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合集下载
植物病理学-农学-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细菌、病毒

7、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
新设立的属,这是一类在韧皮
部中寄生危害的病原菌,以柑桔 黄龙病菌为代表,至今尚未能人 工培养,但已在电镜下观察菌体 梭形或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过 去一直称为类细菌或韧皮部难养 菌( Phloem fastidious bacteria , PFB) 。
马铃薯环腐病
9、螺原体属(Spiroplasma) 菌体的基本形态为螺旋形,繁殖时可产生分枝,分枝亦呈螺 旋形。螺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很小,煎蛋状,直径 1mm 左右,常在主菌落周围形成更小的卫星菌落。菌体无鞭 毛,但在培养液中可以做旋转运动。 传病介体:叶蝉、飞虱等。 引起柑桔僵化病、玉米矮化病等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重要类群
门及特征
薄壁菌门(有细胞壁的格 栏氏阴性细菌) (Gracilicutes) 细胞壁10~13nm,肽聚糖 含量1~3%
重要植物病原属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食酸菌属 Acidovorax 黄单胞杆菌属 Xanthomonas 伯克氏菌属 Burkholderia 嗜木杆菌属 Xylophilus 拉尔氏菌属 Ralstonia 欧氏菌属 Erwinia 草螺菌属 Herbaspirillum 泛菌属 Pantoea 根瘤杆菌属 Rhizobacter 木杆菌属 Xylella 韧皮部杆菌属Liberibacter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棒型杆菌属 Clavibacter 短小杆菌属 Curtobacterium 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 红色球菌属 Rhodococcus 鸭茅草杆菌属 Rathayibacter 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 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细菌真菌和病毒PPT课件

(一)形态结构:多细胞真菌,由菌丝组成 (二)营养方式:腐生,寄生 (三)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青霉
曲霉
(四)与人类的关系:
1、寄生在人体皮肤:脚癣,臂癣 2、制取抗生素类药物: 青霉素等
蘑菇
(一)形态结构:多细胞真菌,由菌丝组成。
(二)营养方式:腐生
(三)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菌盖
菌褶 菌柄
菌丝体
(四)与人类的关系: 可食用 可做药材 有些有剧毒 在生物圈中作为分解者
(二):病毒的种类
1、动物病毒
2、植物病毒 3、细菌病毒(噬菌体)
• (三):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 1.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
内核构成,没有细胞结构。
3 形态
2.生活
寄生生活
病毒通过接触、空气、水、伤口、血 液和蚊虫叮咬等途径进行传播。 营养方式—寄生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们不能独 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第4节 细菌、真菌和病毒
一、细菌
• • • • • 1、细菌的形态; 2、细菌的结构; 3、细菌的营养方式; 4、细菌的生殖方式; 5、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
一、分布:分布范围广
二、形态结构: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
球形
杆形
螺旋形
下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说出各部分 结构的名称。
1 鞭毛 2 荚膜 3 细胞壁 4 细胞膜
3、繁殖方式 — 病毒在寄主细胞中增殖。
繁殖:以噬菌体侵染细菌为例
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后,通 过一系列的步骤进行增殖。
结果: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 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 生命旅程.
• 五: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 1.有利 • 2.有害
青霉
曲霉
(四)与人类的关系:
1、寄生在人体皮肤:脚癣,臂癣 2、制取抗生素类药物: 青霉素等
蘑菇
(一)形态结构:多细胞真菌,由菌丝组成。
(二)营养方式:腐生
(三)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菌盖
菌褶 菌柄
菌丝体
(四)与人类的关系: 可食用 可做药材 有些有剧毒 在生物圈中作为分解者
(二):病毒的种类
1、动物病毒
2、植物病毒 3、细菌病毒(噬菌体)
• (三):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 1.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
内核构成,没有细胞结构。
3 形态
2.生活
寄生生活
病毒通过接触、空气、水、伤口、血 液和蚊虫叮咬等途径进行传播。 营养方式—寄生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们不能独 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第4节 细菌、真菌和病毒
一、细菌
• • • • • 1、细菌的形态; 2、细菌的结构; 3、细菌的营养方式; 4、细菌的生殖方式; 5、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
一、分布:分布范围广
二、形态结构: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
球形
杆形
螺旋形
下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说出各部分 结构的名称。
1 鞭毛 2 荚膜 3 细胞壁 4 细胞膜
3、繁殖方式 — 病毒在寄主细胞中增殖。
繁殖:以噬菌体侵染细菌为例
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后,通 过一系列的步骤进行增殖。
结果: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 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 生命旅程.
