(2)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3)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
3. 围护结构开挖安全措施(1)开挖前,应对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进行调查,确保开挖安全。
(2)开挖过程中,应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原则,不得超挖、乱挖。
(3)开挖过程中,应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发现边坡不稳定迹象时,应立即停止开挖,采取加固措施。
(4)开挖过程中,应确保开挖面平整,避免出现悬空、裂缝等现象。
(5)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下水,防止涌水、涌砂现象发生。
(6)开挖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
(7)开挖过程中,应加强通风,确保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8)开挖过程中,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止人员坠落。
(9)开挖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 应急措施(1)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消防器材等。
(3)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传达给所有施工人员。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并严格遵守。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确保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钢结构围护技术安全交底模板
![钢结构围护技术安全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7ce25b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5.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钢结构围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现将钢结构围护技术安全交底如下。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1)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了解本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
(2)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相关安全法规,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施工人员应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作业技能。
2.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安全通道、危险区域、高空作业等。
(2)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安全带等。
(3)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钢结构围护施工安全要点(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3)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并使用安全绳。
(4)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5)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4. 特殊作业安全措施(1)焊接作业: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遵守焊接操作规程,注意防火、防爆。
(2)吊装作业:吊装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吊装安全。
(3)切割作业:切割过程中,注意防护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4)涂装作业:施工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防止吸入有害气体。
5. 应急措施(1)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如急救箱、灭火器等。
(2)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
(3)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协助调查处理。
三、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确保理解并掌握安全要求。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人员应主动参与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结语为确保钢结构围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全体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交底,共同努力,共创安全、文明、和谐的施工环境。
围护结构开挖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围护结构开挖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574204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3.png)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施工内容:围护结构开挖及支护工程。
二、安全技术交底1. 施工前准备(1)施工人员: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本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
(2)施工设备:确保所有施工设备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量合格。
2. 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1)围护结构开挖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如有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
(2)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案。
(3)开挖深度超过2米时,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网等。
(4)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围护结构稳定性,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5)开挖过程中,应加强排水措施,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6)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7)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3. 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网、警示标志等。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3)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违章作业。
(4)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分界线,确保施工安全。
4. 应急措施(1)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消防器材等。
(2)施工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及时进行自救和互救。
(3)施工现场应设置应急救援通道,确保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撤离。
三、施工人员职责1.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技术交底围护结构
![安全技术交底围护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a90029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4.png)
安全技术交底围护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安全技术交底。
其中,围护结构是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安全技术交底围护结构进行详细探讨,包括概念、分类、施工要求等相关内容。
1. 概念安全技术交底围护结构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现场,为了保护周围环境以及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设施。
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地隔离施工区域,防止物体滑落、坠落、倾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安全。
2. 分类根据围护结构的形式和功能,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围栏:主要用于标注施工区域边界,禁止闲杂人员进入,保障工地安全。
- 脚手架:提供作业空间和安全通道,支撑施工人员和材料。
- 安全网:用于防护物体坠落,减少施工现场的风险。
- 安全标志:用来提醒人员注意施工区域的危险及安全操作要求。
- 防护挡板:用于防止物体滑落,防止伤害工人和周围人员。