• 五: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 1.有利 • 2.有害
植物病原细菌PPT

植物 病原物
植物病 植物病 原真菌 原细菌
2021/4/14
植物 病毒
植物病 原线虫
寄生 植物
1
真菌
鞭毛菌 子囊菌 结合菌 担子菌 半知菌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
2021/4/14
2
真菌
无性 生殖
有性 生殖
游动 胞囊
孢子
孢子
2021/4/14
分生 孢子
厚垣 孢子
休眠 孢子囊
卵孢子
接合 孢子
2021/4/14
2021/4/14
21
四)侵染来源
病害的发生一定程度取决于接 种体的数量,由于病原细菌繁殖速率极快, 少量的细菌很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病害的大流 行。植物病原细菌不产生休眠孢子,但可以 在种子、土壤、多年生寄主植物、植物残体、 昆虫等上存活。
多年生木本植物:病原细菌在枝条 或树干上越冬,成为下年初侵染来源。
分泌毒素,使四周细胞中毒而死。
2021/4/14
19
2 维管束组织病害:通过薄壁组织或水孔后再 进入维管束,在木质部或韧皮部扩展。
稻白叶枯病菌在薄壁细胞中蔓延很 慢,形成局部的枯斑,进入维管束组织后, 蔓延加快,形成长条形叶枯症状。
2021/4/14
20
3 瘤肿或其它畸形病害:
病菌不深入到内部,它们在表皮 细胞间扩展,很少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但是组织中产生的少量的激素类物质,刺 激寄主形成瘤肿等畸形症状。
1 寄生性的强弱:寄生性弱的细菌一般都是从 伤 口侵入;寄生性强的细菌,较能适应寄生的 生活,就不一定要从伤口侵入。
2 引起叶斑、叶枯症状的病原细菌,多可从自然 孔口侵入,而引起萎蔫、腐烂和瘤肿等症状的则 多是从伤口侵入。
植物病 植物病 原真菌 原细菌
2021/4/14
植物 病毒
植物病 原线虫
寄生 植物
1
真菌
鞭毛菌 子囊菌 结合菌 担子菌 半知菌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
2021/4/14
2
真菌
无性 生殖
有性 生殖
游动 胞囊
孢子
孢子
2021/4/14
分生 孢子
厚垣 孢子
休眠 孢子囊
卵孢子
接合 孢子
2021/4/14
2021/4/14
21
四)侵染来源
病害的发生一定程度取决于接 种体的数量,由于病原细菌繁殖速率极快, 少量的细菌很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病害的大流 行。植物病原细菌不产生休眠孢子,但可以 在种子、土壤、多年生寄主植物、植物残体、 昆虫等上存活。
多年生木本植物:病原细菌在枝条 或树干上越冬,成为下年初侵染来源。
分泌毒素,使四周细胞中毒而死。
2021/4/14
19
2 维管束组织病害:通过薄壁组织或水孔后再 进入维管束,在木质部或韧皮部扩展。
稻白叶枯病菌在薄壁细胞中蔓延很 慢,形成局部的枯斑,进入维管束组织后, 蔓延加快,形成长条形叶枯症状。
2021/4/14
20
3 瘤肿或其它畸形病害:
病菌不深入到内部,它们在表皮 细胞间扩展,很少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但是组织中产生的少量的激素类物质,刺 激寄主形成瘤肿等畸形症状。
1 寄生性的强弱:寄生性弱的细菌一般都是从 伤 口侵入;寄生性强的细菌,较能适应寄生的 生活,就不一定要从伤口侵入。
2 引起叶斑、叶枯症状的病原细菌,多可从自然 孔口侵入,而引起萎蔫、腐烂和瘤肿等症状的则 多是从伤口侵入。
第四章 植物病毒_PPT幻灯片

(4)单链DNA(ssDNA)
联体病毒科(Geminiviridae)病毒含有这种类型基因组,复制时单链 DNA先合成双链DNA,再以常规途径转录生成mRNA。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
▲引起人类疾病(天花、爱滋病、非典型肺炎、肝炎、流 感、小儿麻痺等)。
▲引起畜禽疾病(狂犬病、口蹄疫、猪瘟、牛瘟、鸡瘟、 鸭瘟)。
▲引起植物病害。
有益方面:
▲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或元件。 ▲有害生物控制(害虫、真菌及杂草生防)。 ▲环境保护(利用藻类病毒消除水面藻类污染)。 ▲花卉增色(金心黄杨、金边瑞香、杂色郁金香)。
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多数为核糖核酸(RNA),少数为脱氧核糖核
酸(DNA)。根据核酸性质及功能,可将植物病毒基因组分为下列5 种类型:
(1)正单链RNA(+ssRNA)
单链RNA具有侵染性,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起mRNA的作用。大 部分重要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属这一类型。占70%以上,如TMV, CMV,PVY;多分体病毒等。
2、对病毒本质的认识(病毒理化特性)
◆ 1935年,美国的斯坦利(Stanley)提纯TMV结晶,于1946年获诺贝 尔化学奖。
◆ 1936年,英国的鲍登(Bawden)发现TMV含有95%的蛋白质和5% 的RNA。
◆ 1939年,美国的凯奇(Kausche)获得第一张TMV电镜照片。 ◆ 1944年,美国的斯克诺定尔(Schrodinger)发表了“What is Life?”