3. 施工要求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围护结构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符合相关法规法规定:根据施工区域的特点和法律法规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围护结构并进行合理布置。
- 结构稳定可靠:围护结构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风稳定能力,确保围护结构不会倾倒或发生意外。
- 材料安全可靠:围护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不得存在质量问题,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 施工围护结构的无缝连接:围护结构之间应采取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紧固牢固,不会出现松动和脱落的情况。
- 定期检查维护:施工期间应定期对围护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破损和变形部位,确保其正常使用。
4. 安全意识培训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围护结构的同时,也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安全操作规程:介绍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提醒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 危险情况警示:详细说明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情况及应对措施,提高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紧急救援演练:组织紧急救援演练,让人员熟悉逃生路线和使用紧急救援设备的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防水和保温层施工
![建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防水和保温层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4890ff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f.png)
建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防水和保温层施工建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交底——防水和保温层施工一、施工概述建筑围护结构的防水和保温层施工是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防水、保温性能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围护结构施工中防水和保温层的施工技术。
二、防水层施工技术1. 材料选用防水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建筑结构、地理环境和工程要求等综合因素决定。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沥青防水材料、聚合物改性沥青、聚氨酯防水涂料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2. 防水层施工工艺(1)基础处理:在施工前,需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基础表面平整、干燥、洁净,并清除松散的水泥砂浆、灰尘等。
(2)底涂施工:在基础处理完毕后,进行底涂施工,用稀释后的沥青材料涂刷于基础表面,形成均匀,紧密的底层。
(3)铺设防水层:铺设防水层时需注意铺设的平整度和对接的严密性,避免出现气泡和渗漏现象。
(4)防水层修补:如发现防水层有损坏或破裂需要及时修补,确保整体防水效果。
三、保温层施工技术1. 材料选用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挤塑板、玻璃棉等。
根据保温要求、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并检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2. 保温层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在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处理,去除灰尘和杂质,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2)粘接剂处理:根据保温材料的要求,选用合适的粘接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工。
粘接剂的均匀性和厚度要符合要求。
(3)保温板固定:将保温板按照规定的安装方式固定在基层上,确保固定牢固、平整。
(4)砂浆抹平:待保温板安装固定后,用合适的砂浆对板缝和外墙表面进行抹平,确保外墙表面光滑且无明显砂浆裂缝。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前在施工前,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完善,符合施工要求。
2. 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
重要节点的施工需要进行检验,如防水层的材料接口、保温层保护层的铺设等。
围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围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2aa096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c.png)
围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 交底目的本文档旨在向施工人员交底围护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2. 围护施工安全要求2.1 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2.2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步骤、顺序和工艺要求。
2.3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包括警示牌、警示标识等。
2.4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岗位资质,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
2.5 施工期间要定期检查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6 施工中严禁使用劣质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安全措施3.1 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和应急预案。
3.2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安全防护栏杆和警示标识,以保护施工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3.3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3.4 施工现场应定期清理,确保道路畅通、杂物清理、安全出口畅达。
3.5 施工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案。
4. 安全注意事项4.1 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现场的通风和照明,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4.2 施工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或进行不安全的行为。
4.3 如发现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4.4 施工现场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请施工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本文档中的要求进行工作,确保围护施工的安全可靠性。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安全培训,请及时与相关负责人联系。
围护结构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围护结构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054374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3.png)
一、工程名称:(此处填写具体工程名称)二、施工单位:(此处填写施工单位名称)三、分部分项工程:围护结构安装四、交底部门:(此处填写交底部门名称)五、交底人:(此处填写交底人姓名及职务)六、施工期限:(此处填写施工期限,如: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七、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此处填写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八、交底内容:1. 安全教育:(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2)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需经地、市级安监或劳动部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按期复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并持证上岗。
(3)所有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遵守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纪律和各自岗位的操作规程,不违章冒险作业。
2. 一般安全要求:(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自觉遵守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程。
(2)施工现场情况复杂,不断变化,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少困难。
为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学的安全管理,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2)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4. 围护结构安装安全技术措施:(1)围护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材料质量。
(2)围护结构安装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3)围护结构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安全要求:a. 高处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扣好安全带扣;b. 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可靠的位置,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c. 操作人员应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d. 围护结构安装时,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e. 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
施工现场围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施工现场围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bf3315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e.png)
一、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交底日期:____年__月__日三、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项工程名称:施工现场围护工程五、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施工现场环境,了解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情况。
(2)明确围护工程的范围、高度、深度及施工方法。
(3)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
(4)编制围护工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材料、设备、人员等。
(5)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围护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现场围护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围护结构设计:确保围护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发生变形、坍塌等事故。
(2)施工人员配备:配备足够数量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施工材料:选用合格的材料,确保围护结构的安全性能。
(4)施工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安全。
(5)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整洁、通风良好,防止施工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
(6)施工工艺: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确保围护结构质量。
3. 施工现场围护工程安全操作规程:(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现场环境,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定。
(3)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工艺。
(4)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带病作业。
(5)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围护结构质量。
(6)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上报。
4. 施工现场围护工程安全检查:(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2)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施工完成后,对围护结构进行验收,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六、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围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安全围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21c499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c.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围护措施的落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现将安全围护安全技术进行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安全围护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安全第一,以人为本;(3)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3. 安全围护措施(1)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网、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通道等。
(3)施工区域划分:合理划分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4)施工机械安全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施工机械,确保机械安全可靠。
(5)临时用电安全:严格执行临时用电安全规程,确保临时用电安全。
(6)高处作业安全: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使用安全绳,设置安全防护网,确保高处作业安全。
(7)动火作业安全: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灭火器材,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8)施工垃圾处理:施工垃圾及时清运,不得随意堆放,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4. 安全责任(1)项目负责人:负责全面协调、组织、指挥施工,确保安全围护措施落实到位。
(2)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自觉维护施工安全。
(3)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围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交底内容传达到所有施工人员,确保每位施工人员了解安全围护技术要求。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本交底内容执行,不得擅自变更安全围护措施。
支撑围护施工技术交底
![支撑围护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14d88572ccbff121dd3683d1.png)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杭政储出(2015)48号地块(设备套公建)编号:4施工单位浙江城投建设有限公司交底时间2016年10月4日交底部位基础工序名称围护施工交底提要:基础砖胎膜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交底内容:1 、围护结构施工(1)三轴水泥搅拌桩采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850@600采用专用搅拌桩机套接一孔法施工。
在搅拌桩成桩28天后取10根桩取芯做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求试验的桩身水泥土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
在搅拌桩中取样时要求尽量均匀分布,每根桩取样的竖向间距为2~3m先施工水泥搅拌桩,再插入H型整材型钢,型钢为H700X300X13X24。
(2)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主筋保护层厚度50,钢筋笼钢筋采用焊接。
施工时采用跳打方式桩长、桩顶标高和配筋详见围护图。
钻孔灌注桩的超灌高度800或至地面。
钻孔灌注围护桩中取20%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3)压顶梁、围凛和支撑:砼强度等级为C30,主筋保护层厚度25mm。
混凝土在运输和浇捣成型过程中严禁加水。
钢筋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均为35d。
焊接时的错缝间距不小于35d。
(4)支撑立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的竖向立柱为钻孔灌注桩,立柱桩砼强度等级为C30,立柱钢材均为Q235钢,钢井字桁架的角钢接长的拼接接头采用剖口对焊,并加缀板加强,立柱钢井字桁架的角钢拼接接长的焊缝取20%采用超声波探伤。
钢立柱的规格480*480,钢立柱采用4∟125*12角钢,缀板400*200*8@500,格构柱深入支撑梁为400,钢立柱与桩主筋焊接,钢立柱与桩搭接长度为3.00米,基础底板中间部位设一道止水片,立柱桩采用φ800钻孔桩,内配1214φ8@200螺旋箍筋,加强筋为14@2000;具体做法、布置见附图(5)钢筋网喷射砼:采用φ6@200X200钢筋网片、自下而上C20喷射砼进行护面,砼分两次喷射,按照围护设计设置@1500φ50泄水孔,水孔应做好迎土面的滤层,确保其通畅排水。
厂房围护结构安全技术交底
![厂房围护结构安全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817024c6376baf1ffd4fadbe.png)
九、构件堆放:材料堆放必须保证施工通道、吊车行走路线畅通.