(2)负单链RNA(-ssRNA)
病毒粒体中的单链RNA不具侵染性,必需先转录成互补链,才能 翻译蛋白。植物弹状病毒的基因组属这一类型。如小麦丛矮病毒。
(3)双链RNA(dsRNA)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性状ppt实用资料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性状
目录
一 细菌的一般性状 二 菌原体的一般性状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植物原病原核原生核物生物是的指一具般性有状原核结构的一类微生物。 (在一适) 宜植的物条原病件原,核原很中核短主生时物间要的内有一能两般产性生种状大可量以的新引菌起体植。 物病害。一是结构上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细菌;另一种 还(有一是些 )特植菌殊物体的病无形原态原细,核胞如生壁分物枝的,形一仅、般有螺性旋状细形胞等质。 膜包围的菌原体。
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称极毛;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在适宜的条件,很短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新菌体。 在适宜的条件,很短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新菌体。 原核生物是指具有原核结构的一类微生物。 细菌的形状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很严格,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菌落。 细菌多以裂殖方式繁殖,一分为二。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性状 原核中主要有两种可以引起植物病害。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2、菌原体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植在物适病 宜原的菌原条原核件生,体物很为短—多性时状间型内性能。产生有大圆量形的新、菌椭体圆。 形、哑铃形、梨形和线条形。还有些特殊的形态,如分枝 (原形一核、) 生植物螺物是旋病指形原具原有等核原。生核大物结的构小一的一般一般性类状微为生8物0。~8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好气菌。耐低温,对干燥有抵抗力,对高温较敏感,致病温度一般不 超过50℃,在阳光直射下,容易死亡,但在种子和干组织中可以维持一定时间的生活力。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性状
目录
一 细菌的一般性状 二 菌原体的一般性状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植物原病原核原生核物生物是的指一具般性有状原核结构的一类微生物。 (在一适) 宜植的物条原病件原,核原很中核短主生时物间要的内有一能两般产性生种状大可量以的新引菌起体植。 物病害。一是结构上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细菌;另一种 还(有一是些 )特植菌殊物体的病无形原态原细,核胞如生壁分物枝的,形一仅、般有螺性旋状细形胞等质。 膜包围的菌原体。
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称极毛;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在适宜的条件,很短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新菌体。 在适宜的条件,很短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新菌体。 原核生物是指具有原核结构的一类微生物。 细菌的形状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很严格,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菌落。 细菌多以裂殖方式繁殖,一分为二。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性状 原核中主要有两种可以引起植物病害。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2、菌原体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植在物适病 宜原的菌原条原核件生,体物很为短—多性时状间型内性能。产生有大圆量形的新、菌椭体圆。 形、哑铃形、梨形和线条形。还有些特殊的形态,如分枝 (原形一核、) 生植物螺物是旋病指形原具原有等核原。生核大物结的构小一的一般一般性类状微为生8物0。~8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好气菌。耐低温,对干燥有抵抗力,对高温较敏感,致病温度一般不 超过50℃,在阳光直射下,容易死亡,但在种子和干组织中可以维持一定时间的生活力。
植物病理学实验课PPT课件

20 第20页/共23页
21 第21页/共23页
课堂作业
--什么是细菌的喷菌现象? --喷菌现象的意义? --简要写出观察喷菌现象的一般步骤?