1、钢构构件不得直接放在泥土地上,必须在构件下方垫方木或者草垛,确保构件表面干净不掉漆、不碰坏.
(2)墙面板安装时,依照预先排版好的位置将彩钢板摆放好,墙面板安装采用6mm的自钻螺丝钢板瓦的波谷处与墙梁固定,每块墙板在同一水平处应有3个自钻螺丝固定.
(3)压型彩钢板瓦安装完成后屋面、墙面平整,檐口、墙面下端、长向搭接缝、泛水板、包角板等应分别成一直线。
2、钢构件在吊装现场堆放时应依据吊装平面布置图按安装位置就近堆放。避免现场二次转运.
3、檩条、支撑等其它次构件可按吊装顺序配套供应堆放,构件堆放应以不产生超出
十、围护结构安装
1、安装前准备
(1)检查安装前的结构安装是否满足围护结构安装条件。
(2)主要安装设备:电线、电钻、自攻枪、拉铆枪、钳子、螺丝刀、白铁剪、钢直尺、手提袋等。
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重庆南川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工程
施工单位: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
交底内容:1#厂房围护结构施工
交底日期:
交底人:
被交底人:
交底内容:
一、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二、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进入高处作业者,不得穿光面或硬底鞋.
三、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固定作业时,安全绳的挂钩应挂牢.
2、屋面彩钢板瓦安装
(1)在屋面板安装过程中必须随时弹线,以防累积误差。山墙檐口包角板与屋脊板搭接处,应先安装包角板,后安装屋脊板。
(2)屋面板对集中荷载较敏感,因此屋面板施工时,施工人员不得聚集在一起,以避免集中荷载导致屋面板的局部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站支撑系统由冠梁、钢支撑、钢腰梁、临时立柱等组成,为使桩、腰梁、支撑结合紧密,并有效减少基坑外地层之沉陷及减少围护桩桩体的向内的位移,支撑安设好后,必须施加向外的预加轴力,施加值根据地表沉降及桩顶侧移适当调整。施工期间对支撑体系加强保护,避免碰撞,严禁在支撑体系上行走和堆载。钢支撑应做到可重复预加轴力,并有防脱落措施,安装支撑与施加预加力应控制在24h内。车站端头处采用斜撑段,应设置抗剪措施,且施工时要小心谨慎,严格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和安装。
道结构按重要性等级二级设定控制指标;同时根据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北京市
地方标准DB11/490-2007),既有线隧道结构按照一级监测标准进行监测。
八、基坑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8.1围护桩施工
本施工图围护桩与主体结构间考虑桩间网喷层厚度外放100mm。施工单位应根据自己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水平,综合考虑车站结构防水层厚度及围护结构变形影响等因素,确定围护结构外放尺寸,避免结构侵限。
1、说明十、4,补充说明基坑两侧10m范围内不得存土,见GB50299-2003,第5.4.2条。
执行情况:已补充。
2、说明十、5、5)竖井段围护桩桩号有误。
执行情况:已核查并修改。
7.4 BJM10II-02-09-02-01-02-SS-JG-006A:
1、应说明那些桩是在临时竖井施作前施作的,那些桩是在临时竖井回填后施作的。
执行情况:已核查并修改。
2、说明三、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1/150不符合规范要求,应不大于3‰。见GB50299-2003第5.4.2条。
执行情况:已核查并修改。
7.9BJM10II-02-09-02-01-02-SS-JG-020A:
1、补充压顶梁箍筋。
执行情况:冠梁兼做压顶梁,图中已有箍筋大样。
角门西站东站厅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技术交底
角门西站[技交]2009-03
工程名称
北京地铁10号线2期工程角门西站
施工图名称
角门西站东站厅主体围护结构
施工单位
中铁六局
设计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
2009-10-11
交
底
内
容
交
底
内
容
交
底
内
容
一、工程概况
1.1角门西站位于嘉禾路(规划)和马家堡西路交汇路口下,沿嘉禾路东西向设置。路口东北象限为晨新园低层住宅小区;西北象限为高24层时代风帆大厦;西南象限为高10层马家堡电话局;东南象限为高13层的国际科技服务中心大楼。车站东站厅位于马家堡西路东侧。马家堡西路道路红线宽50m,已按规划实施,交通流量较大;嘉禾路道路红线宽40m,东侧尚未实现规划。本站东站厅设计起讫里程K35+667.347~K35+754.247,基坑深度26.785m,地下管线主要有雨水、污水、通讯、电力、电话等,主要控制管线有:埋深4.2m的φ1000污水管;埋深2.0m的φ700雨水管;埋深1.8m的φ400燃气管;埋深1.95m的106*74电信管等。施工前需进行管线改移。
8.6排水系统:
基坑顶部设置截水沟,地表裂缝处应予封堵,注意排走地势低凹处的集水,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喷射混凝土面层中设置泄水管,排除面层后的积水。
8.7基坑监测
监测是围护结构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得以实现的依托。在施工中将根据由施工现场和监测结果反馈的信息,对围护结构的设计做出调整,使最终的围护方案既安全又经济。本站监测项目主要有以下方面:建筑物沉降、建筑物裂缝、地下管线沉降、地表沉降、桩顶水平位移、桩顶垂直位移、桩身变形、钢支撑轴力、地下水位、桩身内力等。
3、说明十、2,围护桩为排桩支护体系,桩间又未设旋喷桩止水帷幕,如何采用坑内降水?
执行情况:已改为“基坑施工前需降水”,详细方案见降水部门设计。
4、说明十、3,应提出对钻孔桩桩底允许沉碴厚度的要求及施工钻孔灌注桩允许垂直度要求。
执行情况:已补充。
7.3 BJM10II-02-09-02-01-02-SS-JG-004A:
六、施工步序
东站厅基坑采用明挖法施工,施工步骤如下:
6.1平整场地,确保平整完毕后场地绝对标高不大于39.8m。确定桩位,跳孔施工围护桩。
6.2土层分段分层开挖至冠梁底标高后,模筑冠梁,安装第一道钢撑,若第一道撑为混凝土撑,则与冠梁一并浇注。
6.3向下依次开挖至各道支撑开挖面,依次安装第二~六道支撑及相应各道腰梁。
九、结构设计施工的重点及难点
9.1考虑到车站抗浮要求,增加抗拔桩设计。抗拔桩需在基坑开挖前施做,其定位及具体结构设计详见后续角门西站主体结构施工图。
9.2基坑竖井段及盾构段的钢斜撑所对应的围护桩部位设置抗剪件,需在围护桩内预埋抗剪件钢板,钢板尺寸及形式详见大样图。竖井段第三道、第四道支撑为砼支撑,为方便施工,围护桩需在相应位置预留砼支撑定位筋。竖井段编号152~154号桩定位于车站主体暗挖段两隧洞之间,施工时需采取措施避免破坏隧洞初支;编号145~151、155~161桩为短桩,施工时需采取措施保证桩底嵌固于隧洞初支但不破坏初支。
3.3焊条:HPB235钢筋、HRB335钢筋采用E43型。若钢筋采用机械连接,钢筋接驳器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的要求,性能等级采用A级。
3.4型钢:Q235b钢,钢支撑采用φ600钢管,壁厚16mm。
四、设计原则
参见设计说明第一条、第二条及第三条:主要设计依据、规范规程、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图BJM10II-02-09-02-01-02-SS-JG-001A)
5.6桩撑支护体系:由竖井段(12~13轴)、标准段(13~21轴)及盾构段(21~23轴)三部分构成。标准段采用四道支撑(单根钢撑、竖向双拼钢撑),桩长30.55m;盾构段采用四道支撑(钢筋混凝土撑、单根钢撑、竖向双拼钢撑)+一道倒撑(单根钢撑),桩长32.6m;竖井段采用五道支撑(钢筋混凝土撑、单根钢撑、竖向双拼钢撑),由于竖井段基坑西侧紧挨已施工完毕的主体暗挖段,桩长15.2m~30.55m不等。
2、说明九、3、4),单撑最大轴力设计值表中除竖井段的第一~四道支撑及标准段的第五道支撑与计算书提供的单撑轴力标准值(KN/m)乘以重要性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及支撑纵向间距(斜撑还应乘以√2)后的数值完全一样外,其余各道支撑的单撑最大轴力设计值与计算书(换算后)均矛盾,请核查。