第22页/共2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3页/共23页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 --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2)细菌喷菌现象
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G-
G+
第17页/共23页
喷菌现象
• 材料:水稻白叶枯病叶片
18 第18页/共23页
实验步骤
• 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水 • 剪取水稻条斑病菌叶片病健交界处组织块 • 将组织块放于水中 • 盖上盖玻片 • 静置1分钟后于显微镜下观察 • 对光仔细观察组织块周围的变化
19 第19页/共23页
大白菜软腐病
第14页/共23页
• 病原:大白菜软腐病菌(G-)
• 拉丁文: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第15页/共23页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初染剂结晶紫 复染
碘液媒染
复染剂(如番红)
结果:蓝紫色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红色的细菌属 于革兰氏阴性菌。
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 组成,壁厚、类脂质含量低,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细胞 壁脱水、使肽聚糖层的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透性降低,从 而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经 脱色和复染后仍保留初染剂的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不 同 , 由 于 其 细 胞 壁 肽 聚 糖第层16页较/共薄23页、 类 脂 含 量 高 , 所 以 当 脱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芽孢的抵抗力很强。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 在48—53℃之间,有些耐高温细菌的致死温度,最高 也不超过70℃,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一般要用120℃ 左右的高压蒸气处理l0—20分钟。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1、细菌的繁殖: 细菌的繁殖方式为裂殖,即菌体细胞加长,胞内
的物质重新分配为两部分,胞壁自菌体中部向凹入, 最后把母细胞分为两个大小相似的子细胞。
细菌繁殖很快,一般一小时分裂一次,适宜条件20 分钟分裂一次。
细菌繁殖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 钟就可以分裂一次。在其它条件适合时,温度对细菌 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很大。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生长适 温为26—30℃左右,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 如茄青枯菌的生长适温为35℃,马铃暮环腐病菌的生 长适温为20-2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极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周鞭(毛)—着生在菌体四周的鞭毛。
5、单极鞭、6—植7物、病原多原核极生物鞭、8、周鞭毛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
3、细菌的芽孢
芽孢(Endospore)——由菌体内容物浓缩产生的, 对光、热、干燥及其它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的 煮沸消毒不能杀死全部芽孢,必须采用高温高压处理 或间歇灭菌法才能杀灭。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1、细菌的繁殖:
细 菌 的 繁 殖 过 程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2、原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质内的DNA,主要在核 区内,但在细胞中还有单独的遗传物质,如质粒。核 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一基因组。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1、细菌的繁殖: 细菌的繁殖方式为裂殖,即菌体细胞加长,胞内
的物质重新分配为两部分,胞壁自菌体中部向凹入, 最后把母细胞分为两个大小相似的子细胞。
细菌繁殖很快,一般一小时分裂一次,适宜条件20 分钟分裂一次。
细菌繁殖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 钟就可以分裂一次。在其它条件适合时,温度对细菌 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很大。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生长适 温为26—30℃左右,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 如茄青枯菌的生长适温为35℃,马铃暮环腐病菌的生 长适温为20-2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极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周鞭(毛)—着生在菌体四周的鞭毛。
5、单极鞭、6—植7物、病原多原核极生物鞭、8、周鞭毛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
3、细菌的芽孢
芽孢(Endospore)——由菌体内容物浓缩产生的, 对光、热、干燥及其它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的 煮沸消毒不能杀死全部芽孢,必须采用高温高压处理 或间歇灭菌法才能杀灭。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1、细菌的繁殖:
细 菌 的 繁 殖 过 程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2、原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质内的DNA,主要在核 区内,但在细胞中还有单独的遗传物质,如质粒。核 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一基因组。
病原细菌学

(2)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菌体短杆状或略弯,单生, 0.5-1×1.5-5.0μ m , 单生,鞭毛极生1-4根或更多。 如:丁香假单胞菌
丁香假单孢菌菜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haseolicola)
丁香假单孢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3、遗传 子细胞和母细胞所含染色体DNA一致。 质粒:细菌体内具有的一种可自我复制的环状双 链DNA,常带有抗药性、致病性等基因。 4、变异 (1)突变:DNA上个别碱基发生改变。 (2)类有性作用:
接合: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可以部分进入另一个细胞, 裂殖时两种遗传物质结合。 转化: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进入另一有亲和力同种或 近似种,作为后者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转导:噬菌体
三、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植物病原细菌属于细菌界中的普罗特斯门、 厚壁菌门、放线菌门。 (一)普罗特斯门 1、特征: 球形、卵圆形、短杆状、丝状或螺旋状; 细胞壁主要由脂多糖构成,肽聚糖含量少, 革兰氏染色阴性,多数厌氧。
2、重要属 (1)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土壤习居菌、菌体杆状,单生或双生,鞭毛1~4根, 周生。 如:根癌土壤杆菌(A. tumefaciens),又叫根癌农 杆菌,引起多种果树的根癌病。
细菌内部结构示意图
1、鞭毛 2、荚膜 4、细胞壁 4、原生质膜 5、气泡 6、核糖体 7、核质 8、内含体 9、中心体
• 革兰氏染色反应: • 染色步骤:结晶紫草酸铵对细菌染色,经 酒精脱色后再用番红复染:
–革兰氏阳性:G+,显示紫色,菌壁以肽聚糖为 主,菌壁厚; –革兰氏阴性:G-,显示红色,菌壁以脂多糖、 脂蛋白为主,菌壁薄。