执行情况:已核查并修改。
8.2基坑开挖
本基坑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基坑分段分层开挖,每段长度20~30m,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m。对各层土的临时边坡如暴露时间过长应采用喷射砼封闭边坡。基坑开挖前应先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情况,做好管线改移和保护的方案后方可实施。基坑边设计超载为20kPa,为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建议适当减少堆载面积和堆载时间。距基坑10m范围内不得堆土。
1、斜撑锚筋的设置应通过计算确定,另锚板应满足构造要求,见GB50010-2002第10.9.5条。
执行情况:已核算并修改。
7.6 BJM10II-02-09-02-01-02-SS-JG-013A~014A:
1、东端头井外的土体加固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且在加固体的强度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挖基坑。
执行情况:东端头井外土体加固详见区间相关设计图。
7.7 BJM10II-02-09-02-01-02-SS-JG-015A~018A:
1、-017A、018A图,当地下三层楼板尚未浇注时,第三道竖向双撑中心距底板顶面为9050mm,该距离偏大,应加强监测,必要时应增设换撑。
执行情况:经核算,该距离满足围护结构受力要求,同时补充“应加强监测,必要时增设换撑。”的内容。
1.2东站厅标准段选用双柱三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型式,采用明挖法施工,桩撑支护。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约4.8m,东站厅明挖主体长86.9m,东端接盾构区间,设盾构接收井,西端接车站主体暗挖段。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参见设计说明第六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图BJM10II-02-09-02-01-02-SS-JG-001A及BJM10II-02-09-02-01-02-SS-JG-002A)
执行情况:已补充,因工期要求,东站厅围护桩均为竖井回填后施工。
2、围护桩外放考虑的因素附注3说明不够全面,还应包括桩体定位偏差、垂直度偏差及施工中产生的水平位移和桩墙之间的防水层和找平层的厚度等因素。(-007A~012A同)。
执行情况:已补充。
7.5 BJM10II-02-09-02-01-02-SS-JG-012A:
8.4基坑降水
基坑开挖前7~10天应采用管井对坑底进行预降水、疏干,基坑降水深度应控制在坑底以下不小于1.0m,必须保证降水效果。详细降水设计参见降水施工图。
8.5基坑回填
回填土随顶板防水层施工完成后立即施作,材料宜用粘土、粉土或砂土,不得含有垃圾、腐殖物等杂质。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250~300mm。填土密实度应满足路面下600mm内不小于95%,600mm以下不小于93%。结构两侧需要回填土方的,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回填。
五、设计参数
5.1冠梁:截面尺寸1500mmX800mm。
5.2砼支撑及其联系梁:截面尺寸600mmX800mm,混凝土腰梁尺寸600mmX800mm、800mmX800mm。
5.3钢支撑:φ600钢管,壁厚16mm。
5.4围护桩:Φ1000@1500mm(1400mm)。
5.5抗拔桩:直径Φ1000,长度6m。
三、工程材料
3.1混凝土:钻孔桩、抗拔桩:C30;冠梁、砼支撑及其联系梁、砼腰梁:C30;
挡土墙:C25;桩间喷射砼:C20;基底垫层:C20
3.2钢筋:采用HPB235、HRB335钢筋,材质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7)及《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